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杨氏之子》,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学会文言文断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学会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把握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体会语气和情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化背景,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后续章节待补充)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纠正错误。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开展课外阅读,推荐与《杨氏之子》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九、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杨氏之子》的原文,方便学生查阅和理解。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
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
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
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聪”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幅图片分别出自什么故事吗?孩子们真棒,司马光七岁想出砸缸救友的办法,曹冲七岁想出称大象重量的办法,他们的聪明机智让人折服。
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认识另外一个聪明机智的九岁孩子——《杨氏之子》。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大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师:这么说,我姓韩,我就是韩氏之女,你能试试像我这样介绍自己或者同桌吗?2.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吗?这篇文章出自哪里?《世说新语》,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注释知道的。
非常棒,通过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学习文言文。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文中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杨氏之子》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杨氏之子》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概括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解释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道德教育资源,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杨氏之子》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文本的含义。
3.3 分析与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 应用与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中。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道德教育资源,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等。
4.2 理解与运用通过提问或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道德教育成果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对道德教育资源的运用,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杨氏之子》的全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范文(通用10篇)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
”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杨氏之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为设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尊重他人,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杨氏之子》。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杨氏之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杨氏之子》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品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古代文学魅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7篇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杨氏之子》优秀教案7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促进个体化的教学和评价,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杨氏之子》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师:a、同学们好;b、同学们真可爱;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会语言的精妙。
接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
注意指导为、应的读音,注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
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我们来交流。
2、生读书自学。
交流。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
2024版《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 基础,但对古代文化背景 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够熟悉。
学生学习习惯
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精 神。
学习需求与困难预测
学习需求
学生需要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 式,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困难预测
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到陌生 和困难,对古代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导 致理解不深入。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学策略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 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古代文化背景。同时,通 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口头反馈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明确改进方向。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评价能力和批判性 思维。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作业、测试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 评价,指出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阅读理解题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考查学生对 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理解。
3
拓展延伸题
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 伸,如讨论、写作等,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表达能力。
巩固提高方法指导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杨氏之子》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作品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开篇,了解主要人物和情节设置。
1.3 教学活动播放《杨氏之子》的动画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分享对故事的了解和期待。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2.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分享自己的见解。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杨氏之子》中的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的角色感知和情感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深入理解角色特点。
第四章:文化背景介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氏之子》所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背景。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背景。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阅读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拓展阅读。
5.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关于《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问题。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实践活动,提升口语表达和表演技巧。
学生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杨氏之子》全文2.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2.3 教学难点对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培养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杨氏之子》的兴趣。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故事情节。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互动交流。
3.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活动,提升口语表达和表演技巧。
学生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意思维。
学生通过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4.2 评价标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杨氏之子》文本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5.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学习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杨氏之子》的作者和背景。
最新最全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完整版)
文章风格及特点分析
文章采用古代汉语的写作风格,语言 简练、意蕴深厚,富有韵律感和节奏 感。
文章通过杨氏之子的形象塑造,展现 了古代少年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传 递了一些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 传统。
文章以叙述为主,穿插对话和描写, 情节紧凑、生动有趣。
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 造,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具体,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古代汉语常识
01
02
03
古代汉语基本语法
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等,帮助学生理解古文表 达习惯。
古代汉语词汇
讲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等词汇现象,增加学生词 汇量。
古代汉语音韵
简要介绍古代汉语音韵学 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朗 读和背诵课文。
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杨氏之子》背景介绍
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 学特点,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作业三
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思想,并写下你的感悟
。
要求
作业需按时完成,字迹 工整,思路清晰。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并提交
学生应认真审题,仔 细思考,独立完成作 业。
完成作业后,需按时 提交,以便老师及时 批改和反馈。
对于不懂的问题,可 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请 教老师、同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公开课重点内容回顾
杨氏之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01
介绍了杨氏之子的时代背景、家族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杨氏之子的语言
艺术和思想内涵。
相关知识点梳理
03
梳理了与杨氏之子相关的历史、文化、文学等知识点,帮助学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设计杨氏之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结合解释理解课文内容。
2、精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背诵课文。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育同学宠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懂故事,品尝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殊聪慧。
有一天,孔君平访问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慧。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说意思,师归纳)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指名朗读,引导同学读准停顿。
3、老师范读,同学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同学练习朗读。
5、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6、多种形式朗读,同学点评。
(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1、同学默读课文,借助解释,自主理解课文。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沟通。
(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同学留意)预设:惠:同“慧”,才智。
诣:访问。
乃:就,于是。
示:给……看。
君:您。
古时敬称。
闻:听说。
禽:鸟。
夫子: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5、引导同学思索问题:(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2)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生举手说)二、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预设: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分析角色形象,体会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将课文中的传统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 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课文与其他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角色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角色形象,体会角色的心情和特点。
5. 品味语言: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6. 讨论课文主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寓意,体会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理解和体会。
3. 选取一篇与《杨氏之子》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024年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2.杨氏之子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3.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4.杨氏之子的道德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性格特点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启示3.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五、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解:讲解杨氏之子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3.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启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杨氏之子的理解和感悟5.总结:总结杨氏之子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启示,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六、作业布置1.背诵杨氏之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精彩片段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杨氏之子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讨论和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在作业布置方面,通过背诵和写作的方式,巩固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杨氏之子是《孟子·告子下》中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杨氏之子在面对利益诱惑时的表现,展现了他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
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杨氏之子的性格特点,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杨氏之子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杨氏之子家有一棵硕大的梨树,每年果实丰收,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购买。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使用文言文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杨氏之子》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2.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这些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杨氏之子》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被流传下来,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3.2 讲解与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3 练习与运用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选取一些生字词,让学生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句子中。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背诵《杨氏之子》全文。
4.2 书写一篇关于《杨氏之子》的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3 收集有关《杨氏之子》的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背诵、书写和收集资料等方面。
5.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其思考和分析能力。
6.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创造情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和任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杨氏之子》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杨氏之子》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杨氏之子》的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2.教学难点:分析杨氏之子的语言特点,学习其应对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做《杨氏之子》。
你们知道“杨氏之子”是指谁吗?生:杨氏之子指的是杨家的儿子。
师:很好!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杨家的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2.课文阅读与理解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杨氏之子》。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哪里。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哪里?生1:杨氏之子在回答孔君平的问题时,用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回答,既巧妙地避开了问题,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生2:杨氏之子在面对孔君平的讽刺时,没有生气,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让人感到他的聪明和大气。
师:很好!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表现在他巧妙地应对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上。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杨氏之子的语言特点。
3.分析杨氏之子的语言特点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杨氏之子在回答问题时使用的语言特点。
生1:杨氏之子在回答问题时,使用了反问句,让孔君平感到尴尬。
生2:杨氏之子在回答问题时,使用了比喻,使自己的回答更加生动有趣。
师:很好!杨氏之子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反问句和比喻的运用上。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两种语言技巧。
4.学习语言技巧情景1:孔君平问:“你为什么姓杨?”情景2:孔君平说:“你家的孔雀真漂亮!”生:(练习回答)师: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回答?生1:对于情景1,我回答:“未闻孔夫子姓什么?”生2:对于情景2,我回答:“孔雀虽美,但不及杨家的儿子聪明。
”师:很好!你们都运用了反问句和比喻,回答得非常巧妙。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杨氏之子》。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为设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领会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领会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体会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3.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
(2)提问:“杨氏之子”是指谁?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文。
(2)分组讨论,解答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为设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文言文作品。
6.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7. 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刘义庆《世说新语》杨氏之子——聪明才智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能力。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案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案5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课题: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依据解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觉、积存、运用奇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依据解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奇妙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想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意图导入(8)分钟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相互沟通: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沟通古文:(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4)假如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导、培育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冲突》。
)5.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宝。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演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杨氏之子》,培养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杨氏之子》。
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多媒体资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杨氏之子》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3.4 表演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表演,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和参与表演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估。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4.2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人物形象和情节。
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或友情的短文。
5.2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视频,供学生自主阅读和观看。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家庭、亲情或友情相关的活动。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课文中的问题。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6.2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汤发伦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理解课文意思。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积累过的名言同学们,你们以前积累的名言还记得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好吗师:知之为知之……非淡泊……非宁静……书犹药也……老吾老……幼吾幼……2.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
a.师:同学们,我们积累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
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齐读课题。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
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b.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一部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
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
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屏幕出示课文,师范读)师范读,练读。
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5、学生练习读。
再指名读。
齐读。
(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一)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反馈。
1.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板书:智慧)“甚”的意思是——很。
生:“惠”是通假字,通“慧”。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通假字。
(2)句意:“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
”(3)指名读。
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喜爱。
(板书:杨氏子)2.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乃”(就,于是)。
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
(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
(4)句意:“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
”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
齐读。
3.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这是待客之道。
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
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
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板书:联系上下文)。
(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哪里看出来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
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哪里看出来评:说得太好了。
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3)句意:“杨氏子为他摆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
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齐读。
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师评:说得真好。
能具体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吗理解:“曰”“此”。
“应声”“未闻”“夫子”谁还会说。
(2)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5.学生连起来说说整篇课文的意思,先在四人小组里说,再指名说一说。
6.现在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有滋味。
四、体会巧妙1.理解孔君平的话(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板书:杨梅杨家果)(2)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板书:孔雀——孔家禽)(3)再自由读读。
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板书来说说。
(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评: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老师担心你这样回答可能会气走客人哦。
师:比比和杨氏之子的回答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孔雀是君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理解:未闻,夫子)未闻:没有听说过。
显得委婉。
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
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夫子: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夫子’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师: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
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
称孔君平为“夫子”显得有礼貌。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理解:应声答曰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评:你真会读书,很有学习文言文的天赋。
朗读。
评价。
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机智的杨氏子。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4)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未闻黄帝是夫子家人。
……(黄莺,黄鱼,黄岩,黄山等)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它的姓,你会说一句吗五、赞“聪惠”(机动:口头或书面练笔)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
小结:同学们都走进了孔君平的内心世界,说出了他心中想说的话。
(评价:动作、心理、神态)杨氏之子——刘义庆《世说新语》读杨氏子杨梅杨家果看注释孔君平孔雀孔家禽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