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实用外语人才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大的遗憾。 其实 , 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外语教育 投入 的不足。中国古代就有一句关于教育的名言“ 惜钱莫
性研 究成 果 。
[ 基金项 目】 本文是 吉林省教 育厅“ 十二五” 社会科学研 究课题《 依托 东北亚经济发展构建对俄人 才培养的新模式》 的阶段
科研课题相互融合 , 使教科研真正指导 自己的授课活动 ,
提 高 教学 水平 。并 且对 成绩 突 出的教 师 和进 步 显 著 的教 师 予 以鼓励 , 提高 教师 的积极 性和 主动 性 。同时要 让教 师 定 期 开设 新 课 , 更新 自己 的知 识储 备 , 迎 接新 的挑 战 , 并 有 利 于理 解各 门课 程 的相互 联 系 , 打 破 局 限性 , 在宏 观 上
与以前提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并不矛盾 ,而是在此基础 之上的一种提高 , 他们需具备创新精神 、 创新能力 和创新
人 格 。文秋 芳 ( 2 0 0 2 ) 指出“ 英语 专业 创 新人 才 的培养 体 系 由三大 板 块组 成 : ( 1 ) 具 有创 新 素 质 的教 师 队伍 ; ( 2 ) 英 语 专 业创 新人 才 的培养 目标 ; ( 3 ) 英 语 专 业创 新 人才 的培 养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2 1
表我 们 没有 陷人 这 种误 区 。很 多学 校 和老 师 的教 学 观念 陈旧, 不 能创 造性 的针对 自身 实 际设 置课 程 体 系 , 制定 教
标 已经体现出其历史局 限性 了, 2 1 世纪外语人才培养 的
目标 应该 是 创新 型 外语 人 才 。创新 型 外 语人 才 指 的是 那
培 养模 式应 主要 从这 些 方面 着手 去进 行 深入探 讨 。 二、 具 有创 新素 质 的师 资 队伍 的建设 教 师素 质 的提 高是 确 保 高水 平 教 育得 以实施 的前 提 和保 障 。因此 , 要 培 养创 新 型 的外 语 人才 , 首 先必 须 要 转 变外 语 教师 的观念 ,培 养 出具 有 创 新 意识 和 能力 的外 语 教师 队伍 。 要 加 大扶 持力 度 , 深 化 教师 培训 。过 硬 的语 言 能力 是 外语 教师 必 备 的 素质 ,而 充 分 的语 言 学 习环 境 是 提高 语 言能 力 的有 效 而快 速 的渠 道 。某 些 外语 专 业 的 教
深化高职外语教学改革培养 创新型实用外语人才
扎 实 语 言基 本 功 的创 新 型 实用外 语 人 才 。
二 、创 新型 实用 外语 人才 的界定
什 么 样 的 外 语 人 才 才 能 被 称 为 创 新 型 实 用 外 语 人 才 ? 创 新 型 实 用 外 语 人 才 是 指 具 备 创 新 人 格 ,创 新 精 神 ,拥 有 创 新 技 能 、扎 实 语 言 基 本 功 ,并 掌 握 一 定 的 实 用 专 业 知 识 与 应 用 技 能 的 人 才 。拥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创 新 型 实 用 外 语 人 才 ,能 够
为 重 点 转 变 到 提 高 培 养 对 象 的 综 合 性 实 用 能 力
上 来 ” 今 后 “ 们 的 外 语 教 学 必 须 结 合 以培 养 , 我 实 用 性 外 语 人 才 为 重 点 的 思 想 ,进 一 步 从 各 方 面
专 业 ,必 须 深 化 教 学 改 革 , 以 培 养 创 新 型 实 用 外
核 心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近 数 十 年 来 , 西 方 世 界 的 主 要 科 技 成 果 6 % 由 美 国 首 先 研 制 成 功 ,7 %首 0 0 先 在 美 国 应 用 ,这 主 要 得 益 于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推 崇
的 敏 感 性 、包 容 性 和 适 应 性 ,从 而 加 强 对 语 言 和
第 6卷
第 1 期
【 专业 与课程研究 】
深 化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 实用外 语 人 才
刘 万 生
( 通 职 业 大 学 外 语 系 ,江 苏 南 南通 260 ) 2 0 7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 的外语专业教学迫切需要根据当前形势 ,以培养创新型实用外语人才为 目标,建立新 的人才
坚持外语特色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
因此 ,从理 论上总结 6年 来培 正模式的得失 ,加深 对
收稿 日期:2 0 .22 ;修回 日期:2 0 .51 0 90 .0 0 90 —0
林 、周 正 钟 、 陶君 、滕 智 红 。
{ 基金项 目:本文为广东培正学院 2 0 年 高教研究项 目,由 08
课题 组成 员集体组稿 ,张 坚 负责最终 统稿 。项 目负责人 :王 允 ;主要 参加人 :张 坚、孟华 、曾元
作 者 简介 : 张 坚 ( 6 一 ) 男 , 湖 南 怀化 人 ,广 东培 正 学 院 英 语 教 育 中心 副主 任 ,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1 7 9 ,
第2 0卷第 6 期
Vo L.0 2 N0. 6
广 东外语 外 贸 大 学学报
J 0URNAL 0F GUAN GDONG 丁 I I VERS Y 0RE GN TUD正 S n OF F I S
20 年 1 月 09 1
No 2 0 v. 0 9
坚持 外语 特 色 培 养 实 用 型 外语 人
在第一 学年 里 ,学生按照高 考英语成绩 ,而不 是按照 专业分级编 班 。造成 了管理上的一些混 乱 ,对学生今后 的
专业 学习不利 。
( )外籍教 师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
外籍教师常年保持在6 .O O7 人的规模 ,最多时达到2 0 07 年的 8 人 。这在全省乃至全 国来说都是罕见的 。这样 一个 3 庞 大的队伍 ,对它 的教学管理是一件 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
中图分 类号 :H 1 . 3 3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 7 - 9 2( 0 9 0 - 1 1 0 2 0 6 2 0 ) 6 0 - 5 6 0
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
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在各行各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是中国大学中分布最广、在学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
目前高校外语教育在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还存在挑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和在国际舞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场依旧呈现出“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依靠人才的参与和执行,因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构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1.1解决外语人才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高校外语言类专业招生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外语类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这是高校扩大建设和创新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外语类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带来的阵痛。
高校外语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地树立起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使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就能够积极转变传统学习模式,获取外语专业相关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到自己的专长,进而拓宽就业视野,提升就业率。
因此,高校外语类专业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1.2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方向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社会经济建设对外语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高校传统的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
高校外语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能够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还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根本诉求,使人才与社会发展实现协调对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浅谈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都采用大学英语教材 , 侧重语法、 阅读, 内容和专业严重脱离, 学习对公共外语的需求, 所以, 应付了事 , 学生没有真正的提 学生不知道公共英语对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有何用处,也不 高外语应用水平 。如果像 一般的本科教学那样 , 大量地增加外
我 国的高等职业 教育刚刚起步 。 高职教育还很薄弱。高职 院校 是 高职教育 中的重 中之重 , 在实践 教学 中 , 特别是 实验 。 习 实 很难招到基础较好 的学生 。 从入学成绩来 看 。 高职院校学生入 过程中, 应逐步的增加外语指令 , 学校可以建立全外语环境的 学时外语成绩普遍差 ,而且 ,这一现象在短 时间内还无法改 实验教 学实验室 。 有条 件的高校 可采 用多 种形 式安排 学生到 变 。学生 的外语成绩差 , 习兴趣不 浓 。 学 在短 时间内不可能把 全外语环境的工厂或部 门进行专 业实习实践 。 外语学好 。
在专业 中的应用 。过去 , 高职外语 教学 的通常做法是 , 公共 外
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促进了 语与专业外语无论在 内容 上 ,还是在课 程安排 上都是完 全分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但是,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 开 的, 这不利 于学生对 外语在专业 中 的应 用能力 的训 练 , 利 不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1 期 06 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把学苗质量和培养 目标结合起来 。我们 不可能 把高职学
浅谈高职外语教学 改革
张 艳 丽
( 阳理 工大学外 国语学院 , 沈 辽宁 沈 阳 10 6 ) 1 18
改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新型实用性人才——浅谈如何迅速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
目前 , 相 当 数 量 的 高 职 英 语 教 师 受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英 语 教 学 观念 的束 缚 ,在教 学 模 式 上 有 明 显 的学 科 化
削 弱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使 教 师 的 教 学 效 果 变 差 。 二 、 现 阶 段 迅 速 提 高 高 职 院 校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水 平
的 几 点 想 法
( ) 高职 院校 生 源基 础 薄弱 , 学 生的 英 语 学 习 一
习惯 较 差
高 职 院 校 相 对 本 科 院 校 来 说 , 本 身 生 源 不 是 很 理
想 ,学 生英 语 学 习 基 础 薄弱 ,词 汇 量 、语 法 知 识 、听
说 能 力 、阅读 能 力 等语 言必 备 能 力 都 很低 。 由于 中小
学 阶 段 英 语 基 础 不 扎 实 , 语 言 学 习 习 惯 缺 乏 , 语 言 的 长 期 积 累 不 足 , 在 进 入 高 校 后 尤 显 英 语 积 淀 太 浅 、 功 夫 不 足 。 有 些 学 生 甚 至 对 英 语 表 现 出 厌 学 情 绪 。 学 生 对 老 师 的 依 赖 性 强 , 缺 乏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除 此 之 外 , 学 生 之 间 英 语 基 础 的 差 异 较 大 , 这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给 教 师 增 加 了 难 度 。 面 对 复 杂 的 学 情 , 教
师往 往很 难 提高 要求 ,教 学 改革 的实 施存 在难 度 。
( ) 部 分 教 师 不 能 转 变 观 念 , 传 统 型 教 学 模 式 二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究
教务教学标准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究■ 李 娜(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不仅让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实现了统一,还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依据。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教材、教法、教学评价、教师团队等一系列的改革,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基于此,本文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优化措施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44A Probe into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2021 Edition)LI Na(Zheng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Abstract:The promulgate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not only unifi ed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provided programme-based guidance and basi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cing a series of reforms,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 team, etc.,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dern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ing reform, optimization measures高职英语新课标的颁布破解了长期以来我国诸多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要求脱离,人才培养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难题,既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指导,又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年 期 01 第7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柳 琴
( 广西工学 院 外 国语言文学 系, 西 柳州 广 5 50 ) 4 06
摘 要 : 业技 术教 育 的 快 速 发展 , 创 新 型 外语 人 才 的 需 求 日益 增 强 。 根 据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特 点 , 调 查 的 基 础 职 对 在
二 、 会调 查结果 与分析 社
为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及外语 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为此, ) 中国职 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必须改革, 必须转型。职业教育教学管 人才的现状 , 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地方单位的问卷, 以便了解
理体制改革的“ 重点和难点是课程建设与改革 ; 核心是提高教 不同规模、 不同性质、 不同行业对外语人才的不同要求。问卷 学质量”20 年, (05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所需要的外语人才 , 如所
质量的若干意见》 。随着中国 ) 一东盟各国 多边贸易 合作的进 步拓展, 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 趋强烈, 对人才的需求类 型也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翻译人才变为经贸、 、 旅游 同声传译等 各方技术人才需求。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 3 5年内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 量、 所需人才的层次、 所需人才语种等; 二是对外语人才的要
求, 如最需要的外语技能、 更需要的外语人才层次、 录用毕业
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三是外语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如
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否适应工作 堡,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 外语毕业生最需加强的能力、 频繁 的对外交往需要越来越多外语人才为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 、 等; 四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如是否愿意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就近选择了 广 商家、 、 团体 个人提供服务。但是, 广西现在的外语人才在数 学院订单式培养等。笔者跟课题组成员一起, 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合作的要求, 懂外 西工业重镇的 1 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这次调查的 l 家单 2 分别属于金融、 保险业、 商业、 行政、 环保、 监察、 汽车、 教育 语又通专业的人才非常缺乏, 在与东盟国家的各类贸易活动 位, 等不同行业, 涉及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国营企业、 民营企业、 中捉襟见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的经济发展。 单位规模从 20人以上到 1 0 万 何谓创新型外语人才?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 国有控股等不同性质的单位, 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人以下不等。调查对象覆盖面较广。
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英语沟通。
2.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3. 熟悉国际贸易、商务、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
二、课程设置1.基础英语课程:包括英语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2.专业英语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工程英语等,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3.跨文化交际课程: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语、翻译技巧、英美文学等。
三、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实际工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和运用英语。
2.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评价体系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实践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思考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思考作者:刘岚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3期【摘要】全球化是当今时代译者面临的最大语境。
目前,国内关于外语人才的培养已基本达成共识,首先就是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
但是认为“国际化”就是全盘西化、外语人才培养就是单方面的吸收外来语言与文化的思想是对该理念的误读。
本文梳理了全球化语境下译者本土化意识与相关概念——本地化翻译、译者主体性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揭示了培养译者本土化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翻译;国际化;创新型0 引言2010 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该描述明确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有借鉴意义。
目前,国内高校已达成共识,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与全球化意识。
但是认为“国际化”就是全盘西化、外语人才培养就是单方面的吸收外来语言与文化的思想是对该理念的误读。
要防止这种外语教学中一边倒的倾向,就要努力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
具体到翻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既具全球化视野又具本土化意识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因此有必要梳理译者本土化意识的定义及与其相似、相关概念的关系,借此来探讨其培养的重要性与途径。
以下主要是对译者的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译者主体性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对概念关系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1 译者本土化意识思考1.1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都与英文localization有关,但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因此这里用本土化和本地化加以区分。
前者指的是与翻译的全球化相对应的概念,翻译的全球化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导致全球文化一体化,不利于译者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氛围的保持,使全球文化呈现西方主导文化占优势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保持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即要保持翻译的民族个性;后者指的是“跨国公司将特定产品转化成语言和文化都符合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完整过程”(李广荣,2012),2007年本地化工业标准协会(LISA)将后者定义为“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中出现的差异的过程”。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作者:吴丽娜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16期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充分运用这一能力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从整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高效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校教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9一、高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困境1.教学观念比较滞后由于各种内部与外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校的教学目的还是更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1]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等相关因素展开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然而就整体来看,其中还存在过度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2.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专业性与职业性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基础比较薄弱,实用性不突出,职业性不浓厚,创新性不明显。
高校还缺少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高校的理论课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公共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高,学科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专业特质与职业品格方面还缺乏有效性,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3.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提高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在学历、职称、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问题,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与素质不够强;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缺乏,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甚微;还没有真正形成“事业留人、学术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软环境。
加强高职院校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德 国 : 业能 力 、 专 方法能 力、 社会 能 力、 自
我能 力 、 用能 力、 应 环保 能 力。 国 : 美 运用 资源 的能 力 、 处理人 际关 系 的能 力、 使用信 息 的能 力 、 解体 系 的能力 、 理 运用技 术 的能 力。 英国 : 交流 的能 力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解 个人 的能 力 、
的这 “ 结合 ” 培养 高职 院校外 语专 业学 四个 未 3 .高等 职 业教 育 实 行 的是 以能 力 为本 位 、 业 为导 向的教 育模式 , 的职 业 素 以就 良好 质 和 较 强 的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应 该 从学 生时 代
开始 , 应该 贯穿于 学生 管理 工作 的始终 。 以 所
面。 因此 , 不能简 单地 把综 合职业 能 力与 综合
职 业 的能 力 , 综 合职 业 能 力 中 的核 心成 它是 分 , 高级 综合 职业 能 力的一部 分 。 因此 , 是 不 能 简单 地把 综 合职 业 能 力等 同于 关键 能 力 , 关键 能 力加 上 各种 素 质 才 能 形 成 综 合职 业
会相 结合 、 与择 业就业 相结 合 , 通过 社会 实践
形成 日常教 育 的系统体 系。 五是在 综合职业
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存在学生参与面不广、 积
极性 不高 的状 况 , 一 步 提 高学 生 的参 与 需进 度 , 高学 生 的积 极性 , 提 为学生 提供 更多 的锻 炼机 会和 舞台。 综合职 业能 力的培 养对 象是
应的 , 备综合 职业 能力 和全面 素质 的 , 具 直接 在 生产 、 务 、 术和 管理第 ~ 线工作 的应 用 服 技 型人才 。如 何 实现 高职人 才培 养 目标是 目前 ” 题。 实现 中原 崛起 , 需要大 量符 合标准 的 实用 了外语 专业 , 是培 养 出来 的学 生真 正 掌 握 但
关于加强高职外语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加 强 高 职 教 学 管 理 队 伍 建 设 、 新 规 划 与 调 整 专 业 设 重 置 以及 树 立 “ 程 为 本 ” 识 是 三 项 重 要 的 工 作 , 积 极 有 课 意 要
效地 转 变 教 学 观 念 , 实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化 人 才 培 养 模 切 优 式 , 现 培 养 “ 销 对 路 ” 高 职 毕 业 生 的 目标 。为 了 实 现 实 适 的 这 样 的 目标 , 需 要 在 以下 方 面做 出 努力 : 就
学风 建 设 两 个 方 面 我们 均 应做 出 实践 努 力 , 终极 目标是 促 进 外 语 教 学 以 适 应 高 职 教 育 的 新 趋 势 , 养 具 有 较 强 培
职 业 竞 争 力 的人 才 。
关 键 词 : 职 教 育 ;外语 教 学 ;改 革 高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6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8 7 ( 0 8 0 — 1 00 1 7—2 5 2 0 ) 400 2
语水平 的限制 。
进 一 步 加 深 对 高 职 外 语 教 学 工 作 的认 识 , 面 树 立 以 全
就业 为导 向 , 以职 业 能 力 培 养 为 目标 的 高 职 办 学 思 想 , 且 并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和教学 方法 、 学 手段等 方面进行 了 教 深 入 的 研 究 和 讨 论 , 为 新 一 轮 高 职 外 语 教 学 改 革 的新 的 成
在必 行 。
广 阔 — — 本 科 生 可 以直 接 国 , 科 生 可 以 在 国 内 外 资 企 专
业 直 接 就 业 ; 会计 专 业 的 毕 业 生 很 难 实 现 在 外 资 企 业 的 而 就业 和 发 展 , 然 不 是 企 业 不 需 要 , 瓶 颈 在 于 其 英 语 或 日 当 其
教育外语大改革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外语教育改革,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亲身参与了这场改革,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一、改革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外语教学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重语法、轻听说;重笔试、轻口语;重知识、轻能力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新一轮外语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改革内容1. 调整课程设置:改革后的外语课程更加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减少语法知识的学习。
同时,增加了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外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2. 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优化评价体系:改革后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4. 强化师资培训: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为此,我国教育部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改革心得体会1. 教育观念的转变:改革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评价体系的完善:改革后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差异,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4. 师资力量的提升: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徽商职业学院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深化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立足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安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今年是我院“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的观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眼于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做并行,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把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建立组织成立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徽商职业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
开展校地互动实践研究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 a d W r eP r d c l a n i e i ia t o
20 0 8年 1 1月
No e v mbe 2 8 r O0
开展校地互 动实践研 究 培养创 新型外 语人 才
学 习过 程 中思 维 能 力 的 发展 和 自主学 习能 力 的 培 养 。 文秋 芳 教
并 在 实 践 中注 意 把 一种 学 习环 境 中所 运 用 的学 习策 略灵 活地 迁
移 到 新 的 学 习 环境 中去 , 据新 的语 境 和 交 际 目标 . 造 性 选 择 根 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 用 交 际 策 略 , 进 创 新 思 维 和语 言 实 际 运 用 能 力 。 促 在教 学 内容
良好 的基 础 , 力 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 力 和 实践 能力 。 生 的 创 新 着 学
际 中英 语 和母 语 的 使 用 策 略 , 生 话 语 失 误 的处 理 策 略 . 学 记忆 策
略 , 划策略 , 想策略 , 作策略等。 计 联 合 鼓励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就 学 习 策略 和 技 巧 的 使 用 进行 交 流 ,用 日记 或 周 记 的形 式 进 行 自我 评
远 农 村 和 经 济 欠发 达 地 区的 学 生 , 语 基 础 较差 , 何 培 养 创 新 英 如
型外 语 人 才 , 语 教 学改 革 面 临 着 严 重 的 挑 战 。长 期 以来 , 生 外 学 自基 础 教 育起 大 都 接 受 的 是 传统 的英 语 教 学 模 式 ,如 何 紧跟 时 代 步伐 , 新 教 育 理 念 . 强 实 践 探 索 . 力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更 加 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造就实用型人才
Hale Waihona Puke C ho dot ~ awcl…nrc h N T ng ds i eeoi Pu n
文化教 育
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 实用型 人才 造就
金 秋 菊
( 长春 市农 业学校 , 吉林 长春 10 0 ) 3 12
摘 要: 面对人才市场 的需求要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专业设 置、 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 、 色专业的建设 等, 应该适应职 业岗位技 术工作的针 标 特 都 对性 、 适应性和应用性特点并优化课程结构, 实行分层次教 学来提 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
创业的 ^ 、 数虽然不多, 但却体现着一种新的就业趋 4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类型和就业岗位的变化 , 一 纵观我校毕业生岗位工作 f 值得我们欣慰 青 况, 我校毕业生职业素质普通得到了社会的认 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用人规格 的是 , 的提高 ; 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挤压 可。 这证明我们的公共文化 业 课的教学是比 要有 这 几 方 面 :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 2 世纪 中 ̄X. 了技术类人才 的市场; ,7 / -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给用 较成功的。但面对 2 世纪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 1 的去向是面向基层 、 面向生产和服务第—线的, 要 单 位提供了 更大的 人 才选择余地。 传统的由 职业 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以下 n 介方面的工
—
明中职学校必须适应 人 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 及 科 , 没有一定 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 时准确地调整培养 目 , 标 面向生产、 建设、 管理 、 服 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 它像—种必备的工具 务—线培养 匿 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淡化技 样 , 没有它很难深 ^ 到现代社会中。 学校应在各 术 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 , 提高学生英语 从 2 世纪对中职人才的要求和 人 1 才市场需求 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 我们的职业学校必须适应职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有更好的沟通阅读和操作 业要求 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 能力。 ②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相对弱, 直接影响了毕 革。这样才能培养出新型的 - 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业生的岗位适应 。 性 职业中 专彰滴做为从业准备教 现在我认为在教育和教学方面作为一个中职学校 育 , 必须把实践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 , 通 要急需力强和改进的工作主要有: 1 过模拟操作、 岗实习和强化实训、 顶 实验和下基地 1 更新教育观念在管理上实行牵 陛学制和学 锻炼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 分制 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 ③ 实行弹 眭 学制和学分制 , 为学生提供—个更灵 敬业精神 、 协作能力。 敬业精神、 协作能力已成为企 活的学习制度, 学生可以根据 自 身个陛差异选择更 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核项 目 之一。事实证明, 世界 能适合 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为优秀的 学生 上成绩卓越的公司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心智模式 提供超前发展 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 的作用 , 敬业精神是—个企业的灵魂 , 没有积极进 学校深造如 : 三年制的可二年毕业 , 或者参加对 口 取、 爱岗敬业 的心智模式 , 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 升学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惊人的业绩。西方著名管理学家j尔认为 : 由 企业文 次发展的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如 : 可以边学习边 化五要素的杨 是企业的价值观, 它决定着企业的 打工, 自己为 自己 赚学费 ; 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 兴衰。美国兰德公司对世界 5 0 0 强进行了2 年的 O 平等发展的 机会如: 让他们延长学制一圆满完成学 跟踪调查 , 结果发现 , 保持百年不衰 的 企业紧紧地 业。通过这样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抓住了企业杨 值观的三条。 中 其 最重要的一条 或者是学到一门过硬的本领。 是: 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 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 2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 干, 集体高于个 ^ 因此 , 我们要顺应市场需求, 通 使学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 办教育的出发点 过各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 和归宿点, 当然也是专业建设和课程结构优化的落 神和协作能力。 脚点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情况
“一核心二目标三融合四递进”视野下高职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构
“一核心二目标三融合四递进”视野下高职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类专业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核心二目标三融合四递进”视野下高职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着重构建和完善这一体系,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对“一核心二目标三融合四递进”视野下高职外语类“专业+双创”教育体系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一核心二目标三融合四递进”的含义。
“一核心”指的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二目标”则是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备娴熟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意识;“三融合”指的是课程融合、教学融合和实践融合,即将专业课程、教学手段和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四递进”则是指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四个方面的递进式培养,形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外语类专业“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构的路径1. 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一核心”导向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外语类专业“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传统的外语教学,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还需要结合产业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实践环节,促进“三融合”在“三融合”原则的指导下,外语类专业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课程、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可以通过组织实习、项目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二目标”的人才在“二目标”的指引下,外语类专业需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可以通过创业导论、创业计划编写、创业实践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机会和挑战,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外语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 外 语 ( 日语 … )
维普资讯
第 3期
刘 万 生
( 通 职 业大 学 外 语 系 , 江 苏 南 摘 南通
实 夕 才 用 悟人
26 0 ) 2 00
要: 高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外语 专业 教 学迫 切 需 要 根 据 当前 形 势 , 以培 养 创 新 型 实 用 外语 人 才 为 目标 , 立 建
新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深入 推进 教 学改 革 , 而更 好地 服 务 于我 国的 改革 开放 和 经 济 建 设 。 文 章提 出 了高等 职 业 从
表 1 复合 型 人 才 培 养模 式
外 语 基础 专业 外 语
语 言文学方 向( 学、 言 学… ) 文 语 职业方 向 ( 贸、 经 法律 、 文化 …)
语 教学 必 须 结合 以培 养实 用性 外 语 人 才 为重 点 的思 想 . 进一 步从 各方 面加大外 语 教 学的教 改力
度 ” 以提 升我 国 的国际竞 争力 , 进社会 经 济整 . 促 体 的可持 续发 展 。因此 , 为 主要 服务 于地 方经 作 济建 设 的高等 职业 院校外 语专业 . 必须 要在 强调 实用语 言 和专业 知识 的基 础之 上 , 视人 才 的创 重
新 素质 提高 。 养具有 扎实 语言基 本 功 的创新 型 培
在运用所 掌 握的知 识 、 信息 基 础之 上产 生 出新颖
独 特具 有社会 和个 人价 值 观念 的设 想和 理论 , 从
而创造 性地完成 任务 。要培 养创新 型实用 外语人 才 . 须对传 统 的外语 人 才培 养模 式做 调 整 。传 必 统 的本科 外 语 专业 人 才 的培养 模 式 实 际 上 是 以 语 言为基 础 。 以语 言 、 文学 的研究 为辅助 专业 。 而
创 新 能力 的新 型 实用 外 语人 才 ,能 够 产 生感 知
性、 运动 性能 力 , 异 质文化 具 有更 强 的敏感 性 、 对
培 养 目标 的转变 教育 自身所 具有 的适应 社会 、 造 社会 的功 改
、
包 容性 和适应 性 . 而 加强 对语 言 和专 业知识 的 从 悟性 。 获得更 好 的语感 、 语言 表 现力 和 专业技 能 , 因此在 从事 学 习与工作 中 。能 依据 一定 的 目的 ,
什 么 样 的外 语 人 才 才 能被 称 为 新 型 实用 外 语 人才 ?新型实 用 外语 人才 是 指具备 创 新人 格 、
作 为服 务 于地 方 经 济建设 的高 等 职 业 院校 外 语
专 业 。 须 深 化 教学 改 革 , 必 以培 养 新 型 实用 外 语 人才 。
一
创 新精 神 。 拥有 创 新技 能 、 实语 言基 本 功 , 掌 扎 并 握 一定 的实用专 业知识 与应 用技 能的人 才。拥有
教 育的 外 语 专 业教 学 改革 的 一 些 具体 措 施 。
关 键 词 : 学改 革 ; 新 教 育 ; 新 型 实用 外语 人 才 ; 养模 式 教 创 创 培
中 图分 类 号 : 6 20 G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7 5 ( 0 8 0 - 1 2 0 1 0- 34 20 }3 0 4 - 2 -
大专 层次 的高等 职业 院校 , 般都 将外 语 专业办 一 成 了本 科 院校 的压 缩 饼干 。但 是 . 随着 我 国改革 开放 的深入 和 国际交 流 的加 强 , 种单 一 的外语 这 人 才 培养模 式 已经 无 法适应 时代 的需要 。因此 ,
教育 的核 心 。其 次 , 正如 教育部 高 等 教育 司司 长
刘 万 生 : 化高职外张 尧学 撰 文 指 出 的那样 , 我们 的 外 语 教育 应 “ 从 培 养培 养 对 象 的 阅读 能力 为重 点 转 变 到 提 高培 养对 象 的综合 性 实用能力 上来 ” 今 后 “ , 我们 的外
上世 纪 9 0年代末 ,高等 职业 院校 提 出 了复合 型
人才培 养 的模式 。如 表 1 示 : 所
能 决定 了我 们 的培 养 目标 随着 时 代 发 展 而不 断 变化 。高 等职业 院校 的外语 专业 , 成立 之初 的 主 要任 务是 为地 方经 济培养 中 、 级外 语人 才 。但 高 是 随着时代 的发展 。对 外 经济科 技 交 流的加 强 , 单一 语言 人才 需求 下降 。 因此 上世 纪 9 0年 代初 开始 . 们 以培养 复合型 外语人 才 为 己任 。如今 我 面对 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 的快速发 展 , 们 的培养 我 目标要 有新 的变 化。首先是 市场的需 求使 我们 意 识 到 了创 新 教 育 已成 为现 代 教育 的灵 魂 与 素 质
进 入 二 十一 世 纪 以来 , 济 全球 化 、 学 技 经 科 术 国际化 日益成 为新 时代 的特征 , 科技 的 飞速 而 发展 与 进 步使 企 业 和个人 不 得 不 面 对竞 争 日趋
激烈 、 往 日趋 频繁 的国际环境 。 交 面对 这种形 势 ,
实用 外语人才 。
二、 新型实用 外语 人才 的界定
维普资讯
南 昌高专 学报
20 0 8年 第 3期 ( 总第 7 6期 ) 2 0 0 8年 6月 出版
7u lf l1 C Ug omo cn o ee o . l
N . l o f m 3s
Jn 0 8 u e2 0
深 高 外 教 革 培 化 职 语 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