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初探

环境监测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初探
学 生去 了解 企 事 业单 位 的环 境 监测 程 序 , 些样 品 带
范 实验 基本 操 作 、 养 他们 分 析 、 决 问题 的能 力 , 培 解 正确 的思维 方式 。掌握 基 本 的科 学研 究方 法 .. 1】 2这 3 对锻 炼 他们 的实践 动手 能 力 , 培养 和 提 高他 们 的 综 合 素 质 , 立他 们 的 专 业 自豪 感 , 进 他 们 以 过 硬 树 促 的本 领去适 应 工作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不 同程 度 的污 染 , 影响 到 了社 会 的发 展 和人 类 的健 康, 因此 越 来越 多 的 人 开 始关 注 自 然环 境 , 保 意 环
识在 不断 增强 。而 如何对 环境 质 量进行 正确 客观 地 评价 呢 ?这就 需要 使用 先进 科学 的环境 监 测技 术 和 方法 。 以具 有 代 表性 、 实 准 确 的监 测 实 验 数 据 来 真 对环 境 质量 进 行 正确 的评 价 , 此环 境 监 测要 重 视 因
花 茶 、 茶 。 生 通 过 自选 样 品 , 各 组 分 的含 量 进 绿 学 对 行 误 差 处 理 。 实验 结 果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对 才能 正 确 判断 确 定 各种 茶 叶 的铁 锌 含量 。通 过分 析性 实 验使
摘 要 : 由于人 类 的 活动 , 环境 质 量状 况发 生 了很 大 变化 , 境监 测 是 正确 客观 评价 环境 质 量 的重要 手 环
段。 环境 监测 实验 实训教 学对 培养 学生 的动手 实践 能 力、 科研创 新 思 维具 有重要 的作 用 。 文章从 实验教 学 内
容、 实验 教 学方 法、 鼓励 学 生全 面参 与 实验 室管理 3个 方 面对 环境 监 测 实验 实训 教 学改革 作 了分析 和论 述 。

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讨论

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讨论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逐 步培养 学生充 分利 用 网络资源 查阅 资 料, 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三、 提高实践 能力 针对 目前 国家本科生普遍 面临 的问题 , 就是对理 论知识 掌握较好 , 但不会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我们培 养学生 的最终 目的 , 贡献社会 , 是 提高企业 、 业单位 的生产 事 力 。所 以如何提高学生们对实 际工作 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是我们 的教学中一直期望 解决的 问题 。实验是理 论 的先 导 ,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适 当改变基 础试验 的 比例 和顺 序 , 加 增 系列的综合性试验 和设计性 试验 , 学生通 过动手操作 实 使 验设备仪器 , 观察实验现 象 , 析整理实 验结果 ,培养学 生 分 提 出问题 、 分析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比如 噪声监 测综合性 实 验, 我们首先让学生分组设计 监测方 案 , 用现有仪 器设备 , 利 带领学生实地监测 , 再把各组监测方案 , 数据结果集 中分析 比 对, 探讨过程 中的发现和误差 , 充分发挥学生 主观能动性 , 使 学习成 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四、 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网络是现今社会的主流工具 , 无论是沟通 、 交流还是表述 。 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网络身份 , 同时吸引学生与教师共同建设环 境监测这门课程。我们设计了环境监测 网络教学平 台, 它包括 课程 内容、 在线交流 、 自我测试 三个功能块。其中课程 内容模 块包括 : 教学大纲 、 电子教材 、 视频教学 、 友情链接 ;“ 课程内容 ” 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 中电子教材提供因教学时数 其 限制而无法讲授的内容 ,比如 我们加入 了最新 的国内外相关 环境监测技术 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 系列发生在我 国各省市的 一 环境监测 , 环境安全事件 , 以及现阶段热门的环境 主题 。此外, 考虑便于学生的 自学 、 拓宽知识面需要 , 加入 了多个国 内外友 情链接及网上信息 。 在线交流 ” 于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网上 “ 用 交流。学生可以把对课程 的问题 和建议 以留言 的形式发 布在 网络平 台, 教师或其他同学 , 以根据所提所想进行在线回复、 可 交流信息。“ 自我测试 ” 是为便于学生 自己了解学习情况而进 行的在线 自我测试。学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 的不同程度, 选择 题 型, 章节 内容等 , 进行学习效果的 自我评估 。 通过这样系统全面的教学模 式 , 学生不仅 全面掌握环境 监测知识 ,而且在实验 中学 习的积极性 被充分调动起来 。通 过几年来教学 内容和方式方 法的改革成 效看 , 学生对环 境意 识提高 , 由被动接受 化为 主动 寻找 , 自主建立 的环 境保 护协 会 , 用在课程上学 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 应 深入河南省 各个地县进行适当的实地实习和操作 。同时也在课 程学习中 找到 了成就感和实践感 , 尤为难能 可贵。大大提 高环境监 测 教学效 果 , 高学生 的综合 技能 、 提 独立分析 和解决具体 问题 的能力 ,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独立承担环境监测任 务打下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论文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论文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探索摘要:根据环境监测实践课程的特点,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及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进行改革探索,提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与环境科学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思想。

将原来的验证性教学实验内容改革和创新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监测改革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62-02“环境监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内容。

”环境监测”课程的核心包括两个体系,即以监测对象、污染因子为纵向,以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为横向[1],它与其他环境类相关课程紧密联系,是学习环境类其他课程的基础。

“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环境监测”课程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与实习。

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现状“环境监测”实践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一般的分析化学实验,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

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环境中不同污染物的监测。

监测实验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化学分析,它还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等,应该说环境监测实验是一个全面的和全过程的实验。

现阶段高等院校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进行;另一种方式是到省市各级环境监测站实习。

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与学生在基础课程阶段已经学完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学生所做实验的部分主要停留在化学分析这一步,与环境监测的实际工作情况相差较大[2~4],没有体现环境类专业基础课的特色,因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实验激情和求知欲望,不利于他们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对本专业的认同。

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a d a p t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i r n g a n d me e t t h e
孙 见 凡 ,杜 道 林
( 江 苏大学环 境 与安 全工 程 学院 ,江 苏 镇江 2 1 2 0 1 3 )
摘 要 :为了适应新世纪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要求,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的本身特点和
理论 教学 的规 律 ,对环境分析与检测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 了初步探讨 。从课程教 学内容优化 、优 化教学方法 和改革实验 方法 等方 面 ,探索 了环 境分析与检测课程建设 与教学改革实践 ,以提 高学生从事 环境分析 与检测工作 的能力和综合 素质 ,培养学 生解 决 实际问题 的能力 和创新能力 ,保证人才 培养质量 。
ne e d s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e n v i r o nme nt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mo ni t o in r g c o u r s e a nd t he l a w o f t he o r e t i c a l t e a c hi ng,p r a c t i c e a n d t e a c hi n g r e f o r m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ly a s i s a n d mo n i t o r i n g c o u r s e wa s e x p l o r e d .F r o m o p t i mi z i ng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s a n d r e f o m i r n g e x p e ime r n t a l me t h o d s t o e x p l o r e t h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e t e c t i o n c u r r i c u l u m c o ns t r u c t i o n a nd t e a c hi ng r e f o m r p r a c t i c e,t o i mp r o v e o v e r ll a q u a l i t y a n d a bi l i t y o f t he s t u d e n t s e n g a g e d i n e n v i r o n me nt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de t e c t i o n wo r k,t o t r a i n i n g s t u d e n t s t o s o l v e p r a c t i c l a p r o b l e ms a n d i n no v a t i o n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 1 课程设 置与 实验项 目改 革 .
业基 础课 程 ,环境 监测 实 验作 为课程 中必 不可少 的
组 成部 分 ,要 求 学生通 过 实验掌 握水 、气环 境监测
我们按 照 学 校 “ 工 程 观 ” 养 人 才 的 要 求 , 大 培
对培 养方案 进行 了修订 。整合 环境工 程专 业原 有 的 水分 析化学 与环境监 测课 程实 验 ,开设 了独立 的环 境监 测与分 析实验 实验课 程 。实验项 目的设置 与要
第 8卷
第1 期
实 验 科 学 与 技 术
・1 5 ・ 3
环 境 监 测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戴 竹青 ,王 密华
(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 院,江苏 常州 2 36 ) 1 14
摘要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 工程 学院对环境 监测 实验 的课 程设 置与 内容进行 了改革 ,增 加 了综 合性 设计性 实验 的比
了比较大 的调 整 ,取得 了 阶段 性 的成果 。
了标准 溶液 的配制 与标定 实验 ,先对 学生进 行 分析 化 学基础操 作 的训练 ,使 学生对 容量 分析有 一基 本
据等 问 题 。 针 对 环 境 监 测 实 验 课 目前 存 在 的 问
析 测定 至数据 报 出环 境监 测 的全 过程 有 明确 认 识和
掌 握 。实验项 目的难 度 由浅 入 深 。 ( ) 专 门设 置 1
题 IJ 34,江苏 工业 学 院环境 与安全 工程 学 院对 环境 监测 实验从 课 程设 置到 实验 内容 、实验要 求都 进行
中有 代 表性 的环境 污染 因子 的采 样与分 析方 法 、误
差分 析 、数据 处理 等方 法 与技能 。使学 生 了解环境 监测 实施 过程 的一 般步 骤 ,熟悉 环境监 测手 段 ,掌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 : 监测 ; 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6 — 0 0 3 5 — 0 2
《 环境监 测》 是大 中专院校环境科学类 的学生必修的 门专业课 程 , 是组成后续诸多课程 的支撑平台 , 具有理 论 和实践并重的特点【 l _ , 该课程的主要 内容是以污染物为
了又生动形象。对于监测仪器的介绍 , 采用多媒体更可以 直观地呈现仪器的内部结构 , 形象地演示这些仪器动态监 测的全过程 , 对于仪器抽象的理论部分 , 就结合传统 的教 学法进行解剖理论 、 学生讨论 、 教师总结 , 从而使抽象难懂 的仪器结构 、 使用方法变得简单易懂 。 实践验证 , 互助互动 的教学方法运用 于《 环境监测》 课程的教学中收效明显。 不 仅将一些枯燥而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直观生动 , 在有限的 时间内增加 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 , 在该专业的教学 中起到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四、 注重实验教学, 培养专业技能 环境监测是一 门实践和操作并强的技能课 , 合理安排 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学时 , 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是 非常重要的嘲 。结合课程 的理论内容和所开设 的实验项 目 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 , 我们课程组编写了适合本校环境科 学专业 的《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 , 并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
而忘记所要表现的实质 问题 , 达不 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两 者有机 的结合起来展示教学信息 , 课堂教学效果既简单 明
二、 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实地环境 , 我们对《 环境监测》 课程采用“ 讲做交
互教学法” 和“ 案例教学法” 进行教学。“ 讲做交互教学法” 是在本学期的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采用课堂讲授与做练 习、 做试验交互来进行案例教学。讲做交互的教学方法要 根据所授 内容的特点 , 可以先讲后做 , 也可以先做后讲。 比 如: 第三章 ‘ 大气 降水监测” 的内容 , 必须要求学生在“ 做” 之前要 明确对降水监测的 目的和意义 , 确定降水中需技术和方法 。对于一些 操作性强 、 理论抽象 的内容 , 可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 现理论知识点或先做一些代表性的小试验 , 然后再进行理 论总结。 “ 案例教学法” 是将专业技术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 的问题中, 让学生通过环境事件的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收稿日期:2018-06-06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8081,SJ201802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18JG43);山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7-30);山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42,2016-15,2016-22,2013-58,2009-21)作者简介:程丽婷(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卫生学科研和教学。

*通讯作者:梁瑞峰(1976-),男,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卫生学教学与科研。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使医疗卫生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进一步凸显了预防医学在保护人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1]。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一门融医学科学与环境科学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2]。

根据国家“加快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质量,适应公共卫生事业需求”的战略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已成为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3]。

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4]。

然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5],严重影响了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实施过程。

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为“环境质量评价”,共计7学时。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从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7个班(共2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的4个班(共127名学生),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班。

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与实践

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与实践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对我校环境监测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了一条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监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in"Envi-ronmental Monitoring"//Zhang Wei,Zhan Yan Abstrac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is the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foundation.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ere pointed out,and our development in the way of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s described in detail.We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and probe the teaching model suited to the cours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ducation reform;expe-rimental teaching;innovationAuthor's address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430415,Wuhan,Hubei,China环境工程专业是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专业,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应该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选择[1]。

高职环境类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环境类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的 实验 室 工 作 作 风



主 要表 现 为 : 纪 律 涣 散
旷课




开 设 的后续课程如仪 器 分析

环 境监 测

请假 均 比理 论 课 多 ; 足 有 的 学 生 上 实验 课 不 是 实验 准 备不 忘记 带 实验 指导 书 就是 不 带 笔 记 本 和
早退



大气监 测 能


取 四 个 实 验 中任 意 个 的 独 立 完 成实 验 来 评 价 学 生 的 实验 成 绩 这 种考核 方式 由
, ,
于是



次 实 验 由 实验 员 课 前 将 实 验 材 料 准 备好

考核


个 老 师 同时监 考 五 个学 生 进 行 实验 些学 生 照 着 别 人做 也 能 完 成 实




易使学 生 产 生


平时不 努 力


考试

侥 幸过
的想 法

对 平 时 实验 不 重 视


且 在 期 末 考核 中

能 力的 培养
实践 教 学 是 高职 教 育 中的 个 非常 重 要 的 环 节 实践 教 学 的 好 坏 直
。 ,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教学
”’
存在着差异


不利于
实 验 过 程 中 旦 失误 易造成学 生 成 绩 不 及 格 对 学 生 的 压 力 比

操作不 认真 应 付 了 事 有 些 学 生 甚 至 做 完 了 实验 也 不 知 道 自己这 次 实 验 到 底做 了 什 么 而 且 做 实 验 时 不 注 意 观 察现 象 遇 到 反 常 现 象 或 实

基于校园环境监测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校园环境监测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定法 、 分光光度 法等 , 熟悉 实验 仪器 的使用 , 成 良好 的操作 习 养 惯, 更好地完成 校园环 境监 测任 务 , 开设 了一 些验 证性 实验 , 还 包括水 中悬浮 固体的测 定 、 中铬的测 定 、 中溶解 氧 的测 定 、 水 水 水 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等 。
Absr c : Ba e n t e c m p s e v r n e t lm o io i g, t e ta hi g r fr o h e p rme t u rc l m s ta t s d o h a u n io m n a n trn h e c n eo m f t e x e i n c riu u wa
ma e f rt e p s r b e n c iv d s me s c s . d o h a tp o l ms a d a h e e o uc e s Ke y wor :c mp n io me t lmo t rn ds a use vr n n a ni i g;e p rme tc riul ;t a h n eo m o xe i n u rc um e c igrfr
摘 要 : 针对以往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校园环境监测的基础上, 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及探索, 取得
了 一定 成 效 。
关键 词 : 校园环境监测;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Te c n f r ft p rm e t Cu r c l m s d o Ca p a hi g Re o m o he Ex e i n r i u u Ba e n m us Env r nm e t lM o io i io n a n t, 以必 须考 虑到学 校实验 室仪 器 所 设备 的条件 和实验教 学 的特点 , 选择 具有代 表性 的指标 作 为实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与科研 实践相结合等改革措施和手段,力争建立一套有利于
本科生动手能力培养及创新 思维培养 的实验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指导书建设 . 编制环境监测实验教程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结
1 硬件 条件 建设不足 . 实验室建设进展缓 漫,仪器设备老化且档次较低 。某些 设备的台套数不够,不能满足多人同时做 实验 的要求。基本 实验仪器缺乏 ,特别是玻璃仪器设备这些损耗性材料缺乏 。 实验室面积极待扩大 ,学生做实验时特别拥挤 ,不利于教师 掌握操 作基本情况 。 2 实验 指导教材缺乏 . 目前 的教材缺乏与实际环境 问题的联系 , 目的性不强,
4 实验 室管理缺乏长效机制 . 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单一,管理人员较少,时间上不够 机动 ,缺乏开放性 ,实验 室利用效率不是很高,难 以满足综
合 性 和 设 计 性 实 验 的要 求 。
问题 的能力;2 开放实验室,改革实验考 核方式 ,建立实习 .
基地等 ,搭建学生学 习和锻炼 的平台 ,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 活学活用基本知识 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果和经验 为我 校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 了思路 ,从分析 目前存在 的问题入手 ,有针对性地提 出改革措施,对环境监测课程实 验教学 内容 进行 了大胆 的改革 尝试 。
( 6 G0 9 2 00 J 0 )。

氨氮, r c 、s 等项 目,大 s
8 O


% b
@ 6. e 2 3 铂 皂
、//
维普资讯
2 8 第 期 总 6期 0 年 7 (第 5 ) 0
气环境中T PS O等项 目, S, O N 环境噪声监测等 。监测方法全部
应 用还不普及 。
容 。我校环境监测课程 教学4 学 时, 中实验教学1学 时, 5 其 O 地

生态学专业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生态学专业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围绕 培 养 目标 , 态 学 专 业 开 设 的 课 生
程 和 课 时 分 配 如 下 (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以 科 学 学 院 生 态 专 业 为 例 ) 专业 基础 必 修 课 : 包 括 《 等 数 学 》等总 学 时 为 l 6, 中理 高 l1 其
是 配 备 的 实 验 仪 器 和 器材 少 ; 是 无 专 用 四
生态 学 是 环 境 科 学 的 一 门 子 科 学 l。 l 生 J 态 学 专 业 一 般 由生 命 科 学 院 系 开 设 。 生 在 态 学 专 业 开 设 环 境 监 测 及 环 境 监 测 实 验 课
和 变 化 规 律 的 理 论 和 技 能 , 建 学 生 合 理 构
使 该专 业学 生 的 知识 结构 留 下 重大 隐性 缺 时分配 、 器材 添 置 和 实 验 室 分 配 等 的 作 为 内 科 学 安 排 教 学 大 纲 规 定 的 实 验 教 学 内
唯 程, 目的 是 使 学 生 掌 握 监 测 环 境 因素 现 状 是 非 常 有 限 的 , 一 能 做 的 是 在 限 定 课 时 实 训 1 4; 业 必 修 课 总 学 分 1 , 论 讲 授 4 专 理 8
1, 4 实验 实 训 4 专 业 教 育选 修 课 至 少 应 修 。
科 技 教 育
SIO &T H LG . CNE E N 0Y E C0
墨圆
生态学 专业环境 监测实验 教学改革初探
陆祖 军’ 麻维华 韦琼软 (. 1 广西师范 大学 生命 科学学 院 广西桂林 5 1 0 ; 2 广 西 中医学院基 础部 广西 南宁 5 0 01 4 4 0 30 )
如 同李 金 玲 ( 0 8 所述 】实 验 主 要 为验 证 20) 。 理 论 的 某 些 知 识 点 而 开 , 教 学 计 划 , 固 按 在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和问题进行分析。
2 环 境 监 测 实验 教 学存在 的问题 .
验 证水 中氨氮、悬浮 物、化学需氧量 等项目的测定方法 ; 于 对

些 操 作 性 强 、理 论上 抽 象 、难 以理 解 的 内容 ,可 以在 一 定 的
()实 验 课 时 设 置 短 。环 境 监 测 实 验 主 要 目的是 培 养 学 生 理论指导下先 做实验 ,然后再进 行理论总结。如大气中总悬 浮 1
()实验 报告方面,要 求学 生完成一 份完整 的实验报告, 先讲后做 ,也可先 做后讲。对 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才能做 的部 5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 目的、意义、操 作、结果 以及结 果的分析 ; 分,先进行理论 讲授,紧接着做 实验,及时地促进理论知识的
在 完成 实验 报告 的过程 中,要求学生对 实验过程 中遇到的现象 消化 。例如 “ 水和废 水监测”一章 ,就 采用先讲理论后做实验,
李红艺 (96 ) 16 - ,女,湖南湘潭人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 工程 系,副教授 ,工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 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 江
苏 南京 2 ¨ 7 16)
环境监测是环境 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环境化学、环境 工 解决能力等。实验 中所用的水 样、土样、气体样 等都需要预先 程学、环境 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 和环 境法学等 , 到相应的采样点采集 ,仪器设备的调整和操作训练也需要时间, 都需要在 了解 、评价环境质 量及其变化趋 势的基础上进 行各项 而往往环境 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科 目偏多,存在课 时安 排太 紧的 研究和制定有关的法规和政策。环境监测实验是在 完成相关 的 情况,连续实验 时间设置偏短 ,影响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全 理论 教学后进行的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面 眭掌 握 。 教学 中如果不强化技能训练,不进行设计性 实践教学 ,很难激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础 。同时 , 通 过前 厅 工作 的认 知 、 熟 悉 和 实训 , 养成 良好 的 职业 道德 、 职业 意识 、 职业 习惯 和先 进 的价 值观 。 2 . 课程标准的构建 。课程标准课程定位于培养高星级
酒店前厅工作岗位人员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职业能力, 按照“ 企业调研一工作岗位划分一工作任务 流程分析一综合能力分 析一教学情景设计—课程体系设 计” 的教 改思 路 , 与南 宁五星 级酒 店 红林 大酒 店 、 南 宁饭 店 等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一套融合前厅 岗位职业标准、符合工 学 结合 培养模 式 的课 程标 准。课程 改革 时聘 请 了企业 专 家 与课程专家一起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构建。根据前厅服务
申报 区级精 品课程 网站 。 5 . 实训 条件 建设 。 与企 业 共 同完成 校 内前厅 实 训基 地 的建设 , 南 宁职业 技 术学 院酒 店 中心 为学 生 提供 真 实 的教 学环境 , 将承担教学 、 培训 、 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外经营四大 功 能 。前厅 实 训基 地 能满 足酒 店 管理 专业 5 0 位 学 生 的前
参考 文献 :
4 . 教学 资 源库 与网 络教 学 平 台建 设 。建立 《 前 厅运 营 与管理》 案例库 、 习题库 、 实训实习指导书 、 结合国家职业
【 1 1 石伟平 . 现代职业教 育教学参考丛书【 M1 l 上海 : 上海教 育出版
社, 2 0 0 6 .
Hale Waihona Puke 技术考核标准建立职业考证指南 。 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和虚 拟现 实 技术 , 优 化 教学 过程 , 提 高教 学质 量 和效 率 , 取 得 实效 。现 前厅 服 务与 管理 已取 得 学校 级 精 品课 程 , 准 备

“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环境监测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针对当前环境监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环境监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环境监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在实验室中掌握实践技能。

传统的环境监测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足够的实例和案例,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二是实验操作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三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环境监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1.引入案例教学。

我们选取了一些真实环境监测案例,例如某地区的水质污染、某厂家的排放情况等,将这些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邀请了一些从业人员来讲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拓展实践环节。

除了传统的实验操作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一些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比如到河流、湖泊等地进行水质采集和分析,到工厂、企业进行废气排放的监测,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环境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环境监测的现场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和展示,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观看实际操作过程,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我们还引入了一些环境监测模拟软件,让学生能够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目前 的实 验 课 通 常 是 由教 师 事 先 将 试 剂 、药 品 、仪 器设备 等 准备好 ,学 生 只需按 照实 验指 导书 的 内容 按部 就班 地完成 实验 ,实 验课 的主 要任务 就 是 取得 实验数 据 ,完成 实验 报告 。这 种注 入式 的学
方 面可 以培 养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
Th n i g a o t Ex l r to f En i o m e t l i k n b u p o a in o vr n n a M o io i g Ex e i e tTe c i n t r n p r m n a h ng
CHEN , CHEN n Yi Yo g, F ENG -h o, XI Yu z a ONG is n Ka —he
学 时完 成 ,每次 实验都 只 能对环 境 中某 一 指标进 行
监 测 ,与 环 境 监 测 的实 际 工 作 相 差 甚 远 ,缺 乏 新
意 ,学 生 的综 合 实验技 能得 不到 提高 。 12 教 学模式 僵化 .
过 环境 监测 实验 ,可 以让学 生将抽 象 的理论 知识 感
性 化 。一 方面可 以加 深学 生对理 论 知识 的理解 ;另
于培养 学生 的综 合 、创 新 能力 ,不能 充分 发挥学 生 的积极 性 、主动 性和创 造性 ,没 有提 高学 生分 析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13 实验 时间不够 机 动 ,缺 乏开 放性 .
了探讨 ,提 出了环境 监测 实验教 学 的改革 方案 。
l 目前 环 境 监测 实 验教 学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量状况 。声 环境 质量监 测则 可 以选取对 学 校周边 的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0引言《环境监测》作为高校环境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整个课程集群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

同时《环境监测》知识体系繁多,既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了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不仅包含环境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还包括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检测与治理,是文科、理科和工科的结合性课程。

1环境监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PPT展示。

我校使用的课本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五版),重点章节有“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

这几章在内容安排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讲授过程中的讲解顺序基本上是“方案制定—采样点布设—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污染物的监测方法—质量控制”,其中会穿插不同环境要素在监测过程中的特别之处。

这样的授课方式有利有弊,益处在于每章有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学习,方便记忆共同点和区分不同点,如在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上,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同类型污染物(如重金属或者有机物)的监测原理和方法均大同小异。

弊处在于学生在初次学习时感觉每章内容类似、差不多,在中后期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放松,专注度不够,这也是“满堂灌”教学方式的通病[2]。

随着现代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发展,“满堂灌”式的教学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老师主动学生被动,以老师为主体而忽略了学生,课堂枯燥且学生兴趣不高,缺乏必要的互动,很难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自律程度较高,大量的知识点只通过了机械式的记忆,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更不谈将知识点运用于实际,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限制[3]。

在课程考核中,《环境监测》传统考核方式常为以“一考定成绩”[4],在几届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卷面考核的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某些知识点学生理论掌握较好,但相关联的实践操作却仍存在不规范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理学 院应 用化 学专业 学生所选 用的( < 环 境监测 教材总学 时为4 学 时, 中2 学 时用于讲授环境监测 6 其 8 的基本理论 部分 ;1学时用于进行实验教学 。分析 化学、仪器 8 分析、 物理化学 多作为环境监测 的先修课程 。由于实验课时较 短, 为了让 学生有充裕 的时问进行实验 , 实验 的前期工作如试 剂的配制、 仪器 的调试等都提前有实验人员 完成 , 生则只是 学 按照实验步骤机械地 完成 实验 , 并且所进行 的实验大 多是分析 性的验证性 实验 ; 在实验室硬件建设 上明显表现 出经费不足且 分散 , 仪器设备老化且档次较低 ,某些设 备的台套 数不够 ; 环 境监测实验教 学决大 多数 实验 内容 仍然依 靠传统化学分析来 实现 , 的监测 方法和先进设备 尚未 引入实验教学 。 新 在实验室 运行管理模 式上,缺少开放性 ,实验室利用率 不高 , 以满足 难 综合性和设 计性 实验 的要 求。 综合 以上 因素 , 以保证教学质 难 量。因此应对 环境监 测的实验模 式进行 改革 。
[ 摘 要] 环境监 测 课程 实验 教学 存在 的 问题 ,笔 者提 出 了相 关实 验教 学改 革 ,内容 包 括强化 实 验教 学环 节 、调 整实 验 内容 、增 加开放 性 针对
实验、 养学生 事求 科学 、加 算 应 及改 验成 考核方 培 实 是的 作风 强计 机的 用以 革实 绩 法。
Ab t a t h e c i g r f r w a n e tg td a c r ig t h r b e x sig t e e p r e t l e c i g o n i n e tlm o i rn o re s r c :T e ta h n e o m s i v si ae c o d n o t e p o l ms e itn h x ei n a a hn fe v r m n a n t i g c u s A s e t m t o o p cs
[ 词] 监测 ;实 验 ;教 学 改革 关键 环境 [ 圈分类 号] 4 中 0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 ̄ ]0716 (000 —1 1 1 -10 —852 1)305 一 O
St y o heTe c ng Re o m fEn i o ud n t a hi f r o v r nm e a o io i ur eEx r m e t nt l M n t r ng Co s pe i n s
才极为不利 , 也不利于调动学 生和主动性和创造性 。 开设设计 性、 综合性实验 , 是培养 学生综合 能力和科 研素质 的重要途径 。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将实验课题分成几个板块 ,同时 由学生 自 由组合 ,每组人数为3 4 ,每组选 出代表 ,然后选 出自己感 ~人 兴趣 的板块 ,查阅和整理资料 ,初步设 计出实验 方案 。由各组 代表 阐述实验 方案 ,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 同讨论实验方案的 可行性 。一旦形成可行 的实验方案 , 由各组 学生独立完成 实 验任务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 ,给了学生更大 的 自由空 间,学生 变被动为主动 , 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 发学 生潜在 的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 了学 生们 的团队协作精神 。
r f r n ea s sme t e o mi gt se s n to fe p rme t l c r , t h me h d o x e i n a s o e ec
Ke w o d : n io m e t l o i rn y r s e v r n n a n t i g; e p rm e t t a h n e o m o x ei n ; e c igrfr m
环境监测 是一 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 要 目的在于 使学生掌握有 关环境监测 的基本理论 知识 ; 了解环 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 的原则 ;了解环境监测 的全过程 , 从布点、采样、样 品保存、样 品预处理到样 品分析测试和数据 处理 ;更重 要的是 ,通过实验教学 ,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严谨 的治学态度 , 这必然成为实验教学 工作的 目的和重 点,同时也是 实验教 学的突破与创新 的重点 。 国内不少院校都在进行 实验教 学的改革 实践 8 1 。
dsus d n ld ds e g e ige p r na t c ig a js n e o t t o te x ei ns a dn p n x ei ns e h n ig h r t e f o ue d icse c e rn t nn x e me tle hn ; dut gt ne s fh p r i u t h i a i hc n e me t d igo e p r ; e me t n a c epa i c mp tr n ; nt cco a
Hua hu , ngRui a Zha ng ing W a g Li e,S n Xi i g ngZe q a , n m i u nn
( ol e f ce c, r w sA&FUnv ri , n l g7 10 C ia C l g i e Not et e oS n h ies y Ya gi 1 , hn ) t n 20
2 1 年 第 3期 00
广



1 5l
第 3 卷 总第 2 3 7 0 期
www.d h m .on g c e c r
环 境 监 测 实 验教 学 改 革 的初 探
黄瑞华 ,张增强 ,王丽梅 ,孙西宁
( 北农 林科 技 大学 理学 院 ,陕西 杨凌 72 0 ) 西 1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