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西安市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陕西省西安市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学科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

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

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意境深远,其精髓在于“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诠释了弹古琴要达到天人交融的意境。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B.“琴者,禁也”,儒家希望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儒家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
句,增强了说服力。

参考答案:
1D 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2.D 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3.B A.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琴诀》宣扬的是琴曲道德功用;D.无中生有。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座军营,那群士兵(节选)
杨西景侯发山
于是,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

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

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唰”,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

此刻,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

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

一个锅里抡勺子的生活,一个院子里共迎日月的岁月,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

纵然在这里哭过、吵过,甚至骂过,然而,在岁月的回忆里,都是人生最珍贵的欢声笑语。

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着力一展当年的豪气,开始点名:“孙雅雅。


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

” “到!”
“曲高远。


“到!”
“牛飞鸣。


“到!”
……
“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

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当年那一次点名,缺他;今天,又缺他!现场一阵沉默。

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阴着脸对大家说:“乡亲们,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

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

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把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啊!张嵩山傻了。

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

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

”张嵩山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兵兵。

杨伊洛说:“我看了张文英生前的日记,知道他有百年后把骨灰的一半埋在城垛山的愿望……可惜他出事后,尸体一直没有打捞上来。

今天就带来了他的一双鞋子,等会儿我们上山,做个衣冠冢吧,好了却他一辈子的军人情结。


张嵩山看到那双鞋子是手工做的布鞋,似乎还没有上过脚。

是张文英的老娘做的?可是,听说他的娘早早就去世了啊。

墨春秀上前一步,看着那双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是当年俺娘给他做的。


张嵩山记得,当年这个村的妇女给部队的战友每人做了一双鞋,他的,也没有舍得穿,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室桌,直到退休他才收拾回家,锁进箱子里。

没有人提议,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带着兵兵,带着张文英的那双鞋,朝城垛山走去。

同行的人,除了张嵩山的战友,还有“鱼水新村”的全体村民。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唱起了那首《城垛谣》:叔伯们啊,你们在哪头儿?
嗨,俺们在嘉峪关这头。

兄弟们啊,你们在哪头儿?嗨,俺们在山海关这头。

你挽着我的胳膊,我拽紧你的手。

这万万块秦砖吆,是咱一代代的骨头连骨头!
你抵着我的肩,我顶住你的头。

这万里城墙吆,是咱一代代的血肉筑就!
拦胡马,挡匈奴,夷狄难近咱家门口。

丢了头,抛血肉,长城护家八千秋。

您的娃,俺的妞,记住叔叔伯伯骨连骨,记住哥哥弟弟血连肉。

俺们在关外头,您们在关里头。

十三雄关忠魂守,家园万代无边忧……
开始时是一个人唱,后来,大家都跟着唱起来。

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
在城垛山上,选坟茔的时候,张嵩山选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

他说:“得让张文英瞧得见咱的老营盘。


从未落过泪的杨伊洛,此刻泪水伴着话语:“兄弟们,我和老张明年就七十了,你们也都奔六十了,就让文英兄弟代表咱们,永远看护着老营房,永远呵护着城垛山吧。


新坟隆起,全体默哀,天空阴雨四合,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

大家垂着头,都不说话,脸上稀里哗啦的,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

(《奔流》2018 年第 9 期、10 期连载)
10. 选文的人名、地名设计颇具匠心,试各举一例并分析其意蕴。

11. 选文语言简洁明快,富于变化和气势,请以第一自然段例,从句式选用角度作简要分析。

12. 选文中大家齐唱《城垛谣》,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3. 选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0. “曲高远”,意在表明军人当志存高远,有豪情壮志。

“张嵩山”,中岳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功夫之源,作为军人要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练好过硬功夫,以便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城垛山”,城垛指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也可指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矮墙,这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长城一类防御工事,进入战争的氛围中。

“鱼水新村”,军民鱼水情的一家亲思想在此表露无遗。

11. ①采用短句,使语言节奏明快,简洁有力。

如“纵然在这里哭过、吵过,甚至骂过”就以短句的形式概括再现了退伍军人们过去在军营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②结合整句与散句,使小说语言既和谐匀称,又富有变化。

如“张嵩山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在散句中穿插整句的形式,使读者感受到张嵩山重回“点名堂”内心的起伏和想象。

③采用排比句式,增强小说语言的气势,如“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就强烈抒发了军旅生活对战士们的成长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战士们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读之令人酣畅淋漓。

12. ①借助歌声表达众人对因救儿童而牺牲的战友张文英的追思与怀念,渲染了悲壮的氛围;②《城垛谣》渲染了边关将士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的场景,丰满了以张文英为代表的士兵群像。

无论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他们始终为国为民,甘于奉献,勇于牺牲;③作为作品的主旋律,抒写了军人的心声,唱响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家国情怀,升华了小说主题,震撼读者心灵。

13. 小说现实与回忆交织。

战友聚会是现实,当年的军营生活、张文英为救儿童牺牲及“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是回忆,两者交织,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紧凑,士兵群像更丰满,小说主题更丰富。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具体考查名字的内涵。

解答此类题目,结合小说内容及主旨,把握词语的内涵。

小说关键词可归纳为军人、爱国、爱民、保家卫民等,围绕这些解读词语即可。

比如人名“曲高远”,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志存高远”,表现军人保家卫国的高远志向和壮志豪情;地名“鱼水新村”,让人联想到军民鱼水情深,表现了作品的思想。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

要求是从句式角度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的答题思路是多用短句、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等,再分析效果。

看第一段内容,短句“哭过、吵过,甚至骂过”,排比句“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很容易看出来,“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是整散结合。

加上各类句式的表达效果比如短句节奏明快,简洁有力;整散结合使语言既和谐匀称,又富有变化;排比富有气势,增强抒情色彩等。

注意分析效果时要结合具体句子具体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及材料安排的能力。

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本题齐唱情节首先本身渲染了悲壮的氛围,再考虑和塑造形象的关系,和主题的关系。

丰满了以张文英为代表的士兵群像,烘托了军人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形象,深化了主题:为国为民,甘于奉献,勇于牺牲。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结构及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为情节设置的线索、伏笔、照应、悬念等,叙事的角度变化,人称变换等。

本题把握小说的思路,不难看出本文以时间顺序叙事,其间有部分插叙回忆内容,战友聚会是现实,当年的军营生活、张文英为救儿童牺牲及“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是回忆,现实与回忆交织;其作用从情节、人物、主题的角度分析。

使小说情节更集中,人物形像更丰满,小说主题更丰富。

【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白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

打湿了竹叶稻叶荷叶柳叶、鱼鳞瓦油纸伞乌逢船青石桥,打湿了衡山庐山黄山峨眉山雁荡山、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还有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

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分的细雨中……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还有那清清甜甜的黄梅子黄梅雨横梅戏。

③南方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雪,雪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大寨梯田草原敖包黄土窑洞,覆盖着三边三秦三晋雁门关山海关嘉峪关准噶尔柴达木克拉玛依锡林浩特,还有渭河黄河塔里木河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

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的生命在呐喊,高亢悲愤的嗓音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落雪的北方,岑参与王翰的北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⑤温暖湿润的气候让南方多流水,正像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一样,清清流水让南方像桃花般妩媚多情,苏州、杭州、桂林,精致的城郭荷叶一样浮在南方流水之间,黄梅锡剧越剧和那些多如芝麻绿豆的采茶调秧歌调,都像南方甘蔗一样清甜。

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秧歌蝴蝶。

杜十娘沉百宝箱于逝水中,李煜写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便是南方,南方多水多桥多菱藕多莲花,出诗歌出才子出美人。

南方茶叶嫩得像春天的心尖儿,瓷器青得像头顶上的一片天,还有徽州大山里白得像白天一样的宣纸和黑得像夜晚一样的徽墨,有了这两样宝贝,唐伯虎与唐后主当然要舞文弄墨……
⑥大平原大草原大戈壁,在中国的北方,西伯利亚寒流席卷国土的时候,就像一匹骏马穿过暴风雪和沙尘暴驰骋在我家园上空,驰骋在我瑰丽的想象之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便是北方,不多的雪水融进一条叫黄河的河流,泥浆血浆似的流水凝滞不动,汉民族就在它两岸玉米高梁似的遍地生长。

这是寒冷干旱的北方,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但苦劣的生存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秦始皇、李闯王、成吉思洁、努尔哈赤——发生在北方冰天雪地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北方天地的壮阔和生命的壮美注定了北方男儿个性的张扬与心胸的宏大……
⑦南北地理不同肯定要造成生理差异,进一步会在文化心理人格上留下影响,例如北方多琵琶唢呐,南方多二胡洞箫;刘德海在北方弹的是“阳关三叠”、“十面埋伏”;华颜均在南方演奏的是“梅花三弄”、“二泉映月”。

当北方的陈忠实贾平凹在写作《白鹿原》、《怀念狼》时,南方的叶兆言苏童正在构思《夜泊秦淮》、《妻妾成群》。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中,北方将士骑马饮酒佩剑打仗豪情义气歃血盟,刎颈之交桃园三结义,而在杏花春雨小桥流水里,南方才子则划船吃茶提笔赋诗秀才人情纸半张,文人相轻老死不往来。

北方和南方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时空,北方在西北风中脚踩坚实的大地,而南方则在东南风轻飘飘地浮起来。

⑧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⑨正像北方的雪会一直落下去一样,南方的雨也不会有停止的时候。

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梁小麦棉花早已收获;南方的烟雨里,水稻茶叶甘蔗桑叶正在成熟。

北方西北风中的白杨像壮汉冲冠的怒发,南方春雨里的杨柳像美女飘洒的青丝。

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行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

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

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的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大洋西岸;因为,北方南方就在地球东方。

19.文章题目“南方落雨北方落雪”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文章第四自然段写“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落雨的北方,岑参与王翰的北方”,有何作用?(4分)
20.南方的落雨和北方的落雪有什么异同点?(4分)
21.文章最后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4分)
22.南北方的人文地理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6分,每小题3分)
诸葛亮论
苏轼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

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

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

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兖,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

夫天下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

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

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

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

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

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共知也。

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

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

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

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

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

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

”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东据许、兖,南牧荆、豫牧:统治
B . 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逆:迎接
C. 不过捐数十万金捐:捐献
D . 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竦动:震动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 . 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 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D . 乃始治兵振旅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4分)

文:
(2)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4分)

文:
(3)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4分)

文:
参考答案:
11. C (“捐”的含义是“舍弃”)
12. B(A项,因:前一个是介词,趁着;后一个是动词,接着。

B项,均为介词,替、给。

C项,与:前一个是介词,和、跟;后一个是动词,赞同。

D 项,乃,均为副词,前一个解作“才”,后一个解作“于是、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