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含解析2018042015-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热点复习--将改革进行到底

专题训练(三) 历史上的改革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私田地主和农民产生。
(2)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4.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训练(三) 历史上的改革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的使用私田地主和农民产生。
(2)_______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时间:公元前_____年,在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____。
加强了中央集权。
4.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面是一些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练习题,供初二历史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时间是:A. 1949年B. 1966年C. 1978年D. 1989年2. 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林彪3.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恢复封建社会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 改革开放政策的重点领域是:A. 农业B. 工业C. 金融D. 教育5.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A. 封闭型B. 自由贸易型C. 平等互利型D. 超前型二、填空题1. 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2. 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
3. 在改革开放初期,首次引入了____________制度。
4. ____________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5.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带来了中国经济的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举例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3. 你认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如何应对?四、案例分析某村庄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座繁荣的小镇。
请你根据这个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 改革开放对该村庄带来了哪些变化?2. 这个村庄是如何利用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发展的?3. 除了经济发展,这个村庄还从改革开放中受益了哪些方面?总结: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回顾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对改革开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历史中考改革开放小专题(历年真题)

1 中考复习改革开放专题附参考答案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俄国: 1861年改革
⑴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产主义经济发展.②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⑵时间:1861年
⑶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② 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中心内容: 废除农奴制.
(5)目的:保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6)实质:沙皇和地主对农奴的两重剥削.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评价:①是沙皇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知识提纲及练习题

改革开放[知识体系]对内改革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制城市:重点是___________的改革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B。
国有企业C农村D经济特区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是()A.安徽凤阳B。
上海浦东C。
四川重庆D。
广东深圳3.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经济特区的是()A.珠海B。
上海C。
厦门D。
深圳4.沿海开放城市中,现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深圳B。
海南经济特区C。
上海浦东开发区D。
珠江三角洲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D。
③①②④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③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④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A.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以__________为主的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带动了农村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8.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_____的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新题举例]9.从1985年起,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十多年来,已取得一些成效。
请思考:(1)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改革又有了哪些新突破?(3)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又有哪些方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C5.B6.D二、非选择题6.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7.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新题举例] 略。
历史中考改革开放小专题

中考复习改革开放专题附参考答案知识网络:知识梳理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俄国: 1861年改革⑴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产主义经济发展.②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⑵时间:1861年⑶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② 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一块地.但必须出钱赎买.(4)中心内容: 废除农奴制.(5)目的:保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6)实质:沙皇和地主对农奴的两重剥削.(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8)评价:①是沙皇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日本: 明治维新⑴背景:①幕府统治危机;②民族危机;③倒幕成功。
⑵时间:1868年⑶内容: ①政治上: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拔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③军事上:改革封建军队.建立现代军队. ④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⑷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评价: 进步性: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产主义道路,摆脱了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局限性:①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对外侵略扩张。
3.中国戊戌变法.⑴时间:1898年.⑵序幕:"公车上书"⑶目的:救之图存,发展资产主义.⑷内容: ①经济上:设铁路局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者②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更治,取消旗人特权. ③文化上:改科学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⑸失败的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⑹实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⑺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根本原因) ②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直接原因) ③脱离群众④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势力弱小. ⑤光绪帝没有实权.4.美国:罗斯福新政.⑴时间:1933年⑵目的: ①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⑶特点: ("新的含义"):国家干预经济(4)内容: ①改革银行制度. 恢复银行信用. ②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选择题1.东欧剧变后,分成了五个国家的是( )A. 苏联B. 罗马尼亚 C. 南斯拉夫 D. 保加利亚2.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1953年后的苏联改革都没有成功。
这些改革都()A. 都放弃了公有制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 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了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解体”的“同盟”指的是()A. 华沙条约组织B. 欧洲共同体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关于苏联改革,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5.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A. 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B.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C. 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D.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6. 以下三幅新闻图片(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两极格局B. 政治多极化 C. 苏联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7.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A. 勃列日涅夫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8.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A. 罗斯福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
【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人教新版分专题)汇编:06改革开放(附答案)

专题06 改革开放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 背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和坚持“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底
3.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全会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④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对内改革:
1.对农村的改革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2.对城市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018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探索改革三专项训练(有答案)

3.探索、改革一、选择题1.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3. 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至今,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无关的是( )。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4. 对下图所描述场景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
A.辛亥革命发动的时机尚不成熟B.中国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可能作为革命主力C.资产阶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D.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不得人心5. 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6.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7. 根据提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42年签订的条约,尽让中国的主权沦丧——(2)1912年建立的政权,大清王朝的丧钟敲响——(3)1942年进行的战役,消耗了德军有生力量——(4)1952年完成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5)1962年爆发的危机,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6)1972年进行的访问,结束了中美二十余年的对抗——(7)1992年举行的会议,市场经济开始在中国实践——8.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
教育最新K12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选择题1.东欧剧变后,分成了五个国家的是( )A. 苏联B. 罗马尼亚 C. 南斯拉夫 D. 保加利亚2.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1953年后的苏联改革都没有成功。
这些改革都()A. 都放弃了公有制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 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了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解体”的“同盟”指的是()A. 华沙条约组织B. 欧洲共同体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关于苏联改革,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5.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A. 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B.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C. 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D. 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6. 以下三幅新闻图片(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两极格局B. 政治多极化 C. 苏联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7.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A. 勃列日涅夫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8.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A. 罗斯福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
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知识专题中外重大改革习题

知识专题(五) 中外重大改革专项提分练习1.[2018·武威改编]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
……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材料二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材料二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2.[2018·烟台改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年—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材料二下图是1925年—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2)哪一历史事件导致图中1929年—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政府为应对这一事件,实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三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初三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以下是一份关于初三改革开放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A.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B.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C.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D.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答案:A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A3.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是?A. 人民公社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集体所有制D. 国有制答案:B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北京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改革开放的成果?A. 经济快速发展B. 社会全面进步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社会阶层固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______,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7.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其中______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答案:城市化率的提高8.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______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答案:市场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______的成功发射。
答案:神舟飞船10.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中国在______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答案:经济、政治、文化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
其次,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再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最后,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提升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见;进入21世纪后,党中心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更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更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留意数量到留意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更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相识不断成熟【答案】D【解析】据材料提到,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运动;……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见;进入21世纪后,党中心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相识不断成熟,故D正确。
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更的趋势,属于外部因素,不是主要缘由,故A解除。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留意数量到留意质量,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相识不断成熟,故B解除。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没有发生变更,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故C解除。
2.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答案】B【解析】据材料“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故A解除。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故B正确。
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不属于特征,属于详细表现,故C解除。
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错在“始终”,故D解除。
3.下图反映了1980年6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对此理解下正确的是①四川广汉领先取消人民公社,是农夫自发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②“左”倾思想束缚依旧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③改革具有艰难性,在新旧观念激烈冲突中绽开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确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绽开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得有效信息。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含解析

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含解析1.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
只要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
……”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 推行公司制C. 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 D. 废除国有制2.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C. 把企业推向市场D. 所有制变革3.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4.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私有企业改革C. 大中型企业改革D. 小型企业改革5.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 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 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 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从1985年起,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B. 乡镇企业C. 民营企业D. 私营企业7.如图反映的是()A.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B. 公私合营C. 国有企业改革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 建立经济特区 D. 国有企业改革9.1983年,经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 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C. 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D. 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10.以下为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概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练--国有企业改革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练--国有企业改革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 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C. 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D. 大力推行政企合一2. 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A. 解放、土改、三大改造B. 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C. 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D. 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3.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之一,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C.“走资派”、“封资修”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4.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
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①解放区的天是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③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⑤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B.C.⑤③①②④ D.⑤①③②④5.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一首反映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A.《黄河大合唱》 B.《志愿军进行曲》C.《翻身农奴把歌唱》 D.《春天的故事》6.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A. 20周年B. 30周年C. 10周年D. 40周年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的重点是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8.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松绑”就是迫切要求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9. 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的破坏C.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D.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改革革命与制度创新集训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专题三改革、革命与制度创新——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1. 改革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的日本同中国一样,一直与世隔绝。
在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将军率领“黑船”抵达日本。
受到侮辱后的日本人认识到,要想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必须“求知识于世界”,才能摆脱危机。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中国的一个变法图强的机会,虽然在这个机会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利的因素,但中国人毕竟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始近代化的变革,把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近代化进程大大的推进一步。
材料三或许,我们应该认为1989年是20世纪的结束。
但我们应该更恰当地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当然,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将军率领‘黑船’抵达日本”引发了日本的哪一改革?这一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变法图强中“不利的因素”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改革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1978年纯粹是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中国的时刻”?(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含答案)

好开放国有企业改革1-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坂了.只要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A.扩大企业经营官主权B.推行公司制C.实行按劳分配的JW度D.废除国有制2.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企W的股份”改选C.把企W推向市场D.所有制变革3.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州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而达16.浇.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B.城市经济体:M改革全面展开C.家庭麻产承包相的普遍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4.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私有企业改革C.大中型企业改革D.小型企业改革5.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邱小平再次当选年度皿云人物是源于他“持埃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快檄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增强企业活力•稔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发衣南方谈话•倒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从1985年起.缝农村经济体财改苹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城市改苹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B.乡镇企业C.民营企业D.私营企业7.如R1反映的是(〉中国石油化工篥团公司挂牌的情祟A.农业合作社的建立B.公私合苴C.国有企业改革D.衣村经济体制改革8.我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戡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赏任”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9.1983年•经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核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flffi.后企费效益由亏转僚・这设明()A.-五计濒先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C.新时期多镇企W焕发生机D.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10.以卜为中央食风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苴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概况.该企业这一时期快逢发展的主要废因是()时间菅业枚入(亿元)利润总颛(亿元)1988年31约0.31992年&4011.72000年124035A.仅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B.非公有制经济培位捉必B. C.社会经济秩序日趋总定 D.法制建设取粘重大成就II-1984年.邓小平视察顺桧.在大园听取了整蚀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nJ能听到的报告是()A.《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B.《勒流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C.《北沼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D.《大良民信双皮奶公私金营•工商业改造进展顺利〉12.从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赏任参B.国有企业改革C.实行新的工资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1982年初•中央电祝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威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日•一开播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缺因是(〉A.改革开放的实行B.吞港澳门的回归C.经济待区的建立D.广也学业的发展M-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Jf时代的形象二这桁照片和文字的富意()①美国新同界#电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己进入改革开故的新盼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D®@3)B.①©④C.①®④D.②®®15.如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驱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民昧区域fl治:M度B.祖国的和平统一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交成就16.1984年3月24口.《棍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图).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卜()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平均主义的分配农受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D.新中国的外珞史玮17.1984年刚上任背岛冰箱厂厂长的米瑙故说:“欢迎我的是53份清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种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棉弗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威因是()①计睽济体!W R 企业职工缺乏枳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卜海经齿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田家的“大w&-A. (D@®B.②®④C. (£X2>®D.①®④18. 小周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 ”政企分开-“公司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成诙是()A.民族团结B.国有企业改革C.外交成就D.农村体将改革19.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B.个体经济C.民背经济D.计划经济20.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 )A. 1978 年B. 1980 年C 1985 年D. 1992 年21. 1984年3月24 0 , 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尚我们松啊"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A.实施一五计划B.扩大企业自主权C.进行三大改造D.结束“文化大革命"22.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W 实行了冬种形式的承包资任制・在企业内箔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贵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A.技劳分配B.股价将改革C.政企分开D.多样所有制并存23. 岑新的词ifiBJf 岳新的时代•卜尚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浴.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A.加强法:《建设B.农村经济茂革C.知识经济D.国有企业改革2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改革重点是改革()A.国有企费B.集体企业C.私营企业D.合资企业25. 我国城市经济体翱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此改革B.实行分田包产到户C.实行般买政策D.实行对外开故26.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短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扩大国有企业规模B. ifltna 有企业利润C.变公有制为私有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7. “转换经营机4T “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建科学” “权贵明确-等说法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农村折我B.国企改革C.特区发展D.法制建设28.“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多冲所有制经济并存••等词语队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包产到户自负盈亏C.经济特区的建立D.浦东开发区的建史2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戕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寓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魏中国人民“站起来-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C.邓小平、江泽民D.毛岸东、周恩来c. QX2X3)D.②®④C. 合资企业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弟流行的是“正能磁-微信-、“4G-、“style-等. D.国有企业€. axsxs)D.②®④小雨同学带卷一个研究学习课搜槃了 “利改税-“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恩.判断他的研究性深题是(C.国有企业改革A.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江泽民30.卜列流行语吉符A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②••公私合昔“ ® ••包产到户-④-股份4T A.(D®® B. (D®®31. 我国城市经济体41改革的重点是( )A.个体企业B.私营食业32.我们通过流行所言的变化能够想受到时代的变迁.卜列旅行奇言符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④-A.①®逐)B.①®④33.A.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B.民主与法;M 建设3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它的重点是(>A.重工业改革B.银行改革35.1984年3月24日.根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主要指()A.突行公私合莒B.扩大企业fl 主权36.卜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1985年开始.1992年后加快改革步伐B.实行政企分开.C.实行单一的公有#经济D.城微人口数斌的变化俊够反映一个田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中从E 点到F 点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尊常快.其主要威因是D.对外开放C.教育体◎改苹D.国有企业改革“做我们'松绑•的衅吁随后以“松勒-为契机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了.这里的”松绑”C.推行企业股份制D.鼓励企业蒙并37.扩大企业经营n 主权•实行经蓉贵任:M以按劳分配为主.务种分配方式并存B. ••大跃进”运动开展D.实行了改革开放改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又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B.公私合苴企业改革D.股份制企业改革■一五••计划推动A. 起38.A.国有企!ft 改革 C.私昔企业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B.国有企业改革20世趾80年代•胡常邦曾说“包字进城・一包则灵与此相关的是(B.进行国有企业改革C.分配制度改革C.浦东新区开放39.A.乡锭企此改革40.A.实行农乾合作化资任制41.江泽民在十五大报省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D.私有企业改革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口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客度⑤改革开放.A. B.①©® C.①®⑤ D.②3X5>42. 1983年3月23日.在“痂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名;我们-松绑"> 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手件.卜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A.扪强国家对企质的监管 R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C.扩大企业向主经苴权D.放弃对国有企此的曾理43.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 “菜篮子工程-功能4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JF.重点是《 )C.加强卜翔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A.国有企业B.大型企业C.中型企此D.私人企业45. 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 ②田有企业A.①®®46. 国有企业改革育先开始于(A.改苹经营模式47.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政企分开48. 学习历史讲究“左图右史立特区.b . ®@®b .扩大企业n 主权c.D. ®®(2)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企业横向联合与兼并C.实行厂长负贵料也就是说图片对于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KWPlfci 图反映的共同主髓是<深圳的夜晚重庆朝天门玛头C.改革开故它们反映的时彳顷簟是<C.国有企业改革玫京的农民 A.对外开放49. 耕新的词语&于端新的时代.A.法治B.拨乱反正卜尚与再就业是T 对新词语.R 廉政D.乡映企业D. faiJliSJJf50. 1978年以后我国进行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其中酉要任务是对我国经济体财的改革.那么对经济体制的技革的目标是( )A. if 立市场经济体制B.也、颂代化企此制度C.建立计场经济体制D.加强宏观调控模式改革ffttBWTfalka 革5. A10. AD 15. C A 20. CA 25. AA 30.B D 35. B B 40. B A 45. D C50. B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相度方面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坂"的弊病•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到度.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努力干.厂子千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这说4当时我国开始实行按劳分配的”度.故选C.本距主要考杏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本题考杳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JF.重点是国有金业的改革.故选A.本题考杏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夜学生对基础如识的识记能力.缶要准硝识记我国城市经济体君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3.根JUST 关健信息:-1985〜1988年-“中国;M 造业实现了持顿3年的商速增长.工业总产依平均增K 率商达16-5V W 知.这肥城市经济体;M 改革全面展开.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縻.故选B.本题主要考奇城市经济体:M改革.本题考育学生阅读材WW合分祈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4.1985年起.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纹的改革.故选A.本题考宜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扪快了步伐.本题考奁学生对基础知设的识记能力.偷要准确识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5.根据所学可知.耶小平的改革包括农村经济体料的改革即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物和1984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材料信息-1986-“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W知.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率小平再次当选年度坎云人物是源尸他“持续不新的改革…”邢-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枳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增强企&活力.检步衡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炫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题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蟾济共阀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F1主权•实行经苴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W度.故选A.本题解答的关谜从T986年--邓小平“改革切入.结合改革开故进行思考.本题考奁了国有企业改革・考苴学生准硝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6.1985年.我国城市改革全而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苹.主要用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枳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选A.本题主要考黄城市改革的重点.本题主要考奁学生的识记俊力以及分祈问题的能力.注1S掌握城市改革的重点.7.题干给出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卜,成立的.它的拄牌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石泊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Ki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焚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故选C.本题考殁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以后,田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仪.本题考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国有企业改革的1»例.8.从1985年起.城市设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版来救〜的公有刮经济发展为以公有耳经济为主体的务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莒fl主权.实行经蓉贵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m.故选D-本题考奁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M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扪快了步伐.本题考夜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玫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厥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昔向主权•实行经营赏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务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枳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题干内容正是通过改革扩大了国有企勤fl主权•增强了企翅话力・使企业效益由亏转盈.故堆D.本题主要考萱国企改革.本题以林州矿务局的经济总承包制为依托•考直学生解读题干信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捉国企改革的形式和作用.10.中央rus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营业牧入和材润总额在1988年后大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fi企业改革切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网度适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I♦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A.本题以次格入考查了国企改革.本晅属于材料型迁择题・主要考夜学生的阅谟分析能力.解答此关血须认真阅谟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11.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984年・诃知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题目靖出的四个选项只有《北落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A和B出现在大跃进期间:D出现在三大改造期间.故选C.本题考食了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料以后.田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M、股份向建立现代企业尊度边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鲍、联合等多I♦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本题考合学生对历史知设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事件的时间.12.从1985年起•城市改苹金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切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股价制.向建倾代企业制度近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B.本题考ifi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料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扪快了步伐.本题考奇学生对基础知设的识记能力.箔要准确识记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字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利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卓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魏导槃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也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选A.本题考杳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影响.14.中美两国在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80年I月.美国《时代周刊>的甜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的寓意不是美国新闻界稔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据此町祷除含①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的相关史实.解答组合选择惜除法是比较好用的・〜般题目掉除~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5.题千中的“实行家庭底产承包赏任:M、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经济特区的建立-是解题的关健.分别招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进行的改革、在城市的技革以及对外开放的史实.故选C.本题主要考夜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装础知识的准确识记.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16.抿厂长、经理们的“呼吁-的关健信息-松第-并根据所学知识诃知•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口益显第.计好经济产重阻昭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以方针.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扩大企业向主权.给企业“松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Ki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务抑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n主权•实行经营贵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井存的制度.故选A.本题以1984年3月24日.《祖建日报》为依托.考直计划经济体制的弊华日益显a?.本题主要考密学生这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作用•17.题千中卷出的甘景与人物为1984年剧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璘故.他说的-欢迎我的是53份诸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铮时・随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稿州也炸不死人-这段话反映了在当时计焙经济体制R企业职工绘乏枳极性: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产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坂二而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卜海经济是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后才出现的情景・这在1984年的中国不诃能出现据此可挎除松的ABC三个选顼.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国有企业改革而的状况•可用押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祷除一个错误内容即诃获取正确答案•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部正确.18.1985年城市改革金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北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纨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此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财.向建W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乾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由题干中给出的-政企分开””公司股份制改革“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逸B.本题主要考奁国有企业改革.本题主要考夜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向题的能力.注京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19.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也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刮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物•向建颂代企业制度边进:对小型企业采取快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A.本题考夜了国企改革.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透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珊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设记能力•籥要准确设记城市改革的柬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20.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1985年.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而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t&ac.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设记国企改革的开始时间.21.题千给出的55位厂长、经理JR名发出“请崎我们松绑-的呼吁反映的是55人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Ki来映一的公有财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判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救的生产经昔H主权•实行经#责任:W:实行按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B.本题考杏了国企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舷开•重点是田有企业的改革.本题国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夜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熨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22.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务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贵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国fi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翅的生产经昔fl主权•实行经营责任:M: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耕度.故选C.本题考夜了国企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轶开.重点是国有企地的改革.本题做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奁学生的阕谟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点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改革历史试题及答案

改革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A. 1978B. 1980C. 1985D. 1990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政策?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企业自主经营权C. 计划经济D. 经济特区的设立答案:C3.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次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机构是什么?A. 代表处B. 合资企业C. 独资企业D. 办事处答案:B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农业B. 工业C. 服务业D. 旅游业答案:B5. 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政策,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土地所有权B. 粮食生产C. 农民就业D. 农村教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教育体制改革D. 科技体制改革E. 军事体制改革答案:A, B, C, D2. 下列哪些措施是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A. 农村土地承包B.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C. 国有企业改革D. 建立股票市场E. 引进外资答案:A, C, E3.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A. 基础设施建设B. 科技创新C. 环境保护D. 文化产业发展E. 国际地位提升答案:A, B, D, E4.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B. 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C.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D. 增加了就业机会E. 减少了贫困人口答案:A, B, C, D, E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对外开放?A. 贸易B. 投资C. 文化交流D. 教育合作E. 技术引进答案:A, B, C, D, 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入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成功地将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厂,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国企改革的真题和答案解析

国企改革的真题和答案解析近年来,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国企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和体制机制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这个复杂的课题中存在着许多真题和需要解析的问题。
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国家控制和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经济的支柱,又是政府的利器。
然而,由于行政干预和管制的存在,国有企业常常面临着资源浪费、效能低下等问题。
因此,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管,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并允许市场竞争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国企改革还需要解决资产管理和股权问题。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常常涉及到资产重组、混合所有制等复杂事务。
这些事务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股权激励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加强国企治理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国企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
国有企业由于特殊的性质,常常存在着产权模糊、决策权力集中等问题。
因此,实施国企改革必须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效益。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员工权益和社会稳定。
国有企业改革通常会涉及到人员调整、职工待遇等问题。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尽量减少对职工的不利影响。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为失去工作的员工提供相应的转岗培训和再就业机会,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平衡国家控制和市场竞争、解决资产管理和股权问题、加强国企治理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及保障员工权益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够顺利推进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单元测试题

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单元测试题1. 改革开放的概念是什么?记述其背景和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方针。
其背景可追溯到中国20世纪初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外商投资引进、对外开放以及政治体制的相对宽松等方面。
2. 请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施供需调节,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为中国提供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此外,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格局,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3.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出台了许多重要政策和措施,你能举例说明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例如,1978年中国实施的农村改革政策,取消了集体农田承包制,鼓励农村家庭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19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实施了城市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推动了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和发展。
另外,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设立了经济特区,为外商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投资环境,如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4. 改革开放中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改革开放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改革开放涉及到的利益分配问题,导致了阶级、地区间的不平等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失业问题、分配不公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等。
此外,在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面临技术升级和市场适应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创新和提高竞争力来应对。
5. 请评价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精品初中历史 《改革开放》同步练习

《改革开放》同步练习基础素质1.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A.城市开始B.农村开始C.国有企业开始D.沿海地区开始2.下列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的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4.为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家采取了()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C.推行公司制、股份制D.实行政企分开5.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的企业是()A.国有制大型企业B.国有小型企业C.合资性企业D.私营企业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A.上海B.珠海C.汕头D.深圳思维拓展7.有关“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C.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D.农民时间上自由,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8.有关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更多地吸引侨资、外资B.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C.对外资企业可以提高税收,增加收入D.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9.有关政企分开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完全脱离了政府B.政府下放一部分权力给企业C.企业有自主经营权,政府作宏观调控D.政府、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任何关系10.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有()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开卷探究11.下表是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三年统计表,认真阅读后,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农村改革在这里走出了第一步,请问这里采取了什么政策?(2)从表中简单分析该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12.下图是邓小平同志为深圳特区的题词,阅读后请回答:(1)题词中的“经验”指的是什么?(2)除深圳经济特区外,请你列举当时设立的另外三个经济特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1. 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
只要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
……”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 推行公司制C. 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D. 废除国有制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C. 把企业推向市场D. 所有制变革3.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私有企业改革C. 大中型企业改革D. 小型企业改革5. 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 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 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 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 从1985年起,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B. 乡镇企业C. 民营企业D. 私营企业7. 如图反映的是()A.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B. 公私合营C. 国有企业改革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 建立经济特区D. 国有企业改革9. 1983年,经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 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C. 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D. 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B.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提高B.C. 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D.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1. 1984年,邓小平视察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可能听到的报告是()A. 《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B. 《勒流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C. 《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D. 《大良民信双皮奶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展顺利》12. 从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国有企业改革C. 实行新的工资制度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改革开放的实行B. 香港澳门的回归C. 经济特区的建立D. 广电事业的发展14. 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
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5. 如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祖国的和平统一 C.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D.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6.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图).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
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 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17. 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8. 小周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该是()A. 民族团结B. 国有企业改革C. 外交成就D. 农村体制改革19.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B. 个体经济C. 民营经济D. 计划经济20.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A. 1978 年B. 1980 年C. 1985 年D. 1992 年21. 1984 年 3 月24 日,55 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这55 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A. 实施一五计划B. 扩大企业自主权C. 进行三大改造D. 结束“文化大革命”22. 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A. 按劳分配B. 股份制改革C. 政企分开D. 多种所有制并存23.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A. 加强法制建设B. 农村经济改革C. 知识经济D. 国有企业改革2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改革重点是改革()A. 国有企业B. 集体企业C. 私营企业D. 合资企业25.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国有企业改革B.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C. 实行赎买政策D. 实行对外开放26.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A. 扩大国有企业规模B. 增加国有企业利润C. 变公有制为私有制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7. “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说法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A. 农村新貌B. 国企改革C. 特区发展D. 法制建设28. “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等词语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C. 经济特区的建立D. 浦东开发区的建立29.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A. 毛泽东、邓小平B. 毛泽东、江泽民C. 邓小平、江泽民D. 毛泽东、周恩来30. 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①“经济特区”②“公私合营”③“包产到户”④“股份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31.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个体企业B. 私营企业C. 合资企业D. 国有企业32.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是“正能量”、“微信”、“4G”、“style”等。
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①“经济特区”②“包产到户”③“公私合营”④“下海经商”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33. 小雨同学带着一个研究学习课题,搜集了“利改税”“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课题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民主与法制建设C. 国有企业改革D. 对外开放3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它的重点是()A. 重工业改革B. 银行改革C. 教育体制改革D. 国有企业改革35.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以“松绑”为契机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了。
这里的“松绑”主要指()A. 实行公私合营B. 扩大企业自主权C. 推行企业股份制D. 鼓励企业兼并36.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1985年开始,1992年后加快改革步伐B.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7.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中从E点到F点我国城镇人口增加非常快,其主要原因是()A. “一五”计划推动B. “大跃进”运动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 实行了改革开放38. 既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又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 国有企业改革B. 公私合营企业改革 C. 私营企业改革 D. 股份制企业改革39.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A. 乡镇企业改革B. 国有企业改革C. 分配制度改革D. 私有企业改革40. 20世纪80年代,胡耀邦曾说“包字进城,一包则灵”。
与此相关的是()A. 实行农业合作化B.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C. 浦东新区开放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
这三次巨变是指()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日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⑤改革开放。
A. ①③⑤B. ①④⑤C. ①②⑤D. ②④⑤42. 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
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 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B. 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C.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D. 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43.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A. 国有企业的改革B. “菜篮子工程”C. 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 完善城市功能4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A. 国有企业B. 大型企业C. 中型企业D. 私人企业45. 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D. ①③②46. 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A. 改革经营模式B. 扩大企业自主权C. 推进企业改组联合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7.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 政企分开B. 企业横向联合与兼并C. 实行厂长负责制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8. 学习历史讲究“左图右史”,也就是说图片对于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对外开放B. 拨乱反正C. 改革开放D. 乡镇企业49.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A. 法治B. 廉政C. 国有企业改革D. 知识经济50. 1978年以后我国进行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其中首要任务是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那么对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A.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C.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 加强宏观调控模式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答案】1. C2. A3. B4. A5. A6. A7. C8. D9. D 10. A11. C 12. B 13. A 14. D 15. C16. A 17. D 18. B 19. A 20. C21. B 22. C 23. D 24. A 25. A26. D 27. B 28. A 29. A 30. B31. D 32. C 33. C 34. D 35. B36. C 37. D 38. A 39. B 40. B41. B 42. C 43. A 44. A 45. D46. B 47. D 48. C 49. C 50. B【解析】1.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A.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3.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可知,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4.1985年起,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A.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5.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的改革包括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即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84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材料信息“1986“ “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可知,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A.本题解答的关键从“1986年”“邓小平“改革切入,结合改革开放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国有企业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6.1985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改革的重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城市改革的重点.7.题干给出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它的挂牌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故选C.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国有企业改革的事例.8.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D.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题干内容正是通过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使企业效益由亏转盈.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国企改革.本题以徐州矿务局的经济总承包制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国企改革的形式和作用.10.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1988年后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A.本题以表格数据切入考查了国企改革.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11.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984年,可知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A和B出现在大跃进期间;D出现在三大改造期间.故选C.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事件的时间.12.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B.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13.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选A.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14.中美两国在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的寓意不是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据此可排除含①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的相关史实.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5.题干中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经济特区的建立”是解题的关键,分别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进行的改革、在城市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史实.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16.据厂长、经理们的“呼吁”的关键信息“松绑”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给企业“松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A.本题以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为依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作用.17.题干中给出的背景与人物为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他说的“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段话反映了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而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是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后才出现的情景,这在1984年的中国不可能出现据此可排除含②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状况,可用排除法解答.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18.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由题干中给出的“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19.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A.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20.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1985年.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C.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国企改革的开始时间.21.题干给出的55 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反映的是55人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B.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22.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故选C.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