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
《北京》的教案计划
![《北京》的教案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c559b7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2.png)
《北京》的教案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北京风景名胜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北京的地理、气候特点。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北京风景名胜的特点和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北京的历史文化概述。
3. 北京的风景名胜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及风景名胜。
2. 教学难点:北京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景名胜的特色。
四、教学资源:1. 图片:北京地标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等。
2. 视频:北京的城市风貌、历史变迁、风景名胜介绍等。
3. 资料:北京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文本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京地标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地理位置。
(2)提问:你们对北京有什么了解?北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分享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3. 探究北京的历史文化:(1)展示北京历史文化遗迹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2)讨论交流:北京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你们对哪些历史文化感兴趣?4. 探究北京的风景名胜:(1)展示北京风景名胜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北京风景名胜的特点和魅力,共同完成一份PPT。
5. 分享与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PPT,分享北京风景名胜的特点和魅力。
(2)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https://img.taocdn.com/s3/m/811e00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4.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教学目标•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
•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们看图片,介绍一些古老、历史悠久的城市,例如:开罗、雅典、伊斯坦布尔等。
然后再给幼儿们看一张放有北京城市风光的图片,提问,“这是哪个城市?”引导幼儿们回答“北京”。
接着提问,“北京是哪个国家的城市?”引导幼儿回答“中国的首都”。
2. 讲解课程通过介绍幻灯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来介绍北京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以及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使用图表和比例尺来辅助幼儿们理解。
3. 练习活动活动1:寻找北京地图上的标志性建筑让幼儿们依次拿起牌子,依次指出地图上的标志性建筑(如天安门、故宫等),并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与这些名胜古迹相关的的诗词和简单故事。
活动2:小手工制作北京特色文化艺术品利用教师准备的教具,纸张、剪刀、针线布料、贴纸等材料,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北京独特文化艺术品,例如:面具、舞狮、京剧脸谱等。
4. 总结回顾让幼儿描述他们做的作品,并再次介绍北京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再向幼儿提问,“你们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教学要点•应掌握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需注意语言的简洁、易于理解和接受,让幼儿们因读懂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且不要用过多的专有名词。
•活动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评价为了评估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可以进行以下评估:1.听力理解能力:让幼儿在教师口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色文化等内容时,听教师讲解并做出反应,根据教师的描述,为给定的图片、名片、特色文化做出描述,深化幼儿对北京的认识。
2.实践操作能力:利用小手工制作、拼图游戏、北京一日游规划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有关北京的知识,评估幼儿的操作能力。
《北京》的教案
![《北京》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0713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7.png)
《北京》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北京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感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参观等途径,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
(3)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北京的历史文化。
3. 北京的名胜古迹。
4. 北京的民俗文化。
5. 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
(2)北京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
(3)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2. 教学难点:(1)北京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2)北京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的内涵。
(3)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
3. 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 邀请专家、家长等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地考察、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对北京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4. 学生对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北京》相关章节教材。
2. 图书资源:介绍北京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图书。
3. 网络资源:北京旅游官方网站、北京历史文化网站等。
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9b7b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3.png)
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景点介绍。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掌握北京的主要景点。
3. 教学难点1.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北京这座城市,需要通过教学创造情境,增强学生对于首都的认识和感性认知。
2.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通过交互式的语言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方式1.利用幻灯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教具,呈现北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名城古迹、现代建筑、人文风情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进行互动式的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利用教学内容,自由表达和书写,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
二、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小班的学生们表现得非常认真,并且对北京这座城市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把握好伸手可及和完美的平衡点。
将课程内容简单易懂,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北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名城古迹、现代建筑、人文风情等多个方面,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北京这座城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幻灯片、图片、海报、实物展示等多媒体教具,通过语言描述和现场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北京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孩子们多与同学交流和讨论,以此增强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在语言训练的环节中,老师采用了阅读分析、朗读、模仿和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中感受、表达、探究和创造,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语言到主动运用语言,达到从学习语言到运用语言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
大班社会课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
![大班社会课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435b51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5.png)
大班社会课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了解著名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大班社会教材第三册。
2.辅助材料:地图、图片、PPT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磁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中国的首都北京,并帮助学生理解首都的含义。
2. 提出问题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北京吗?它有哪些特点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和学生一起整理出北京的特点: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现代化、交通便利等。
3. 呈现资料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北京的著名建筑和景点,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
并介绍这些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一谈他们对北京的印象,以及最想参观的地方是什么。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意见。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6. 讲解文化遗产教师重点讲解北京的文化遗产,如京剧、烤鸭等。
并通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表演和烤鸭的美味。
7. 合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则关于北京的故事,可以是小故事、诗歌或绘画等形式。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全班共同评价和欣赏。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更多地了解和热爱。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讨论北京的特点和文化,了解更多关于北京的信息。
并可以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北京风景图。
注意:教案中的教学过程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8a7a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3.png)
大班社会活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北京的著名景点和文化符号能力目标•学会团队合作,增强社交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口头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了解北京活动1:《我们的首都——北京》•教师展示北京市的地图,介绍北京市的所在位置和规模。
•小组按照指定的资料学习北京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气候、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小组讨论北京的优势和不足,各自分享给全班听。
活动2:《北京传统文化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影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
•小组选择一种文化形式(如戏曲,京剧,曲艺,民族乐器,民间艺术等),进行相关研究,为全班呈现一次表演。
步骤二:走进北京活动1:《走进故宫,了解北京文化背景》•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或浏览有关故宫的图片丰富学生的参观经验。
•学生开展工作,准备关于故宫和其他著名景点的介绍,进行全班分享。
活动2:《实地考察北京的文化符号》•教师分发给学生们北京的地图,让学生们自由排队,按照地图上的指示走到指定地点。
•学生们在实地考察中了解了京剧、北京糖画,制作太师椅,贴春联等北京文化符号。
步骤三:主题展示•学生们集中学习上述信息和材料、展示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次展示。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大班活动学习中,由于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不同,需考虑个别差异,采用了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展示图片、影像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文化背景、著名景点和文化符号。
此外,学生还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北京的优势和不足等信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交能力和认知水平。
在活动实施中,活动的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控以及学生的比例掌握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时间分配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分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参观、拍摄等环节也统一了时间,这样使活动更为有序和高效。
最后,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何在参与过程中发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认知、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水平,这都是我们教师必须考虑和创新的领域。
大班首都北京教案
![大班首都北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853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c.png)
大班首都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2. 了解北京的一些著名景点,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
3. 培养幼儿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基本情况介绍2. 北京的著名景点介绍3. 北京的文化特色介绍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天安门、故宫、长城等北京著名景点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北京的宣传片或者纪录片。
3. 教学卡片:北京的著名景点的介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让幼儿对北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老师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3. 展示:老师向幼儿展示北京的著名景点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哪个景点,并简单介绍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 深入学习:老师通过教学卡片,让幼儿深入了解北京的著名景点,如故宫的建筑特点、长城的历史等。
5. 总结:老师总结北京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幼儿热爱祖国的首都。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北京的其他景点或者文化特色,下节课分享。
2. 评价: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对北京的了解程度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活动:1.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北京的天安门或者长城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 绘画活动:让幼儿绘画出自己心中的北京,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示对北京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游客和导游,模拟游览北京的场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合唱歌曲:教唱与北京有关的歌曲,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增强幼儿对北京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八、教学活动:1. 观看纪录片:播放关于北京的纪录片,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2.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观看纪录片后的感受和认识。
1. 参观实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本地的历史文化景点,让幼儿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df07f1dbcc175527062208d3.png)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我们的首都—北京》活动目标:1、了解北京的一些着名建筑和发生在北京的重大活动,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并参与介绍和讨论。
3、感受祖国首都的美好,萌发对做过首都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1、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即将开展的活动,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调查。
请幼儿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中选一样最感兴趣的内容,活动时使用。
请幼儿收集北京特产、长城的资料。
2、教学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
活动过程:1、了解北京好吃的特产。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欣赏并了解。
教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吃过吗?教师:这些好吃的食品都是北京的特产,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们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吗?2、了解北京的着名建筑和重大活动。
出示教学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
教师(指挂图上的天安门广场):这是什么?周围有哪些建筑?师幼共同讨论,了解天安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再对照挂图看。
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天安门广场的情况,鼓励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资料进行介绍。
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上有很多重要的建筑,国家领导人会在那里接待外宾,很多重要的会议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们还回到人们英雄纪念碑前纪念英雄。
教师(指挂图上的奥运场馆):这是什么地方?这里进行过什么重要的活动呢?教师:长城是我们中国古代时候建造的,有很多的人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建成,它是用来防止敌人的侵略的。
长城很长,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教师小结:北京有很多着名的建筑,这些建筑享誉世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3、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事先选好的感兴趣的内容。
幼儿在小组内讲述。
4、集体小结,并请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布置在主题墙饰中。
师幼共同小结: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北京就是我们中国的首都。
北京有很多着名的建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北京工作,在那里会见外宾,开一些重要的会议。
2021年的奥运会也是在北京举行的。
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
![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a6e9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e.png)
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第一篇: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活动一:语言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所有中国人都向往的城市,结合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开展《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语言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绘本的“潜移默化”中,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1、借助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通过欣赏感受北京城市的美好风光,民俗文化,增进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本绘本2、PPT一份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漂亮的绘本,这本绘本向我们介绍的是“北京”。
你们听说过北京这个城市吗?有小朋友去过北京吗?二、阅读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1、自主阅读,感受乐趣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绘本的理解)2.细致读图,深入理解(1)图一:永定门师: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轴线吗?(中轴线是指对称图形、建筑等物品的中间线,所有轴对称的物品过这条线上翻折回重合,很多城市的建筑都采用中轴线方法。
)教师介绍: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德胜门,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2)图二:正阳门师:从图片上的人们的穿着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这个画面向我们介绍的是清朝时代,人们过年的情景。
这是正阳门,是当年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3)图三:故宫师: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大班科学教案北京
![大班科学教案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c5db34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6.png)
大班科学教案北京大班科学教案《北京》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简要历史背景。
2. 掌握北京市的天气、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3. 背景音乐和PPT演示。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让学生看一幅描绘北京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北京的好奇心。
2. 学生自己讨论和提问关于北京的问题,教师记录下来。
Step 2 探索北京1. 引导学生查找地球仪或地图上的北京位置。
观察北京周围的省份和国家,向学生解释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2. 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历史背景,如长城、故宫、天坛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历史遗迹对北京和中国的意义如此重大。
Step 3 北京的天气和气候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可以用PPT展示北京各季节的图片,配合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感觉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的气候特点对当地人的生活和农业有什么影响?Step 4 北京的植被和动物资源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的植被资源,如树木、花草等。
可以用真实的植物样本和图片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和分类植物。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的动物资源,如鸟类、昆虫等。
可以用图片展示和相关录音进行介绍。
3.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对当地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活有何作用?Step 5 资源保护和环境问题1.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资源?2.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 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几条关于资源保护和环境问题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植被资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比较北京与其他城市的天气、植被和动物资源。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首都北京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0cb124b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f.png)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首都北京一、教学目标通过大班综合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首都——北京,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地域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北京地图、北京地标图片、北京小吃图片、北京民俗图片等。
2.教学环境:教室中央设置一个模拟天安门广场的场景,周围贴上北京地标图片。
3.教学工具:幼儿用的彩笔、画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北京地标、民俗、小吃等文化元素,培养幼儿的地域意识和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元素,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互动、游戏等。
2.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图片、模拟场景、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元素。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问幼儿们知道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吗?为什么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北京的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主题:展示北京的地图和标志性建筑图片,让幼儿对北京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然后引导幼儿逐一了解北京的文化元素:如天安门广场、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老师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物或者把它们拼图,以此加深幼儿对北京的认识。
3.游戏互动:老师利用模拟天安门广场的场景,让幼儿在场景中玩耍、跑跳,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加深对北京的印象。
4.活动结束:老师展示北京小吃、民俗等文化元素图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习俗。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大班综合教学活动,幼儿们对北京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的文化元素和传统习俗也有了更加的了解和理解。
在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和体验。
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幼儿的表现不太积极,需要多一些引导和激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总的来说,这次大班综合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是一次成功的活动。
《北京》的教案计划
![《北京》的教案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7c7e3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1.png)
《北京》的教案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2)培养学生对北京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京剧、四合院等。
(3)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1)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在我国地图上的位置特点。
(2)讲解北京的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等。
2. 第二课时:北京的历史与文化(1)介绍北京的历史背景,如元明清三代都城等。
(2)讲解北京的文化特色,如京剧、四合院等。
3. 第三课时:北京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1)分析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优势与挑战。
(2)介绍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目标。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北京》2. 辅助资料:北京地图、历史图片、城市规划资料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投影仪展示北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地理位置。
(2)邀请学生分享对北京的初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解北京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感受北京的四季之美。
(2)介绍北京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讲解北京的文化特色,如京剧、四合院等,引导学生体验北京的文化魅力。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北京的发展优势与挑战。
(2)小组汇报: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探讨北京的未来发展。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京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的掌握程度。
《文化大都市北京》美术教案
![《文化大都市北京》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2b3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7.png)
《文化大都市北京》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北京作为文化大都市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北京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北京的建筑特色3. 北京的文化艺术4.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出对北京文化大都市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北京的典型建筑和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京的文化特点。
3. 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北京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料,制作教学PPT。
2. 学生准备:带好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北京有哪些特点?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讲解北京的建筑特色,如故宫、天安门、鸟巢等3. 讲解北京的文化艺术,如京剧、国粹等三、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北京的典型建筑和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京的文化特点。
四、实践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如如何绘制北京的建筑物、风景等2. 学生动手绘画,尝试表达出对北京文化大都市的理解和感悟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北京城的中轴线 教案教学设计
![北京城的中轴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acb7b00b1c59eef9c7b450.png)
北京城的中轴线教案教学设计科目语文任课教师王玉竹班级初二授课日期06、10课题北京城的中轴线(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学会确定说明对象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文物保护的意识和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教学难点学会确定说明对象的一般方法。
教具学具投影仪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教学思路1、检查预习情况2、导入新课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4、掌握确定说明对象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阶段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一、明确目标二、检查预习情况三、课文学习投影展示目标给下列词语注音:处理(chǔ)什刹海(chà)俯瞰(kàn)池沼(zhǎo)约略(yue lue)对称(chen )凸(tu)承袭(cheng xi)峋峙(xunzhi )序幕(xu)俯瞰(kan )累积(lei )部署(bu shu)贯通(guan)秩序(zhi xu)抑扬顿挫(yi yang dun cuo )理解词语部署气魄规模格局城楼角楼箭楼牌楼环卫御路介绍作者:梁思成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
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指名读课文。
提要求:(1)注意读音。
(2)思考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
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小结归纳:第一段:介绍北京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迹对它的评价。
第二段:介绍北京中轴线的规模价值建筑布局第三段:介绍中轴线东西两侧及北京城四周的建筑特色了解掌握注音解释词语独立概括(概括各句;概括段意)清楚掌握概括出各段内容课堂教学过程阶段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指导学生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提问:(1)本课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指导学生除依据课文外,还要兼顾文章题目)(3)为什么写第一段?小结:确定说明对象的一般方法明确文章中所有材料共同说明的内容;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分析文章的层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的标题总结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回答:北京城的中轴线(引出说明对象)掌握依据课文内容概括谈自己看法依据题目及全文内容确定说明对象小结本课学习重点布置作业1目标:一——四2收集与北京城中轴线建筑相关的材料板书设计北京城的中轴线梁思成1、介绍北京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迹对它的评价。
大班《北京》教案
![大班《北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06dd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b.png)
大班《北京》教案大班《北京》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北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北京》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读x个字。
2、知道“我”在扎龙保护区都看到了什么,理解课文为什么以“通灵仙鹤”为题目。
能力:按要求积累词语。
思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热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热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热爱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扎龙保护区和丹顶鹤的图片。
师:这是扎龙保护区的一项“绝活”—丹顶鹤留鸟的飞行表演。
作者张抗抗用自己的妙笔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通灵仙鹤》。
打开书,自己读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自学提示;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
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几方面的内容?2、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生:课文主要讲述了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介绍丹顶鹤的飞行表演、仙鹤、仙鹤夫妻相守,通人性、作者的感慨。
提问:那么课文能分成几部分?怎么分呢?第一部分(1——7)描述了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的飞行表演。
第二部分(8——9)介绍了保护区中或像超级明或有着的王者风范的仙鹤。
第三部分(10——11)仙鹤一夫一妻终身相守,通人性。
第四部分(12)写作者的感慨。
面对至诚而圣洁的仙鹤,人类是否多少有些愧疚呢?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词语。
1、默读课文,说一说“我”在扎龙保护区都看到了什么?课文为什么以“通灵仙鹤”为题目?生自学回答。
2、细心的你一定被文章所打动,为文中的仙鹤而感动不已,更会被本文优美的词语所深深吸引。
北京教案大班北京教案
![北京教案大班北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526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0.png)
北京教案大班北京教案教案一:认识北京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呈现,让幼儿初步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北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北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和文字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2.能够简单描述北京的地理特点。
3.掌握一些北京地标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准备:1.图片:北京地图、北京市标志性建筑、名胜景点等。
2.课件或教学PPT。
3.干净的白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幼儿展示北京地图,并解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问幼儿是否知道北京,观察他们的反应并引导他们回答。
二、认识北京(15分钟)1.向幼儿展示北京的图片,包括北京市标志性建筑、名胜景点等,并逐个介绍。
2.向幼儿展示北京地理位置,让他们学习地图上的标志(如北京所在的省份等)。
3.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地理特点,如北京位于中国北方、四季分明等。
三、学习北京地标(15分钟)1.向幼儿展示北京地标的图片,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并逐个介绍。
2.通过图片识字,让幼儿尝试写下地标的名称。
3.帮助幼儿回忆地标的特点,引导他们简单描述。
四、整理知识(10分钟)1.让幼儿尝试回答以下问题: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吗?b.北京在哪个省份?c.北京有哪些标志性建筑和名胜景点?2.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回顾。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让幼儿将自己写的地标名称展示给全班,并简单介绍该地标的特点。
2.教师提问幼儿对北京的了解是否有所提高,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幼儿初步认识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学习了一些北京地标的名称和特点。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文字的呈现,让幼儿对北京产生了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对于北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通过回答问题和展示自己写的地标名称,检验了幼儿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我们的首都北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我们的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79f2a9b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0.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我们的首都北京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首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人口、建筑、文化等方面。
2.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增加幼儿的爱国情怀和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北京的位置、地形和气候。
2.北京的名胜古迹、文化和民俗。
3.北京的现代建筑和人文景观。
4.介绍北京市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2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图片,了解北京城市的轮廓和地理位置,并引导幼儿回忆上幼儿园学习的中国地图,找到北京的位置。
然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北京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第二步:主题教学活动(60分钟)1. 寻找名胜古迹(20分钟)让幼儿们合作,用图片或手绘的方式,找出北京最有名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例如紫禁城、天坛、长城、故宫、颐和园、鼓楼等。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这些景点的认知和想法,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 现代建筑和文化景观(20分钟)幼儿们现场观察周围的现代建筑和文化景观,并了解其中的含义和象征。
例如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三里屯、798艺术区等。
通过对现代建筑和文化景观的了解,让幼儿们感受到北京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化底蕴之间的缤纷和张力。
3. 了解北京市的发展和变化(2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故事、视频等多样化前所未有的方式,介绍北京市近些年的发展与变化,如城市变革之前的生活情况、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孩子们打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幼儿们认识到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城市不断前进的动力,也了解到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与人们的智慧、勤劳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第三步:总结回顾(20分钟)通过简单的游戏、问答、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回顾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发挥创造力,发言表达会议体,并加深对北京的了解与认知。
同时,引导幼儿对北京的美好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印记。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观察、座谈、创作、拓展等形式,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幼儿进行科学、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评价,鼓励幼儿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帮助他们在自我意识、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北京城的中轴线教案
![北京城的中轴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28a0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1.png)
《北京城的中轴线》教案一、本课的地位本课是本教材唯一的说明文单元中的讲读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建筑物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四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每篇课文又各有侧重。
这篇文章除了要了解课文内容外,侧重解决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京中轴线的概况。
2、掌握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3 感悟北京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本册只有一个说明文单元,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以建筑物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应该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地进行。
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习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建筑物所采用的空间顺序。
北京中轴线是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其中“伟大”一词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教材提供的信息比较隐蔽,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深度较浅,知识面相对狭窄造成,因此教学时需要带领学生仔细读书,挖掘课文的信息才能解决。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检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我们总是把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做。
从初一以来,我们就让学生课前自学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课上进行检测,并结合去年实施的学分制,把预习测验的成绩与学分挂钩。
这样做既让学生充分重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又能在课堂上省出许多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引入:由于说明文语言平实,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在引入这一环节上下功夫,课文导读的引入就很精彩,所以我采用了。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四)出示课前所做的平面图或模型,并结合课文做必要的讲解。
课前我让学生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北京中轴线的平面图或做一个中轴线的模型。
这时可以让学生拿出来展示并做简单的讲解,增强学生对中轴线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活动一:语言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所有中国人都向往的城市,结合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开展《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语言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绘本的“潜移默化”中,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1、借助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通过欣赏感受北京城市的美好风光,民俗文化,增进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本绘本2、PPT一份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漂亮的绘本,这本绘本向我们介绍的是“北京”。
你们听说过北京这个城市吗?有小朋友去过北京吗?二、阅读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1、自主阅读,感受乐趣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绘本的理解)2.细致读图,深入理解(1)图一:永定门师: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轴线吗?(中轴线是指对称图形、建筑等物品的中间线,所有轴对称的物品过这条线上翻折回重合,很多城市的建筑都采用中轴线方法。
)教师介绍: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德胜门,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2)图二:正阳门师:从图片上的人们的穿着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这个画面向我们介绍的是清朝时代,人们过年的情景。
这是正阳门,是当年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3)图三:故宫师: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
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4)图四:现代化的北京师: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围绕认识北京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和水立方展开。
)认识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
了解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本绘本吧3、教师完整讲述绘本,升华情感(1)教师有感情的完整讲述绘本(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页?为什么?三、教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引来的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游客。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会和小朋友一起进一步认识北京。
活动照片:介绍绘本名称介绍北京城的历史这是北京城的平面图北京城中最热闹的地方拜见皇帝要在午门外等待北京城中最热闹的地方北京奥运会的游泳场馆水立方现代化北京城中的鸟巢活动二:科学活动——《天上的飞机》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对科技方面的谈及兴趣最为浓厚,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也有着极大的关注。
每当看到飞机从空中飞过时,孩子们总会立刻兴奋的手舞足蹈,并且非常渴望进一步了解飞机。
针对孩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纲要精神的领会,为幼儿提供认知探索的环境,更好的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现代科学奥秘的兴趣,印发对科学家的崇敬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热情,设计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空中交通工具飞机的飞机外形特征、基本结构和用途。
2、愿意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坐飞机的感受。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师幼共同收集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飞机模型,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自由玩耍。
2、经验准备:了解班上有哪些幼儿乘坐过飞机,并与这些幼儿交流乘坐飞机过程的体验,请他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乘飞机的过程与感受。
3、材料准备:活动PPT、飞机拼图一份、作业单《我最喜欢的飞机》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我们的首都北京)在这里,天安门前正进行着庄严地阅兵仪式……人们看到一条彩红飞过,这是彩红吗?2、欣赏飞机阵对,教师与幼儿讨论。
师:你们有见过飞机吗?有坐过飞机吗?(1)提问:“如果我们要去北京玩,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送我们到那儿?”(2)“去北京哪种交通工具更方便?为什么?”(3)“你见过或乘坐过飞机吗?飞机是什么样的?”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飞机的外形特征。
1、飞机都有哪几部分组成:机头-机身-机翼-尾翼2、“飞机外形与鸟的外形比较,有哪些异同点?”3、请孩子们说说飞机的用途:能坐人,能邮信件,能运货物等。
三、交流与分享乘坐飞机的感受。
1、请坐过飞机的幼儿向同伴介绍和分享乘坐飞机的过程与感受。
2、请小朋友说说:“离我们最近的机场在哪里?广东还有哪些机场?东莞有机场吗?”3、你还见过其他形状和用途的飞机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四、出示图片中的各种飞机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飞机的结构特点、体积大小、款式上来判断其不同用途。
师:你还见过其他形状和用途的飞机吗?他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五、幼儿分组玩游戏加深记忆。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1、玩拼图游戏。
(把飞机图片剪成6等块,让幼儿分组比赛拼起来)2、完成作业单:画出你最喜欢的飞机。
活动延伸:请家长提供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人谁坐过飞机,请他们说说乘坐飞机的体验和在飞机上所看到的景象。
活动照片:介绍今天活动的主题这是彩虹吗?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介绍直升飞机这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航天飞机合作完成拼图我最喜欢的直升飞机活动三:艺术活动:我爱北京天安门设计意图: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方面的目标,要求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还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依据这些目标,我为大班幼儿设计的这个音乐活动主要从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入手,发展幼儿分组运用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给幼儿美的体验。
活动目标:1、跟着音乐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尝试使用乐器拍打音乐的节奏。
2、感受歌曲愉快、跳跃的情绪。
活动准备:1、铃鼓、小铃、圆舞板等2、《我爱北京天安门》PPT一份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
由绘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封面引出活动主题。
二、跟着PPT的情境,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跟着PPT逐句学唱歌曲。
2、完整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三、选择乐器演奏歌曲。
1、看图谱拍节奏。
2、讨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3、师生共同确定,并记录在图谱上。
如第一句用铃鼓演奏、齐奏时,第一、二句用小铃、圆舞板演奏等。
(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启发幼儿用铃鼓演奏)4、看指挥(教师),小朋友空手练习。
5、教师指挥分部做两次。
6、拿乐器合奏。
7、学习当指挥。
8、请1~2名幼儿看图谱指挥演奏。
9、小结。
活动照片:由绘本引出活动今天歌唱的北京天安门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表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共同制作图谱老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请大家跟着我的指挥来演奏小朋友来做小指挥活动四:健康活动——《人体的支架》设计意图:新《刚要》指出:培养幼儿对健康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健康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
根据绘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中的中轴线而设计了这节健康活动《人体的支架》。
活动目标: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掌握初浅的保护骨骼的办法。
3、亲身体会身体的各个部位。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人体骨骼图。
活动过程:1、了解人体的骨骼:幼儿讨论感知人体的骨骼:“动物有骨头吗?人有没有骨头?”“人没有骨头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摸一下自己身体各部位(手臂、肩膀、腿),感知自己的骨骼。
出示骨骼图片,引起幼儿观察人体各部分的一些骨骼名称及其功能:“人的骨骼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骨头组成的,它们能保护人体器官,如头骨保护脑,肋骨保护肺和心脏,脊椎骨能支撑身体等。
”2、讨论怎样保护骨骼:幼儿自由讨论,模拟骨骼受伤的样子。
——“如果人的骨骼受伤了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骨骼?”我们要坚持多锻炼身体,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同伴之间不要互相推挤打闹,从高处往下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骨折。
活动照片8张:幼儿上来操作,指出指骨在哪里。
教师讲解身体的每个部位。
幼儿上来操作,指出掌骨的位置。
提问幼儿腕骨在哪里。
多做运动,身体的骨骼才会健康。
幼儿指出教师的导入活动幼儿出来示范舞蹈动作。
活动五:社会活动——《我是小导游》设计意图:现在的家庭都有外出旅行的习惯,教师想通过《我是小导游》这个活动,让小朋友当一次小导游,同时也引入到了绘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北京著名的建筑及名胜古迹,感受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而美丽的城市,萌发出对家乡北京的热爱之情。
2、能够大胆地用较连贯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北京景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会倾听。
活动准备:1、教师与幼儿一同收集北京的名胜古迹的照片图片(天安门、天坛、颐和园、长城、北海等),并布置成展板。
2、有关介绍北京著名建筑及名胜古迹的课件。
3、请在北京长大或曾在北京居住的家长参与活动活动过程:一、欣赏北京名胜古迹的课件,感受北京的历史悠久与美丽风光。
1、师:“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召开?为什么会选在北京呢?”2、组织幼儿讨论: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和名胜古迹?3、为幼儿播放《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课件,请幼儿欣赏北京美丽的名胜古迹。
二、请家长、幼儿向幼儿介绍北京1、请在北京长大或北京居住的家长介绍北京师:我们国家的北京首都,非常漂亮。
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到北京。
今天我们请来了曾在(北京长大或北京居住的)XXX家长,让他来和我们说一说他眼里的北京。
2、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收集到关于北京的资料。
师:愿意把北京的名胜古迹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地及全国各地的客人吗?三、语言游戏“我是小导游”1、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许多小游客,他们也想来逛一逛我们北京的名胜古迹。
谁愿意做小导游来带大家游览美丽的北京呢?”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小导游,小导游要带大家游览哪些名胜古迹和有趣的景点。
3、请幼儿参观或讲解活动室四周展板的景点及建筑。
活动照片8张:教师的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要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咯。
教师介绍北京的四合院小朋友介绍鸟巢小朋友介绍水立方小朋友介绍天坛教师介绍北京天安门广场旅程结束,我们回家咯。
活动六:节日教育——《教师节》设计意图:由于9月10日是第32个教师节,让幼儿能自己动手画画,制作手工的形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
从而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