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合集下载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一、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制定本应急预案。

1. 紧急处置(1)发现输血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并采集患者血样。

(2)通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向科室负责人及医院输血管理部门报告,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2. 不良反应分类及处理措施(1)轻微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头痛等,给予对症处理,如退热、抗过敏等。

(2)中等不良反应:如急性肺水肿、溶血等,立即停止输血,积极救治,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3)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死亡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救治,报告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

3. 调查与分析(1)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程度。

(2)分析不良反应与输血治疗的关系,评估输血治疗的风险。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输血安全管理措施。

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1.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要求(1)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在24小时内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并及时上报医院输血管理部门。

(2)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过程、不良反应表现、处理措施等内容。

2. 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处理(1)输血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展开调查,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2)根据调查结果,对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对严重不良反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输血不良反应信息登记与统计(1)输血管理部门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登记,建立不良反应数据库。

(2)定期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

4. 输血不良反应培训与宣传(1)加强对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不良反应的能力。

(2)开展输血安全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

5. 持续改进与监督(1)根据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调查分析,不断完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为进一步加强临床规范、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提高输血工作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妥善及时处理输血反应,特制定天全县人民医院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按以下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处置.
一、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置,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报告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7、如遇严重的输血反应,输血科应及时查找原因,指导临床对输血反应的处理.如怀疑输血感染,应向供血的中心血站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
二、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必要时报告中心血站.。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

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输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措施,它可能救人一命。

但说到输血,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

这时候,制定一份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

常见的有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还有那些较为罕见但也不可忽视的肺损伤等。

每种反应都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甚至呼吸急促;溶血反应则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甚至是腰痛。

这些都是我们在输血过程中必须警惕的信号。

接下来,确实要有一个快速的反应流程。

当发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停输。

此时,患者的安全最重要。

要立即观察患者的症状,记录下发生的时间、输血的类型、患者的基本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处理至关重要。

同时,联系负责医生。

专业的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历史,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认是否真的发生了溶血或其他反应。

此时,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比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或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情况。

这些都是判断患者状况的重要指标。

比如,如果血压骤降,那就意味着情况可能比较危急。

当然,处理完毕后,做好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不良反应的详细情况、处理过程、医嘱等等,都应该记录在案。

这样不仅方便后续的医疗工作,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参考。

进入第二部分,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不能只在事后忙活,而应该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仔细审核患者的输血指征,这样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我们在输血前也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

询问他们的既往史、过敏史,尤其是对某些药物或者血液制品的反应。

同时,输血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入微。

严格按照输血规范进行操作,确认血液的来源和输血的适应症。

医务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是在第一次输血时。

患者的每一个变化,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流程

沙坪坝区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预案及流程通过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建立,加强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及预防、处置,有效的预防及降低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2 适用范围适用全院各科室。

3制度内容3.1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2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如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主管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科主任、血库及质控办。

3.4血库处理流程血库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上报科主任,并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

查证流程如下:3.4.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3.4.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4.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

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3.4.4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4.5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4.6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3.4.7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3.4.8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尿血红蛋白)。

3.4.9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4.10血库根据既定流程查证完毕后一个工作日内完善相应记录,血库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4、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所给药。

5、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6、保留药物和药瓶,及时上报药剂科。

7、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8、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二)程序医生询问用药史及过敏史→护士执行查对制度→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反应→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保留药物和药瓶→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3、护士应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身体状况、受伤情况等,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如有必要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急救措施。

4、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必要时请专业医师到现场指导处理。

5、作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情况等,以便后续处理和管理。

6、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告知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跌倒时→护士立即到现场→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状况→紧急处理→配合医生治疗→作好护理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交接班。

发生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步骤:1、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脱落移位。

2、对烦躁、麻醉复苏病人应有专人守护,并适当约束病人,防止病人自行将导管抓脱。

3、在翻身、转运病人、活动时防止病人导管脱落。

4、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讲明导管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5、患者发生气管导管脱落时,立即行简易呼吸囊呼吸支持。

6、患者发生静脉导管脱落时,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局部。

7、护士通知医生处理。

8、严密观察病情,气管导管脱落者严密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及有无紫绀,有舌根后坠病人置病人于头后仰位,托起下颌。

9、配合医师置管,妥善固定管道。

10、严密观察患者情况,作好护理记录。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及程序当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并更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对于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并上报医务科和血库。

5.对于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的情况,应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往血库。

6.如果患者家属有异议,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临床紧急用血预案为了保障紧急抢救患者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输注临床血液,制定了紧急用血工作预案。

该预案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为了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其中组长为医务科主任,副组长为检验科主任,成员为各临床科室主任。

该预案的职责如下:1.医务科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3.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4.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1.经治医师应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进行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2.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应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

3.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

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住院号号。

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人院号(如01号、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4.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最新版)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后附处理、流程图)

(最新版)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后附处理、流程图)

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 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 3)抗过敏:地塞M松 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 0.1-0.3ML静注。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4)异丙嗪 25MG肌注。

(5) 10%葡萄糖酸钙 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

症状持续1-2 小时后逐渐缓解。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据症状轻重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报告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入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并遵医嘱用药。

3、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4、病情危重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物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抢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在积极做好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信息核对。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2)核对供血者、受血者的ABO血型,Rh血型。

6、剩余血液制品及输血用具教检验科进一步检查。

7、积极配合医生或检验科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各项监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8、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用具进行封存,并做记录。

9、按照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医务科、护理部。

(二)处理流程(见附图)
附:输血反应处理流程图。

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血库。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考试,大收集整理患者血样一起送血库。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二、【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血库→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血库。

三、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立即停止输血,改输等渗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首先报告值班医师或经治医师,及早采取相应检查和治疗措施。

若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而无血压下降,可能为发热反应.可给解热镇静药,并作对症处理,如寒颤时保暖,发热时物理降温;若表现为荨麻疹、皮肤潮红发痒、一般无血压下降和发热者,可能为过敏反应,可给抗组织胺药和镇静药.大多数可以缓解,个别病例伴有呼吸困难、哮喘,喉头水肿、血压下降者(注意与循环过荷引起的肺水肿鉴别,后者颈静脉怒张,大量泡沫痰,病人多为幼儿或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甚或过敏性休克者,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必要时行喉插管或气管切开;若为肺水肿,则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

半坐位,四肢轮流扎止血带,吸氧,利尿。

必要时可放血;若症状来势凶险,腰痛(处于麻醉中可无明显腰痛),血压急剧下降,或伴有手术创面广泛渗血,应疑及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

应立即通知血库,并报告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迅速成立抢救和特护小组,同时抽取受血者和血袋内余血标本作离心观察血浆颜色、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复查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尿常规及血红蛋白、细菌涂片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以便快速诊断和及早救治,并密切注意观察和记录尿色和尿量,若随后出现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或报告有血型错误或血浆呈红色,应尽快采取抗休克和保护肾功能措施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必要时紧急换血:若报告血液涂片发现细菌,病人高热、有中毒性休克征象。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如发生过敏反应,给予 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 素、抗组胺药等。
03
如发生溶血反应,立即 给予抗休克治疗,如补 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 物等。
04
对于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04
预防措施与风险管理
加强血液质量监测
严格筛选献血者
确保献血者符合献血标准,进行 详细的健康询问和体检,排除潜
输血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输血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输血安全的认识。
心理支持与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干预措施。
患者随访与反馈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输血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05
培训与演练计划
培训目标及内容设置
培训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处理及应急能力。
定期演练计划制定
演练目的
检验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的掌握情况,提高应急反应 能力。
演练计划
每季度进行一次模拟演练,针对不同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制定相应 的演练方案。
演练评估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参演人员的表现、演练效果等,并针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06
总结回顾与改进建议
本次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应急处理 能力和水平。
推动输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降低输血不 良反应的风险。
挑战应对
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警,提高识 别和处置能力。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长期反复输血可导致铁过载,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
03
应急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知
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医务人员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同时,要定期对输血流程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05
输血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发热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氨血症与碱中毒
总结词
输血后出现氨血症与碱中毒,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 纠正酸碱平衡治疗。
详细描述
输血后出现氨血症与碱中毒,通常表现为呼吸浅慢、手 足搐搦、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纠 正酸碱平衡治疗,如给予酸性药物等。同时进行血气分 析等检查。
04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
提高血液采集与储存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输血后出现循环超负荷,通常表现为心率加 快、呼吸急促、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 血,并采取紧急措施治疗,如给予利尿药、
强心药等。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等检查。
枸橼酸盐中毒
要点一
总结词
输血后出现枸橼酸盐中毒,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解 毒治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输血后出现枸橼酸盐中毒,通常表现为口唇及四肢麻木 、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 解毒治疗,如给予钙剂等。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等检查 。
总结词
发热反应是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10%。
详细描述
发热反应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上升至 39°-40°,同时可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注,同时给予物 理降温。
预防措施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对侧肢体采病人血(血常规管和肝素抗凝管)及血 袋中剩下血( 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检测分析;
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 应由 血管内溶血引发,尿中含血红蛋白);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第13页
➢ 抢救
➢ 填写专用《广东省中医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 回报单》,一式两份,一份送血库,一份科 室留底,各科护士长将结果回报护理部。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第6页
取血
交叉配血无禁忌后,血库通知医护人员到血库取 血。
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 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使用期及配血试验结 果,以及保留血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 签字后方可发出。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保留于2~ 6°C冰箱,最少15天,方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 原因。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第8页
输血
取回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 前将血袋内成份轻轻混匀,防止猛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品,如需稀释只能用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依据病情和年纪 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没有输 血不良反应,每单位红细胞悬液应在1小时内 输完。
反应后采集样本); 复核供者ABO和RhD血型(输血前留置样本,
血袋中剩下血) ;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第15页
➢ 患者输血前、后样本与血袋中剩下血交叉配 血试验,采取抗球蛋白法;
➢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判定;
➢ 全血分析、肾功监测、游离Hb测定等;
➢ 患者输血后血标本和血袋剩下血涂片检验和 细菌培养(分别在4℃、22℃、37℃作需氧 菌和厌氧菌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
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与临床科室仪器确定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三)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及制定救治方案、观察处理疗效。

并把处理情况汇报给医务科,如怀疑血液质量及细菌污染,应及时报告市血站。

(四)处理完患者后,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血袋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将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登记,每月汇总分析后,报医务科保存备案。

输血科及输血安全委员会要定期做分析及整改,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输血反应的处理:
1、急性(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
(1)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以下工作:
1)立即抽取受血者的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2)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者和所输血液成分有无核对错误;
3)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献血者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
和非盐水介质);
4)留取输血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5)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2)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临床医师为主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迅速补充血容量;
2)应用速效利尿剂;
3)应用多巴胺;
4)碱化尿液;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6)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7)DIC的防治。

(3)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2)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
3)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22℃、37℃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
断有帮助;
(4)一旦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1)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
2)加强支持疗法;
3)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

2、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过敏反应:
红疹或荨麻疹一般系因对所输血浆中的物质过敏引起,发生时给予抗过敏治疗。

若荨麻疹分布广泛严重,即使症状可被药物控制,仍应停止输该袋血液,下次若要输红细胞,要将其中的血浆洗除。

严重者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者,协助医生作器官切开。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
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

5、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如果发现或怀疑为迟发性输血反应,应有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

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6、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护部门应汇同采血机构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体血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献血员,由采血机构按有关政策处理。

具体操作流程:(1)患者发生疑似输血传染病,如HCV、HIV等传染病。

(2)迅速上报医院医务部,由医务部和输血科共同开展调查分析。

(3)检查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实验记录,并抽取患者样本作输血传染病病原体的确认实验。

HIV阳性标本需报告市疾控中心并经市疾控中心确认。

(4)了解患者在输血后到目前为止是否有其他感染途径或机会。

(5)如果怀疑是输血相关感染,应从该患者输血记录中查找相应输血者资料,并及时和供血的血站沟通、核查。

(6)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上报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小组。

医务科
2018年1月1日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