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施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设施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
无土栽培技术
次白珍刘玉红扎西顿珠杨亚辉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由于传统瓜果种植受气候条件、种植技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瓜果种植存在诸多局限因素。
为了扩大农民的经济效益,使瓜果种植业能够满足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方向。
借助无土栽培技术减少瓜果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量,控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无土栽培的耕种周期较传统土壤种植有明显缩短,能够更有效地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其种植技术并不复杂,已经逐渐在农民中推广开来。
因此,文章将系统地介绍小型西瓜和水肥一体化概念,并分析其经济效益,根据无土栽培的主要设施讨论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技术是目前农业种植发展的新方向,其种植过程便捷高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小,能明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难点是基质溶液的调配,需要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西瓜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判断,这可能会造成农民种植困难,在发展无土栽培过程中应该重点教会农民如何判断和种植。
无土栽培需要购置塑料板制作基质槽,但是PE板的使用寿命很长,折合到每年的花费仅为几百元,实际收益仍十分可观。
1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概述栽培小果型西瓜的水肥一体化基质无土栽培对农民而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首先,使用无土栽培技术能够减少农药用量,对种植区周边环境不会造成破坏。
大部分营养剂都溶解于水溶剂中,这种施肥方式更加高效,西瓜幼苗的吸收率更高,采用滴灌的方式还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和肥料[1]。
其次,在传统种植中,为了保持西瓜质量,每隔三到四年都需要轮休使土地恢复肥力,轮休时农民则没有收入,十分不经济。
使用无土栽培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轮休带来的经济损失,且打破了季节和气候对种植带来的限制性,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最后,无土栽培的西瓜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栽培,根据数据分析,无土栽培的西瓜每亩可增产约200公斤,即1000元,西瓜的甜度值会提高约1%~3%.从种植成本角度来看,无土栽培每亩的耗水量和农药用量能节约280元左右。
2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基本设施
2.1大棚与基质袋子
在进行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之前需要搭建好棚室设施和基质袋的配比工作。
首先,种植西瓜的棚室设施一般为温室大棚,顶部可选择拱形棚,其间由钢筋作为支撑,保证棚室的稳定性。
一般常见的种植西
*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设施主要蔬菜非耕地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YD2X20195400004007)
农牧科技《西藏科技》2020年5期(总第326期)6
瓜的温室大棚面积约为600~800平方米左右,大棚高
度约为3米,如果种植面积过大或大棚顶部跨度过大,
则需要将四周的塑料棚和钢筋支撑变为土墙支撑。
2.2基础灌溉设施
为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一般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种植多选择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这对基础滴灌设施的安装和滴灌流速频率的控制提出了要求。
首先,滴灌的喷头应加装在基质袋的一侧,或内嵌于基质槽的内壁中,喷头间隔约保持在20厘米,灌溉流速控制在1.5升每小时较为合理。
还有一些基础灌溉设施由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基质槽内水含量的多少进行灌溉流速调节。
其次,在进行灌溉时不仅使用水溶液,还需要根据西瓜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营养素,营养素的选择要求是有较强的水溶解性、溶液对基质槽壁腐蚀性小。
营养素的使用量和配比需要根据西瓜幼苗的生长状态进行严格控制,如果用量过大很容易产生烧苗的现象。
3小果型西瓜水肥一体栽培要点
3.1育苗
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小果型西瓜的种子质量进行筛选,只有高质量的种子才能够种出高质量的西瓜。
一般常见的小果型西瓜种子需要满足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要求,种植者可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种植。
如:香秀、早春红玉、L600、京颖等。
在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子在保存过程中沾染病虫害的卵,对其他种子正常生长产生威胁[3]。
消毒时可以将西瓜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既能达到消毒的效果,也可以使种子吸饱水分,在催芽时能够更快生长。
将西瓜种子用28℃的温水浸泡12个小时,洗去种子表面的胶状物,然后在32孔穴盘中每孔放一粒种子,再次用规格10×12cm塑料薄膜盖住穴盘进行育苗。
精心管理育好的苗子,每天观察苗子的发育情况,育苗完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8℃,不高于28℃,夜间不低于20℃。
一般小果型西瓜的播种时间选择在每年的二月
份,此时温度和湿度较适宜西瓜生长,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大棚内的温度需控制在20℃~25℃左右,一般情况下种子
能在三天内完全发芽。
3.2定值与授粉
西瓜育苗后正常的定值适龄为四叶期。
苗小时因为生长量小,对外界的适应性和抵挡力差,缓苗慢。
而五叶以上的大苗龄又会造成伤根和地中颈部外表皮木栓华和髓部中控等不良结果。
如需要可以在定值前5~7天开始练苗,延长白天通风时间,使苗子温度逐渐降低,可以促进扎根,增强瓜苗抗病抗寒能力,提高瓜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小果型西瓜一般可以选择嫁接、昆虫传粉和人工授粉等,靠昆虫传粉随意性很大,而嫁接的话影响瓜果的口感,使用人工授粉法可以控制坐果和单株结瓜数,可避免坐果的盲目性,这次我们使用的是人工授
粉法。
3.3环境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以保证西瓜幼苗的正常生长。
首先,在种植时要注意对西瓜植株的间隔进行调整,保持在0.3米左右,防止距离过近使西瓜的藤蔓互相缠绕。
其次,在种植时需要控制好基质槽内溶液的PH值,一般适合西瓜生长的水溶液偏酸性,约为5.5~6.5之间,种植者需要在施肥后进行测试控制,防止西瓜吸收碱性水溶液对品质产生影响[5]。
最后,在配置肥料时,一般先将ABC三种肥料进行配比并溶于水,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滴灌,在春季时三种肥料的配比分别为5千克、10千克和15千克,秋季时三种肥料的配比为4千克、10千克和15千克。
当西瓜快成熟前可以将肥料溶液滴灌改为清水滴灌,促
进西瓜对水分的吸收。
3.4留蔓
当小果型西瓜的藤蔓长出至50厘米时可以开始
《西藏科技》2020年5期(总第326期)农牧科技
7
进行整蔓工作,选择2枝生长状况较好的藤蔓作为引
蔓,其他多余细小的枝蔓可以剪掉,以保证西瓜营养的吸收。
将子蔓盘在生长架上,每隔一段距离需要绑住固定,防止藤蔓因重力或拉扯等原因脱落。
在西瓜生长过7~10天后可以用网兜包裹住西瓜幼株,防止西瓜过重掉落[6]。
待西瓜的生长状况较稳定后一般不需要再修剪其枝蔓,可以使西瓜自然生长。
当西瓜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挑选,及时去除畸形和受虫害的西瓜幼株,防止传染其他植株。
为了保证小果型西瓜的生长和品质,每条藤蔓上只保留一个生长状况
较好的西瓜。
3.5防虫
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防虫害的处理,保证西瓜正常生长。
首先,待西瓜的幼苗生长稳定后,可以使用杀虫药水以1:100的比例混合水溶液进行喷洒,喷洒的间隔约为5天。
其次,在喷洒药水时需要注意针对不同的病虫使用不同的药水,为了保证西瓜的品质,可以采取间隔喷洒的方式,交替使用不同的药水。
最后,在喷洒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叶片的背面、新生的芽和藤蔓等部位,注意喷洒应该全面,防止出现遗漏。
使用的药剂最好选用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药剂或生物药剂,一旦防虫药水流入水源也不会对水源和
水中生物产生危害。
3.6采收
小果型西瓜的生长周期较短,需要种植者根据其生长特点及时采收果实,否则果实的品质会有所下降。
一般根据种植经验而言,小果型西瓜在授粉完成后的30天左右成熟。
种植者可以根据西瓜外表面的花纹和瓜蒂的生长状况进行判断,在果实完全成熟时西瓜果皮的表面花纹纹理清晰且富有光泽,瓜蒂略微有收缩和内陷,用手拍打瓜身能清楚听到较为浑浊的回音。
切开西瓜时,西瓜瓤呈鲜艳的红色,果汁的含糖量较高时说明西瓜已经成熟。
4结束语
总之,传统瓜果种植对土地肥沃程度的要求较高,如果连年耕种很容易使土壤肥力丧失,瓜果的质量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轮休农民就会失去经济收入。
发展小果型西瓜无土栽培技术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无土栽培技术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基质槽的配置,根据幼苗生长的时期,需要使用的药品和配比浓度也有所不同,幼苗的生长期没有固定的天数要求,种植人员需要每天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进行处理。
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防虫和环境管理,控制好生长条件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小果型西瓜,种植人员要及时采收西瓜,防止西瓜的藤蔓互相缠绕干扰。
参考文献
[1]王瑶珊.有机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7):198-199.
[2]刘明英,郝桂红,李华.我国常见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6):67,69.[3]黄粉香,郭旭俊.有机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9(05):76-77,79.
[4]班恒英,黄春华.日光温室彩椒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C].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87-88.
[5]王和平,梁燕平,岳青,等.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晋西瓜7号”的选育[J].北方园艺,2019(01):208-211.
[6]密森,相宁宁.江阴市小果型西瓜苏蜜8号引种表现及吊蔓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7(21):18-19.
编校旦增克祖
农牧科技《西藏科技》2020年5期(总第326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