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导学案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导学案(含解析)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导学案)【基础扫描】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_______进行。
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1)_____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2)10—11世纪,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_________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1)背景:近代民族国家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___________。
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_______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4.二战后(1)表现①_______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③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作用:缓和了_______,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5.20世纪80年代以后(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1)建立与发展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________。
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__________》,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④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⑤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重点)2.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重点)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茅以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曾自叙过撰写此文的构思:(1)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
(2)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3)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
二、文体知识说明文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说明文概念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导学案部编版)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导学案第二课时1.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领会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活动一:听花之歌,品情之美《宗璞作品中的“花”之表达》宗璞笔下的“花”绝非出身名门,二月兰、玉簪花、木槿花等等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她将自然界中的花“人格化”,在她笔下这些普通的花朵呈现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以花喻人,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花朵所饱含的精神品格,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实质。
1.感受生命的美好。
(1)面对繁盛美丽的紫藤萝,作者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变化。
浏览文章,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2)结合材料,理解“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材料一: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与作者感情深厚的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
作者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我国第一代飞机专家。
但是他三十年奔波在外,积劳成疾,正当盛年,身患绝症,生命之花即将凋落。
材料二: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哭小弟》(3)英年离世的小弟,迟开早谢的同代人,让作者的内心充满了“疑惑、痛楚”。
而此时伫立花前的作者为什么内心又变得“宁静、喜悦”呢?2.体悟生命的意义。
作者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后,内心是焦虑和悲痛的,但当她看到眼前瀑布似的紫藤萝,心慢慢归于宁静。
花经历不幸还能再开,而且开得如此繁盛,那么人呢?经历不幸后,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生命?作者从而将对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
(1)在生命的喜悦中,作者想到昔日稀落的紫藤萝,盛衰对比之中,由花及人,她感悟到什么?(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中,“不幸”具体指什么?(3)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花与人的经历、态度、精神进行比照,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18)我的白鸽——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中篇小说集《初夏》,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2.写作背景:1988年,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
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
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3.词语解释:惬意:满意,称心。
蜕变: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邋遢:肮脏,不整洁。
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
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知识小练】1.阅读语段,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在骊_________山之巅,夕阳将白鸽有点儿lā to_________的羽毛镀上一层金色。
经过风雨的洗礼后,白鸽的眼神更加坚定。
我不禁感慨万分,面对人生风雨,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脚步,经历tuì biàn_________,就能排解_________心中的烦忧,生活也会变得hu ò lǎng_________起来,就能像那只白鸽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感受那份真正的惬_________意。
2.编辑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宣传册标题,就“朋友”二字的选择展开了讨论。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 B. C. D.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日里的菊花正在争奇斗艳呢,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伙子。
B.年方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C.登上泰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导学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自主学习】一、独立战争的序幕1.原因:(1)17世纪开始,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3)1773年,英国授权垄断北美的贸易,引起了新的抗税浪潮。
2.爆发:1775年,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1775年第二届在费城召开,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委任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1.《独立宣言》:(1)时间: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起草的《独立宣言》。
(2)内容:宣称人人生而,享有生命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列举了殖民统治的暴行,号召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意义:第一个以名义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转折:年,大陆军取得了,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胜利: 年,在(地点)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部投降,独立战争结束;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4.性质:既是一次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5.美国宪法:(1)时间:年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的(机构)制定。
(2)内容:依据原则确立美国是一个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产生。
(3)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合作探究】“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①上述材料是哪国的、什么文献的内容?②是什么机构、什么时候发表的?③为实现材料中的目标,殖民地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④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当堂达标】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1640年新议会的重新召开B.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C.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D.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2.“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内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内容。
2.通过学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三、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二战后,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等;亚洲的等;拉丁美洲的2、经互会(1)背景:随着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简称“经互会”。
(3)影响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的轨道。
②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3、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措施: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改行收购制;改革体制。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措施:①经济:推行,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军事:同美国展开,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2)评价:①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的计划经济体制②国民经济呈现出发展状态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措施:①实施加速的方案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2)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②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日益尖锐③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战略;④改革的影响2、实质:东欧各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的市场经济。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
第18课白鸽相伴本真相随——《我的白鸽》导学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抓住富有意味的细节深入体会,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
3.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重点)2.抓住富有意味的细节深入体会,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
(难点)3.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积累语言。
(难点)【任务群】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任务三:研读课文·理解“我的白鸽”的内涵任务四:结合批注·理解课文结尾句的内涵【学习过程】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共存于地球家园,命运息息相关。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动物的爱护意识,提升同学们的生态文明素养,我校决定开展“与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系列主题阅读活动。
活动第二站是陈忠实的《我的白鸽》,请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喙.()惬.意()排解.()豁.朗()蜕.变()邋遢..()骊.山()亭亭玉立风烛残年孵.化()怦.然()土坯.()诱饵.()诞.生()聆.听()亢.奋()蔑.视()肮.脏()翱.翔()南麓.()兵谏.()美味佳肴.()2.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满意,称心。
()(2)宽慰,消解。
()(3)文中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
()(4)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5)气质性情。
()(6)肮脏,不整洁。
()(7)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
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8)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3.根据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陈忠实(1942—2016),人,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选自《陈忠实文集》,原题为《》。
[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1.文中写了几只白鸽?它们是怎样来到作者的身边的?分别有着怎样的样貌特征?默读课文圈画文中与白鸽相关的叙述与描写语句,用自己的话介绍它们的来历、外形特点、性情,为“我的白鸽”画像。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导学案内容标准: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实力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了解人民力量的伟大,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启示,学会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采取分组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学习难点: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阅读课本,完成任务,先自学,遇到问题可以同位小组内交流、求助,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内解决)1、在《三大战役示意图》上,读出每一战役起止时间、歼敌人数,找出重大战役或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相应战役小组准备讲述战役的经过。
百度链接(/i?tn=baiduimage&ct)2、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是哪里?淮海战役的中心地区是哪里?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百度链接(/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3&word =%C8%FD%B4%F3%D5%BD%D2%DB%BC%CD%C2%BC%C6%AC)3、南京何时解放,统治中国的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来,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哪里?有何历史意义?百度链接(/show/4cJ5OEfQG3GodtX0.html?nr=1)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第一幕:吹响号角辽沈战役组:百度链接(/u41/v_NjYwMjU3MDg.html)三大战役的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结合视频上的材料)淮海战役组:百度链接(/u13/v_NjYwMjU3Njg.html)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素养目标】时空观念:运用时间轴梳理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感受综合国力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
历史解释:通过对两极格局特点的分析、总结,认识两极格局的不稳定性。
通过对冷战和两极格局关系的分析,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了解中国的崛起,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能迷失方向,必须确保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二战后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
冷战的基本特点。
以及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
难点:二战后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
冷战的基本特点。
以及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
【自主学习】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美苏两国的____________存在严重冲突,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2.两大阵营的对峙3.两极格局的特点(1)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2)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第二次柏林危机和________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1)西方阵营的分化①____________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起飞”,追求“政治大国”。
(2)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18课《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情节结构,疏通文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的特点。
3、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屠户机智勇敢地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把握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缀.( )行大窘.( ) 苫.( )蔽眈.( )眈黠.( )矣目似瞑.( ) 尻.( )尾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分一次。
(1)其一/犬坐于前(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并驱如故( )(2)顾野有麦场( )(3)意暇甚( )(4)盖以诱敌( )4、说说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
(1)恐前后受其敌( )(2)一狼洞其中( )(3)以攻其后也( )(4)其一犬坐于前( )5、翻译句子。
(1)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朝代)文学家的《》,作者世称。
全书491篇,多以反映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情感。
二、自主学习1、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复述故事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故事的六要素。
2、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3、你认为两只狼仅仅是想吃屠户担中的吗?为什么这样认为?答:。
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答:。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答:。
6、《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二、课文阅读读完全文,完成下面问题。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小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小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小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1、在新授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每生准备装有不同数字的信封,写有个位,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一、游戏: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你还记得吗?谁能说说?(请几名学生说)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在游戏中回想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游戏要求:同桌的同学一起玩,从信封里抽出三个数字摆在数位表里,谁摆的数大就为赢,并且把摆的数记录在数位表下面,用大于号连起来。
每人分别摆三个数,3盘2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抽取数、比较大小的情况。
)3、展示学生摆的数。
(抽取有代表的三组数)(1)8.63﹥7.51 (2)9.72﹥9.64 (3)7.55﹥7.53看第一组数:你怎样比较?指名答。
(先比较整数部分,8﹥7,所以8.63﹥7.51。
)第二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的7﹥6,所以9.72﹥9.64。
)第三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5﹥3,所以7.55﹥7.53。
)4、同桌看着自己刚才抽到的三组数,互说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用刚才总结的方法,说说自己的摆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5、小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板书)二、闯关练习同学们已经把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了,现在我们再来玩个闯关游戏,看谁能成功通关。
1、第一关:考考你的判断力。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学案)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理清作者批驳的观点,把握作者提出的观点。
2.正确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文章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重点难点】1.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介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___________》(填写一篇即可),小说《___________》(填写一篇即可)。
本文采用___________的论证方式,驳倒对方的论点。
2.检查字词(1)给加点字词注音搽.( ) 玄.虚( ) 慨.叹( )脊.梁( ) 前仆.后继( ) 省.悟( )倘.若( ) 诬.蔑.( ) 诓.骗( )(2)根据释义填写正确词语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说谎话骗人。
()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文中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倒退还古的思想情绪。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四、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填写下表2.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第1段:对方论据——、、第2段:对方论点——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失去的是“”,并在发展着“”。
第3-4段,失去的是“”。
第5段:发展的是“”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6段:提出自己的观点:第7-8段:举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部分(9段):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第18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8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不朽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2.理清说明思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文体知识3.字词积累读准字音:雄跨.()记载.()残损.()巧妙绝伦.()古朴.()桥墩.()推崇.()交头接.耳()侵略.()序幕.()洨.河()惟妙惟肖.()张鷟.()匀称.()饮涧.()独.一无二()理解词义:推崇:古朴: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惟妙惟肖:独一无二:第一课时活动一:印象石拱桥1.明确对象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本文的说明对象?说说你的理由。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2.理解特征(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请完成下表。
3.赵州桥和卢沟桥既然都是“中国石拱桥”,举一个例子即可,举两个例子是否重复?活动二:梳理石拱桥1.概括内容文章围绕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请依次概括提示:阅读说明文,请关注段落的首句、过渡句、中心句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2.理清顺序这些内容之间能否打乱顺序?第二课时活动一:探访石拱桥1.赵州桥(1)赵州桥除了具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外,还有没有它的独有的特点?(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2.卢沟桥第六自然段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3.探访石拱桥请你结合文章说一说,你最想去探访赵州桥和卢沟桥中的哪一座?为什么?我最想去探访桥,因为作者写道,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写出了这座桥的特点,所以我想去看看。
18课 美国的 独立(导学案)
18课美国的独立【自主探究探索新知】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立战争的进程:(1)爆发:____________年4月,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战争开始。
(2)建军:1775年5月,第______届大陆会议召开,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总司令。
(3)建国: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起草的《____________》发表,提出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意义:并宣告北美_____个殖民地脱离_________而独立(___________诞生)。
这一文献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但没有宣布废除_________,因此,天赋人权不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这一天(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_____________。
(4)转折: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束:_______年英国在_____________投降。
(6)独立:___________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战争的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4、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革命胜利的原因:(1)华盛顿领导的____________的英勇作战;(2)北美人民的团结。
(3)法国支持美国独立,并公开参战。
欧洲各国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使英国陷入孤立。
6、独立战争的影响:(1)国内影响:结束了英国的______________,实现了国家的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学案)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
1.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把握剧本主旨,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有自己的思考。
活动一:正音正字(1)单音字幌子(huǎng )侦缉(jī)怯懦(qiè)忌讳(huì)拾掇(duo )捣蛋(dǎo )凄惨(qī)纳闷(nà)积蓄(xù)煞白(shà)打镲(chǎ)打怵(chù)遛遛(liù)咬牙跺脚(duò)喜幛(zhàng )子五子行(háng) 落子(lào zi )骂骂咧咧(mà ma liē liē)行头(xíng tou )赫赫扬扬(hè)2.字形懦 怯懦雏 雏鸟蜷 蜷缩势 手势孺 孺童雉 雉鸡倦 疲倦挚 真挚活动二:词义梳理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场面: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人员和乐器。
拿糖:装腔作势,摆架子。
拾掇:整理,收拾。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赫赫扬扬:显赫的样子。
咬牙跺脚: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9.2 提高防护能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统编版2024)
新七上导学案第18课时《提高防护能力》【学习目标】1.了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2.提高自己的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3.学习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拥有科学的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2.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危险大多可以。
3.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就近、快速逃离到;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助和逃生。
4.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学习感悟1.小组讨论:做好公共卫生安全,人人有责。
请说一说“垃圾分类”小常识。
2.小组讨论:遭遇洪灾,如何避险?3.小组讨论:面对泥石流,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有:【自我检测】1.【2024·贵州黔东南】在炎热的夏天,为防溺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①可以私自下河(水)游泳②可以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③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④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游泳馆游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2024·四川凉山】艾滋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A.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B.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与艾滋病携带者或病人共餐D.蚊子、苍蝇叮咬3.【2021·山东滨州】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①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抱头有序撒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②以最快的速度,拿好贵重物品撤离③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蹲在墙角处等“生命三角”的地方④靠近窗户抱头站立,以便迅速跳窗撤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1·甘肃兰州】下列属于守护生命的行为是()A.偷偷跑去河边游泳B.吃陌生人给的不明食物C.在野外点火玩乐D.生病及时去医院治疗5.【2021·山东滨州】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造成多名青少年溺水身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一)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4-96大字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的是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3、3计划是在年月提出的,被列入863计划的首批高科技领域是、、、、
、、。
4、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
①王淦昌②邓稼先③王大珩④袁隆平⑤杨嘉墀⑥陈芳允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4、863计划是一项发展高科技的计划,下面不属于这项计划的是()
A生物工程B航天技术C信息技术D外语技能
5、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是( )
5、____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_______________》,提出要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
6、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____时代,以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7、863计划的倡导者是____、王大珩、________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
材料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材料一中,这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建议在哪一年获得批示通过?这项计划被称为什么计划?
(2)根据这项计划,我国以后重点研究和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主要有哪些?
(3)材料二是由谁最先提出来的?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长期持续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布了哪一项重要法规?后来又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A.迎接全球新技术革命和高技术竞争的挑战
B.抵制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维护世界和平
C.实践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联合日本实施“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2、下列没有在1986年被列入《863计划纲要》的高技术领域是()
A.生物技术B.海洋高技术
C.新材料技术D.自动化技术
3、倡导实施863计划的四位科学家是()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
C、863计划 D、2000年科学技术综合纲要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四位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源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了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八年级历史学科课堂导学案时间:2014.6.2编号:18
设计人:备课组长签字:主任签字:周次:班级:姓名:组名:
附 记
课题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课 型
新授
课 时
附 记
学习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2)小组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其他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并做出相应读书标记。
预习检测:(对于重要知识点,请在课本上做出标注,小组内进行默写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创新意识;培养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意识。
8、《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二)展示点拨:
(三)合作探究
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制定《863计划纲要》的主要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