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程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没有记忆,人的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
学生虽然词语记忆在不断发展,可是仍以形象记忆为主,本课主要是依靠记忆形象来学习画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指导重点应放在激发有意识记忆的积极性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进行创造性表现。
通过对桥的描绘、塑造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际: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桥的实用和审美作用,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桥的图片资料,有关桥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
教师: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
看到课题里的“桥”,首先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桥?学生: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泸定桥……2、桥的文化。
(1)桥是艺术品。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桥,这些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桥,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
(从桥梁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桥?(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桥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的概述:介绍桥的定义、功能、分类和特点。
2. 家乡的桥梁:介绍学生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展示桥梁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 桥梁设计:分析桥梁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
4. 桥梁艺术:探讨桥梁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如桥梁雕塑、桥梁装饰等。
5. 创新桥梁:介绍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文化。
2. 课堂讲解: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桥梁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概述、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引导学生关注。
2. 视频资料:拍摄桥梁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施工技术。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桥梁设计软件,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 模型材料:为学生提供桥梁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板、塑料等。
5. 评价量表:制定桥梁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包括桥梁设计理念、结构和美观程度。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家乡的桥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知道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基本结构:桥的组成部分,如桥面、桥墩、桥梁等。
2. 桥的类型:梁桥、拱桥、浮桥、吊桥等。
3. 桥的特点:稳定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4. 家乡的桥:介绍家乡的桥梁,了解其在家乡历史、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对家乡桥梁的热爱和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桥梁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带回家乡桥梁的图片、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桥的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桥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桥梁在家乡历史、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创作指导:教师示范绘画桥梁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桥的结构、比例、线条等方面的处理。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对家乡桥梁的了解,进行绘画创作。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如负荷能力、抗风抗洪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设计的创新,了解现代桥梁技术的进展。
3. 举例说明桥梁设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如环保材料的使用、节能减排等。
七、技法讲解1. 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桥梁的美。
2. 引导学生运用透视原理,使桥梁画面具有立体感。
3. 示范如何运用光影效果,增强桥梁画面的真实感。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1.教学重点
-桥的类别与特点:重点讲解梁桥、拱桥、悬索桥等不同类型桥的构造及特点,通过实物图片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各类桥梁的基本知识。
-家乡的桥:以学生身边的桥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艺术。
-创作技巧:教授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转化为美术作品。
-情感表达:如何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融入作品中,表现出桥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难点。
举例解释:
-针对桥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观察桥梁模型,并结合实际桥梁工程案例,解释拱桥的弧形结构如何分散压力,从而实现跨越。
-在细节描绘方面,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桥墩的石质纹理,或通过剪贴、拼接等手法制作桥面的质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桥梁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桥梁模型,演示不同类型桥梁的构造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制作模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பைடு நூலக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桥的基本概念。桥是一种跨越障碍物(如河流、山谷等)的建筑物,它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家乡的一座著名桥梁为例,分析其构造、功能及文化意义,了解桥梁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桥梁类别、特点以及家乡桥梁的文化价值。对于难点部分,如桥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上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三上美术《家乡的桥》教案教案:三上美术《家乡的桥》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上美术《家乡的桥》。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桥梁的特点和构造,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描绘桥的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桥梁的特点和构造。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描绘桥的外形。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表达对桥梁美的感受。
2.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家乡桥梁的情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家乡的桥梁,以自由发言的形式介绍桥的特点和意义,引起学生对桥的重视和兴趣。
2.学习画桥的构造(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桥梁的特点和构造,如拱桥、斜拉桥等,并向学生介绍每种桥梁的特点和造型。
让学生注意观察桥梁的外形和结构,激发学生表达桥梁美感的欲望。
3.画家介绍(5分钟)向学生介绍三上美术,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他的画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观赏《家乡的桥》(10分钟)5.学习描绘桥的外形(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中桥的外形特点,以矩形、三角形、曲线等基本几何形状为基础,教导学生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描绘桥的外形,并在画中加上必要的细节。
6.创作《家乡的桥》(20分钟)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家乡的桥》作品,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桥梁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想象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桥梁的情感和美感。
7.展示和交流(15分钟)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描述自己画作的灵感和感受,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自信心。
8.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保留创作作品,表达对家乡桥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课堂内容。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特点和装饰风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家乡的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桥的结构特点:梁桥、拱桥、吊桥等。
2. 桥的装饰风格:传统建筑风格、现代建筑风格等。
3. 表现手法:绘画、手工制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桥的结构特点和装饰风格,能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家乡的桥。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桥的结构特点和装饰风格,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桥及其装饰风格。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桥及其装饰风格,引发学生对桥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桥的结构特点和装饰风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讨论如何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家乡的桥。
4. 创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桥的结构特点和装饰风格,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其他桥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桥梁设计师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实地观察和学习桥梁的结构和装饰风格。
七、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功能,认识不同类型的桥梁。
2. 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桥的结构和功能2. 家乡桥梁的特点3. 桥梁的绘画和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桥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家乡桥梁的特点。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和创作能力,以及对家乡桥梁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桥梁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结构和功能。
2. 新课:讲解桥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介绍家乡桥梁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梁文化。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绘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桥梁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的魅力。
2. 开展桥梁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邀请桥梁设计师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桥梁行业的了解。
七、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交流与合作。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升作品的独特性。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
2.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设计中的环保、节能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家乡的桥》3篇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家乡的桥》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家乡的桥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3. 通过绘画,表达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家乡的桥,了解桥的形状、特点等。
2. 学生绘制家乡的桥,通过绘画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热爱。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展示家乡的桥。
2. 绘画纸、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家乡的桥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桥的形状、特点等。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桥的认识和感受。
2. 示范:教师现场绘制家乡的桥,并解释自己在绘图过程中的思考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在绘画纸上绘制自己家乡的桥。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指导,比如如何画直线、圆弧等。
4. 分享与欣赏: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互相欣赏并分享自己绘制的心得和感受。
5. 作品整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展览,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走廊上,让更多人欣赏。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其他地方或事物的情感和热爱,比如家乡的山、河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尝试画出更真实、精细的家乡景色。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评价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家乡的表达和情感的真实性。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和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热爱,让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家乡的桥》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各种花朵的观察和欣赏能力;2. 发展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泡泡花》的图片或实物;2. 彩色纸、彩色笔、蜡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3. 少量的泡泡水。
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 家乡的桥》说课稿1

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乡的桥》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家乡的桥》是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桥梁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绘画技巧和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好,而有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家乡的桥的特点和美感,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绘画活动,增强对家乡的桥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家乡的桥的特点和美感,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准确地描绘出家乡的桥的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和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桥梁图片,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鼓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学生对家乡的桥的了解和印象。
2.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桥梁图片,讨论家乡的桥的特点和美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描绘出家乡的桥的特点。
三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

2.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
难点:如何将情感教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讲述桥梁背后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桥梁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桥梁作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ຫໍສະໝຸດ ,每组选择一座家乡的桥梁进行分析和讨论。
2.各小组成员分别从桥梁的结构、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共同总结出桥梁的特点。
3.小组内互相分享观察和创作心得,交流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故事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模仿等方法,学习绘画和表现桥梁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评互鉴,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展示:在下一次课堂上,邀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调研报告,分享学习心得,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步骤,如观察、分析、实践等,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桥梁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a.观察阶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家乡桥梁的实物或图片,了解桥梁的结构、造型等特点。
b.分析阶段:引导学生分析桥梁的功能、分类,探讨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c.实践阶段:教授绘画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家乡的桥》,详细内容围绕我国各地桥梁建筑艺术展开,通过分析桥梁的结构、造型、历史背景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桥梁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桥梁建筑的特点,提高对家乡桥梁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绘画表现家乡的桥梁。
3.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桥梁的结构、造型、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桥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桥梁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第四章《家乡的桥》的相关内容,分析桥梁的结构、造型、历史背景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梁文化。
3. 实践环节:(1)观察: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注意桥梁的结构、造型等特点。
(3)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画家乡的桥梁,讲解绘画技巧。
(4)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动手绘画家乡的桥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的桥》2. 板书内容:(1)家乡桥梁的结构特点(2)家乡桥梁的造型特点(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桥梁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结构清晰,造型准确,色彩丰富,能够体现家乡桥梁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家乡桥梁的了解程度,以及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收集更多关于家乡桥梁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表现家乡的桥梁,如水彩、素描等。
(3)开展“我心中的家乡桥”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展示家乡的桥梁之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具体性。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家乡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桥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 家乡桥梁的欣赏和分析3. 桥梁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三、教学重点1. 桥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的讲解。
2. 家乡桥梁的欣赏和分析。
3. 桥梁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难点1. 桥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2. 家乡桥梁的欣赏和分析。
3. 桥梁绘画技巧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桥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家乡桥梁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 教师准备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桥梁的名字。
2. 学生分享对桥梁的了解和印象。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桥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如梁桥、拱桥、吊桥等。
2. 教师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桥梁在家乡的重要性和特色。
3. 学生观察和讨论家乡的桥梁。
三、绘画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桥梁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桥梁。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参观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也来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形式表现家乡的桥梁,如剪纸、手工等。
3.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桥梁历史和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六、教学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桥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的理解。
桥上的风景——《家乡的桥》教案欣赏

桥上的风景——《家乡的桥》教案欣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种类,学会欣赏桥的艺术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知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基本概念:介绍桥的定义、功能和基本结构。
2. 桥的种类:分类介绍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桥等。
3. 家乡的桥梁:介绍学生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如赵州桥、卢沟桥等。
4. 桥梁艺术:分析桥梁在设计、建筑和装饰方面的艺术特点。
5. 桥梁保护:讨论桥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和种类,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知。
2. 教学难点:桥梁艺术的欣赏和桥梁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其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桥梁的种类、功能和保护措施。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提高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桥梁案例,深入理解桥梁艺术。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共45分钟。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桥梁,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感。
(2)新课导入:介绍桥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种类。
(3)家乡桥梁介绍: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桥梁,了解其特点。
(4)桥梁艺术欣赏:分析家乡桥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桥梁美学。
(5)桥梁保护讨论:讨论桥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7)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其他桥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桥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和种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知和热爱程度。
3. 学生对桥梁艺术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对桥梁保护意识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收集各类桥梁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教学展示。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家乡的桥梁,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将家乡桥梁的特色与文化融入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如桥墩、桥面、拱圈等。
(2)讲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强调其独特性。
3. 实践活动:(1)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桥梁的特点,进行绘画构思。
(2)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表现家乡桥梁的作品。
4. 例题讲解:以家乡的一座桥为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座家乡的桥梁进行绘画练习。
6.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桥2. 内容:(1)桥梁的基本结构(2)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背景(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桥梁为题材,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表现家乡桥梁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情感态度。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
(2)开展以家乡桥梁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其他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

美术家乡的桥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家乡的桥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的一堂课,课题是“美术家乡的桥”。
通过该课,学生将了解桥的不同形态、桥的材料和桥的作用,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家乡桥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桥的不同形态和类型,如平桥、拱桥、悬索桥等。
2. 了解桥的各种材料,如石桥、木桥、铁桥等。
3. 了解桥的作用,如连接两岸、跨越河流等。
4.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5. 提高学生对家乡景物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桥的形态和类型。
2. 桥的材料和作用。
3. 学生对家乡桥景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桥。
2.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材料的桥。
3. 白纸、铅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桥,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有关桥的问题,如桥是做什么用的?桥的形状有哪些?2. 新知传授(10分钟)介绍桥的形态和类型,如平桥、拱桥、悬索桥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桥有直观的了解。
3. 新知传授(10分钟)介绍桥的材料和作用,如石桥、木桥、铁桥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不同材料的桥有直观的了解。
4. 练习与表达(20分钟)学生观察周围的桥景,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家乡桥进行描绘。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表现出桥的形状和特点,同时尽量还原桥的材料和颜色。
5. 展示与交流(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欣赏,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选择这座桥的原因以及对桥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桥,包括桥的历史、文化以及桥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家乡景物进行绘画,并组成画册展示。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学生绘画的方式,使学生对家乡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表达的过程,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家乡景物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

家乡的桥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家乡的桥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家乡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课堂展示板或墙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桥,并让他们谈谈对家乡桥的印象和感受。
2. 展示家乡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家乡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包括桥的形状、结构、材料等。
2. 解释家乡桥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实践活动:1. 分发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给学生。
2. 让学生以家乡桥为主题,自由发挥创造力进行绘画。
3. 鼓励学生用色彩、线条等表现家乡桥的特点和美感。
4. 在课堂展示板或墙壁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讨论与分享: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他人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延伸: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桥的重要性和美丽。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探索家乡桥的特点,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创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家乡桥的特点和美感。
3. 收集学生的口头分享和课堂讨论的内容,评估他们对家乡桥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以家乡桥为题材进行更多形式的创作,如诗歌、故事、手工制作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桥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12课 家乡的桥-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2课家乡的桥-沪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为“家乡的桥”,通过观察、体验、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桥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一些桥,了解桥的种类和用途;
2.通过练习画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画纸、颜料、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2.图片或幻灯片、音乐等辅助材料;
3.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图片等方式了解不同种类的桥,并简单介绍桥的用途。
2. 观察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桥边进行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感受桥的建筑风格、桥上人流车流等情景。
3. 绘画练习
1.教师向学生讲解画桥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注意比例、线条等方面;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桥,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桥或学校附近的桥;
3.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和材料进行涂鸦,让画面更加丰富。
4. 作品展示
教师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谈论和分享作品,促进沟通和交流。
五、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乡的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绘画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美术优质课教案
造型·表现《家乡的桥》
引领者:吴美芳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
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尝试用线描绘画形式创造表现家乡的桥,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四、学具准备
教师:有关桥的课件、纸、勾线笔。
学生:2到3张纸、勾线笔。
五、教学过程
一. 课题导入,了解家乡的桥
板书“家乡的桥”:
小朋友想听听我们家乡新昌的桥的故事吗?那你们可得静静地仔细听了。
(出示课件图片)
1.了解家乡古桥(用户第一人称讲述)
我叫迎仙桥,现在400多岁了,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吴县有两个青年到天姥山采药时迷了路,在刘门坞遇见了两位仙女,后来双双结为夫妻。
没多久,两位青年回到吴县,发现当时的村民都已不在了,正在村前玩耍的孩子已是他们的第七代子孙了呢。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迎仙桥了吧。
哈哈,我还要骄傲地告诉你们,我是咱中国首次发现的近似于悬链线拱桥型的石拱桥。
这种桥型技术可先进了,当时国外还没有呢!
我是皇渡桥。
因南宋小康王曾过此桥而得名。
在260多年前我被重修过,看,还有桥栏呢!
我叫司马悔桥,名字出自“唐司马子微隐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的典故。
别看我倒映水中,脸蛋圆圆,我可是有1300多岁了。
在我旁边还建有司马庙,小朋友们有机会可要来班竹村看看哦!
我叫大庆桥,是150多年前建造的。
和之前的桥相比,我不仅年轻,还有3个桥孔呢,一块块条石砌成的桥礅立在岩石之上。
我是在“牛郎织女渡河的七月七日”建成的,七月是大庆之月,所以人们就给我取名为大庆桥了。
我叫风雨桥,是一座木拱桥,上有桥廊,可让行人避雨休息和村民乘凉聊天。
我的脚可多了,看,有23根圆木呢,有10多根还牢牢地嵌进两岸石缝中!我的家在巧英乡,欢迎小朋友来坐坐哦!
怎样?故事好听吗?这些乡村古桥,也许你们不熟悉,那么请看看下面的桥。
2.了解家乡现代桥
央于村的石鸭桥:是新昌第一座钢筋水泥桥,到现在也有80多年了。
看,我们城里的新昌老大桥、大大的桥墩托住桥身,上面车来人往。
城东大桥、鼓山大桥又有不同的桥墩。
而夜景中的城西大桥,七彩的灯光倒映水中,就像七彩的珍珠,灿烂夺目。
新建的城北大桥,桥洞设计更利于洪水经过。
再看七星大桥,环形而上,跨江而过。
还有我们为之骄傲的堪称亚洲第二大桥的回山夹溪特大桥,桥高160多米,从上往下看,会感觉很悬呢。
3.总结
怎样?家乡的桥多吧。
不管是古桥还是现代桥,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交通带来了便利,更给我们新昌这座小山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4.知晓桥的特征
那么同学们,你能说说这些桥的形状有哪些呢?(拱形的、水平的……)
有哪些材质造的呢?(有用石头建造的,也有木制的,钢筋水泥的)
但不管造型、材质都有所不同,他们基本上还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那就是桥面、桥洞、桥栏。
二、了解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桥
你还想和老师一起欣赏其他地方的桥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你用耳静静听,用眼细细看,你还可边欣赏,边以手代笔,在胸前比划一下每种桥的大致轮廓,更要用你的心,记一记你喜欢的一种桥的最大特点。
来,看看谁是记忆高手!(结合课件图片,讲述介绍)
1.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公路、铁路跨江大桥,它像一条长龙横卧江中,气势壮观。
2.河北省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圆弧敞肩拱桥。
桥上四个桥孔,不仅减轻了桥身重量,当洪水来临,还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3.绍兴古纤道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平行于河流的纤道桥,因纤夫拉船在上面行走而得名,看它弯弯曲曲伸向远方,仿佛诉说着遥远的故事。
而绍兴八字桥,明显以它的桥形来命名。
水上有桥,桥下有船,好一幅优美的水乡画。
4.看到卢沟桥,它就会使我们想起“七七事变”,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
桥上的古狮,曾亲历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桥成了历史的见证。
5.而上海南浦大桥,则是一座现代感十足的桥,夜色中的它璀璨耀眼。
6.再看重庆这段的长江大桥,也叫斜拉桥。
还有朝天门钢铁大桥,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7.扬州五亭桥因桥上有五亭而得名。
8.广西廊桥,又非常有地方特色。
9.站在铁索桥上,不知你会不会胆战心惊。
10.特殊材质做的玻璃桥,美轮美奂,简直就是艺术品。
11.英国伦敦塔桥、当船身高大的船只经过时,它就会从中断开,以
便船顶不受碰撞。
12.悉尼海港大桥,德国霍亨索伦桥的钢架结构又别具一格。
怎么样?你对哪座桥印象深刻呢?别急,用你们的笔告诉老师吧!
记忆高手们,你们的挑战来了,请在1分钟内,把你记忆深刻的那座桥的造型和最大特点,用简单的几笔在纸上勾画出来。
来,拿出笔和纸。
开始。
同学们真棒!(挑五六张放置黑板上)你们不仅把桥面、桥洞、桥栏都画出来了,还抓住了桥与众不同的特点。
而且你们都知道把桥画在画面中央。
你们不仅是记忆高手,更是聪明的一休呢。
三、用单色线记忆创作绘画
1.一分钟,你们就能用几根线条把桥画出来,那么你们想不想用各
种各样的线条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座漂亮的桥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用单色线描绘物体的方法,既线描的方式来画一画你理想中的桥呢。
那么你能画几种不同的线条呢?我们看,这是(在黑板上画)
(直线,有粗有细,斜线、曲线、环形线、折线、交叉线……)
2.先看看小朋友给自己家乡设计的桥吧。
(欣赏同龄人线描作品)
看,单孔双孔的拱桥,黑色块的涂染让画面更生动,由斜拉桥联想创作的彩虹桥,还有可爱的飞鸟桥,这两幅呢?画在了有底色的卡纸上,真是别具一格呢。
这冰激凌桥在画面中是斜的,呈现了一定的角度。
有信心挑战他们吗?可要设计出和他们不一样的桥来!
3.提出作业要求:
为你的家乡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座美丽的、特别的、有用的桥,并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想一想:地点、造型、用途、美化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析
来,老师看到大家画的差不多了,我们停下笔。
比一比那组小朋友坐的最端正!
四人小组互评,推荐一张张贴在黑板上。
老师点评一下(夸张的语气,惊奇的眼神……)
同学们真棒!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课堂小结:
除了用线描形式表现桥外,我们看看美术大师们和小朋友们还以哪些形式表现各种桥。
(欣赏美术大师笔下的各种桥及同龄人画的各种桥)希望我们用眼睛发现桥的美,用双手绘画桥的美,更用我们的智慧去设计更美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