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低的成因分析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低的成因分析

、Leabharlann 我 国 劳 动 收 入 占 比 现 状
( 一 ) 我 国 劳 动收 入 占 比 总体 变化
1 9 9 6年一 2 0 0 2年 ,我国的劳动收人 占 比存在 一定程度 的下降 ,但 占比仍高于 5 0% ,此后的下 降幅度 明显增大 ,到 2 0 0 8年 已降低 至 3 9 . 7%。2 0 0 3年一 2 0 0 4年 ,我 国劳动收入 占 比由于 统计核 算方法 的改 变 而被严重地低估 ,但即使剔除统计 核算方 法的影 响,劳 动收入 占比的持 续下降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 0 0 8年 以后劳动收入 占比虽然有一定程 度的 回升 ,但从总体上看仍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 二 ) 我 国 国民 收入 的部 门分 配 初次分配 主要为 三大 部分 ,即 劳动 报酬 ( 居 民部 分 )、资 本收 入 ( 企业部分 )和政府财政收 入 ( 政府部分 ) 。一国初次 分配 的格局决 定 于这三 大部分 的比重 ,同时 ,这三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 了在此基 础上最终分配 的格局 。而 当一 国资本收入 比重较高时 ,意味着 收入差距 拉大 ;而当一 同居 民收入 比重较高时 ,这体现为社会分配 比较均等 ;而 政府 收入比重过高则说 明国家在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 中权力 过大 ,国家 对 经 济 干 预程 度较 重 。 由上 文 的相 关 阐述 ,在 我 国 ,伴 随 着 劳 动 收 入 占 比的下降 ,资本收入 占比和政府收入 占比不断增加 ,这意味着 我国收入 差距 在不断增大。 ( 三 ) 劳动 收 入 占比 的 国际 比较 从 国际层面横向来看 ,中国的劳动 收入份额也低于 大多数 国家劳 动 收入份额水平 。根据 《 国际统计年鉴》 中全世界历年按收人法计算 国内 生产总值 。可 以计算各国劳 动收入 份额 。统 计结 果显示 , 2 0 0 7年欧 美 发达 国家 的 劳动 收入 份 额大 都在 4 5 % 以上 ,而 美 国 、英 国更 是 高 达 5 5 % ,而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 足 4 0 % ,仅为 3 9 .7 4 %。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02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变动趋 势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定义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是指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反 映了劳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程度。
劳动要素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等,是衡量劳动者报 酬的重要指标。
全球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变动趋势
0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劳动要 素收入份额呈现出先上升后下 降的趋势。
要点二
政策变化
政策变化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可 能影响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例如,税 收优惠可能提高企业利润,从而降低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而产业政策可能 改变劳动力需求结构,从而影响劳动 要素收入份额。
要点三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 劳动力需求,从而影响劳动要素收入 份额。同时,技术进步也可能改变劳 动力需求结构,对不同类型劳动力的 需求产生影响。
提升教育质量
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劳 动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劳动力的资 源配置效率。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使 劳动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
中观因素
行业差异
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程度、技术水平等可能影响其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例如,一些高技术行业 可能具有更高的劳动要素收入份额。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可能影响当地的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例如, 一些发达地区可能具有更高的劳动要素收入份额。
微观因素
企业特征
研究不足之处
1 2 3
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结构分解视角

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结构分解视角

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结构分解视角【摘要】本文通过结构分解视角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情况。

在总体情况分析中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在过去几年有所波动。

通过因素分解分析,我们发现生产要素贡献度对劳动收入份额波动起到关键作用。

人工成本占比变化和资本收入份额变化也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

在生产要素贡献度分析中,人工成本占比的变化影响较大。

结论部分指出了对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启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结构分解,总体情况分析,因素分解分析,生产要素贡献度分析,人工成本占比,资本收入份额,变化分析,启示,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深入研究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促进工业企业改善员工福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工业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对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业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特点和规律,有效调动企业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结构分解的视角,系统分析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波动的原因和对策,为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结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中国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机制,进一步揭示劳动收入在工业企业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pdf

劳动收入份额分歧与解读.pdf

争论之焦点:劳动收入份额是稳定的吗? “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被提出后不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9年一篇关于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关于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假说。

擅长于经验统计的库兹涅茨选取1938年和战后两个时期,把一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的组别。

不论是1938年粗略的划分还是战后更为细致的划分,统计数据均显示:“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中雇员报酬占总收入的份额较高,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雇员报酬的份额)则较低”。

[4]同样的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各州的收入分配情况,即把美国各州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划分组别并对1919-1955年这段时期中的部分年份进行考察,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就是那些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州往往雇员报酬的份额也较高,反之亦然。

由此,库兹涅茨认为“个人收入中雇员报酬的份额与人均收入正相关”。

[4]13在库兹涅茨的研究中,人均收入被用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库兹涅茨的结论可以被理解为劳动份额的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呈上升趋势。

库兹涅茨用截面数据考察劳动报酬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以此推断出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

如果说这种做法得出的劳动份额不稳定性的假说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那么后来更多的学者采取了直接的办法,即直接考察不同国家劳动份额的时间序列。

Young(2004)研究了美国1959-2000年的劳动份额的波动,发现劳动份额的变动具有反周期的特征。

而Buchele和Christiansen(2007)基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劳动份额具有下降的趋势。

Ruiz(2005)通过对美国和西班牙的经验检验证明劳动份额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

来自欧洲的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

Giammarioli等人(2002)以20世纪60至90年代欧盟11个主要国家为样本,分行业计算它们各自的劳动份额以及总的劳动份额,再进行平均化以表示欧盟劳动份额的平均水平。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研究的文献述评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研究的文献述评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研究的文献述评作者:袁鹏艳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3期摘要: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制度环境方面,且由于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便于对此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技术进步;制度环境;产业结构一、引言劳动报酬主要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劳动收入份额。

Kaldor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中提出:“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在长期会出现趋于稳定的状态”,即劳动收入份额在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却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1998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约为50.8%,之后由于三次产业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攀升,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下降,2001年降至48.2%,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又继续下降,2017年为31%,低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二、文献评述我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劳动收入份额测算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影响因素研究并针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测算方法研究:两种计算原理:劳动报酬与增加值之比、用劳动力弹性表示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之比这一指标作为劳动收入份额目前被多数学者使用(白重恩、钱震杰,2009;罗长远、张军,2009),在研究中,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2004年前将个体劳动者收入全部视为劳动者报酬,此后将个体经济业主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视为营业利润,该方法的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徐冰(2010)借助时变生产函数来分析,用劳动力产出弹性来表示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数据口径与数据质量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但是学者度量总体劳动收入份额时较少使用此原理,原因在于使用该原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模型设置的准确性。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探究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收入分配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但增速不均;二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三是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部分行业员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四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富裕阶层财富积累速度较快。

这些特点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仍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二是政策导向,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三是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四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收入分配。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制约了整体收入分配水平的提高;二是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和矛盾;三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完善税收制度: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措施,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ppt49张)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ppt49张)
上述发达国家中,北欧国家收入差距是最小 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当然,也有人说起效率 低,但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公众都补担心 明天失业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病了怎么办,大 家生活心态非常平和,而且这个社会没有穷人, 社会相对比较和谐、稳定。
东亚国家基尼系数


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 区,差距最大的是我国大陆。 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 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 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我国传统的收入分配政策:
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表现: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三低”
实质表现:平均主义分配政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分配制度改革(1978~198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造成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发展缓 慢的状况,决定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切实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 。
俄罗斯、东欧

俄罗斯2000年是0.45,和我国不相上下; 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较低,0.3左右。
拉美:


拉美国家上世纪50年代:0.4或0.5,到2000年 以后变高了,大部分在0.5以上,智利、阿根 廷、委内瑞拉也在0.5左右。 出现“拉美陷进”
小资料:“拉美陷进”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 风险期”。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 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 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矛盾最易激化的时 期。
资料1:最终收入分配格局(%)
政 府 1995 2000 2005 2007 16.5 19.2 20.0 21.9 企 业 16.2 16.6 20.8 20.6 居 民 67.2 64.2 59.2 57.8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张车伟内容提要:由于存在统计口径问题,有关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经常被误读。

国际上一般使用雇员劳动报酬衡量劳动报酬份额,而我国使用的统计口径除了雇员劳动报酬外还包括自雇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不同口径之间的比较是导致误读的主要原因。

本文按照国际上通常使用的统计口径估算了我国雇员劳动报酬份额及其变动状况,并把这一变动与就业格局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观察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雇员劳动报酬份额在雇员就业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导致工薪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程度不足;与此同时,工薪劳动者内部工资水平也出现分化,越是低收入的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越慢,而高收入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相对较快。

如何实现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是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关键。

关键词:劳动报酬份额 工资水平 自雇就业 雇员化就业 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以下简称劳动报酬份额)是度量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分享程度的指标,也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变动不仅关系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关系到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增长能力。

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出现了下降,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看法。

由于劳动报酬存在统计口径差异,使用不同口径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常常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造成对问题的误读。

使用雇员劳动报酬这一可比口径数据进行国际比较会发现,中国劳动报酬份额水平确实很低,但这主要是就业雇员化程度低所决定的。

中国目前就业雇员化程度只有5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达86%。

如果就业雇员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将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劳动报酬份额过低现象会不复存在。

当然,在使用雇员劳动报酬衡量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不仅反映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而且还和雇员数量变化密切相关,在给定工资水平不变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会因雇员数量增加而上升。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趋势分析摘要:针对当前诸多学者关注的中国收入份额下降的问题,本文在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对数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算。

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劳动份额大约在0.5左右,从横向上比较,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的确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使用状态空间变量模型对1991-201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估算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一种倒“u”型形状,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这与大多数学者结论基本一致。

从趋势上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过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时间段,未来劳动收入份额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劳动在产出中贡献有可能继续降低。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道格拉斯-柯布生产函数状态空间变量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分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重视。

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2002-2006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估计大约在40%左右,而且仍在继续下滑中。

这一数据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收入份额普遍经历了一个上升过程。

1952年,美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只有61%,1970年代末上升到了68%,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一直都维持在65%左右。

1955年日本的劳动收入份额只有40%,此后不断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一直维持在55%。

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国民收入中归属劳动者收入的比例,它反映了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要素在最终分配时所占比例的大小。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统计时通常在宏观意义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对应的初次分配收入分别称为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

因而如果劳动收入份额较低,则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部分收入都归入了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长期以往,必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下降,这对维持社会稳定、、有效扩大内需和保证长期经济增长都将带来巨大挑战。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_(精)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_(精)

《财经科学》 2010/6267期经济经纬 85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张全红, 并运用 1993-2004年的省际面,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替代弹性、二元经济引发的巨大就业压力和政府长期以来的重视资本忽视劳动的政策取向。

这些发现意味着 ,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 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可能进入上升通道 , 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重视劳动者利益的政策调整则有助于加快这一进程。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 二元经济 ; 刘易斯拐点一、引言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国民收入在分配中由劳动取得的部分 , 在收入法国民生产总值中是劳动者报酬的份额 , 与国民收入中的资本收入份额相对应 , 两者统称为国民收入的要素收入份额 , 反映了社会的功能收入分配状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 :1978— 1990年 , 劳动收入份额明显提高 , 原因可能在于工资改革使得非工资收入逐渐被计入工资收入 , [1]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2]但 1996年以来 , 劳动收入份额开始持续下降。

1996年全国劳动报酬占 G DP 的比重是 5314%, 2007年降至 3917%, 11年间下降了 1317个百分点。

近期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 , 决策部门也高度重视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3]※本文获得 2009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城市贫困变动效应研究” 的资助。

作者简介 :张全红 (1970— , 男 ,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门 ,529000 ,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

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会导致社会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 , 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会进一步扩大普通职工与资方等高收入群体的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CPI 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高达0.45 以上。

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一、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 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 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 倍。

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对比,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 倍。

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二)、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 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中低收入者则是纳税主体,很多高收入者却没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三)、区域收入差距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变动趋势、成因:一个综述

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变动趋势、成因:一个综述
异 的原 因 , 一 是劳动 本身 的差 异 , 分 为 五种 情况 , 包括 职业 本身 的愉快 与否 , 职业 学 习 的难 易程 度
及 学 习费用 , 职 业 的稳 定 程 度 , 职业 所 承 担 的责
价值 成 比例 的价格进 行交换 的信 条 后 , 又将 此信 条应 用 于劳动 力 。工 人得 到 自己 的价值 , 即按 劳 动 时间计算 的成 本 , 雇 主则 使用 劳 动力 去生 产 大 于 劳动力 成本 的价 值 。工 人 的成 本 就 是 维 持 生
) , 女, 新疆乌鲁木齐人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生 , 研究方 向为收入分配 、 城镇化等。

1 3—
好。 ” 斯密还 揭示 了工 资决定 的规 律 , 即维持 工人
马克 思在 接 受 了所 有 的商 品都 按 照 与 自身
自身及其 家庭 维持基 本生 活 的费用 , 同时 指 出工 资 的上升 和下 降 取 决 于 劳 动力 市 场 上 对 劳 动 力 的需 求 , 而对 劳动力 的需求 取决 于 国 民财 富 的增 长 。在 “ 国 富论 ” 第 十章中, 分 析 了产 生 工 资 差

收 入分 配理 论
高度 不 均 的 问题 。 国 内学 界 对 经济 研 究 热 点 的
排名中, 2 0 0 3 -2 0 0 8年 收 入 分 配 与 收 入 差 距 最
( 一 )古典 经济 学 中的分 配理论
最初 的古 典 经 济 学 曾把 分 配 理 论 视 为经 济
理论 的核 心部 分 。
降, 这种 趋势 会 继 续 恶 化 总 体 收入 差 距 , 扩 大基 尼 系数 。因此 , 缓 解 总体 收入 差 距 扩 大 的态 势 ,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分解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分解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最常用来度量经济发展平衡与否的标准,也是最为突出的社会性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是绝大多数研究都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一个事实。
劳动者报酬占比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形成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影响重大,但是,对于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下降幅度,不同研究基于不同数据来源和计算口径得到的结果却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很难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省份收入法GDP数据为基础在统一界定核算口径的基础上来厘清这一问题。
针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之争,本文尝试提出纳入隐性收入部分的新测算方法,对GDP部分和隐性收入部分做出加权平均处理得到总体劳动收入份额,得到了全国和各区域劳动收入份额的原报告值和修正值,并分不同时间段列出其修正过程。因官方自2005年起不再公布各区域分产业劳动者报酬的数据,为了得到近似估算,本文创新性地从就业者角度出发,收集了分地区分行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城镇和乡村不同就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及其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等数据,来测度各区域分产业的劳动者报酬数据,并得出各区域分产业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区域劳动者报酬数据相关性高达89.77%。
1993—2004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8.06%,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导致下降3.46个百分点,影响所占份额为42.89%;产业水平大小因素导致下降4.60%,影响所占份额为57.11%。2005—2016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10.72%,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导致下降5.66个百分点,影响所占份额为52.80%;产业水平大小因素导致下降5.06%,影响所占份额为47.20%。
另外,有学者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国际平均水平做比较分析,客观上要进行国际比较应该保证各国统计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但考虑到各国因税收制度不同造成的劳动者报酬计量的内容不一致,即便修正了自雇佣者劳动收入份额,也无法使各国在经济意义上完全可比。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索,已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但显然是一个极具挑战和意义的课题。

国内劳动力数据分析报告(3篇)

国内劳动力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一)劳动力总量1. 总量规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9.11亿人。

2. 增长趋势:从增长趋势来看,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劳动力结构1. 年龄结构: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逐年下降。

2. 性别结构:男性劳动力占比略高于女性,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3. 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趋势明显,但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未实现转移。

(三)劳动力素质1. 教育程度: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

2. 技能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一)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保持稳定,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二)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1.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将呈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 区域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将呈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三)劳动力市场流动1. 城乡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将减弱,但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未实现转移。

2. 区域流动:劳动力市场流动将更加活跃,跨区域流动将成为常态。

五、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1. 劳动力供给过剩:低素质劳动力供给过剩,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数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

为了满足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数据采集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依赖于网络爬虫和API接口,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量有限、实时性差等。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通过这些新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各种类型数据的实时采集,从而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来源。

大数据的存储需求非常庞大,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布式文件系统、NoSQL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存储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支持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大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批处理、流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方法。

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这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因此出现了更多的高级分析方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等。

可视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行业,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高运营效率等,从而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

1. 大数据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数据量大: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量远远超过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通常以TB(太字节)或PB(拍字节)为单位。

国家未来的收入趋势分析

国家未来的收入趋势分析

国家未来的收入趋势分析国家未来的收入趋势分析是一种预测未来国家收入变化的方法,可以通过考虑多个因素来预测未来收入的变化情况。

以下是进行国家未来收入趋势分析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家收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

预测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率是预测收入趋势的关键。

因此,需要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就业率、消费支出增长等因素。

2. 产业结构: 国家的产业结构也会对未来的收入趋势产生影响。

经济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的收入增长,而其他行业的收入可能会下降。

因此,预测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是进行国家收入趋势分析的重要一环。

3. 财政政策: 国家的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分配和支出都有影响。

通过分析国家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投资等,可以预测未来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从而推断国家的未来收入趋势。

4. 外贸情况: 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也会对收入产生影响。

预测国家未来的国际贸易情况,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增长率、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等,可以预测未来收入的波动情况。

5. 人口变化: 人口的变化也会对国家的收入产生影响。

人口增长可以带动内需的增长,从而增加国家收入。

而少子化或老龄化的情况可能会对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也是进行国家收入趋势分析的重要一项。

总之,进行国家未来收入趋势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财政政策、外贸情况和人口变化等多个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得出国家未来收入的趋势。

然而,预测未来的收入趋势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测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论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现象,它通常指的是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的增加。

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劳动者获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了劳动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它既关系到劳动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消费能力。

劳动者是市场上最主要的消费者,而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劳动者的收入增加时,他们会有更多的消费能力,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相反,如果劳动者的收入份额过低,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消费需求会减弱,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阻碍。

劳动收入份额的高低也影响着劳动者的储蓄和投资行为。

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他们会更多地进行储蓄,形成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本积累,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而如果劳动者的收入份额过低,他们将无法进行足够的储蓄和投资,这将限制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也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果劳动者的收入份额过低,他们将面临生活困难,这将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相反,如果劳动者的收入份额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将增加社会的安定和谐,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小还影响着劳动者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份额过低,他们将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将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而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他们将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劳动者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他们的收入份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合理的调节和政策支持,使劳动收入份额能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促进劳动者的利益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劳动收入份额的U_型变动趋势

劳动收入份额的U_型变动趋势
随后中国的劳动收 入 份 额 也 开 始 变 化,并 且 呈 现 持
续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与卡尔多事实严重不符。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
涨对工资率和劳动 生 产 率 的 影 响,进 而 讨 论 其 对 劳
二、文献综述
(一)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的研究
现有 研 究 文 献 指 出,导 致 劳 动 收 入 份 额 下 降 的
制度角度解释 2007 年 之 后 中 国 开 始 缓 慢 回 升 的 劳
动收入份额,证实最 低 工 资 制 度 的 实 施 对 其 具 有 正
向作用;二是立足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解释其对呈
现 U 型变动趋势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证 实
其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最低工资 ≤ 临界值时,劳动收
入份额随着最低工 资 的 上 涨 出 现 下 降 趋 势,当 最 低
动收入份额变动趋 势 的 文 献 却 比 较 少,一 些 国 外 文
动收入份额最低,农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最高,且第一
献关于最低工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大多持
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明显促进整体劳动收
有积极观点,而现有 的 国 内 文 章 研 究 最 低 工 资 制 度
入份额的提升,而第 二 产 业 比 重 的 提 高 会 对 劳 动 收
(
Maxπ =y -rk -w
4)
其中r 是资本租金,是资本投入要素的实际价格;
w
为工资率,是 劳 动 要 素 的 实 际 价 格。 对 式 (
4)求 偏
导,再联立式(
3)可得:
1+ρ
é -ρ (
ù -ρ
êδk + 1-δ)ú
ë
û
)代入式(

劳动收入份额占GDP的80%-宏观经济学

劳动收入份额占GDP的80%-宏观经济学

劳动收入份额占GDP的80%宏观经济学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中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公平。

孔子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

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由此可见,公平均等的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人为物役,适可而止通过劳动得到相应报酬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这份报酬的高低往往相差悬殊。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收入追求也节节攀升。

我们发明钞票是为了买卖方便,结果人变成钞票的奴隶,人发明了电脑手机,是要给我们当工具使用的,结果只图享乐、欢笑反被其所害。

公平合理的劳动收入应该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应当有所储蓄以备不时之需,防止人为物役,对待欲望要适可而止。

追求合理的需求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能使经济健康正增长。

所以劳动者收入份额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让他对金钱有正确的概念,让他对财富有正确的认识。

人要自给自足,为自己负完全责任。

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几个基本的习惯,勤劳,节俭,朴实。

每个人都有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收入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会直接让劳动者收入份额实现稳定夯实的正增长。

所以劳动者收入份额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本身没有裁量权,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就是说,财富是无罪的,不要仇富。

各人对财富有他正确的观念,而各人承受后面的结果,这样才是正常,你要贪也没有人阻止你,但是最后你被抓去坐牢那是你的事,你不要怪别人,也不要大喊冤枉。

一个社会穷其实也不怎么样,穷有穷的问题,富有富的问题,都有问题,不是说大家都有钱,就社会都和谐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不可能,那怎么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与趋势分析摘要:针对当前诸多学者关注的中国收入份额下降的问题,本文在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对数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算。

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劳动份额大约在0.5左右,从横向上比较,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的确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使用状态空间变量模型对1991-201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估算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一种倒“u”型形状,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这与大多数学者结论基本一致。

从趋势上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过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时间段,未来劳动收入份额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劳动在产出中贡献有可能继续降低。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道格拉斯-柯布生产函数状态空间变量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内部职工收入分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重视。

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2002-2006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估计大约在40%左右,而且仍在继续下滑中。

这一数据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收入份额普遍经历了一个上升过程。

1952年,美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只有61%,1970年代末上升到了68%,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一直都维持在65%左右。

1955年日本的劳动收入份额只有40%,此后不断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一直维持在55%。

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国民收入中归属劳动者收入的比例,它反映了投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要素在最终分配时所占比例的大小。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统计时通常在宏观意义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对应的初次分配收入分别称为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

因而如果劳动收入份额较低,则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部分收入都归入了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长期以往,必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下降,这对维持社会稳定、、有效扩大内需和保证长期经济增长都将带来巨大挑战。

因而,准确测算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比重、判明未来收入变动趋势对于制定相应的收入政策、税率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算,试图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框架生产函数是一种用数学函数关系描述生产成果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关系的经济模型。

一般说, 决定产出量的主要投入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与劳动力、资本有关的技术进步。

这些要素的组合与产出可达到的最高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共同研究了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并用函数描述了这种关系, 即为c- d 型生产函数。

之后,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良好的性能,在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也选择该函数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测算。

其形式如下:(1)式中,y为经济产出,l为劳动,k为资本,t为时间,a为规模因子,g为技术进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

、、分别为劳动、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

根据函数齐次性和规模报酬不变特性,,且,。

(2)三、数据选取和模型估计(一)数据选取1、经济产出: y以1990 年的不变价格表示。

使用的折扣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提供的以1990 年不变价格及现价计算的总产值计算得出的隐含的折扣系数。

一般而言, 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增长率的指标应该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看是否计算国外资本和劳务)。

这两项指标都可以直接从有关统计资料中获得。

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

2、资本存量: k资本存量的计算是采用前一年的资本净值减去本年折旧,再加上经过投资价格指数折扣以后的本年新增资本存量。

本文采用jefferson 等(1996) 估算的1990 —1992 年的投资价格指数。

1993 年到1994 年的投资价格指数使用《中国统计年鉴(1997) 》提供的资本品的价格指数。

在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时, 资本投入量应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或简称资本存量) , 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 如住房等。

由于资本的相加只能用价值量进行, 因而这些数量指数也只能用价值量单位表示, 如经常被换算为可比价格。

估算按可比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所谓的“永续盘存法”。

3、劳动: l两个潜在的变量可以作为劳动力投入的度量。

一个是全职职工的人数,另一个是年度实际工作小时。

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 如果严格按照理论的要求, 应当是一定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 它不仅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 而且还与要素的利用效率、要素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就劳动投入指标而言, 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 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在市场经济国家, 劳动的质量、时间、强度一般是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 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 劳动报酬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劳动投入量的变化。

而在中国, 由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时期, 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合理和市场调节机制不够完善, 而且我国目前尚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

因此, 本文采用历年社会劳动者人数作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

样本选取区间为1991-2010年,共20组数据,全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和imf数据库。

(二)估计结果1、ols估计结果lny = 10.75 + 0.5105 lnl + 0.0.5142 + 0.0413 (0.043)(4.5965)(5.7347)(2.1382)r2=0.99 aic=-2.008 d.w.=1.9789 logl=23.08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1991-2010年,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大约在0.5左右,这与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李稻葵,2009;常进雄,2011),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这一数值显然偏低。

不过,我们发现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相加略大于1,这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假设不一致,因此,我们要对此进行约束参数检验,以判别这种差异是否显著。

检验采取wald检验形式,原假设为:。

检验结果如下:可以看出,f统计量和统计量均显示,原假设不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拒绝,因而认为的值与1无显著性差异,因而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

2、劳动收入份额的趋势性分析——状态空间变量模型上面我们对1991-201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算,这有利于我们静态考察劳动要素在我国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但是,作为新兴和转轨国家的经济体,我国的经济环境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有关改革措施不断推出,这些举措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

为了捕捉这种动态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占比的影响,判断劳动收入份额占比变化趋势,下面我们使用状态空间变量模型对整个样本期进行检验。

模型形式如下:量测方程:1,2,… , 20。

状态方程:图1给出了1991-201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比重示意图。

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一种倒“u”型形状。

具体来说,在1991-1994期间,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较低,基本都在50%以下,1991年甚至只有40%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劳动收入分额不断上升,上个世纪末上升至60%以上的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进入新世纪,98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国家大规模进行财政投资以刺激内需,劳动收入份额又开始出现稳步下降局面,目前大约在0.5左右,这与ols结果一致。

倒u型形状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这与罗长远和张军(2009)的研究结论基本是一致的。

从趋势上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过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时间段,未来如果国家层面仍然采取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劳动收入份额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劳动在产出中贡献有可能继续降低。

四、结论针对当前诸多学者关注的中国收入份额下降的问题,本文在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对数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测算,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劳动份额大约在0.5左右,从横向上比较,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的确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使用状态空间变量模型对1991-201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估算发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一种倒“u”型形状,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波动性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

从趋势上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已经过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时间段,未来劳动收入份额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劳动在产出中贡献有可能继续降低。

参考文献:[1]李稻葵等,2009,《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第1期70-82页[2]白重恩等,2008,《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第8期16-28页[3]罗长远、张军,2009,《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65-79页[4]杨俊、邵汉华,2009,《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下的劳动报酬份额》,《上海经济研究》第9期10-17页[5]agren,m.,2006,“does oil price uncertainty transmit to stock market?”working paper 23,uppsala university[6]al-fayoumi,a.n.,2009,“oil prices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in oil import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turkey,tunisia and jordan,”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finance andadministrative sciences, issue.16,pp.84~98[7]acemoglu,daron,2003“labor2and capital2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1):1-37,07-04-15,times cited:101[8]arellano ,manuel and olympia bover,1995 ,“another look at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of error2components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8 (1):29-51[9]bai,chong2en,jiangyong lu and zhigang tao,2006 ,“the multitask theory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american economicreview,96(2):353-357,m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