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文言文检测
初二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宋濂,字景濂,号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B.如释重负C.忘恩负义D.胜负兵家事不期(3)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4)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5)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2.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 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
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材料二)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解析1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频洲五亭记(节选)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①,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②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③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后又数十载,萎芜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④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时予守宫在洛,杨君寄书赍⑤图,请予为记。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⑥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
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⑦,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君名汉公,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注】①霅(zhà)溪:溪名。
②柳恽:人名。
③鞠:皆,尽④岫(xiù):山峰。
⑤赍(jī):送。
⑥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⑦牧舒:在舒州时做州牧(官职名)。
(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
①洲一名白蘋________②花繁鸟啼之旦 ________③盖是境也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开水香之夕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守柳恽于此赋诗云货恶其弃于地也C.乃疏四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策之不以其道(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
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古人席地而坐。
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陈太丘与/友期行C.对子骂/父D.见/地有片金(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和儿子女儿们讲解诗文)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理解:从“撒盐”说明当时的雪下得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缺乏美感,就像盐一样C.尊君在不?(翻译:令尊在不在家?)理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谦辞,说明客人也有表现出谦虚有礼的时候。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高二语文水平考试补充试题
高二语文水平考试补充试题龚德国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C.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D. 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解析]C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多义词的辨析,能力层级为B级。
C项中的“信”,在这是“凭信”的意思,是名词,作无的宾语。
其他所选实词都可见课文注释。
(2)对“愿足下更虑之”一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 希望陛下更多地考虑一下。
B. 愿望是您能有更好的办法。
C. 但愿我们能换一个想法。
D. 希望您再想想别的办法。
[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层级为C级。
“愿足下更虑之”一句,主要考点在“愿”、“足下”、“更”、“虑”等几个字,根据语境来看,“愿”是希望的意思,“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尊称,可翻译为“您”,“更虑之”课文有明确注释,是“再想想别的办法”的意思,所以答案应该是D。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一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16.选出对第一段中“中国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指全体中国人。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2022•金华)文言文阅读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 ɡ)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
虽有(yòu )槁(ɡǎo )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③规:圆规。
④有,通“又”。
⑤槁,枯。
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①学不可以已.:②水为之.,而寒于水:③虽有槁暴.:④輮使之然.也:(2)《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可能是 。
(3)请根据节选内容,填写作者表达的观点和运用的事例。
事例一 ←表达的观点→事例三 木受绳则直事例二 ← →事例四2.(2022•鞍山)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反问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嘲笑孔子时的得意和机智可爱。
B.疑惑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不理解,学识渊博的孔子居然不知道答案。
C.骄傲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对孔子的讽刺。
D.惊讶的语气,表现出小孩子感到很意外。
(2)根据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赴汤蹈火:(3)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人物观点 理由 一儿甲一儿乙3.(2022•临城县)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最新高三补充专题练习:文言文
同安一中高三(下)补充练习(2013/4/7)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也。
初名简,以卒隶渑池镇,有罪亡去,为盗石濠、三乡之间,商旅行路皆苦之。
久之,去,为陕州军校。
陕州节度使王珙,为人严酷,与其弟珂争河中,战败,其牙将李璠与友谦谋,共杀珙,附于梁,太祖表璠代珙。
璠立,友谦复以兵攻之,璠得逃去,梁太祖又表友谦代璠。
梁兵西攻李茂贞,太祖往来过陕,友谦奉事尤谨,因请曰:“仆本无功,而富贵至此,元帅之力也。
且幸同姓,愿更名以齿诸子。
”太祖益怜之,乃更其名友谦,录以为子。
太祖即位,徙镇河中,累迁中书令,封冀王。
太祖遇弑,友珪立,加友谦侍中,友谦虽受命,而心常不平。
已而友珪使召友谦入觐。
友谦不行,乃附于晋。
友珪遣招讨使韩勍将康怀英等兵五万击友谦。
晋王出泽、潞以救之,遇怀英于解县,大败之,追至白迳岭,夜秉炬击之,怀英又败,梁兵乃解去。
友谦醉寝晋王帐中,晋王视之,顾左右曰:“冀王虽甚贵,然恨其臂短耳!”末帝末帝即位,友谦复臣于梁而不绝晋也。
贞明六年,友谦遣其子令德袭同州,逐节度使程全晖,因求兼镇。
末帝初不许,已而许之,制命未至,友谦复叛,始绝梁而附晋矣。
末帝遣刘鄩等讨之,鄩为李存审所败。
晋封友谦西平王,加守太尉,以其子令德为同州节度使。
庄宗灭梁入洛,友谦来朝,赐姓名曰李继麟,赐予巨万。
明年,加守太师、尚书令,赐铁券恕死罪。
以其子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忠武军节度使,诸子及其将校为刺史者十余人,恩宠之盛,时无与比。
是时,宦官、伶人用事,多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宦官、伶人皆怒。
景进使人诈为变书,告友谦反。
庄宗惑之,乃徙友谦义成军节度使,遣朱守殷夜以兵围其馆,驱友谦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名。
友谦死,其将史武等七人皆坐友谦族诛,天下冤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旅行路皆苦之苦:以……为苦B.愿更名以齿诸子齿:同“耻”,使……耻C.夜秉炬击之秉:拿、持D.其将史武等七人皆坐友谦族诛坐:因……而获罪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朱友谦“不忠于君王”的一组是()(3分)①璠立,友谦复以兵攻之②且幸同姓,愿更名以齿诸子③友谦不行,乃附于晋④遇怀英于解县,大败之⑤友谦复臣于梁而不绝晋也⑥友谦复叛,始绝梁而附晋矣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友谦本来名叫朱简,因为服兵役到了渑池镇,又因犯了罪逃到了石濠、三乡一带做盗贼,当时那些经商和出行的人都经常受到他的侵害。
文言文对比阅读同步补充卷-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下文言同步对比阅读补充卷一.试题(共20 小题)1.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万事莫贵于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不若.手足之贵也④予.子冠履(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B.所欲有甚于.生者告之于.帝C.故.不为苟得也既克,公问其故.?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的观点。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史称颜真卿①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
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
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②逾于球③璧矣。
(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
张衡传练习及文言文补充练习含答案
《张衡传》练习及文言补充练习(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属.()文邓骘.()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D.骸.()骨蟾.()蜍.()1.A.zhǔ;zhìB.chǐ;xuán C.yì;xiàng D.hái ;chán chú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2.(1)禽通擒(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3.C.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戆gàng:本意为憨厚而刚直)4.(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5.D.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2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诸葛亮,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蜀汉家、军事家。
(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B.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C.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图治D.意与日去/意暇甚(3)全文的论述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展开的。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课外阅读橘树陕西刘公,为兴化令①,有道士来献盆树,视之,则小橘,细才如指,弗受。
刘有幼女,时六七岁,适值初度。
道士云:此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寿耳。
乃受之。
女一见,不胜爱悦,置诸闺房,朝夕护之惟恐伤。
刘任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
简装将行,以橘重赘,谋弃之。
女抱树娇啼。
家人绐②之曰:暂去且将复来女信之涕始止。
又恐为大力者负之而去,立视家人移栽墀③下,乃行。
女归,受庄氏聘。
庄丙戌登进士,为兴化令,夫喜。
窃意十余年,橘不复存;及至。
则橘已十围,实累累以千计。
问之故役,皆云:刘公去后,橘甚茂而不实,此其初结也。
更奇之。
庄任三年,繁实不懈;第四年,憔悴无少华。
夫人曰:君任此不久矣。
至秋,果解任。
异史氏曰:橘其有夙缘于女与?何遇之巧也。
其实也似感恩,其不华也似伤离。
物犹如此,而况于人乎?(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注]①兴化令:福建兴化县县令。
②绐(dài)之:哄骗。
③墀(chí)下:台阶下的空地。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问之故役________ ②更奇之________③憔悴无少华 ________ ④窃意十余年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①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②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注释:①旦:早晨②百住:数以百计。
住,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好:喜欢B.每旦之海上之:到……去C.从鸥鸟游从:听从D.汝取来,吾玩之取:捉[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
郑人买履(lǚ)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
至之③市,而忘操④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⑤归取之。
及⑥反,市罢,遂⑦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⑧信度,无⑨自信也。
”注释:①履:鞋。
②坐:同“座”,座位。
③之:到……去。
④操:拿,携带。
⑤反:同“返”,返回。
⑥及:到,等到。
⑦遂:终于。
⑧宁:宁可。
⑨无:不。
[1]给下面的“度”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A.指量好的尺码。
B.量长短。
(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原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文言文。
滥竽充数①(节选)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②之,廪食③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文言文翻译补充卷
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二、原文: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孟子说:“天将要赋予这个人重大的责任,必定先使他的心志受到磨难,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使他的身体变得空虚贫困,使他的行为受到干扰,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锻炼他的意志,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三、原文: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翻译: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疑惑,终究无法解开。
”四、原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翻译: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写道:“年轻时没有迎合世俗的韵味,本性就喜爱山川。
误入尘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笼中的鸟儿眷恋着旧时的树林,池塘里的鱼儿思念着原来的深渊。
我在南边的野外开垦荒地,坚守自己的愚拙,回到田园。
”五、原文: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翻译: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一起乘船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平静无波。
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吟诵关于明亮的月亮的诗篇,唱起婉转动听的歌曲。
”。
文言文短句补充原文翻译
亦君子乎?”补充文言文短句及翻译:原文补充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原文补充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原文补充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原文补充四: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看出松柏树的叶子不会凋谢。
”原文补充五:亦君子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君子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做别人的恶行。
小人则相反。
”。
补充文言文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耕②。
仲永生五年,未尝③识书具④,忽啼求之。
父异焉⑤,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⑦,其文理⑧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⑨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⑩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⑪。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⑫,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⑬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⑭者不至也。
彼其⑮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⑯?注释①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②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隶,属于。
③尝:曾经。
④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⑤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焉,相当于“于之”⑥自为其名: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
⑦立就:立刻完成。
⑧文理:文采和道理。
(古今异义)⑨扳:通“攀”,牵,引。
⑩称(chèn):相当。
⑪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
众人,常人。
矣,语气词。
⑫通悟:通达聪慧。
⑬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
贤,胜过、超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
⑭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的禀赋,一指后天的教育。
⑮彼其:他。
⑯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伤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
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翻译: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补充文言文
原文:《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a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â),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âng)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文章主题: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文言文二则补充习题答案
文言文二则补充习题答案1. 《囊萤夜读》选自哪一本著作? [单选题] *《韩非子·喻老》《晋书·车胤传》(正确答案)《韩非子·五蠹》2. 《囊萤夜读》中的“囊”的意思为: [单选题] *锦囊袋子用口袋装(正确答案)包括3.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句话正确的节奏划分是: [单选题]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正确答案)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4.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的“盛”和“数”的读音分别为:[单选题] *chéng、shǔshèng、shùchéng、shù(正确答案)5.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中的“恭勤”可解释为: [单选题] *恭敬肃敬勤勉(正确答案)勤劳6.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中的“通”可解释为: [单选题] *通过精通通晓,明白(正确答案)不堵塞7. 你认为下面“家贫不常得油”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他家境贫寒,常常不能吃到油。
他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读书。
(正确答案)他家境贫寒,常常不能要到香油。
8.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的“练囊”可解释为: [单选题] *练习做口袋白色薄绢做的口袋(正确答案)做囊9. 从“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车胤用口袋装着照明的是? [单选题] *蜡烛油灯萤火虫(正确答案)10. “以夜继日焉”的意思: [单选题] *车胤夜以继日地读书(正确答案)晚上接着白天车胤夜以继日地抓萤火虫11. 现在我们一般用“囊萤夜读”来形容怎样的人? [单选题] *用萤火虫照明的人刻苦读书的人(正确答案)在晚上读书的人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囊萤夜读》启示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苦读书,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正确答案)《囊萤夜读》中的车胤很节俭,读书时不用灯油,用萤火虫替代《囊萤夜读》说明车胤很喜欢抓萤火虫13. ”恭勤不倦“中,”倦“解释为: [单选题] *想睡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补充文言文检测《荆轲刺秦王》一、词语积累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B.踞(jū) 忤(wǔ) 叱(chì)C.箕(jī) 揕(chèn) 袒(tǎn)D.拊(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二、课堂点击2.《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风吹草低见牛羊B.封:又欲肆其西封函封之C.遗:使人遗赵王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比:比诸侯之列朋比为奸4.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见燕使者咸阳宫C.嘉为先言于秦王D.使毕使于前三、选段在线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
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
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太子迟之迟:认为……晚了B.请辞决矣请:请求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6.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居远未来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7.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例:慕大王之威A.千金之资币物B.太子迟之C.皆白衣冠送之D.顷之未发《苏武传》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南乡号哭,欧血。
2) 因泣下沾衿,3) 子为父死亡所恨。
4) 与武决去。
5) 畔主背亲。
6)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7)女为人臣子8)与旃毛并咽之9)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10)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二、指出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及意义1、见犯乃死,重负国。
2、何以女为见?3、信义安所见乎?4、冀君实或见恕也。
5、敢陈愚见。
三、指出下列句中“一”字的用法及意义1、子卿壹听陵言。
2、异域之人,壹别长绝!3、六王毕,四海一。
四、指出古今异义词词义:1、武等实在。
2、武使匈奴明年。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4、如惠语让单于。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6、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7、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五、指出下各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1、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
2、得夜见汉使。
3、檠弓弩。
4、惠等哭,舆归营。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6、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7、诚甘乐之。
8、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9、宜皆降之。
1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11、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12、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13、天雨雪14、羝乳乃得归。
15、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六、指出下例句子特殊句式的种类:1、梁父即楚将项燕。
2、(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3、虽欲报恩将安归?4、见犯乃死,重负国。
5、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6、缑王者,昆邪王姊也。
《张衡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二、简答题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伺者因.此觉知(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10.翻译句子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答: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答: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答: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答:11.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也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中有都.柱都:大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C.牙机..巧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自此以后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1)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答:(2)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答:参考答案荆轲刺秦王1.A2.战国纵横3.C4.A5.C6.C7.A苏武传:一、1、乡2、衿3、亡4、决5、畔6、去7、女8、旃9、县10、宿(夙)二、1、表被动2、看见3、表现4、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5、见解,见识三、1、一定2、同“一”3、统一四、略五、1、名作动2、名作状3、名作动4、名作状5、名词的使动6、名作动7、意动用法8、名用状9、使动10、使动11、名作动12、使动用法13、名用动14、名用动15、名用动六、1、判断句2、定语后置3、宾语前置4、被动句5、省略句6、判断句张衡传1、答案:CC项中“都”读dū2、答案:D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3、答案:C C项中的“羞”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答案:B A项“五经”;C“拜”不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4、答案:B 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5、答案: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6、答案:C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7、答案:BB项均为“用”A表范围、在……方面;C前者为召,后者为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8、答案:B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9、答案: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10、答案: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11、答案:(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1、答案:D.D项中征:验证2、答案:CC为以后,之后其他三项均为“用”3、例句(1)为省略句,例句(2)为宾语前置句参考答案:(1)果地震陇西(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