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九上)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第一单元第一课项链答答答答:答当然,这人生的变幻无常,小说不仅揭示了它偶然性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它必然性的一面。

是马蒂尔德品质中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带来的,它具备过高雅奢华生活的天生丽质,却又由于命运的差错,不拥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物质条件。

这一社会矛盾和不公平,也正是发生后来舞会故事的必然因素。

换句话说,人生可能有种种偶然,但做人的成败好坏似乎还在于自己,这也许是人生无常主题说的更深刻的内涵。

答答:答:答:第二课诗两首答:答:答答第二单元第三课留学巴黎答:答:答:答:第四课琵琶行(节选)答:答:第三单元第五课岳阳楼记答: 1.从背景上来看,这时范仲淹自己也处于被贬的地位。

他不仅是在勉励友人,更是在勉励自己,以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出了比平时更为严苛的要求:不但处于朝堂之上,要为民而忧;就是遭到不当的处置,处于江湖之野,更要忧其君。

2.从思想上来看,范仲淹表达了更为积极的政治态度,不是同乐同忧,而先民而忧,后民而乐,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情感和理性交融在了一起,所说的并不像孟子那样完全地说“道”。

3.从结构上来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句法上还比较简单,句子结构相同,只有开头一个词,在语义上是对立的。

而范仲淹的句子在结构上,是对称的,且语义的对立是双重的:第一重是“先天下”和“后天下”,第二重是“忧”和“乐”,意味的更为丰富。

4.从音节节奏上来看,如果是“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从语义上看,似乎没有多少差异;但是一旦写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大为不同了。

这里的“忧”和“乐”,以语音而言,是重复了;但在语义上,却不是完全的重复。

答: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

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

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

感情表达真挚,文章洒脱飘逸。

形式灵活,表达生动,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答:从记事入手,交待写作缘由,接着写景,由景生情,先写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再写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自然地引出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

留学巴黎(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留学巴黎(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由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

一、介绍冼星海冼星海(1905年--1945年)广东番禺人,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音乐家。

有"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

1930年赴法国学习,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

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先后创作了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中的主题歌以及《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等。

创作真实反映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而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

和今天的音乐人一样,冼星海热爱生活,拥有浪漫的情怀。

冼星海有四个女朋友!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一个法国姑娘爱上了他,钱韵玲是他的真心爱人,接受他的呵护,亡命苏俄时,一位俄罗斯少妇又伸以援手,成为他最值得信赖的人,还有一位姑娘,是“云深不知处”。

爱生活,爱朋友,爱妻子,接受真爱也付出真爱,正因为具有多愁善感的情思,正是因为具备健康、高尚的情感,命运才能打造出冼星海这样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

冼星海热爱音乐,他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面对鄙夷,他咬牙坚持,从来没有动摇学习音乐的决心。

冼星海热爱国家和人民,他经常坦率地告诫朋友和亲人:“不要时常挂怀着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的幸福是以解放民族,解放人类为目的。

”为祖国谱曲就此成为天赋的使命。

1938年,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军民进行曲》等一生中主要的音乐及文学作品。

二、介绍巴黎,巴黎是艺术之都,它美丽、神奇,它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它是古城保护的楷模,它是文化环境的典范,它是生态文明的样板。

巴黎人文雅,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

当然,巴黎的许多建筑也是闻名于世的。

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

铜川市印台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铜川市印台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铜川市印台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2题;共47分)1. (4分) (2017七下·蒙阴期末) 补写下列文学常识或名著中的空缺部分。

①王安石,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称为________(称号)之一。

②《最后一课》是法国杰出小说家________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③《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___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_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2. (7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忐忑不安颤抖恼火消耗擅自麦穗耸立3. (6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将拼音写成汉字。

归省________ 撺掇________ 旺相________fú水________ jiù树________ dài慢________4. (5分)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

如: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5. (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僵卧孤村不自哀①僵卧尚思为国戍轮台②戍夜阑卧听风吹雨③夜阑6. (4分) (2017九上·宜昌期中) 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①相得益________;意思:________②重峦叠________;意思:________7. (3分)按要求指出下面一则家教广告中的三处错误。

家庭教育是影响A孩子B成长的重要因素。

C古今中外事业有成的人,D都受到了E良好的F家庭教育。

留学巴黎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留学巴黎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留学巴黎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留学巴黎》教案(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留学巴黎》主要记叙了冼星海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冼星海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克服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屈辱,最终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说明了人生的苦难往往孕育着成功的道理。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

2.理解作者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记叙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身陷贫贱却不移大志的决心。

3 留学巴黎(第1课时)【教学建议】1.激情导入。

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录音带(片段),激情介绍:同学们,每当《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汹涌澎湃,激动异常,仿佛从乐曲中看见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冒着纷飞的炮火,勇往直前。

这首歌的作曲,就是本文的作者冼星海。

2.作者简介。

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检测预习字词。

可用多媒体投影。

4.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即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文章的主旨,领会人物的精神。

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的记叙和抒情有什么样的特色。

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本课以记叙为主,较少描写和抒情的特点。

5.叙述段落的分析。

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两段相比较,同样是叙述留学巴黎的事情,总结在叙述特点上的差异。

3 留学巴黎(第2课时)1.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和冼星海一起回忆了他在巴黎求学时的艰苦历程。

作者没有浓墨重彩于他所受的磨难,但是一旦回忆到他引以自豪的艺术创作的时候,作者就不再惜墨如金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关于冼星海创作《风》的情节。

2.关于《风》的创作过程的分析。

(1)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对创作《风》的描写,和前文的平白直叙的区别。

(详细的描写,感人的抒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 ,创作有不朽名作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赢得了“ ”的光荣称号。

答案: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有关知识,根据课文注释内容直接填答即可,书名要用书名号,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冼星海是我国重要的音乐家,有关他的信息要注意记忆。

2.给下列加点字拼音奢.望 琐屑. 西崽. 眩.晕 忌.刻 揩. 软瘫. 迷惘. 穷拙. 撼.动 眷.念 答案:shē|xiè|zǎi|xuàn|jì|kāi|tān|wǎng|zhuō|hàn|juàn解析:注意易错点,“奢”“拙”声母为卷舌音,“崽”声母为平舌音,“眩”“瘫”为前鼻韵母,“惘”为后鼻韵母。

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 与p ,j 、q 、x 的区别,n 、l 的区别,z 、c 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3.辨析多音字读音①劳累.:. ②眩晕.: ③周济.: 答案: lèi |lěi |yùn |yūn |jì|jǐ解析:多音字一般是声调的区别,根据字词积累直接判断多音字字音即可。

点评:汉语中多音字很多,一音一义,学习时要根据语境来识记。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因为中国人考初级班的都很少,而且多是衣冠楚楚....的人。

衣冠楚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终于感动了,对我另眼相看....,给我衣服穿。

另眼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解析:两词在句中意义没有改变,直接解释即可。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集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中国现代著名音乐家。

请举出他的一部代表作:。

(2分)2、根据拼音写也相应的汉字。

(4分)⑴我shē()望把我的音乐技巧学得很高超,成为“国际的”音乐家。

⑵在繁重琐xiè()的工作里,只能忙里偷闲抽出一点时间来拉拉提琴,看看谱,练练作曲。

⑶我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也感到迷wǎng()和郁闷。

⑷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的juàn()念、隐忧、焦虑。

3、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作者之所以想去巴黎学音乐,是因为他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希望自己成为有名的国际音乐家。

B、初到巴黎,生活极端贫困,作者只有边工作边学习。

c、作者在法国受到一些外国流浪者的救助,但却遭到中国留学生的冷遇。

D、课文记叙了冼星海在法国巴黎留学时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他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终于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4、试着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4分)⑴民众爱国的狂热,法国国歌的悲壮,强烈地打动了我。

⑵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抒怀,写成了这个作品。

5、全文几乎都是直白的叙述,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6、能力拓展:(3分)下图是广州二沙岛星海音乐厅前冼星海的雕像,星海的衣着体现着战士和艺术家的气质和风采。

他身着革命圣地延安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装,扎绑腿,踏布鞋,一种历史感和时代感跃然而出。

胳膊上的衣纹均呈平行线,在整体上显示出一种虚化、略带夸张的艺术美感,同时表现出一种有力的风势。

而他身上虚化处理的风衣,则充分展现了杰出艺术家的风姿。

风衣只完整地保留了衣领和衣纹,使衣纹变成飘洒的线条,形成“大风起兮‘衣’飞扬”的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铜川市耀州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铜川市耀州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铜川市耀州区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2题;共45分)1. (3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2. (8分)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元勋________ 奠基________ 选聘________ 直肠癌________挚友________ 昼夜________ 昆仑________ 戈壁滩________3. (3分) (2017八下·三原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jué)________这错过的苦果,竟然从(chóu chàng)________中升华出(jǐng)________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

4. (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①烽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深5. (5分)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②自出心裁6. (3分)根据课文《中国山水游记感性》补充下列短语。

因简________ 与众________ 争咏________7. (4分) (2017七下·泗阳期中)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3月15日,为充分展现青少年关爱社会、关爱健康、快乐向上的生活态度,我县在市民广场举行“阳光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②全县约500名左右中小学学生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

③据悉,本次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志愿者将组成宣传队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深入各社区进行宣传。

④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全社会将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得以提高。

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九上)(通用)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2(北师大版九上)(通用)

《留学巴黎》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然(juàn)念迷(wǎng)奢.望()琐.屑()眩.晕()2.请用恰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画横线部分,意思也不改变。

(1)每次演出,他总是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2)艺术是要以物质作基础的。

音乐对于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听而不闻的。

()3.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符合文意的是:()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造的音乐真是对自然界各种音乐的。

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想。

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

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详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

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暗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

大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

(选自王溪《音乐处方》)①复制②抄袭③安静④静谧⑤心绪⑥心情⑦清新⑧新鲜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C.②④⑤⑧ D.②③⑤⑦4.下面这几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谢延信感天动地的故事,经过大力宣传,现在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B.他总是对别人另眼相看,让人不太高兴。

C.夏天的雨,总是来势汹汹,可不一会儿就会雨过天晴。

D.画完这幅画,他忙里偷闲地听了一会儿音乐。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1)—(2)题。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今天上午在北京奥组委举行的北京2020年奥运会门票启动销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天起,中国境内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或者北京奥运会指定的一千家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提交门票预定申请。

境外公众可以向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查询定票事宜。

(1)上面这段话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2)请你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6.根据前后文,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意思连贯。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课件1(第1课时)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课件1(第1课时)

体验与反思: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 从冼星海的留学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退出
2.体会人生的苦难往往孕育着艺术的成功这个道理。
3.理解作者爱国的情操。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 民音乐家、作曲家。1935年至1938年间,先
后为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和话
剧《复活》等谱写乐曲,并创作了《救国军 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声 乐作品。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期 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 产大合唱》等作品。
一起来学习《留学巴黎》。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难点) 2.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了解 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读、提问、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作者不惧困难、坚毅拼搏的精神。
整体感知
基础字词
廿 琐屑 niàn 岁崽 眩晕 迷惘 zǎi xuàn
xiè kāi
jiǎo

侥幸
wǎnɡ
整体感知
迷惘: 迷惑失措。 郁闷: 心里苦闷。 眷念: 深切地留恋。 衣冠楚楚: 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寒酸: 形容简陋或过于俭朴而显得不体面。
整体感知
题目解说
标题“留学巴黎”,点明了记叙的内容、事件发 生的地点。文章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留学巴 黎期间辛酸屈辱的经历,说明了人生的成功往往是在 苦难中孕育出来的。
③不怕艰苦、克服困难、顽强努力。
整体感知
3.生活的艰苦、学习的艰辛,没有使冼星海放弃对 音乐的追求,他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内容预览:?留学巴黎?同步练习一.根底训练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然〔juàn〕念迷〔wǎng〕奢望〔〕琐屑〔〕眩晕〔〕2.请用恰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画横线局部,意思也不改变。

〔1〕每次演出,他总是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2〕艺术是要以物质作根底的。

音乐对于到处漂泊,没有安身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听而不闻的。

〔〕3.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符合文意的是:〔〕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造的音乐真是对自然界各种音乐的。

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想。

耳朵带着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

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详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

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暗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

大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翻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

〔选自王溪?音乐处方?〕①复制②抄袭③安静④静谧⑤心绪⑥心情⑦清新⑧新颖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C.②④⑤⑧ D.②③⑤⑦4.下面这几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谢延信感天动地的故事,经过大力宣传,如今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B.他总是对别人另眼相看,让人不太快乐。

C.夏天的雨,总是来势汹汹,可不一会儿就会雨过天晴。

D.画完这幅画,他忙里偷闲地听了一会儿音乐。

5.阅读下面这那么消息,完成文后〔1〕-〔2〕题。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今天上午在北京奥组委举行的北京2021年奥运会门票启动销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天起,中国境内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或者北京奥运会指定的一千家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提交门票预定申请。

境外公众可以向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查询定票事宜。

〔1〕上面这段话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九上)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九上)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一、选择填空〔1〕结果端菜上楼时,得连人带菜摔倒在地。

〔头晕、眩晕〕〔2〕……拉奏讨钱,忍着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

〔羞辱、耻辱〕〔3〕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感到和。

〔迷惑或苦闷、迷惘或郁闷〕〔4〕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

我的心也跟着猛烈。

〔狂啸、颤抖,嘶吼、撼动〕二、判断以下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1〕但我对他很好,常常替他写信回家〔东北〕,他终于感到了。

〔〕〔2〕民众非常热烈地唱着国歌,三色国旗飞舞飘扬。

〔〕〔3〕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想到三年来遭受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哀、哀愁、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充满了泪水。

〔〕〔4〕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是歧视的,英国的成见尤深。

〔〕三、填空: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作?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赢得了“〞的荣耀称号。

四、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C.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D.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五、阅读。

〔一〕我那时是个工人,我参加了“国际工会〞。

工会里常放映些关于祖国的新闻片。

我从上面看到了祖国的大水灾;看到了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同胞;看到了黄包车〔人力车〕和其他劳苦工人的生活;看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分裂、国民党大屠杀的情形。

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的眷念、隐忧、焦虑。

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

我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这是“学院派〞艺术至上的特点〕,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

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2

《留学巴黎》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ì)然(juàn)念迷(wǎng)奢.望()琐.屑()眩.晕()2.请用恰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画横线部分;意思也不改变。

(1)每次演出;他总是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2)艺术是要以物质作基础的。

音乐对于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听而不闻的。

()3.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符合文意的是:()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造的音乐真是对自然界各种音乐的。

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想。

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

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详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

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暗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

大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

(选自王溪《音乐处方》)①复制②抄袭③安静④静谧⑤心绪⑥心情⑦清新⑧新鲜A.①③⑤⑦B.①④⑤⑦C.②④⑤⑧D.②③⑤⑦4.下面这几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谢延信感天动地的故事;经过大力宣传;现在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B.他总是对别人另眼相看;让人不太高兴。

C.夏天的雨;总是来势汹汹;可不一会儿就会雨过天晴。

D.画完这幅画;他忙里偷闲地听了一会儿音乐。

5.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1)—(2)题。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今天上午在北京奥组委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门票启动销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天起;中国境内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或者北京奥运会指定的一千家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提交门票预定申请。

境外公众可以向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查询定票事宜。

(1)上面这段话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2)请你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6.根据前后文;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意思连贯。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3留学巴黎》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3留学巴黎》word教案 (1)

3 留学巴黎(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熟悉内容,能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2、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艺术成就,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

2.理解作者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同学们,每当《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汹涌澎湃,激动异常,仿佛从乐曲中看见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冒着纷飞的炮火,勇往直前。

这首歌的作曲,就是本文的作者冼星海。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让我们共同走进冼先生以及他那段寻求音乐之梦的日子。

二.自主学习:《黄河大合唱》八大乐章词:光未然曲:冼星海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当时,冼星海仅用了6天时间,就谱出了全曲。

走近作者:冼星海(1905年--1945年)广东番禺人,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音乐家。

有"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

1930年赴法国学习,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及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琐屑.()西崽.()眩.晕()软瘫.()jiǎo()幸迷wǎnɡ()笨zhuō()2.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的人。

(1)因为中国人考低级班的都很少,而且多是衣冠楚楚....衣冠楚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衣服穿。

(2)他终于感动了,对我另眼相看....另眼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适当的一项是()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11个“竞技人形”为要紧组成元素。

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華”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

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团结和谐的理念、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愿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会徽的设计当中B.吉祥美好的祝愿、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会徽的设计当中C.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愿、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会徽的设计当中D.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愿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会徽的设计当中二、阅读明白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0题。

尽管向前奔跑崔修建 ①贝基拉诞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期望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长跑健将。

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

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廉价的一般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课件1(第2课时)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课件1(第2课时)
详细的描写,感人的抒情。
这些相当有特点的细节(没有棉被,点灯写作,风吹 过门窗,煤油灯被吹灭,打着战),精炼的、然而又是成
系列的细节,把场景刻画得相当逼真。难得的是,不但有
描写,而且有抒情(心在猛烈撼动;人生的苦、竦、辛、 酸、不幸,都汹涌起来)。这样大笔浓墨,把描写和抒情 结合起来的场面是不多的,自然而然构成了文章的高潮。
研读课文
非但是诗,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是一样。大家结合冼
星海创作《风》的经历,思考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杰
出的作品,与他当时身处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课文中说:“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 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 写成了这个作品。”其实,作者生活环境的不幸,倒成
了他创作的动力。
研读课文
6.你们觉得这样的描写和抒情好不好?为什么? 描写逼真,再现了音乐家当时艰苦的生活环
境,为他不畏艰难继续创作的精神所打动。同
时,通过描写仿佛看到作者内心的汹涌澎湃,人
生的苦、辣、辛、酸、不幸汇成一首生命的交响
曲。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使得对《风》的描写成
为全文的高潮部分。
研读课文
7.本文的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直白叙述,让事件本身来说话,感染读者;
留学巴黎
第2课时
冼星海
情 境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整 体 感 知
研 读 课 文
课 文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研读课文
设疑自探
1.本课的记叙和抒情有什么样的特色? 这一篇文章和我们已经读过的课文大不相
同,全文差不多都是朴素的叙述,把复杂的经
历写得相当概括;几乎没有描写,很少直抒胸 臆。作者自己动感情的地方很多,但是很节 制,没有明显的渲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一、选择填空
(1)结果端菜上楼时,得连人带菜摔倒在地。

(头晕、眩晕)
(2)……拉奏讨钱,忍着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

(羞辱、耻辱)
(3)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感到和。

(迷惑或苦闷、迷惘或郁闷)
(4)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

我的心也跟着猛烈。

(狂啸、颤动,嘶吼、撼动)
二、判断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但我对他很好,常常替他写信回家(东北),他终于感到了。

()
(2)民众非常热烈地唱着国歌,三色国旗飞舞飘扬。

()
(3)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想到三年来遭受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痛、哀愁、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充满了泪水。

()
(4)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是歧视的,英国的成见尤深。

()
三、填空:
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作《》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赢得了“”的光荣称号。

四、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C.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D.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五、阅读。

(一)
我那时是个工人,我参加了“国际工会”。

工会里常放映些关于祖国的新闻片。

我从上面看到了祖国的大水灾;看到了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同胞;看到了黄包车(人力车)和其他劳苦工人的生活;看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分裂、国民党大屠杀的情形。

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的眷念、隐忧、焦虑。

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


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这是“学院派”艺术至上的特点),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

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

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

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

我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小房子里,门窗都坏了,巴黎的天气本来就比中国南方冷,冬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觉也睡不成,只得点灯写作,哪知风猛烈吹进来,煤油灯(我安不起电灯)灭了又灭。

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

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

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

以后,我又把对祖国的思念写成《游子吟》《中国古诗》和其他的作品。

我想不到《风》那么受人欢迎。

我的先生们很称赞它,旧俄(现在已统称苏联)的音乐家,也是现在世界有名的音乐家普罗坷菲叶夫也很爱它。

我的作品,包括上面说过的《索拿大》终于能在巴黎公开演奏并且播出了。

1. 作者的感触指
2. “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

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为什么?
3. 作者为何借《游子吟》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4. 仿照画横线的文段,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某种经历。

(二)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 琵琶女演奏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2. 下面对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昕上去错杂交织的乐音如同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B. “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婉转而流利,如同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如同有声之乐。

D.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四根弦同时发声,音响强烈而清脆。

3. 诗人描写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乐段?每一乐段的旋律和情感有怎样的特点?
4. 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
5.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属什么描写?这种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课文中再举出一例这样的描写。

【试题答案】
一、眩晕羞辱、迷惘或郁闷嘶吼、撼动
二、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三、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
四、B
五、(一)1.看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分裂、国民党大屠杀的情形。

这一切更加深了我的眷念、隐忧、焦虑。

2. 生活的艰难和国家的危难已经不容许他平静地去创作。

3.《游子吟》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母爱深深敬意的名作,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怀。

4. 示例那个雨夜,伫立窗前,潇潇夜雨漫天而下。

七彩的路灯在雨中迷蒙,路面上绚丽的水洼,映射出迷幻的灯光。

我静静凝望,思绪飞到了那个留给我记忆的家园,故乡,我能找得见回家的路吗?
(二)1. 可分三层。

第一层(“转轴拨弦……先有情”),写弹奏前调弦校音;第二层(“弦弦掩抑……如裂帛”),写演奏内容;第三层(最后两句)是演奏后的环境描写(演奏效果)。

2. C
3. 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

第一乐段珠落玉盘,急切愉快;第二乐段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三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4. 诗人主要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描写音乐,除此以外还有摹声。

5. 侧面烘托更加突出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彩/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