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布局布线技巧经验大汇总
pcb布线规则及技巧
![pcb布线规则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5b676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2.png)
使用自动布线工具需 要合理设置参数,以 确保布线的质量和效 果。
自动布线工具可以自 动优化线路布局,减 少线路交叉和干扰。
考虑电磁兼容性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磁兼容 性,避免线路之间的干扰和冲突。
合理选择线宽和间距,以降低电 磁干扰的影响。
考虑使用屏蔽、接地等措施,提 高电磁兼容性。
04 PCB布线中的挑战及应对 策略
模拟电路板布线
总结词:模拟电路板布线需要特别关注信号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
01
确保信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信号的 突变和噪声干扰。
03
02
详细描述:在模拟电路板布线中,应遵循以 下规则和技巧
04
考虑信号的带宽和频率,以选择合适的传 输线和端接方式。
优化布线长度和布局,以减小信号的延迟 和失真。
05
1 2
高速信号线应进行阻抗匹配
高速信号线的阻抗应与终端负载匹配,以减小信 号反射和失真。
敏感信号线应进行隔离
敏感信号线应与其他信号线隔离,以减小信号干 扰和噪声。
3
大电流信号线应进行散热设计
大电流信号线应考虑散热问题,以保证电路的正 常运行。
03 PCB布线技巧
优化布线顺序
01
02
03
先电源后信号
3. 解决策略:对于已存 在的电磁干扰问题,可 以尝试优化PCB布局、 改进屏蔽设计、增加滤 波器或调整接地方式等 技术手段进行改善。
05 PCB布线实例分析
高速数字电路板布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高速数字电路板布线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则和技巧 ,以确保信号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考虑电磁兼容性
布线过程中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通过合理的布线设计减小电磁干扰和辐射,提 高电路板的电磁性能。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0167e4524de518964b7de4.png)
PCB板布线布局一.PCB布局原则首先,要考虑PCB尺寸大小。
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
在确定PCB尺寸后.再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1.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A. 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
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
长宽比为3:2成4:3。
B. 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C.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D.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E. 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F.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2.布局操作技巧1.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2. 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3. IC去耦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4. 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5. 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dc148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5.png)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1.确定信号的类型与分类:首先需要明确信号的类型,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高频信号等。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布线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策略。
此外,还需要将信号进行分类,根据其功能和特性确定合适的布线规则。
2.分层布线:为了降低互穿干扰和提高信号完整性,可以采用分层布线的方式。
将信号分散在不同的层次,如将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分开,通过适当的间隔和规则来设计信号路径,能够有效减少信号串扰和辐射噪声。
3.地线与电源线的布线:地线是PCB布线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路,它负责回流电流和信号的引用。
在布线中,需要确保地线的连续性和低阻抗,避免开环和电流浪涌。
电源线的布线也需要注意稳定性和电流传输的需求,尽量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相互干扰。
4.信号线的长度匹配:如果需要传输同步或高速信号,信号线的长度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时序敏感的信号,如DDR总线,需要确保信号线的长度尽量相等,以避免信号的延迟差异影响其同步性能。
5.信号线的走线规则:对于高速信号,需要遵循规范的匹配走线方式,如使用直线、星形或者差分线走线等。
避免使用锯齿形的走线方式,以降低信号的串扰和辐射。
6.分区布线:如果电路较为复杂,可以将电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布线,以降低信号干扰和简化布线的复杂性。
每个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布线并进行适当的隔离。
7.路径优化:在布线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路径和相互之间的交叉。
尽量采用最短路径和避免交叉的方式来优化布线,以减少信号的延迟和干扰。
8.保护地线和信号线的距离:在布线中,需要保持地线和信号线的一定距离,避免信号线受到地线干扰。
一般情况下,地线和信号线的距离应大于5倍的线宽。
9.避免锯齿形走线:尽量避免使用锯齿形走线,如信号线多次转弯或穿越。
这样的走线方式容易导致信号串扰和辐射噪声。
10.引脚分配与走线规划:在进行PCB布线之前,需要进行引脚分配和走线规划。
将输入/输出端口、复位线、时钟线等关键信号的引脚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提高布线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PCB板布线技巧
![PCB板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cec2a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9.png)
PCB板布线技巧1.合理规划布局:在开始布线之前,应该先对PCB板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要根据电路的功能和信号传输的需求,将元器件和功能块合理地部署在PCB板上。
在布置元器件时,应该注意使信号路径尽可能的短,并保持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2.地线和电源线设计:地线和电源线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信号线。
在布线时,要保证地线和电源线的宽度足够大以承受电流负载,并且要尽量减小地线和电源线的阻抗。
此外,还需要注意地线和电源线之间的间距,以避免相互干扰。
3.运用差分信号线:对于高速传输信号线,可以采用差分信号线布线。
差分信号线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小信号线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
在布线时,应保持差分信号线的长度相等,并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避免互相干扰。
4.控制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布线:对于控制信号和高频信号,布线时需要格外注意。
控制信号线应尽量和地线分开,以减小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对于高频信号线,应尽量避免走直线,而是采用更曲折的布线方式,以减小信号的辐射和串扰。
5.设计适当的信号地方向:在布线时,需要合理地选择信号的走向。
对于高频信号和运放信号,应尽量避免穿越整个板子。
信号线的走向应避免和其他高频信号和电源线相交,以减小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6.控制阻抗匹配:在布线中,要注意保持信号线的阻抗匹配。
如果信号线的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损耗,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和质量。
通过控制信号线的宽度和间距,可以实现阻抗的匹配。
7.确保信号完整性:在布线时,需要注意信号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增加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来实现信号的滤波和隔离,以减小干扰和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差分对地布线来降低信号的串扰。
8.注意电流回路:在布线时,需要特别关注电流回路的设计。
电流回路的布线需要注意回路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回路断开或者电流集中在其中一小段线路上的情况,从而引起电压降低和电流过载的问题。
以上就是PCB板布线的一些技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要求和特性进行合理的布线设计,从而实现电路性能和可靠性的最优化。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32a2f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6.png)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1.PCB板布局原则:-分区布局:将电路板分成不同的区域,将功能相似的电路组件放在同一区域内,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和维护。
比如,将稳压电路、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等放在不同的区域内。
-尽量减少线路长度:线路长度越长,电阻和电感越大,会引入更多的信号损耗和噪声,影响电路的性能。
因此,尽量把线路缩短,减少线路长度。
-避免线路交叉:线路交叉会引入互相干扰的可能性,产生串扰和相互耦合。
因此,尽量避免线路的交叉,使布局更加清晰。
-电源和地线布局:电源和地线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信号传输线路,应该尽量压缩在一起,减小回路面积,从而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
-高频和低频电路分离:将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分开布局,避免高频电路对低频电路的干扰。
2.PCB板布线技巧:-网格布线:将布线分成网格形式,每个网格中只允许一条线路通过,可以提高布线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使用规则层:在PCB设计软件中,可以使用规则层进行布线规划,指定线路的宽度、间距等参数,保证布线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使用层次布线:将线路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布线,可以减少线路的交叉,降低噪声的产生。
-注意差分信号的布线:对于差分信号线路,保持两条线路的长度和布线路径尽量相同,可以减小差分信号之间的差别,提高信号完整性。
-避免直角和锐角:直角和锐角容易引起信号反射和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直角和锐角的线路走向,采用圆滑的线路路径。
总结:PCB板布局和布线是PCB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合理的布局和布线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遵循一些原则,如分区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避免线路交叉等,并结合一些布线技巧,如网格布线、使用规则层、使用层次布线等,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布局和布线。
PCB布线经验总结
![PCB布线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d702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9.png)
PCB布线经验总结首先,布局和走线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布线之前,需要对电路进行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信号线的长度和走线的复杂度。
同时要注意将电源线和地线布置得合理稳定,母线和高速信号线之间要有足够的间距和屏蔽。
对于大规模的复杂电路,可以使用分区布局的方式,将不同功能的电路分开布置,以降低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其次,要合理规划信号线的走向。
在布线前要考虑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方向,将走线和信号流的方向保持一致,尽量减少信号线的弯曲和交叉。
对于高速信号,可以使用直线走线或45度斜线走线的方式,减小信号的反射和串扰。
对于时钟信号和复杂的差分信号,应采用匹配长度的方法,以确保信号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第三,要注意信号线的长度匹配。
在布线时,可以通过减少信号线的弯曲和拉直首尾两端的方式,尽量使信号线的长度保持一致。
对于时序性要求较高的电路,要注意保持信号线的长度匹配,以防止因信号传输延时不同而引起的问题。
可以使用差分线路来进行信号传输,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信号传输速度。
第四,要合理分配信号线的宽度。
信号线的宽度对信号的传输速度和功耗都有影响,要根据电流大小和信号带宽来合理确定信号线的宽度。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电流大小和信号带宽来选择合适的导线宽度,避免因过细或过粗导线而引起的问题。
第五,要注意功耗和散热。
在布线时,要考虑功耗和散热的问题。
对于功耗较大的器件,要确保其周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和散热手段,避免器件因过热而损坏。
可以在布线中合理安排散热片和风扇等散热装置,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最后,布线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
在通过DRC检查和生成Gerber文件之前,可以使用SI仿真工具对信号线进行仿真分析,以确保布线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并且在PCB制造出来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电路的工作正常。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555ae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4.png)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布线技巧:1.确定电路结构:在布线之前,需要先确定电路结构。
将电路分成模拟、数字和电源部分,然后分别布线。
这样可以减少干扰和交叉耦合。
2.分区布线:将电路分成不同的区域进行布线,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电源和地线。
这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提高信号完整性。
3.高频和低频信号分离:将高频和低频信号分开布线,避免相互干扰。
可以通过设立地板隔离和电源隔离来降低电磁干扰。
4.绕规则:维持布线规则,如保持电流回路的闭合、尽量避免导线交叉、保持电线夹角90度等。
这样可以减少丢失信号和干扰。
5.简化布线:简化布线路径,尽量缩短导线长度。
短导线可以减少信号传输延迟,并提高电路稳定性。
6.差分线布线:对于高速信号和差分信号,应该采用差分线布线。
差分线布线可以减少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干扰。
7.用地平面:在PCB设计中,应该用地平面层绕过整个电路板。
地平面可以提供一个低阻抗回路,减少对地回路电流的干扰。
8.参考层对称布线:如果PCB板有多层,应该选择参考层对称布线。
参考层对称布线可以减少干扰,并提高信号完整性。
注意事项:1.信号/电源分离:要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共享同一层,以减少互相干扰。
2.减小射频干扰:布线时要特别注意射频信号传输的地方,采取屏蔽措施,如避免长线路、使用高频宽接地等。
3.避免过长接口线:如果接口线过长,则信号传输时间会增加,可能导致原始信号失真。
4.避免过短导线:过短的导线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如噪声、串扰等。
通常导线长度至少应该为信号上升时间的三分之一5.接地技巧:为了减少地回路的电流噪声,应该尽量缩短接地回路路径,并通过增加地线来提高接地效果。
6.隔离高压部分:对于高压电路,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对其他电路产生干扰和损坏。
7.注重信号完整性:对于高速和差分信号,应该特别注重信号完整性。
可以采用阻抗匹配和差分线布线等技术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总结起来,PCB布线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简化布线、分区布线、差分线布线等,同时需要注意电源和信号的分离、射频干扰的减小等问题。
PCB布局布线技巧
![PCB布局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111e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6.png)
PCB布局布线技巧PCB(印制电路板)布局布线是电子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良好的布局布线可以提高电路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PCB布局布线的技巧。
一、布局技巧1.分区布局:将电路板按照功能划分不同区域,例如将信号处理电路、功率电路和通信电路分开布局,可以减少不同电路之间的干扰。
2.大电流回路:将高功率元件、大电流通路尽量短接,使大电流通过尽量少的导线,减少电阻、电感和电压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3.高频回路:对于高频电路,要注意避免长导线、小曲线和有较大电流的导线与其中的元器件接触。
4.电源布局:电源电路的布局要尽量靠近电源接口,减少供电线路的阻抗、压降和干扰。
5.接地布局:接地是保证电路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要保证接地回路的路径尽量短,且与供电回路分开布局,减少互相干扰。
6.热量排散布局:对于需要散热的元器件,如功放、处理器等,要将其散热器布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尽量避免与其他元件接触。
7.组件布局:相关元器件应尽量靠近,减少导线长度和磁场干扰。
对于敏感元器件,如传感器,应尽量远离干扰源。
8.可维护性布局:考虑到后期维护和维修的需求,应尽量保证布线路由直观、可辨识,便于排查故障。
二、布线技巧1.信号线与电源线分开布线:信号线和电源线要互相分开布线,以减少互相的干扰。
2.信号线长度一致:对于同一信号的不同分支,要尽量保持长度一致,避免引起信号的失真。
3.十字型布线:对于需要高速传输的信号,可以采用十字型布线,将数据线与地线交叉布线,可以有效减少串扰和噪声。
4.双层布线:对于复杂的电路板,可考虑使用双层布线,将功率和信号线分开布置在不同的层上,减少干扰。
5.差分布线:对于高速信号传输,如USB、HDMI等,可以采用差分布线,可以抑制共模噪声,提高信号的质量。
6.避免直角弯曲:直角弯曲会引起阻抗变化和信号衰减,应尽量避免使用直角弯曲。
7.路径交叉最小化:路径交叉会导致干扰和串扰,应尽量将路径交叉降到最少。
PCB布线与布局优化技巧
![PCB布线与布局优化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36749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5.png)
PCB布线与布局优化技巧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布线与布局对于整个电路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PCB布线与布局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信号完整性和性能稳定性。
下面就介绍一些PCB布线与布局优化技巧,帮助设计师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1. 分割电源平面:在PCB设计中,将电源平面分割成多个部分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及电磁辐射。
分割电源平面时,需要注意将模拟和数字电源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通过合理设置分割线路,可以降低信号交叉干扰,提高信噪比。
2. 最短路径布线:尽量保持布线路径短,减少信号传输的延迟和损耗。
在选取布线路径时,应避免走线交叉、绕线等现象,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布线时还需考虑信号走线的方向,避免信号环路和共模噪声的产生。
3. 差分信号布线:对于高速信号线,尤其是差分信号线,需要特别注意其布线。
差分信号线的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以减少信号失真和串扰。
此外,差分信号线应在布线过程中尽量保持相邻,以减小信号传输的时间差。
4. 阻抗匹配:在PCB设计中,特别是在高频电路中,阻抗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设计差分对地、微带线、板厚等参数,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利用阻抗匹配技术可以尽量减小信号的反射和衰减,提高信号完整性。
5. 地线布线:地线布线是PCB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要尽量减小地线回路面积,避免干扰信号传输。
将地线设置为宽带,减小地线阻抗,提高地线的导电性。
另外,地线布线还要尽量与信号走线相互垂直,避免共模干扰。
6. 噪声隔离:在PCB布局设计中,要将噪声源与敏感信号源隔离开来,以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在设计布局时,可以使用屏蔽罩、滤波器等措施来隔离噪声源,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7. 确保热量散发:在PCB布局设计中,要考虑电路元件的散热问题。
合理安排元件的位置,保证元件之间的通风通道畅通,以便排出热量。
在布局时应注意避免高功率元件集中布局,以减小热量聚集的风险。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b8ef7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b.png)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一、布局原则:1.功能分区:将电路按照其功能划分为若干区域,不同功能的电路相互隔离,减少相互干扰。
2.信号流向:在布局过程中应保持信号流向规则和简洁,避免交叉干扰。
3.重要元件位置:将较重要的元件、信号线和电源线放置在核心区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4.散热考虑:将产热较大的元件、散热器等布局在较为开阔的地方,利于散热,避免过热导致不正常工作。
5.地线布局:地线的布局和连通应该注意短、宽、粗、低阻、尽可能铺满PCB板的底层,减少环路面积,避免回流信号干扰。
二、布线技巧:1.差分信号布线:对于高速传输的差分信号(如USB、HDMI等),应采用相对的布线方式,尽量保持两条信号线的长度、路径和靠近程度等因素相等。
2.信号线长度控制:对于高速信号线,要控制传输时间差,避免信号的串扰,可以采用长度相等的原则,对多个信号线进行匹配。
3.距离和屏蔽:信号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串扰。
对于敏感信号线,可以采用屏蔽,如使用屏蔽线或者地层或电源面直接作为屏蔽。
4.平面分布布线:将电路面分布在PCB板的一面,减少控制层(可减少电磁干扰),易于维护。
对于比较大的PCB板,可以将电路分布在多层结构中,减小板子尺寸。
5.电源线和地线:电源线和地线尽量粗而宽,以降低线路阻抗和电压降。
同时,尽量减少电源线和地线与其它信号线的交叉和共面长度,减小可能的电磁干扰。
6.设备端口布局:对于外部设备接口,宜以一边和一角为原则,将各种本机接口尽量分布在同一区域,以保持可维护性和布局的简洁性。
7.组件布局:对于IC和器件的布局,可以按照电路的工作顺序、重要程度和电路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先放置重要元件,如主控芯片、存储器等。
三、布局规则:1.尽量缩短信号线的长度,减少信号传输的延迟和串扰。
2.尽量减小信号线的面积,减少对周围信号的干扰。
3.尽量采用四方对称布线,减少线路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4.尽量降低线路阻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pcb布局布线技巧经验大汇总
![pcb布局布线技巧经验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edb41f26bec0975f565e204.png)
电路板布局、布线基本原则一、元件布局基本规则1. 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 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对于M2.5)、4(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3. 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4. 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5. 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6. 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7. 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 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9. 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或0.2);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1、画定布线区域距板边≤1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内,禁止布线;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入出线不应低于10(或8);线间距不低于10;3、正常过孔不低于30;4、双列直插:焊盘60,孔径40;1/4W电阻:51*55(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62,孔径42;无极电容:51*55(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50,孔径28;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板布线技巧在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
PCB板布线技巧
![PCB板布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f7b6e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PCB板布线技巧1.分析并规划布线路径:在开始布线之前,要先对电路进行分析并规划布线路径。
合理的布线路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信号传输的延迟、串扰和阻抗不匹配等问题。
2.确定信号分类:根据信号的性质确定分类,然后将它们分配到不同的层上进行布线。
例如,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别布线在不同的层上,以减少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
3.使用规范的走线方式:在布线时,要遵循规范的走线方式。
例如,避免走线交叉,特别是在高速信号线上。
可以使用90度转角或弧形转角等方式,减少信号回波和串扰。
4.控制走线长度:尽量缩短信号线的长度,特别是高频信号线。
较长的信号线会引入额外的传输延迟,并可能导致信号衰减。
可以通过合理放置元件和规划布线路径来有效控制走线长度。
5.使用地平面层:在PCB布线中,地平面层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合理布置地平面,将信号和地面层进行良好的综合接地,减少信号回波和串扰。
6.适当使用电源层:电源层在布线中起到提供电源和地的作用。
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规划电源层的位置和布线方式,以减小电源噪声和串扰。
7.使用信号层功能:在PCB设计中,信号层不仅有信号传输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布线方式起到减小信号噪声和提高阻抗匹配的作用。
可以使用多小地分割的信号层来降低信号层之间的干扰。
8.避免信号线与其它元件的靠近:在布线时,尽量避免信号线过于靠近封装器件或者其他的元件。
这样可以减少信号回波、串扰和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9.确保信号线宽度:根据信号的特性和传输要求,选择适当的信号线宽度。
信号线宽度过宽或过窄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阻抗匹配。
10.保持布线连续性:在布线时,要尽量保持布线的连续性,避免信号线出现分段或者交叉等问题。
这样可以减小信号回波和串扰,并提高信号的完整性。
总之,在进行PCB板布线时,要综合考虑信号传输的延迟、串扰、阻抗匹配、地平面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布线技巧来优化电路性能和可靠性。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5101f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8.png)
PCB布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规划电路板上的元件布局:在进行布线之前,需要根据电路的功能和结构合理规划元件的布局。
合理布局可以减少跨线和交叉线,简化布线过程,并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例如,将相互关联的元件集中在一起,以减少连线长度和信号传输的损耗。
2.使用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地平面和电源平面是PCB布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在PCB中设置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可以有效减少地线和电源线的长度,减小同轴电缆的干扰和耦合,提高信号完整性和抗干扰能力。
3.利用电网连接:电网连接是PCB布线中常用的一种布线方式。
电网连接可以减小线宽和线间距,减小电路板上的导线一阶传输延迟,提高信号完整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布局时,应尽量合理规划电网的结构和布线的路径。
4.分析和优化信号传输路径:信号传输路径是PCB布线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信号传输路径,可以了解信号在电路板上的传输特性,并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直线传输路径,减小信号传输的损耗和干扰;可以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地线和其他高频信号线的交叉,减小互相干扰。
5.处理高频和高速信号:在布线中,对于高频和高速信号需要特别注意。
高频信号容易受到串扰和反射的影响,因此对于高频信号,应避免长线和小弯曲。
对于高速信号,需要注意控制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减小信号的反射和射频干扰。
6.使用适当的布线规则和约束:在进行布线之前,需要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和约束设置适当的布线规则。
布线规则可以包括连线宽度、线间距、最小孔径等要素。
合理设置布线规则可以减小静电干扰和交叉干扰,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7.进行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进行布线时,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设计。
电磁辐射和电磁敏感性是电路板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线和使用滤波器来减小电磁干扰。
8.进行仿真和测试:在完成布线之后,需要进行仿真和测试来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仿真和测试,可以检测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1916d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e.png)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1.充分了解电路需求:在进行PCB布局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电路的功能需求、工作频率、电流和电压要求等。
2.分割电路区域:将电路划分成功能区域,以便更好地进行布局设计和进行信号分离。
比较大功率的模拟和数字电路应该互相分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保持短信号路径:尽量保持信号路径的短,以减小信号传输延迟和电磁干扰。
特别是在高频电路中,短信号路径对保持信号完整性非常重要。
4.地线和电源线的布局:电源和地线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的布局应该合理。
可以通过使用地平面、分层布线和电源滤波器等方法来提高电源和地线的性能。
5.优化电路排列:将经常交互的电路或元件放置在附近,以减小信号传输路径。
高频电路应尽量避免靠近噪声源,如开关电源和变压器等。
6.尽量避免环路:在PCB布局设计中,尽量避免形成环路,因为环路会引起干扰和电流循环,从而影响电路性能和可靠性。
7.地区分隔和隔离:将不同的电路区域进行分离和隔离,特别是模拟和数字电路之间,可以通过地隔离带、插入电源和电容隔离等方法,减小相互干扰。
8. 适当使用综合接地层:适当使用综合接地层(Ground Plane)可以大大减小电磁干扰和电容耦合。
综合接地层可以用来连接地线,同时还提供了屏蔽主板的作用。
9.选择合适的布线宽度:布线宽度对电流容量有很大影响,它不仅会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还会影响电路的热分布。
因此,根据电流和信号频率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布线宽度。
10.避免串扰和干扰:在高密度布局的电路中,串扰和干扰是常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小它们的影响。
例如,使用屏蔽罩、距离间隔和交错布线等方法。
11.考虑热量分布:在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热量的分布和散热问题。
比如,高功率器件或集成电路应该离散热器件或散热器较近,以便快速散热。
12.进行仿真验证:在完成PCB布局设计之前,可以使用PCB设计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以确保电路性能和信号完整性。
对于高频电路的布局设计,可以进行高频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等。
《pcb布线规则及技巧》
![《pcb布线规则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95ae4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0.png)
交叉,二者距离应至少保证2W,3W为宜(因为I2C串行数据线的工作频率大概是 400K,而时钟线的工作频率在1M以上,易产生干扰)
电路或设备中,也往往要用到EMI电路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和抑制EMI的发生,以防 止和抑制干扰,如通讯电缆的终端电阻,电脑的机箱,变压器的屏蔽罩,用顺磁材 料或抗磁材料来疏导或阻止电磁场的穿行等等。EMI是产品投放市场前电工认证的 一个必检内容。 我们平时经常见到一些产品由于EMI不过关的报告或投诉。我 们常见 的开关电源入口处,有一个两个绕组的电感,这个电感是共模抑制电感,也起到减 少EMI的作用。另外,一些数据线的两头,会鼓出来一个大包包(例如电脑
13. 金手指布线时过孔只能打在补强以下。 14. 布线过程中,过孔的大小为硬板0.4/0.2,其余板0.35/0.15或0.3/0.1 15. MIPI接口是指串行差分接口,DVP接口是指并行传输接口
布线时发现边上布线空间不足,不够包地 ,除了可以换层之外,可以把过孔上移
当发现电源线(如左图 DOVDD)引脚在内部时, 0.2 粗细的电源线会超出安全距 离,此时可以打过孔布线或 者将电源线一分为二走向芯 片引脚,左图一分为二影响 DVDD走线,否则不应在 芯 片内部打过孔
(一分为二)
当电源线或地线引脚成排时,可采用图 示方法布线
当电源线走线与其他走线相交,若 走外围绕圈将导致空间不足以包地 时,可打过孔布线
MIPI线对间包地,当其中一组MIPI线S型 走线时,需对地线进行布线,便于散热
该图布线有误,MIPI线布线时应注意等 长,布线过程中应使MIPI线尽量紧靠, 间距保持在2W以内,长度无法实现等长 时,应使MIPI线集中在一个区域绕线改 变长度
pcb布局布线技巧及原则
![pcb布局布线技巧及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738a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4.png)
pcb布局布线技巧及原则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PCB布局布线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PCB布局和布线,可以使电路板满足各种电气和电磁兼容性要求,提高电路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PCB布局布线的一些技巧及原则,以帮助电子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出优秀的电路板。
1. 布局原则(1)分区原则在PCB布局设计中,分区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设计师首先需要根据电路的功能特征,将电路板分成若干区域。
每个区域中的电路具有相同的特征和要求,例如电源、信号处理、调试等等,设计师应注意避免不同类型的电路混合在同一区域内。
(2)分层原则为了减小电路板的尺寸和降低电路板的干扰,电子工程师会采用分层原则。
具体来说,电路板会分成不同的层,例如信号层、地层和电源层等。
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信号线的长度,从而减小了电路板的电磁干扰,提高了整个电路板的性能。
(3)最短线路原则在PCB布局设计中,需要尽可能的缩短电路板的信号线路,以减小电路板的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设计师在布线时最好保证信号线的长度尽可能短。
(4)空间利用原则在设计电路板布局时,设计师还应考虑空间利用原则,充分利用电路板的空间,使得每一块电路板发挥最大的效益。
例如,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堆叠电容和器件的方式,以节省空间。
2. 布线技巧(1)防止信号干扰为防止信号线之间的干扰,可以将两条信号线之间插入空白区域或地线,或者增加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采用屏蔽技术,在某些敏感信号线附近铺设金属屏蔽来防止干扰。
(2)少转弯原则在布线时,少转弯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信号线在转弯的时候会产生电容和电感,这样就会对信号的传输产生影响。
因此,在信号传输方向的每个转弯点,都尽量减少转弯角度或使用圆角。
(3)避免信号共享线信号共享线指的是多个信号共用一条线路。
这样会导致信号之间的干扰,并且也不利于信号的传输。
设计师应尽量避免使用信号共享线。
(4)对地设计技巧地线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760bd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6.png)
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设备中最常见的组装方式之一,它承载着电子元器件,连接着电路。
一个优秀的PCB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电路性能,减少电磁干扰,并且更加美观。
以下是关于PCB布局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技巧一:分区规划一个好的PCB布局设计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分区规划。
不同功能的电路部分应该组织在互相独立的区域内,以避免干扰。
例如,高速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应该分开布局;功率电源和低电平电路应该分开布局。
这种分区能够有效地减少信号之间的串扰和干扰。
技巧二:信号与地分离为了避免干扰以及噪声问题,信号线和其对应的地线应该尽量分离布局,并保持平行。
这有助于减少回流和串扰。
同时,为了保持地面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应该确保每个地线都有足够的宽度。
技巧三:电源线与信号线分离电源线和信号线应该分离布局,以避免电源噪声对信号线的影响。
尽量使用地平面或电源平面来屏蔽电源干扰。
对于高速数字电路,应该尽量将电源线和地线布局在同一层上,以减少回流问题。
技巧四:正确放置电容在PCB布局设计中,电容的位置非常重要。
电容应放置在靠近其所服务的器件附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路之间的电感和串扰。
此外,为了提高电容的效果,应保持电容两端的线长尽量短,同时使用大而近似的线宽。
技巧五:避免电路斜交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在垂直方向上斜交,这样可以减少电感和串扰。
尽量让信号线和电源线平行走线,并按照同一方向进行布局。
技巧六:良好的散热设计在PCB布局设计中,对于功率器件和高功率电路,需要做好散热设计。
应合理安排散热器的位置,并确保其能够充分散热。
此外,应将高功率部分与其他敏感电路部分分开,以避免热量传导和干扰。
注意事项一:避免盲孔在PCB布局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盲孔,因为盲孔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制作难度。
如果无法避免使用盲孔的情况,应提前与PCB制造商沟通,并调整布局设计。
注意事项二:考虑PCB层数在进行PCB布局设计时,应考虑当前电路的层数。
pcb布局布线实验总结(汇总10篇)
![pcb布局布线实验总结(汇总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b3d8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c.png)
pcb布局布线实验总结第1篇1.过孔的种类尽可能的少,不能太多,最好提前确定好过孔的种类,不然生成Gerber文件的时候,会提示钻孔超限。
提示:过孔的大小可以和直插元件的焊盘过孔设置相同尺寸,这样可以减小过孔种类。
2.过孔不能放置到焊盘上,不能离焊盘太近,避免回流焊时焊料流失,造成焊接不可靠;3.过孔比例一般按照1:2进行设置;4.过孔在检查完元器件位号丝印后,遮盖绿油;5.过孔应该行对齐或者列对齐;6.整板画完后,需要打地孔;7.最小的过孔与厂家联系;8.过孔镀层较薄,经不起大电流,可通过增大孔径,增加过孔数量的方法,透过0欧直插电阻,0欧直插磁珠的方式增大载流量。
9.推荐1000mil打地过孔,地孔过多,会影响电源的完整性。
pcb布局布线实验总结第2篇1.本来没有使用的接口引出来,便于使用。
2.将容值相同,封装不同的个数较少的电容种类合并;3.将JTECK接口改到顶层;4.对封装相同的的比如DSP的封装换成能够兼容增强型散热封装,便于芯片更换。
提高PCB的升级可能性。
(例如:TMS320F28335PGFA为铺铜DSP,TMS320F28335PTPQ为散热增强型DSP,后者增加了散热焊盘,其余两个芯片完全一样。
)5.圆形敷铜,大粗线将改为圆弧角;pcb布局布线实验总结第3篇1.先添加泪滴,再铺地;2.注意晶振同层铺地,背面不能走线;3.注意铺地不能出现直角或者锐角;可以多铺几次,选择最合理的铺地;4.隔离芯片输出需要铺隔离地;5.大功率器件,慎重使用敷铜,避免增大散热面积,而使焊接不良;6.设计规则改变,铺地可以刷新;7.低频实心铜,高频网格铜;8.铺地间距:单独设置。
例如:(InPolygon) toOnLa yer(‘KeepOutLayer’)设置距离板边禁止布线层的距离;(InPolygon) toAll设置铺铜距离其他的一切的距离;9.铺地,采用热风焊盘格式,用直连焊盘会导致SMD焊盘出现只连接几个点,而出现许多锐角。
Pcb布局规则和技巧
![Pcb布局规则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381ee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f.png)
Pcb布局规则和技巧Pcb布局规章1、在通常状况下,全部的元件均应布置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只有顶层元件过密时,才能将一些高度有限并且发热量小的器件,如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IC等放在低层。
2、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元件应放置在栅格上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在一般状况下不允许元件重叠;元件排列要紧凑,元件在整个版面上应分布匀称、疏密全都。
3、电路板上不同组件相临焊盘图形之间的最小间距应在1MM 以上。
4、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电路板的最佳外形为矩形,长宽比为3:2或4:3.电路板面尺大于200MM乘150MM时,应考虑电路板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
Pcb布局技巧在PCB的布局设计中要分析电路板的单元,依据其功能进行布局设计,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时,要符合以下原则:1、根据电路的流程支配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全都的方向。
2、以每个功能单元的核心元器件为中心,围绕他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匀称、整体、紧凑的排列在PCB上,尽量削减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并行排列,这样不但美观,而且装旱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特别元器件的位置在布局时一般要遵守以下原则:1、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接,设法削减他们的分布参数及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离的太近,输入和输出应尽量远离。
2一些元器件或导线有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他们的距离,以免放电引起意外短路。
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手触及不到的地方。
3、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可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
那些又重又热的元器件,不应放到电路板上,应放到主机箱的底版上,且考虑散热问题。
热敏元器件应远离发热元器件。
4、对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器件的布局应考虑整块扳子的结构要求,一些常常用到的开关,在结构允许的状况下,应放置到手简单接触到的地方。
PCB布线的基本规则与技巧
![PCB布线的基本规则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2a38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9.png)
PCB布线的基本规则与技巧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布线是电子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路设计的优化、信号传输的质量以及电路板的可靠性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PCB布线的基本规则与技巧。
1.分隔高频与低频信号:在布线过程中,应将高频和低频信号分隔开来,以减少相互干扰。
可以通过增加地线、使用地层或远离干扰源等方式实现。
2.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地线交叉:信号线与电源线、地线交叉会引起互相干扰,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布线时应尽量避免信号线与其他线路的交叉,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隔离。
3.保持信号线的相互垂直:信号线之间保持垂直可以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在布线时,应尽量使信号线垂直地通过其他信号线或电源线、地线。
4.尽量缩短信号线的长度:信号线的长度会对信号传输的延迟和损耗产生影响,因此在布线时应尽量缩短信号线的长度。
对于高频信号尤为重要。
5.使用平面与过孔进行地线连接:地线是电路板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路,它可以提供整个电路的参考电平。
在布线时,可以通过使用平面层与过孔来进行地线的连接,提高地线的连续性。
6.使用平面与过孔进行电源线连接:电源线的布线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供电要求较高的芯片或模块。
在布线时,可以通过使用平面层与过孔来进行电源线的连接,减少电源线的阻抗。
7.控制线宽和线距:PCB布线中的线宽和线距对电路的阻抗、信号的传输速度以及电流的承载能力等都是有影响的。
在布线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线宽和线距,保证电路的性能。
8.避免信号环路:信号环路会引起信号的反馈和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布线时应尽量避免信号环路的产生,可以采取断开一部分连接或改变布线路径等方式来解决。
9.保持信号对称性:对于差分信号线或时钟信号线,应保持信号的对称性。
在布线时应尽量使信号线的路径相同,长度相等,以减少差分信号之间的干扰。
10.考虑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在布线过程中应考虑到电磁干扰的问题,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B电路板布局、布线基本原则一、元件布局基本规则1. 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 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mm (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3. 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4. 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5. 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6. 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7. 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 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9. 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IC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 (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3、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4、双列直插:焊盘60mil,孔径40mil;1/4W电阻: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62mil,孔径42mil;无极电容: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50mil,孔径28mil;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PCB板布线技巧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
PCB布线有单面布线、双面布线及多层布线。
布线的方式也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以用交互式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
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依赖于良好的布局,布线规则可以预先设定,包括走线的弯曲次数、导通孔的数目、步进的数目等。
一般先进行探索式布经线,快速地把短线连通,然后进行迷宫式布线,先把要布的连线进行全局的布线路径优化,它可以根据需要断开已布的线。
并试着重新再布线,以改进总体效果。
对目前高密度的PCB设计已感觉到贯通孔不太适应了,它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布线通道,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盲孔和埋孔技术,它不仅完成了导通孔的作用,还省出许多布线通道使布线过程完成得更加方便,更加流畅,更为完善,PCB 板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过程,要想很好地掌握它,还需广大电子工程设计人员去自已体会,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1 电源、地线的处理既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
所以对电、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人员来说都明白地线与电源线之间噪音所产生的原因,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噪音作以表述:众所周知的是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
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经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为1.2~2.5 mm 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不能这样使用)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
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
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人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如插头等)。
数字地与模拟地有一点短接,请注意,只有一个连接点。
也有在PCB上不共地的,这由系统设计来决定。
3 信号线布在电(地)层上在多层印制板布线时,由于在信号线层没有布完的线剩下已经不多,再多加层数就会造成浪费也会给生产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在电(地)层上进行布线。
首先应考虑用电源层,其次才是地层。
因为最好是保留地层的完整性。
4 大面积导体中连接腿的处理在大面积的接地(电)中,常用元器件的腿与其连接,对连接腿的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就电气性能而言,元件腿的焊盘与铜面满接为好,但对元件的焊接装配就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①焊接需要大功率加热器。
②容易造成虚焊点。
所以兼顾电气性能与工艺需要,做成十字花焊盘,称之为热隔离(heat shield)俗称热焊盘(Thermal),这样,可使在焊接时因截面过分散热而产生虚焊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多层板的接电(地)层腿的处理相同。
5 布线中网络系统的作用在许多CAD系统中,布线是依据网络系统决定的。
网格过密,通路虽然有所增加,但步进太小,图场的数据量过大,这必然对设备的存贮空间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象计算机类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有极大的影响。
而有些通路是无效的,如被元件腿的焊盘占用的或被安装孔、定们孔所占用的等。
网格过疏,通路太少对布通率的影响极大。
所以要有一个疏密合理的网格系统来支持布线的进行。
标准元器件两腿之间的距离为0.1英寸(2.54mm),所以网格系统的基础一般就定为0.1英寸(2.54 mm)或小于0.1英寸的整倍数,如:0.05英寸、0.025英寸、0.02英寸等。
6 设计规则检查(DRC)布线设计完成后,需认真检查布线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者所制定的规则,同时也需确认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印制板生产工艺的需求,一般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线与线,线与元件焊盘,线与贯通孔,元件焊盘与贯通孔,贯通孔与贯通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在PCB 中是否还有能让地线加宽的地方。
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如长度最短,加保护线,输入线及输出线被明显地分开。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地线。
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造成信号短路。
对一些不理想的线形进行修改。
在PCB上是否加有工艺线?阻焊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阻焊尺寸是否合适,字符标志是否压在器件焊盘上,以免影响电装质量。
多层板中的电源地层的外框边缘是否缩小,如电源地层的铜箔露出板外容易造成短路。
PCB板布线布局一.PCB布局原则首先,要考虑PCB尺寸大小。
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
在确定PCB尺寸后.再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1.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A. 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
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
长宽比为3:2成4:3。
B. 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C. 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D.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E. 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F. 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2.布局操作技巧1.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2. 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3. IC去耦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4. 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5. 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6. 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
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上,且应考虑散热问题。
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7. 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
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8.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9. 输入输出端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
最好加线间地线,以免发生反馈藕合。
10. 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5mm。
其它贴片元件相互间的距离>0.7mm;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