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安藤忠雄作品及介绍45页PPT

合集下载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PPT课件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PPT课件

第16页/共50页
“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 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是在幽 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 线。”——安藤忠雄。
“ 风 之 长 廊” 的 灵 感 来 源
第17页/共50页
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
和变化。
第4页/共50页
安 藤 的 “ 自 然”
他 说: “ 风、 水、 光”
•光赋予美以戏剧性,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 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种媒介, 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 的重要元素。
•在庭院中,自然每天都展现一个不同的方面。 庭院是在住屋中展开的生活核心,它引介着 诸如光、风和雨这些自然现象,而他们在城 市中正在被人们所忘却。
第19页/共50页
第 三 部 分 水 之 教 堂
第20页/共50页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 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的一 块平地上,周围是浓郁的大 片森林、蜿蜒的溪流。安藤 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 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 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 筑之中,给建筑物带来生机 和诗意。这些都有别与传统 上将教堂至于高地而人为可 以的渲染一种高高在上的神 圣感。而安藤对场所的处理 又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那肃 静而不可抗拒的神圣感。
•有隐喻的作用,
“ 风
暗示其是通往神 之
圣地的通道,不
长 廊”
同的是安藤巧妙 与
地将其设置成一
教 堂
个充满光、风、 的
自然的通道。
关 系
•在日风建筑中,
强调的是建筑和
地形的融合

安藤忠雄案例分析ppt课件

安藤忠雄案例分析ppt课件
8
3.建筑设计
由于场地局限,建筑面积仅为4 x 4 米,垂直的设计将各个功能空间均质化。 基地的面积决定了该住宅必须垂直设计,所以每一层的功能都不同,通过楼梯上 下连接。人在平面运动的过程中,对于空间的期待值被大大降低,转而以一部小 楼梯间连通上下,这种期待被分解为上下的关系。建筑共分五层:地下是储藏空 间,安藤将卫生间安排在了一层,这似乎更符合日本人每天睡觉前都要泡浴缸的 独特习惯。当然,他也坦诚地说这样使用起来可能不是很方便,因为二、三、四 层的任何一个房间要去卫生间,都得上下楼梯。业主也经常会因为忘记了带东西, 再从一层爬到四层,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业主对房子的喜爱,反而正是这种2
安藤忠雄作品
水的教堂 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
日本神户六甲山教堂(1985-1986)又名“风之教堂”。 教堂位于山顶, 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 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风之教 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
的独特处对我的启发4x4住宅虽小但可以看出安藤忠雄的一贯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基于对场所意义的把握简洁的几何式平面和立面各种体块的组合设计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外观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变化以及在混凝土中注入的日本人对生活体验以及对日本文化的阐释
大师优秀案例分析
——安藤忠雄 (海边别墅)
姓名:王鸿娟 班级:环境艺术设计 学号:1325872028
24
谢谢观赏!
25
它与原先的4 x 4 住宅均具有不同的楼层功能,而分别使用木材与混凝 土只产生了细微的差别:新建筑采用松木板构架和泡桐木地板,其外部的 水泥板覆层外墙和旧建筑暴露在外的混凝土墙依然十分相似。新建筑仅在 拐角处才让面板位置后移,露出了木材的原形。虽然两所住宅造型和规模 几乎一模一样,它们也并非全无差异。最明显的差别来自垂直通道。新建 筑取代旧建筑颇费空间的之字形楼梯,改用电梯,从而重组顶楼的格局, 完整地开辟出了一块最重要的领域:厨房、餐厅与客厅的组合区域,并且 从这里便可眺望淡路岛的风景,以及潮起潮落。

最全的安藤忠雄介绍附加两个作品分析ppt课件

最全的安藤忠雄介绍附加两个作品分析ppt课件
一、安藤很多建筑的空间常常是内向的、
集中的,甚至是闭合的,常常完全被坚实的混 凝土墙所围合。围合的纯粹几何空间间隔离了 尘世的喧嚣,建筑让人类内心的本性回归,返 璞归真,这样的空间美学体现了日本禅宗“空 寂”与“幽玄”的美学境界的融合。
内向、集中、甚至是封闭的禅宗空间
是安藤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14
安藤建筑的场所精神
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 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 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
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 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住吉长屋是安藤自然主义的充分体

3
安藤的封闭-开放的都市观
安藤忠雄早期对都市一直是采取一种封闭的态度,安藤实际上是”城市游击战” 的拥护者,他主张不必注重社会和城市的立场。安藤的作品中让人开始意识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 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 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1
个人简介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其中位在大阪的
灵性新空间,是安藤场所精神的又一体现。
15
安藤忠雄与勒柯布西耶的清水混凝土
勒柯布西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
的表现,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
到都市公共空间的个性,应该于1984年京都高濑川边的复合性商业设施Time’s, 安藤除了发挥他惯用的动线回游的手法之外,更将建筑物朝向河边开放,塑造 出多种层次的空间,面对自然加以敞开,为桥边过往人们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ppt课件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ppt课件

环境分析
光之教堂环境---封闭的 教堂+空十字缝+自然光
功能分区
在安藤忠雄的观念里,建 筑师人与自然的中介空间。那片 独立的以15°角斜插进教堂矩 形体量的L型墙体,不仅为教堂 的空间感增加了“看点”,而且 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 程的所有难题。教堂的基地靠近 道路,除了面向内院的西墙,其 他墙开窗洞是不合适的。L型斜 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 的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是室 内空间神秘化,神圣化,同时也 遮蔽了现存内院之中的牧师住宅, 净化了教堂周边的视觉环境。而 且,还隔离了喧嚣的外部环境, 维护了教堂庄严神圣、静谧的氛 围。
CAD平面图
CAD北立面图
CAD南立面图
栓。光的教堂中,清水混凝土演奏的是一曲光与影的旋律。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日本的传
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在这个世纪,很少
有人像安藤这样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安藤的建筑给人的是一种素
平面分析
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教堂的入 口在面对院内的西墙上,可以形成完 整的沿街立面。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教堂南立面 并不是完全朝南,而是与东西方向轴 线呈30 °的角。这显然是经过建筑师 认真规划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 这片与墙体呈30 °夹角的墙体是与教 堂主体矩形平面呈“平行”关系的。
教堂的功能是做礼拜,做礼拜一 般为上午的时间,南立面与东西方向 有了夹角之后,可以保证光线从早到 晚都十分充足,从而使人们做礼拜的 时候可以“欣赏”到炫亮的“十字” 光影。 同时,十字光线也随着阳光入射角的 变化在室内呈现出不同的位置,也暗 示了时间的变化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课件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课件

06 安藤忠雄作品案 例详解
案例一:水之教堂
总结词
自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详细描述
水之教堂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湖畔,安藤忠雄运用其独特的建筑语言,将 教堂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教堂内部设计简洁,一汪湖水穿堂而过,给人以宁 静和神圣之感。
案例二:光之教堂
总结词:光的艺术
详细描述: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经典之作,他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创造出独特 的视觉效果。教堂内部的墙面呈锐角斜切,使得阳光只能照射到教堂的特定区域 ,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教育背景
他在日本学习建筑,并在美国深 造,汲取了东西方的建筑理念。
建筑设计理念
强调功能主义
安藤认为建筑应以功能为主导,形式 应服务于功能。
与自然和谐共生
他主张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追 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代表作品概览
水之教堂
位于北海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与自然的融合而著名。
光之教堂
位于大阪,以其光影效果和极简的室内设计而闻名。
国际视野与地域特色
汲取国际雄的作品中融入了国际先进的 建筑理念,同时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安藤忠雄的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 汲取灵感,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合在一 起,形成独特的风格。
地域特色的挖掘与传承
安藤忠雄注重挖掘和传承地域特色, 将其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具有鲜明 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案例三:住吉的长屋
总结词
对传统与现代的探索
详细描述
住吉的长屋位于大阪市住吉区,安藤忠雄在这座建筑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长屋的 设计体现了对日本传统住宅的尊重,同时又通过现代建筑的手法进行创新,展现了安藤
忠雄对建筑地域性的独到见解。

安藤忠雄的介绍PPT课件

安藤忠雄的介绍PPT课件

Part two
安腾忠雄的建筑理念
第二章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
01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
建筑理念
封闭
03 安藤忠雄开放的都市观
02 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东西方的融合
04
安藤忠雄相信的建筑要素
建筑构成的三要素
安藤忠雄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 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 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 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 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 改造。
Part three
安腾忠雄的主要著作
第三章
在我的都市住宅中,封闭的建筑中都包含有数层的空间和庭院。室外环 境被不可置否的切断了,一个新的独立的世界在内部诞生。 ——安腾忠雄
-
《 建 筑 を 语 る 》 ( 话 说 建 筑 )
《 连 戦 连 败 》 ( 屡 战 屡 败 )
安 藤 忠 雄 著
安 藤 忠 雄 著
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安藤忠雄个人简介: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 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 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集 中。 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 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 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爱森曼的合作而知名)。最初的建筑作品 -Rose Garden(玫瑰花园;位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 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 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 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 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 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 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 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安藤忠雄论建筑》课件

《安藤忠雄论建筑》课件
《安藤忠雄论建筑》PPT 课件
探索安藤忠雄作为建筑师的杰出成就,了解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与代表作品, 并探讨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简介
• 安藤忠雄的背景和经历 •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的特点
设计理念
• “无意义”的建筑 • “不完美”的建筑 • 体验感在建筑中的应用
代表作品
规划与设计
21_21 DESIGN SIGHT 清水谷文化中心 鸟巢
公共建筑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图书馆 大阪市立科学馆Fra bibliotek住宅设计
庵治町住宅 木屋町住宅 津田沼住宅
评价与影响
• 安藤忠雄作为建筑师的评价 • 安藤忠雄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结论
• 安藤忠雄的建筑思想和实践的价值 • 安藤忠雄对今后建筑发展的启示

直岛美术馆 安藤忠雄PPT课件

直岛美术馆    安藤忠雄PPT课件

直岛当代美术馆——(贝内斯之家)
• 美术馆和旅馆设施为一体,主旨:“在某一场所经由 时间来培育艺术。”
• 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展厅与小旅馆。材 质除了一贯的清水混凝土还有毛石。共四层,两层覆 土。以求不破坏自然景观效果。
总平面
当代美术馆 贝内斯长圆之家
• 基地在濑户内海直岛 南端、面海突起的小 山丘上。三面环海、 景致优美。
二、三层平面图
教室
露台
客房
图书馆 咖啡店
客房
加建体—长圆之家
2019/12/25
13
建筑轴测
上通庭院
入口
圆形展厅 入口庭院
入口处理
• 挡风用的碎块毛石墙,随地形而建,另一侧 的植物景观使入口空间更灵动。
• 沿坡道向上,进入建筑,石墙引导作用。

流线
地下层 首 层 二层 三层
流线
光———
天井采光
——时间与光的艺术
• 艺术空间塑 造,使用顶 部开窗。
• 使明亮的光 斑随着时间 一点一点流 逝而移动。
简单的 元素,朴素、雅 致。并通过对光 影、室内外空间、 材质、景观等, 使建筑空间具有 丰富的精神内涵、 和艺术意味。
地中美术馆
直岛当代美术馆
——————安藤忠雄
直岛——艺术之岛
• 直岛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992 贝内斯之家美术馆与长圆之家 1999 年建成的南寺( 直岛· 家计划) 2004 年建成的地中美术馆 2006 年建成的贝内斯之家海滩公园 2010 年完成的李禹焕美术馆
• 直岛是一个荒芜海岛. 认为不应该破坏自然的地形和周 围的自然风景,于是产生把美术馆变成 一座“沉埋在自 然中的建筑”的想法。为了突出强调“地中”这样概 念, 美术馆被建造在地下的艺术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