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辨别和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和认识常见图形。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卡片;图形拼图;图形教具。
2.学具:图形卡片、图形拼图、画笔、彩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拿出一些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找出相同的图形。
2.图形认知教师展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找家教师将一些图形卡片散放在地上,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图形,并将它们放在一起。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4.图形拼图教师将一些图形拼图分发给学生,引导幼儿观察并拼出完整的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拼图过程中的问题。
5.图形创意教师鼓励幼儿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作品。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6.游戏环节游戏一:图形接力教师将一些图形卡片放在起点,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次派出一名代表跑到起点,拿回一个图形卡片,回到终点后将卡片交给下一位队员,直至所有卡片被拿回。
游戏二:图形宝藏教师将一些图形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幼儿分成小组,寻找并收集相同的图形卡片,看哪个小组收集到的图形最多。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图形现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图形知识。
3.游戏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图形的认知与辨别教师展示一个圆形卡片,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幼儿回答:“圆形!”教师继续引导:“对,这是一个圆形。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直线和曲线这两个图形概念;2.在游戏中通过找到符合要求的直线和曲线图形,加深对直线和曲线的认识和理解;3.练习和巩固找到一定图形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5.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游戏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2.教具箱中的图形拼图、自制教具、小动物拼图、玩具车、棋子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入场景:孩子们,你们喜欢打游戏吗?2.介绍游戏名字:今天我们玩一个叫《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游戏规则1.班内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四名成员组成;2.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个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类,每类各两种;3.由组员首先找到一个符合图形要求的家,然后找到另一个符合图形要求的汽车;4.找到两个图形后,将汽车从家开到指定位置,完成此轮寻找;5.由组员轮流完成寻找任务,首先完成所有任务的小组为胜利组。
游戏流程1.由教师进行游戏演示,解释游戏规则;2.随机抽取小组、图形和寻找起点,开始游戏;3.每个小组每次有5分钟的时间寻找;4.每轮寻找后,组员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过程。
游戏总结1.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总结解决方法;2.小组内学生讨论游戏中的交流过程,发现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3.教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利用团队合作的优势。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趣味性,从而激发了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游戏中充分展现了竞争和合作的双重要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其中,合作问题的解决和需要综合运用的观察、思考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次游戏也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同时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但也缺乏探究性和趣味性的融合,本次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尚需改进和创新。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常见的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2.能够辨别图形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等);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识别常见图形通过与学生一起观察周围物体的形状,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之美,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 辨别图形相对位置通过图形找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找到所需图形的同时,也关注它们与周围其他图形的相对位置,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培养图形之间位置关系的感受能力。
3.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掌握所需知识点及技能,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以“图形找家”为情境,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同步讲解法在课堂中通过同步讲解,即在做游戏的同时讲解图形的属性、位置等相关知识点,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游戏,共同深入探讨。
四、教学流程1. 掌握本课前提知识通过与学生讨论周围环境中的各类图形,让学生认识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
并对图形的“上、下、左、右”等相对位置进行讨论。
2. 游戏环节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轮流摸索、猜测,找到老师提出的某一种具体形状并用图形拼图完成任务。
3. 知识讲解老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适时讲解图形的形状、位置以及计算题目,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程度,加深记忆。
4. 总结在本环节,老师可以对学生在游戏中所发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与学生们分享其它潜在的、实用的图形知识点,如直线、曲线等。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图形找家”这个课堂环节是我自己在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之后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图形找家》教案(精选4篇)
《图形找家》教案(精选4篇)《图形找家》教案篇1一、教学理念幼儿在生活中,常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意幼儿的爱好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识的环境之一。
活动开头我就让幼儿观看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力量,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
活动中老师一引导者的身份消失,对幼儿表达不清晰的或消失困难的地方加以订正,急躁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加活动中。
二、教材分析《图形找家》出自贵州人民出版社,新编学前班教材数学上册27页。
这一活动属于操作型活动,关于图形熟悉及图形分类活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组织练习,图形教育多与实物相结合,促进幼儿详细技能的进展。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力量学问技能等方面的进展。
三、活动目标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意幼儿认知力量情感的需要,根据《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1、充分调动幼儿的乐观性,熟悉常见的图形,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和含义。
2、在熟悉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合作制造,用不同的图形及不同的颜色拼成一幅画,进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力量。
3、培育幼儿的认知力量,学会分类,分清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把图形送回家。
四、活动预备为顺当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预备方面,特作以下支配。
1、幼儿学问阅历预备,老师带来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物品若干件,家四个(家门分别为各种图形)2、幼儿自带卡纸若干剪刀双面胶等。
五、活动过程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巩固数字2、出示挂图,让幼儿沟通挂图中有什么(房子树卡车花)3、板书主题《图形找家》,教幼儿熟悉图形,说明图形的特点。
4、出示物品,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的物品。
5、指名幼儿来熟悉图形,或从众多的图片查找老师需要的图形。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精选5篇)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精选5篇)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篇1活动目标:1.在嬉戏活动中积累敏捷运用数数的阅历。
2.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几何图形特征和方位。
活动预备:1. 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 统计表、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图形联想,引发爱好。
这些图形熟悉么?发现这些图形,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东西?二、图形数数——敏捷运用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
(一)图形王国旅行。
今日,我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旅行,猜猜你会遇到哪些图形呢?看,图形宝宝排着队来欢迎我们了。
(二)幼儿相互沟通数数的阅历。
1.图形多不多?认真看看有哪些图形,你都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看谁熟悉的图形最多!2.谁能够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图形?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老师小结:数数有各种方法,可以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哪种方法便利、快捷就用那种。
(三)观看图形,依据数序说出图形名称或依据图形名称说出数序。
1.有40种图形,可真多。
我们来做个《看谁找得快》嬉戏,好吗?2.老师说图形的位置,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嬉戏开头:我说图形的位置,第几排第几个,你们立刻找出来是哪个图形,行吗?(其间穿插有关倒数的学问)老师小结:倒数:横向排列的——从右往左数,纵向排列的——从下往上数。
3.老师说图形,幼儿说出图形的位置。
师:看来难不倒你们,我要变方法了,我说图形名称,你们说出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好吗?4.请个别幼儿说出其他图形的位置,让幼儿找出这个图形。
为什么你们说到这些图形时,有的要正数,有的要倒数?老师小结:数的时候要看看靠那边近,就从那边开头数,五边形靠左边,正数比较快,而五角形和菱形靠右边,倒数比较快。
三、图形统计。
1.数数、找图形都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要请你们帮个忙,这么多的图形,我想请你们分分类统计一下,什么是统计呢,怎么统计,让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格!(出示统计表)竖着的是列,有几列?前面是4种图形,后面这个代表其它图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
2.能从图形中找到相同形状的图形。
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图形、形状、找家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2.通过游戏“图形找家”,认识同种形状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将几个形状鲜明、色彩丰富的图形贴在黑板上,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一起回答对应形状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二、探索1.游戏规则:教师在教室里放置五张相同形状的图形(如矩形),并告诉幼儿这五张图形是“家”。
教师会发一张小卡片,上面是另一种形状的图形(如圆形)。
幼儿要根据这张小卡片上的图形,找到一个同样形状的“家”,将小卡片放在这个“家”的前面,表示这个图形找到了“家”。
2.游戏流程:教师第一个出示小卡片,让幼儿们找到所对应的“家”,并贴上小卡片。
接下来,教师可让不同幼儿来出示小卡片和找“家”,最后再由教师检查是否正确。
3.增加难度:随着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同时出示两张、三张小卡片,让幼儿找到相应的“家”,也可增加新的形状,并混合之前已出现的形状。
三、练习1.图形分类:基于上一个游戏,教师可让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将“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长方形家、正方形家等。
2.比较大小:利用大小关系,让幼儿比较形状大小,问:“这个图形比那个图形大/小吗?”“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它们一样大吗/不一样大吗?”四、反思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注意事项和发现问题,让幼儿进行反思,以便下一次更好地进行学习。
注意事项:1.确保游戏过程安全,不过多占用教室或场所。
2.不要太难或太简单地提供小卡片。
3.注意提醒幼儿尽可能地独立思考,不要过度干预。
问题反思:1.有没有找到所有“家”?2.有没有出现迷路或找错了位置?3.是否有一些形状没有出现?4.是否有幼儿借助图形名称而非特点找到了“家”?5.在游戏中是否有幼儿没有参与进来?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学会了通过形状的特点来识别图形,并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了相似和不同之间的概念,并且班级氛围得到了增强,幼儿们对团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教学目标:1.认识并辨认各种基本几何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推理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并辨认各种基本几何图形。
2.学会分类、比较和推理。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3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看,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对图形产生兴趣。
二.新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介绍所学的几何图形知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形状、数量等特征。
三.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演示等多种方式,展示每个几何图形的特点。
四.练习(25分钟)1.理解与比较:教师出示多个不同的形状,让学生通过比较形状的不同之处,归纳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
2.操练筛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筛选,找到指定形状图形.3.自我判断:让学生比较两个形状的大小,并判断哪一个更大,更小。
五.评价(5分钟)通过组内合作、个人展示、互相交流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围绕几何图形推理及判断的练习展开的。
其中,以游戏形式的练习方式,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及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地记忆几何图形的属性,故本次教学也要求学生要多动手尝试和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发现学生的成长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成功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多方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图形找家》•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教案编写者:XXX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巩固自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学生能够通过组队合作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小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教学难点通过游戏活动形式,巩固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准备1.一个放的下各种几何图形的袋子2.几张密度较大的纸片3.计时器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开始教学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回想自己之前学过的几何知识,画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
2. 游戏环节•把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放入袋子,让每个小组轮流从袋子里摸一个图形出来。
每个小组根据摸到的图形,想办法把纸片粘成相应的形状,以达到“图形找家”的目的。
每个小组的人数需要保持一致。
•计时器的开启,计时五分钟,看看各个小组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老师在旁边辅助,看看各个小组的操作是否正确,以及他们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老师可以展示一些非标准的几何图形,看看各个小组能否认出。
3. 总结反思•在“图形找家”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有哪些小组完成得比较好的,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哪些做法?•在哪些方面有小组的表现出现了问题呢?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吗?•在今天的课堂里,学生们对于“图形找家”这个游戏有了哪些收获和体会呢?反思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了一些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我在“图形找家”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同时,在游戏结束之后我也没有做出足够的总结与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注重以下方面:1.考虑到时间的问题,给学生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2.着重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个游戏的活动有更深刻的认知。
结束语希望通过今天的教学,大家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更加深入。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课程背景本节数学课是针对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的《图形找家》这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
《图形找家》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帮助幼儿认识和学习各种形状的基本特征,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形状认知的学习中来。
本篇教学设计将通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资源、教学步骤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图形找家》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并分析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本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观察图像,认识和学习各种形状的基本特征;•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基于教学目标,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如下:•认识和学习各种基本图形的形状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图像来学习形状特征;•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含以下内容:•幼儿教材《幼儿园数学》•彩色卡纸和图形卡片•内容丰富的PPT幻灯片•游戏道具5. 教学步骤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5.1. 热身环节(10分钟)引导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各种身体动作,如摇头、摆手、跳起等,并结合动作来学习形状特征,如“手掌是椭圆形的,四肢是长条形的”等。
5.2. 图形找家游戏环节(20分钟)大班教师将在教室内或操场上放置各种彩色图形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来判断其归属,然后将其带回自己家庭区的相应位置上。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各种形状的特征属性,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5.3. 形状特征描述环节(20分钟)引导幼儿对各种基本形状进行认识和理解,通过教师的辅助讲解以及图形展示,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图形的基本特征,如“长方形有两对相等的边,且相邻的边是直角”等。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教案一、活动简介《图形找家》是一项旨在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常见图形的数学活动。
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和比较,帮助幼儿发展几何学的基本认知能力。
本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几何图形,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大班教室;2.一些常见的图形卡片,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四、活动步骤步骤1:图形认知1.介绍不同的几何图形给幼儿,鼓励他们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2.使用卡片或幼儿认可的玩具等物品展示不同的图形,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每个图形。
步骤2:图形找家游戏1.将教室划分成多个区域;2.将每个区域贴上一个图形的名称;3.将图形卡片打乱顺序,分发给每组幼儿;4.解释游戏规则:幼儿需要根据自己手上的图形卡片找到对应的区域,并放入该区域。
5.让幼儿分组合作,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到正确的区域;6.鼓励幼儿在找到正确的区域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确认结果。
步骤3:团队比较1.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幼儿讨论并回答,例如:哪个区域里的图形最多?哪个区域里的图形最少?2.提醒幼儿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并给出理由。
步骤4:图形分类1.将一些有颜色的图形卡片打乱顺序,分发给每个小组;2.要求幼儿按照图形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3.观察幼儿的分类方法和思考过程,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步骤5:总结讨论1.整理幼儿的发现和结论,促进幼儿对图形的形状和特征的认识;2.结合游戏过程,引导幼儿总结如何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五、拓展活动1.在户外环境中,邀请幼儿一起寻找各种几何图形的实际例子,如寻找圆形的蚂蚁窝、寻找正方形的树叶等;2.制作简单的几何图形模型,让幼儿自由组合和创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拼图,帮助他们进一步强化对图形的认知。
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5篇)
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5篇)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1一、教学内容:大班数学活动《图形找家》二、教学目标:1、能依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大小、外形、颜色)为图形查找适宜的空间位置2、能大胆叙述操作结果。
三、教学预备:1、操作卡片、彩笔、记号笔。
2、各种图形卡片。
3、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依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大小、外形、颜色)为图形查找适宜的空间位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嬉戏教学法、直接感知法。
六、教学过程:一、拼图嬉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嬉戏,教师观看,适当引导。
师:(1)看看桌上教师预备了什么呢?(图形)(2)我们一起把这些图形拼一拼,玩一玩。
2、提问:(1)你拼了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来拼的?(2)这些图形有什么一样或者不同的地方?3、请2—3个幼儿起来说一说,其他幼儿进展补充。
4、教师小结:这几个图形都是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但是它们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着几个图形颜色一样但是外形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1、幼儿玩拼图形嬉戏。
2、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一样或者不同的地方?3、个别幼儿说一说,其他幼儿进展补充。
4、仔细倾听教师小结。
利用拼图嬉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拼一拼,玩一玩中了解一些图形的外形和颜色。
二、图形归类,初步依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外形、大小、颜色)为图形查找适合的空间位置。
1、出示表格,引导幼儿理解表格纵向和横向标记的含义。
(1)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2)表格左边有什么标记?代表什么意思?2、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表格最上面有许多图形,大的三角形,小的三角形,大的长方形,小的长方形,还有大的半圆形和小的半圆形。
表格的左边有红色,蓝色,绿色。
4、教师示范将将大的红色的`半圆形放到相应的格子里去。
边放边说:“大的红色的半圆形放在第一行第六个格子。
(1)提问:我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格子里?(2)请个别幼儿答复5、请个别幼儿尝试选择局部图形根据三种特征进展定位,并说一说详细位置。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图形并准确描述其属性;2.能够在图形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属于哪一类图形;3.能够通过图形的特点,找到一些相似的图形并归类;4.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增强口头表达沟通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图形并准确描述其属性;2.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属于哪一类图形;难点1.通过图形的特点,找到一些相似的图形并归类;2.合作探究,增强口头表达沟通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课前布置的任务,导入本节课程主题《图形找家》。
让学生们回顾上节课所学,简单介绍本节课程主要内容。
2. 体验图形找家(15 分钟)在本节课开头,老师先与学生分享一个图形找家游戏。
学生们通过在墙上找寻和图形相似或相同的东西,来体验图形找家的过程。
图形寻找完后,老师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寻找过程中的发现。
3. 图形观察(20 分钟)老师通过上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让学生们逐一观察物品里的不同图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和表述这些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4. 分类汇总(20 分钟)在学生观察完图形之后,老师让学生们将图形进行分类。
通过学生的描述和决策,让学生们达成共识,并把同类的图形放在一起。
5. 判断图形种类(25 分钟)老师将准备好的图形分配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图形。
学生进行分类之后,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分类图形的特点和规律,并公布正确答案。
6. 小组活动(35 分钟)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共四个人。
每组从老师准备好的图形中挑选出几个相似的图形,然后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并将它们归为一类。
最后,每组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发现和归类结果。
7. 总结(5 分钟)在本节课结束前,老师让学生们回顾本节课所学、所感受到的内容,并对本节课程进行简单的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题是《图形找家》。
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图形以及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发现和归类相似的图形,提高了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种类以及特点;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空间想象力;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图形的介绍和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如何辨认和分析图形:比较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3.图形找家游戏:分组比赛,让幼儿合作寻找相应的图形家族。
教学准备1.准备多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2.准备一张大型图形家族表格,每个家族一个图形代表;3.提前分组,每组3-4名幼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不同的图形,辨认图形特点,还要进行图形找家的游戏,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学好这堂课。
”2.以例子形式介绍图形的分类,例如:“这个四边形,边长相等,角度都是90度,我们叫它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盒子就是这个形状。
”步骤二:学习1.显示多组图形卡片,询问幼儿对于每个图形的名称、特点的认识,带领幼儿讨论并解释。
2.向幼儿演示比较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方法,指导幼儿通过观察进行图形分析。
步骤三:游戏1.根据提前准备的图形家族表格,让每个家族有一个图形代表。
2.将图形卡片随机混合,放在教室各个角落。
3.将每个小组从开始位置带到场地门口,提醒幼儿比赛规则:每组要寻找自己的图形家族,先找齐的小组胜利。
4.开始游戏,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寻找自己家族的图形。
5.比赛结束后,每组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并解释自己的合作方式。
步骤四:反思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获胜团队的合作方式;2.联系生活经历,让幼儿思考课程如何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图书馆找书、在超市找商品等。
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的思考过程和游戏表现;2.在课后随机抽查一些幼儿对于图形种类和特点的认知。
参考文献1.杨文阁. 幼儿视觉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2.金守真.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9(05): 31-35.。
2024年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图形找家》。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学会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进行图形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进行图形分类。
难点:运用空间想象力,将图形进行正确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磁性教具、挂图等。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小兔子找家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找家。
2. 新课展示:a. 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b.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将相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分类。
3. 例题讲解:a. 出示题目:请将下列图形进行分类。
b.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a. 出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b.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分享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图形找家》2. 内容:a.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b. 图形分类方法。
3. 示例题目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下列图形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请家长签字确认,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分类能力的培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
3.了解简单的图形变换:旋转、翻转。
教学准备
1.教学用品:彩色粉笔、黑板擦、白板、标尺、图形卡片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都学过哪些图形呢?请举手回答。
2.教师显示一张图形卡片,并问:这是什么图形?请举手回答。
3.完成导入。
课堂探究
1.教师出示一堆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图形,根据相同的边、角、面等特征将它们分类,并总结分类方法。
2.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分类表格,根据观察进行分类,教师帮助纠正错误分类。
3.学生自我检查,教师进行再次纠正。
图形变换探究
1.展示图形变换动画,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变换前图形和变换后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让学生描述变换规律。
2.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自主进行旋转、翻转操作,并观察并描述变换前后图形的异同之处。
3.学生展示操作,教师帮助纠正错误。
拓展实践
1.教师出示一个建筑模型图,鼓励学生根据图形卡片进行分类,描述建筑模型图中的图形为什么被归为哪一类。
2.学生在白板上画出建筑模型图图形,进行旋转和翻转操作,找出变换后图形的异同点。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氛围比较活跃,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都比较高,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有所加深。
2.探究环节的设置比较合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发挥了思维的潜力,学生思维敏捷度得到了加强。
3.实践环节相对欠缺,下节课可以考虑通过制作图形模型来进行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图形认识与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的图形。
2. 学会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的特点。
3. 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分类。
4. 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形分类。
3. 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得。
三、准备学问1. 会数数。
2. 能够识别简单的图形。
3. 具有基本几何认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学问(10分钟):老师呈现一些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同学逐一说出图形名称及特点,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学习新学问(30分钟):让同学察看教室中的不同形状的物品,并指出它们的形状及名称。
随后,老师请同学在纸上画出这一形状,围绕这个主题,提问引导同学细化思考:家里,更多的物品其实也是被组合成了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比如,在我们的字母中,有可能也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存在,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一些惊喜。
3、巩固新学问(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进行巩固,例如“形状接龙”“大家找摆放在教室里的几何形状”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巩固所学学问。
4、练习新学问(30分钟):让同学做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并在此过程中帮忙同学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得和理解。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且也能够自若地识别这些图形。
总体上说,这一节的教学效果较好。
2. 同学的反应如何?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呈现出了深厚的喜好,并且也积极地参加到了课堂中,表现良好。
3. 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更加重视教学中的互动性,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让同学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此外,我们也可以接受更多的形式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思路让孩子们理解几何图形和其应用场景,提高同学的学习喜好。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了解图形的名称、性质及应用。
3.感性认识面积的概念。
4.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掌握图形的名称和形状,能够正确辨认和分类一些常见的平面简单图形。
2.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区分开来,并能根据题目将它们转换成其他形状。
2.感性认识面积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师要准备一些袋装小球或者玩具积木,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2.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转化图形。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一些图形,讲解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分辨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3.重点讲解转化的概念。
二、讲解和操作(25分钟)1.教师让学生拿起袋装小球或者玩具积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2.通过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简单地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转化规律,并可以手工画出相应的图形。
三、合作与讨论(10分钟)1.教师布置一个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根据照片转化成不同的形状。
2.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来。
四、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总结。
2.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加深对图形知识的认识。
五、练习和布置作业(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离开教室前用黑板上提供的图形进行自由制作。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图形的名称和形状,到了解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记忆,有利于今后更深入地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找家》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形的三种特征(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寻找合适的空间位置。
2、能大胆、正确地表述图形特征和方位。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图形若干,大的房间一张。
活动过程:一、复习图形特征1、师:今天许多的图形宝宝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小朋友们看看能不能把它们都找出来?2、以问答的形式复习图形的特征,如老师说:"嘿嘿,我是大的三角形,谁是我的好朋友?"拿大的三角形的幼儿则答:"我是大的三角形,我是你的好朋友。
"3、教师依次问,并增加每次的难度。
二、帮助图形找家1、师:"图形宝宝的房子太小了,要搬到新的大房子里。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形宝宝的大房子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房子里的'标记)2、请幼儿大胆讲述有哪些标记,表示什么意思?3、请个别幼儿尝试按照三种标记为图形宝宝寻找房间,并说说为什么?4、请其他小朋友进行检查图形宝宝的房间是否正确。
5、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图形的位置,提问:第二行的第二列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
红色的大三角形在哪一行哪一列?6、小结:今天我们根据形状、大小、颜色为图形宝宝找到了他们的房间。
三、幼儿操作活动1、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幼儿操作材料。
4、小结:今天我们为图形宝宝搬了新家,根据它们的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为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房间。
真开心,让我们一起唱一首快乐的歌吧!活动反思:本活动,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特征已经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图形找家》教案详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能够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
3.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到图形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图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各种5个);
2.白板和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拿出图形卡片,让学生看图形,问学生认不认识这些图形是什么,能给这
些图形找个家吗?
2. 引入(10分钟)
教师随机拿出一个图形卡片,放在白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观察这个图形,
找出与之相同的图形卡片。
学生找出后,教师依次放上白板,形成一列。
3. 探究(30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教师在
白板上记录下学生的描述。
然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这些图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可以观察卡片,思
考并回答。
教师在白板上记录下学生的答案。
接下来,教师拿出其他图形卡片,与已有的一列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参与讨论,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4. 拓展(30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图形找家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学生每人拿到一张图形卡片,然
后到教室里四处寻找,找到与自己的图形相同的位置(例如:找到与自己的图形相同的桌子、椅子等)。
找到后,学生要用马克笔在找到的位置标记上自己的图形,然后返回教室。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找同和找异的过程,学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可以简化游戏规则,增加一些提示,使得这部分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
可以在教学
过程中加入一些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
加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