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认证合同管理控制程序(认证范本)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范本(贯标认证)

**公司商业秘密管理办法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01-03 实施日期:2018-01-03 文件编号:IPGL-006版本号:RO1.目的1.1.为保障公司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使公司长期、稳定、高效地发展,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合理使用、有效管理公司的商业秘密,以及防止企业员工和社会第三人违法窃取、使用和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合同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2.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密员工、涉密设备、涉密信息和涉密区域。
2.2.公司所有涉密人员,包括研发人员、销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以下简称“工作人员”)有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义务的人员;涉密设备包括生产涉密设备、办公涉密设备等;涉密信息包括公司生产、经营等不宜为公众所知的信息;涉密区域包括规定的存放涉密信息、资料、设备的区域。
具体见《涉密信息一览表》。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对新进员工进行商业秘密相关的管理工作。
3.2.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此文件的修订及管理相关工作。
3.3.各相关部门有义务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保密工作。
4.定义或缩略语4.1.公司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晓、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且由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所有公司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保守公司秘密。
4.2.本规定所称的不为公众所知晓,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
4.3.本规定所称的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是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公司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4.4.本规定所称的公司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规定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
4.5.本规定所称的涉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内部文件,如产品配方、生产技术、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成本、利润率、原料种类、来源、价格、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
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程序文件(范本)

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程序文件(范本)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程序文件(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程序文件范本,用于指导从事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工作人员。
该程序文件包含了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申请流程、审核标准、权利人义务等内容,以确保这一过程的规范性和可信性。
2. 目的贯标认证知识产权是为了保护原创产品或服务的知识产权而进行的认证流程。
通过该认证,权利人可以获得贯标的标志,并在市场上展示其知识产权的独特性和合法性。
本程序文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认证流程,以确保认证过程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3. 术语定义在本文件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指用于描述产品、服务或相关概念的单词或短语。
贯标:指将与特定的知识产权进行关联,以展示其独特性。
认证:指通过特定的流程验证贯标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权利人:指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或权益人。
4. 流程概述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申请:权利人通过填写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申请表,提供相关资料并支付认证费用。
2. 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检查申请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材料提交:权利人提交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相关材料,包括产品描述、服务说明等。
4. 审查:认证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验证贯标的合法性和独特性。
5. 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查结果作出认证决定,可以是认证通过或认证不通过。
6. 发放证书:如认证通过,认证机构向权利人发放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证书。
5. 审核标准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审核标准包括以下方面:的独特性:在所属领域中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与知识产权的相关性:与知识产权的符合程度和相关性。
贯标的合法性:贯标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权利人的资质:权利人在相关领域中的资质和信誉。
6. 权利人义务为了保证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权利人有以下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申请资料和相关材料。
遵守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的规定和限制。
及时更新贯标认证知识产权相关信息。
GBT29490-2013认证贯标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GBT29490-20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贯标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本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发明创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其中主要包括:(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主要包括新物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配方、新设计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以及技术秘密。
(二)商标权:本公司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本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音、录像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本公司提供资金或资料等为创作条件,组织人员进行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
(四)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主要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属本公司拥有的经营管理、工程、设计、市场、租赁、服务信息等。
(五)其他单位委托本公司承担的科研任务并负有保密义务的科技成果权。
(六)本公司引进的专利、商标、著作、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
(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如商号、域名、网络地址专用权等。
第三条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公司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知识产权管理部设置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
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
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一) 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二) 审核业务部门的知识产权申请,组织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三) 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四) 代表本公司对外处理知识产权相关纠纷、诉讼等事项;(五) 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六) 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企业贯标管理评审控制程序-ok

文件编号ZISEN·CX–560 版本/修订C/0 生效日期2011.11.01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确保公司一体化方针和目标适应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达到持续满足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GB/T50430-2007标准要求和实现一体化方针和目标,不断完善一体化管理体系、寻求持续改进机会。
2 范围适用于总经理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3 职责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批准改进措施计划。
3.3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3.4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实施改进措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提供一体化方针和质量目标实施、检查情况的报告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监测或绩效测量结果的报告。
3.5 公司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制定并实施评审中提出的与本部门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4.1 评审频次时机4.1.1 公司每年应进行1次管理评审,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后认证机构现场审核前可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后,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建立一体化体系之初的第一次管理评审的执行时间除外)。
4.1.2 下列情况发生时,由总经理提出并安排适时的专项或全面评审:4.1.2.1 当质量体系环境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质量方针、组织机构)4.1.2.2 当顾客有重大投诉时;4.1.2.3 当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时;4.1.2.4 第二、三方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前夕;4.1.2.5 文件换版时;4.1.2.6 公司管理层人员出现较大变动时(包括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更换):4.1.2.7 其他认为有评审需要时。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范本)

适用于本公司获得3C认证的产品,变更后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方可执行相关规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业。
3.权责
3.1本程序由技术负责人主导和维护
3.2由技术负责人执笔、由质量负责人整合后向认证机构提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的申请;
3.3生产部负责对获证产品与变更产品在图纸发放生产前进行控制;
生效日期
2011-09-08
文件版本
1.0
页 码
3/3
6.2.2技术负责人除了由公司最高管理层书面任命外,还必须取得CQC认证机构的考核认定;在没有取得CQC机构考核认定之前,涉及认证产品的所有关键件和材料的变更,必须上报CQC审批;得到批准后,变更的关键件和材料方可使用,没有得到批准之前不可以使用。
6.2.3 当技术负责人离职后,公司重新任命技术负责人,还必须重新取得CQC认证机构的考核认定;在没有取得CQC机构考核认定之前,涉及认证产品的所有关键件和材料的变更,必须上报CQC审批;得到批准后,变更的关键件和材料方可使用,没有得到批准之前不可以使用。
5.2当采购部采购材料回厂后及客户提供材料时技术部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一览表》查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否在本公司型式试验报告“安全件一览表”当中规定的材料规格/生产制造商,确保材料一致性。
5.3若有生产部或其他制图人员作制图设计时,必须依据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规定的型号、规格、方案进行产品设计出图,并由技术部进行核对,确保产品结构的一致性。
编制日期
2011-09-01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1.目的
对本公司生产的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要求必须实行强制性认证(CCC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当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有变更时,须由质量负责人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生产。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控制程序模板

保密等级:内部版本号:V1.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xxx-IPCX-422-001编制人:编制日期: 2019.1.2审核人:审核日期: 2019.1.2审批人:审批日期: 2019.1.2受控状态:受控2019年1月7日发布 2019年1月7日实施x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1目的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予以控制,确保各相关部门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 范围适用于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
3 职责3.1总经理对所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负责;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体系文件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负责组织相关文件的评审及检查工作;3.3 综合办公室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包括外来文件的管理;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日常管理,并确保使用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工作程序文件控制流程图:附后。
4.1文件的分类本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或涉及以下类别的文件:4.1.1公司内部编制的文件包括:a)第一层次:包含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知识产权管理手册》;b)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包括管理性文件:如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等;技术性文件:如检验规程、操作规程、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c)第三层次:各种记录格式。
记录格式编制及修改按本程序进行控制,一般随相关文件一同审批。
4.1.2本公司相关的外来文件,主要包括:a)有关法律法规;b)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c)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d)知识产权申请过程中的官文;e)其它适用的外来文件。
各类适用的外来文件虽不属本公司编制,但本公司各部门均应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并遵照执行。
4.1.3文件的形式主要是书面和电子版两种,本公司应对各种媒体形式的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4.2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文件编制和审批的权限本公司的知识产权方针、知识产权目标由总经理主持制定并批准发布;a)《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b)程序文件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编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c)记录文件格式由相关人员进行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使用。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范本(贯标认证)

**公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01-03 实施日期:2018-01-03 文件编号:IPGL-011版本号:RO1.目的1.1.确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29490—2013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实施和保持,并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宜性。
1.2.确保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目标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并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地评价,以确保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GB/T29490-2013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者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领导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审核员名单,规定其职责,并批准审核计划与审核报告。
3.3.审核组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审核。
3.4.审核组负责制订并执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提交审核报告,跟踪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
3.5.受审部门配合内部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6.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并负责内审记录的保存。
3.7.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审批《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3.8.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组织知识产权办公室人员对评审后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进行检查和跟踪;3.9.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及评审中的具体工作和评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3.10.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合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范本(贯标认证)

**公司合同知识产权管理要求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01-03实施日期:2018-01-03文件编号:IPGL-014版本号:RO1.目的1.1.为了规范本公司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质量,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减少或避免诉讼风险,以降低或避免本公司的经济损失,维护本公司的最大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为保护公司无形资产,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推动生产技术进步,使本公司的技术合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使公司的知识产权和发明创造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维护,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2.1.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与其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之间, 在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各类合同、协议时适用本程序。
2.2.适用于本公司职务技术成果的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许可权、技术秘密和其他非专利技术)、技术开发(委托、合作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引进、技术消化、技术创新及技术产品销售等技术合同(或契约或协议)。
3.职责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合同作下列分类并确定责任部门;3.1.销售合同:销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的销售部门,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销售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3.2.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的采购部门,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采购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3.3.对外协作合同:需求部门负责签订,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委托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对外协作合同包括委托加工合同、来料加工合同、贴牌生产合同等生产合同;3.4.技术合同:技术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的研发部,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技术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技术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合作开发合同等;3.5.知识产权服务合同:知识产权服务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销售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3.6.人事合同:人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公司的人事部,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人事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3.7.其他类合同:指定的部门负责签订,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审查,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后执行。
贯标合同范本

贯标合同范本《贯标合同》甲方(委托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乙方(服务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一、服务内容1. 乙方为甲方提供[具体贯标体系名称,如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培训、体系策划、文件编写指导、内部审核指导、管理评审指导等。
2. 协助甲方建立、完善符合[贯标体系标准名称]要求的管理体系,并确保甲方通过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
二、服务期限本合同的服务期限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
三、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1. 服务费用总计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的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的__%作为预付款,即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甲方通过认证审核后的__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服务费用,即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方支付服务费用的方式为:[具体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支票等],乙方应在收到款项后及时为甲方开具发票。
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 有权要求乙方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提供贯标服务,并对乙方的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
2. 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贯标所需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
3. 积极配合乙方的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与乙方的沟通和协调,按照乙方的指导和建议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 按时支付服务费用。
知识产权运用控制程序范本(贯标认证)

**公司知识产权运用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01-03实施日期:2018-01-03文件编号:IPGL-008版本号:RO1.目的1.1.本程序规定本公司知识产权出让、引进的流程,保证公司放弃和变更知识产权时,满足保密性和利益要求。
1.2为保护本公司知识产权,并最大限度发挥知识产权价值为公司带来效益,降低研发成本,特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知识产权实施、许可和转让过程的控制,及参与投融资、企业重组、标准化、联盟及相关组织过程的控制。
3.职责3.1.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公司知识产权实施、许可和转让过程的控制,促进和监督知识产权的实施和转让;在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或转让前,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评估;识产权办公室负责公司参与投融资、企业重组、标准化、联盟及相关组织过程的控制。
4.参考文件4.1.《知识产权维护控制程序》5.程序正文5.1知识产权出让及引进流程:5.1.0 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事前调查。
5.1.1.在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前,由申请部门填写《知识产权出让/引进审批表》,并报部门领导审批。
5.1.2.0知识产权办公室针对公司作为出让方或受让方分别设定调查内容,并进行评估:5.1.2.公司作为出让方调查方案5.1.2.1.知识产权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拟出让知识产权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市场价值等内容,并填写《知识产权出让前背景调查表》。
5.1.3.公司作为受让方调查方案5.1.3.1知识产权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拟引进知识产权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市场价值等内容,并填写《知识产权引进前背景调查表》。
5.1.4.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有关手续办理5.1.4.1.《知识产权出让/引进审批表》经最高管理者签字同意后存档,并执行转让或许可,知识和产权办公室负责与对方签订相关协议文本,并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合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范本

合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合同进行控制,以满足本公司及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组织营销活动和特殊产品/常规产品的合同评审。
3.定义:3.1合同:约束性协议。
3.2合同分常规合同与非常规合同两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非常规合同,其它为常规合同。
3.2.1需交货的产品价格有异常变动时;3.2.2提出新的技术质量要求、需重新开发品种;3.2.3交付期限超过本公司正常、常规生产周期;3.2.4付款方式等有特殊条款。
4.职责4.1营销部负责营销活动和组织合同评审工作,评审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明确性,并负责与顾客的联络,在组织内部是代表顾客需求的部门,技术部负责关于技术方面与顾客的沟通。
4.2营销部负责对常规产品合同的评审。
4.3 新产品合同或特殊要求的合同由营销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参加评审。
4.4价格由财务部及总经理评审。
5.工作流程5.1合同评审的内容的确定顾客规定的产品要求,包括产品型号、规格和数量;技术及质量要求;(详见合同审批表)5.2合同评审a)提出新的技术、质量要求/需重新开发品种的合同评审由技术部负责对产品的制造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风险的分析等。
b)非常规合同的评审:营销部填写顾客要求栏,然后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质量部)按照合同评审记录表的要求分别进行签字评审,以确保具备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营销部负责人在评审结论栏内填写审批意见。
c)常规合同由营销部销售内勤自行对公司能否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进行签字评审。
d)顾客以口头或非正式合同/订单形式要货时,销售人员应做详细记录,根据顾客要约内容、顾客合同类别确定评审方式。
如是非常规合同,则按5.2.b)条执行,如是常规合同,则按c)条执行。
e)评审过程中有不确定条款时,属技术性问题由技术部与客户联系,其余均由营销部负责联系妥善解决并明确规定,并报相关领导。
f)所有合同评审时,必须考虑对方的付款能力以及以前与我公司的履约能力等综合因素5.3评审结果的处理a)若判断能满足顾客要求,则与顾客签订合同。
贯标工作管理制度

贯标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保障贯标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贯标工作的组织管理(一)贯标工作的组织1. 贯标工作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公司每年将贯标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确保工作的持续推进。
3. 各部门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做好贯标工作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二)贯标工作的目标1. 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2. 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3. 为公司争取荣誉称号和市场竞争优势。
四、贯标工作的具体要求(一)准备工作1.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要提前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贯标工作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全员参与。
2. 清理和整理公司的相关文件,确保资料齐全和准确。
3. 制定贯标工作的计划和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4. 配齐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标准样品,确保能够满足贯标工作的需要。
(二)实施工作1. 质量管理部门要组织专人负责贯标工作,确保工作的有条不紊进行。
2.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按照计划和要求开展贯标工作。
3. 对于贯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立即整改,并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汇报。
4. 在贯标工作期间,要确保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工作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对正常工作的影响。
(三)总结和评估1. 贯标工作结束后,质量管理部门要组织全面的总结和评估,总结贯标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2.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各部门进行整改,并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 对于在贯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贯标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一)内部监督1.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要对贯标工作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确保贯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外部监督1. 公司要接受有关部门的外部监督和评估,确保贯标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2. 对于外部监督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并及时改进。
贯标管理制度文件

贯标管理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贯标管理,提高贯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贯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且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第二章贯标管理的基本要求一、贯标管理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中,对质量、环境和安全卫生进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改进,让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贯标管理要求各部门进行全面参与,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要求,并对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三、贯标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流程、记录和文件,并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章贯标管理的责任一、公司高层领导要确保贯标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明确贯标管理的责任和权利。
二、各部门负责人要贯彻执行贯标管理政策,落实相关措施,并确保部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员工要遵守公司的贯标管理制度和流程,并且积极参与贯标管理的活动。
第四章贯标管理的具体要求一、贯标管理要求制定质量、环境和安全卫生的相关政策,并将其传达给所有员工。
二、贯标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等文件。
三、贯标管理要求对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贯标管理要求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贯标管理要求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记录,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包装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
第五章贯标管理的改进一、公司要建立贯标管理的改进机制,收集和分析市场反馈、顾客投诉和内部问题,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二、公司要建立贯标管理的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其进行奖励。
三、公司要建立贯标管理的目标和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六章其他一、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高层领导所有。
二、公司要不断加强员工的贯标管理能力,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贯标和认证的程序

贯标和认证的程序一、动员阶段企业的最高领导应在干部会议或职工大会上,宣布企业进行贯标或认证的决心、目标要求、以动员全体员工投入贯标或认证工作。
领导重视、掌舵把关,是搞好贯标和认证的关键。
质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全体员工的参与,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二、培训阶段ISO 9000质量管理/或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培训应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地进行;1.领导干部ISO 9000族标准/或ISO 14000标准的学习培训;2.骨干(中层干部)人员ISO 9000族标准/或ISO 14000标准的培训;3.一般职工ISO 9000族标准/或ISO 14000标准的培训;4.质量管理/或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学习培训;5.内部质量/或内部环境审核员的学习培训。
三、策划阶段企业现状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进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制订计划,使质量职能/或环境管理职能科学、体系完善、科学严密、规范,大致有以下工作;1.任命管理者代表;2.成立贯标或认证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3.成立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小组;4.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5.策划贯标或认证所需的质量体系/或环境体系要素和要求;6.调整和完善企业的组织体制;7.如需认证所选择的认证机构和通过认证的日期、目标。
四、体系文件编制阶段1.统一编写体系文件的格式,制定编写计划;2.列出程序清单及编写人;3.编写程序文件草稿;4.程序文件协调、讨论、修改、立稿;5.质量手册编写、讨论和协调;6.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协调及一致性检查;7.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五、质量体系运行阶段1.下发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供学习、宣传、实施;2.宣布质量体系/或环境体系运行;3.贯彻实施,并认真检查考核;4.组织内部质量/或环境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5.整改完善体系;6.如需认证,在该阶段同时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提供质量手册必需的程序文件与申请表。
贯标认证合同管理控制程序(认证范本)

合同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公司对外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内容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涉及到的所有对外合同的制定、评审和修改。
对外合同: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与合作方的保密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转让合同、委外业务合同等。
3. 职责3.1 责任部门按需要签订对外合同前,对合同进行评审,提出《合同评审表》,经相关部门评审无异议后方能签订。
3.2 研发二部负责对合同内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审查,提出审核建议。
3.3 各职能部门对合同内涉及到本部门工作职责的内容进行评审。
4. 工作程序4.1 对外合同管理要求4.1.1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拟定相关对外合同时,要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表中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由研发二部进行评审,其它部门对合同内涉及到本部门工作职责的内容进行评审。
4.1.2 评审通过后,由合同起草部门的责任人提交至分管部门经理或总监进行审核,无异议后相关职能部门与对外单位签署对外合同。
4.1.3 对检索与分析、预警、申请、诉讼、侵权调查与鉴定、管理咨询等知识产权对外委托业务时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权属、保密等内容。
4.1.4 在进行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权属、许可及利益分配、后续改进的权属和使用等。
4.1.5 若是本公司承担涉及国家重大专项等政府支持的项目时,必须了解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并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4.2 合同评审要求4.2.1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且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合同均由研发二部进行知识产权评审。
4.2.2 《合同评审表》由发出或接收对外合同的责任部门填写,经相关部门逐项评审并签署,最后与签订的对外合同一并由责任部门保存。
4.2.3 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合同,由责任部门负责对外充分沟通并确定更改。
4.2.4 确立后的合同若需更改,由合同签订人负责与对外协调更改事宜。
贯标认证工作管理制度

贯标认证工作管理制度
1.进一步贯彻和领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标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认真策划和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确保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
2.及时申报安保体系的内外审,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安全保证计划进行运行阶段性评审,组织修订并推出新版本。
3.内外审时,所有要素管理职能人员必须到位,接受审核方的提问,并合理解释疑问,止高调狡辩,强词夺理,并能及时提供各种编制收集的资料,以便审核方论证。
4.审核时,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带领和陪同审核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对审核人员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行记录,认真听取意见,进一步落实改进。
5.各管理和职能人员必须熟记自己的管理职责,接受审核时态度要认真,要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强化管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管理水平。
6.禁止用不正当手段和欺骗隐瞒的方法来获取认证目的,不准弄虚作假,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来确保安全保证体系认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一次性通过。
认证标志控制程序(范本)

2011-09-01
认证标志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1.0目的
对认证标志的管理进行规定,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认证标志。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得的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管理。
3.0权责
3.1 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主导和维护。
3.2技术部负责人制定并质量负责人监督本程序的执行。
3.3技术部负责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3C标志的控制。
3.43C标志的领用由技术部主管负责执行。
3.53C标志的保管:统一由仓管专卷专档保管。
4.0定义(无)
5.0作业内容
5.13C认证标志的申请和发放
当本公司通过3C认证以后,由质量负责人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件向国家认监委提出申请,经国家认监委审批后,对统一印制标准规格认证标志,方可进行购买以备使用。
5.23C标志的保管:
当质量负责人获取3C标志后,交到仓管处,由仓管员依收到数量登记在《3C标志接收和发放登记表》上,双方签字后由仓管统一保管。除此以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3C标志进行单独保管。仓管应确保3C标志不会受到任何损坏(保管环境应注意防潮、防火、防尘以及防虫蛀)。
5.33C标志的领用
当产品生产完工并经例行检验合格后,由工程部主管在《3C标志接收和发放登记表》上签字,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到仓库领取。
5.4.2 经过认证的产品,每一个产品只贴一枚3C标签,且在产品的明显位置。
5.4.3质量负责人要确保不合格品不被加贴3C认证标志。
6.0记录
6.1 所用记录:《3C标志接收和发放登记表》
6.2 记录存档期限:所有与3C标志有关的记录均由仓管保存3年以上。
贯标文件管理制度范本

贯标文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公司贯标工作的管理,规范贯标文件的编制、发布、修订和作废,确保贯标文件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贯标文件的策划、编制、发布、修订、作废及管理全过程。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贯标工作小组负责公司贯标文件的策划、编制、发布、修订和作废工作,并对贯标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的贯标文件的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并配合贯标工作小组完成贯标文件的发布和作废工作。
三、贯标文件的编制与发布3.1 贯标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确保贯标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2 贯标文件的发布应经过贯标工作小组审批,审批通过后由贯标工作小组负责发布,并通知各部门执行。
3.3 贯标文件发布后,各部门应按照贯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执行,确保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贯标文件的修订与作废4.1 贯标文件修订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司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的变化,以及公司贯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
4.2 贯标文件的修订应经过贯标工作小组审批,审批通过后由贯标工作小组负责发布,并通知各部门执行。
4.3 贯标文件作废应由贯标工作小组提出,经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由贯标工作小组负责发布作废通知,并通知各部门执行。
五、贯标文件的保管与传递5.1 贯标文件应按照公司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确保贯标文件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性。
5.2 贯标文件的传递应通过公司内部办公系统或者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确保贯标文件的及时、准确、完整传递。
六、贯标文件的培训与监督6.1 贯标工作小组应定期组织贯标文件的培训,确保各部门人员了解和掌握贯标文件的要求。
6.2 贯标工作小组应加强对贯标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贯标工作的有效实施。
七、考核与奖惩7.1 公司应建立贯标文件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度,对贯标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优秀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贯标认证IPMS-CX-0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1.0 目的1.1 对公司涉及的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管理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2.1适用于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控制,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行业或其它要求等文件。
3.0 参考文件3.1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4.0 术语及定义4.1法律法规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4.1.1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类文件。
4.1.2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及政策、办法、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1)国家颁布的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如专利法、商标法等);2)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3)我国签订的国际条约(如专利合作条约);4)各级地方人大、政府颁布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规政策;5)其他相关方所提出的要求。
5.0 职责5.1行政人事部:全面负责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渠道管理、及时更新和传达等管理作业。
6.0程序内容6.1法律法规等文件的收集、管理6.1.1行政人事部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外来文件,并编制《知识产权信息获取渠道一览表》1)从专业报纸、杂志获取。
2)关注政府(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等)、行业官方网站或通过本地相关部门获取。
3)从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专业机构获取。
6.1.2选择与确定适应性1)根据公司需要,选择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确认其适应性。
2)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确定其对公司生产经营的适应性。
6.1.3文件可以目录式管理,以《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体现,由行政人事部进行归档管理,并定期从网站中查询其版本状态,及时更新,同时过期的文件进行作废处理。
6.1.4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至少每半年收集发布一次,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公司各有关部门,并通过会议、通告、培训等方式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
认证标志和证书控制程序文件

5.4认证标志的使用
5.4.1相关生产部门在进行获证产品的生产时,根据生产获证产品的数量,向仓库领取相应数量的。
5.4.2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获得认证产品外体规定的位置上。
5.4.3印刷、模压的非标准规格认证标志,该认证标志应当被印刷、模压在铭牌或产品的明显位置上。
5.4.4认证产品的本体上没有加施认证标志的,其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产品的最小包装上及随附文件中。
5.4.5获得认证的产品也可以在产品外包装上加施认证标志。
5.4.6获得认证的产品在进行包装前应对认证产品的认证标志进行检查,标志加贴不正确的不予包装、入库和出厂。
5.4.7我公司使用的UL标签为R类标签,即向UL授权的标签印刷商购买。
5.2认证标志的申请和制作
5.2.1认证技术负责人在公司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后,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申请购买标准规格的认证标志和自行印刷、模压非标准规格的认证标志。
5.2.2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审批后,由财务部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
5.5.6在未经UL授权多重列名的产品之前,不可将其它的产品品牌和非授权的产品型号使用到该产品上。
5.5.7不加贴任何形式的变形认证标志。
5.5.8在广告、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中正确地使用认证标志,不利用认证标志误导、欺诈消费者。
5.5.9主动接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各地质检人事部门和指定认证机构对认证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5.5认证标志的管理
5.5.1依据本程序,对认证标志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和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对外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内容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涉及到的所有对外合同的制定、评审和修改。
对外合同: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与合作方的保密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转让合同、委外业务合同等。
3. 职责
3.1 责任部门按需要签订对外合同前,对合同进行评审,提出《合同评审表》,经相关部门评审无异议后方能签订。
3.2 研发二部负责对合同内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审查,提出审核建议。
3.3 各职能部门对合同内涉及到本部门工作职责的内容进行评审。
4. 工作程序
4.1 对外合同管理要求
4.1.1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拟定相关对外合同时,要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表中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由研发二部进行评审,其它部门对合同内涉及到本部门工作职责的内容进行评审。
4.1.2 评审通过后,由合同起草部门的责任人提交至分管部门经理或总监进行审核,无异议后相关职能部门与对外单位签署对外合同。
4.1.3 对检索与分析、预警、申请、诉讼、侵权调查与鉴定、管理咨询等知识产权对外委托业务时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权属、保密等内容。
4.1.4 在进行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权属、许可及利益分配、后续改进的权属和使用等。
4.1.5 若是本公司承担涉及国家重大专项等政府支持的项目时,必须了解与项目相
关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并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4.2 合同评审要求
4.2.1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且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合同均由研发二部进行知识产权评审。
4.2.2 《合同评审表》由发出或接收对外合同的责任部门填写,经相关部门逐项评审并签署,最后与签订的对外合同一并由责任部门保存。
4.2.3 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合同,由责任部门负责对外充分沟通并确定更改。
4.2.4 确立后的合同若需更改,由合同签订人负责与对外协调更改事宜。
更改后的合同仍需履行合同评审手续,并及时将修改信息正确地传递到相关方和公司内关部门。
4.2.5 所有销售合同的评审要求、流程均同RX/QEHS-PD12《销售合同评审程序》。
4.2.6 任何对外合同,在经过《合同评审表》评审后无异议时才能有效;有异议时,必须在解决异议之后重新按合同评审规定评审无异议后方可有效。
5.相关文件
《销售合同评审程序》
《知识产权体系采购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
《合同评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