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芩踪门头沟道地重要黄芩研究》活动课件
[中医中药]中药黄芩.ppt
杲曰:可升可降,阴也。
张元素曰:气凉,味苦,甘,气厚味薄,浮而升, 阳中阴也,入手少阳,阳明经。酒炒则上行。
之才曰: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 牡丹、藜芦。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 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 疗鼠瘘。
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
•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 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 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 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 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 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 一家之说。
古老的内容。
《中华医史杂志》
《药对》:“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 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 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 和胃 。”
北齐徐之才《药对》
时珍曰: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 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 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好古曰:气寒,味微苦而甘,阴中微阳,入 手太阴血分。
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
道地药材资源(附插图) ppt课件
(后附大量插图及道地产区名录)
地道药材是中药材主要来源,深入了解 地道药材,优化中药材资源分布,提高 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PPT课件
1
第一节 地道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 中医药发展中,形成了对中药材的系统认识,其中中药材 的地道性是中医发展过程辩证认识中药材质量的集中体现, 是古代中医选用药材、评价药材质量的标准。中医药讲究 中药材的地道性,地道药材是近代中药研究的重点和现代 中药关注的热点。中药材地道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土壤是地道药材形成的主要基础。每种土壤都有特定的理化、生物性质,构 成其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不同土壤的生态型,其植物在发育过程中以根系的差 异最为明显。李时珍曾根据土壤空气和干湿度的不同,将芹分为两种性味功能各 不相同的生态型—水芹和旱芹。因为土壤空气除决定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外,还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土壤矿质 元素也可影响植物根系营养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的积聚和形成,从而产生不同的 生态型。土壤中氮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伊贝母生物碱的含量,而钾则降低其含量。
气候条件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成分积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地道药材 是物种受特定生境的影响,在长期生态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质 量特征的个体群类型。早在19世纪就发现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乌头无毒,而 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有毒。不同的气候生态型,由于温度、光、湿度等 气候因子的对比关系不同,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休眠以及其他器官的外部 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致使中药材品质产生差异。每种生态型都有 合成一定化学成分的特性,同种中草药因生态型的不同,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 量也常发生大的变化。如: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山东平邑产为5.66%,河南 密县产为5.18%,山西太谷产3.38%,重庆产2.2%。
《中药学课件-黄芩》
黄芩,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化学成分, 是传统中药炮制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概述黄芩
黄芩,又称黄芩草、黄芩叶,属于唇形科植物。它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而闻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 病。
黄芩的形态特征
黄芩的茎高约50-80厘米,茎上生有黄色的花,形态优雅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 值。
黄芩的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对中药疗效的认可,黄芩的市场前 景非常广阔。
传统炮制工艺
黄芩的传统炮制工艺包括烘干、切片、晒干等步骤。炮制后的黄芩更易保存和使用,且具有更好的药效。
黄芩的药理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作用使其成为中医药理疗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芩的临床应用
黄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热毒、感冒等疾病。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 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黄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尽管黄芩在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禁忌症和不 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黄芩的制剂种类
黄芩常见的制剂种类包括黄芩片、黄芩颗粒、黄芩口服液等。这些制剂方便 患者的使用和储存,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黄芩与其他中药的搭配应用
黄芩常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发挥更好的疗效。例如,与黄连、黄柏合用 有清热解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包括山区、沼泽、水边 及草地。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黄芩的药用价值
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常被用于清热解毒、抗炎、镇静等方面,可用于 治疗热毒、黄疸、感冒等疾病。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芩苷、黄芩酮、黄芩甙、黄芩素等。这些成分 赋予黄芩药用特性和药效。
道地药材研究PPT课件
再如五味子,明代始有南北之分,所谓“入补 药者用北产者良”,当指Schizandra chinensis Bsill·,而“南产者色红”则系华中五味子 S.spheranthra Reld.之果实。
在上述各种情形中,尤以同种异地所引起 的质量变化有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借鉴。
第8页/共69页
第18页/共69页
8、各家学说,同时并存
如白芷,《名医别录》仅载产河东(今山西夏县), 陶弘景时用近道所出(江浙地区),未言道地,唐、 宋时期贡品名单中无,明代官修《本草品汇精要》 以“降州吴地”为道地,清末陈仁山提出“产四川 为正”。目前,白芷道地处于“祁、禹、川、杭” 不分上下的多中心状态,就是兼容并蓄的发展结果。
第32页/共69页
(三)道地药材的生物学内涵 (黄路琦等)
1、“道地药材”的生物内涵是同种异地 同一物种因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能
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 其中如果某一群体产生质优效佳的药材,即 为道地药材,而这一地点则被称为药材的 “道地产地”。
3.外来药物变成道地货
有些药物原产外国,在民族融合,文 化交流过程中传入我国,经过中医临床较 长期的疗效考察,发现和发展了医药用途, 成为常用中药,如红花、木香、冰片等均 在国内成功地引种或找到新的资源。
第5页/共69页
4.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
如神曲、青黛之类的加工产品,是与 吃穿用相关的“道地药材”,此外“道地” 主要是工艺技术上的讲究。
第16页/共69页
6、物随地变,品种分化
如贝母属植物有多种,全国几乎都有分布, 本草原来记载江南诸州皆产,至清代始分出 川贝与浙贝两大类型,道地忧劣和药性区别 稳定下来。
第17页/共69页
黄芩
由于市场家种黄芩货紧,自03年价格已经开始缓慢回升,其中统 货升至8-9元/公斤,07年家种统货升至10元/公斤的价位。
2000年全国家种黄芩完成推广 03年甘肃开始连年扩种,到05年甘肃成了黄芩的主 产区,所产黄芩的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因此甘肃 黄芩的走势及库存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04年甘肃鲜货每公斤售价1.2—1.3元。 05年甘肃黄芩产量达到最高峰。 随着几个大型提取厂的建成、投产以及黄芩提取物的 持续畅销,大量的黄芩以鲜货的形式被提取厂消化掉, 禽流感蔓延等多种因素,黄芩竟大幅上升,鲜货最高 时竟达3元。
枯碎芩
1、采收
家种黄芩春秋两 季(3-5月;1011月)均可采挖, 以春季采挖较好。
2、加工
挖出根部,去掉 残茎及泥土,晒 于半干,撞去外 皮,再晒至全干
黄芩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25公斤左右。 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温度30℃以下, 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3%。 储藏期间,保持环境干燥、整洁;高温多 湿季节前,按垛或按件密封保藏;发现受 潮或轻度霉变品,及时翻垛通风或晾晒。
近年来黄芩甙及黄芩素这两种提取物被现代药 理验证有解热、抑菌、镇静、降压等显著作用, 以黄芩甙为主要原料的双黄连针剂、片剂、口 服液、银黄口服液等相继投产,致黄芩提取物 用量逐年增加,作为原料的黄芩随之用量大增。 业内人士估算,近几年来黄芩的年需求已由过 去的400—600万公斤剧增为17500万吨左右。 黄芩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黄芩来讲是一个利 好因素
1、野生黄芩在我国分布面极广 河北北部燕山山区各县、河北西 部太行山区各县、东北三省西部 大兴安岭山区各市县、内蒙古自 治区东部、北部沿大兴安岭西麓 的各市县、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陕西东南部相毗邻的大片地区及 山东沂蒙山区、胶州半岛等地均 有产出。另外,甘肃、云、贵等 地亦有少量野生产出。
最新柴胡、丹参、黄芩教学讲义ppt
➢ 百日咳
▪ 皮肤科病:
➢ 湿性湿疹
▪ 五官科病
➢ 角膜实质炎,虹膜炎,结膜炎,急性泪囊炎, 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 药物过敏
辨证与辨病
▪ 本方以外感风寒出现咳嗽频作、时时咳出 白色泡沫样痰、喘鸣、呼吸困难等痰饮证, 或胁下有水饮(悬饮),或水饮溢于四肢, 作为辨证要点。
功效
性微寒、味苦 疏散退热、疏肝解热、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月经不调
伪品:大叶柴胡
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 的根茎。有毒。 • 根茎圆柱形,表面密生环节,断面有髓。
质坚硬。有特异香气。 • 加95%乙醇-浓硫酸显色部位为整个横
切面。
大叶柴胡
银柴胡:石竹科,清虚热药 柴胡:伞形科,解表和里, 疏肝开郁
组成与用法
▪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细辛三两 干 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煎麻黄减二升,去 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 升。
适应病证
▪ 内科病
➢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小叶性肺炎,创伤性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病窦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 染,关节炎。
银柴胡
第八章 重要生药
丹参
什么 颜色 呢?
丹参
【来源】
唇形科植物 丹参 的干燥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性状特征】
1 根圆柱形有分枝。 表 面棕红或紫棕色,粗糙, 有纵沟或纵皱纹,老根外 皮常呈鳞片状剥落。 2 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 皮部暗红棕至紫褐色,木 部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 排列。 3 气微,味微苦涩。
常用清热药黄芩的药理研究(中药药理学课件)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黄芩新素Ⅱ还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黄芩素、黄芩苷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黄芩 茎叶总黄酮也有明显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9.抗肿瘤 • 黄芩在体内外均显示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
黄芩
• 抗病毒
• 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和 亚洲甲型有体外抑制作用,对体外感染流感病 毒的小鼠亦有治疗效果,可减轻小鼠肺部病变 和延长存活时间。
• 黄芩对乙型肝炎的三种抗原均有显著的体外 抑制作用,并发现可抑制HBV-DNA合成。
• 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反应的主要成分。 ❖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解热 对发热大鼠有作用,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5.保肝、利胆 ALT↓,胆汁分泌↑ ❖6.镇静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
现代应用
❖ 1.小儿肺炎 ❖ 2.急性菌痢 ❖ 3.病毒性肝炎 ❖ 4.预防猩红热 ❖5.其他感染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沙眼等
黄芩
• 【来源采制】 •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黄芩
• 【主要成分】 •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包括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
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 A,黄芩新素Ⅰ,黄芩新素Ⅱ等。
• 【性味功效】 • 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经。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 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 不安。
黄芩
• 3. 抗过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芩苷,黄芩素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
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中药研究·表1黄芩样品收集信息样品编号采集地点生产方式采收时间1河北承德野生品2017年11月2河北承德栽培品2017年11月3河北丰宁栽培品2017年10月4河北丰宁栽培品2017年10月5内蒙古赤峰栽培品2017年10月6内蒙古赤峰野生品2017年10月7山东临沂栽培品2017年12月8山西运城栽培品2017年11月9山西夏县栽培品2017年11月10山西闻喜栽培品2017年11月11陕西合阳栽培品2017年11月12河南卢氏栽培品2017年12月13甘肃武山栽培品2017年11月摘要:[目的] 通过对7个产区13个产地及样地的黄芩药材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系统考察,确定不同产地黄芩质量整体特征,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醇溶性浸出法测定浸出物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限量指标成分黄芩苷和浸出物,各产地黄芩样品均高于药典限量标准;山东临沂、内蒙古赤峰两地栽培品含量总体水平最高,但各产地野生品均较低;汉黄芩苷于2.28%~3.74%,仍以临沂栽培品含量最高,其他产地野生品均较低;黄芩素于0.3%~1.0%,山西栽培品总体水平较高。
[结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主产区黄芩药材整体质量较优,不存在不合格药材;山东临沂栽培黄芩各药效成分累积量最为丰富,其次为山西运城、闻喜、夏县产地,说明当前市场把山西作为优质产区具有一定合理性,也为黄芩栽培区域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丰宁、承德、赤峰野生品居于后3位,各产地野生品药效成分累积量均远低于栽培品,此现象应引起人们关注。
关键词:黄芩;不同产地;药效成分;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43(2020)03-0324-06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杨洋1,王志强1,任丽丽1,许秋双1,曹丽娟2,李天祥1(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2.天津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6ZXZYNC00060,15YDL JSY001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2016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项目[财社(2016)44号]。
黄芩野生与栽培资源分布调查研究
黄芩野生与栽培资源分布调查研究目的调查黄芩野生与栽培植物资源现状,为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黄芩野生和栽培资源的地理分布、生长情况以及采收和消长等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黄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呈不连续的零星分布,其生境和群落特征多样、植株形态差异显著。
栽培黄芩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甘肃、山东、内蒙古等地,栽培模式多样,各地黄芩资源产量和质量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黄芩野生资源的破坏与资源质量不稳定是黄芩资源的两大问题。
为保护黄芩植物资源使其可持续利用,建议加强黄芩质量成因和质量控制研究,并做好制度性保障工作。
标签:野生黄芩;栽培黄芩;资源分布;资源调查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黄芩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应用品种。
近30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市场的迅速发展,对黄芩资源需求的增加,资源生态的恶化以及资源生产方式的变革对野生和栽培黄芩资源的分布及相关资源状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黄芩植物资源呈现出新格局。
笔者对正品黄芩S.baicalensis野生和栽培资源的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我国黄芩植物资源现状,旨在为黄芩基础研究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方法在广泛收集资料、全面了解黄芩在我国野生及栽培分布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与调查地点。
为保证各调查结果的平行比较,本调查尽量控制在同一物候期(盛花期),依次前往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河南、山东、甘肃、山西等省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区,参考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向当地药材公司和农业科技部门了解黄芩资源现状,确定具体调查路线。
对黄芩分布区域进行踏查,估算黄芩分布面积,并进行调查取样;对栽培黄芩则另设立栽培面积、栽培模式、良种选育及田间管理等调查内容,填写相应表格。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
❖ 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伹以春季5、6月份扦插最好,成活后可于7 月份雨季时移栽较容易成活,同时移栽苗有足够时间生长,到冬前已长成大苗,便 可安全越冬。7、8月份雨季扦插,常因多雨基质过湿,易造成插条腐烂。
❖ 插条应选茎尖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不用任何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 用茎的中、下部扦插成活率较低,使用激素处理也不理想。扦插基质可用砂、砂掺 蛭石或砂质壤土均可。
5
❖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 肉质,径达2厘米,伸 长而分枝。
❖ 茎基部伏地,上升,高 (15)30-120厘米,
6
❖ 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 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 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 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 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 针形,长1.5-4.5厘米,宽 (0.3)0.5-1.2厘米,顶端钝, 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 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 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 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 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 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 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 被微柔毛。
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
宁武县农业委员会 郭福贵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黄芩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知道黄芩药材规格等级
能力目标: ※1.能根据黄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和田间 管理 ※2.能进行黄芩的采收及产地加工
2
一、基本概述
❖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种植物, 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 扦插方法: 剪取茎端6厘米〜10厘米长嫩茎作插条,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 叶片,按行株距10厘米× 5厘米扦插于准备好的插床,最好在阴天进行,晴天应在 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扦插,要随剪随插,保持插条新鲜,插后浇水,并搭 荫棚(荫蔽度50%〜80%遮阴,每天早晚浇水保湿,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太湿会引起 插条基部腐烂,影响成活,插后40〜50天即可出圃,按行株距25厘米〜30厘米×15厘 米移植于大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头沟区道地中药黄芩研究
北京市大峪中学 陶术研
主要内容
一、选题背景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1.识黄芩 2.采黄芩 3.研黄芩 4.写黄芩 5.展示论坛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五、教学反思 六、本次活动的亮点
一、选题背景分析
大峪中学地理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北京城区正西,是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门 头沟具有富饶的自然山水——灵山、百花山、永定河,蕴藏着丰富的 中草药资源 。
灵溪中小学生教育基地
三、教学过程
2.采黄芩
设计意图
知识只有经过应用才会表现出惊人的魅力;体现学科的实践性
带领学生进入门头沟灵溪生态教育基地,亲自到大山深处实地观察采集,领 悟、拓展、深化、思考,生成问题,激发探究动力,引导学生观察人工种植 与野生、阴坡与阳坡的黄芩形态差别
教师活动
聘请中科院药用植物所的何春年博士带着黄芩标本与同学们一起走入深山, 实地考察,拓展学生视野,随时答疑,举一反三
学生活动
查阅提取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实验方法——中华药典;处理实验材料—— 设置对照组和每组的重复设置——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对比和分析 的确发现了不同地区生长的黄芩与标准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学生感到实在 太神奇了,看到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到的奇妙的结果,体会着成功
学生活动
实际考察使学生更加兴奋,对照所带的资料和标本对照、比较;有感而发地 给黄芩赋诗、作画,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采集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黄芩,对每株黄芩挂牌记录:阳坡还是阴坡、人工还 是野生及海拔高度等信息,还做成了标本带回学校 考察后讨论汇报,碰撞火花——提升了对黄芩的认识和兴趣,为真正的黄芩 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五个实验组一览
三、教学过程
4.写黄芩
设计意图
实验报告是做课题研究的雏形,指导学生学会用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实验结果, 针对实验结果尝试性地进行发现、讨论及分析,提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 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面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分析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薄膜层析实验结果与标准和黄芩苷对比, 多了一条带和少了一条带意义?如何说明这与它所生长的环境的关系,和药 效的关系等
2.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需要教师给与较多的辅导
张佳辰的姥爷是老中医
三、教学过程
1.识黄芩
设计意图
以同学们生活中感兴趣的中药确立研究课题,查阅黄芩资料;然后为学生提 供专家讲座和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对黄芩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其真正的 研究奠定基础
教师活动
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动力。门头沟区山中有多种中草药、百姓认同中医和黄芩 茶保健作用;引导学生们讨论了研学课题,逐步关注门头沟道地中药黄芩
同学们在灵溪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山上画黄芩
三、教学过程
3.研黄芩 设计意图
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的黄芩药效是不是一样的”问题,产生了想一探究竟的 动机,给学生的各种假设和猜测有个科学结果
教师活动
产生问题后,老师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生长环境的黄芩哪种药效更加好呢?如何 才能科学地比较出来呢?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组、设置对照组等研究方 法介绍 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中华药典,以查阅测定黄芩有效成分的实验方法; 小组设计实验步骤,聘请中医研究所何薇教授答疑指导,确定研究黄芩苷实 验设计和研究步骤
薄层色谱试验
取黄芩茶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混合溶液30ml, 超声 30分钟
放冷,滤过,蒸干,加甲醇5ml溶解,取上清液作 试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 lg,作对照药
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溶液,作为对照 吸取上述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
三种对照品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 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为展开剂,预饱和30 分钟,晾干,置紫外光灯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显相同的暗色斑点
情感目标 了解家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草药黄芩;感悟中医药文 化;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研究传统中医药,激起学生强烈 的家乡自豪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对不同生长环境中的黄芩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 走进实验室研究黄芩;面向全校师生表达交流
学情分析 1.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相关的 实验和数据分析成为了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
从问题提出、做出假设,讨论、提问、判断,进而查阅相关的实验方法。参考 中华药典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来集中汇报本组的想法,拿出初步的实 验步骤 然后各组选代表于十一假期时进入北京中医研究所实验室开始真正研究、 真正地体验了回流法提取、薄层层析定性测定和液相色谱法定量研究
取根清洗进烤箱, 捣碎过筛标记装。 量取混合圆底瓶, 冷却洗涤入容量。
得天独厚的研学条件
“山”里人自古喜饮天然的“黄芩茶”,北京中医研究所的大力 支持,高一年级的学生中竟有23位中医后人。 黄芩茶、中草药、中 医文化
科学实验班学生特点
高一科学实验班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善于发现问题、乐 于合作探究,据调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竟有二十三位中医后人,他 们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
北京中医研究所支持
为这个研究课题可持续深入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中药黄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了解黄芩的药用价值; 调查门头沟黄芩茶等开发利用状况;调研黄芩茶制作方法及 经济意义,查阅其有效成分是黄芩苷
能力目标 学会黄芩苷回流提取法及黄芩苷薄层定性、色谱法定量测定; 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环境黄芩药效的差异性分析
学生活动
课题确定后,学生通过调查本区黄芩的分布,从家乡人都喜爱的黄芩茶及中 药在自己生活中应用的事实,产生了利用多种手段查阅黄芩的相关知识的内 驱力
通过班内几名有中医背景学生的带动汇报、展示、讨论,全班逐步确定了中 药黄芩课题——黄芩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学生分组——每班分五个小组;查资料、听专家讲座、看标本、调查黄芩的 生活环境,观察描述黄芩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