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物理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2、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并得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A.欧姆B.伽利略C.牛顿D.奥斯特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4、小刚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D.增加电池的个数
5、图中关于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了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B.乙图说明了同一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丙图说明了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D.丁图说明了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6、下列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探究实例: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④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④
7、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两电表的示数为零
B.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
C.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两电表都损坏
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8、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 两点
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9、以下是期末复习前小芳同学关于电学知识的汇总,其中正确的是
A.一旦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将触电人拉开
B.材料相同的导线,长度越长其电阻就越大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越大
10、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4所示。
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
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
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
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
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
11、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 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将电池个数增加
B.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12、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3、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两电表的示数为零。
B.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
C.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两电表都损坏。
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C.电阻一定时,导体的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15、在某一温度下,两个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导体A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导体A的阻值小于导体B的阻值
C. 导体A的阻值大于导体B的阻值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A、B的阻值相等
16、如图所示图像,不能表示一定条件下哪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A.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B.压力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C.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D.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17、关于下图所示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小灯泡灯丝中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
B.图乙为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C.图丙为真空中电磁波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图像
D.图丁为一定条件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图像
18、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研究方法。
以下探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磁场的方向
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19、如下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将它们并连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20、图象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好方法,下列叙述中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C.物体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的关系
D.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体积的关系
二、填空题()
21、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元件甲和乙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W。
22、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该的阻值是______ Ω;如果通过该的电流为0.6A,则该电压是______。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其中的电流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23、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当导体乙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A,若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V的电源上,干路中电流为 A。
24、张阳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U-I图象,则a的电阻值为Ω,将a、b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
为 A。
25、利用如下图(甲)所示实验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
(1)需要个定值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I- U关系图线,与图(乙)中的最接近
2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的电路图
(1)一个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
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 .
(2)另一个同学连接好电路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很小,电压表指针偏角较大,可能是 .
A.电流表量程太小
B.定值电阻值太大
C.定值电阻太小
D.电压表量程太大
(3)排除故障后再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
(4)根据上表的数据能得出第4次表格中空格的数据: .
(5)此实验中,(选填“能”或“不能”)用小灯泡代替电阻R进行探究。
27、如图甲是晓雯同学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根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时,晓雯先将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在A、B两点之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然后她又将A、B两点的电阻更换为15Ω,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V,此时的电流表的指针位于如图丙所示,请将第3次实验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空格内.
28、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2V的电
源两端,则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电流是。
29、如图所示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图象.从图象可知,电阻R1R2(选填“<”、“>”或“=”).
30、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设计了下面的记录表1和表2。
但在两表中漏填了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填完整并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表一研究表明:
表二研究表明:
31、(每空1分,共3分)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元件A的电阻R A= Ω。
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B
元件此时的电阻值大小是Ω,电源电压是 V。
32、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做出了图15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2分)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在导体乙的两端加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C.将导体甲、乙并联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9A
D.将导体甲、乙串联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2A
33、如图所示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甲的电阻为______Ω;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 2.0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为
__________A.
34、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下列实验:保持电阻R1不变,改变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2V、4V、6V,得到右表数据:
(1)从图中可看出这位同学组装的电路是联电路;电阻R1的阻值是Ω.
(2)分析数据,你能判断滑片P是向(填“左”或“右”)滑动的.
(3)从表格你能得到些什么结论?(写出两点)①②
35、在保持电阻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得到下列几组实验数据,实验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注释)
3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记下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关系图象。
(3)上述实验中刚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
37、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出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Ω的电阻改换成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单方便.那么:
①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②若按正确操作方法改接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会(填“变大”或“变小”).
(5)分析表中数据
请你总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6)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长度,②用伏安法测量定阻电阻的阻值,③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8、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选用的器材有:阻值约为4Ω的2B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0.6A的电流表,0~3V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2A),开关,导线等。
(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当采集
(4)该同学采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表格中的五组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
(6)由画出的图线可知,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为:。
39、现有下列器材:蓄电池(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要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求: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起来.
(2)实验中多次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出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示数,并记于表格中,请你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如图丙)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
(3)在做完第一次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选填“A”或“B”),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50Ω0.5A
C、20Ω 1.0A
D、20Ω0.5A.
40、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4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__Ω;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调节__________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并调节__________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相同,读出电流值,所测得几组数据见表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V;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关系。
(3)就本实验所用器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V,为能完成实验,电阻箱可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Ω至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41、小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此空填表达式)。
42、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理由是:.
(2)用笔划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表(一)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表(二)
43、在电学的探究实验中:
(1)月月小组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选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测得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小组同学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导体中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而增大。
请你评价月月小组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
(2)玲玲小组想利用上面小组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U L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流表已坏不能用,老师又给了他们一个已知电阻R0,请你帮他们设计测量的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44、在“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莉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根据实物图请在图乙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实验室,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
小莉实验时所选用电阻R的阻值为Ω,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将图甲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还可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若要测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在图甲电路中必须改动的地方是:①②.
45、下图是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时发现有两处不妥。
请指出小明同学认为不妥的理由:
①:②。
(1)小红同学更正后,想在右边空白处画出此电路的电路图。
请你帮助小红同学画出来。
(2)实验中小红同学测量并记录了下表中的一组数据,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甲的a 坐标中作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
分析作出的图象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
(3)另一实验小组利用同样的方法也画出了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甲b所示。
小明同学发现两个图象倾斜的程度不同,原因是。
(4)请在图乙的表盘上标出小红同学测量电阻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指
针的位置。
4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每空2分,共10分)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四、作图题()
47、如图11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装置。
(1)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线上打“×”,并改正过来。
根据改正后的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开关闭合后,两只电表的示数如图12所示,则定值电阻R1= Ω。
(3)如图13是分别用R1、R2进行实验所作的图像,其中R2= Ω,要使R2两端达到表盘中所示的电压值,滑片P应向移动。
下表是定值电阻为R3时的实验数据,请将空项填上。
试卷答案
1.【解析】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都接在上面的接线柱是错误的,应该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
另外一个问题是电压表测量的是用电器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压即电源电压。
将导线K的a 端移至接线柱A,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式得到修正,但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没有改善,A 错误。
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仍然改正了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电压表测量的仍的电源电压。
B错。
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导致电路断路,C错。
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首先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实现一上一下,电压表正接线柱接b通过没有电阻的金属杆等于接到了a端,测量的是用电器的电压。
D对
2.
考点:物理学史。
3.A
4.B
5.D
6.B
7.B
8.B
9.C
10.B
11.D
12.C
13.B
14.A
15.ACD
16.D
17.A
18.B
19.D
20.C
21.1.2W
22.20,12V,没有
23.0.1 0.9
24.10,0.2
25.一,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B
26.(1)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2)B(3)变大(4)2.5(5)不能
27.(1)(2)3;0.2,(3)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8.0.4A,0.2A;
29.<
30..表一6 0.8 表明: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二20 0.8 表明: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1.5,6.67,3.5,
32.BCD
33._5_Ω;__0.6_A
34.(1)串10 (2)左(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对某段导体,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等
35.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36.【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关系图象。
实验中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在最大阻值的位置,是为了保护电路。
由图像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是最小的,所以是1.2v,相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是0.24A。
考点: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37.【解析】
试题分析:(1)把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A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如果定值电阻断路,则电路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是定值电阻断路.
(4)①更换电阻时应断开开关,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电阻是错误的;
②用大电阻替换小电阻后,定值电阻阻值变大,定值电阻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定值,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出普遍规律;①测量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阻电阻的阻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③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出普遍规律;
则与该实验多次测量目的相同的是③.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图、实验注意事项、电路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多次测量的目的等;连接电路图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有:为了找到普遍规律或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38.【解析】(1)由于滑动变阻器在电路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故在开关闭合前应该使其阻值最大,即滑片调到“b”的位置;
(2)由于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故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或最小阻值接入了电路中,但如果是最小阻值的话,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会是=0.75A,超过
了电流表的量程,故其故障的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最下端的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中;(3)通过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得出为0.30A;
(4)由于该实验是寻找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故多测几次为了寻找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避免出现偶然适用的结论;
(5)将表格中的数据直接在表格中描点、连线即可;
(6)由图像可知,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它们是成正比的关系,即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39.【解析】(1)图乙中的电路只有变阻器与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中,为了测量更加精确,电压表使用3V量程,变阻器已经将下端的接线柱接入了电路中,再将上端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即可;
(2)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图像中先描点再连线,最后得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