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编号:[编号]生效日期:[日期]制定单位:[单位名称]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合于所有电动汽车通讯相关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电子设备等。

2. 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的定义如下:2.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池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

2.2 通讯接口:指电动汽车及其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2.3 通讯协议:指电动汽车及其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范和约定。

3. 通讯协议规范3.1 通讯协议的版本控制3.1.1 通讯协议的版本号应以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版本号的形式表示,例如:X.Y.Z。

3.1.2 当通讯协议发生重大变化时,主版本号应递增;当通讯协议进行功能扩展时,次版本号应递增;当通讯协议进行错误修正时,修订版本号应递增。

3.1.3 通讯协议的版本控制应由制定单位负责,制定单位应确保通讯协议的版本号与实际使用的版本保持一致。

3.2 通讯接口规范3.2.1 通讯接口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通讯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

3.2.2 通讯接口的物理连接方式、传输速率等参数应在通讯协议中明确规定,并由制定单位进行验证和确认。

3.2.3 通讯接口的安全性应得到重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3 数据传输规范3.3.1 数据传输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以确保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正确解析和处理。

3.3.2 数据传输的频率和时序应在通讯协议中明确规定,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3.3 数据传输的容错机制应得到重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校验、重传机制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通讯协议实施4.1 通讯协议的实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通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应用,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互联互通。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设备之间的通讯。

二、定义1. 电动汽车:指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2. 充电桩: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3. 能源管理系统:指对电动汽车充电、放电、储能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指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对交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三、通讯协议要求1. 通讯协议应采用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允许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2. 通讯协议应具备高效、稳定、安全的特性,确保通讯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保密性。

3. 通讯协议应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4. 通讯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未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四、通讯协议内容1. 设备识别与认证:通讯协议应规定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和认证机制,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数据格式与编码:通讯协议应定义数据的格式和编码规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解析性。

3. 通讯接口与协议栈:通讯协议应规定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和通讯协议栈,包括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4. 通讯命令与消息:通讯协议应定义设备之间的通讯命令和消息格式,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控制指令等。

5. 安全与加密机制:通讯协议应规定通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机制,确保通讯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6. 异常处理与错误码:通讯协议应定义设备之间的异常处理机制和错误码,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故障排除能力。

五、应用场景1. 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通讯协议应规定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方式和协议,包括充电桩的识别、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等。

2. 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通讯协议应规定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方式和协议,包括能源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放电、储能等控制。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包括车辆与充电桩、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

二、术语定义1.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能作为主要能源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充电桩: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

3. 通信协议:指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三、通信协议标准格式1. 协议版本:本协议的版本号,用于标识协议的不同版本。

2. 协议目的:明确协议的目的和应用范围。

3. 协议范围:详细描述协议适用的对象和通信场景。

4. 协议要求:列出协议对通信的要求和规范。

5. 协议流程:描述电动汽车通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断开连接等。

6. 数据格式:定义通信中所使用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包头部、数据包体和数据包尾部等。

7. 安全性要求:规定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防止恶意攻击等。

8. 错误处理:定义通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9. 兼容性:要求通信协议具备兼容不同电动汽车品牌和型号的能力。

10. 协议更新和维护:规定协议的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协议持续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四、协议要求1. 通信稳定性: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应确保通信的稳定性,避免因通信故障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延迟。

2. 数据安全性:通信协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兼容性:通信协议应具备兼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汽车的能力,以促进行业发展和互联互通。

4. 可扩展性:通信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和新功能的添加。

5. 互操作性:通信协议应支持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通信和协同工作。

五、协议流程1. 建立连接:a) 电动汽车发送连接请求给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接收连接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

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

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

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工具,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和智能管理。

为此,各国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纷纷提出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其中最为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是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

本文将介绍该协议的概述和特点,以及其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的概述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简称为V2G协议(Vehicle-to-Grid Protocol),是指纯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的标准协议。

它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而来,通过车辆与电网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智能充电和能源管理。

该协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车辆与电网之间的充电通信,即V2G(Vehicle-to-Grid)通信;二是车辆与电网之间的能源管理,即V2H(Vehicle-to-Home)和V2B(Vehicle-to-Building)通信。

通过这些通信方式,纯电动汽车可以与电网相互协作,实现智能充电、储能和能源管理。

二、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的特点1. 双向通信能力:V2G协议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可以实现车辆与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交换。

这使得电网可以根据车辆的充电需求和电网负荷情况进行智能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多种接口支持:V2G协议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包括CAN总线、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等。

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车辆和充电设备,提高通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3.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V2G协议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智能移动终端,与外界的通信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4. 能源管理和优化:V2G协议通过车辆与电网之间的能源管理,可以实现能源的优化和储能利用。

例如,车辆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馈到电网,进而供应给其他用户,或者在需要时将电能反馈到家庭用电系统或商业建筑系统中使用。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确保通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化指导。

二、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制定、实施和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协议的协商、制定、测试、验证和更新等环节。

三、术语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2. 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所遵循的规范和规则。

3. 标准格式(Standard Format):指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格式、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等规定的统一标准。

四、通讯协议要求1. 数据传输方式1.1 通讯协议应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1.2 通讯协议应支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传输格式2.1 通讯协议应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包括数据帧结构、数据位数、校验位等。

2.2 通讯协议应支持数据的压缩和加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3 通讯协议应支持数据的多样化传输方式,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3. 数据交换规则3.1 通讯协议应明确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流程,包括数据请求、应答、确认和错误处理等。

3.2 通讯协议应支持数据的双向交换,以满足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

3.3 通讯协议应支持数据的扩展和升级,以适应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

4.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4.1 通讯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现有的通讯设备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

4.2 通讯协议应支持跨平台和跨厂商的数据交换,以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互操作性。

五、协议制定和实施1. 制定流程1.1 通讯协议的制定应由专业的技术团队负责,包括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企业等。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编号:EVCP-00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该协议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运营商。

2. 定义2.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池或其他可充电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

2.2 通信控制器(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指电动汽车中负责通信功能的硬件设备。

2.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所采用的规范和约定。

3. 协议内容3.1 通信接口3.1.1 电动汽车应提供标准化的物理接口,以便与其他电动汽车进行通信。

推荐的接口类型包括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和以太网。

3.1.2 电动汽车的通信接口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如ISO 15118和SAE J1772。

3.2 通信协议3.2.1 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应支持双向通信,包括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的通信。

3.2.2 通信协议应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以适应不同厂商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需求。

3.2.3 通信协议应支持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4 通信协议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以便进行车辆状态监测、远程诊断和固件升级等操作。

3.3 数据格式3.3.1 通信协议应规定电动汽车之间数据交换的格式和编码方式,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解析性。

3.3.2 推荐的数据格式包括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和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3.4 通信消息3.4.1 通信协议应定义电动汽车之间交换的通信消息的类型和内容。

3.4.2 通信消息应包括车辆识别信息、位置信息、电池状态信息、充电状态信息等。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汇总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汇总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汇总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是指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其
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和控制的协议。

这些协议旨在确保电动汽车
的充电、能源管理和互操作性等方面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电动汽车
通讯协议的汇总。

1. OCPP(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开放式充电桩协议):OCPP是一种为开放式充电桩设计的通信协议,由于其开放性和灵活性,
被广泛应用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

该协议允许充电桩与能源管理系统进行
数据交换,例如充电状态、电站信息、电能计量等。

3. CHAdeMO(Charge de Move,充电行动):CHAdeMO是一种由日本
汽车制造商共同开发的快速直流充电协议。

该协议能够实现高功率快速充电,充电速度通常比其他协议更快,但限制了充电桩与电动汽车间的互操
作性。

4. Tesla Supercharger Protocol(特斯拉超级充电协议):特斯拉
超级充电协议是特斯拉汽车独有的充电协议,用于特斯拉电动汽车与特斯
拉的充电设施进行通信。

该协议具有高速率和高功率的特点,能够在短时
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大容量的电能。

以上是常见的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汇总。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通讯协议的统一和互操作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通过统一的协议
标准,才能确保电动汽车充电和能源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的通讯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的电动汽车之间能够进行可靠、安全、高效的通信。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各种通信场景,包括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等。

2. 定义2.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2.2 通信协议:指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范。

3. 通信协议架构3.1 物理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所需的物理接口和传输介质,如CAN总线、以太网等。

3.2 数据链路层:定义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错误检测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3.3 网络层:定义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机制,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递到目标设备。

3.4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

3.5 应用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的具体应用协议,如充电协议、车辆远程控制协议等。

4. 通信协议规范4.1 数据帧格式: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数据帧的格式,包括帧头、帧数据和帧尾等字段。

4.2 数据传输方式:规定电动汽车通信数据的传输方式,如单播、广播、组播等。

4.3 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数据的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4 数据包路由和转发:规定电动汽车通信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机制,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递到目标设备。

4.5 数据传输控制:定义电动汽车通信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以保证通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4.6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规定电动汽车通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包括加密、认证等。

5. 协议实施和测试5.1 实施要求:制定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实施要求,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等。

5.2 测试要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测试要求,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6. 协议版本管理6.1 版本号:为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定义版本号,以便进行版本管理和升级。

6.2 更新记录:记录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更新历史,包括版本号、更新内容、更新日期等。

电动汽车技术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技术通讯协议
相电流过流
5
1
0x0:正常
0x1:故障
0x0
T
D/Q_Axie_OverCurrent
D/Q轴电流超限
6
1
0x0:正常
0x1:故障
0x0
T
T_Phase_GND_Short
0x1:P
0x2:N
0x3:D
0x4:R
0x0
T
R
R
R
R
R
Accelerate_Pedal_Invalid
油门踏板有效位
1
8..9
2
0x0:有效
0x1:无效
0x2:故障
0x0
T
R
R
R
ESCDragTorqueResponseFlag
ESC降扭请求响应标志位
10
1
0x0:可以响应
0x1:不能响应
0x0
100
调试用故障信息1
64
2220
0x334
MCU_MSG4
100
调试用故障信息2
64
2220
0x390
DC/DC_MSG
100
64
1110
ID
Transmitter ECU
DLC
Period(ms)
Type
Description
0x300
VCU
8
10
P
VCU_MSG1
W11 HS CAN Message List
Conversion
Initial Value
Nodelist
VCU
ABS
SRS
EPS
EPB
BMS
SAS

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

目录宁波拜特发送给通讯板CAN1 ......................................................................第一帧0001: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第二帧0002: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第三帧0003: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第四帧0004: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第五帧0005: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第六帧0006: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 ..............................................................通讯板CAN1 发送给宁波拜特 ....................................................................第一帧401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 ...............................................................第二帧402: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 ...............................................................第三帧403: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 ...............................................................第四帧404: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 ...............................................................第五帧405: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 ...............................................................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CAN2 ........................................................................第一帧18A0ABCC:APF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 ....................................................第二帧:BiDCDC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 ..........................................................第三帧C0:APF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 ...........................................................第四帧:APF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 ............................................................第五帧:BiDCDC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 ..........................................................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 ........................................................................第一帧C0: 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 ...........................................................11第二帧C1: 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 ...........................................................第三帧C2: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1111第四帧404: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 ..........................................................BiDCDC侧发送给APF侧 ........................................................................第一帧C0: BiDCDC发送给APF侧 CAN2 ......................................................第二帧:BiDCDC侧主控板发送给APF侧 CAN2 ..................................................APF侧发送给BiDCDC侧 .........................................................................第一帧C0: APF发送给BiDCDC侧 CAN2........................................................第二帧: APF发送给BiDCDC侧 CAN2 .........................................................3.1、充电桩CAN1发往充电机A通迅板CAN1:共2帧 ..............................................3.1.1第一帧D1:充电桩对充电机的控制命令 .....................................................3.1.2第二帧D2:充电统计信息数据 .............................................................3.2、充电机A通迅板CAN1发往充电桩协议:共4帧 ................................................3.2.1第一帧C1:充电机运行信息 ...............................................................3.2.2第二帧C2:充电机交流输入信息 ...........................................................3.2.3第三帧C3:充电机APF侧运行信息码与温度 .................................................3.2.4第三帧C4:充电机BiDCDC侧运行信息码与温度 ...........................................3.3、充电机B通迅板CAN3发往上位机协议:共9帧 ..................................................3.3.1第一帧D1:充电机工作信息 ................................................................3.3.2第二帧D2:充电信息统计数据 .............................................................3.3.3第三帧C1:充电机状态信息 ...............................................................3.3.4第四帧C2:充电机交流输入信息 ...........................................................3.3.5第五帧C3:充电机APF侧工作信息码与温度 .................................................3.3.6第六帧C4:充电机BiDCDC侧工作信息码与温度 ...........................................3.3.7第七帧E1:电动汽车电池组单体电压信息1 ................................................3.3.8第八帧E2:电动汽车电池组单体电压信息2 ................................................3.3.9第九帧E3:电动汽车电池组信息 ..........................................................3.4、CAN以太网转换器发往充电机B通迅板CAN3协议: ...........................................3.4.1第一帧C1:监控系统对充电机的控制命令 ..................................................C1:通过CANB板的CAN1发送监控系统对充电机的控制命令 ......................................宁波拜特发送给通讯板CAN1第一帧0001: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1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保护电压上限低字节 HighestVoltage_Prt BYTE2 保护电压上限高字节 0.025VBYTE3 保护电压下限低字节 LowestVoltage_PrtBYTE4 保护电压下限高字节 0.025VBYTE5 保护电流上限低字节 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6 保护电流上限高字节 0.015ABYTE7 保护电流下限低字节 Dis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8 保护电流下限高字节 0.015A第二帧0002: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2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充电运行电压限制低字节 LimitVoltage_Charging BYTE2 充电运行电压限制高字节 0.025VBYTE3 充电运行电流限制低字节 LimitCurrent_Charging BYTE4 充电运行电流限制高字节 0.015ABYTE5 充电运行单体电压上限低字节 LimitCellVoltage_Charging BYTE6 充电运行单体电压上限高字节 0.025VBYTE7BYTE8第三帧0003: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3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放电运行电压限制低字节 LimitVoltage_Charging BYTE2 放电运行电压限制高字节 0.025VBYTE3 放电运行电流限制低字节 LimitCurrent_Charging BYTE4 放电运行电流限制高字节 0.015A第四帧0004: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4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主参数低字节 MainParameterBYTE2 主参数高字节 0.025VBYTE3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WorkModeSet_NBT01 恒流充电 02恒压充电03 恒流放电 04 恒功率充电05恒功率放电 06恒阻放电07搁置工作状态WorkStateSet_NBT单体控制 CellCtrl_NBT 第五帧0005: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5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当前最高单体电压低字节 CellBatteryHighestVoltage BYTE2 当前最高单体电压高字节 0.025V第六帧0006:宁波拜特发送给充电机ID 0x006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当前电流电压发送周期低字节 CurrentVolSendCycleBYTE2 当前电流电压发送周期高字节通讯板CAN1 发送给宁波拜特第一帧401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ID 0x401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保护电压上限低字节 HighestVoltage_Prt BYTE2 保护电压上限高字节 0.025VBYTE3 保护电压下限低字节 LowestVoltage_PrtBYTE4 保护电压下限高字节 0.025VBYTE5 保护电流上限低字节 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6 保护电流上限高字节 0.015ABYTE7 保护电流下限低字节 Dis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8 保护电流下限高字节 0.015A第二帧402: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ID 0x402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充电运行电压限制低字节 LimitVoltage_Charging BYTE2 充电运行电压限制高字节 0.025VBYTE3 充电运行电流限制低字节 LimitCurrent_Charging BYTE4 充电运行电流限制高字节 0.015ABYTE5 充电运行单体电压上限低字节 LimitCellVoltage_Charging BYTE6 充电运行单体电压上限高字节 0.025VBYTE7BYTE8第三帧403: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ID 0x403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放电运行电压限制低字节 LimitVoltage_Charging BYTE2 放电运行电压限制高字节 0.025VBYTE3 放电运行电流限制低字节 LimitCurrent_Charging BYTE4 放电运行电流限制高字节 0.015ABYTE5BYTE6第四帧404: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ID 0x404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主参数低字节 MainParameterBYTE2 主参数高字节 0.025VBYTE3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WorkModeSet_NBT01 恒流充电 02恒压充电03 恒流放电 04 恒功率充电05恒功率放电 06恒阻放电07搁置工作状态WorkStateSet_NBT单体控制 CellCtrl_NBT 第五帧405:充电机发送给宁波拜特ID 0x405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运行电压低字节 Voltage_BiDCDCBYTE2 运行电压高字节 0.025VBYTE3 运行电流低字节 Current_BiDCDCBYTE4 运行电流高字节 0.015A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CAN2第一帧18A0ABCC:APF 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ID 0x18A0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C1 AB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WorkMode_Set WorkMode_APFWorkState_R WorkState_APFdeadband_comBYTE2 WorkMode_Set 0.1.2.3.CtrlMode 4.5Test_Mode 6,7BYTE3 APF侧母线电压低字节 dis_udc APF_udcBYTE4 APF侧母线电压高字节BYTE5 交流输入电流低字节 dis_iaf APF_iafBYTE6 交流输入电流高字节BYTE7 flag_protect_softBYTE8第二帧:BiDCDC 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ID 0x18A0CCBB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C1 AB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WorkMode_Set WorkMode_BiDCDCWorkState_R WorkState_BiDCDCdeadband_comBYTE2 工作状态/工作模式 WorkMode_Set 0.1.2.3.CtrlMode 4.5Test_Mode 6,7BYTE3 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压低字节 dis_udc Voltage_BiDCDCBYTE4 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压高字节BYTE5 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流低字节 disp_IOUTdc Current_BiDCDCBYTE6 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流高字节BYTE7 APF侧母线电压低字节 APF_BusVoltageBYTE8 APF侧母线电压高字节第三帧C0:APF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ID 0x18A1CCAA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C1 AB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线电压低字节 APF_u_abBYTE2 线电压高字节BYTE3 A相电流低字节 APF_iafBYTE4 A相电流高字节BYTE5 B相电流低字节 APF_ibfBYTE6 B相电流高字节BYTE7 C相电流低字节 APF_icfBYTE8 C相电流高字节第四帧:APF 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ID 0x18F1CCAA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APF运行信息代码1 APF_ERROR[0]BYTE2 APF运行信息代码2 APF_ERROR[1]BYTE3 APF运行信息代码3 APF_ERROR[2]BYTE4 APF运行信息代码4 APF_ERROR[3]BYTE5 APF散热器温度1 APF_Temp[0]BYTE6 APF散热器温度2 APF_Temp[0]BYTE7 APF散热器温度3 APF_Temp[0]BYTE8 APF散热器温度4 APF_Temp[0]第五帧:BiDCDC 侧主控板发送给通讯板ID 0x18F1CCAA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1 BiDCDC_ERROR[0]BYTE2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2 BiDCDC_ERROR[1]BYTE3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3 BiDCDC_ERROR[2]BYTE4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4 BiDCDC_ERROR[3]BYTE5 BiDCDC散热器温度1 BiDCDC_Temp[0]BYTE6 BiDCDC散热器温度2 BiDCDC_Temp[0]BYTE7 BiDCDC散热器温度3 BiDCDC_Temp[0]BYTE8 BiDCDC散热器温度4 BiDCDC_Temp[0]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第一帧C0: 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ID 0x18C0ABCC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C1 AB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WorkMode_SetbyCAN 低四位0B0000 静置 0B0001 恒流充电0B0010 恒压充电(限压恒流充电)0B0011 恒功率充电0B0100 恒流放电0B0101 恒压放电(限压恒流放电)0B0110 恒功率放电0B0111 系统调试模式WorkState_Set 4,5位0B00 停止 0B01 运行0B10 暂停 0B11 出错deadband_comHMI_TestMode = 0:为正常工作模式; 1:为系统调试模式BYTE2 充电电压设置低字节 VoltageSet_ChargeBYTE3 充电电压设置高字节 0.1VBYTE4 充电电流设置低字节 CurrentSet_ChargeBYTE5 充电电流设置高字节 0.1ABYTE6 AC侧电流设置低字节 IacSet_HMIBYTE7 AC侧电流设置高字节 0.1ABYTE8 控制模式/调试模式 KM1FANKA3KA4_CtrlHMI_CtrlMode第二帧C1: 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ID 0x18C1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C1 AB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主参数低字节 MainParameterBYTE2 主参数高字节BYTE3 单体最高电压低字节 CellBatteryHighestVoltage BYTE4 单体最高电压高字节BYTE5 单体电压限值低字节 LimitCellVoltage_Charging BYTE6 单体电压限值高字节BYTE7 控制信息 KM2_ENABLE 1吸合 2 断开CellCtrl_NBT 单体控制 BYTE8 故障信息 CCS_ErrorCode第三帧C2: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ID 0x18C2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保护电压上限低字节 HighestVoltage_Prt BYTE2 保护电压上限高字节 0.1VBYTE3 保护电压下限低字节 LowestVoltage_PrtBYTE4 保护电压下限高字节 0.1VBYTE5 保护电流上限低字节 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6 保护电流上限高字节 0.1ABYTE7 保护电流下限低字节 Discharge_MaxCurrent_Prt BYTE8 保护电流下限高字节 0.1A第四帧404: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ID 0x404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主参数低字节 MainParameterBYTE2 主参数高字节 0.025VBYTE3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WorkModeSet_NBT01 恒流充电 02恒压充电03 恒流放电 04 恒功率充电05恒功率放电 06恒阻放电07搁置工作状态WorkStateSet_NBT单体控制 CellCtrl_NBT第五帧F1: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新增参数设置】 ID 0x18F1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直流电压矫正BYTE2 直流电流矫正BYTE3 直流电压偏移低字节BYTE4 直流电压偏移高字节BYTE5 直流电流偏移低字节BYTE6 直流电流偏移高字节BYTE7BYTE8第六帧F2: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新增参数设置】 ID 0x18F2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直流电压比例1低字节BYTE2 直流电压比例1高字节BYTE3 直流电压比例2低字节BYTE4 直流电压比例2高字节BYTE5 直流电压比例3低字节BYTE6 直流电压比例3高字节BYTE7 直流电压比例4低字节BYTE8 直流电压比例4高字节第七帧F3:通讯板发送给主控板CAN2【新增参数设置】 ID 0x18F3ABCC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充电电流比例1低字节BYTE2 充电电流比例1高字节BYTE3 充电电流比例2低字节BYTE4 充电电流比例2高字节BYTE5 放电电流比例1低字节BYTE6 放电电流比例1高字节BYTE7 放电电流比例2低字节BYTE8 放电电流比例2高字节BiDCDC侧发送给APF侧第一帧C0: BiDCDC发送给APF侧 CAN2ID 0x18A0CCBB: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BiDCDC_WorkMode 低四位0B0000 静置 0B0001 恒流充电0B0010 恒压充电(限压恒流充电)0B0011 恒功率充电0B0100 恒流放电0B0101 恒压放电(限压恒流放电)0B0110 恒功率放电0B0111 系统调试模式BiDCDC_WorkState 4,5位0B00 停止 0B01 运行0B10 暂停 0B11 出错BYTE2 充电电压设置低字节 Voltage_BiDCDCBYTE3 充电电压设置高字节 0.1VBYTE4 充电电流设置低字节 Current_BiDCDCBYTE5 充电电流设置高字节 0.1A第二帧:BiDCDC侧主控板发送给APF 侧 CAN2ID 0x18F1CCBB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1 BiDCDC_ERROR[0]BYTE2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2 BiDCDC_ERROR[1]BYTE3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3 BiDCDC_ERROR[2]BYTE4 BiDCDC运行信息代码4 BiDCDC_ERROR[3]BYTE5 BiDCDC散热器温度1 BiDCDC_Temp[0]BYTE6 BiDCDC散热器温度2 BiDCDC_Temp[0]BYTE7 BiDCDC散热器温度3 BiDCDC_Temp[0]BYTE8 BiDCDC散热器温度4 BiDCDC_Temp[0]APF侧发送给BiDCDC侧第一帧C0: APF发送给BiDCDC 侧 CAN2ID 0x18A0CCBB: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工作模式/工作状态 APF_WorkMode 低四位0B0000 静置 0B0001 恒流充电0B0010 恒压充电(限压恒流充电)0B0011 恒功率充电0B0100 恒流放电0B0101 恒压放电(限压恒流放电)0B0110 恒功率放电0B0111 系统调试模式APF_WorkState 4,5位0B00 停止 0B01 运行0B10 暂停 0B11 出错BYTE2 APF侧母线电压低字节 APF_BusVoltageBYTE3 APF 侧母线电压高字节 0.1V第二帧: APF发送给BiDCDC侧 CAN2ID 0x18F1CCAA 周期(ms)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 BYTE1 APF运行信息代码1 APF_ERROR[0]BYTE2 APF运行信息代码2 APF_ERROR[1]BYTE3 APF运行信息代码3 APF_ERROR[2]BYTE4 APF运行信息代码4 APF_ERROR[3]BYTE5 APF散热器温度1 APF_Temp[0]BYTE6 APF散热器温度2 APF_Temp[0]BYTE7 APF散热器温度3 APF_Temp[0]BYTE8 APF散热器温度4 APF_Temp[0]3.1、充电桩CAN1发往充电机A通迅板CAN1:共2帧3.1.1第一帧D1:充电桩对充电机的控制命令ID 0x0FD1CCDD 周期(ms)20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011 11 D1 CC DD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充电模式 0x00 :高频整流0x01 :恒流限压充电,0x02 :恒压限流充电,0x03 :恒功率充电,0x04 :容性无功输出0x05 :感性无功输出0x06 :恒流限压放电,0x07 :恒阻放电0x08 :恒功率放电,BYTE2 工作命令 0x00 : 停机 0x01 :运行0x02 :恢复 0x03 :故障BYTE3 控制方式 0x00 :手动 0x01: 国网BMS模式0x02: 充电桩控制0x03: 监控系统控制0x04: 国标BMS模式BYTE4 工作模式 0x00 :正常工作模式0x01 :系统调试模式BYTE5 充电电压设定低字节 0.1V/bit 偏移量:0例:V =3201,对应电压为320.1v BYTE6 充电电压设定高字节BYTE7 充电电流设定低字节 0.1A/bit 偏移量:0例:I =582 ,对应电流为58.2A BYTE8 充电电流设定高字节3.1.2第二帧D2:充电统计信息数据ID 0x0FD2CCDD 周期(ms)1000 PRI Resv FunctionCode DestAddr(8bit) SourceAddr(3bit) (2bit) (8bit) (8bit) (8bit) 011 11 D2 CC DD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充电起始时间_低字节 充电起始时间为:时分秒BYTE2 充电起始时间_高字节BYTE3 充电时长低字节 单位:分钟,偏移量:0例:V =65535,对应费用为65535分钟 BYTE4 充电时长高字节BYTE5 充电电量低字节 单位:0.01度,偏移量:0例:V =65535,对应费用为655.35度 BYTE6 充电电量高字节BYTE7 充电费用低字节 单位:0.01元,偏移量:0例:V =65535,对应费用为655.35元 BYTE8 充电费用高字节3.2、充电机A通迅板CAN1发往充电桩协议:共4帧3.2.1第一帧C1:充电机运行信息ID 0x07C1DDCC 周期(ms) 20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001 11 C1 DD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充电模式 0x00 :高频整流0x01 :恒流限压充电,0x02 :恒压限流充电,0x03 :恒功率充电,0x04 :容性无功输出0x05 :感性无功输出0x06 :恒流限压放电,0x07 :恒阻放电0x08 :恒功率放电,BYTE2 工作命令 0x00 : 停机 0x01 :运行0x02 :恢复 0x03 :故障BYTE3 控制方式 0x00 :手动 0x01: 国网BMS模式0x02: 充电桩控制0x03: 监控系统控制0x04: 国标BMS模式BYTE4 工作模式 0x00 :正常工作模式0x01 :系统调试模式BYTE5 充电电压低字节 0.1V/bit 偏移量:0例:V =3201,对应电压为320.1v BYTE6 充电电压高字节BYTE7 充电电流低字节 0.1A/bit 偏移量:0例:I =582 ,对应电流为58.2A BYTE8 充电电流高字节3.2.2第二帧C2:充电机交流输入信息ID 0x07C2DDCC 周期(ms)20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001 11 C2 DD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交流输入电压低字节 0.1V/bit 偏移量:0例:V =3201,对应电压为320.1v BYTE2 交流输入电压高字节BYTE3 三相电流Ia低字节 0.1A/bit 偏移量:0例:I =582 ,对应电流为58.2A BYTE4 三相电流Ia高字节BYTE5 三相电流Ib低字节 0.1A/bit 偏移量:0例:I =582 ,对应电流为58.2A BYTE6 三相电流Ib高字节BYTE7 三相电流Ic低字节 0.1A/bit 偏移量:0例:I =582 ,对应电流为58.2A BYTE8 三相电流Ic 高字节3.2.3第三帧C3:充电机APF侧运行信息码与温度ID 0x07C3DDCC 周期(ms)20PRI (3bit)Resv(2bit)FunctionCode(8bit)DestAddr(8bit)(8bit)SourceAddr(8bit)001 11 C3 DD CC数 据 域位置 数 据 名 数 据 说 明BYTE1 APF信息码1 Error_1, 16进制数,具体数值含义,参阅充电机相关操作文件BYTE2 APF信息码2 Error_2, 16进制数,具体数值含义,参阅充电机相关操作文件BYTE3 APF信息码3 Error_3, 16进制数,具体数值含义,参阅充电机相关操作文件BYTE4 APF信息码4 Error_4, 16进制数,具体数值含义,参阅充电机相关操作文件BYTE5 APF充电机温度1 PWM整流侧机箱温度。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最新国标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最新国标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中协议结构、通信连接、数据包结构与定义、数据单元格式与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中平台间的通信,车载终端至平台的传输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8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16735道路车辆识别代号(VIN)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28816燃料电池术语GB/T32960.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34014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T40855—2021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19596和GB/T3296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客户端平台client platform进行数据交互时,作为数据发送方的远程服务与管理平台。

3.2服务端平台server platform进行数据交互时,作为数据接收方的远程服务与管理平台。

3.3注册register客户端平台向服务端平台提供平台和车辆静态信息,用于平台和车辆身份验证的过程。

3.4上行upstream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传输方向。

3.5下行downstream从服务端到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向。

3.6车辆登入vehicle login客户端向服务端上报车辆状态信息前进行的认证。

3.7车辆登出vehicle logout客户端向服务端确认车辆数据正常停止传输前进行的认证。

3.8平台登入platform login客户端平台在向服务端平台上报车辆状态信息前进行的认证。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2)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2)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编号:EVCP-001生效日期:20XX年XX月XX日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以下简称"EV")与充电设备(以下简称"CP")之间的通讯协议,以确保EV与CP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性。

该协议适合于所有EV和CP的创造商、供应商、运营商和终端用户。

2. 定义2.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的交通工具,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2.2 充电设备(CP)指提供给EV进行充电的设备,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充电器等。

3. 协议目标本协议的目标是确保EV与CP之间的通讯协议规范,以实现以下功能:3.1 EV与CP之间的基本通讯能力,包括电池状态、充电状态、充电速度等信息的传输。

3.2 EV与CP之间的互操作性,使不同创造商的EV能够与不同供应商的CP进行通讯和充电。

3.3 EV与CP之间的安全性,包括通讯数据的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4. 协议内容4.1 通讯协议EV与CP之间的通讯协议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讯协议,例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Ethernet等。

4.2 通讯接口EV与CP之间的通讯接口应符合国际标准,例如ISO 15118或者GB/T 27930等。

4.3 通讯数据格式EV与CP之间的通讯数据格式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字段、数据长度、数据类型等。

4.4 通讯速率EV与CP之间的通讯速率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通讯的稳定和高效。

4.5 通讯安全EV与CP之间的通讯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通讯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实施身份验证机制,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5. 实施和测试5.1 实施计划创造商和供应商应制定EV和CP之间通讯协议的实施计划,包括协议的更新和升级。

5.2 通讯测试创造商和供应商应进行EV和CP之间通讯的测试,确保协议的正确实施和互操作性。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的通信需求,并可作为参考标准供相关厂商和机构使用。

二、定义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通讯协议:指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所使用的协议,包括数据传输格式、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等。

三、通讯协议要求1. 数据传输格式:通讯协议应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包括数据帧结构、数据字段定义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解析。

2. 通信接口:通讯协议应明确规定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接口,包括物理接口和数据链路层接口,以便实现电动汽车之间的直接通信。

3. 通信协议:通讯协议应定义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通信协议的命令集、数据格式、错误处理等,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兼容性:通讯协议应具备一定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厂商和型号的电动汽车,以便实现多车型之间的互通。

四、通讯协议设计与实现1. 数据传输格式设计: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格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包括数据帧结构、数据字段定义等。

数据帧结构应包括起始符、帧长度、数据内容、校验码等字段,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通信接口实现:通讯协议的通信接口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实现,包括物理接口和数据链路层接口。

物理接口可以采用常见的通信接口标准,如CAN总线、以太网等;数据链路层接口应根据通讯协议的要求进行实现,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通信协议定义:通讯协议的通信协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义,包括通信协议的命令集、数据格式、错误处理等。

通信协议的命令集应包括常见的通信命令,如数据传输、状态查询、故障诊断等;数据格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错误处理应包括错误码定义、错误处理流程等,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兼容性考虑:通讯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应考虑到不同厂商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兼容性。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安全性。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之间的通讯。

二、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2. 充电设备(Charging Equipment):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包括充电桩、充电站等。

3.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指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指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系统。

三、协议要求1. 通讯协议标准化: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应遵循国际标准,并具备互操作性。

2. 数据安全性:通讯协议应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采用加密、认证和防篡改等安全措施。

3. 通信性能:通讯协议应具备低延迟、高带宽和稳定性,以满足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实时通讯需求。

4. 扩展性:通讯协议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和相关设备。

5. 兼容性:通讯协议应兼容现有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架构,如Ethernet、CAN等。

四、协议内容1. 物理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和传输介质,包括接口类型、电压等参数。

2.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数据帧格式、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等,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网络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方式和路由选择算法,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应用,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普及。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等相关环节。

二、背景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和统一成为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协议的制定旨在解决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多样性和不兼容性问题,提高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用于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范和约定。

四、协议内容1. 协议设计原则本协议的设计原则包括兼容性、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协议应能够适应不同厂商和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互通。

2. 协议架构本协议采用分层架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3. 物理层协议物理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物理层的传输方式和接口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传输介质、传输速率、连接方式等。

4. 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具体内容包括帧头、帧尾、校验和等。

5. 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传输等。

具体内容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数据分段和重组等。

6. 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应用层的数据格式和交互方式。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包格式、数据交换协议和应用接口等。

7. 安全协议安全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数据传输和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机制和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防止恶意攻击等。

8. 兼容性测试为确保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应进行兼容性测试。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就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事宜达成一致,特订立本协议,具体条款如下:第一条协议目的1.1 本协议的目的是明确甲乙双方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2 双方同意通过本协议确立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施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及接口要求。

1.3 本协议涉及的通信协议适用于甲乙双方所提供的所有直流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

1.4 本协议的签署为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提供清晰、统一的沟通平台与技术支持。

第二条双方责任2.1 甲方责任a. 甲方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备。

b. 甲方应根据协议约定,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检修、更新及优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 甲方需确保充电设备具备与乙方设备的兼容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培训。

d. 甲方负责提供设备相关的技术文档、操作手册及协议标准,确保乙方能够有效进行设备接入与使用。

2.2 乙方责任a.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标准与接口规范,确保其系统能够与甲方的充电设备实现有效通信。

b. 乙方应定期对其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与甲方设备的通信稳定性和安全性。

c. 乙方需确保充电设备的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d. 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充电设施的接入、测试及相关验收工作。

2.3 双方共同责任a. 双方应共同确保充电设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通讯,并及时响应故障处理请求。

电动汽车b类设备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b类设备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B类设备通信协议1.引言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V2X)通信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车(V2V)以及车与行人(V2P)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促使通信协议的不断演进和完善。

在这其中,B类设备通信协议作为连接车辆内部不同组件的关键环节,其标准化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2.设备定义与分类在电动汽车领域,设备根据其功能和重要性可分为A、B、C三大类。

B类设备主要包括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控制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它们负责车辆的运行、操控和安全等功能。

因此,B类设备通信协议在确保车辆稳定、安全运行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B类设备通信协议概述B类设备通信协议是一种面向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的内部通信协议。

其核心目标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和车辆动态条件下,确保信息的可靠传输和实时响应。

这种协议通常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以适应汽车控制系统的严格要求。

4.通信协议架构B类设备通信协议的架构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定义信号的传输方式,如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打包/解包、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网络层主要处理数据包的路由;应用层则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如车辆控制系统,进行协议的定制化。

5.协议核心要素核心要素包括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时性要求协议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可靠性关注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安全性则涉及数据的加密和解密、防篡改等措施,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6.通信协议的实现与测试实现B类设备通信协议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

硬件平台需满足电磁兼容性(EMC)和高温等恶劣环境条件的要求,而软件部分则需要优化算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此外,全面的测试环节也必不可少,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

7.未来发展与挑战随着电动汽车及车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B类设备通信协议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文件编号: TKC/JS(S)-EV33文件版本号: 0/A版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VER1.2)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整理范本编辑word!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VER1.2)协议参考SAE J1939,CAN2.0B,PEV-CANBUS20051114等。

终端电阻说明:组合仪表与BMS配终端电阻(120Ω),其它零部件不带终电阻。

总线通信速率:250KBPS1.网络拓扑结构说明电动汽车网络采用双CAN互连结构如下图。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三路CAN入网,车载充电机系统通过CAN2入网。

从板1从板2高压板诊断显示器C A N BM S主控SA=243(F3) =244(F4)电机控制器SA=208(EF)组合仪表SA=40(28)车载充电机SA=229(E5)C A N2地面充电机或充电站SA=230(E6)C A N1整理范本编辑word!2.网络信号数据格式定义电动客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首行;电动汽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第二行。

数据类型比例因子范围(实际量程) 偏移量字节数总电压0.1V/bit 0 to 10000(0 to 1000) 0 2BYTE总电流0.1A/bit 0to 65535(-3200 to 3353.5) -32000 2BYTE 单体电池电压0.01 V/bit 0to 65535(-320 to 335.35) 0 2BYTE容量(AH)2AH 0 to 255(0~510AH) 0 1BYTE 温度1℃/bit0 to 250(-40 to 210) -40 1BYTE 电池(SOC)0.4%/bit 0 to 250(0 to 100%)0 1BYTE生命信号1/bit 0~255 0 1BYTE 功率0.1kW/bit 0 to 10000(0-1000kW) 0 2BYTE3.数据链路层应遵循的原则数据链路层的规定主要参考CAN2.0B和J1939的相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是指用于电动汽车相关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
换的一套标准协议。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相关设备也越来越多,
如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通信协议,以确保
设备之间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

目前,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充电通信协议:充电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充电通信协议定义了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方式和规范,以确保充
电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充电通信协议包括Chademo、CCS、GB/T等。

2.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是负责对电池进
行监控、充放电管理和故障诊断等功能的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定
义了电动汽车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以确保对电池
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3.车辆诊断通信协议:车辆诊断通信协议是用于电动汽车故障诊断和
维护的一套标准协议。

它定义了诊断仪和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
格式,以支持对电动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参数设置和远程诊断等功能。

4.车载娱乐系统通信协议:随着人们对汽车娱乐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车载娱乐系统通信协议应运而生。

它定义了车载娱乐系统和其他设备(如
手机、平板电脑等)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以实现音频、视频和数
据的传输和交换。

5.车辆到网格通信协议: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其与电网的互动也成
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车辆到网格通信协议定义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进行
能量交换和信息交互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充放电的控制
和管理。

以上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不同的协议适用于不同的
应用场景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
会涌现出更多的通信协议,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应用的需求。

总结起来,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是电动汽车相关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数
据交换的一套标准协议。

它涵盖了充电通信协议、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车辆诊断通信协议、车载娱乐系统通信协议和车辆到网格通信协议等方面。

这些协议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推动了电
动汽车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也
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