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五次(6月)月考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科参考答案201810选择题(17题5分,其余每题3分)1.A试题分析:“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强加因果。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此题“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强加因果。

2.C试题分析:“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选项C混淆逻辑范围。

3.B试题分析:“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可以看出,从“有”外去寻找“无”的诗意之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选项B曲解文意。

4. B【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

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关注细节,明确主旨,分析手法,结合内容做出准确判断。

B项,“事件是不真实的”理解错误。

这句话的是意思是史书记载的多是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战争,史书中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和趣味,感悟不到历史永远前行而不可逆转的形势。

河南省南阳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19年春期高一期终语文参考答案1.B (根据原文第二段,宫殿选址时,要考虑多种因素)2.A (本文重点介绍对象应为内金水河)3.A (B项,“故宫建筑都是木制”的说法过于绝对。

C项,表述不当,第六段的“这里”指太和门广场的金水河。

D项,根据原文第五段,“殿后”说法错误)4. C (A项,“为了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说法无根据。

B项,“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错,原文是“借邢台农校”来“送教下乡”。

D项,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经济效益)5. A (B项,“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意愿”不当。

C项,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

D项,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6.(1)材料一:村支书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

(2)材料二: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

(3)材料三:学校副书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做出评价,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7.D (描写孩子们见到豌豆花的激动心情属于侧面描写)8.作者认为这种抛弃未必对人类有益。

(2分)(1)有时需要却无法找到,比如作为治病的药引。

(2)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新的疾病,或许就是人们把不该抛弃的庄稼抛弃后引起的。

(3)这种抛弃将割裂后人对前人的理解,使后人享受不到前人享受过的乐趣。

(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即得4分,意对即可)9. (1)提示本文的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行文前半部分写喜欢“豌豆”的原因,后半部分写“最后一季”和我的感慨。

(2)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暗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一词,蕴含着作者的隐忧以及深深的眷恋惋惜之情。

(3)具有象征意味。

“最后一季豌豆”意味着豌豆的种植可能绝迹,也意味着美好事物即将消逝。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10.D11.B (丁艰指遭逢父母丧事,不包括祖父母)12.B (B项,“陈述策略”是出京巡按陕西时的事)13.(1)袁崇焕的功劳在于保全辽地,而尚宝卿董懋中指责他被逆党庇护,所持言论狂妄荒谬。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共30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榫.头sǔn 潭柘.寺tuò 涸辙之鲋.fù 虚与委蛇.yíB. 惫.懒bèi 潜.意识qián 一语成谶.chèn 浑身解.数jiěC. 愀.然qiū 和.稀泥huò 不容直喙.huì 杳.如黄鹤yǎoD. 敕.造chì 梵.婀玲fàn 相形见绌.chù 光风霁.月jì【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异。

A项,“潭柘寺〞中“柘〞应读作“zhè〞;B项,“浑身解数〞中“解〞应读作“xiè〞;C项,“愀然〞中“愀〞应读作“qiǎo〞。

应选D。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磐石邮戳名副其实不记前嫌B. 绿州杂糅销声匿迹连篇累牍C. 造诣藏蕤锋芒毕露独占鳌头D. 訾詈攀援不胫而走汗流夹背【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项,“不记前嫌〞中的“记〞,应改为“计〞;B项,“绿州〞中的“州〞,应改为“洲〞;D项,“汗流夹背〞中的“夹〞,应改为“浃〞。

应选C。

3.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目前家具网购仍然存在诸多隐患,当商品与图片不相符,家具质量难以保证,售后得不障等问题出现时,消费者不要忍辱含垢....,应积极与卖家协商,争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试题数:10,满分:01.(问答题,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乡村、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生存的三类主要空间。

比较而言,城市是多样文明要素高密度聚集的空间,乡村是文明要素低密度聚集的空间,自然环境是还没有人去干预或人类不去干预的空间。

适宜人生存的自然空间是文明生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同自然空间的和谐,也就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存续、发展。

这是思考、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对城市、乡村、自然环境这三类空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与确认。

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理解和推进的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一,用二元思维理解、营建城乡关系。

其实,城乡关系不只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更是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乡关系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乡村不等于传统,城市也不等同于现代。

乡村与城市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市与乡村中都有代表人类文明本性与非文明的要素与内容。

这样,推进城乡融合就不是简单地把乡村城市化或者把城市田园化的问题,而是具体厘清现有城市与乡村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营建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其二,以经济利益至上逻辑理解、推进城乡融合。

经济利益至上逻辑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简单地以经济利益至上为主导原则,则会导致城乡空间价值的单一化。

漠视城乡关系的复杂伦理内容,其结果可能是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破坏、城市与乡村的新型对立。

推进城乡融合,需要超越二元思维,营建有利于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理念。

城乡融合是一个综合的空间转换过程。

推进城乡融合,首先需要处理好城市、乡村、自然环境三类空间之间的关系,营建三者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其次需要处理好物理、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在城市与乡村同时营建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再次,需要处理好历史、现实、未来空间的关系,注重城乡中的传统建筑等历史空间的保护,注重运用新技术为当代人营建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并注重为未来发展预留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2.(3 分)C。文本中没有能体现“亲自带领”和“身先士卒”的内容。 13.(10 分)(1) (5 分) 于是向朝廷竭力建议,以后凡送囚犯到京城,委任精明强干的官 吏审问,如果不实,那么罪责就要降到原来审问的官吏身上。 【评分说明】第(1)小题 译出大意给 2 分,“力言”“委”“及”各 1 分。 具体评分请注意: ①“力言”译为“竭力建议”“尽力进言”,给分。译为“努力建议”“大力进言”,不给分。 ②“委”译为“派”“委任”“委派”也给分。 ③“及”译为“降到”或“牵连到”可给分。 ④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2)(张衡)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 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交接:交往;辟:被征召;不就: 不去就职) 【参考译文】 张齐贤,曹州冤句 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 志向,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 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平民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到行宫,齐贤以手画地,逐条陈述十 件事,其中有四件符合太祖的意思,齐贤坚持认为十条都是好的,太祖发怒,令武士把他拖出 去了。太祖回朝后,对太宗说:“我到西都,只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打算授任他官职,今 后可以让他辅佐你任宰相。” 太宗选拔进士,本想把齐贤录取为前几名,有关部门偶然选择失误,太宗不高兴。一榜进 士都授任京官,于是任命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当时衡州审讯劫贼,审判后都要处死, 齐贤到任后,救活其中误判的五人。 从前,各州罪人多械送到京城,在路上死去的有五六成。齐贤在路上遇到南剑、建昌、虔 州押送的罪犯,要来案卷一看,凡不是首犯的,全部为他们解伸冤屈。于是向朝廷竭力建议, 以后凡送囚犯到京城,委任精明强干的官吏审问,如果不实,那么罪责就要降到原来审问的官 吏身上。从此江南送罪犯到京城的减去一大半。 雍熙初年(984),改任左谏议大夫。雍熙三年 ,宋军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太宗访求 近臣作为策应,齐贤请求前往,即授任他为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 这个时候辽兵从湖谷进犯,逼近城下,神卫都校马正把所率领的部队摆在南门外迎敌,但寡不 敌众,副部署卢汉斌贝畏惧,保营自固。齐贤选派厢军二千人,从马正的右面出发,慷慨誓师, 以一当百,辽兵于是退却。 端拱元年冬天,授任工部侍郎。辽兵又从大石路往南侵犯,齐贤预先选择厢兵一千人分为
马克·吐温:开始热衷发明,后来经商,都不成功,逐步认清自己能力所在,从事写作成名
家。
爱因斯坦:认清自己兴趣和能力在物理领域。拒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4
梵高:即使生前没卖出一幅画,但能认清自己的理想追求永不放弃,终被后世认可。 卓别林:认清自己,把容貌不佳转化成喜剧优势。 比尔·盖茨:上大学时中途辍学,从事软件开发,找准了人生定位,终成世界首富。 霍金:身体虽残,但能认清自己在理论物理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写成《时间简史》等畅销 世界的科普著作。 六国:面对强秦,认不清形势,反而争相赂秦,国力日弱。 诸葛亮:认不清天下大势。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 大跃进:没有正确的估量实力和认清形势,造成国民经济的后退。 尼采:狂妄地自称“太阳”,认不清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14.答案:C 项 (3 分)。C 项"尘雾"、"淮济"、“流水”"未安"都是比喻。 15.答案:①用时局劝勉:边境未安,正是有志之士杀敌安边,报国立功的天赐良机。②用 诗人自己的处境与苦闷劝勉:当前国家多难,我岂不想脱离这"多尘雾"的京城,奔赴边疆杀敌 立功?可惜我没有实现我志愿的途径啊!③用江丞的现状劝勉:青春年华即将过去,不应妄自愁 苦,而贻误施展抱负的良机。(一个要点 2 分) 16.(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7. 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 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一层的“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 高”“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由此应选 A。 18.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 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克制忍耐而不表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选“隐忍不发”。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 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亲密无间: 关系非常亲近密切,毫无隔阂。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没有隔阂,应 选“亲密无间”。 19. 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语序不当,“虽”应移到“他”后面。B 句式杂 糅,可以删掉“产生”。D 中途易辙,“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下面却开始说“中 国的父亲”的事,或成分残缺,在“子女”前面加“对”;语序不当,“往往”应移到“父亲”后面。 20.(1)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2)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3)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2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2.作文参考立意: 立意一:目标要切合实际(认清自我)
3
立意二:坚持梦想 立意三:心动不如行动
立意一:目标要切合实际(认清自我)
素材:
理想与妄想不同,因为妄想超越了人生的范围;理想与幻想不同,因为幻想是无可遵循的途径;
理想与野心不同,因为野心常出于自私和占有。
——梭罗
并非每个人都能作船长,一定得有人当船员;不是大路,羊肠小道也无妨;不是太阳,星星亦能
发光;成败无论大小,只在于你是否竭尽所能。
讲并创立了自己的黄氏风格,被称为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之一。
皇太极:认清形势,不急于大举进攻明王朝;
庄子:充分认识自己的本性,在楚国相位诱惑面前持竿不顾;
史铁生:认清现实,从事文学创作。
刘翔:原来从事跳高,后来认清自己的优势,改练田径 110 米跨栏,终成世界冠军,他还拒
绝剧组邀请出演;
新加坡:弹丸小国能认清自己独特的旅游优势——阳光。
2
二支,分别驻扎在繁、崞县。下令说:“代西有敌人,则崞县的部队出战,代东有敌人,则繁的 部队出战。战斗发生后,则郡中部队集合作战。”到此时,辽兵果然被繁部队打败。端拱二年, 建立屯田制。齐贤兼任河东制置方田都部署,入朝授任刑部侍郎、枢密副使。
淳化二年夏天,任参知政事。几个月后,授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齐贤的母亲 孙氏年纪有八十多岁,封为晋国太夫人,每次入宫朝见,太宗叹服她高寿,有好儿子,常常下 手诏慰问,给与赏赐,官员们都感到他家很荣幸。
3. A 【解析】A 项,“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4. D 解析:曲解内容,“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使林场的木材产业收入明显下降”错。根据材料三“使 一度占全部收入 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 50%左右”,原文只是说比重降低,并不是说明 实际收入的下降。 5.A 解析:B.“只有经过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会有收益”说法不当,从原文看,塞罕坝 林场产生效益很长时间了。C.“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没有直接转化为金钱”说法错误。D.“可以 取代钢铁等传统工业”说法不当。 6.①经济效益:林木、旅游、山野菜、碳排放、松针、山泉都能创造价值;②生态效益: 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为当地阻沙源、涵水源,净化水质,改善气候;③精神效益:为我们 树立了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榜样。(6 分。每点 2 分, 缺少概括性词语该点 0 分。) 7.A. “渲染”应为“烘托”。 8.①运用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②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声 音,也与句中“苍老”一词相呼应。③表达了声音在“我”心头久久萦绕,触动“我”心灵的感受。 9.①第一次转变是有满怀恼恨到怀疑、动摇,转变的原因是老妇人善意的揣测触动了“我”。 ②第二次转变是有怀疑、动摇到彻底释怀,原因是老妇人的话让“我”领悟到应该用善良宽容去 化解心中的怨恨。 10(3 分)B。 【试题解析】太宗擢进士,欲置齐贤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一榜尽与京官,于是 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太宗选拔进士,本想把齐贤录取为前几名,有关部门偶然选择失误,太宗不高兴。一榜 进士都授任京官,于是任命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当时衡州审讯劫贼,审判后都要处 死,齐贤到任后,救活其中误判的五人。) 11.(3 分)D。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
立意二三:坚持梦想,付出行动
素材:
1、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罗曼·罗兰
2、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有梦想,就能改变自己的处
境。
——奥普拉
3、人生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米兰·昆德拉
梦想是人类精神家园里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推进剂。试想,没有远古人类“飞天”
者,也曾喝虎奶,但是都没能实现这个目标。于是,许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 4 分钟
内跑完 1 英里的路程,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
理由实在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开创了 4 分钟跑完 1 英里的先河,证明了那些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是
错误的。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引来了万马奔腾,此后一年,又有
——戴尔·卡耐基
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比没有目标更为有害。原因一是,它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无止境的
打击,最终使人丧失前进的斗志。如同攀登一条无穷无尽的楼梯,前途是昏黑的茫然,进退不
得,结果是在攀爬途中筋疲力尽,死活不能。原因二是,它使人错过了那本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使人迷失了本该适合自己的路,如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羡慕他人的美貌,模仿他人的
优雅,最终连自己的天性本能都抛却,忘得一干二净,所谓的目标自然也就遥不可及,只落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