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理论与实践训练 (张欣)
课堂提问的理论初探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
课堂提问的理论初探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一、引言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课堂教学中。
它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
二、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1.认知心理学理论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认知心理学理论。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学习是一种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而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促进深度学习。
2.社会交往理论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之二是社会交往理论。
根据社会交往理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语言和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行为主义理论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之三是行为主义理论。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行为是受外界刺激和反馈所驱动的,通过正面强化和负面弱化,可以增强或抑制学习行为。
通过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应用体系的建构1.目标澄清在构建课堂提问的应用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提问的目标。
提问的目标可以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
明确提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适的提问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2.提问策略在构建课堂提问的应用体系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提问策略。
多样化的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常见的提问策略包括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推理问题、案例分析问题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策略,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参与在构建课堂提问的应用体系时,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提问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提问的实践研究,分析了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提问方式单一,提问效果不佳,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本文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提问的实践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二、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1. 提问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关注知识点的掌握,提问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这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能围绕知识点进行回答,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采用“问—答”模式,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这种提问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课堂参与度。
3. 提问时机不当,影响课堂氛围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时机把握不当,导致课堂氛围紧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知识点时,教师急于提问,使学生感到困惑。
4. 提问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只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
这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课堂氛围。
三、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方法和策略1. 提高提问内容的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提问内容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丰富提问方式,提高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开放式提问、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合理把握提问时机,营造轻松氛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重时机把握,避免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知识点时急于提问。
提问技能教案初中化学
教案:提问技能培训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提问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提问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1. 提问的重要性2. 提问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提问技能的培训。
2. 强调提问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提问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提问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如帮助理解概念、巩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等。
2. 举例说明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三、提问技巧的讲解与实践(15分钟)1. 讲解一些基本的提问技巧,如:a. 针对概念或原理提问,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b. 从因果关系角度提问,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c. 通过比较提问,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 运用“五W”法(What、Why、Who、Where、When)提问,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化学知识点,运用所学提问技巧进行提问。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提问实践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化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提问技巧进行提问。
2. 学生现场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再次提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于提问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于提问技巧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提问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提问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提问技巧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和锻炼。
[转载]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
[转载]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第一章高效课堂理论解读第一节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外延高效课堂理念是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继续找寻撬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支点的新成果。
要弄清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外延,首先应明确高效课堂概念中“高效”这个关键词的含义。
高效课堂理念中的“高效”,既不是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也不是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而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活力。
因此我们说,高效课堂的内涵是以提升学生生命活力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经历自主、激情、成功、自信、快乐的生命情感体验过程中,获得对精神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进而将知识、技能、能力发展为智慧,拥有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具备创新精神的未来社会合格公民。
所以说,高效课堂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未来奠定知识、能力和智慧基础。
所有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体验和精神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与具体实践模式构成了高效课堂的外延。
目前,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所涌现的具有影响力的高效课堂成果外延有下面几种模式。
江苏省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让学生先学。
教师则退到了后台,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的方式进行后教。
课堂提问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课 堂 提 问要 注 意 “ 怎样 问” 问题 , 是.发 问
不 少 知 识 在 内容 和形 式 上有 类 似 之 处 , 们 之 间 有 它
发问是课 堂提 问实施 的首要 环节 , 如何发 问 , 可体
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例如 : 在讲一元一次 不等式的解 过程 中, 教师随时都 可以发 问, 只有在最佳 时机 的发 但 法时 , 由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的相 等与不等 问 效 果 最 好 。此 时 学 生 注 意 集 中 、 维 激 活 , 教 师 的 思 对 的数量关系 , 及一元一次方程解集 与一元一 次不等式解 发问往往能入耳人脑 、 取得 良效 。最佳发 问时机既要求 集 的区别人手 , 出问题 : 能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教师敏于捕捉 、 提 “ 准确把握 , 也要求教 师巧于引发 、 于创 善 来解不等式 4 7>3和 3 1一X x一 ( )<2 X+9 吗? 这样 设 。( ) ( ) ” 2 发问对象 。向学 生发问要注意 两点 : 一是面 向
“ 主体 ” 用 , 作 即突出教师的“ 引发 ” 和学生的“ 思维” 是 ,
这是常用 的一 种提 问方法 , 在讲授新 知识之 前 , 教
每个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指 出: 给学生提 师提问课 本所联 系到 的旧知识 , 为新 知识 的传 授开路 , 出一个课题 , 问题 情境” 使学生 不能单纯地 利用已 以达到顺 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目的 , 即“ , 为学生积极思维 创造
有 的知 识 和 习 惯 的方 法去 解 决 , 时就 激起 了 学 生 思 维 条 件 , 时又 能 降 低 思 维 的 难度 。 这 同 .
的积极性与求知 欲。显然 , 精心设计 课堂提 问 , 为学 生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第一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四川省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龚禧然一、查阅文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并浏览了初中数学教学网等相关网页。
1、《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2、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系统教学理论系统论认为,教学系统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
一般系统论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析系统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系统,反对将教学系统简单分解为独立的部分进行设计。
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则强调研究和处理事物时,要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整体功能的优化。
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第一篇: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浅谈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年级,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都是不同的,这就叫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
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我现在教的是二年级学生,因此,我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讲小话,课堂效率极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上课之前我首先整顿纪律,耐心地教育他们,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或者以奖品,向谁和谁学习的方式激励他们。
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了,还有个别学生有点反复的现象,管不住自己,我便采取点名提醒的方式。
这样,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管好纪律只是上课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抓住时机,巧妙设计好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知识上。
低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十分好奇,有问不完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有时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他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打断你的讲课,兴趣盎然地问了出来;有时你讲这,他问那。
这时,老师千万不要烦学生,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地和学生讨论解答。
老师要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问题的兴趣,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想问,这是低年级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课堂提问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需要。
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问教研活动方案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问教研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问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研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介绍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包括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技巧、提问的目的等。
2. 案例分析教师们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案例,包括成功的提问经验和失败的提问教训。
通过案例分析,让大家深入思考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提问。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课堂情境中进行提问和回答练习,让教师们体验和感受不同提问方式的效果。
4. 活动总结小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分享提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寻求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三、预期效果1. 提高教师的提问意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提问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增强教师的提问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践演练,提高教师的提问技能和自信心。
3.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活动的互动和讨论,激发教师们的合作精神,共同探讨提高在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实施步骤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征求教师的参与意见。
2. 组织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流程,明确每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责任人。
3. 宣传教研活动,向全体教师发出邀请。
4. 开展教研活动,按计划进行活动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5. 汇总教研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五、活动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2. 结合实际效果,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
3. 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
六、活动保障1. 确保活动的流程和安排符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教师的时间和需求。
2.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设备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策略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策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化学课程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将会有所改变,对于提问策略的运用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程的实际应用。
如何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成为了化学教师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提问的目的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问不再是仅仅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多地用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提问的目的。
提问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巧妙的提问方式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3.检验学生理解。
提问也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和理解偏差,及时进行纠正。
4.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问的方式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问应该多样化,注重启发性和引导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方式:1.开放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是一种广泛和自由的提问方式,教师可以用“为什么”、“怎样”、“你认为”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讨论。
2.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激发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3.情境性提问。
情境性提问是通过构建情境或者案例来提问,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4.跨学科提问。
跨学科提问是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提问,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质疑性提问。
质疑性提问是通过提出疑问或者引发学生对某一观点的质疑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
三、提问的策略1.多层次提问。
通过提问的层层递进,让学生从表层的认识逐步深入到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理论学习材料(精选)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理论学习材料(精选)理论学习材料1选自杨建华、陈鹏等著的《现代教育学》第二十九章微格教学技能分类中第三节提问技能。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班级授课中,不时地运用提问技能,能随时了解学生反应,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沟通,较好地解决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的矛盾。
提问技能的类型1、回忆提问。
有两种方式:一是二择一提问,要求回答“是”与“否”;二、用单词、词组或系列句子组成的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有三种方法:第一,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
第二,深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第三,对比理解。
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3、运用提问。
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4、分析提问。
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5、综合提问。
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析综合。
要求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
二是推理想象。
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推理,想象可能得出的结论。
提问技能应用的原则1、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体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参与回答。
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的内容要集中。
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4、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
5、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6、以同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提问。
7、提问后不要随意地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理论学习材2选自罗增儒和李文铭主编的《数学教学论》第十章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与数学教师提问技能是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回答进行交流并促进学习的行为方式。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点。教师为着顺应一种情境, 利用时机, 发出一个问题 , 引起学
生思考, 当亦 可行 。 但 在 一般 情 况 下 , 师 发 问 , 非 无 的放 教 并
矢 。在 发 问之 先 , 总须 有所 考虑 , 论是 对于 教学 的 目标 , 不 教学 的过程 , 教材 的 内容 , 习的 动 机 , 习 的 方 法 , 习上 的 困 学 学 学
而精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 能直插主 旨的提问。我们提问时要 把握住时机 , 要少而精, 要切 中要害。比如 , 在讲授“ 球面上两 点间距离时” 应围绕“ , 点点间的距离与两点间弧长距离 的区
别是? ” 学重 点提 问 ; 讲授 “ 余弦 函数 的图形 特征 时 ”这 教 在 正 , 样“ 这两 个 函数 图形 有许 多共 同的特 征 是 , 些特 征 与 它们 的 这
主 导作 用 和学 生 的主 体作 用 , 高课 堂效 率 , 我们 教 师在 教 提 是 学 中不 断探 讨 的课题 。为 了确 切地把 握 好每 节课 的教 学 要求 , 为了 使教 学 更具 有针 对性 , 了使 学 生思 维 有 明确 的 目标 , 为 能 让 学 生 的知识 水平 和 学 习能 力有所 改 善 , 常在 教 学 实际 中 , 常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精 心构 思并 恰 到好 处地 设 问 ,留给 学 生更 多思考 的空 间 , 进他 们积 极 动脑 , 一 堂课 能够 取 得 较好 的 促 使
、
课 堂提 问应有 明确 的 目的性
数 学课 堂 教学 , 要 使 学生们 具 有 创造 性 思维 能力 , 为着 则
须 给予 机会 使他 们进 行思 考 。 普 通最 简便 的办 法 , 最 便是 发 出 问题 。可 是所 发 的问 题 , 不是 教 师随便 想 到 的主 观 意见 , 而是 要 在教 师备 课 时 , 绕课 文设 想若 干有 关 的重要 问题 。要 依据 环 本 堂 课 程 内容 的知识 点 , 点 , 点 , 清针 对 哪 些 学 生学 习 重 难 弄 有困难 的地 方展 开 提问 , 这些 提 问要达 到什 么样 的 目的。有 了
课堂提问的理论与实践训练 (张欣)
• 10、分配
– 是指教师均等的向每位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 机会,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思考的提问技术。
•
11、停顿
– 也叫等待。是指在教师提问之前、教师提 问之后与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学生回答问 题之后与教师评价之前的这段沉默的时间。
• 为什么教师很难做好?
– 沉默让教师感到尴尬 – 教师大大的高估自己等待的时间 – 在等待期间,教师无法确认学生到底是不是 在思考? – 长时间的等待,会减弱课堂教学的动力,使 学生注意力涣散。
课堂提问的功能
• • • • • •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向学生指明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馈教学信息
课堂提问的功能
• • • •
• •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
3、语速
– 应该与学生的年龄、问题的认知程度有关。 高年级的学学生、认知程度低的问题,可 以用较快的语速;反之用较慢的语速。
• 4、指向
– 把问题分配给个体、小组或全体的提问技术。在课 堂教学里,教师可以向个体学生提问,可以向小组 提问,也可以向全体学生提问。
•
5、重复
– 学生没有听清楚题目时,教师一字不差的 重复所提问题的技术。能保证问题的意思 不发生任何变化。
• 是指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提供的初步 答案虽然正确,但是仍然不够深入,或 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教师要求 学生提高额外的信息,进一步说明、澄 清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回答更深入的提 问技术。
2、探究
• 作用:
– 避免对问题作表面的回答 – 鼓励学生挖掘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理 解学生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 – 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一)低层次的提问技术 • (二)高层次的提问技术
问题的力量--《课堂提问能力实训》评介
专题一“课堂提问的概况”,作者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提问的内涵所 在,由此引出课堂提问的内涵与外延,强调“课堂提问是一系列的以激发学 生思维为目的的师生互动的行为链”,并提出课堂提问对教师、学生“双主 体”的积极意义。专题二“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需要理论作为支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 心活动是思维,作者首先介绍了林崇德先生提出的思维的“三棱结构”及其对课堂提问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介 绍胡卫平教授提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同时,作者也从核心素养、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角度讨论其对课堂教学指导的理论价值,这些理论虽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专题三“教师提问的技巧”,有了理 论支撑,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提问呢?”作者根据专题二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围 绕一个目标”“把握两个度”“抓住三个基本点”“应用四种手法”“注意五个要素”“掌握六个环节”这样一整 套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并在每一个技巧后都提供实例分析。专题四“教师提问的误区”,作者结合我国当前中小 学教学现状,从“课前问题设计”“问题情境创设”和“提问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教师明确不同课堂提 问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专题五“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从“环境”“同伴”“学生 自身”三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愿意问等现象的原因。最后基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学生提问 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创设适宜提问的条件”。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一个“?”号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爱因斯坦也曾说,“我没 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课堂提问对于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个有效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那么如何发挥问题真正 的力量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纵观全书,在“思维”这一核心概念引领下,几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双主体”、“真实情境”、“协作交流”以及“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等。归根结底,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蹲下身子来看学生,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进行有意义的提问。若有一天, 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会问、大胆问、喜欢问,那我国的教育发展便是真正走向了一个新的天地。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作业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作业简答题:1、课堂观察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为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使整个课堂的起点和归宿。
我们要观察教师的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目标——把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教学行为目标,行为主体当然是学生,行为条件要明确限定,行为动词要具体清晰、可操作、可监控,表现程度要说明具体水平。
(2)、教学指导方式:教学指导方式要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要适合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要生活化。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清晰,教学策略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
(4)、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梯度。
(5)、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堂情趣预期、内容预期和对教师的态度预期得到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计划是否一致,课堂教学是否有一定的拓展度,课堂思维品质是否达到较高的水平——师生情感交融、思维活跃、表现出一定的超越教师预期的结果。
2、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观课议课”与“听评课”有本质的不同,它强调“共同参与研修”。
“共同参与”是指无论观课者还是授课者,都需要“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研”是对问题的研究,目的是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讨论并取得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去改进教学实践,“追求每个人的更好的教学效果”。
“修”是指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切磋和反思,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自我充实和完善以及专业的成长和发展。
”由此看来,从“听评课”到“观课议课”,变化的不仅是概念,还是教师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是活动氛围和落脚点上的变革。
“观课议课”是一种校本研修的形式,从“听评课”到“观课议课”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变革。
3、请说明崔允漷教授设计的观课议课四维度框架。
(1)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怎样?是否有效?(2)教师导学:关注教师怎么导?导得怎样?是否有效?(3)课程性质:教和学内容是什么?学科特点和本质?(4)课堂文化:关注课堂整体感受,互动、对话与交往。
课堂提问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课堂提问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应用策略。
一、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通过音调、语气、语言表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引出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导性提问:1.广泛征集学生观点:老师可以主动询问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发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追问式提问: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可以适当地追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挖掘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因果关系式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问题,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挑战性提问挑战性提问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向他们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挑战性提问:1.比较式提问:老师可以问学生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方式等,让学生比较不同之处,进而促进学生对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方式的理解和探究。
2.究极式提问:通过提出一些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从主题中分出分支,进而形成层级结构的思维工具。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课堂提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四、互动式提问互动式提问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交流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互动式提问:1.小组讨论: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深入探究。
2.抢答比赛: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抢答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问技能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提问作为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获取信息,还能启发思维、促进思考。
为了提高自身的提问技能,我们开展了一次提问技能的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讲解,提升我们的提问技巧,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标1. 了解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3. 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 培养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提问原则与技巧(1)提问原则①尊重对方,保持礼貌;②简洁明了,避免歧义;③提问有针对性,紧扣主题;④提问要适度,避免连续追问;⑤关注对方回答,适时引导。
(2)提问技巧①开放式提问:鼓励对方多表达观点,如“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②封闭式提问:针对特定问题,要求对方给出明确答案,如“这个方案你觉得可行吗?”③假设性提问:引导对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如果……,你会怎么做?”④追问法:在对方回答的基础上,继续追问,深入挖掘问题,如“你刚才提到……,能否详细说明一下?”2. 提问实践(1)模拟场景我们分组进行模拟场景演练,每组设定一个主题,如“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然后进行提问练习。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提问技巧,如提问的时机、方式、内容等。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学习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模拟场景演练在模拟场景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提问练习,其他组员扮演回答者,共同探讨提问的技巧。
3. 案例分析针对选取的案例,我们分析案例中的提问技巧,总结经验教训。
4. 总结与反思实训结束后,我们分组进行总结与反思,分享各自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提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学会了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3. 提高了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 培养了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化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文档(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化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称《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活动,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开发和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但是,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是“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一言堂”、“满堂灌”,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似乎不教显得老师没有水平;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不教不学。
最终因为没有教学生学习,导致学生不会学习;教学模式僵化,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感受;教学脱离生活,生活的内容未能进入化学课堂,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化学之于生活的意义;教师对教学和作业缺乏设计,学生机械学习,加重了课业负担;教师喜欢“异口同声”,看不惯“异口异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为此,《纲要》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解蔽纠偏”,克服传统的化学教学过于注重“接受式学习”的弊端。
这就要求化学教学实现一个“华丽的转身”,就是由原来的过于注重“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所以,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这样的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自然进入了化学教师的视野,成为备受教师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有“亲历”、“体验”、“ 参与”对知识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才能促进学习。
而学生“参与”、“亲历”、“体验”的深刻度对学生学习效果有不同影响。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呈献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历在目”的包含问题的“真实情境”,包含问题的“真实情境”既可以是生产或生活的现实,又可以是化学学科里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
培养学生课堂提问题能力的思考和实践
培养学生课堂提问题能力的思考和实践发布时间:2021-06-22T16:14:58.83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作者:梁拥军[导读]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梁拥军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促进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真实或真诚,教师要表现出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二是尊重、关注和接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接纳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表现;三是移情性理解,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一、激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愿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盘考虑各种激发好奇心方法,照顾到各类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笔者介绍几条自己经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策略。
1.注重教学内容的意外性?,激发好奇心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其好奇心。
例如,我曾经听过的一节思品课,授课教师在讲授八年级思品《宽容与理解》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我想对你说……”请同学们对自己曾经与朋友或老师之间发生的矛盾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事过之后,如果你有悔意,请你大胆的站起来对他说,如果是现在发生那件事,我想我会……(旨在让同学之间在理解与宽容中化解矛盾),偏偏事与愿违,没有人愿意开口说。
于是那位教师提起前一天晚自习有三位同学因小事吵架闹得不可开交,众人皆知的事情,请全班同学进行公证的评判,结果,所有学生很意外,同时也显示了极大的兴趣,经过一番全班参与,这件事情终于在理解与宽容的前提下得以圆满解决。
2.自主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好奇心这一策略的应用主要在课堂伊始或课堂尾声出现,结合本节课主题煽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强大的情感磁力吸引学生入情入境。
而音乐情境在渲染感染力方面就有其独特的效果。
在教研组活动上,我也曾经被一个教师的课堂设计所感动,那天的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一边播放歌曲《天亮了》一边深情讲述真实事例: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郊游,在乘坐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到中途突然发生故障,缆车急速向峡谷坠落,在接近地面的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的孩子,而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的功能
• • • • • •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向学生指明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馈教学信息
课堂提问的功能
• • • •
• •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 10、分配
– 是指教师均等的向每位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 机会,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思考的提问技术。
•
11、停顿
– 也叫等待。是指在教师提问之前、教师提 问之后与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学生回答问 题之后与教师评价之前的这段沉默的时间。
• 为什么教师很难做好?
– 沉默让教师感到尴尬 – 教师大大的高估自己等待的时间 – 在等待期间,教师无法确认学生到底是不是 在思考? – 长时间的等待,会减弱课堂教学的动力,使 学生注意力涣散。
•
3、语速
– 应该与学生的年龄、问题的认知程度有关。 高年级的学学生、认知程度低的问题,可 以用较快的语速;反之用较慢的语速。
• 4、指向
– 把问题分配给个体、小组或全体的提问技术。在课 堂教学里,教师可以向个体学生提问,可以向小组 提问,也可以向全体学生提问。
•
5、重复
– 学生没有听清楚题目时,教师一字不差的 重复所提问题的技术。能保证问题的意思 不发生任何变化。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功能)
• 佩特和布莱莫(Pate & Bremer,1967)询 问了190位小学教师的提问理由,在他们的回 答中,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促 进教学的占69%,诊断学生困难的占54%, 回忆事实的占47%,鼓励学生思考的仅仅占 10%。 • 萨纳罗托(Thanarrootoo,1981)调查了25 位有经验的老师,询问他们为什么提问和什么 时候提问,所有教师回答自己提问是为了获取 信息、检查知识或维持对学生的控制。
• 开放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朝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有 大量不同的正确答案,或者根本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问 题。这类问题方向发散,答案不定,重在发展学生的求 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促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参与。
二 课堂提问的类型(二级分类)
• 2、回忆性问题和思考性问题(瑞格,Wragg,1984) • 回忆性问题(recall questions)——也叫低水平问题 或低层次问题,仅仅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术语、 定义、事实等),学生凭借记忆就可以来回答,它的 功能就是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 思考性问题(thought questions )也叫高水平问题, 要求学生对已经有的信息进行智力操作,创造出新的 信息,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6、重新表述
– 指当学生对教师提问的用词或者表达方 式迷惑不解的时候,教师通过变换词语或者 采用其它的表达方式将该问题重新叙述一遍 的提问技术。要求在重新表述的时候,一定 要保证题意不能发生任何变化。
•
7、调焦或重新调焦
–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灵活调节 问题范围大小的提问技术。问题的焦点可 以大,也可以小。
– 3、创造性问题——要求学生超越对知识的 简单回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产生一 些独特的、新奇的答案,往往没有确定的标 准答案,属于宽泛的问题。
– 4、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准 则和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或选择,它往 往没有确定的答案。
布卢姆的分类
二 课堂提问的类型(多级分类)
• 莫利(Moore)的四级问题分类体系
– 1、事实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事实,通 过回忆或者再认回答问题,主要用于测量学 生的记忆力,属于最狭窄的问题。 – 2、经验性问题——要求学生对已经有的信 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提供一个或几个确定的 答案。
二 课堂提问的类型(多级分类
• 说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使慎重的,经过仔 细考虑过 的 • 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二)高层次的提问技术
• 1、转引
– 教师把同一个问题分配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学 生的提问技术。
转引的作用和优点:
• 能大幅度增加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提高 学生的参与程度; • 是学生之间观点和经验共享的有效途径; •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技能; • 能提高课堂师生的互动水平。 • 能充分发挥每一个问题的训练思维的价值
停顿的分类
• 提问之前的停顿
– “同学们听好了,下面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 个问题……” – 作用:
• 使学生做好接受并回答问题的心理和知识准备 •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问题的心情 • 停顿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 介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之前的停顿
– 停顿的时间长短和问题的难度有关系 – 作用:
三、课堂提问的技术
• (一)低层次的提问技术 • (二)高层次的提问技术
(一)低层次的提问
• 1、设计
–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本堂课的 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细心了解学 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
• 2、表述
– 教师表述问题的语言应该准确,包含的题目 不能过大,不使用学生不懂或者没有学过的 概念、术语发问。 – 教师语言表述要简洁、简练, – 通俗易懂
我们来想一想:
• • • • 为什么要提问? 提问谁?把问题分配给谁? 提问什么?(问题的设计:类型) 怎么提问(表述;语气;……)
什么是提问技能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 用的一种相互交流方式。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方式 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启发学生思维,促 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发展学生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 一种 教学行为方式。
• 是指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提供的初步 答案虽然正确,但是仍然不够深入,或 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教师要求 学生提高额外的信息,进一步说明、澄 清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回答更深入的提 问技术。
2、探究
• 作用:
– 避免对问题作表面的回答 – 鼓励学生挖掘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理 解学生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 – 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教师诊断 学生的学习困难
• 8、倾听
–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倾听,用鼓励 的目光,让学生尽情表达,不要随意打断学 生的回答。不能心不在焉的。 –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一切反 映,语言的、表情的、动作的,等等,诊断 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9、搁置
– 在提问后,并不马上要求学生作答,而是 把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等到回答问题的时 机成熟后,再要求学生回答。
连接课堂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纽 带 是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进行课堂教学 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 课堂提问的类型(二级分类)
• 1、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戴维斯,Davis,1981) • 封闭性问题——也叫收敛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朝某一 特定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的 问题。这类问题方向单一,结论明确,重在发展学生的 求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 • 问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设计阶段应该注 意的问题 怎么问(课堂提问的 原则)—— 问题发问阶段应该注 意的问题
问什么样的问题
• • • • 问题的设计目标要明确 难易要适度 问题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方式要灵活,角度要新颖
问什么样的问题
• • • 数量适宜 问题具有严谨的系列性,有核心提问 兼顾不同类型与层•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课程教学气氛 • 发问的方式要合适 • 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不冷落一般的学生和后 进生 • 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妥善的评价(及时、准确) • 应该尽可能多让学生提问
•谢谢聆听!
• 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 • 营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 水平,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 能够向师生提供一个非语言交流的机会。
• 介于学生回答和教师评价之间的停顿
– 教师不应急于作评价,应推迟延缓,停顿 – 作用:
•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补充和自我修改答案的机 会,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 考
• 1、知识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回忆所学 的知识就能获得问题答案的问题 • 2、理解性的问题——对所学的内容进行 一定的转换、解释、推测才可以获得问 题的答案的问题 • 3、应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把所学的 知识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解决新的问 题的问题。
• 4、分析性的问题——把材料分成几个要 素,弄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他 们的组织和结构问题 • 5、综合性的问题——把与问题有关的各 种材料组织成一个新的整体的问题。 • 6、评价性的问题——运用准则和标准对 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作出价值判 断的问题。
3、提示
• 是学生回答不出来、回答错误或回答不 完整的时候,教师通过层层启发、逐级 诱导,帮助学生慢慢接近正确答案,最 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提问技术。
• 提示的作用:
– – – –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确保学生不仅知道答案,而且理解过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案例:
• • • • • • • 植树造林有 什么意义?( )A,你来回答? 生:净化空气。 师:为什么呢?( ) 生:因为植物吸入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氧气。 师:很好,还有其它作用么?小王( ) 生:保持水土。 师:为什么?( )
看看我们的课堂提问
• • • • • • • • • • 氯气和水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 《伟大的友谊》讲的是谁和谁的友谊? 有什么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像? 还有一篇文章是什么? 由23=8衍生出来的函数有哪些? 古人对此诗评价甚高,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 冕”,你觉得如何? 还有没有别的地方? 自由落体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呢? ………… 怎么读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