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 种群 B.生物体 C.细胞 D.生物圈【答案】C【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的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的动物植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完成的,营寄生生活。

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细胞中细胞质流向是顺时针,则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用显微镜的凹面镜反光,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答案】D【解析】A.若细胞中细胞质流向是顺时针,则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向也是顺时针的,因物像旋转180度后逆时针方向不变,A错误;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因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B错误;C.用显微镜的凹面镜反光,能使视野变亮,不能调节放大倍数,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多少无关,C错误;D.在观察细胞结构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后用高倍镜观察,D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情况,特别注意高倍显微镜在使用时: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

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B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C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所以不含糖类D .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A .代谢活动的强弱与细胞内自由水的比例无关B .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高于成年人C .日晒过程会使种子丢失结合水D .氨基酸缩合成肽链过程中需要水参加反应3、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青霉菌和乳酸菌都有拟核和核糖体B .变形虫和念珠藻都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C .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二者都有叶绿体D .醋酸菌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4、在下列物质中,将其中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分子(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A. 3、3、2B. 4、3、3、C. 3、2、4D. 2、2、25、据悉,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 ,目前已经造成全球近4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过万人,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国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趋势,引起各国高度重视。

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能大量增殖B.埃博拉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D.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四种碱基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H 2N —CH —COOH CH 3 ② H 2N —CH —COOH 2—NH 2 ③ HOOC —CH 2—CH —NH2 COOH NH 2 ④ HOOC —CH ⑤ H 3C —CH ——CH —COOH COOH CH 2—NH 2 ⑥ H 2N —CH —COOH(CH 2)4—CH 3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结构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RNA与DNA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可以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有两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③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在所有细胞中的大小和含量是不变的8、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9、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相似的一组是()A.磷脂DNA 核苷酸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C.淀粉抗体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D.核糖核糖核酸细胞膜10、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OwNz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赖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

[精品]2015-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数学期中试卷与答案

[精品]2015-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数学期中试卷与答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5分)下列函数与y=x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A.y=B.y=C.y=log a a x D.y=a(a>0且a≠1)2.(5分)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为()A.y=x2+x B.y=21﹣x C.y=log0.5(1+x)D.y=x|x|3.(5分)三个数0.76,60.7,log0.76的大小关系为()A.0.76<log0.76<60.7B.0.76<60.7<log0.76C.log0.76<60.7<0.76D.log0.76<0.76<60.74.(5分)函数f(x)=2x﹣1+log2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B.(,)C.(,1)D.(1,2)5.(5分)在函数y=|x|(x∈[﹣1,1])的图象上有一点P(t,|t|),此函数与x轴、直线x=﹣1及x=t围成图形(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函数关系图可表示为()A. B.C.D.6.(5分)若tanα=3,则的值为()A.2 B.3 C.4 D.67.(5分)已知f(sinx)=sin3x,则f(cos30°)=()A.0 B.1 C.﹣1 D.8.(5分)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1,+∞)B.(﹣∞,﹣1]C.(1,+∞)D.(﹣∞,﹣3)9.(5分)已知函数f(x)=(x﹣a)(x﹣b)(其中a>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g(x)=a x+b的图象是()A.B.C.D.10.(5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都有xf(x+1)=(1+x)f(x),则f()=()A.0 B.C.1 D.11.(5分)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定义若A={1,2},B={x|(x2+ax)(x2+ax+2)=0},且A*B=1,设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S,则C(S)=()A.4 B.3 C.2 D.112.(5分)已知函数,定义:使f(1)×f(2)×f(3)×…×f(k)为整数的数k(k∈N*)叫作企盼数,则在区间[1,1000]内这样的企盼数共有()个.A.7 B.8 C.9 D.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函数f(x)=2的值域是.14.(5分)若函数f(x)=﹣x2+2ax与函数g(x)=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5.(5分)已知f(x)=2|x﹣a|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则实数a的值为.16.(5分)已知函数,则使f(a2)>f(4a)成立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17.(14分)已知函数f(x)=.(1)设f(x)的定义域为A,求集合A;(2)判断函数f(x)在(1,+∞)上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18.(14分)某机械生产厂家每生产产品x(百台),其总成本为G(x)(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8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x)(万元)满足R(x)=,假定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请完成下列问题:(Ⅰ)写出利润函数y=f(x)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Ⅱ)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19.(14分)设f(x)=mx2+3(m﹣4)x﹣9.(1)试判断函数f(x)零点的个数;(2)若满足f(1﹣x)=f(1+x),求m的值;(3)若m=1时,x∈[0,2]上存在x使f(x)﹣a>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0.(14分)设a为实数,函数f(x)=x|x﹣a|.(1)讨论f(x)的奇偶性;(2)当0≤x≤1时,求f(x)的最大值.21.(14分)设函数f(x)=(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1)求t的值;(2)若f(1)>0,求使不等式f(kx﹣x2)+f(x﹣1)<0对一切x∈R恒成立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f(x)的图象过点(1,),是否存在正数m,且m≠1使函数g(x)=log m[a2x+a﹣2x﹣mf(x)]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5分)下列函数与y=x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A.y=B.y=C.y=log a a x D.y=a(a>0且a≠1)【解答】解:选项A中,y≥0,与原函数y=x的值域R不符;选项B中,x≠0,与原函数y=x的定义域R不符;选项C,y=log a a x=x,与原函数y=x一致;选项D,x≥0,与原函数y=x的定义域不符;故选:C.2.(5分)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为()A.y=x2+x B.y=21﹣x C.y=log0.5(1+x)D.y=x|x|【解答】解:A中,y=x2+x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不满足条件;B中,y=21﹣x在定义域R上是减函数,∴不满足条件;C中,y=log0.5(1+x)在定义域(﹣1,+∞)是减函数,∴不满足条件;D中,y=x|x|=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在定义域R上是增函数,满足条件;故选:D.3.(5分)三个数0.76,60.7,log0.76的大小关系为()A.0.76<log0.76<60.7B.0.76<60.7<log0.76C.log0.76<60.7<0.76D.log0.76<0.76<60.7【解答】解:由对数函数y=log0.7x的图象和性质可知:log0.76<0由指数函数y=0.7x,y=6x的图象和性质可知0.76<1,60.7>1∴log0.76<0.76<60.7故选:D.4.(5分)函数f(x)=2x﹣1+log2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B.(,)C.(,1)D.(1,2)【解答】解:∵函数f(x)=2x﹣1+log2x,在(0,+∞)单调递增.∴f(1)=1,f()=﹣1,∴根据函数的零点的判断方法得出: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故选:C.5.(5分)在函数y=|x|(x∈[﹣1,1])的图象上有一点P(t,|t|),此函数与x轴、直线x=﹣1及x=t围成图形(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函数关系图可表示为()A. B.C.D.【解答】解:由题意知,当t>0时,S的增长会越来越快,故函数S图象在y轴的右侧的切线斜率会逐渐增大,故选:B.6.(5分)若tanα=3,则的值为()A.2 B.3 C.4 D.6【解答】解:∵tanα=3,∴原式===2tanα=6.故选:D.7.(5分)已知f(sinx)=sin3x,则f(cos30°)=()A.0 B.1 C.﹣1 D.【解答】解:令t=﹣x,f(sint)=sin3t,将t=﹣x代入f(sinx)=sin3x得:f(sin(﹣x))=f(cosx)=sin3(﹣x)=sin(﹣3x)=﹣cos3x,∴f(cos30°)=﹣cos90°=0.故选:A.8.(5分)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1,+∞)B.(﹣∞,﹣1]C.(1,+∞)D.(﹣∞,﹣3)【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3)∪(1,+∞)令t=x2+2x﹣3,则y=∵y=为减函数,t=x2+2x﹣3在(﹣∞,﹣3)上为减函数;在(1,+∞)为增函数∴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为(﹣∞,﹣3).故选:D.9.(5分)已知函数f(x)=(x﹣a)(x﹣b)(其中a>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g(x)=a x+b的图象是()A.B.C.D.【解答】解:由函数的图象可知,﹣1<b<0,a>1,则g(x)=a x+b为增函数,当x=0时,y=1+b>0,且过定点(0,1+b),故选:C.10.(5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都有xf(x+1)=(1+x)f(x),则f()=()A.0 B.C.1 D.【解答】解:由xf(x+1)=(1+x)f(x)可得=,f()=f()f()=f(﹣)又∵f()=f(﹣)∴f()=0,f()=0,故选:A.11.(5分)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定义若A={1,2},B={x|(x2+ax)(x2+ax+2)=0},且A*B=1,设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S,则C(S)=()A.4 B.3 C.2 D.1【解答】解:由于(x2+ax)(x2+ax+2)=0等价于x2+ax=0 ①或x2+ax+2=0 ②,又由A={1,2},且A*B=1,∴集合B要么是单元素集合,要么是三元素集合,1°集合B是单元素集合,则方程①有两相等实根,②无实数根,∴a=0;2°集合B是三元素集合,则方程①有两不相等实根,②有两个相等且异于①的实数根,即,解得a=±2,综上所述a=0或a=±2,∴C(S)=3.故选:B.12.(5分)已知函数,定义:使f(1)×f(2)×f(3)×…×f(k)为整数的数k(k∈N*)叫作企盼数,则在区间[1,1000]内这样的企盼数共有()个.A.7 B.8 C.9 D.10(n+2)(n∈N*),【解答】解:∵函数f(n)=log n+1∴f(1)=log23,f(2)=log34,…f(k)=log k+1(k+2).∴f(1)•f(2)…f(k)=log23•log34•…•log k+1(k+2)=log2(k+2).若f(1)•f(2)…f(k)为整数,则k+2=2n(n∈Z),又∵k∈[1,1000],故k∈{2,6,14,30,62,126,254,510}.∴在区间[1,1000]内这样的企盼数共有8个.故选: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函数f(x)=2的值域是[4,+∞).【解答】解:令u(x)=x2+2x+3,则u(x)=(x+1)2+2≥2,∴函数f(x)=2=2u(x)≥22=4,∴函数f(x)=2的值域为[4,+∞),故答案为:[4,+∞).14.(5分)若函数f(x)=﹣x2+2ax与函数g(x)=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1] .【解答】解:因为函数f(x)=﹣x2+2ax在[1,2]上是减函数,所以﹣=a≤1①,又函数g(x)=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所以a>0②,综①②,得0<a≤1,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1].故答案为:(0,1].15.(5分)已知f(x)=2|x﹣a|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则实数a的值为1.【解答】解:方法1:∵y=|x﹣a|,关于x=a对称,∴f(x)=2|x﹣a|关于x=a对称,∴对称轴x=a=1,即a=1,方法2:∵f(x)=2|x﹣a|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f(1+x)=f(1﹣x),即2|1+x﹣a|=2|1﹣x﹣a|,∴|1+x﹣a|=|1﹣x﹣a|,解得a=1.故答案为:1;16.(5分)已知函数,则使f(a2)>f(4a)成立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4,+∞).【解答】解:x≥0时,f(x)=x2+2x=(x+1)2﹣1,x<0时,f(x)=﹣x2+2x=﹣(x﹣1)2+1,作出f(x)的草图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x)在R上单调递增,∴f由(a2)>f(4a)可得a2>4a,解得a>4或a<0,∴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4,+∞),故答案为:(﹣∞,0)∪(4,+∞).三、解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17.(14分)已知函数f(x)=.(1)设f(x)的定义域为A,求集合A;(2)判断函数f(x)在(1,+∞)上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解答】解:(1)由x2﹣1≠0,得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R|x≠±1(4分)(2)函数在(1,+∞)上单调递减.(6分)证明:任取x1,x2∈(1,+∞),设x1<x2,则△x=x2﹣x1>0,(8分)∵x1>1,x2>1,∴x12﹣1>0,x22﹣1>0,x1+x2>0.又x1<x2,所以x1﹣x2<0,故△y<0.因此,函数在(1,+∞)上单调递减.(12分)18.(14分)某机械生产厂家每生产产品x(百台),其总成本为G(x)(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8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x)(万元)满足R(x)=,假定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请完成下列问题:(Ⅰ)写出利润函数y=f(x)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Ⅱ)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解答】解:(Ⅰ)由题意得G(x)=2.8+x (2)分∴f(x)=R(x)﹣G(x)=.…6 分(Ⅱ)当x>5时,∵函数f(x)递减,∴f(x)<f(5)=3.2(万元).…8 分当0≤x≤5时,函数f(x)=﹣0.4(x﹣4)2+3.6当x=4时,f(x)有最大值为3.6(万元).…11 分∴当工厂生产400台时,可使赢利最大为3.6万元.…12 分19.(14分)设f(x)=mx2+3(m﹣4)x﹣9.(1)试判断函数f(x)零点的个数;(2)若满足f(1﹣x)=f(1+x),求m的值;(3)若m=1时,x∈[0,2]上存在x使f(x)﹣a>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①当m=0时,f(x)=﹣12x﹣9为一次函数,有唯一零点②当m≠0时,由△=9(m﹣4)2+36m=9(m﹣2)2+108>0故f(x)必有两个零点(2)由条件可得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1,且m≠0,解得:m=;(3)依题原命题等价于f(x)﹣a>0有解,即f(x)>a有解∴a<f(x)max∵f(x)在[0,2]上递减,∴f(x)max=f(0)=﹣9,故a的取值范围为a<﹣9.20.(14分)设a为实数,函数f(x)=x|x﹣a|.(1)讨论f(x)的奇偶性;(2)当0≤x≤1时,求f(x)的最大值.【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当a=0时f(x)=x|x﹣a|=x|x|,为奇函数.当a≠0时,f(x)=x|x﹣a|,f(1)=|1﹣a|,f(﹣1)=﹣|1+a|,f(﹣x)≠f(x)且f(﹣x)≠﹣f(x),∴此时函数f(x)为非奇非偶函数.(2)若a≤0,则函数f(x)=x|x﹣a|在0≤x≤1上为增函数,∴函数f(x)的最大值为f(1)=|1﹣a|=1﹣a,若a>0,由题意可得f(x)=,由于a>0且0≤x≤1,结合函数f(x)的图象可知,由,当,即a≥2时,f(x)在[0,1]上单调递增,∴f(x)的最大值为f(1)=a﹣1;当,即时,f(x)在[0,]上递增,在[,a]上递减,∴f(x)的最大值为f()=;当,即时,f(x)在[0,]上递增,在[,a]上递减,在[a,1]上递增,∴f(x)的最大值为f(1)=1﹣a.21.(14分)设函数f(x)=(a>0且a≠1)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1)求t的值;(2)若f(1)>0,求使不等式f(kx﹣x2)+f(x﹣1)<0对一切x∈R恒成立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f(x)的图象过点(1,),是否存在正数m,且m≠1使函数g(x)=log m[a2x+a﹣2x﹣mf(x)]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1)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f(0)=0,∴t=2;(2)由(1)得f(x)=a x﹣a﹣x,∵f(1)>0得又a>0∴a>1,由f(kx﹣x2)+f(x﹣1)<0得f(kx﹣x2)<﹣f(x﹣1),∵f(x)为奇函数,∴f(kx﹣x2)<f(1﹣x),∵a>1∴f(x)=a x﹣a﹣x为R上的增函数,∴kx﹣x2<1﹣x对一切x∈R恒成立,即x2﹣(k+1)x+1>0对一切x∈R恒成立故△=(k+1)2﹣4<0解得﹣3<k<1(3)函数f(x)的图象过点(1,),∴a=2,假设存在正数m,且m≠1符合题意,由a=2得==设t=2x﹣2﹣x则(2x﹣2﹣x)2﹣m(2x﹣2﹣x)+2=t2﹣mt+2,∵x∈[1,log23],∴记h(t)=t2﹣mt+2,∵函数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ⅰ)若0<m<1时,则函数h(t)=t2﹣mt+2在有最小值为1由于对称轴∴,不合题意(ⅱ)若m>1时,则函数h(t)=t2﹣mt+2>0在上恒成立,且最大值为1,最小值大于0①又此时,故g(x)在[1,log23]无意义所以②无解,综上所述:故不存在正数m,使函数在[1,log23]上的最大值为0.。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2.一石块从地面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它着地的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B.C.D.3.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下面四个速度图象中表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是()A.4.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A.2m/s B.10m/s C.2.5m/s D.5m/s5.某电工用两根轻绳安装一盏电灯,由于安装不当,安装如图所示,轻绳长度AO<BO,则()A.AO绳和BO绳承受的拉力一样大B.AO绳承受的拉力较大C.BO绳承受的拉力较大D.电灯的重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拉力6.体操运动员静止悬挂在单杠上,当两只手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运动员手臂受到的拉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7.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2s末的速度为5m/s B.第1s内的位移是2.0mC.加速度大小是2.0m/s D.初速度为零8.在一条宽马路上某处有A、B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4时间内的情景是()A.A车在0~t1时间内做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在t2时刻A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在t4时刻,A车追上B车D.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9.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D.人不能追上公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1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A.甲比乙先落地 B.甲和乙同时落地C.落地时甲比乙速度大D.落地时甲和乙速度相同12.将1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则F1、F2的值可能是下列哪些情况()A.F1=12N,F2=16N B.F1=10N,F2=10NC.F1=6N,F2=3N D.F1=5N,F2=6N13.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在2s末追上甲B.乙追上甲前两者最远距离为40mC.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80m远D.4s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14.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墙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mg B.μF C.mg D.F15.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16.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28 N B.对地面的压力为24 NC.所受摩擦力为12N D.所受摩擦力为4N17.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A.18N和10N B.4N和10N C.12N和2N D.14N和2N三、实验题(共14分)19.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画出,测得AB、AC、AD、AE、AF、AG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S3=5.38cm,S4=8.16cm,S5=11.45cm,S6=15.26 cm①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m/s;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2(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②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20.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填“甲”或“乙”).四、计算题(2小题,共24分)21.(10分)(2013•和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14分)(2015秋•汕头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l=0.2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空管N点下端距离d=0.25m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求:(1)若经过t1=0.2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2)若经过t2=0.5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3)为了使小球在空管内部运动的时间最长,求v0的大小,并求出这个最长时间.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考点】重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自由下落的物体也受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解答】解:A、自由下落的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只有在地球的两极,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不总是垂直向下的,而是竖直向下.故C错误.D、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对重力的理解.要牢记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可以结合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知识加深对重力的理解.基础题.2.一石块从地面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它着地的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B.C.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关系公式求解.【解答】解:设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v2=2gh得:v2=2gh…①()2=2gh′…②由①②解得:h′=则距地面的高度为:H=h﹣h′=h﹣=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的基本能力,是基本题,比较简单,考试时不能丢分.3.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下面四个速度图象中表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是()A.【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恒定,故v﹣t图象的斜率一定,为一条直线.【解答】解: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为:v=v0﹣gt故v﹣t图象是一条直线,速度反向后加速度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性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全程列式,也可以分段考虑.4.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A.2m/s B.10m/s C.2.5m/s D.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物体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①由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②联立①②两式代入数据得:v1=5m/s,即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5m/s,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推论公式的应用,对于这些推论要会正确推导,明确其适用条件.5.某电工用两根轻绳安装一盏电灯,由于安装不当,安装如图所示,轻绳长度AO<BO,则()A.AO绳和BO绳承受的拉力一样大B.AO绳承受的拉力较大C.BO绳承受的拉力较大D.电灯的重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拉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将电灯对O点的拉力按作用效果分解,沿A0方向上的分力等于AO绳的拉力,沿BO 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BO绳的拉力,比较两拉力的大小.【解答】解:物体对O点拉力等于物体重力,此力有两个效果:一是使AO绳拉紧;二是使BO 绳拉紧.按效果把物体对O点的拉力分解,通过作图可得AO绳受的力大于BO绳受的力.由于绳子间的夹角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拉力与灯泡的重力的大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分析两段绳子受力,力学问题离不开几何关系,要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6.体操运动员静止悬挂在单杠上,当两只手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运动员手臂受到的拉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当运动员增大双手间距离时,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分析两只手臂的拉力如何变化.两只手臂的拉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并不相反.每只手臂的拉力不一定小于mg,也可能等于mg.【解答】解:根据每只手臂的拉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保持不变,则当减小双手间距离时,两手臂间夹角减小,每只手臂的拉力将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变化关系来判断手臂拉力如何变化,也可以用质点代替人,由平衡条件得到手臂的拉力与手臂间夹角的关系,再由数学知识分析.7.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2s末的速度为5m/s B.第1s内的位移是2.0mC.加速度大小是2.0m/s D.初速度为零【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以及第1s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第2s末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解答】解:A、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第2s末的速度,故A正确.B、根据得,加速度a=,第1s内的位移,故B、C正确.D、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物体的初速度v0=v2﹣at=5﹣2×2m/s=1m/s,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8.在一条宽马路上某处有A、B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4时间内的情景是()A.A车在0~t1时间内做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在t2时刻A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在t4时刻,A车追上B车D.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看出,A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速度仍为负值,说明其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B、在t2时刻甲车速度为零,然后改变方向运动,但是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即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B错误;C、在t2~t4时刻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根据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t轴上方速度速度为正,t轴下方速度为负.9.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解答】解: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加重力、推力F,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如图所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对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要理解: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10.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D.人不能追上公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在人追赶汽车的过程中,在速度与汽车速度相等前,两者的距离逐渐减小,若追不上,速度相等后,两者的距离逐渐增大,判断是否追上,即判断速度相等时是否追上,若追不上,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解答】解:汽车速度达到4m/s所需的时间:t=在4s内,人的位移x1=vt=16m,车的位移:,因为x1<x2+10,知人不能追上汽车,此时最小距离△x=x2+10﹣x1=2m.人在追车的过程中,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人追车的过程中距离的变化,知道判断能否追上,即判断在速度相等时能否追上,若追不上,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1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A.甲比乙先落地 B.甲和乙同时落地C.落地时甲比乙速度大D.落地时甲和乙速度相同【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恒定,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解答】解:甲和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无关,位移相同,所以甲乙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甲和乙同时落地,落地时甲和乙速度相同.所以AC错误,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的理解,关键明确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基础题.12.将1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则F1、F2的值可能是下列哪些情况()A.F1=12N,F2=16N B.F1=10N,F2=10NC.F1=6N,F2=3N D.F1=5N,F2=6N【考点】力的分解.【专题】参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根据合力F和两分力F1、F2之间的关系|F1﹣F2|≤F≤|F1+F2|,求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判断哪一组合力不可能为10N.【解答】解:A、根据|F1﹣F2|≤F≤|F1+F2|,12N和16N的合力范围为[4N,28N],可能为10N.故A正确.B、根据|F1﹣F2|≤F≤|F1+F2|,10N和10N的合力范围为[0N,20N],可能为10N.故B正确.C、根据|F1﹣F2|≤F≤|F1+F2|,6N和3N的合力范围为[3N,9N],不可能为10N.故C错误.D、根据|F1﹣F2|≤F≤|F1+F2|,5N和6N的合力范围为[1N,11N],可能为10N.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合力F和两分力F1、F2之间的关系为|F1﹣F2|≤F≤|F1+F2|.13.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在2s末追上甲B.乙追上甲前两者最远距离为40mC.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80m远D.4s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参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从图象得到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的大小可分析两个质点间距离的变化.结合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进行分析.【解答】解:AB、0~2s内甲的速度一直比乙大,故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4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质点间距逐渐变小,故第2s末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大,最远距离为 S=m=20m;故AB错误;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以知道,4s末两质点位移相等,乙追上甲,此时两者离出发点的距离为S=20×4m=80m,故C正确.D、4s内两个质点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处理.14.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墙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mg B.μF C.mg D.F【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墙壁摩擦力的作用,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是mg;而滑动摩擦力f=μN=μF,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作用,注意在竖直面静止的物体,一般情况下摩擦力等于重力.15.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纵坐标s 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解答】解:A、由图可知,t0时刻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故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B、由图象知A通过的路程最大,B、C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不同,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BC沿同一方向运动,A先沿同一方向,后反向运动,故C错误;D、在s﹣t图象中,斜率代表速度,故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要理解掌握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率不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16.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28 N B.对地面的压力为24 NC.所受摩擦力为12N D.所受摩擦力为4N【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摩擦力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图,运用正交分解法,由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根据F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再确定合力.【解答】解:A、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由竖直方向力平衡,有:N=G+Fsin30°=20N+8×0.5N=24N;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故A错误,B正确.C、D、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μN=0.5×24N=12N.F的水平方向分力大小为F'=Fcos30°=4N<f m,所以物体没能被推动,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Fcos30°=4N.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竖直方向力平衡,求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再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确定物体的状态.17.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平均速度.【分析】物体竖直上抛后,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求出5s内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由△v=at求出速度的改变量.【解答】解:A、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m=45m,上升的时间为t1==3s,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h2=gt2=×10×22m=20m,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h1﹣h2=25m,方向竖直向上;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h1+h2=65m,故A正确B正确;C、由于是匀变速运动,则速度改变量:△v=at=gt=﹣10×5m/s=﹣50m/s.故C错误.D、平均速度==m/s=5m/s,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分段法,一种是整体法,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注意:5s内物体的位移也可以由此法解出,x=v0t﹣gt2=30×5﹣×10×52(m)=25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A.18N和10N B.4N和10N C.12N和2N D.14N和2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三定律.【专题】计算题.【分析】对A受力分析可求得A受地面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求得地面受到的压力;对整体受力分析可求得细线受到的拉力;因弹簧可能伸长也可能压缩,故弹力的方向有两种可能,则分情况进行计论即可得出正确结果.【解答】解:A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弹力向上,则支持力F=G A﹣F1=8N﹣4N=4N,若弹力向下,而支持力F′=8N+4N=12N;对整体分析,整体受重力、拉力及地面的支持力,若支持力为4N,则拉力F2=G A+G B﹣F=10N;若支持力为12N,则拉力F2′=G A+G B﹣F′=2N;故有两种可能:4N和10N;12N和2N;故选BC.【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并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二是明确弹簧的两种可能性,压缩或者拉伸.三、实验题(共14分)19.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画出,测得AB、AC、AD、AE、AF、AG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S3=5.38cm,S4=8.16cm,S5=11.45cm,S6=15.26 cm。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一语文科期中考参考答案2015.11 选择题。

(39分,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5 答案 BD B C A C C C B D C A B 1.B(A项中的“淬”读cuì,C项中的“眦”读zì,D项中的“篙”读gāo) 2.D(A项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项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项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项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 3.B(A项缺主语,删去“由于”即可;C项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自给”的主语是“石油”,应改为“生产的石油”;D项句式杂糅。

“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4.C(④是唯一出现主语的句子,①和④存在明显转折关系,①与下文语义联系更为紧密,所以④①为一个句群,结合标点符号,可判断④①在后两空,排除BD。

注意②⑤⑥句的隐藏信息,可排除A。

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因此⑤必在②前面。

) 5.A(具,全部) 6.C(A“距”通“拒”,“内”通“纳”;B“倍”通“背”;D“郤”通“隙”) 7.C(①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统治;②活:使动用法,使……活;③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④夜:名词作状语,连夜;⑤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⑥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3分,31-40每小题2分,共110分.)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光速最大,C对。

考点:对各种速度的认识。

2.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在a处的大B.落在b处的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大小【答案】B考点: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名师点睛】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

3.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0W、10W和4W,这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A.24W B.16WC.12W D.15W【答案】D考点:电功率的计算、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名师点睛】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结合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公式,分析出保证电路安全且功率最大的条件。

4.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使用测电笔时,手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B.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C.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D.有人触电时,用干木棒去挑搭在触电人身体上的电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A对;用电时,不弄湿用电器,B、C错;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D错。

考点:安全用电。

【名师点睛】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理综试卷(化学试题)(命题:林文虹张佩贤曾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7.《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8.美、德两国成功合成具有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关于(AlH3)n的推测错误..的是A.氢铝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B.氢铝化合物中铝显+3价,氢显-1价C.铝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氢铝化合物D.氢铝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 AD.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3N A个电子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C.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D.向含0.5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3.44L(标准状况下)Cl2:10Fe2++14Br-+12Cl2=10Fe3++7Br2+24Cl-11.下列所陈述的事实与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酸碱性,试纸显蓝色NaClO水解显碱性B 收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气体颜色变浅生成的红棕色NO2气体部分转化为无色气体C 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再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萃取12.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A.②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13.天津危险品仓库起火引发爆炸,产生的CN-污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9~10并加入食盐,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OH--2e-= ClO-+ 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H2↑ + 2OH-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2H+ = N2↑ + 2CO2↑ + 5Cl-+ H2O26.(14分)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 + CO2 + NaCl + H2O == NH4Cl + NaHCO3↓,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右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1. 下列函数与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 )A. B.C. (且)D. (且)2.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为 ( )A. B.C. D.3.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A. B.C. D.4.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B. C. D.5. 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一点,此函数与轴,直线及围成图形(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图可表示为 ( )A. B.C. D.6. 若,则的值为 ( )A. B. C. D.7. 已知,则 ( )A. B. C. D.8.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9. 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A. B.C. D.10.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都有,则 ( )A. B. C. D.11. 用表示非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定义若,,且,设实数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则 ( )A. B. C. D.12. 已知函数,定义:使为整数的数叫作企盼数,则在区间内这样的企盼数共有个.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13. 函数的值域是.14. 若函数与在区间上都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 已知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实数的值为.16. 已知函数则使成立的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17. 已知函数.(1)设的定义域为,求集合;(2)判断函数在上单调性,并用单调性的定义加以证明.18. 某机械生产厂家每生产产品(百台),其总成本为(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万元,并且每生产百台的生产成本为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万元)满足,假定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利润函数的解析式;(2)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盈利最多?19. 设.(1)试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2)若满足,求的值;(3)若时,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0. 设为实数,函数,(1)讨论的奇偶性;(2)当时,求的最大值.21. 设函数(且)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1)求的值;(2)若,求使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的实数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的图象过点,是否存在正数,且使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第一部分1. D2. D3. D4. C5. B6. D7. A 【解析】.8. B 9. A 【解析】由(其中图象可知,.所以图象为 A 图.10. A【解析】令,,.令,则,又为偶函数,所以,所以.11. B 【解析】由,则或,,当时,符合题意;当,,符合题意.综上,.12. B 【解析】由,所以.若其为整数,则,且,,所以最大取,所以这样的共有个.第二部分13.14.【解析】函数的图象开口朝下,对称轴为,在区间上是减函数需满足,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需满足,由得.15.16.【解析】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由图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使成立需,解得或.第三部分17. (1)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2)函数在上单调递减.证明:任取,设,则,.因为,,所以,,.又,所以,故.因此,函数在上单调递减.18. (1)由题意得,所以(2)当时,因为函数递减,所以(万元).当时,函数;当时,有最大值为(万元).所以当工厂生产台时,可使盈利最大为万元.19. (1)(i)当时,为一次函数,有唯一零点.(ii)当时,由,故必有两个零点.(2)由条件可得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且,解得(3)依题原命题等价于有解,即有解.所以,因为在上递减,所以,故.20. (1)当时,,此时为奇函数.当时,,,由且,此时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2)当时,因为时,为增函数,所以时,.当时,因为,所以,其图象如图所示:①当,即时,;②当,即时,;③当,即时,.综上:当时,;当时,;当时,;21. (1)法 1:因为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所以,得.此时,故成立,所以的值为.法 2:因为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所以,即所以对恒成立,所以,即.(2)由(1)得,由得.又,所以,由,得因为为奇函数,所以.因为,所以为上的增函数.所以对一切恒成立,即对一切恒成立,故解得(3)假设存在正数,且符合题意,由得设,则.因为,所以记.因为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所以(i)若时,则函数在有最小值为.由于对称轴,所以,不合题意;(ii)若时,则函数在上恒成立,且最大值为,最小值大于.①又此时,又,故在无意义,所以应舍去.②无解综上所述:故不存在正数,使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英语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英语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英语本试卷共三部分,共7页,满分135分(120×1.125)。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答题卡上的班级、姓名和试室号、学号,用2B铅笔将学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D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In October 2010, I left my hometown and family in Virginia and moved to Iowa so I could be coached by Liang Chow. I'd been dreaming of an Olympic gold medal since I was eight — but gradually, that dream seemed like a million miles away.On January 2, 2012, while Mom was visiting me in Iowa, I told her, “I don't like gymnastics anymore. I want to try dancing, or become a singer. I can get a job in Virginia. I just want to come home.”Mom's eyes narrowed and her expression turned to stone. “You're breaking my heart, Brie,” she said. “You've been doing gymnastics for ten years, and now you want to quit? Have you lost your mind?”I hadn't lost my mind, but I had lost my fire. It's an entirely different thing to push toward that dream when you feel alone.“I'm not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 Mom,” I said. “I just don't want to do it anymore.”“I know you miss home. But you've signed a contract that says you will represent you r country to the best of your ability. You've got a responsibility to your teammates. And now you just want to walk away? I will not let you be dishonorable. If you don't like gymnastics, then at the very least, you will finish the season.”The next afternoon as I dragged myself into Chow's gym, I thought of the efforts Mom had made in order to pay for my training. I thought of my two sisters: Arielle, who gave up ballroom dancing, and Joyelle, who stopped ice skating so that our single mom could afford to keep me in gymnastics.For now,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Exactly 210 days before I ever attempted my first vault (跳跃) in the London Summer Olympics, my leap of faith came this close to ending in a crash of disaster.1. The author wanted to give up gymnastics because _____.A. she thought she loved music moreB. she was overcome with homesicknessC. an Olympic gold was beyond her reachD. the training for the Olympics was too hard2.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author _____.A. was born into an athletic familyB. realized her Olympic dreamC. changed her mind in the endD. had a bad childhood3.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My leap of faithB. A quitterC. My motherD. A dream come trueBLong-tim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can lead to physical changes in the brain and cause trouble i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even anxiety. This is suggested by the results of new research on mice.While other studies have shown the harmful effects of polluted air in the lungs and heart, this is the first to show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rain.The team of Laura Fonken, Randy Nelson, from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has spread to the brain a previous line of research which found that fine particulate (微粒) matter floating in the air mainly because of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humans, causes swelling in much of the body, and may be related to high blood pressure problems, and some other diseases.In the research Fonken and his colleagues exposed mice to polluted air for six hours each day, five days a week, over a period of 10 months, almost half the average life length of mice.Polluted air contains fine particles created by cars, factories and natural dust. Fine particles of this kind are tiny, about 2.5 micrometers in diameter, or about one-thirtieth the width of a human hair. These particles can go deep into lungs and other organs.The concentration of this particulate material to which they exposed mice is equal to the concentration at which people can be exposed in some polluted urban areas.After a period of 10 months, the researchers got the animals to have a series of behavioral tests. Both the behavior of mice and the results of neurological (神经的) tests done to them show that those within the polluted air had more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higher levels of anxiet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ng-time exposure to polluted air can have measurabl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human brain and can cause a variety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is could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ose living and working in polluted urban areas.4.The results of new research on mice first suggest that polluted air mainly does harm to _________ .A.normal organs B.lungs and heart C.mental health D.blood pressure 5.The bad effects of tiny particles in polluted air are those Except ___________ .A.high blood pressure problems B.making human hair thinnerC.different kinds of diseases D.swelling in much of the body 6.From the last sentence we can infer that people living in polluted urban areas ___________ .A.a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mental problems B.can measur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m C.show little concern for air pollution D.can be exposed to polluted air longer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Long-tim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B.Evidence and Concern of Air Pollution C.Measurable Effect on Human Brain D.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Air PollutionC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school we make books and reading a constant source of possible failure and public humiliation. When children are little we make them read aloud, before the teacher and other children, so that we can be sure they “know” all the words they are reading. Thismeans that when they don’t know a word, they are going to make a mistake, right in front of everyone. After having taught fifth-grade classes for four years, I decided to try at all costs to rid them of their fear and dislike of books, and to get them to read oftener and more adventurously.One day soon after school had started, I said to them, “Now I’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 reading that you have probably never heard a teacher say before. I would like you to read a lot of books this year, but I want you to read them only for pleasure. I am not going to ask you questions to find out whether you understand the books or not. If you understand enough of a book to enjoy it and want to go on reading it, that’s enough for me. Also I’m not going to ask you what words mean. “The children sat stunned and silent. Was this a teacher talking? One girl, who had just come to us from a school where she had had a very hard time, looked at me steadily for a long time after I had finished. Then, still looking at me, she said slowly and seriously, “Mr. Holt, do you really mean that?” I said just as seriously, “I mean every word of it.”During the spring she really astonished me. One day, she was reading at her desk, From a glimpse of the illustrations I thought I knew what the book was. I said to myself, “It can’t be,” and went to take a closer look. Sure enough, she was reading Moby Dick , in edition with woodcuts. I said, “Don’t you find parts of it rather heavy going?” She answered, “Oh, sure, but I just skip over those parts and go on to the next good part. ”This is exactly what reading should be and in school so seldom is—an exciting, joyous adventure. Find something, dive into it, take the good parts, skip the bad parts, get what you can out of it, go on to something else. How different is our mean-spirited, picky insistence that every child get every last little scrap of “understanding” that can be dug out of a book.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hildren’s fear and dislike of books may result from________.A. reading little and thinking littleB. reading often and adventurouslyC. being made to read too muchD. being made to read aloud before others9. Upon hearing the teacher’s talk, the children probably felt that________.A. it sounded stupidB. it was not surprising at allC. it sounded too good to be trueD. it was no different from other teachers' talk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girl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She skipped over those easy parts while reading.B. She had a hard time finishing the required reading tasks.C. She learned to appreciate some parts of the difficult books.D. She turned out to be a top student after coming to this school.11. From the teacher's point of view,_________ .A. children cannot tell good parts from bad parts while readingB. children should be left to decide what to read and how to readC. reading is never a pleasant and inspiring experience in schoolD. reading involves understanding every little piece of informationDIf you know exactly what you want, the best route to a job is to get specialized training. A recent survey shows that companies like graduates in such fields as business and health care who can go to work immediately with very little on-the-job training.That’s especially true of booming fields that are challenging for workers. At Cornell’s 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 for example, bachelor’s degree graduates get an average of four or five job offers and plenty of chances for rapid advancement. Large companies, especially, like abackground of formal education coupled with work experience.But in the long run, too much specialization doesn’t pay off. Business, which has been flooded with MBAs, no longer considers the degree an automatic stamp of approval. The MBA may open doors and command a higher salary in the first place, but the impact of a degree washes out after five years.As further evidence of the erosion (销蚀) of corporate (公司的) faith in specialized degrees, Michigan State’s Scheetz states a pattern in corporate hiring practices, although companies tend to take on specialists as new hires, they often seek out generalists for middle and upper-level management. “They want someone who isn’t limited by nuts and bolts to look at the big picture, ” says Scheetz.Time and again labor-market analysts mention a need for talents that liberal-arts majors are thought to have: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organizational skills, open-mindedness and adapt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David Birch claims he does not hire anybody with an MBA or an engineering degree, “I hire only liberal-arts people because they have a less-than-canned way of doing things,” says Birch. Liberal-arts means an academically thorough and strict program that includes literature, history, mathematics, economics, science, human behavior—plus a computer course or two. With that under your belt, you can feel free to specialize, “A liberal-arts degree coupled with an MBA or some other technical training is a very good comb ination in the marketplace,” says Scheetz.12. What kinds of people are in high demand on the job market?A. Students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humanities.B. People with an MBA degree front top universities.C. People with formal schooling plus work experience.D. People with special training in engineering.13. By saying “...but the impact of a degree washes out after five years”,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_.A. most MBA programs fail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olid foundationB. an MBA degree does not help promotion to managerial positionsC. MBA programs will not be as popular in five years’ time as they are nowD. in five years people will forget about the degree the MBA graduates have got.14. David Birch claims that he only hires liberal-arts people because ________.A. they are more capable of handling changing situationsB. they can stick to established ways of solving problemsC. they are thoroughly trained in a variety of specialized fieldsD. they have attended special programs in management.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does the author support?A. Specialists are more expensive to hire than generalists.B. Formal schooling is less important than job training.C. On-the-job training is, in the long run, less costly.D. Generalists will do better than specialists in management.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 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4-2015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英 语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35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 、B 、C 和D 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答案涂在答题卡标号为1~15的相应位置上。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advertise 。

To advertise effectively today, you must _____ the old-school idea of “reaching the masses”。

All advertising is local and personal 。

The key to effective advertising today is to focus on the 2 . Some are the 3 ways every advertiser could work out 。

You can print a specific offer of your goods or service on door —hangers and place them on doorknobs in your area. Door —hangers on doorknobs will produce results in direct 4 about the strength of your offer 。

If you need to reach the drivers , flyer (宣传单) under windshield (挡风玻璃) wipers may have better effect than door-hangers. Imagine, how 5 if you hire someone to be a walking ad or launch a T-shirt advertising, that is, you can print your products on T —shirts of your 6 。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汕头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5.101.C(“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表述错误。

由第7段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而不是“影响了……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D(由第4段可知,D项将原文“古代的中国人”说成“中国人”,扩大了范围。

)3.B(与原文不符,由第5段可知,原文是说,道教继承并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的说法是“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4.C5.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

举:推选,推荐。

“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

)6.C(最终杀了牙兵十六人,并非全军战士都免于丧命。

)7.(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或“并未受到鼓励”),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更加富裕。

(“复”“劝”“而”各1分,句意2分。

)(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或“为他申冤予以救助”)。

(“为……所”“抵罪”“申”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

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

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

”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

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升任上等官职。

”李清臣说:“我不相信。

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

”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

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们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当今的高考试题选项的区分度一般较小,备选项中的陷阱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

当剩下两个选项无法选择时,就要比较每一个选项之间的的关系了。

因为目前现行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是最佳选择题。

例如,选项与选项之间是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是否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等。

2.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

这说明()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当时的法律尚未健全完备,材料不是反映土地疆界的打破以及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而是反映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的问题,处理的结果从就从侧面也就证明了当时的确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保护土地私有者应该保护的的利益。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名师点睛】从当今的历史试题命制的潮流上来看,历史题目经常以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答,读懂材料是关键。

需要考生提取材料的关键词或主旨信息,如果材料很长一定要读完,可以用划分层次、简化材料的办法提取主旨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s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角速度ωA >ωB B .线速度v A >v B C .加速度a A >a B D .压力N A >N B14.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体重为G 的某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某同学完成了一次下蹲动作,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下列图象中符合情景的是1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 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 与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123v v v 、、,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 、C 、D ,且AB:BC:CD=1:3:5.则123v v v 、、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123::3:2:1v v v =B .123::5:3:1v v v =C .123::6:3:2v v v =D .123::9:4:1v v v =16. 如右图所示,光滑的粗铁丝折成一直角三角形,BC 边水平,AC 边竖直,∠ABC=β,AB 、AC 边上分别套有细线系着的铜环,细线长度小于BC , 当它们静止时,细线与AB 边成θ角, 则A .θ=βB .θ<βC .θ>2πD .β<θ<2π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 中正确的是A .质点可能做曲线运动B .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C .t 时刻质点离开出发点最远D .质点运动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18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河水是向右流动GG AG BCDOOx 甲乙B .甲船比乙船先到达对岸C .甲乙两船中途不可能相遇D .以岸边为参考甲船的速度比乙船的速度大19.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L .当传送带分别以v 1、v 2的速度逆时针转动(v 1<v 2),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 1,F 2;若剪断细绳时,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F 2 B .F 1=F 2 C .t 1一定大于t 2 D .t 1可能等于t 220.如图甲,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 处自由下落.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 ,小球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其中OA 段为直线,AB 段是与OA 相切于A 点的曲线,BC 是 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 、B 、C 三点对应的x 坐标及加速 度大小,则A .A x h =,g a A =B .A x h =, 0=A aC .B mgx h k=+,0B a = D .k mg h x c 2+=,0=c a21. 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A 置于水平地面上,连有轻质弹簧的质量为m 的物体B置于A 上,现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把A 、B 固定住,细线的拉力为F ,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B 的加速度为a ,此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 力为A .(M +m )gB .(M +m )g+FC .(M +m )g +maD .(M +2m )g +ma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满分182分.34. (1) 完成以下“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①如图甲,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记下结点位置O 和两测力计的示数F 1、F 2以及两细绳套的方向。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神经递质的是①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下列实验中,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A.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定是死细胞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叶绿体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叶绿素a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排除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办法是:除pH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果蔗糖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故A错误。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能看到细胞壁、叶绿体但看不到细胞膜,故B错误。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叶黄素,故C错误。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排除温度等无关变量的影响就是除PH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B.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C.RNA聚合酶和甲状腺激素不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D.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草履虫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4.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核膜是双层膜,每层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故应是四层磷脂分子组成,故A错误。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B.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C.颤藻和衣藻都不含有核膜和线粒体D.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2.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

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其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3.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

MCT1是MCT1 基因表达的产物。

下图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

据此不可推断出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MCT1基因没有表达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MCT1的基因C.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D.细胞中的MCT1含量越高,更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4.如下左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5.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期中考地理试题(2015.11)一、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A.水星或地球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地球2. 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山东半岛D .东南丘陵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 .提升地表温度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 .误伤途径飞鸟D .提高作物产量南极中山站(69.5°S,76.5°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5°S,77°E)正式开站。

据此完成5~6题。

5.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 .5时25分B .6时25分C .12时25分D .13时25分6.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B .1 020千米C .1 220千米D .1 420千米电站远景反光板某人设计了一个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下图所示),指针为时针。

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

完成7~9。

7.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图中此刻上海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春分日B.夏至日C.冬至日D.元旦8.如果此时上海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A.星期日的范围大于星期一B.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二C.星期二的范围大于星期一D.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日9.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经线,那么要使全球处在同一天,需再经过( ) A.6小时B.12小时C.18小时D.14小时10.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B.1/3C.1/6D.1/911.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冲刷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被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A.20°S B.20°N C.23.5°S D23.5°N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金山中学高一期中考化学试题(2015.11):李宝彪Ca:40 Ba:137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 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烧瓶、火柴、滤纸、漏斗。

只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透明的,胶体是不透明的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3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和类别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大基本反应 A. B. C. D. 5.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6.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且不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2KMnO4 K2MnO4 + MnO2 + O2↑ B.NaOH + HCl=NaCl + H2O C.Fe + CuSO4=Cu + FeSO4 D.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7.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D.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8.下列去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NaCl中混有少量I2可采用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B.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气体可通入足量NaOH溶液 C.除去食盐溶液中所含的碳酸钠杂质可采用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过滤的方法 D.去除淀粉溶液中的NaCl用渗析的方法 9.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逸出黄绿色的氯气 10.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 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 B.若温度和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C.若两种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 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原子数为0.4NA C.将1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D.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有可能为3NA 1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13A.0.05 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 1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21.1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是230.4 g 15.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2015-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g B.2.5g C.0.4g D.5g2.(6分)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3.(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栓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若剪断细绳时,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F1<F2B.F1=F2C.t1>t2D.t1<t24.(6分)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 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B.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增大5.(6分)如图所示,一根跨越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有一杂技演员(可视为质点),a站于地面,b从图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当演员b摆至最低点时,a刚好对地面无压力,则演员a质量与演员b质量之比为()A.1:1 B.2:1 C.3:1 D.4:16.(6分)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斜面的长度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7.(6分)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8.(6分)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2:1B.v1:v2=1:1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9.(7分)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10.(8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A.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钩码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D.改变钩码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点4的速度为v=m/s,加速度a=m/s2(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测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11.(12分)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2015.11 命题人:罗晓婷许思斌黄馥芝 注:本试卷共 7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荇(xìng)鲰生(zōu)淬火(cù)pǐ)参乘(shèng)桀骜(ào)长歌当哭(dàng) C.弄堂(lòng)卮酒(zhī)叱骂(chì)目眦尽裂(cì) D.浸渍(zì)长篙(hāo)游说(shuì)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C.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自矜功伐,不把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 B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2.一石块由高出地面上方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落地速度的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A .
4H B .2H C .34H D .38
H 3.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

下面四个速度图象中表示小球运动的v -t 图象是:
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m 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15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A .2m/s B .10m/s C .2.5m/s D .5m/s
5.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安装一盏电灯,轻绳长度AO 比BO 短,则 :
A.AO绳和BO绳的拉力一样大
B.AO绳的拉力较大
C.BO绳的拉力较大
D.电灯的重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拉力
6.体操运动员静止悬挂在单杠上,当两只手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运动员手臂受到的拉力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
7.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第2s末的速度为5m/s
B.第1s内的位移是2.0m
C.加速度大小是2.0m/s2
D.初速度不为零
8.在一条宽马路上某一处有甲、乙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4这段时间内的情景是:
A.甲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B.在t2时刻甲车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在t4时刻甲车追上乙车
D.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9.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公交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交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
B.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
C.人能追上公交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
D.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
A.甲比乙先落地B.甲和乙同时落地
C.落地时甲比乙速度大D.落地时甲和乙速度相同
12.将1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则F1、F2的值可能是下列哪些情况:
A.F1=12N,F2=16N B.F1=10N,F2=10N C.F1=6N,F2=3N D.F1=5N,F2=6N
13.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在2s末追上甲
B.乙追上甲前两者最远距离为40m
C.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80m远
D.4s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14.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墙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μF C.mg D.F
15.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
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
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
16.如图所示,重20 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

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物体:
A.对地面的压力为28 N
B.对地面的压力为24 N
C.所受摩擦力为12N
D.所受摩擦力为
17.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前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
C.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 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
A.18N和10N B.4N和10N C.12N和2N D.14N和2N
三、实验题(共14分)
19.(8分)(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画出,测得AB、AC、AD、AE、AF、AG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S3=5.38cm,S4=8.16cm,S5=11.45cm,S6=15.26 cm
①小车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2)(6分)为了探求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①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②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③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四、计算题(2小题,共24分)
20.(10分)如图所示,质量M=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的小球相
连悬在空中。

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 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

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1.(14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l=0.2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空管N点下端距离d=0.25m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
g=10m/s2,求:
(1)若经过t1=0.2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
(2)若经过t2=0.5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使小球在空管内部运动的时间最长,求v0的大小,并求出这个最长时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