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关于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开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效劳,支持地方经济的开展。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前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阔农户效劳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良支农效劳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立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表达。
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但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约束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性质,与资金运营的根本原那么有所冲突,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开展缺乏后劲。
1.贷款的平安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开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根底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根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平安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以下是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 贫困人口数量多且分散目前我国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而且分布在各个农村地区,包括山区、边远地区等,这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 信息不对称在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贫困人口对于可行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了解不足,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
3. 缺乏创新过去的扶贫工作主要依赖政府援助和物质救助,缺乏可持续、创新的扶贫模式和手段。
这种依赖性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原因分析以上问题的产生有以下主要原因:1. 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等条件不完善,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育水平不高由于教育资源匮乏、贫困人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限制了贫困地区改善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的能力。
3. 政策贯彻不力有时政策文件制定得很好,但在贯彻过程中存在着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执行力度薄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所致。
对策建议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的连接度和融入度。
2. 加强教育扶贫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3. 完善扶贫政策执行机制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对政策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地和实施。
4. 推动产业扶贫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提高农民的产业链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
总结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和脱贫致富。
浅谈乡镇扶贫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镇扶贫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镇扶贫资金是用于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使用不透明在一些地方,乡镇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不透明,资金流向不清晰,导致贫困地区无法充分受益。
这给资金使用带来了监管难度,也增加了贪污腐败的可能性。
2. 资金管理不规范一些地方在乡镇扶贫资金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容易导致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3. 资金使用效果不佳部分乡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很多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扶贫效果,这就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低效利用。
4. 资金分配不公平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扶贫资金的分配并不公平,一些贫困地区得到的扶持相对不足,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对乡镇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使资金真正用于帮助贫困地区发展。
2.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乡镇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程序和要求,加强资金的审计和监督,规范资金使用流程,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3. 强化项目效果评估对乡镇扶贫资金投入的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确保资金使用的效果和贫困地区的受益。
4. 促进资金分配公平加强对乡镇扶贫资金分配的监管和调节,确保资金的公平分配,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得到资金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5. 强化宣传和倡导加强对乡镇扶贫资金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倡导,提高社会公众对扶贫资金运行情况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促进资金的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运行。
6.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乡镇扶贫资金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的预警和应对措施,提高资金运行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小额扶贫信贷整改措施
小额扶贫信贷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加强,小额扶贫信贷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贫困人群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中,小额扶贫信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整改措施来确保它的实施效果。
一、加强管理和监管小额扶贫信贷是对贫困人口进行扶贫的资金来源,因此,必须严格加强对资金管理和监管。
应当建立贷款审批制度和内部审核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除了对办理贷款的人进行认真的审核外,还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二、优化贷款结构小额扶贫信贷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种养殖业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额扶贫信贷的效果,应该优化贷款结构,将资金重点投向一些有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
特别是对于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用于贫困地区的项目,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应该通过增加贷款数额、降低利率等措施来鼓励发展。
三、完善评估机制小额扶贫信贷的发放需要根据发展方案、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审查。
这样可以确保小额扶贫信贷的资金使用能够真正起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
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系统,将资金使用效果作为考核指标,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提高整个扶贫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四、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小额扶贫信贷是一项具有很大成效的资金支持政策,但是在实践中,很多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政策来开展经济活动。
因此,需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向贫困地区的民众普及相关知识,并激发其创业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小额扶贫信贷的使用中。
五、注重扶贫效果小额扶贫信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因此扶贫效果是衡量小额扶贫信贷作用的重要指标。
政府对小额扶贫信贷的实施,应该更加重视其扶贫效果,不仅要注重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还要加强对扶贫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保持对扶贫过程的持续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政策和措施的调整。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整村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整村贷款工作存在的问
题及建议
问题:
1.贷款审批过程繁琐:当前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流程过于复杂,需要农民提供大量的文件和资料,增加了审批的时间和负担。
2.贷款利率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整村贷款存在较高的利率,对农民来说是一种负担,限制了他们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能力。
3.缺乏专业知识: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和技能,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咨询和辅导服务,影响了贷款的效果。
建议:
1.简化审批流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减少
文书和资料的要求,在保证风控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
2.降低贷款利率: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降低整村贷款的利率,以
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培训和考核: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提供更好的贷款咨询和辅导服务。
4.加强宣传推广: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整村贷款政策的宣
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享受到相关政策的利益。
5.设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整
村贷款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贷款的正确和有效实施。
以上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整村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扶贫小额信贷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方案
关于扶贫小额信贷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方案为深入整改“扶贫小额信贷实施进展很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高金融扶贫实效,制定本整改落实方案。
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全省发放扶贫小额信贷额度较少,脱贫户中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比重偏低,绝大部分贫困户没有享受到这一政策利好。
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工作进展慢。
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前需组织对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实践中部分村镇评级工作的动力不足、推进缓慢,而金融部门又缺少有效抓手。
(二)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占比低。
对照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4〕78号)和省扶贫办等部门印发的《安徽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皖扶办〔2015〕37号),经评级授信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占比较低。
(三)扶贫产业支撑难。
存在着“产业扶贫是突出薄弱环节”的问题,不少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差、合适项目少,难以发挥扶贫小额信贷的作用。
(四)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制度不健全。
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存在着风险补偿金、贴息资金未真正到位问题。
(五)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全省仅有农商行、邮储银行和少数村镇银行开展了此项业务,其他银行尚未开展此项业务。
(六)统计口径差异大。
由于统计口径问题,人民银行、扶贫等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二、整改目标任务2017年全省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规模80亿元,由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政府金融办、省扶贫办按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所占比例下达到各市、县(市、区)。
三、主要整改措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皖发〔2015〕26号)、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委《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4〕7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36号),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深入推进我省扶贫小额信贷实施。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作为一种为农村居民提供紧急资金的重要方式,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青睐。
然而,小额贷款在农村信用社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给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其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小额贷款过程中,有些信用社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金用途缺乏严格审查,容易导致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
此外,一些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不完善,但由于需求迫切,信用社为了增加业务量往往会放宽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贷前审核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金用途进行全面评估。
其次,要严格监督借款人的还款行为,及时发现违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利率不透明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小额贷款利率不透明,借款人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和计算贷款成本,给借款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提高贷款利率透明度。
可以通过建立利率公告牌或者在信用社网站上公布贷款利率等方式,向借款人公示贷款利率,并告知相关计算方法,确保借款人对贷款成本有清晰的认识。
第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上级农村信用社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拨,导致资金供给不稳定,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争取上级信用社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取更多的贷款资金。
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例如与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信用社。
第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缺乏专业性和差异化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限,往往无法提供与城市商业银行相媲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扶贫小额信贷整改情况汇报
扶贫小额信贷整改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其中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我们对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调查和整改。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地区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不够清晰,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资金来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以及更好地服务于扶贫对象。
其次,我们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进行了梳理和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并非真正的扶贫对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
因此,我们对扶贫对象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梳理和规范,确保小额信贷真正惠及到贫困群众。
同时,我们也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利率和还款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地区的小额信贷利率过高,还款方式不够灵活,给贫困群众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我们对利率和还款方式进行了调整,确保贫困群众能够更轻松地获得贷款,并有能力按时还款。
此外,我们还对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进行了加强。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不正当的操作和管理。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有序。
总的来说,我们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这次整改,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贫困群众,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渠道不畅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通常依赖于银行、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获取资金,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导致了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这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保障和业务拓展造成了困难。
二、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涉及的客户大多是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村企业等,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较为复杂,可能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手段。
三、利率水平较高由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较高,以及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水平较高,这增加了农民等客户的还款负担,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通常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了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来解决:一、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可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以解决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手段,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减少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回收率。
三、降低利率水平政府可采取降低税费、优惠贷款等政策措施,减少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压力,从而降低利率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四、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可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引导其引入先进的金融技术,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水平。
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以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小额信贷在我国扶贫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额信贷在我国扶贫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额信贷是指为提高贫困村民收入和扩大就业服务的,受贫困群体或者有信贷需求的户籍贫困家庭发放的抵押、担保或其它形式的低额贷款。
小额信贷是实现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它在我国扶贫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缺乏信贷意识。
很多贫困家庭不知道存在小额信贷,也不明白它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文化贫困和信息贫困所造成的。
二是融资障碍。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贫困家庭申请贷款所需要的条件往往严格,也就是说,贫困家庭拿不到贷款,没有融资渠道可以供其选择,实际上限制了贫困家庭发展的脚步。
三是支持范围有限。
由于资源有限,银行只能提供有限的小额信贷,从而让大多数贫困家庭无法获得贷款。
尽管存在以上的问题,但是社会各界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小额信贷在我国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开展宣传活动。
需要对贫困家庭充分宣传小额信贷的意义和特性,对贫困家庭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让贫困家庭正确认识小额信贷,提高贫困家庭的信贷意识。
二是加强小额信贷资金供给。
一方面可以扩大银行贷款,提高贫困家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非领导组织的投资力度,帮助贫困家庭拓展信贷渠道。
三是对贫困家庭进行建档立卡。
通过家庭调查,灵活、准确地了解贫困家庭的资助情况,定期通报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申请程序和还款期限,改善贫困家庭的信用状况,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贷款。
总之,小额信贷是我国扶贫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其存在的问题仍需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总结【三篇】
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总结【三篇】总结一:在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项工作对于农村发展、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通过小额贷款,我们得以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户开展小企业、小规模生产等生计项目,加快了他们的脱贫之路。
同时,在推行小额贷款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象不熟悉由于个别农村贫困户对小额贷款概念缺乏了解,对贷款流程和规定不熟悉,导致推广和审核工作中存在困难。
因此,在开展小额贷款工作前,我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的宣传和解说,让更多的贫困户了解到小额贷款的作用和适用条件。
二、审核流程繁琐小额贷款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例如贷款金额、利息计算、担保方式、还款期限等等,申请人需要提供大量相关材料以证明自身的资质和还款能力。
这对于申请人来说是一项挑战,对于审核人员来说,审核流程也颇为繁琐。
如何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三、风险把控贷款风险是任何贷款业务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小额贷款项目中,贷款金额小、贷款期限短,风险也更难控制。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比较严谨的风控体系,并且及时跟进、回收不良贷款,保证该项业务的可持续性。
总之,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虽然存在不少挑战,但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贫困户,助力脱贫致富事业。
总结二:作为一项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之一,扶贫小额贷款在推广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在开展该项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其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为扶贫脱贫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一、宣传需要加强小额贷款与传统的贷款方式存在诸多差异,需要针对性的宣传工作,让农村贫困户们了解该项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办理流程,提高他们的申请积极性。
二、加强中间环节管理核贷和担保环节是小额贷款的核心环节,需要保障贷款审批的公正和严谨,同时也需要加强担保人员的管理,确保担保机制的有效性。
三、多元化贷款方式贫困户的需求各具差异,要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可以采取兴趣扶贫、产销对接等方式,将小额贷款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并进一步改进贷款模式,更好的为农村贫困户提供服务。
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现状和监管困境分析
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现状和监管困境分析扶贫小额信贷是一种致力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为贫困群众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其发展产业、创业就业,从而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近年来,我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监管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实施现状和监管困境两个方面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分析。
一、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现状(一)成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截至目前,我国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贷款补贴等方式增加了扶贫小额信贷的投放。
扶贫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农村贫困户,也向城市贫困人群和特困人群倾斜,使得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
扶贫小额信贷的风控体系日益健全。
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推行信用扶持、加强业务监管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
(二)问题在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贫困地区信贷需求旺盛,资金供给不足。
由于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实力较弱,导致金融机构对这些地区的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当地贫困群众的信贷需求。
部分金融机构对扶贫小额信贷缺乏积极性。
由于扶贫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较低、担保条件较松等特点,加之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对于扶贫小额信贷的主动性不足,存在较大的投放难度。
扶贫小额信贷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了资金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使得扶贫小额信贷的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监管困境分析(一)相关制度不健全在扶贫小额信贷的监管中,一些相关制度和政策比较滞后,存在不少问题。
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对于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使用并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容易导致资金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扶贫小额贷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扶贫小额贷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期,通过对某市“稳促调惠防”相关金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某市在扶贫小额贷款推进工作中坚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信贷资金为依托、以放大扶贫资金效益为手段、以建立有效风险防控和补偿机制为保障,创新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方式方法着力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困难,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主要作用,结合实际,笔者就县级扶贫小额贷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存在问题(一)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性质定位不准,存在思想障碍。
1. 金融机构是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把扶贫贷款混同于一般商业贷款和以往推行的小额农贷,严评级、紧授信、少放贷,在实施过程中等待观望,怕担责,不积极、不主动,对精准扶贫的政治属性认识不足。
2. 贫困户是精准扶贫小额信贷的帮扶主体,但一些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认识不足,将此特惠金融和信贷资金视同扶持资金,当成免息“救济款”,有一种“搞到手算数”的心态,没有认识到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惠农而是助农脱贫。
(二)金融机构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产品设计与政府要求不一致。
1.个别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的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导致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背离了“特惠”扶贫的初衷,也就没有“精准”贯彻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精神。
2.各金融机构在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上,把握不一致,设定的停止发放,清收的警界线从10%-3%不等,致使扶贫支持力度不尽相同,存在随意性。
3.金融机构评级授信的门槛较高。
经过从年龄、劳动力技能、信用、收入、经营条件到效益的条条框框筛评,导致的是评级偏低,授信偏少,贫困户得到扶贫小额贷款的普遍受惠力度不够。
(三)帮助贫困户、贫困人口制定的帮扶项目不清晰、不准确、不实在。
1.在推进扶贫贷款的过程中,宣传力度还不到位,一些贫困户直到评级授信时才开始了解扶贫小额农贷的基本政策,而工作的重点时常还停留在解释“贷款由政府贴息,农户只承担还贷”的层面,致使贫困户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把思考的重点放到如何结合自身条件更好地利用扶贫贷款到创业脱贫上来。
扶贫小额信贷举一反三问题清单
扶贫小额信贷举一反三问题清单摘要:一、扶贫小额信贷概述二、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1.贷款户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2.放款机构对贷款发放标准把握不严3.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4.资金周转存在压力5.贷款使用缺乏监督6.贷款发放进度慢三、扶贫小额信贷整改措施及建议1.建立还款周转金2.做好贷款使用管理工作3.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4.优化贷款发放流程5.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6.提高贷款使用效益正文:扶贫小额信贷作为我国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扶贫小额信贷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扶贫效果。
本文将对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扶贫小额信贷概述扶贫小额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的用于发展生产的贷款。
贷款金额一般较小,利率较低,旨在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根据相关规定,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需满足“四有两好一项目”的条件,即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或自主选择了较好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
二、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1.贷款户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
部分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政策意图和用途理解不深,导致贷款使用不当,影响了脱贫效果。
2.放款机构对贷款发放标准把握不严。
部分放款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未能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评定标准进行审核,导致部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获得贷款。
3.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
扶贫小额信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贫困户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难以实现共同发展。
4.资金周转存在压力。
由于还款期限和畜牧业生产周期不同步,贷款到期后需及时还款才能续贷,在资金周转方面给贫困户带来一定压力。
5.贷款使用缺乏监督。
贫困户使用贷款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合理规划,造成贷款使用效益不高。
6.贷款发放进度慢。
扶贫小额信贷利率较低,贫困户居住分散入户成本高,无联保贫困户放贷风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的发放进度。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及对策作者:朱超来源:《消费导刊》2018年第01期摘要:今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小额信贷也提出更高要求。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I-,对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现状问题对策一、引言小额信贷是一种为低收入者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对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小额信贷发展时间较长,但存在较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小额信贷更好更快发展,对服务三农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将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扶贫项目,2000年以后开始大力开展小额信贷。
2005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小额信贷公司,至此我国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小贷公司8910家,小贷公司从业人员达117344人,贷款余额达到9411.51亿元。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利率主要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指导,根据借款人的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上浮或下调,利率的灵活性还存在不足。
随着实践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组织结构、目标群体向多样化发展,小额贷款的用途也从生产领域逐渐向消费领域扩展,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资金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农民对资金的需求旺盛,信贷需求快速增长,但农村金融机构明显不足,难以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这使小额信贷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问题分析1.小额信贷利率偏低。
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基础设施差,为缩小城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促进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扶贫政策。
而现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都商业化,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小额信贷利率相对较低,使很多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村地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
加之低利率的贷款并不廉价,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金融机构难以弥补经营成本,严重打击了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形成金融抑制。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摘要】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信贷资金流向不明确以及利率较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监管,建立透明的资金流向制度并降低利率,增加贷款额度。
通过这些措施,将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不严格导致信贷乱象频发,难以规范市场行为。
信贷资金流向不明确-部分贷款资金被挪作他用,导致贷款流向不清晰。
利率较高-部分信贷机构利率过高,增加了农户的还款压力。
农村小额信贷问题需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建立透明的资金流向制度-建立完善的信贷资金流向监测体系,确保贷款资金流向合理清晰。
降低利率,增加贷款额度-调整利率水平,合理制定贷款政策,增加贷款额度,减轻农户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监管、建立透明的资金流向制度以及降低利率、增加贷款额度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分析,监管机制,资金流向,利率,解决路径,加强监管,透明资金流向制度,降低利率,增加贷款额度1. 引言1.1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寻求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不法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资金挪用等现象。
信贷资金流向不明确也是农村小额信贷的问题之一。
一些农村信贷机构在资金管理上存在不透明现象,导致信贷资金流向不清晰,难以监管,容易产生乱象。
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较高也成为农民负担的一项重要原因。
高利率使得农民在借款时承担较大的还款压力,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经营。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严格规范机构行为。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西为例英文题目The problems with rural micro-credit andits solutions to rural micro-credit——taking Jiangxi as an example毕业论文《选题报告》院(系):商学院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西为例摘要我国广泛实施农村小额信贷这一策略选择,对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以江西为例,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当地农民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的,包括农民拖欠贷款、江西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且资金外流严重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不健全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江西小额信贷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额信贷,问题,对策The problems with rural micro-credit and its solutions to rural micro-credit —— taking Jiangxi as an exampleAbstractThe strategy choice that our country extensively implements the rural micro-cred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ment of our rural even the whole agricultural. 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ses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ours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granting loans to local farmers, such as farmers loans in arrears, a serious shortage of Jiangxi rural credit investment, serious outflows of credit funds and unsound farmers credit rating. And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makes some suggests of solution, hoping to bring some assistance to development of micro-credit in Jiangxi.【Keywords】Micro-credit,Problem,Strategy目录引言 (1)第一章小额信用贷款概述 (2)1.1 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和特点 (2)1.2 小额信用贷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3)第二章江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分析 (5)2.1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产生与发展 (5)2.2 江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 (6)2.3 江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取得的成就 (7)第三章江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3.1 农户拖欠贷款所带来的信贷风险 (10)3.2 江西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且资金外流严重 (12)3.3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不健全 (12)3.4 一些困难户农民贷款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13)3.5 利率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同时缺少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 (14)第四章完善江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对策 (15)4.1 信贷风险的防范 (15)4.2 建立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发放机构 (16)4.3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加强小额信用贷款的监督管理 (17)4.4 落实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 (18)结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引言江西农信社信贷支农的这一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了江西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全面发展,有效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
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田户小额贷款面对的问题及对策本栏编写黄瑞峰金融实务跟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田户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一部分田户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土地耕种为主的田户,他们已从土地耕种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余产业.乡村经济的新变化对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小额农贷制度提出了新挑战.怎样适应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合时调整和改革小额农贷经营管理方式,不单是检验小额农贷生命力的重点 ,同时也是对整个信用社发展的考验.题的是贷款成本和方便性.因为乡村地区广阔,农业经营空间较大,农业生产受市场,自然条件和技术等多重风险的影响,信用社常常会高估农业经营风险.加之实行贷款管理终生责任制,在必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员放贷踊跃性.而田户则受传统经济思想定势作用及对市场缺少全面必需的认识,常常会低估农业经营风险.这样二者就会产生显然的”惜贷”和”盲贷”的矛盾,小额农贷资本难以充足发挥作用.能力.2.事先,事中和过后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信贷投放风险.一是事先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小额农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一些不切合信贷条件的田户与没有资本需求但有信贷能力的田户在”黑市”上交易信贷额度,以致信用社放款对象出现误差. 二是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信用社实质操作一味简化贷款审察程序,对部分田户在认识和使用小额农贷上存在误区,没有惹起足够重视.若有的田户把小额农贷当田户小额贷款面对的问题及对策一,田户小额信用贷款运作中的新问目前小额农贷制度在实践中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不至于成为这种贷款制度推动的根天性阻碍,但假如不在已确定的整系统度框架下加以解决,将限制着它的功能发挥和质量的提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惹起重视.(一)需求的构造性不足.1.小额农贷难以知足种养大户的资本需求.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特色的田户产业构造的调整和传统,简单的种植构造调整对比,农业生产链条拉长 ,对资本的依靠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连续升级,乡村经济对资本需求也体现出连续快速扩充态势,这里面不单包含农户对信贷资本范围和额度的需求,还包含对贷款限期,利率及方式的希望目标 .2.供求两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形成行为差异.农业生产高风险,低收入的特色,使小额农贷的供应主体——信用社第一考虑的是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而小额农贷需求主体——田户,第一考虑●张婷3.急需资本的弱势集体仍存在得不到贷款支持的现象.小额农贷的承贷主体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根源的田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其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但农业是弱质产业,一旦碰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遇到很大影响,假如连续遭到不一样程度的自然灾祸,就会以致田户弱势集体增添,而这部分集体大多因受灾有陈欠贷款,客观上失掉了信用.信用社为防备发生新的风险,对有陈欠和无归还资本保障的田户原则上不予再发放贷款,造成这部分弱势集体急需资本而又得不到贷款支持,出现了”贫穷恶性循环”现象.(二)风险分担体制不足.1.面对来自自然界与市场的两重风险,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靠性强,传统的种养殖业抵抗自然灾祸的能力衰,不行抗拒的自然灾祸是小额农贷呆坏账的最主要成因.同时,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信息与田户生产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小额农贷存在市场风险,敏感性农产品一般不具备竞争性,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社会净利润都低,市场信息和田户生产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了田户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他们对资本价钱较高的小额农贷的归还作财政救援款不还;有的田户借钱用于发放高利贷;还有的利用别人身份证,贷款证等,以冒名或借用户名等方式,”凑零为整”将贷款集中起来作为己用,形成事实上的”垒大户”,这些现象都给信用社埋下了各种风险隐患.三是过后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道德风险问题 .一方面贷款发放的信息不对称,使信用社没法察看资本能否真实投向农业生产,仍是将信贷资本投放到一些所谓”高利润行业”(如娱乐等高花费行业),使信贷风险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因为信用社自己体制尚不健全,对推行小额农贷方式找寻各种借口或设置阻碍,使小额农贷的政策传导和制度推行出现阻塞,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现象,以致少量信贷人员将小额农贷作为“寻租”工具,使乡村急需资本支持的弱势集体得不到贷款支持,克制了小额农贷依据有益于支持田户生产和信用社业务经营的方向正常发展.(三)行政激励过高,市场激励不足.一方面地方政府把小额贷款当作知足田户生产需求为目的的工程和政治任务,甚至将其与乡村干部的政绩联系起来,带有必定的强迫推行意识,操之过急,出现了突击评定田户信用等级和发放贷款证等现代金融2004年第11期9金融实务现象.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的小额农贷是一种”自上而下”形成的金融创新产品,信用社主观意向上缺少足够的踊跃性,加之此项工作服务范围广,贷款额度小,业务量大,管理成本高,有的信用社采纳抵触态度,经过走捷径,逆向操作,先评估信用村(镇),再推行小额农贷,甚至个别信用社对贷款制度进行歪曲和变形,如凑零为整连续”垒大户”,强迫性要求田户存款和变相担保等.别的,有的地方没有正确办理信用社自主放贷和发挥党政组织作用的关系,不一样程度地存在信用社”独撑门面”或”参加加干涉”等现象.(四)联保贷款运转体制不足.一是联保小组难以在自发基础上形成.不一样经济实力,经营项目的田户之间互不相信,同样行业又存在竞争与排挤要素,造成联保形式难以成规模.二是田户贷款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不一致,难以在各成员肩负担保责任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联保小组.三是办理联保贷款的手续较为繁琐,联保贷款的发放自然遇到限制:(五)有关政策举措尚不到位.目前,国家在鼓舞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同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和资本支持等配套政策.信用社自己的不良贷款比率较高,经营能力较弱,小额农贷的潜伏风险较大,支农资本效益也不太高,与信用社的效益目标产生矛盾.1.赔偿政策不到位.外国小额信贷制度设计的主要特色就是以高利率来赔偿发放主体的一部分红本.我国推行的是有浮动的利率管理制度,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必定区间内上调,但规定小额农贷品种禁止浮动或少浮动.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成本要高于外国同类机构和国内其余种类的贷款,其盈余能力在不发生较大自然灾祸和农产品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状况下,仅能实现保本微利,而一旦碰到农业风险不确定要素较大的状况,常常不可以赔偿小额农贷筹资,花费微风险三项成本之和,信用社则难以保证小额农贷经济上的可连续性.2.风险防备体制还没有成立.小额农贷方式较为有效地躲避了借钱人的道德风险,但对田户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没法防备,所以抓紧成立农业贷款风险基金保障制度和贷款的担保机10现代金融2004年第11期制,抵抗农业生产和经营出现的自然灾祸和市场变化系统性风险,保障田户收入的稳固和信用社的稳重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举措.3.对农业的组合投入力度不到位.农村生产经营产业化,产业构造高级化,资金投入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升级并过渡到城市化的必定方式.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投资主体,如田户,乡村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生产一体化组织,各种生产和服务的龙头公司等都需要资本投入,而小额农贷制度设计的功能主要着眼于支持单个田户或小规模的乡村生产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行为,没有将小额农贷的展开与农业产业化密切联合起来,田户若独自面对市场,市场价钱及供需信息不足,必定以致田户的谈判地位低下,蒙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削弱,在农业产业构造调整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其余金融机构与信用社一同加大对乡村各种投资主体的组合投入,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组织配置资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 ,同时促进目前小额农贷支持的田户逐渐向合作经济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田户小额信用贷款金融制度小额农贷是需要长久坚持和广泛推行的一项乡村金融基本信贷制度,所以,今后一个期间小额农贷的政策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拓展小额农贷业务,对其范围,限期,利率进行创新 .1.对小额农贷范围的界定 .凡居住在信用社营业地区以内的全部田户,只需符合贷款条件,从事切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生活一定?肖费的资金需求,都属于信用社小额农贷发放范围.其范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以及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其用途包含:栽种业, 养殖业,乡村个体工商业,个体建筑业,运输业;环绕乡村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购买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儿女上学等.2.对小额农贷额度的界定 .小额农贷额度应依据不一样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区分不同的额度标准.如在镇江市范围内,对以家庭自己劳力为主,从事小规模种养业的田户和出门打工田户授信额度一般可确定在5万元以内;对乡村产业大户和民营经济户授信额度可确定在l0万元以内.超出授信标准的贷款,应采纳联保,抵押,质押,担保等方式,供应贷款套餐服务.自然,对乡村不一样客户集体区分小额农贷授信标准不是绝对的,应依据各地实质情况,因地因户确定不一样的授信额度 .3.对小额农贷限期的界定.目前,小额农贷的限期一般在1年以内.这类限期确定仅合适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栽种业,不合适周期长,奏效慢,利润相对较高的林果业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如养殖牛羊猪的出栏一般在2~3年,栽种葡萄等果树收获期一般在3年左右,经济林木的生长周期更长.所以,为了适应专业大户的资金需要,小额农贷应依据不一样的用途,不同的生产周期来确定不一样的限期.4.小额农贷利率的界定.研究小额农贷最敏感的问题是资本价钱问题,也就是小额农贷利率问题.贷款利率过高,会加重田户负担,影响田户利益;贷款利率过低,减少了信用社的利息收入,有可能以致信用社的损失.怎样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标准,这是关系到田户利益和信用社自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确定小额农贷利率一定考虑资本根源成本,贷款管理成本,田户蒙受能力和乡村资本市场需求状况.基于小额农贷资本根源成本和发放管理成本广泛较高,小额农贷在乡村又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现实,在充足考虑田户蒙受能力的基础上,对小额农贷利率采纳分步推动的方法进行改革:第一步,在推行早期,为了鼓舞田户贷款,使广大田户充足认识到小额农贷的作用,建议推行优惠利率.目前,人民银行规定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上浮50%,对小额农贷利率可采纳不浮动或少浮动,上调幅度仅在30%以下;第二步,当田户认识到小额农贷的重要性此后,在向田户公然信用社组织资本成本和发放小额农贷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小额农贷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50%;第三步,依据乡村市场资本需求状况 ,将小额农贷利率逐渐过渡到市场利率.国内外经验表示,小额农贷应采纳市场利率,即略高于其余一般性贷款利率,才能使运作机构和这项业务获取可连续发展.金融实务(二)完美对田户的贷款激励体制.增强信用社发放信用贷款的信心 .各级政府及信用社要经过培训宣传等手段,让田户充足认识贷款归还此后能否还可以获取贷款,能否有获取更多贷款的可能等方面的信息,使借钱者看到按约主动还款以后能够享遇到必定的利处,如利率优惠,资信升级,再次贷款便利等,实现对借钱客户归还贷款的充足激励,以成立农户主动归还贷款的激励和贷款自动归还机制,战胜因激励不足可能带来的拖欠.同时,能够利用社会压力促进田户还款,如增强小组联保贷款制度的推动,贷款公示制度等.(三)改良信息采集和信息表露技术,降低放款中的中介成本.信贷信息可获取性的提高,能够提高田户贷款的可获取性.目前,信用社与农户之问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由:一是作为基本贷款对象的田户,其资本投入,产生的规模及过程不具备核算的一致性和财务进出指数化特色,信用社与田户的信贷资本交易中存在田户信息隐蔽性的问题.二是信用社缺少对分别化田户贷款能力的完整掌握,有可能丧失期用社与田户之间的信贷交易时机.解决交易两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借助社会力量考察,评估田户的信息,使之标准化,拥有可比性;能够成立田户与信用社公正交易的”平台”,战胜”一对一”谈判造成的高成本;也能够依据现代金融理念,整合田户贷款需求分别特征,实现自动交易,并引入对交易的社会监察,包含道德制约.所以,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定加速对乡村居民和小公司借钱行为的历史状况以及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办理进度,降低信用评估的单位成本.一要充足依靠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人股社员参加信用评估,解决田户经营信息分别,隐蔽的矛盾,解决对田户贷款需求的信息公然问题,要对田户的信息加以分类 ,归集田户的信贷需求,使信用社从与田户的单调谈判中解脱出来,实现分层次分类的”交易”目标.二要公然两方的权益,义务,增强交易两方“契约”观点,信用社要扩大核发贷款证的范围,规定田户贷款的最高限额,限额内农户自主借贷,以减少交易的谈判成本 .三要利用基层党组织和田户间的信用监察来形成对”契约”的监察,以减少信用社对田户贷款的监察成本,提高监察效率.四要经过对各样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标准化地控制田户贷款的全过程,以减少田户信贷工作中的”道德”扰乱.此外,信息表露的制度安排也拥有选择性:假如信息表露过分,可能对借钱人个人信息造成部分损害,从而带来必定的负面影响.是仅表露优秀的信贷记录仍是仅表露违约状况?是全面表露信息仍是部分表露信息?政策安排一定做到有所选择.实践证明,全面信息表露模式下客户获取贷款的比率要高于负面信息披露模式下的比率.(四)增强信贷管理,探究防备风险的有效举措.一要严格贷款审察制度.坚持信用等级评定的条件和标准,仔细成立田户经济档案,科学评定田户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信用贷款限额并发放贷款证,并增强贷中,贷后的管理,将静态监控和动向检查联合起来,及时反应信息,更改田户档案.二要加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在信用户评定,贷款证发放的基础上,可经过网络系统,实现小额农贷的及时发放和平时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三要合适充分基层信贷人员.增强对信贷人员的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合时组织信贷业务技术查核,成立信贷人员达标上岗制度.四要成立小额农贷的风险剖析和评估系统.依据小额农贷的额度,限期,对象和投向的不一样确定风险系数,成立预警体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行风险预警和防备.五要优化支农投向 ,在发展中防备风险.(五)加速管理体制创新,成立小额农贷的保护政策.1.着重解决乡村资本供应与需求的矛盾.一是撤消对信用社组织资本的鄙视性限制政策,下放财政性存款的管理权 ,地方财政性存款交给信用社办理,特别是乡(镇)财政金库要由信用社代理;二是建议国家将政策性扶贫专项资本交给信用社发放,由信用社对支农信贷资本兼顾管理,并增添手续费收入;三是增添支农再贷款,改良支农再贷款管理方法,使之与乡村经济特色相适应;四是撤除邮政积蓄县以下机构网点,降低邮政积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的利率,减少乡村资本分流;五是同意信用社在上司主管部门的兼顾指导下进行资本调剂,以提高必定范围内信用社资本的整体利用率.2,理顺小额农贷的外面政策环境.一是探究成立小额农贷的风险赔偿体制.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试点成立风险赔偿基金,用于填补因自然灾祸等不行抗拒原由形成的小额农贷损失.对新增小额农贷,可借鉴扶贫小额贷款有关优惠政策赐予贴息;二是建议税务部门对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与非农业贷款推行差异税率政策,或免征支农信贷收入的营业税及有关附带税,从利益上对信用社的资本运用进行鼓舞,指引和调理;三是成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完美农业贷款担保系统.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主要为田户,农业和乡村供应相助性的保险以及为信用社贷款供应保险业务,增强农业和田户风险蒙受能力.(作者单位:镇江市乡村信用合作联社)现代金勘2004年第11期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
建议
下面给大家带来整理的是一篇关于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范文,扶贫小额贷款中到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我们在某县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落实专项调查时,发现这一惠民政策执行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未能发挥金融扶贫政策应有效应。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策执行滞后。
根据省政府文件规定,扶贫小额贷款自2015年11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我省实施的整体情况是:截止2017年10月,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放款额和贷款户数均居全国前列。
此次审计调查的该县,首笔扶贫小额贷款于2017年8月才获批,该县相关金融机构执行金融扶贫政策严重滞后。
二是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政府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按照不低于风险补偿金1∶7比例进行放贷。
2017年,该县投入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仅300万元,按1:7的比例,金融机构最大放贷金额为2100万元。
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投入不足。
三是金融机构惜贷。
审计调查发现,2017年该县际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17万元,占应放贷金额%,帮扶贫困户195
人,仅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扶贫小额贷款扶持不到位。
该县金融机构承诺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10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扶贫小额贷款”,但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顾虑,担忧贷款风险,放贷极为谨慎,不会轻易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且金融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大幅度减少单笔贷款额度,扶贫小额贷款出现“微贷”化现象,有违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初衷。
如某镇2017年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9户,贷款金额为万元的有17户。
四是贷款门槛过高。
根据相关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实现“10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信用贷款全覆盖。
审计调查发现,该县金融机构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时设置较高门槛,违规设置附加条件。
如某农商行要求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时,要提供公务员担保;贫困户夫妻一方办理扶贫小额贷款,需要配偶签署连带责任担保书,并出示个人产业证明。
如某贫困户贷款3万元,银行要求其配偶出具“转让山羊46头、估价万元”的财产证明。
五是违规“搭车”借贷。
相关政策规定,扶贫小额贷款的扶持对象是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利息按基准利率计算,财政全额贴息。
审计调查发现,该县存在少数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搭便车”贷款现象。
如某村贫困户贷款5
万元,金融机构信用调查表显示其本人及妻子均在浙江打工,该笔贷款系他人借用贫困户身份“搭便车”贷款。
六是信贷力量薄弱。
相关政策规定,扶贫小额贷款实行“包干服务”制度,各相关金融机构应配备合理的金融服务力量,确保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
审计调查发现,金融机构投入扶贫小额信贷力量薄弱。
如某农商行乡镇支行在各行政村设置了金融服务站,但全镇仅有2名兼职人员(含行长)从事扶贫小额贷款业务,各村金融服务站长期处于无人状态,大量贫困户授信档案无法建立,各村金融服务站形同虚设,难以实际开展扶贫小额贷款相关工作。
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等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的作用,审计建议:
一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扶贫政策环境。
政府扶贫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将扶贫金融服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扶贫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的沟通,主动承担扶贫工作。
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扶贫项目,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增加扶贫小额贷款的投放。
各金融机构要把精
准扶贫作为自身业务拓展的战略机遇,在扶贫政策指引下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要定期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专项检查,督促各金融机构服务大局,把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一是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扶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扶贫领域;二是设立扶贫专项基金,用于降低扶贫小额贷款产生的风险,解决极度贫困且偿还能力较低不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贷款需求,满足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要求;三是健全对金融机构的考评激励机制,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较大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四是加强金融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贫困户的金融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三是进一步充实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力量。
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调动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的积极性。
农村商业银行等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在设置村级金融服务机构时,应因村制宜,在充分调查论证后,在各行政村设置合理的金融服务机构,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按照国家金融扶贫政策要求,认真开展扶贫小额贷款工作,为贫困户产业脱贫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