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1)
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V1.1)
纯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版本号:V1.0(2016/08/18)武汉合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更改记录:目录一:整车网络拓扑结构: - 4 -二:通讯协议制定的原则- 4 -三:Can网络节点地址分配- 6 -四:电池管理系统协议- 7 -4.1电池基本信息 ID:0x18F201F3 ........................................................................................ - 7 -4.2电池基本信息2 ID:0x18F202F3 ..................................................................................... - 7 -4.3电池故障报警信息 ID:0x18F205F3 ................................................................................ - 9 -4.4电池单体最高电压信息1 ID:0x18F206F3 ................................................................... - 12 -4.5电池单体最高电压信息2 ID:0x18F207F3 ................................................................... - 12 -4.6电池单体最低电压信息1 ID:0x18F208F3 ................................................................... - 13 -4.7电池单体最低电压信息2 ID:0x18F209F3 ................................................................... - 14 -4.8电池最高温度信息 ID:0x18F20AF3 ............................................................................. - 14 -4.9电池最低温度信息 ID:0x18F20BF3.............................................................................. - 15 -4.10电池极柱温度信息1 ID:0x18F210F3 ......................................................................... - 16 -4.11电池极柱温度信息2 ID:0x18F211F3 ......................................................................... - 16 -4.12电池极柱温度信息3 ID:0x18F212F3 ......................................................................... - 17 -4.14电池箱体在线状态 ID:0x185017F3 ............................................................................ - 18 -4.15电池组基本信息1(厂家容量) ID: 0x18F20CF3 ..................................................... - 19 -4.16电池组基本信息2(序列号) ID:0x18F221F3 ........................................................ - 20 -4.17电池组基本信息3(总能量) ID:0x18F222F3 ........................................................ - 21 -4.18电池组充电状态(此帧只在充电过程中发出)ID 0x18F20DF3 .............................. - 21 -4.19绝缘检测仪 ID: 0x1819A1A4....................................................................................... - 22 -五:整车控制器(VCU) 协议- 24 -5.1整车控制器状态信息1 ID:0x18F101D0......................................................................... - 24 -5.2整车控制器状态信息2 ID:0x18F103D0......................................................................... - 26 -5.3VCU使能控制 ID:0x18F105D0 ....................................................................................... - 26 -5.4高压柜状态信息 ID:0x18F106D0.................................................................................... - 27 -六:电机控制器(MCU) - 28 -6.1AMT控制器报文1 ......................................................................................................... - 29 -6.2驱动电机控制器报文1 (驱动电机反馈报文) ................................................................ - 30 -6.3驱动电机控制器报文2 (驱动电机反馈报文) ................................................................ - 31 -七:高压附件控制器(发送) - 33 -7.1助力油泵发送报文状态ID 0x0CF601 A0 ...................................................................... - 33 -7.3气泵发送报文状态ID 0x0CF603 A2 .............................................................................. - 34 -八:仪表- 36 -8.1车辆状态信息 ID:18F40117 ........................................................................................... - 36 -8.2车辆里程信息 ID:18F40217 ........................................................................................... - 37 -一:整车CAN网络拓扑结构:注:终端电阻匹配请按拓扑图中执行!!电机CANA上匹配电阻分别在电机控制器及AMT整车控制器内部整车CANB上匹配电阻分别在仪表及AMT整车控制器内部电池箱CANC上匹配电阻分别在BMS主控内及通信线束末端(线束末端电阻由线束设计单位负责)充电CAND上匹配电阻分别在在BMS主控内及充电机内部二:通讯协议制定的原则1.本协议主要规定了整车CANB上的通信协议;CANC电池箱之间通信由配套厂家自行定义;CAND如无特殊要求采用GBT_27930-20112.本协议采用INTEL格式。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编号:[编号]生效日期:[日期]制定单位:[单位名称]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合于所有电动汽车通讯相关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电子设备等。
2. 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的定义如下:2.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池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
2.2 通讯接口:指电动汽车及其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2.3 通讯协议:指电动汽车及其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范和约定。
3. 通讯协议规范3.1 通讯协议的版本控制3.1.1 通讯协议的版本号应以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版本号的形式表示,例如:X.Y.Z。
3.1.2 当通讯协议发生重大变化时,主版本号应递增;当通讯协议进行功能扩展时,次版本号应递增;当通讯协议进行错误修正时,修订版本号应递增。
3.1.3 通讯协议的版本控制应由制定单位负责,制定单位应确保通讯协议的版本号与实际使用的版本保持一致。
3.2 通讯接口规范3.2.1 通讯接口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通讯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
3.2.2 通讯接口的物理连接方式、传输速率等参数应在通讯协议中明确规定,并由制定单位进行验证和确认。
3.2.3 通讯接口的安全性应得到重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3.3 数据传输规范3.3.1 数据传输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以确保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正确解析和处理。
3.3.2 数据传输的频率和时序应在通讯协议中明确规定,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3.3 数据传输的容错机制应得到重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校验、重传机制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通讯协议实施4.1 通讯协议的实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通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关键信息项:协议方信息甲方(房东):姓名/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租客):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目的目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租赁房屋信息租赁房屋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租赁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信息犬只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体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犬要求饲养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犬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犬只行为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用及赔偿犬只相关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赔偿条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修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的修改与终止修改条件与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议解决争议解决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法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生效协议生效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甲方(房东)与乙方(租客)就租赁房屋中饲养大型犬的事宜达成如下补充协议:协议目的1.1 本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乙方在租赁房屋中饲养大型犬的具体要求及双方责任,以保障房屋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应用,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互联互通。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设备之间的通讯。
二、定义1. 电动汽车:指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2. 充电桩: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3. 能源管理系统:指对电动汽车充电、放电、储能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指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对交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三、通讯协议要求1. 通讯协议应采用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允许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2. 通讯协议应具备高效、稳定、安全的特性,确保通讯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保密性。
3. 通讯协议应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4. 通讯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未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四、通讯协议内容1. 设备识别与认证:通讯协议应规定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和认证机制,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数据格式与编码:通讯协议应定义数据的格式和编码规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解析性。
3. 通讯接口与协议栈:通讯协议应规定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和通讯协议栈,包括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4. 通讯命令与消息:通讯协议应定义设备之间的通讯命令和消息格式,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控制指令等。
5. 安全与加密机制:通讯协议应规定通讯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机制,确保通讯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6. 异常处理与错误码:通讯协议应定义设备之间的异常处理机制和错误码,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故障排除能力。
五、应用场景1. 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通讯协议应规定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方式和协议,包括充电桩的识别、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等。
2. 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通讯协议应规定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方式和协议,包括能源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放电、储能等控制。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就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事宜达成一致,特订立本协议,具体条款如下:第一条协议目的1.1 本协议的目的是明确甲乙双方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2 双方同意通过本协议确立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施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及接口要求。
1.3 本协议涉及的通信协议适用于甲乙双方所提供的所有直流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
1.4 本协议的签署为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提供清晰、统一的沟通平台与技术支持。
第二条双方责任2.1 甲方责任a. 甲方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备。
b. 甲方应根据协议约定,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检修、更新及优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 甲方需确保充电设备具备与乙方设备的兼容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培训。
d. 甲方负责提供设备相关的技术文档、操作手册及协议标准,确保乙方能够有效进行设备接入与使用。
2.2 乙方责任a.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标准与接口规范,确保其系统能够与甲方的充电设备实现有效通信。
b. 乙方应定期对其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与甲方设备的通信稳定性和安全性。
c. 乙方需确保充电设备的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d. 乙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充电设施的接入、测试及相关验收工作。
2.3 双方共同责任a. 双方应共同确保充电设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通讯,并及时响应故障处理请求。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包括车辆与充电桩、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
二、术语定义1.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能作为主要能源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充电桩: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
3. 通信协议:指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三、通信协议标准格式1. 协议版本:本协议的版本号,用于标识协议的不同版本。
2. 协议目的:明确协议的目的和应用范围。
3. 协议范围:详细描述协议适用的对象和通信场景。
4. 协议要求:列出协议对通信的要求和规范。
5. 协议流程:描述电动汽车通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断开连接等。
6. 数据格式:定义通信中所使用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包头部、数据包体和数据包尾部等。
7. 安全性要求:规定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防止恶意攻击等。
8. 错误处理:定义通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9. 兼容性:要求通信协议具备兼容不同电动汽车品牌和型号的能力。
10. 协议更新和维护:规定协议的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协议持续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四、协议要求1. 通信稳定性: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应确保通信的稳定性,避免因通信故障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延迟。
2. 数据安全性:通信协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兼容性:通信协议应具备兼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汽车的能力,以促进行业发展和互联互通。
4. 可扩展性:通信协议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和新功能的添加。
5. 互操作性:通信协议应支持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通信和协同工作。
五、协议流程1. 建立连接:a) 电动汽车发送连接请求给目标设备。
b) 目标设备接收连接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编号:EVCP-00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该协议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运营商。
2. 定义2.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池或其他可充电能源作为动力的汽车。
2.2 通信控制器(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指电动汽车中负责通信功能的硬件设备。
2.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电动汽车之间进行通信所采用的规范和约定。
3. 协议内容3.1 通信接口3.1.1 电动汽车应提供标准化的物理接口,以便与其他电动汽车进行通信。
推荐的接口类型包括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和以太网。
3.1.2 电动汽车的通信接口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如ISO 15118和SAE J1772。
3.2 通信协议3.2.1 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应支持双向通信,包括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的通信。
3.2.2 通信协议应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以适应不同厂商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需求。
3.2.3 通信协议应支持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4 通信协议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以便进行车辆状态监测、远程诊断和固件升级等操作。
3.3 数据格式3.3.1 通信协议应规定电动汽车之间数据交换的格式和编码方式,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解析性。
3.3.2 推荐的数据格式包括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和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3.4 通信消息3.4.1 通信协议应定义电动汽车之间交换的通信消息的类型和内容。
3.4.2 通信消息应包括车辆识别信息、位置信息、电池状态信息、充电状态信息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是指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机与车
载充电控制器之间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施是确保充电
机和车载充电控制器之间正常沟通和交流的关键。
充电机通信协议的功能
包括充电机启动、充电参数设置、充电过程监测、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等。
首先是OCPP协议。
OCPP是开放充电联盟(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制定的通信协议,旨在实现充电桩设备和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
标准化通信。
OCPP协议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设计目标主要包
括降低充电设备的开发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
目前已
经有许多充电桩和管理系统支持OCPP协议,可以实现互操作。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无线通信的协议,如Wi-Fi和蓝牙。
Wi-Fi协议
可以实现充电桩和车辆之间的无线连接,具有连接速度快、距离远的优点。
蓝牙协议则可以实现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其优点是功耗低、成本低。
这些
无线通信协议通常用于充电站和车辆之间的通信,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传
输和设置操作。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充电机通信协议在充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充电机和车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操作。
不同的通信协议
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随
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机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将成为
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VER1.2)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文件编号:TKC/JS(S)-EV33文件版本号:0/A版实施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VER1.2)协议参考SAE J1939, CAN2.0B PEV-CANBUS200511等终端电阻说明:组合仪表与BMS终端电阻(120Q),其它零部件不带终电阻总线通信速率:250KBPS1.网络拓扑结构说明CAN2入网。
电动汽车网络采用双CAN互连结构如下图。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三路CANA网,车载充电机系统通过BMS主控 C 1地面充电机SA=243(F3) ■人或充电站=244(F4) SA=230(E6)CAN 2电机控制器SA=208(EF) 组合仪表SA=40(28)车载充电机SA=229(E5)2 . 网络信号数据格式定电动客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首行;电动汽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第二行3.数据链路层应遵循的原则数据链路层的规定主要参考CAN2.0B和J1939的相关规定使用CAN"展帧的29位标识符并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下为29标识符的分配表:其中,优先级为3位,可以有8个优先级;R一般固定为0; DP现固定为0; 8位的PF为报文的代码;8位的PS为目标地址或组扩展;8位的SA为发送此报文的源地址4.协议帧定义F表是电池管理系统可能用到的ECU节点名称和分配的地址5.电池管理系统相关协议5.1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电机控制器BMSC1 0: (ID: 0x1800D0F4)BMSC1_1: (ID: 0x1801D0F4)tus_Flag1注:逻辑1表示事件为真;逻辑0表示事件为假Status_Flag2 :注:逻辑1表示事件为真;逻辑0表示事件为假 5.2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组合仪表BMSC1_0: (ID: 0x180228F4)yt(故障信息): 当电池包出现”放电电流故障”/ ”电池维护故障” / ”电量过低报警” /”单体电压过低报警” /”电池漏电报警” /”/”总电压过低”时,都认为“高压电池故障”0 Status_Flag4 (电池自检状态)5.3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车载充电器BMSC1_0: (ID: 0x1806E5F4)报文1 : ( ID:0x1806E5F4)报文2: (ID:0x18FF50E5)tatus_Flag5工作方式:1、BMS固定间隔时间1S发送控制信息(报文1)到充电机,充电机接收到信息以后根据报文数据的电压电流设置来工作,如果5 秒接收不到报文,则进入通信错误状态,关闭输出。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汇总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汇总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是指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其
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和控制的协议。
这些协议旨在确保电动汽车
的充电、能源管理和互操作性等方面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电动汽车
通讯协议的汇总。
1. OCPP(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开放式充电桩协议):OCPP是一种为开放式充电桩设计的通信协议,由于其开放性和灵活性,
被广泛应用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
该协议允许充电桩与能源管理系统进行
数据交换,例如充电状态、电站信息、电能计量等。
3. CHAdeMO(Charge de Move,充电行动):CHAdeMO是一种由日本
汽车制造商共同开发的快速直流充电协议。
该协议能够实现高功率快速充电,充电速度通常比其他协议更快,但限制了充电桩与电动汽车间的互操
作性。
4. Tesla Supercharger Protocol(特斯拉超级充电协议):特斯拉
超级充电协议是特斯拉汽车独有的充电协议,用于特斯拉电动汽车与特斯
拉的充电设施进行通信。
该协议具有高速率和高功率的特点,能够在短时
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大容量的电能。
以上是常见的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汇总。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通讯协议的统一和互操作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通过统一的协议
标准,才能确保电动汽车充电和能源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的通讯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的电动汽车之间能够进行可靠、安全、高效的通信。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各种通信场景,包括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等。
2. 定义2.1 电动汽车(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
2.2 通信协议:指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范。
3. 通信协议架构3.1 物理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所需的物理接口和传输介质,如CAN总线、以太网等。
3.2 数据链路层:定义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错误检测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3.3 网络层:定义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机制,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递到目标设备。
3.4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
3.5 应用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的具体应用协议,如充电协议、车辆远程控制协议等。
4. 通信协议规范4.1 数据帧格式: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数据帧的格式,包括帧头、帧数据和帧尾等字段。
4.2 数据传输方式:规定电动汽车通信数据的传输方式,如单播、广播、组播等。
4.3 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定义电动汽车通信数据的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4 数据包路由和转发:规定电动汽车通信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机制,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递到目标设备。
4.5 数据传输控制:定义电动汽车通信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以保证通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4.6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规定电动汽车通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包括加密、认证等。
5. 协议实施和测试5.1 实施要求:制定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实施要求,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等。
5.2 测试要求:定义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测试要求,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6. 协议版本管理6.1 版本号:为电动汽车通信协议定义版本号,以便进行版本管理和升级。
6.2 更新记录:记录电动汽车通信协议的更新历史,包括版本号、更新内容、更新日期等。
电动汽车技术通讯协议
5
1
0x0:正常
0x1:故障
0x0
T
D/Q_Axie_OverCurrent
D/Q轴电流超限
6
1
0x0:正常
0x1:故障
0x0
T
T_Phase_GND_Short
0x1:P
0x2:N
0x3:D
0x4:R
0x0
T
R
R
R
R
R
Accelerate_Pedal_Invalid
油门踏板有效位
1
8..9
2
0x0:有效
0x1:无效
0x2:故障
0x0
T
R
R
R
ESCDragTorqueResponseFlag
ESC降扭请求响应标志位
10
1
0x0:可以响应
0x1:不能响应
0x0
100
调试用故障信息1
64
2220
0x334
MCU_MSG4
100
调试用故障信息2
64
2220
0x390
DC/DC_MSG
100
64
1110
ID
Transmitter ECU
DLC
Period(ms)
Type
Description
0x300
VCU
8
10
P
VCU_MSG1
W11 HS CAN Message List
Conversion
Initial Value
Nodelist
VCU
ABS
SRS
EPS
EPB
BMS
SAS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5篇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通信协议5篇篇1协议目标: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与直流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流程,确保充电过程中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充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与直流充电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场景,包括充电设备的选择、充电参数的协商、充电状态的查询等。
协议术语:1.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力驱动的车辆。
2. 直流充电设备: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充电的设备。
3. 充电桩: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内的充电设备。
4. 充电协议:指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
5. 充电参数:指描述充电过程的各种参数,如充电功率、充电时间等。
6. 充电状态:指充电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信息,如充电开始、充电结束等。
协议规范:1. 充电设备的选择:电动汽车应支持通过充电协议自主选择直流充电设备。
直流充电设备应支持被电动汽车选择并与之建立通信连接。
2. 充电参数的协商: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应通过协商确定充电参数,如充电功率、充电时间等。
协商过程中,双方应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充电状态的查询: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应支持查询对方的充电状态。
状态信息应包括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充电功率等关键信息。
4. 通信协议的兼容性: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应确保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具有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以便在不同的设备和场景下能够顺利通信。
5. 安全与可靠性: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应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通信中断。
双方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认证授权等。
6. 故障处理:当电动汽车或直流充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双方应支持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故障处理过程中,双方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故障能够尽快得到解决。
协议流程:1. 电动汽车通过充电协议扫描并发现可用的直流充电设备。
2. 电动汽车自主选择要使用的直流充电设备,并与之建立通信连接。
3. 电动汽车和直流充电设备通过协商确定充电参数,如充电功率、充电时间等。
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通讯协议
秘级:内部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网络总线通讯协议五、通信协议1 整车控制器与BMS网络 CAN1(对外) CAN2.0B 250kbps 1.1 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1:PVCU1 (ID:0x1000EFD0)整车控制器#2:PVCU2 转发电机1报文1MCU_TrqSpd (VCU 发送)变速器发送频率: 10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6参数组号: 0xff4B SA:0xEFID:0x18ff4BEF字节: 1-2 M_Torque1 主电机实际转矩比例0.1 偏移-32003-4 M_Speed 电机实际转速比例0.25 偏移-80005-6 母线电压7-8 母线电流整车控制器#3:PVCU3 转发电机报文MCU_Temp (VCU 发送)变速器发送频率: 10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6参数组号: 0xff4c SA:0xEFID:0x18ff4CEF字节: 1 M_Motor_Temperature1 主电机温度比例1 偏移-402 控制器温度3 主逆变器温度:比例1 偏移-40 IGBT温度4 故障代码5故障代码:" 1 超速报警代码"" 3 欠压报警"" 4 过压报警"" 5 A相IGBT1报警"" 6 B相IGBT3报警"" 7 C相IGBT5报警"" 8 A相硬件过流保护 "" 9 B相硬件过流保护"" 10 正常 "" 12 过电流报警"" 15 旋变错误报警"" 17 A相电流传感器零票故障"" 18 B相电流传感器零票故障"" 26 IGBT温度传感器开路"" 27 温度传感器开路"" 28 箱体温度传感器开路"" 29 电机温度传感器开路"" 30 IGBT温度传感器短路"" 31 温度传感器短路"" 32 箱体温度传感器短路"" 33 电机温度传感器短路"" 34 IGBT1过温"" 36 箱体过温"" 37 电机过温"整车控制器#4:PVCU4(ID:0x18fff5D0)没有用??bit0:1预充命令bit1:1正极接触器闭合bit2:1 负极接触器闭合(需要提供高压电路图来确定逻辑)1.3 BMS报文参见BMS CAN协议BMS2: ID:0x0x14 22 D0 D2字节: 3 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单位增益:2A/bit 范围:0-500A/0-FAh4 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单位增益:2A/bit 范围:0-500A/0-FAh5 SOC6 母线电压7 母线电流2、VCU-MC网络2.1VCU发送报文2.1 .1Current 、power、Pad发送频率:1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0参数组号:ID:0x1000EFD0字节: 1 电机控制模式命令 bit4:整车请求电机使能 bit7:转矩模式 bit8:调速模式23-4 驱动电机目标转矩5-6 驱动电机目标转速782.1 .2 Pad/IO 内部检测用VCU发送频率:收到标定报文后发送 10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0参数组号:ID:0x0CF106D0字节: 1 加速踏板1AD2 加速踏板2AD3 制动踏板1AD4 制动踏板2AD5: bit1:N档 bit2:D档 bit4:R档 bit5:制动有效 bit6:加速有效 Bit7:KeyOn(没用)6Bit1-3: HU85St0 off;1 on;2 OpenLoad;3 OverLoad;Bit4-6: ACCPowerSt0 off;1 on;2 OpenLoad;3 OverLoad;7-82.1 .3 Pad/IO 内部检测用VCU发送频率:收到标定报文后发送 1000ms数据长度: 4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0参数组号:ID:0x0CF107D0字节:1-2 EPROM值地址3-4 EPROM存储的值2.2 MC发送报文2.2.1 (MC1 发送)发送频率: 5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6参数组号: 0xff4A SA:0xEFID:0x18ff4AEF字节: 1-2 NOP3 位 1NOP5-2 Main mode Motor status Bit1:ReadyBit4 err7-6 Pre_Charge0:close1:open2:无效3:无效4 NOP5 NOP6 NOP78 MC_Err故障代码:" 1 超速报警代码"" 3 欠压报警"" 4 过压报警"" 5 A相IGBT1报警"" 6 B相IGBT3报警"" 7 C相IGBT5报警"" 8 A相硬件过流保护 "" 9 B相硬件过流保护"" 10 正常 "" 12 过电流报警"" 15 旋变错误报警"" 17 A相电流传感器零票故障"" 18 B相电流传感器零票故障"" 26 IGBT温度传感器开路"" 27 温度传感器开路"" 28 箱体温度传感器开路"" 29 电机温度传感器开路"" 30 IGBT温度传感器短路"" 31 温度传感器短路"" 32 箱体温度传感器短路"" 33 电机温度传感器短路"" 34 IGBT1过温"" 36 箱体过温"" 37 电机过温"2.2.2 MCU_TrqSpd (MC2 发送)发送频率: 5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6参数组号: 0xff4B SA:0xEFID:0x18ff4BEF字节: 1-2 M_Torque1 主电机实际转矩比例1 偏移-320003-4 M_Speed 电机实际转速比例1 偏移-320005-6 M_DC_Voltage1 电机直流电压比例因子1 偏移0 new7 M_Motor_Temperature1 主电机温度比例1 偏移-408 主逆变器温度:比例1 偏移-402.2.3 MCU_VoltCurrentTemp (MC3 发送)发送频率: 500ms数据长度: 8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6参数组号: 0xff4c SA:0xEFID:0x18ff4CEF字节: 1-2 位 13-1 M_DC_Voltage1 电机直流电压比例因子1 偏移03-4 位 13-1 M_DC_Current 电机直流电流比例1 偏移-400 (无)562.3 标定报文内部用发送频率: 100ms数据长度: 1字节数据页数: 0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协议数据单元特性:默认优先级: 0参数组号: ID: 0x1800d029字节: 1 Bit1:标定当前ACCPad 的AD 值为MAX Bit2:标定当前ACCPad 的AD 值为Min Bit3:标定当前BreakPad 的AD 值为MAX Bit4:标定当前BreakPad 的AD 值为Min Bit7:写EPROM 信息Bit8:读取EPROM 储存的值2-3 读取/写入EPROM 值的地址 (仅仅用到了byte2) 4-5 写入数据 7-8 Nopn(r/s)TmaxT 额定六.插件信号定义线束护套 1393450-1(52pin插孔)、1393454-6(52pin插孔护板)、1393436-1(28pin插孔)、1393454-1(28pin插孔护板)控制器插件: AMP1743275 线径选用1.0mm2。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讯操作。
二、术语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以电力为动力源的汽车。
2. 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在电动汽车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操作的规范。
3. 数据传输(Data Transfer):指电动汽车之间传递和接收数据的过程。
4. 数据格式(Data Format):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5. 通讯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指电动汽车用于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的硬件或软件接口。
6.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指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三、协议要求1. 数据传输方式电动汽车之间的数据传输应采用可靠、高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建议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技术,如Wi-Fi、蓝牙等。
2. 数据格式要求数据格式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确保不同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能够互相通讯。
建议采用XML或JSON等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
3. 通讯接口要求电动汽车应配备标准的通讯接口,以便与其他电动汽车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
通讯接口应符合国际标准,并支持常用的通讯协议,如TCP/IP、HTTP等。
4. 数据安全性要求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电动汽车之间的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
建议采用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窃取。
5. 故障处理要求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出现通讯故障或数据丢失等问题,电动汽车应能够自动检测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
故障处理应及时有效,确保通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 兼容性要求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通讯需求。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电动汽车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安全性。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之间的通讯。
二、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2. 充电设备(Charging Equipment):指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包括充电桩、充电站等。
3.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指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管理和监控的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指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系统。
三、协议要求1. 通讯协议标准化: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应遵循国际标准,并具备互操作性。
2. 数据安全性:通讯协议应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采用加密、认证和防篡改等安全措施。
3. 通信性能:通讯协议应具备低延迟、高带宽和稳定性,以满足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实时通讯需求。
4. 扩展性:通讯协议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和相关设备。
5. 兼容性:通讯协议应兼容现有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架构,如Ethernet、CAN等。
四、协议内容1. 物理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和传输介质,包括接口类型、电压等参数。
2.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数据帧格式、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等,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网络层协议:定义电动汽车与相关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方式和路由选择算法,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应用,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普及。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等相关环节。
二、背景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和统一成为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协议的制定旨在解决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多样性和不兼容性问题,提高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定义1.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指用于电动汽车之间或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范和约定。
四、协议内容1. 协议设计原则本协议的设计原则包括兼容性、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协议应能够适应不同厂商和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互通。
2. 协议架构本协议采用分层架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3. 物理层协议物理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物理层的传输方式和接口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传输介质、传输速率、连接方式等。
4. 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具体内容包括帧头、帧尾、校验和等。
5. 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传输等。
具体内容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数据分段和重组等。
6. 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应用层的数据格式和交互方式。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包格式、数据交换协议和应用接口等。
7. 安全协议安全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在数据传输和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机制和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防止恶意攻击等。
8. 兼容性测试为确保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应进行兼容性测试。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通讯协议协议名称:电动汽车通讯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通讯协议的标准格式,以确保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通讯和数据交换。
本协议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通讯接口及相关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实施。
二、定义1. 电动汽车:指采用电池或其他可充电能源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
2. 通讯接口:指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物理接口。
3. 通讯协议:指电动汽车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协议规范。
三、通讯接口1. 通讯接口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如USB、CAN等。
2. 通讯接口应具备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可靠地进行通讯。
3. 通讯接口应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包括命令发送和数据接收。
四、通讯协议1. 通讯协议应采用开放、公正、透明的原则制定,以促进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之间的互操作性。
2. 通讯协议应支持常见的数据格式,如JSON、XML等。
3. 通讯协议应定义清晰的数据结构和字段,以便于数据的解析和处理。
4. 通讯协议应支持安全加密机制,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 通讯协议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实时监控和控制需求。
6. 通讯协议应支持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功能扩展。
五、数据交换1. 数据交换应采用异步方式进行,以确保通讯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 数据交换应具备错误检测和纠正的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交换应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如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等。
4. 数据交换应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如实时数据传输、定时数据传输等。
5. 数据交换应支持数据压缩和解压缩,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六、协议实施1. 协议实施应由相关部门或组织负责,确保协议的正确实施和执行。
2. 协议实施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和示例代码,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实施协议。
3. 协议实施应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协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协议实施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功能需求的变化。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数字通讯协议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数字通
讯协议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数字通讯协议,包括以下要素:
1. 物理连接:通讯协议规定了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
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如插头类型、插拔规范等。
2. 通信协议:通讯协议定义了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数据
交换格式和通信规范。
相关数据包括电池状态、充电需求、充电功率、车辆识别信息等。
3. 数据传输: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速率,确保信息能
够准确、安全地传输。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和蓝牙/无线连接等。
4. 消息格式:协议规定了通信中信息的组织和表示方式。
例如,数据包的起始位、终止位,不同信息字段的定义和编码方式等。
5. 安全性要求:协议规定了通信中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安
全性要求,以防止数据泄露或非法使用。
6. 故障处理:协议规定了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和
补救措施,保障充电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与车辆之间数字通讯协议的主要要素,通过明确定义和规范化通信过程,可以确保设备和车辆之间的有效、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 K C/J S(S)-E V3 3 文件版本号: 0/A版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4年12月22日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纯电动专用车辆通讯协议
协议参考SAE J1939,,PEV-CANBUS等。
终端电阻说明:组合仪表与BMS配终端电阻(120Ω),其它零部件不带终电阻。
总线通信速率:250KBPS
1.网络拓扑结构说明
电动汽车网络采用双CAN互连结构如下图。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三路CAN入网,车载充电机系统通过CAN2入网。
2.网络信号数据格式定义
电动客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首行;电动汽车网络信号数据格式遵守下表,双行定义遵循第二行。
3.数据链路层应遵循的原则
数据链路层的规定主要参考和J1939的相关规定。
使用CAN扩展帧的29位标识符并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下为29标识符的分配表:
其中,优先级为3位,可以有8个优先级;R一般固定为0;DP现固定为0;8位的PF为报文的代码;8位的PS为目标地址或组扩展;8位的SA为发送此报文的源地址;
4.协议帧定义
下表是电池管理系统可能用到的ECU节点名称和分配的地址。
5. 电池管理系统相关协议
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电机控制器BMSC1_0: (ID: 0x1800D0F4)
BMSC1_1: (ID: 0x1801D0F4)
Status_Flag1:
注:逻辑1表示事件为真;逻辑0表示事件为假
Status_Flag2:
注:逻辑1表示事件为真;逻辑0表示事件为假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组合仪表
BMSC1_0: (ID: 0x180228F4)
Status_Flag3(故障信息):
当电池包出现”放电电流故障”/”电池维护故障”/”电量过低报警”/”单体电压过低报警”/”电池漏电报警”/”高压电池过热”/”总电压过低”时,都认为“高压电池故障”。
Status_Flag4(电池自检状态):
电池管理系统CAN2与车载充电器BMSC1_0: (ID: 0x1806E5F4)
报文1:(ID:0x1806E5F4)
报文2:(ID:0x18FF50E5)
Status_Flag5
工作方式:
1、BMS固定间隔时间1S发送控制信息(报文1)到充电机,充电机接收到信息以后根据报文数据的电压电流设置来工作,如果5秒接收不到报文,则进入通信错误状态,关闭输出。
2、充电机每隔1S发送广播信息(报文2),显示仪表可以根据信息显示充电机状态
电机控制器与组合仪表
(ID: 0x180828D0)
Status_Flag6
Status_Flag7
(ID: 0x180928D0)
Status_Flag8
地面充电机或充电站暂不做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