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2017 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248c4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3.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以及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知识。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状况,认识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分析其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原因。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认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等相关地图。
2.教学案例:收集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案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4d74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b.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主要讲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学生在分析人口和城市分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统计数据,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注区域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
2.难点:分析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和城市分布的规律。
3.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分布的原因。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统计数据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东北地区基本情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城市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4692652e376baf1ffc4fad70.png)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 、 和 为主,地表 结构大致呈 的三带:外围是 、 、 和 等流域低地,中间是 和 ,内部则是广阔 的 。 2、东北地区属 气候,冬季 ,夏季 。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 、 和 ,降水多集 中在 。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
找出东北地区的
主要铁路干线—— 京哈线、 哈大线、 滨洲线、 滨绥线。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读图,找出哈尔 滨、大庆、齐齐哈尔、
绥芬河、长春、吉林、 图们、沈阳、大连、 鞍山、丹东等城市, 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 布的特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 占主要地位。 2、东北地区的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地区,特别 是 线( - )、 线( - )、 线( - ) 沿线地区。 3、 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4、 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车 工业的“摇篮”。 5、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 枢纽. 6、 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赫哲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鄂伦春”一词有两 种含义,即“使用驯鹿 的人”和“山岭上的 人”。找出鄂伦春族的 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 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 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 一词有“下游”或“东方” 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 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 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 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 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 含义。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 位。 2、东北地区的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地区,特别 是哈大 线(哈尔滨 - 大连 )、滨州线(哈尔 滨 – 满洲里)、 滨绥线(哈尔滨 – 绥芬河) 沿线地区。 3、哈尔滨 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4、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 车工业的“摇篮”。 5、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 通枢纽。 6、 沈阳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98a5ed1ed9ad51f11df23f.png)
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知道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能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理计算能力。
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难点:影响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主题引入一则新闻:2017年东北三省人口减少——设疑:人口为什么会减少?减少的东北人口去哪里了?回顾旧知上一节课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知识的回顾: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引出思考:东北的地理环境对人口人口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知识新授一、人口分布(一)多媒体投影“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1、人口密度如何计算出来的?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拓展“引入”新闻,了解东北人口的变化及迁移。
2、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3、根据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东北人口密集分布区主要在哪些区域?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师生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偏少,如黑龙江北部的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落实画书笔记)4、拓展思考:三江平原也是平原地形,为什么人口稀疏呢?(思考归纳)通过地理位置图及干湿地区分布图,判断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较为严寒;主要是湿润地区,沼泽广布;加上开发时间较短,因此人烟稀少。
——比如说三江平原就有不少当地特有的野生动物:天鹅、丹顶鹤等。
(二)多媒体投影“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并结合上一学期旧知识“民族分布特点”这一知识点,了解以下内容:1、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2、东北地区分布较广和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小结)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XX高考地理知识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XX高考地理知识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74935706a8114431b90dd8b9.png)
XX高考地理知识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
城市分布
1、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
1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
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绥线、滨洲线。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4430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3.png)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一、东北地区的人口情况1. 人口总量东北地区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组成,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但是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平衡、人口外流等原因,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2019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为1.0905亿人,其中辽宁省人口为4352.7万人,吉林省人口为2756万人,黑龙江省人口为3.7978万人。
2. 人口密度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是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而且,人口密度分布也比较不均衡,辽宁、吉林两省的人口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黑龙江省的人口密度则相对较低。
由于气候原因,东北地区的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南部平原地区。
3. 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种。
常住人口指在东北地区常年居住的人口,流动人口则是指在东北地区工作、学习、旅游等各种原因暂居东北地区的人口。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常住人口一直在下降,而流动人口则逐渐增加。
目前,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南部平原地区。
其中,沿海地区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港口的作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南部平原地区则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城市也相对较多。
1. 沿海城市东北地区的沿海城市包括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
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港口的作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此外,沿海城市还是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地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之一。
2. 中部城市东北地区的中部城市包括沈阳、长春、吉林市等。
这些城市是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中心,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同时,这些城市还与周边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联系紧密,是地区内企业和人才聚集的地方。
3. 南部平原城市东北地区南部平原地区的城市主要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
这些城市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bca29f1f102de2bd9705888e.png)
【易混提示】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主要 生活在三江平原。“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我国 领土最东、最北都在黑龙江省,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 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 冲积而成,位于我国最东端。
爱,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A )
A.满族
B.藏族
C.朝鲜族
D.壮族
13.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发往大连,最适合的交通
运输方式是( B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4.河北在历史上曾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被称为“燕赵之地”。
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就有“燕赵有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6.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20张PPT)
![6.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b7288ab0717fd5360cdc70.png)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
北京故宫
台北故宫
辽东半岛南部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 位于 40°N以南,是东北地区 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 纬度最低的城市,且三面环海 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 ,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避暑旅游胜地。大连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 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年9月初举 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 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 为什么“夏无酷暑,冬 无严寒”呢?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东部和山区
满族
哈尔滨、沈阳、长春、 大连
铁路
1.东北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是( ) A.中南部平原区 B.南部山区
A
C.大兴安岭地区
D.长白山区
B
2.东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赫哲族
3.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
辽 河 平 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人口较 稠密的原因。 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 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自学指导一 ★阅读教材P32内容和图6-20,结合
地图册P18东北地形区图,完成下列 内容:(看谁找的又快有准)
1、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 2、东北地区分布比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 民族是 满族 。
B
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大连
7.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CDE位于 (铁路线)上。 (2)哈尔滨拥有“异国情 离俄罗斯较近, 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与外国通商贸易发达 。 (3)大连市濒临 渤 海和 黄 海。 (4)大连市“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的原因是 纬度位置相对较低,且三面环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 。 哈大 线
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bcc17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a.png)
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是本册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城市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三个部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理分区等基本知识,对我国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地理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实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城市分布图等相关教学素材。
2.收集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实例资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图和城市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城市分布特征。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1ef52e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9.png)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 人口概况东北地区是指中国境内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个省份,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东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定居和发展。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为约1.0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6%。
其中,辽宁省人口最多,约占东北地区总人口的45%,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人口相对较少。
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大部分人口聚集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等主要城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等城市。
2. 城市分布2.1 辽宁省辽宁省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主要城市包括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等。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
大连市位于辽宁半岛的南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2.2 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和工业省份。
主要城市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2.3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的最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主要城市包括哈尔滨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和文化中心。
3. 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尤其是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这些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定居。
不过,城市化进程也面临一些问题。
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以适应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4.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6.2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6.2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a494f8819e8b8f67d1cb936.png)
朝鲜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哈尔滨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沈阳 故宫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1953年
(万人) 2010年
45.4 1190 3833
18.7 1133 2747
14口与城市分布
满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朝 鲜 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鄂温克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鄂伦 春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赫哲族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 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 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 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 分布的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 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 茂密,适宜驯鹿,动
植物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 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 “东方”之意,赫哲人是 “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 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 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 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出 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 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二、主要城市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长 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等。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 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 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 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同事, 哈尔滨有事重要的铁路枢纽, 通过滨州——滨绥线与俄罗斯
保持广泛联系。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据表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 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3倍多,2倍多,2倍多 (2)据表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 口密度分别是多少。(84.4、146.9、297.6人/千米2 )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23e6ee87f242336c1fb95ec7.png)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知识结构
东北 地区 的人 口与 城市 分布
人口分布——平原多、山区少,工业和交 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主要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城市分布
沿交通线,特别是哈大线、滨绥 线沿线地区
主要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等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 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 市分布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 城市分布
自主学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知识再现】
1.人口密度=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2.我国的人口分布具有“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的特点。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布在东 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等。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401:34:3001:34Sep-214-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1:34:3001:34:3001:3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2. 城市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 区域。城市集中在_交__通_干__线__沿_线__地区,特别是__哈_大___线、滨洲线、 滨绥线沿线地区。 3.主要城市 (1)A__哈__尔_滨___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 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哈尔滨通 过滨洲—滨绥线与___俄__罗_斯____保持广泛联系。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精品教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48ca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1.png)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本条“标准”的意思十分明确,这里主要针对“运用地图学习”的教学要求进行说明,地图并不仅仅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直观呈现,它还包含着地理判断。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系,城市分布与交通线分布之间的关系等,我们在教学中常说的“以文释图”,是指将在地图上所作的地理判断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性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地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职联系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时分配上分为1个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延续“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内容,展示哈大高铁共设23个车站,沿线较大的城市有:哈尔滨、长春、四平、铁岭、沈阳、鞍山、营口、大连等。
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还有哪些人口、城市密集的地区?其分布与铁路线有何关系?从而引入正文内容。
五、当堂练习1.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A.三江平原B.长白山地C.辽河平原D.小兴安岭2.分布在长白山东侧的主要少数民族()A.回族B.朝鲜族C.蒙古族D.鄂温克族3.东北地区占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B.河运C.铁路D.航空4.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交会的城市是()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三】:城市分布(课本33-35页)
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 的主要铁路干线——
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哈大线(哈尔滨-大连)
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
读图,找出哈尔滨、 大庆、齐齐哈尔、绥 芬河、长春、吉林、 图们、沈阳、大连、 鞍山、丹东等城市, 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 布的特点。
小结:归纳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不均匀,平原地区、______ 工业 和 (1)特点:人口分布_______ 交通运输发达 ___________ 的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中部 和_________ 南部平原 人口较为稠密; (2)集中分布区:______ 山区 人口相对稀疏。 _______
长春,吉林省省会,东 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是中国汽车、电影、光 学、生物制药、轨道客 车等行业的发源地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 业的摇篮,这里建 有宏大的第一汽车 制造厂。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 代帝王都”之称。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 纽,工业以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3、主要少数民族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 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 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 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4、少数民族的分布
东北地区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分布在西部;回 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 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 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
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狍 子又称矮鹿、野羊,属鹿科,草食动物 。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 角,雌无角。东北人也叫它“傻狍子” 。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见了什么都想 停下看个究竟,甚至追击者突然大喊一 声,它也会停下来看。所以有经验的猎 人如果一枪没打中狍子,也不会去追逃 跑的狍子,因为狍子跑一段时间会颠颠 跑回原地,看看刚刚发生了什么事,真 的是“好奇害死狍”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
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 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 渔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赫哲族
知识拓展
赫哲族的分布
2.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棒 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是说棒 槌胡乱一挥,就能打到狍子(一种动物) ,把瓢伸到河里一捞,就有很多鱼。野鸡 多的自己就飞到饭锅里去,民谣形容北大 荒物产资源及其丰富。
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历史长短是影响东北地区 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 开发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 工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 疏。
闯关东
东北地区有关东、关外之别称。这里的“关”指的是位 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 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过程。19世纪初,黄河下 游出现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而当时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 大部分土尚末开垦。迫于日益沉重的生 活压力,受灾农民不顾禁令(清 朝政府为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 兴之地”垦殖而颁布的禁关令), 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陆续“闯” 入东北。闯关东造成了东北地区 人口的急剧增长。
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鄂伦春族
知识拓展
鄂伦春族的分布
1.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山地。 原因:鄂伦春族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北部的大 、小兴安岭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 落叶松、红松、桦、杨等耐寒树种和木耳、蘑菇 、榛子等土特产和药材,林中栖息着虎、熊、鹿 、狍、野猪等动物,河里游弋着鳇鱼等鱼类。上 述资源是鄂伦春族的狩猎和采集对象,因此分布 在黑龙江省北部的山地。
拓展
• 2.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 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大连国际服装节是集经贸、文 化、旅游活动为一体的颇具规模的盛大节日。大 连举办国际服装节的优势在于其服装工业发展经 济实力强,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练习
• 东北地区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B ) • A 大连 B 沈阳 C 长春 D 哈尔滨 • 走进生活 • 1.东北地区的特大城市有哪些?
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 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具有浓 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 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 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 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1)据表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 1953年的多少倍。( 3倍多,2倍多,2倍多 )
(2)据表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 是多少。( 84.4、146.9、297.6人/千米2 )
目标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 多,北部和东部人口少。 2、影响因素
朝鲜族
鄂温克族
旗袍与旗装 旗袍是中国女 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
族女性传统的旗装。满族 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 间,为适应当地的寒冷气 候,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 旗装作为日常服饰。民国 时期,对旗装进行改进, 形成了旗袍。
旗装
旗袍
鄂伦春族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
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
拓展
• 1.哈尔滨素来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的美名。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 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哈尔滨建筑风 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市内建筑 中西合璧,格调鲜明。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 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外来文化。
辽东半岛南部的大连,地理位臵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的造船、机车 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 年9月初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 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 连举办国际服饰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
• 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B ) • A 三江平原 B 辽河平原 C 大兴安岭 D 长白山区 • 走进生活 • 1.为什么都能够被地区人口增长比较快?
大规模移民是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 2.东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
满族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目标二 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
一、城市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 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 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 线沿线地区。 二、主要城市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长春、 吉林、沈阳、大连、鞍山等。
学习目标
• 1.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民族。 • 2. 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工业部门。
哈尔滨
沈阳故宫
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
黑龙江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万人) 1953年 2010年 45.4 1190 3833 吉林 18.7 1133 2747 辽宁 14.7 2039 4375
1.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C ) A.三江平原 B.长白山地 C.辽河平原 D.小兴安岭 2.分布在长白山东侧的主要少数民族 ( B ) A.回族 B.朝鲜族 C.蒙古族 D.鄂温克族 3.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D ) A.回族 B.维吾尔族 C.壮族 D.满族 4.东北地区占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C ) A.公路 B.河运 C.铁路 D.航空 5.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交会的城市是 ( A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长春、哈尔滨
• 2.你知道东北地区著名的皇宫建筑群在哪个城市吗?
沈阳
课堂小结
人口 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交通:铁路占主要地位 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主要城市 北部的中心城市:哈尔滨 中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汽车基地) 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