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高一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衡水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衡水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2011—2012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历史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私田的大量出现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生产力的发展D.商鞅变法2.某收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

该收藏家生活的 朝代应不早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坊和市不分开 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③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④出现夜市、晓市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 )A.两汉时期B.唐宋时期C.元代时期D.明清时期 5.关于我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B.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清朝前期,最终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6.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7.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 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8.下列围绕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D.它通过兼并扩大生产规模,但对提高生产力并无积极积极作用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0. 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D.中国一五年计划建设11.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衡水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衡水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家住市区的李娜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 国保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 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 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 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 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了杯雀巢 (瑞士)咖啡,带上索尼(日本)mp3和 诺基亚(芬兰)手机,刚出家门遇见邻居 王叔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
目前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致大量动物惨死
目前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致大量动物惨死
材料解读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蚀,气候 的恶化,海洋与河流的污染……其中发 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 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 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 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 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 以上 的污染企业建立在海外。
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 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 市场。目前,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 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来华落户的 跨国公司多来自世贸组织成员。世贸组 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 同的意愿: 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 和平衡
跨国公司含义: 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 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 拥有子公司国际性企业。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 资报告》,2000年全球有 63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分支 机构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 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 的30%。目前,全球跨国公 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 直接投资的90%。
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问题情景8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企业 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我们该如何应 对?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 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卷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年下学期期末高一(文)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1.据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2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法家著作《韩非子·解老》也强调:“极力于田畴,必且粪灌。

”这些论述的应用A. 导致以农为本思想出现B. 促进了铁力牛耕的推广C. 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D. 反映了儒法思想的融合3.唐朝中期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其特色有①“唯以资产为荣,不以丁身为本”②“量地计丁”纳银代役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④“摊丁入亩”征地丁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4.宋代行业组织曾一度空前发展。

在“行”的数目上,曾发展到440行。

如北宋后期的开封城内,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种行业。

这些行业组织的发展A.反映商业环境的变动B.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5.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1—60题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规定始祖创业后历代子孙在家庙和墓葬时的排位是二世、四世、六世等列始祖之左,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等列始祖之右,称为“穆”。

这种现象反映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国制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4.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皇帝制度,集军国大权于一身,开创了嫡长子继承制,使皇帝世代相传。

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可世袭。

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以上评述,不正确的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5.“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6.“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然后再将……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

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

”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已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3.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农田灌溉技术走向自动化4.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

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对外贸易的繁荣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5.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

这反映了()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6.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的防夷措施。

第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第三,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衡水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衡水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衡水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3.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的需要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自足”即产品富足A.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4.下列四件藏品中,明显属于伪造的是①商代青铜鼎②西周铁铧犁③东汉白瓷④唐代粉彩瓷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 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6.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7.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河北衡水中学13-14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13-14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2.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3.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5.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6.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6.787年,唐德宗因畋猎走访民户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时丰(丰收),何故不乐?”对曰:“前云(夏、秋两征)之外悉无他徭……徒空文耳。”由此可见,当时( )
8.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之屋…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城市()
A.对外贸易兴盛繁荣B.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9.郑和说服明仁宗保留宝船队时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
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春秋谷梁传》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一年中农隙的时候有春菟、夏苗、秋弥、冬狩四次练兵习武。田猎时规定,禽兽跑出所设定的田猎范围之外,就不再追杀,这是取战争中不追杀奔跑的败军之义。射中的禽兽如果伤在面上、头上,就放掉不要,取“不杀投降之人”的意思;射中的禽兽太小,也放掉,取不虐幼小之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该时期( )
A.五胡入华,民族杂居B.战场厮杀,火器争雄
C.吴音胡语,流转耳畔D.胡床风靡,垂足怡然
E.北朝士人,研习汉籍
(2)颜之推个人命运,深系于家国时代。①其所悲于______;②其所幸于______。( )(多选题,涂写字母)
15.下表是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所占百分比统计表,这反映了东北地区(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八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3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郑家沟文化遗址发掘出土器物150余件,其中玉器50件,包含玉猪龙(如图1所示)、三联玉璧(如图2所示)、玉环、玉斧等。

出土人骨点30余处,发现祭祀坑20余处。

据此可知,郑家沟文化时期A.国家形态开始萌发B.社会文明得到发展C.手工业经济较发达D.社会分工逐渐严密2.秦朝的郡守有许多辅佐属吏,除了都尉、长史、郡丞等由中央任命之外,其他属吏则由郡守自己决定,一般都是任用本郡人士。

这一做法A.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B.助长了地方势力膨胀C.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3.496年,孝文帝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蒙阳郑氏和太原王氏为汉人的四大郡姓,可与皇室通婚。

同时,诏令鲜卑各大族改为汉姓,以穆、陆、贺等八姓为第一等。

孝文帝的这些举措A.旨在提升汉人影响力B.解决了国家认同问题C.凸显了士族政治色彩D.维持了社会长治久安4.《隋书》记载,隋朝“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土著民族),其与夏人(汉族)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

据此可知,当时南方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有所发展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D.民族地域差距较大5.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衡水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衡水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启用前绝密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卷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你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是满分10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个小题,共56分。

)1.“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

”苏轼认为废井田()A. 促使土地数量增加B. 有效遏制土地兼并C. 有利社会合理分工D. 加大社会贫富差距2.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3.清代工商业市镇较为普遍,一些市镇发展迅速,甚至凌驾府县,而与省会齐名。

当时的汉口镇和佛山镇是天下“四聚”之二,另外“两聚”则是北京与苏州。

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扶植是明清工商业市镇崛起的重要原因B.市镇经济功能的增强冲击着传统的政治规制C.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着市镇经济的繁荣D.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推动南方市镇迅速崛起4.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5.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6.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区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

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亲耕”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亲耕”为天下农民作出榜样,鼓励农民勤于农业,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故选C;AB两项与农业生产无关,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故可排除;材料中没有“抑商”的内容,所以D项的说法也与材料不符,故可排除。

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

”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 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 经济重心已基本转移至南方C. 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 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中原地区的衣被原料逐渐由原先的“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转变为棉花为主,说明从南宋之后我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衣被原料的转变,无法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错误;农作物种植是依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动,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棉纺织品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信息,故D项错误。

3.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 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 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 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 农田灌溉技术走向自动化【答案】B【解析】图片显示工具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工具—水排,说明当时铁制农具广泛的推广,导致成熟的冶铁技术出现,故B项正确;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与灌溉有关,故A项错误;汉代并不是最早使用水力灌溉技术,故C项错误;图片工具适用于冶铁,不是灌溉工具,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人民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 甲午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参考答案:B2. 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中讲到1760年代,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

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B.黑奴贸易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B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应该是A.“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完满实现”B.“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C.“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参考答案:A4. 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发展是A.缺乏稳定的根基支撑B.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C.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D.调整了大国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政治多极化趋势。

材料不涉及世界格局发展的根基支撑,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利益的分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也有……;不仅有……,也有……;不仅有……,也有……”可知世界格局的发展体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世界格局的发展会调整大国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5.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河北衡水中学2024-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一(历史)

河北衡水中学2024-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一(历史)

河北衡水中学2024-2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检测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通知周襄王参加。

孔子编修的《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王狩(一种以打猎为主的隆重礼仪)于河阳”。

孔子此举旨在A.维护传统秩序和价值观念B.坚持史官如实记述的职责C.发挥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D.反对晋文公破坏分封制度2.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不仅是精美的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时代风貌的宝贵资料。

乐舞图中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乐舞风韵。

“乐舞百戏”里音乐、舞蹈与杂技、魔术表演相结合的场景,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这反映了当时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阶层壮大C.娱乐生活丰富D.石刻艺术高超3.糜竺原为徐州富商,后率二千“奴客”追随刘备,刘备“赖此复振’’;鲁肃原为淮南大户,后“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入吴,周瑜将之推荐给孙权并得到重用。

这些富商大户的南下A.导致了东汉政权名存实亡B.推动了南北之间经济交流C.有助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改变了中国古代历史走向4.宋太祖时规定,典卖人在典卖田地时,须向官府纳税,在契约上加盖红色官印,形成“红契’’,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办理即可。

这表明宋代A.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B.政府放松土地买卖的限制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赋税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5.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

于是秋税止令输租,夏税则输以木棉布绢丝棉等物”。

政府在江南各地,“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元贞二年,诏各处孤老,凡遇宽恩,人给布帛各一”。

这说明当时A.南北农业发展趋向平衡B.南方棉花种植较为普遍C.南方农民赋税较为沉重D.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6.朱元璋一改汉唐以来“老人”(乡里年长的士绅代表)受县官领导、对县官负责的状况,赋予“老人”在关键时刻绕过知县直接与皇帝沟通之权,甚至下令让“民间耆年有德者,每里一人,以次来朝,既至,令随朝观政,三月遣归”。

河北省衡中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有答案)-2019年(已纠错)

河北省衡中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有答案)-2019年(已纠错)

高一上历史第五次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卷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其意图是A.扩大地方的权力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整饬地方的吏治D.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2.右图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中的一幅截图。

该纪录片还介绍称“三司”分掌地方军政、行政、监察。

这一画面主要反映了A.明朝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及职能B.明清时期故宫里所设机构的演变C.明朝行政、议政、决策民主化特征D.明朝中央行政机构3.宋代文天祥说:“本朝惩五季之乱,消除藩镇,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浸弱,故敌致一州,则一州破。

致一县,则一县残。

”文天祥在此强调的是A.宋代没能消除藩镇割据的危害B.宋代中央集权软弱无力C.宋因强化中央集权而导致积贫积弱D.宋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4.“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B.周代分封制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紧密结合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5、据《旧唐书职官》记载:“有唐以来,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

其次以流外入流(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2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可以到吏部参加栓选后授官)。

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

又有斋郎、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

”据此可知A、唐代的选官途径有三种B、未被编入正式官职的小吏无缘做官C、科举制是当时最重要的选官途径D、以才学取代门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6.1859年,清军与英国和法国军队大沽口之役后,咸丰帝说:“惟驭夷之法,究须剿抚兼施,若专事攻击,恐兵连祸结,终无了期,不如乘此获胜之后,设法抚驭,仍令就我范围,主为妥善。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50题每题1分,51—6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2009年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出现于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

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2.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3.《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4.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5.某知名学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____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B.商汤C.周武D.秦皇6. 嬴政即位三十二年,秦始皇东巡到达碣石(今秦皇岛一代),命令李斯刻字:“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

……庶心咸服。

……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即徭役),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对上述文献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秦的统一顺应形势,得到六国君民的一致拥护。

B.秦统一后废分封,行郡县,封国从此以后在中国历史中消失了C.秦统一后进行了大规模交通建设,有利于境内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D.当时人民没有徭役负担,安居乐业,社会稳定7.某教师在对秦朝历史进行讲述时,展示两张与秦朝历史相关的邮票,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他们纷纷就邮票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威力 B.秦王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沉重C.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 D.秦代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8.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一调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孙玉静审核人:裴冬梅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2.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3.“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梁孝王死后,皇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

对皇帝的做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侮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5.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6.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D.军机处的设置7.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

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D.行省制8.“……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

”此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五四运动9.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0.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

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

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 B.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C.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D.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1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12.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更是不胜负担。

这段材料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的主因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的结局1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外在于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14.1941年旧历除夕,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贴出对联是:“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

”后被人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

”判断“某君”指的是A.张学良B.溥仪C.汪精卫D.蒋介石15.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

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司法不公使其为所欲为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6.中国首次出现的近代化方案中就主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一、兴跛盲聋哑院。

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

二、兴鳏寡孤独院。

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书各法,死则怜而葬之。

……”这一方案应该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7.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

”这表明A.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已经完全实现了B.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C. 辛亥革命在民族、种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D.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但存在缺陷18.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19.蒋介石1938年8月31日日记云:“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

”此会战前后历时4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

此会战指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20.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

”这种规定颁布后A.中共妥协,联蒋抗日B.国民党获得八路军、新四军指挥权C.中共反对,反蒋抗日D.国共互相猜忌,日本获得渔人之利21.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2.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23.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24.“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或者咱妈妈),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B.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25.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各少数民族人民此时据该条规定在5个自治区普选一届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26.如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

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

对此解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D.折射了文革时期的狂热情结27.“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28.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