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合集下载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拼音、结合课下注释认正确读出“诣、禽"两个生宇,会写“梁、诣、禽”三个宇。

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划分节奏,并根据节奏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课下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内容。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以及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读思达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自我介绍,一起看,介绍中你发现了关于我的什么信息呢?那么你能否模仿老师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呢?(吾乃马氏之女,名慧,昌吉人,今二十有九,自幼喜欢音律,好诗文,为师五载,初心不改。

)2、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孩子,他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意思指名读文,指导多音字“为"、“应”,在这里是谁为谁设果?(预设: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读好停顿,解释字义。

字理识字并指导书写“禽"、“梁”4. 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预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注释)5. 结合之前所学到的方法,选用适当的方法同桌合作读懂文言文的意思6.学生完整复述此篇课文的意思7.再读课文活动三、精读课文,品读“聪惠"1.文中的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预设1:(十分的聪明)预设2:(甚聪惠):【板书:甚聪惠】2.理解“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预设:(在文中注释当中是和我们现在智慧的慧相同)通假字,在字典中“惠"还有仁爱,有礼貌的意思。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 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表演故事,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表演好故事。

【教学准备】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希沃白板5课件、共学单、杨梅、孔雀。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双师齐聚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带殊的老师,请看!(AI数字人--陆老师播报)2.师:大家对陆老师的到来一定很感兴趣,也很开心吧!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它可以拉进你、我之间的距离。

从大家脸上的微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人一笑吗预设:讲一个幽默风趣的笑话。

师: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其实恰到好处的幽默能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这不,咱们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书卷有味阅读有光”,已经拉开帷幕。

组委会发来了“风趣幽默文言文展演赛”的邀请函。

咱们班领取的任务是:搜集幽默风趣的文言文故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

3.师:这节课我们以《杨氏之子》为例,进行诵古文、演古文。

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4.简介《世说新语》。

5.解题。

以“吾乃()氏之()"介绍自己。

二、诵读古文感知聪慧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能做到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现在谁愿意读一读?(运用智慧中小学授课工具:随机点名,抽取一名学生)出示【评价量表】其他同学依照《评价标准》认真倾听。

2.运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设置了游戏环节:“重点词义连连看”,检测大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3.理解“禽"的意思。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文中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杨氏之子》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杨氏之子》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概括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解释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道德教育资源,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杨氏之子》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文本的含义。

3.3 分析与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 应用与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中。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道德教育资源,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等。

4.2 理解与运用通过提问或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道德教育成果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对道德教育资源的运用,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杨氏之子》的全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_00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_00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_002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幽默、生动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杨氏之子的小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困境的能力。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教育意义,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表达方式存在理解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幽默故事较为感兴趣,可以通过讲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幽默情节进行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大意。

3.讲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僻词汇和文言文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幽默情节。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5.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师:a、同学们好;b、同学们真可爱;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会语言的精妙。

接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

注意指导为、应的读音,注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

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我们来交流。

2、生读书自学。

交流。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学生能够掌握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解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运用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文中描绘的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学生能够认识到友谊、家庭、尊重等重要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杨氏之子》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解读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介绍其来源和含义。

2.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并解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运用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故事或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3.2 解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共同解读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运用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作文、练习题等,以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改进方向。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正式出版的教材或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5.2 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3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3篇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孩子们,来咱们先进行一个听记练习,听好了,看谁听得准,记得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论语》。

2、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上课。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

板书:杨氏之子(齐读)这篇文言文选自哪里?板书《世说新语》。

师:《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一)朗读展示1、昨天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来展示自学成果。

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展示。

请先在三人小组内交流!师:注意,如果发现伙伴有字音读不准的,断句不好的地方,你们可以帮帮他,也可以讨论一下谁读得正确。

2、请看这两个多音字谁读读?为设果儿应声答曰3、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4、出示课文,指名读。

5、看着大屏幕上的标记,读好断句。

重点指导:a刚才我听出大家两个句子没有读好。

这一句应该这样读?谁来试试?b我刚才听你读时,你故意在“家”后面停顿了一下。

有的是把“家禽”连起来读?c既然大家读通顺了,我出两个句子考考大家。

按照这些停顿符号读是不是更有节奏感了。

但是也不能像蹦豆子一样,要声断气连。

(1)孔/指以示儿/曰(点击出现停顿符号)(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出示展示任务: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 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谈体会。 2、准备。 下面请各小组准备一下本组要展示的任务。组长组织并安排好发言人。 学生 5 分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 不同。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 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岁的儿子。他非常。有一天,拜见他的父 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给端出了水果,其中有 杨梅,孔君平指着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 可没听说是您家的鸟。” 六、指导背诵文言文。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 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感受文言文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1.同学们,课文预习过了,你知道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我请一位同学读一 读,其他的同学思考:文言文跟白话文相比有什么特点?(行文简练,难以读懂) 2.指导学习方法 学习文言文,要借助注释去理解,还不能理解的,可以查工具书,或者上网, 请教同学、老师。 3.按照要求自主学习。要求:自读文章,根据注释理解大意,不明白的地方 跟同学交流一下,还是不明白的做上标记,集体交流。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集体交流,质疑问难。 6.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姓杨家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机智)你是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你划出相关的语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7.学生交流。 三、学习《王戎七岁》1.总结学习方法。2.出示《王戎七岁》: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1)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1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运用学过的方法解释字词,会读多音字“为、应”,读准读通课文,注意重音和停顿,读懂故事内容。

围绕“甚聪惠”,读懂人物对话的内容,品味对话的精妙,体会杨氏子的机智和幽默。

有情有趣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读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2.读懂人物对话的内容,品味对话的精妙,体会杨氏子的机智和幽默。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本书?介绍《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杨氏之子》也出自《世说新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根据你的预习,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氏是?(姓)“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你姓什么?那你在古代就可以称为——()氏之子,你姓尹,你就可以被称为(尹氏之女),真是孺子可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书提示:1.请大家自主读文,尝试断句,标上符号,读正确读通顺。

2.运用你知道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了解故事的大体意思。

指生读文,提醒注意倾听读音和断句。

毕竟是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出现问题很正常,谁来给他纠正一下?这是一个难点,我们看,这是一个多音字“为”,那到底该读什么呢?(指名说)谁为谁设果?“为"在这里表示的是“给,替”的意思,所以我们根据它的意思确定读音是“wèi”,理解了这句话再读就不难了,谁来读?方法总结:理解文言文,有时就需要把作者省略的部分的补充上,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们读准了吗?知道为什么读“yìng”吗?(“应yìng"声答曰)(别人刚问完问题他就能马上回答,这就叫——应声答曰。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境来判断它的读音,是个很好的方法。

一起再来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

在读古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读出重音,读出停顿,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老师来试试,可以吗?请听老师读。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使用文言文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杨氏之子》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这些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杨氏之子》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被流传下来,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3.2 讲解与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3 练习与运用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选取一些生字词,让学生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句子中。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4.2 书写一篇关于《杨氏之子》的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3 收集有关《杨氏之子》的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背诵、书写和收集资料等方面。

5.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其思考和分析能力。

6.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创造情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和任务。

21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21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3 个生字,会认2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机智。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机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故事导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21 课《杨氏之子》。

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解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师: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古文或文言文。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吗?分别有哪些?学生答。

这都是文言文形式的课文,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行文简练,微言大义。

学了这么多,同学们有没有总结出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师总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还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要想把课文读好,首先要读准字音。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拿出预习单,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屏幕出示课文,现在请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多练习几遍,同桌读的不好或不正确的地方可以帮忙纠正。

4.练习好了吗?谁能自告奋勇读给大家听?好,勇气可嘉,你来。

他读的好吗?(生评价)谁愿意再为大家读一读?抑扬顿挫,真好。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三)运用一字一义,了解文章大意1.师:想要在诵读上更上一层楼,我们还需要了解它的意思。

一起来看看文章的第一句话,谁来试着翻译一下?(1 生回答)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好方法么?(生:我结合课后注释,然后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句话的意思)2.一句完整的古文难以理解,但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我们理解了字词的含义,串联起来就能解读古文。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下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批注、联系生活、对比分析、合作学习等方法,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2、联读同类文章,对比文中的语言,感受“智慧"并延展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体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和智慧。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一)文言形式自我介绍。

同学们,老师姓什么?吾乃刘氏之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吾”的意思是?“乃"呢?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文言形式介绍自己。

(学生模仿自我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小古文。

(二)介绍《世说新语》这篇小古文出自1500多年前,南宋著名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此书主要记载了汉朝末年至晋代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全书共有一千一百三十则。

(课件出示刘义庆头像,《世说新语》书名配文字介绍。

)《杨氏之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生读课题。

二、美读课文(一)第一次读(自由练读)杨氏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首先,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练读)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两个人物展开的?(杨氏子和孔君平)(二)第二次读(指名读)我来检查一下你们读的效果如何,谁来读一读。

(1生读,师生正音)文言文和诗歌一样,有它特定的节奏和韵味,我们要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看,老师给它加上节奏线,听老师读一遍?(师范读)(三)第三次读(指名读)(师点评:妙哉妙哉,此女不凡,这就是小古文的味道。

掌声)(四)同学们,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在停顿的地方,把尾音拖长一点,读得饱满一点,再配上动作和表情,就更加韵味十足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三、疏通文意(一)质疑解疑,理解字义同学们,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了这么多遍,老师考考你们。

1、“诣”是什么意思?2、设果:谁知道设果的意思?(摆设水果)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呢?(联系生活实际,扩词法)3、家禽:(老师考考你们,“家禽"是什么意思?)(家里养的鸡鸭鹅)这是家禽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在这篇小古文中,家和禽是两个词,家是指——(家里),禽指的是——(鸟),家禽就是家里的鸟,读的时候,也要分开来读,这就是古今词义的不同。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4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4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1.杨氏之子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2、背诵课文。

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子的机智。

2、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咱们一起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

打开书本107页,一起来读主题:出示PPT“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生齐读)2、师:我国古代有许多聪明过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

Ppt1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戎不取道旁李”图片司马光7岁就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办法;曹冲5岁上下,用巧妙的方法称得大象重量;还有遇事冷静、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推测的王戎。

二、揭题,质疑1、师:话说梁国也有一个这样聪慧的小男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

出示课题(板书:杨氏之子)齐读课题2、理解课题:谁来说说课文题目的意思?“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

“子”儿子。

“之"的。

“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师:试试像课文题目这样介绍自己或同桌。

(生说)三、读文师:读是打开文言文之美的一把金钥匙。

孩子们,打开书本108页。

1、师:出示PPT自由读文,注意字音。

谁会读课文了?请生读文。

其他同学在心里跟着他默读。

2、读音有问题吗?(如全对,预习得真好;如出错,出错就是功臣。

我教你,你教同学们)3、师:字音清楚了,读起来就流畅了,捧书。

(齐读)师评价:不错,但你们还能读得更好。

4、读文言文很讲究停顿和节奏,语速要适中,下面听老师来读一读。

(师范读)节奏随出()师:停顿时讲究声断气不断,声断情不断。

同学们跟着老师读第一句,感受一下。

5、师:同桌之间互相练习一遍,注意读好节奏。

6、生齐读,师提醒注意:坐姿优美,眼看屏幕,读出节奏。

7、同学们读得很带劲儿,现在咱们来玩一个回声读的游戏:男生读括号外的字,女生读括号里的字,当回声。

8、刚刚大家读得很有味道。

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1.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 重点写会写“惠,乃,曰" 3个生字,会认“惠,曰,禽”3个生字。

2. 初步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能根据上下文推测“其"的意思。

4. 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

5. 有感情,流利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6. 通过费曼学习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难点:1.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 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喊我什么?在座的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知道朋友们叫我什么吗?我呀,还认识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他特别有意思。

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赵氏之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氏,指的是姓,之就是——(的)。

谁能用老先生的方法作自我介绍?(先指几位女生,再找一位男生“儿子" 用“子”,你很会变通。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会变通的——氏之子。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一位“杨氏之子" ,看老师板课题。

(师板题)“杨氏之子”指的就是——一起读课题。

二、释疑与初步感知:《杨氏之子》出自哪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世说新语》封面、相关资料。

)这个故事选自古代小说,所以用的语言也是古人的,这样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这个故事已编入我们的课本。

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谁尝试着读一读?你读得很仔细,不添一字,不漏一字。

两个多音字读得准,请你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为wèi 设果应yìnɡ声答(课件:生字“惠" 字变红)“惠”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来理解,你很会学习。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7.pptx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7.pptx
对于生字学生掌握的比较到位,那么对于课文你是否完全了解?
请同学们借助优学派电子书包听课文录音,借助电子书包的注释自学本文的大意,同时养成边读边圈画的“不动 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自己带着耳机听着录音的学习是对文章不同程度的内化。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也是培 养语感的最佳途径。继而是对于本文提出学习要求,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同学们此刻的学习就是互 相补充的合作学习。是对文本内容的二度吸收。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
采用电子书包教学功能设计多种方法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能通过注释及一字一义的方法,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初步感知魏晋世人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采用电子书包教学功能设计多种方法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个小故事,古人只用55个字就表达清楚了,真可谓字字珠矶,惜墨如金。让我们再来完整的读一读,简洁之 美。
请同学来说一说聪明体现在哪。
一个应声答,让我们感受到了杨氏子的一一聪慧。
(3)师:“此是君家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说?
师:在下李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J
如果来的是梅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反思不足之处是:本节课活动较多学生们的热情很高,但遗憾之处是有的学生操作不是很熟练,汉字书写检测 环节学生的字写得不能太规范,这是优学派机器的短板,这也是我们日后需要更多尝试更多改进的方向。
9
文言文是汉语词汇的瑰宝,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是小学生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 学习课文的同时,要注重引领学生共同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或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3.引导学生读好停顿非常关键。

4.课文理解方面注重方法指导,在理解关键字词之后进行联系生活的语言训练,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课时分配一个课时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第八单元以风趣和幽默为主题,共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还编排了《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语文园地》这些课文的特点除了生动幽默、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我们有所回味。

相信同学们经过学习会有特别大的收获。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谈话导入(出示《王戎不取道旁里》)同学们看这篇文言文熟悉吗?这是我们四年级上册学过的课文,这样一个短短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王戎,选自《世说新语》,谁来读一下对这本书的介绍?《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许多能言善语、风趣幽默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杨氏之子》就是其中的一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揭题入学,解读文言1.明白题目的意思吗?预设:姓杨人家的儿子。

2.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言文。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学习古文的方法。

(课件)学习古文三部曲:一读,二译,三感悟。

三、任务一:初步感知,读出韵味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读给大家听?(指生朗读)朗读古文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停顿)没错,朗读时还要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古文的韵味。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停顿。

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谁来读?2.大家再来看这个词:“家禽"。

21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_1.pptx

21杨氏之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_1.pptx
有节奏感To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的预学。
通过预学,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提出了哪些疑问呢?生1:课文开头说,杨氏子甚聪慧。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杨 氏子的机智(甚聪慧)呢?生2: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有什么言外之意吗?生3:杨氏之子为什么答“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三个问题。二三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纳到第一个问题里面一一“从文中哪里可以 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慧"。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两个问题自然也就明白了。交流理解3个问题。预设1:听了这位 同学的讲解,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的言外之意,你就明白了吧。除了这样的妙对,还有哪儿也看出杨氏子甚聪慧 ?预设2:这位同学的讲解,回答:这个问题一一杨氏之子为什么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预设3:同学们说得都 很好。孔君平把杨梅和杨氏子对应着说,杨氏子小小的年纪,听得明,答得巧,出语快,委婉得体,真可谓是甚聪 慧呀!师:同学们,假如来的是白君平、李君平、柳君平,替杨氏子想一想,该会如何回答呢?师:同学们,甚聪 慧!这篇小古文,你会背诵了吗?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新形式来练习背诵。请看“打节拍吟诵古文”。师:是不是挺有 趣的?你也可以试试看。七、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学习《杨氏之子》,我们感受到了杨氏子的聪慧形 象,也体会到了这篇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世说新语》这部书中,还有很多聪慧孩子的故事,比如《咏雪》这篇 文章中,就有两个聪慧孩子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吧。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道镉的叔叔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孩 子们谈论诗文。忽然间,天空中的雪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叔叔就问孩子们,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 哥哥的儿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差不多像把盐撒在空中。这时谢道银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不如比 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孩子哪个更加聪慧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世说新语 》这部书,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呢。八、总结课文,布置作业本节课,我们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借助译文等方法,理解了重点字词的意思,读懂了关键句子的含义,体会了杨氏子的机智。布置作业(选做一题) 1.阅读《世说新语》,制作阅读小报。2.绘制《杨氏之子》连环画。3.小组合作排练《杨氏之子》课本剧。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4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4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7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此篇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全文仅55字,一共五句话,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慧"实为文眼,统照全文,详写杨氏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杨氏之子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对,情节简单,却带领我们领略了风趣机智的人物语言,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本文中“杨氏之子”与“孔君平"你来我往,以“姓氏”做文章,展开风趣幽默、充满智慧的对话,与单元“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人文主题以及“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的语文要素高度契合。

通过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让学生去感觉更高层次的幽默——既要以诙谐的语言化解尴尬,又不失礼节的回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闪现!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小短文,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文教学,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法,如学生尝试读文、教师示范读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

在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主客之间风趣幽默的对话。

【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主线,立足课后习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面文言文。

以“朗读"为轴,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情境对读等方式,读出层次、趣味。

引领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活动,运用多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语句,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从而领略文言文的节奏韵律美和杨氏子巧妙机智的语言之美。

课内习得方法,迁移拓展课外,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生字,会写“聪、禽"等4个生字。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你们孔家的鸟"予以回敬。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重难点1 .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3 个字,理解重点词语。

2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是体会文中人物语言的精妙。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学生特征分析经过五年的语文课程学习,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文章,能了解课文大意,难点是学生不能语言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不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不会将人物的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引导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课文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进而读好句中的停顿,然后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小组合作疏通文句,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秒在哪里,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的机智,体会语言的艺术和魅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激趣导入1.故事引入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2.走近作者: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21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个孩子的古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一读:读通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

2.检查读通情况。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

(2)引导学生重点读好以下句子:
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
②孔/指以/示儿/曰。

(指、示、曰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表达着连续的动作与问答,因此要停顿)
(3)引导学生读准全文停顿。

(4)反复熟读。

三、二读:读懂课文
1.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将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引导学生相互解疑。

以下字词古今差异较大,学生比较陌生,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1)其父:他的父亲。

其:代词,指他。

(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

设:摆设,摆出。

(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

以:来,以便。

(4)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

此:这。

(5)未闻:没有听说。

未:没有。

闻:听。

(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禽:鸟类。

3.指名说每句话的意思,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以下方法来理解文言语句。

(1)补充成分,使句意完整。

如“孔君平诣其父”,翻译为: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此处,结合上下文,补充了“有一天”,强调了时间概念,使句意更加完整。

又如“为设果”,翻译为: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

此处,结合上下文,补充了古文省略的“小儿、他(指孔君平)”两个人物,使句意更加完整。

(2)突破关键字词,使句意准确。

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中的“家禽”,古文中指两个词,家指家庭,禽指鸟类;而现代汉语中“家禽”却是一个词,指家中养的鸡、鸭等鸟类,词义缩小了。

所以翻译此句时只要突破了“家”和“禽”的意思,句意就更准确了。

(3)变换词序,使句意准确。

如“梁国杨氏子九岁”可翻译为: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

这一翻译将原文中“子”与“九岁”的词序进行了
变换,使得句意更加准确通畅。

4.指名完整地说全文的意思。

四、三读:读透课文
1.读了这个故事,杨氏之子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甚聪惠)
点拨:“聪惠”的意思就是聪明、有教养、有礼貌。

2.再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杨氏之子非常聪明、有教养、有礼貌。

3.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词句感受孩子的“聪惠”。

(1)从“九岁”“儿应声答曰”可以看出孩子年龄小,但反应快,思维敏捷,很聪明。

(2)从“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会听孔君平的话,而且抓住“孔姓”提出孔雀作对答,显得非常巧妙,展示了孩子过人的学识与智慧。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3)从“为设果”可以看出孩子有教养,能以礼待客,端出水果招待客人。

(4)从“未闻”“夫子”等词中可以看出孩子对孔君平很尊敬,很有礼貌。

4.在孔君平与孩子的对话过程中,他们各自是怎样想的呢?后来又会
怎样对话呢?请你想一想,然后来读他们的对话。

孔君平想:_________。

于是,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想:_________。

于是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答曰:“_________。

”杨氏之子对曰:“_________。


5.大家看看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如下特点:
(1)“总—分”句式的构段特点:先写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然后围绕这一总起句与中心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甚聪惠”。

(2)人物对话的巧妙。

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对话幽默机智、耐人寻味。

(3)文言文表达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一句话中省略了一些内容,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在大不相同。

6.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课后延伸阅读
课后让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

[教学板书]
21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言语》甚聪惠
杨氏子—杨梅—君家(杨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孔家)禽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是读要有方法。

在指导学生读通古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懂古文的过程中,我既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又引导学生用“补充成分、突破关键字词、变换词序”这三种方法准确理解文意。

在这些方法的引领下,读通读懂古文的目标很快得以达成。

二是读要有层次。

我在教学中按照“读通—读懂—读透—读广”的层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先理解再拓展。

这样的层级阅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教学逻辑,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是读要有重点。

这里的重点,一方面指古文的重点词句,另一方面指大部分学生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