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风味化学试卷11全解
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6106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食品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是()。
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氨基酸答案:D2. 食品中维生素C的化学名称是()。
A. 抗坏血酸B. 核黄素C. 硫胺素D. 视黄醇答案:A3. 食品中常见的天然色素是()。
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胆红素D. 血红素答案:A4.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C5. 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是()。
A. 明胶B. 卵磷脂C. 果胶D. 琼脂答案:B6. 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 增加食品的甜度C.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 改变食品的口感答案:A7. 食品中常见的增稠剂是()。
A. 卡拉胶B. 柠檬酸C. 蔗糖D. 食盐答案:A8. 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是()。
A. 阿斯巴甜B. 食盐C. 醋酸D. 辣椒素答案:A9. 食品中常见的酸味剂是()。
A. 柠檬酸B. 蔗糖C. 食盐答案:A10. 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是()。
A. 苯甲酸钠B. 蔗糖C. 食盐D. 辣椒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色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胆红素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防腐剂?()A. 酒精B. 醋酸C. 食盐D. 糖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乳化剂?()A. 明胶B. 卵磷脂C. 果胶D. 琼脂答案:AB14.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增稠剂?()A. 卡拉胶B. 果胶C. 琼脂D. 明胶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甜味剂?()A. 蔗糖B. 蜂蜜C. 阿斯巴甜D. 糖精答案:ABCD16.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酸味剂?()A. 柠檬酸B. 醋酸C. 乳酸D. 苹果酸答案:ABCD17.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EC. 茶多酚D. 花青素答案:ABCD18.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香料?()A. 香草B. 薄荷C. 肉桂D. 丁香答案:ABCD19.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增味剂?()A. 味精B. 鸡精C. 酵母提取物D. 蘑菇提取物答案:ABCD20. 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的天然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亚硝酸盐D. 硝酸盐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______和______。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306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2.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碳水化合物B. 蛋白质C. 脂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A. 维生素B. 矿物质C. 膳食纤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3. 食品中的水分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存在?A. 自由水B. 结合水C. 吸附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食品中的酶类物质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催化作用B. 调节作用C. 免疫作用D. 营养作用答案:A5.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A. 抗氧化剂B. 着色剂C. 增味剂D. 乳化剂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蛋白质2. 食品中的__________可以提供能量,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答案:碳水化合物3. 食品中的__________有助于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答案:脂肪4. 食品中的__________对于促进新陈代谢、维持视力和皮肤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答案:维生素5. 食品中的__________能够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
答案:钙三、简答题1. 请简述食品中的抗氧化物质的作用及其来源。
答案:食品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其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从而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
抗氧化物质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坚果和全谷物等植物性食品。
2. 请解释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和质地,或者为了防腐、保鲜等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在食品工业中,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强食品的口感和外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等方面。
3. 请说明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答案: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能够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还有助于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食品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b609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2.png)
食品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属于食品中的呈味物质?A. 谷氨酸B. 蔗糖C. 柠檬酸D. 氯化钠答案:B2. 食品中常见的呈味物质包括哪些?A. 酸、甜、苦、咸B. 酸、甜、苦、辣C. 酸、甜、苦、咸、鲜D. 酸、甜、苦、咸、鲜、辣答案:C3. 食品风味化学中,鲜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谷氨酸B. 蔗糖C. 柠檬酸D. 氯化钠答案:A4. 哪种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A. 谷氨酸B. 蔗糖C. 柠檬酸D. 氯化钠答案:B5. 食品中的苦味通常来源于哪些化合物?A. 谷氨酸B. 蔗糖C. 咖啡因D. 氯化钠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酸味剂?A. 谷氨酸B. 蔗糖C. 柠檬酸D. 氯化钠答案:C7. 食品中常见的咸味物质是什么?A. 谷氨酸B. 蔗糖C. 柠檬酸D. 氯化钠答案:D8.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辣味物质?A. 谷氨酸B. 蔗糖C. 辣椒素D. 氯化钠答案:C9. 食品中的鲜味通常与哪种氨基酸有关?A. 谷氨酸B. 丙氨酸C. 甘氨酸D. 赖氨酸答案:A10. 食品中常见的苦味物质通常来源于哪种植物?A. 咖啡豆B. 甘蔗C. 柠檬D. 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蔗糖、果糖2. 食品中的酸味物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柠檬酸、醋酸3. 食品中的苦味物质通常来源于______。
答案:咖啡因4. 食品中的咸味物质主要包括______。
答案:氯化钠5. 食品中的辣味物质通常来源于______。
答案:辣椒素6. 食品中的鲜味物质主要来源于______。
答案:谷氨酸7. 食品中的甜味剂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蔗糖、阿斯巴甜8. 食品中的酸味剂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柠檬酸、苹果酸9. 食品中的苦味剂包括______。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a58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8.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着色剂C. 增稠剂D. 天然香料答案:D2. 食品中添加食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增加营养C. 增加体积D. 增加颜色答案:A3. 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物质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ED. 维生素B答案:C4. 哪种维生素在高温下最易被破坏?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C5.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必须符合哪些条件?A. 必须是天然的B. 必须是合成的C. 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D. 必须添加大量答案:C6. 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A. 柠檬酸B. 亚硝酸钠C. 硫酸钠D. 碳酸钠答案:B7. 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对食品的保质期有何影响?A. 无关B. 影响不大C. 影响显著D. 完全决定答案:C8.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 必须是天然的B. 必须是合成的C. 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D. 必须添加大量答案:C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增加营养C.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D. 增加颜色答案:C10. 哪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口感和风味的重要因素。
答案:水分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循_______原则。
答案:适量3.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防腐剂4.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颜色的重要因素。
答案:色素5.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
答案:维生素6.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答案:增稠剂7.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答案:抗氧化剂8. 食品中的_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ca7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6.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常见的天然色素主要包括哪几类?A. 胡萝卜素类B. 花青素类C. 黄酮类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增稠剂C. 乳化剂D. 维生素C答案:D3. 食品中添加抗坏血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抗氧化B. 增味C. 着色D. 杀菌答案:A4. 哪种维生素在高温下最不稳定?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5.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作为乳化剂?A. 蛋白质B. 淀粉C. 脂肪D. 纤维素答案:A6. 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着色B. 调味C. 杀菌D. 抗氧化答案:A7. 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天然抗氧化剂?A. 维生素EB. 维生素CC. 茶多酚D.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答案:D8. 食品中添加柠檬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调味B. 着色C. 杀菌D. 抗氧化答案:A9. 哪种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的稳定剂?B. 果胶C. 琼脂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食品中的哪种成分可以作为增稠剂?A. 蛋白质B. 淀粉C. 果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中的哪些成分可以作为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乳酸D. 氯化钠答案:ABC2. 食品中添加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甜味剂?A. 蔗糖B. 果糖C. 阿斯巴甜D. 木糖醇答案:ABCD3. 食品中添加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酸度调节剂?A. 柠檬酸B. 乳酸D. 碳酸氢钠答案:ABC4. 食品中添加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着色剂?A. 胡萝卜素B. 焦糖色素C. 胭脂红D. 叶绿素答案:ABCD5. 食品中添加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增味剂?A. 味精B. 鸡精C. 酵母提取物D. 肉味香精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4e6b0f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a.png)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风味风味是指由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 包括味觉、嗅觉、痛觉与触觉等产生的综合生理效应。
2.电子鼻电子鼻是模拟动物嗅觉器官开发出一种食品风味检测装置,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全部搞清楚动物的嗅觉原理。
电子鼻主要由气味取样操作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三种功能器件组成。
电子鼻识别气味的主要机理是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
3.食品的.味是食物中的成分与人口腔中的味觉感受器作用, 产生的感觉。
4.嗅粘膜也称嗅上皮, 由嗅觉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 是鼻腔中感受气味的部位。
5.甜味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 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 能够用于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某些食用性质。
6.咸味咸味是由盐类离解出的正负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阳离子产生咸味, 阴离子抑制咸, 并能产生副味。
7.酸味酸味是有机酸、无机酸和酸性盐产生的氢离子引起的味感。
8.苦味咖啡碱、苯基脲等苦味物质形成的味感。
9.脂味脂肪在味蕾中水解成脂肪酸, 引起具有脂味受体的味觉细胞兴奋, 形成的味感。
脂肪吸收后的作用除了产生满意感和饱腹感外, 还能够增强对脂类的长期偏好。
10.鲜味主要是指类似谷氨酸钠(味精)的味道。
11.风味增强.呈现鲜味的化合物加入到食品中, 含量大于阈值时, 使食品鲜味增加;含量小于阈值时, 即使尝不出鲜味, 也能增强食品的风味, 所以鲜味剂也被称为风味增强剂。
12.麻味麻味被认为是痛觉和收敛味的复合感觉, 不属于基本味觉。
13.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和温觉的复合味。
14.涩.当口腔黏膜的蛋白质被凝固时, 所引起的收敛感觉就是涩味, 涩味也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觉, 而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
15.味蕾味蕾位于舌的味觉乳突(菌状乳突、叶状乳突和轮廓乳突)上, 每个味蕾大约含有50-150个味觉细胞, 还有支持细胞和基细胞。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完整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405a3620029bd64793e2c92.png)
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感觉阈值:是某一化合物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辨认的最低浓度。
2、变调现象: 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的变化时的现象,称为变调现象。
3、风味:狭义上的食品风味是指风味”主要是指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化学感觉;广义上的食品风味则是指食物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它包括了味、嗅、触、视、听等感官反应而引起的化学、物理和心理感觉。
4、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是一种以类脂膜作为主要的味觉物质来对食品的味道进行模拟传感,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人体味觉器官感受方式的味觉仪器。
5、感觉的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相乘现象。
6、感觉的阻碍作用;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导致另一种刺激的减弱或消失,称为阻碍作用或拮抗作用。
7、风味物质:是指一类能够赋予食品风味的物质组分(添加剂:高浓度的风味剂)。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9、听觉是接受声波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感觉声波的器官是耳朵。
10、触觉是人的口腔、皮肤以及手与食品接触时产生的感觉。
11、味觉也称味感或滋味,通常指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口腔内刺激味觉器官感受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化学味觉。
12、酸味:是由呈酸味的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氢离子时对味蕾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13、咸味是指盐分子中阳离子被味细胞中咸味受体—蛋白质的羧基吸附而产生冲动引起的味感。
14、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感,具有风味增效的作用。
鲜味是肉类、贝类、鱼类、酱油等所具有的独特的鲜美滋味。
1、二、填空题1、广义上的食品风味是指人以口腔、 鼻腔为主的感觉器官对食品产生的综合 感觉,其中综合感觉包括 嗅觉 ,味觉,视觉。
2、 通常在食品中谈到的风味,主要指的是味觉 和 嗅觉 。
3、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 : 溶剂萃取法 ,蒸馏法 , 超临界流体萃 取法 。
食品化学习题集及答案(完整版)全解
![食品化学习题集及答案(完整版)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50b5591711cc7931b71663.png)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整理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_____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____个_______杂化轨道,有______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_____时密度可达到_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_____构成的_______形状,通过__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_______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______或发生_______,引起___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而氢键_______。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特征是___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___、_______。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____。
10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1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_____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_______形。
《食品化学》试题及详解
![《食品化学》试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c171ea0700abb68a982fb74.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详解2019一选择题1、缺乏硫胺素可导致人体出现(B )。
A.骨质疏松B.脚气病C.口舌炎症D.坏血病2、经过糊化的α-淀粉酶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A)A.老化B.结晶C.氧化D.改性3、高于冰点时,影响水分活度Aw的最主要因素是(C )。
A.食品的重量B.颜色C.食品组成D.温度4、低聚糖是指水解产生多少个单糖分子的化合物?BA.5-10B.2-10C.10-15D.10-205、属于碱性食品的是:(C )。
A.猪肉B.牛肉C.大豆D.鸡蛋6、高甲氧基果胶的酯化度大于:(B )A 40%B 50%C 55%D 60%7、下列哪一种食品作为原料时,加工品最不容易发生淀粉老化现象(D )A 支链淀粉83%的大米淀粉B 支链淀粉76%的小麦淀粉C 支链淀粉40%的高直链玉米淀粉D 支链淀粉100%的糯米淀粉8、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产生有毒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C )A 杂环胺B 苯并苾C 亚硝酸盐D 脱氢丙氨酸9、牛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D )A.脂肪球蛋白B.β-乳球蛋白C.α-乳清蛋白D.酪蛋白10、用于缓解含油脂食品氧化的抗氧化剂,通常属于哪一种化学物质(D )A 醌类B 羧酸类C 脂类D 酚类11、食品中的水大体可分为除(B)外的三种形式A 束缚水B 蒸馏水C 毛细管水D 截留水12、下列维生素中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 )A 叶酸B V AC VED VD13、下列不属于风味增强剂的是(D )A 2′—核糖核苷酸B L —谷氨酸钠C 5′—核苷酸D 5′—肌苷—磷酸14、含有亚麻油酸类化合物的食用油脂是-----(B )A 玉米油B 红花油C 大豆油D 花生油15、从豆副产品中提取-----可作为天然食品乳化剂(A)A 大豆卵磷脂B 大豆糖脂C 大豆硫脂D 大豆磷脂16、邻近水是指:(A )A.非水组分亲水团周围的第一层B.自由水的一种C.结合最牢固的、构成非水物质的水分D.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17、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是由--------聚合而成的(B )A 甲基B 亚基C 羰基D 巯基18、维生素B6在生物体内可以充当----酶的辅酶(C )A 作为羧化反应B 作为脱氢酶C 转氨、脱羧作用D 转一碳基团酶系19、高于冰点时,决定食品水分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B )A 温度B 食品的组成C 食品的PHD 食品的形态20、使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的功能性基团是--------(B )A 羰基B 羟基C 烯二醇结构D 醛基21、_____晶型的油脂中具有良好塑性和起酥性(D )A γ型B α型C β型D β′型22、属于水解酶类的酶是------(A )A 蛋白酶B 脂氧合酶C 水化酶D 乙醛脱氧酶23、虾蓝素、柑橘黄素是属于-------的色素(D )A 叶绿素B 类黄酮C儿茶素 D 叶黄素24、豆腐的形成原理是利用了大豆蛋白的---作用( A )A 胶凝B 黏度C 乳化D 织构化12 、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是涉及分子结构中---反应(D )A 氨基的反应B 羧基的反应C氨基与羧基 D 肽键25、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A L-α-氨基酸B D-α-氨基酸C L-β-氨基酸D L.D-α-氨基酸26、植物油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有(AB )A 生育酚B 芝麻酚C 棉酚D 谷维素27、---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A )A 抗坏血酸B 视黄醇C 维生素KD 生育酚28、下面哪一种措施不能使蛋白质产生胶凝作用(A )A 冷冻B 热处理C 适度酶解D 添加钙离子29、组成壳多糖的单糖单位是( B )A N—乙酰—氨基半乳糖胺B N—乙酰—氨基葡萄糖C α—D—甘露糖胺D β—D—胞壁酸30、能提高蛋白质乳化效果的因素是(C )A 小分子表面活性剂B 增大蛋白质溶解度C 等电点PHD 高盐溶液31、改性淀粉改变的是它们的-------(BD )A 生物活性B 结构与化学性质C 组成D 物理性质与结构32、可作为天然乳化剂的是------(A )A 磷脂类B 甘油三脂C 脂溶性维生素D 脂33、玉米油和花生油属于什么酯?(D )A.亚麻酸B.月桂酸C.植物奶油D.油酸-亚油酸34、食品中的----对食品的风味有着重要的作用(D )。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bdaca87c24028905fc3da.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品化学名词解释1 吸湿等温线: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来联系食品的含水量与其水活度的图2 过冷现象:无晶核存在,液体水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仍不析出固体3 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4 还原糖:有还原性的糖成为还原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或半缩醛基的糖5 涩味:涩味物质与口腔内的蛋白质发生疏水性结合,交联反应产生的收敛感觉与干燥感觉食品中主要涩味物质有:金属、明矾、醛类、单宁6 蛋白质功能性质:是指在食品加工、贮藏和销售过程中蛋白质对食品需宜特征做出贡献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性质7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的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8 油脂的酯交换:指三酰基甘油酯上的脂肪酸与脂肪酸、醇、自身或其他酯类作用而进行的酯交换或分子重排的过程9 成碱食品:食品中钙、铁、钾、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品化学考试重点食食品就叫碱性食品多糖是:淀粉10 生物碱:指存在于生物体5 铬元素通过协同作用和增中的一类除强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糖类、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维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的代生素B以外的有含氮碱基谢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于碱6 最常见的非消化性的多糖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是纤维素11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7 苯并芘在许多高温加工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品存在特别是油炸食品中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或f/foffo分别为食品诱发癌变,是一种神经毒中水的逸度、相同条件下纯素,同时可能导致基因损水的逸度伤12 脂肪:是一类含有醇酸酯化8 生产上常用奶酪生产的酶结构,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是凝乳酶,用于肉的嫩化的于水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酶是巯基蛋白酶 13 同质多晶现象:指具有相同9 生产上常用α-淀粉酶和葡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结萄糖淀粉酶酶共同作用将晶晶型,在融化时得到相同淀粉水解生产葡萄糖的液相的物质10 人体一般只能利用D-构型14 酶促褐变反应:是在有氧单糖的条件下,酚酶催化酚类11 对美拉德反应敏感的氨基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酸是赖氨酸的反应过程12 常见的还原性二糖有麦芽15 乳化体系:乳浊液是互不糖和乳糖相溶的两种液相组成的体13 过冷度愈高,结晶速度愈系,其中一相以液滴形式分慢,这对冰晶的大小是很重散在另一相中,液滴的直径要的为~ 50um间 14 食品质量包括营养、安全、16 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颜色、风味、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包括质构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15 由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17 油脂的过氧化值:半乳糖基缩合而成的双糖是指1㎏油脂中所含过氧化是乳糖物的毫摩尔数 16 在冻结温度以下水分活度18 油脂氧化:之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填空题17 水中动物脂肪含较多个多1 4,7,10,13,16,19-二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十二碳六烯酸的俗名: 18 在豆类,谷类等植物中存在2 9,12,15-十八碳二烯酸的的消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俗名是:α-亚麻酸蛋白酶抑制剂和а-淀粉酶3 5811二十碳五烯抑制剂酸:191/3/21 张晓东整理20 组成的面筋蛋白质主要是22Pr+H2S↑物不易被酶利用,营养成分不被消化有毒物质的产生⑵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半胱氨酸残基21 马铃薯芽眼四周和变绿部位不能食用是因为存在一种叫龙葵素的有毒物质 22 脱镁叶绿素的颜色为橄榄色,脱植醇叶绿素的颜色为绿色22硒元素参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合成,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的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的发挥23果胶物质可分为三类即原果胶、果胶、果胶酸族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是维生素B1 25氧有两种分子形态,其中单线态氧的亲电性比三线态氧反应活性强倍26常见的有毒元素是汞、镉、铅、砷问答题1.简述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答: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AW越高,食品越不耐藏,反之,AW越低,食品越耐藏这是因为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是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降低AW值可以抑制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食品的耐藏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而食品中微生物的存活及繁殖生长与食品水分活度密切相关 2 在高温条件下加工食品可能对食品中的氨基酸造成什么影响?答: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如脱硫、脱氨、脱羧、异构化、水解等,有时甚至伴随有毒物质产生,导致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 (1)氨基酸脱硫、脱氨等22SH 食品化学考试重点 2SH+H2O 焦糖化反应:糖类尤其是单糖2OH+H2S↑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2)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会发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时,因糖Pr(CH2)22 发生脱水与降解,也会发生褐Pr(CH2)2C-OH+NH3↑ 变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焦糖化此反应对蛋白质营养价值没反应糖在强热的情况下生成有多大伤害,但释放出来的氨会两类物质:一类是糖的脱水产导致蛋白质电荷性和功能性质物,即焦糖或酱色氨基酸殘基异构化发性的醛、酮类物质,它们进高于℃条件下,氨基酸残基一步缩合、聚合,最终形成深异构化,生成不具有营养价值的色物质⑶酶促褐变:是在有D-氨基酸 D-构型氨基酸基本无氧的条件下,酚酶催化酚类物营养价值,且D-构型氨基酸的肽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键难水解,导致蛋白质的消化性程细胞组织被破坏后,氧就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显著降低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其蛋白质分子中或之间形成还原反应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异肽键,产生不能被酶水解的物发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质氧化聚合,就形成了褐色色素,Pr(CH2)2+H2N(CH2)4Pr 称为黑色素或类黑精酶促褐Pr(CH2)2C-NH(CH2)4Pr 变是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多酚色氨酸会产生强致突变作氧化酶()的作用的物质咔啉用邻位的酚氧化为醌醌很快殘基等聚合成为褐色素而引起组织褐3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食变品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哪些典型4味感的相互作用有哪些,试举的反应而引起食品质量下降?例说明?答:⑴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⑴对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呈味物质适当调配,使其中一种变,是羰基化合物呈味物质的味觉变得更协调可和氨基化合物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入少量的食盐,使鲜味更饱满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⑵相乘现象:两种具有相同味感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的物质共同作用,其味感强度几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香气倍于两者分别使用时的味感强和色泽的产生美拉德反应能度,叫相乘作用,也称协同作用产生人们所需要或不需要的香如味精与5'-肌苷酸共同使用,能相互增强鲜美拉德反应发生后,氨基酸与味⑶消杀现象:一种呈味物糖结合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质能抑制或减弱另一种物质的失,蛋白质与糖结合,结合产味感叫消杀现象例如:砂糖、2/3/21 张晓东整理柠檬酸、食盐、和奎宁之间,若将任何两种物质以适当比例混合时,都会使其中的一种味感比单独存在时减弱⑷变调现象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如刚吃过中药,接着喝白开水,感到水有些甜味,这就称为变调现象5何谓过冷?过冷在冷冻食品加工食品贮藏中有何重要应用价值?答:过泠:由于无晶核存在,液体水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仍不析出固体冰的现象过泠度越高,结晶速度越慢,这对冰晶形成的大小很重要当大量的水慢慢冷却时,由于不能迅速排除结晶放出的潜热,体系经历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较长,结果晶核少并形成粗大的晶体结构;若冷却速度很快,体系经历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就短,发生很高的过泠现象结果形成的晶核多,又由于晶核长大速度相对较慢,因而就会形成微细的晶体结构食品中水分结冰时所形成的冰晶大小对于泠冻食品的品质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6试述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答:化学组成:⑴纤维状碳水化合物—纤维素⑵基料碳水化合物—果胶、果胶类化合物和半纤维素等⑶填充类化合物—木质素生理功能:⑴预防结肠癌与便秘;⑵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由冠状动脉引起的心脏病;⑶改善末梢神经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平衡;⑷改变食物消化过程,增加饱腹感;⑸预防肥胖症、胆结石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率等 7食品香气的形成有哪些途径?食品化学考试重点答:⑴生物合成,直接由生物合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成形成的香味成分⑵ 直接酶较多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作用,酶对香味前体物质作用形素有:钠和钾钙和磷镁成香味成分⑶ 间以下的,有锌铁铜碘硒铬接酶作用,酶促生成氧化剂对香钴其他微量元素(含砷镉、汞、味前体物质氧化生成香味成分铅) ⑷ 高温分解作用,加热或烘烤处理使前体物成为香味成分⑸ 11水在人体内的四大作用是什微生物作用,将香味前体转化而么?成香气成分答:⑴是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同时又是反应物⑵是体内物质运8如何保护果蔬制品的天然绿输的载体⑶是体温的稳定剂色?⑷是体内磨擦的润滑剂⑴咸式盐处理,防止叶绿素脱镁 12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哪而保持绿色⑵转变为脱植醇叶些?绿素,在高温下活化叶绿素酶,答:①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促进果蔬组织中的叶绿素脱去例:支链淀粉不易回生,直链淀植醇⑶技术,即选用高质粉易回生②温度:老化作用最量的原料,采用高温短时间处适温度在2℃~4℃之间,大于理,并辅以碱式盐,脱植醇的处60℃或小于-20℃都不发生老理方法和低温贮藏产品化③含水量:很湿很干不易老9什么叫酶促褐变反应?如何防化,含水在30~60%范围的易老止?化,含水小于10%或在大量水中酶促褐变反应:植物组织中含有不易老化④pH值:在偏酸或偏碱的条件下也不易老呼吸传递物质,在酚-醌之间保化,反之易老化持着动态平衡,当细胞破坏以13常见的黄酮类色素有哪些?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有哪些生理活性?成和还原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黄酮类色素是广泛分布于植物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组织细胞中的一类水溶性色素,聚合形成褐色色素实践中控制常为浅黄或无色,偶为橙黄色酶促褐变的方法主要从控制酶常见的黄酮类色素有槲皮素、柚和氧两方面入手,主要途径有:皮素、橙皮素、红花素等黄酮①钝化酶的活性②改变酶作用的条件③隔绝氧气衰老,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血管的接触④使用抗氧化剂力,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10什么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14指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类素?各主要包括哪些元素?以及产生的主要途径,说出食品常量元素是指有害成分对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 0 影响01 %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答:根据有害物质的来源分类:3/3/21 张晓东整理植物源的、动物源的、微生物源的、环境污染带入的四类或外源性的、内源性的、诱发性的三类根据毒素产生的特征分类:固有的与污染的两类主要途径:固有有害物质:⑴在正常条件下生物体通过代谢或生物合成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⑵在应激条件下生物体通过代谢和生物合成而产生有毒化合物污染有害物质:⑴有毒化合物直接污染食品⑵有毒化合物被食品从其生长环境中吸收⑶由食品将环境中吸收的化合物转化为有毒化合物⑷食品加工中产生有毒化合物15试述油脂自氧化反应的历程及对食品质量影响如何防止此反应给食品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脂肪的自动氧化为游离基机理,为一个链反应,主要分三个时期,游离基的反应性很高,是重要的中间体:①诱导期:RH → R• + H• ②传播期:R• + O2→ • • + RH → + R• ③终止期:R• + R• → RR • +• → + O2 • + R• →脂质氧化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油脂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期间,由于空气中的氧、光照、微生物、酶和金属离子等的作用,产生不良风味和气味、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甚至产生一些有毒性的化合物,使食品不能被消费者接受,因此,脂质氧化对于食品工业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油脂的适度氧化对风味的形成是必需的通常防止油脂自氧化的方法主要有:加抗氧化剂,避光,隔氧,低温储存,食品化学考试重点避免用金属容器存装含油食品抑制褐变意义:美拉德反应对16试述乳化体系的概念,分类及食物的影响有人们期望与不期稳定乳化体系的方法?望的,调节美拉德反应对食物的答: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影响,以达到人们预期目的举相组成的体系,其中一相以液滴例:美拉德反应产品能产生牛奶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液滴的直巧克力的风味当还原糖与牛奶径为~ 50um间稳定乳化蛋白质反应时,美拉德反应产生体系的方法是:①加乳化剂,减乳脂糖、太妃糖及奶糖的风味小两相间的界面张力;②增大分19试述单糖和低聚糖在食品中散相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形成液的功能性质晶相;④增大连续相的黏度或生答:①亲水功能:糖类化合物结成弹性的厚膜合水的能力和控制食品中水的试述脂肪氧合酶催化活性是最重要的功能性质之一;的反应及对食品质量②风味前体功能:糖的热分解产的影响物有吡喃酮、呋喃、呋喃酮、内答:脂肪氧合酶对于食品有6个酯、羰基化合物、酸和酯类等方面的功能,它们中有的是有益这些化合物总的风味和香气特的,有的是有害的两个有益的征使某些食品产生特有的香味;是:①小麦粉和大豆粉中的漂③风味结合功能;④具有甜味白;②在制作面团中形成二硫20降低水分活度可以提高食品键四个有害的是:①破坏叶绿的稳定性其机理是什么?素和胡萝卜素;②产生氧化性答:⑴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必须在的不良风味,它们具有特殊的青水溶液中才能进行⑵很多化学草味;③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蛋反应是属于离子反应⑶很多化白质类化合物遭受氧化性破坏;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④使食品中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有水分子参加才能进行⑷许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遭受以酶为催化剂的酶促反应,水有氧化性破坏这6个方面的功能时除了具有底物作用外,还能作都与脂肪氧合酶作用于不饱和为输送介质,并且通过水化促使脂肪酸时产生的自由基有关酶和底物活化18影响美拉德反应的主要因素1 、美拉德反应不利的一面是导有哪些?如何加以控制控制的致氨基酸的损失,其中影响最大意义,并举一例说明如何利用美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拉德反应改善食品特性? A :答:主要因素:羰基化合物种类,B :氨基化合物种类,PH值,反应C :物浓度,水分含量,温度,金属D :离子控制制方法:将水分含量请选择答案:降到很低;如果是流体食品,可通过稀释、降低PH、降低温度A:B:C:D:或除去一种作用物;亚硫酸盐或酸式亚硫酸盐 A :麦芽糖可以抑制美拉德反应;钙盐同氨B :蔗糖基酸结合生成不溶性化合物而4/3/21 张晓东整理C :乳糖D :纤维二糖请选择答案: A:B:C:D:3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中单糖与低聚糖的功能特性 A :产生甜味B :结合有风味的物质C :亲水性D :有助于食品成型请选择答案: A:B:C:D:4 、对面团影响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A :麦清蛋白和麦谷蛋白B :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C :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D :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请选择答案: A:B:C:D:5 、在人体必需氨基酸中,存在ε-氨基酸的是A :亮氨酸B :异亮氨酸C :苏氨酸D :赖氨酸请选择答案: A:B:C:D:6 、某油有A、B、C三种脂肪酸,则可能存在几种三酰基甘油酯 A :3 B :8 C :9 D :27 请选择答案: A:B:D:7 、下列哪一项不是油脂的作用 A :带有脂溶性维生素 B :易于消化吸收风味好食品化学考试重点C :可溶解风味物质 12 、当水分活度D :吃后可增加食后饱足感为………( )时,油脂受到请选择答案:保护,抗氧化性好 A :大于 A:B:C:D:B :左右 8 、下列脂肪酸不属于必须脂肪C :酸的是D : A :亚油酸请选择答案: B :亚麻酸 C :肉豆蔻酸 A:B:C:D:D :花生四烯酸 13 、请问牛奶在太阳下晒时会请选择答案:分解哪种维生素 A :VB1 A:B:C:D:B :V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VA A :Sn-与-是同一D :VC 物质请选择答案: B :Sn-与Sn-不是同一物质A:C:D:C :Sn-与Sn-化学性14 、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共同质相同特点是什么? D :Sn-与n-分子量 A :专一性不相等 B :自供性请选择答案:C :外源性 D :营养性 A:B:C:D:请选择答案: 10 、油脂劣变前后,油脂的总质量有何变化 A:B:C:D:A :减少 15 、请问哪一种不是异构体的B :增大类型?C :不变A :D型 D :先增大后减小B :DE型请选择答案:C :L型D :B型 A:B:C:D:请选择答案: 11 、油脂劣变反应的链传播过程中,不属于氢过氧化物()A:B:C:D:的分解产物 16 、人体缺A :R-O-R 乏……………( ),可以引B :起坏血病C : A :VB1D :RB :VC 请选择答案: C :VPD :VDA:B:C:D:5/3/21 张晓东整理请选择答案: A:B:C:D:A :α-淀粉酶B :β-淀粉酶C :糖化酶D :脱脂酶请选择答案: A:B:C:D:17 、与视觉有关的是 A :VAB :β-胡萝卜素C :VCD :VP 请选择答案: A:B:C:D:18 、在油的贮藏中最好选用下列哪种质地的容器 A :塑料瓶 B :玻璃瓶 C :铁罐 D :不锈钢罐请选择答案: A:B:C:D:19 、油脂的化学特征值中,………( )的大小可直接说明油脂的新鲜度和质量好坏 A :酸值 B :皂化值 C :碘值 D :二烯值请选择答案: A:B:C:D:20 、下面哪种酶类能使分子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A :裂解酶类 B :水解酶类 C :合成酶类 D :氧化还原酶类请选择答案: A:B:C:D:21 、下面哪种酶( )的作用方式为外切酶,并且可以水解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α-1,3糖苷键食品化学考试重点 22 、果胶裂解酶是催化果胶或果胶酸的半乳糖醛酸残基( )位上的氢进行反式消去作用,使糖苷键断裂,生成含不饱和键的半乳醛酸A :C1-C2 B :C2-C3 C :C3-C4 D :C4-C5 请选择答案: A:B:C:D:/3/21 张晓东整理6。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4e3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4.png)
食品风味化学复习题及答案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各种风味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形成机制及其对食品风味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食品风味化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的哪些化合物是主要的风味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氨基酸和核苷酸答案:D2. 以下哪种反应不是食品中常见的风味形成反应?A. 酶促反应B. 非酶促反应C. 氧化反应D. 聚合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_是决定食品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挥发性化合物2. 食品风味的形成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途径。
答案: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2. 描述一下食品中常见的风味化合物的分类。
答案:食品中的风味化合物通常可以分为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硫化物类等。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及其对食品风味的影响。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会经历多种变化,包括挥发性化合物的损失、新风味物质的形成、原有风味物质的转化等。
这些变化可以增强或改变食品的风味特性,例如烘焙过程中的焦糖化反应会产生特有的香气,而过度加热则可能导致风味物质的破坏,影响食品的整体风味。
五、案例分析题1. 某食品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风味不如预期,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料品质不佳、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损失、存储条件不当导致风味物质变质等。
改进措施可以是选用优质原料、优化加工工艺以减少风味物质的损失、改善存储条件以保持风味物质的稳定性。
结束语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食品风味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的风味形成机制,从而在食品加工和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化学11年真题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化学11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9a92cc08a1284ac850435d.png)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机密)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食品化学用题专业:一、写出下列定义(每题2分,共10分)1、解吸等温线——2、斯特勒克降解——3、(油脂)酮型酸败——4、成酸食物——5、a-化淀粉——二、根据名称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或根据结构式写出物质的名称(每题2分,共10分)1、α-D-吡喃葡萄糖(写出结构式)2、20:4 -6 (写出结构式)3、(写出中文名称)4、(写出中文名称)5、(写出中文名称)三、填空(每题2分,共28分)1.水分活度的数值处于之间,在食品中添加多元醇、无机盐等可其水分活度。
2.冰糖葫芦的加工中需要把山楂放在融化的蔗糖中包糖衣,糖衣往往有淡淡的黄色,这是因为发生了褐变反应;在特浓奶香硬糖的生产中添加亚硫酸盐可较好的控制制品的褐变,这主要是控制了褐变反应。
3.粉丝、粉皮等食品是利用了淀粉的性质加工而成的;而在速煮米饭加工中,将米蒸煮后突然降温至-10~-30℃然后升华干燥或高温热风干燥,其目的是抑制淀粉的。
4.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含硫氨基酸有。
含羟基氨基酸有。
5.高温瞬时杀菌(HTST)和超高温杀菌(UHT)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6.在油脂的自动氧化反应中,氧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自动氧化反应中以三线态形式作为反应物参与链传递反应;二是。
7.是反应油脂质量的指标,其大小与平均分子量成反比,该值越,油脂的平均分子量越小,熔点越低,越易消化。
8.在油脂精炼中,碱炼的目的是去除游离脂肪酸,而脱胶的目的是去除。
通过技术可将液体油转变为半固体或塑性脂肪而作为起酥油、人造奶油等的基料油。
9.反映酶的催化能力的指标称为,它用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每毫克酶蛋白含有的酶活力单位称为。
10.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法生产果葡糖浆所涉及的酶有 -淀粉酶、和。
11.有两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其降解均与水分活度密切相关,其中一种能被亚硫酸盐加速分解,而另一种却可被亚硫酸盐保护,它们依次是和。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3977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4.png)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单糖、二糖、多糖B.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 矿物质、维生素、水D. 氨基酸、脂肪酸、核酸2.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使用?A. 维生素CB. 维生素BC. 维生素AD. 维生素D3. 食品中的哪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 甘氨酸B. 丙氨酸C. 赖氨酸D. 丝氨酸4.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乳化剂使用?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水5. 食品中的哪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6.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防腐剂使用?A. 盐B. 糖C. 醋D. 所有上述选项7.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稳定剂使用?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矿物质8.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增稠剂使用?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矿物质9.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甜味剂使用?A. 糖B. 盐C. 醋D. 脂肪10. 食品中的哪种物质可以作为酸味剂使用?A. 柠檬酸B. 碳酸氢钠C. 氯化钠D. 硫酸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和重要性。
2. 解释食品中脂肪的消化过程。
3. 阐述食品中维生素的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利弊,并举例说明。
2. 讨论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单糖、二糖、多糖2. A. 维生素C3. C. 赖氨酸4. B. 蛋白质5. D. 维生素D6. D. 所有上述选项7. A. 淀粉8. A. 淀粉9. A. 糖10. A. 柠檬酸二、简答题1.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参与细胞修复和生长。
蛋白质还能提供能量,并且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被身体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完整
![食品风味化学习题集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c852a16804a1b0717ed5dd50.png)
+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感觉阈值:是某一化合物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辨认的最低浓度。
2、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的变化时的现象,称为变调现象。
3、风味:狭义上的食品风味是指风味”主要是指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化学感觉;广义上的食品风味则是指食物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所有感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它包括了味、嗅、触、视、听等感官反应而引起的化学、物理和心理感觉。
4、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是一种以类脂膜作为主要的味觉物质来对食品的味道进行模拟传感,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人体味觉器官感受方式的味觉仪器。
5、感觉的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相乘现象。
6、感觉的阻碍作用;由于某种刺激的存在导致另一种刺激的减弱或消失,称为阻碍作用或拮抗作用。
7、风味物质:是指一类能够赋予食品风味的物质组分(添加剂:高浓度的风味剂)。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9、听觉是接受声波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感觉声波的器官是耳朵。
10、触觉是人的口腔、皮肤以及手与食品接触时产生的感觉。
11、味觉也称味感或滋味,通常指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口腔内刺激味觉器官感受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化学味觉。
12、酸味:是由呈酸味的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氢离子时对味蕾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13、咸味是指盐分子中阳离子被味细胞中咸味受体—蛋白质的羧基吸附而产生冲动引起的味感。
14、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感,具有风味增效的作用。
鲜味是肉类、贝类、鱼类、酱油等所具有的独特的鲜美滋味。
二、填空题1、广义上的食品风味是指人以口腔、鼻腔为主的感觉器官对食品产生的综合感觉,其中综合感觉包括嗅觉,味觉,视觉。
2、通常在食品中谈到的风味,主要指的是味觉和嗅觉。
3、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0、溶剂萃取法按照提取物质的不同一般分为固液萃取和液液萃取。
酒类风味化学复习题(含答案)
![酒类风味化学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9136898762caaedd33d42c.png)
酒类风味化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酒类风味化学:酒类风味化学是一门从化学角度与分子水平研究饮料酒风味组成的化学本质、分析方法、变化及形成途径的科学。
在风味化学分类上,是属于食品风味化学中的饮料风味化学。
2.潜在酒度:在20℃的条件下,100个体积单位中所含有的可转化的糖,经完全发酵能获得的纯酒精的体积单位数量(B)。
3.味觉阀值:指人的舌头(味蕾)能够感觉或感知到的味觉化合物的最低浓度。
4.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该技术用聚合物膜包埋熔融硅纤维(1-2cm长纤维头)来收集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
5.电子舌:是一种模仿生物味觉系统,来快速分辨甜、酸,苦、咸、鲜等存在于液体中的滋味的仪器。
6.嗅觉受体:在人的鼻腔前庭部分有一块嗅感上皮区域,也叫嗅粘膜。
膜上密集排列着许多嗅细胞就是嗅感受器。
它由嗅纤毛、嗅小胞、细胞树突和嗅细胞体等组成。
7.化合物的CAS号:8.嗅觉闻香技术(GC-O):在这一技术中,GC有一个FID或MS检测器,在安装一个嗅觉闻香部分而构成。
样品在进样后,经过色谱柱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到FID或MS检测器,另一部分到闻香器。
闻香器通常装有一个形状似漏斗的玻璃组件,用来闻香。
9.气味强度:判断一种物质在食品香气中起到作用的数值称为气味强度(OAV,odor activity value),也称气味单位(OU,odor unit)、气味值(odor value),是指气味化合物浓度与其阈值的比。
10.羰基化合物:11.风味物质:引起化学感觉(刺激)的挥发物质(气味物质特别是香气味物质)和非挥发物质(滋味物质)。
12.嗅觉阀值:指人的鼻子能够感觉或感知到的嗅觉化合物的最低浓度。
14.顶空进样技术:顶空进样技术是相对直接进样技术而言,可能是捕获和检测香气化合物的最容易的方法,因为香气化合物位于样品的上方的空间中。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能释放香气的样品分析。
酒类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
![酒类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6804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d.png)
酒类风味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葡萄酒中常见的香气成分?A. 乙醇B. 乙酸C. 醋酸D. 异戊醇答案:D2. 威士忌中哪种化合物是其独特烟熏味的来源?A. 异戊醇B. 酚类化合物C. 乙醇D. 乙酸答案:B3. 啤酒中哪种物质的含量决定了其苦味程度?A. 麦芽糖B. 酒精C. 异构化酶D. 酒花酸答案:D4. 哪种类型的酒类通常含有较高的糖分?A. 干红葡萄酒B. 甜白葡萄酒C. 干白葡萄酒D. 烈性酒5.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酒类中常见的酯类化合物?A. 乙酸乙酯B. 乙酸异戊酯C. 醋酸苯酯D. 异戊酸异戊酯答案:C6. 酒类中哪种化合物的氧化会导致酒的变质?A. 乙醇B. 异戊醇C. 乙酸D. 乙醛答案:D7. 酒类中哪种化合物的还原会导致酒的变质?A. 乙醇B. 异戊醇C. 乙酸D. 乙醛答案:A8. 哪种类型的酒类通常含有较高的单宁?A. 干红葡萄酒B. 甜白葡萄酒C. 干白葡萄酒D. 烈性酒答案:A9.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啤酒中常见的香气成分?B. 乙酸乙酯C. 醋酸D. 乙醇答案:B10. 哪种类型的酒类通常含有较高的酸度?A. 干红葡萄酒B. 甜白葡萄酒C. 干白葡萄酒D. 烈性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化合物是酒类中常见的香气成分?A. 乙醇B. 乙酸乙酯C. 异戊醇D. 乙醛答案:BC2. 威士忌中哪些化合物是其独特烟熏味的来源?A. 异戊醇B. 酚类化合物C. 乙酸乙酯D. 乙醛答案:B3. 啤酒中哪些物质的含量决定了其苦味程度?A. 麦芽糖B. 酒精D. 酒花酸答案:D4. 哪种类型的酒类通常含有较高的糖分?A. 干红葡萄酒B. 甜白葡萄酒C. 干白葡萄酒D. 烈性酒答案:B5. 下列哪些化合物不是酒类中常见的酯类化合物?A. 乙酸乙酯B. 乙酸异戊酯C. 醋酸苯酯D. 异戊酸异戊酯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酒类中常见的香气成分有哪些?答案:酒类中常见的香气成分包括乙醇、乙酸乙酯、异戊醇、乙醛等。
试卷食品风味化学
![试卷食品风味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4618b576eeaeaad0f33027.png)
试卷食品风味化学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风味物质:是指体现食品风味的某些化合物。
味感: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比甜度:以在水中较稳定的非还原糖蔗糖为基准物,用以比较其他甜味剂在同温同浓度下的甜度。
嗅感基团:具有在嗅感过程中能产生功能作用复合物的结构特征。
食用香料: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质。
(关键化合物)。
(绝对阈值、差别阈值)。
(生物碱、萜类)。
(减少、加强)。
(相乘作用)。
(越少,越强)。
(咸、苦)。
(甜、苦或甜而苦)。
(新糖精)。
(AH/B生甜团学说、AH/B三点接触学说)。
(碱金属和铵离子、硬碱性负离子)。
(立体结构学说、渗透和穿刺学说)。
(甜味、酸味)。
(酒精、非酒精)。
(发酵酒、蒸馏酒)。
(对错对对错对错对错对对错对对对错).1.食品中的风味物质一般具有哪些特点答:特点:①种类繁多,相互影响;②含量极微,效果显着;③风味物质浓度、沸点范围广,挥发性极好;④稳定性差,易被破坏;⑤某些风味物质与食品其他组分存在动态平衡;⑥风味与风味物质的分子结构缺乏普遍规律性。
2.味感产生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答: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感。
可表示为:呈味物质溶液—味感受体—神经感觉系统—大脑的味觉中枢—综合神经中枢系统—味感。
3.试解释柿子未成熟时有涩味,成熟后涩味消失。
答:①当未熟柿子的细胞膜破裂时,它从中渗出并溶于水而呈涩味。
②柿子成熟过程中,多酚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氧化并聚合成不溶性物质,故涩味消失。
4.影响糖甜度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答:外部因素:(1)浓度:糖的甜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2)温度: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大多数糖的甜度影响不大;但果糖的甜度受温度的影响却十分显着;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当温度低于40%时,果糖的甜度较蔗糖大,而在大于50%时,其甜度反比蔗糖小。
食品化学试卷
![食品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7bf04385a8102d276a22fe0.png)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胶原蛋白由()股螺旋组成。
A. 2B. 3C. 4D. 52、肉类嫩化剂最常用的酶制剂是()。
A. 多酚氧化酶B. 脂肪水解酶C. 木瓜蛋白酶D. 淀粉酶3、工业上称为液化酶的是( )A. β-淀粉酶B. 纤维酶C. α-淀粉酶D. 葡萄糖淀粉酶4、在有亚硝酸盐存在时,腌肉制品生成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为( )A. 绿色B. 鲜红色C. 黄色D. 褐色5、一般认为与果蔬质地直接有关的酶是()。
A. 蛋白酶B. 脂肪氧合酶C. 多酚氧化酶D. 果胶酶6、结合水的特征是()。
A. 在-40℃下不结冰B. 具有流动性C. 不能作为外来溶质的溶剂D. 具有滞后现象7、易与氧化剂作用而被氧化的氨基酸有()。
A. 蛋氨酸B. 胱氨酸C. 半胱氨酸D. 色氨酸8、肉类蛋白质包括()。
A.肌原纤维蛋白质B. 血红蛋白C.基质蛋白质D. 肌浆蛋白质9、下面的结构式可以命名为( )。
CH2OOC(CH2)7(CH=CHCH2)2(CH2)3CH3∣CH3(CH2)7CH=CH(CH2)7COO-CH∣CH2OOC(CH2)16C H3A.1-亚油酰-2-油酰-3-硬脂酰-Sn-甘油B. Sn-18:2-18:1-18:0C. Sn-甘油-1-亚油酸酯-2-油酸酯-3-硬脂酸酯D. Sn-LOSt10、控制油炸油脂质量的措施有( )<![endif]> A. 选择高稳定性高质量的油炸用油 B. 过滤C. 添加抗氧化剂D. 真空油炸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完全正确者打√,否则打×)1、根据吸湿等温线的滞后现象,在一定Aw下,解析过程的含水量小于回吸过程的含水量。
2、油脂起酥值越大,起酥性越好。
3、食品中水分含量高低影响食品的质构特征。
4、β—环状糊精具有掩盖苦味及异味的作用。
5、不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后,可与蛋白质发生羰氨反应。
6、蛋白质溶胶是一种胶体溶液,不连续相为带水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元风味物质的特点:1.种类繁多,相互影响 2.含量甚微,效果显著 3.稳定性差,易被分解 4.风味与风味物质的分子结构缺乏普规律 5.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大多是非营养物质风味化学的研究内容:1.了解天然风味物质组分的化学本质、分析方法、生成及变化途径 2.了解天然风味物质的化学组分和分离鉴定方法 3.研究食物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风味成分 4.研究食品增效剂、强化剂、稳定剂、改良剂等风味剂的开发和利用风味化学的意义:1.可以使贮藏加工后的食品恢复新鲜风味 2.有可能用于配制风味食物或产生新型食品 3.推测风味形成和控制食品的风味质量 4.帮助遗传学家培育出更好风味的原料新品种味感产生的基本途径:首先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总和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感。
影响呈味物质的主要因素:1呈味物质的结构 2.温度:味觉在30℃左右敏锐,<10℃或>50℃时迟钝;对糖精甜度的影响最大;对盐酸酸味影响小 3.浓度和溶解度:(1)浓度:适当的浓度使人有愉悦感(2)溶解度:呈味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快慢决定味感的强度及味感的持续时间 4.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1)味觉的相乘作用:两种具有相同味觉的物质同时存在时,其味觉效果显著增强,并大于二者味觉的简单相加现象称为味觉相乘(谷氨酸与肌酐酸钠共存)(2)对比作用(协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吃糖后再吃山楂感觉极酸;糖中放少量盐更甜)(3)消杀作用(拮抗):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酱油的咸味比同浓度的食盐水味淡;蔗糖与硫酸奎宁的相互作用)(4)变调现象(阻塞现象):将两种物质混合时,若一种呈味物质的浓度远高于另一种,则高浓度呈味物质的味道会占主导地位,甚至就可以完全掩盖另一种味道(吃奎宁后喝清水感觉有甜味;吃“神秘果”后再吃酸味品感觉不到酸味)(5)疲劳现象:当长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刺激后,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速减小的现象(连续吃糖)。
味觉机理学说:1.定位基与助味基理论 2.物理吸附理论 3.化学反应理论 4.生物酶理论 5.生理电流学影响糖甜度的主要外部因素:1.浓度:糖的甜度增大增大;超出界定的浓度范围,则可能发生各种甜味物质的甜度顺序的改变 2.温度:在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大多数糖的甜度影响不大,尤其是对葡萄糖和蔗糖的影响较小,但对果糖的影响十分显著 3.甜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1)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2)其他呈味糖的影响:在适当浓度(阈值以下)的蔗糖与其他味感物质共有改善风味的效果,但浓度较大则无一定规律(3)结晶颗粒大小:小颗粒越小,则越甜常用甜味剂:(一)天然甜味剂:1.糖、糖浆和糖醇:(1)重要的糖类甜味剂:①糖:多数无味,少数苦味,仅少数几种单糖及低聚糖有甜味,并随聚合度增加,甜度下降;程甜物:少数几种单糖和双糖;特性:甜味纯正,水溶性好,呈味快消失也快,略具粘性从而具有浑厚感②糖浆:A.淀粉糖浆:由淀粉经不完全水解糖转化而成,也称转化糖浆;淀粉转化的程度——葡萄糖值(DE值);淀粉转化液中所含转化糖(以葡萄糖计)干物质的百分率 B.异构糖浆:一部分葡萄糖在异构酶的异构化作用下转化为果糖;甜味纯正;结晶、发酵、渗透、保湿、耐贮性良好 C.糖醇类甜味剂:a.木糖醇:消清凉味,防龋齿,代谢不需要胰岛素 b.山梨醇:清凉味,食用后在血液中不转化为葡萄糖 c.甘露醇 d.麦芽糖醇*糖醇:经相应的糖催化加氢制得共同特点:甜度较低,粘度较低,吸湿性较大。
不参与美拉德反应,能量值较低,不引起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水平波动,不引起龋齿,但达到一定量可能引起腹泻、肠胃不适、不能超量添加。
(二)非糖天然甜味剂:1.甘草苷:释放缓慢而存留时间长,与蔗糖及柠檬酸搭配使用甜味更佳 2.甜叶菊苷(最甜的天然甜味剂):甜味纯正,甜度适中,快速达到最高甜度,可迅速消失,无苦味,无发泡性,溶解性好,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提供热量,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3.干茶素:稳定性好,有微弱的防腐性能,蔗糖中加入1%的干茶素,甜度提高3倍(三)天然物的衍生物甜味剂:1.氨基酸和二肽衍生物:(1)氨基酸:L-型氨基酸多苦味;D-型氨基酸有强烈甜味(2)二肽衍生物:阿斯巴甜→天门冬氨酰丙并氨酸甲酯①构成二肽的氨基酸必须同为L-Aa ②肽链的氮端必须是天冬氨酸,且它的羧基和氨基均为游离基③形成二肽的另一端必须是中性氨基酸,而且它的碳端必须酯化,当其酯基越小时,甜度越大④二肽衍生物的甜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 2.二氢查尔酮(DHC)衍生物:(1)DHC衍生物是柚苷,橙皮苷等黄酮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生成的开环化合物(2)优点:很强的甜味,水果香,回味无苦感,毒性小,适合糖尿病人;缺点:溶解度较小,热稳定性稍低,PH值过高(低)甜度均下降,在2.5-7.8范围内较理想 3.其他天然物的衍生物:(1)紫苏甜素,比甜度2000 (2)1,4,6-三氯代蔗糖,比甜度5000,无毒,无臭,易溶,风味接近蔗糖(四)合成甜味剂:1.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盐):(1)为无色或白色结晶(2)比甜度为300-500 (3)糖精易溶于水,稀释一千倍后仍有甜味(4)无营养价值(5)分解成邻磺酰胺苯甲酸 2.新糖精(环己胺磺酸钠盐):比甜度200,较稳定。
我国批准使用的强甜味剂:甘草精、甜菊糖苷、糖精钠、甜蜜素、甜味素呈甜机理:1.夏伦贝格尔的AH/B理论 2.电流生物学角度苦味和苦味分子:1.生物碱和萜类:(1)生物碱:①一类由吡啶、四氢吡咯、喹啉、嘌呤等衍生物构成的含氮有机碱性物质②几乎都具有苦味,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③许多情况下,生物碱的碱性越强越苦,成盐后仍有苦味④番木鳖碱:目前已经最苦的物质⑤奎宁:最常用作苦味基准物⑥茶碱、咖啡碱。
可可碱:食品中主要的苦味物质(2)萜类:一般以含有内酯、内缩醛、内氢键、糖苷羟基等能形成螯合物的结构而有苦味;柠檬苦素是脐橙、锦橙、夏橙中的苦味物质;啤酒中苦味物质来自啤酒花中的α酸和β酸 2.糖和糖苷:(1)多羟基化合物的碳氢比值(R)=2~7为苦味(2)简单的糖苷按其配基不同可分为:含氰苷、含芥子油苷(多存在于草药中)、酯醇苷(大多存在苦味)、含酚苷(3)苦杏仁苷本身无毒,但常在有苦杏仁酶会将其分解为氢氰酸(剧毒) 3.氨基酸及多肽类:(1)氨基酸苦味的强弱与分子的疏水基有关;D型氨基酸大多为甜味,L 型氨基酸有苦有甜;R基小(碳数≤3)并带有中性亲水基团,甜为主;R基大(碳数>3)并带有碱基,苦为主;R基不大不小,甜兼苦;属疏水性不强基团,苦味不强,也不甜;属酸性基团,一般为酸(2)小肽的分子量影响产生苦味的能力;相对分子量低于6000的肽才可能有苦味(3)多肽的苦味与多肽分子量和疏水性有关(4)盐类:无机盐的苦味特点:苦味与盐类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高于半径之和有关;高于半径之和小于0.658nm的盐显示纯咸味;随着离子半径之和的增大盐的苦味逐渐增强。
影响酸味的主要因素:1.氢离子浓度:酸味剂均能离解出氢离子,酸味与氢离子浓度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氢离子大的酸味剂,酸味强;氢离子浓度太低,PH>5~6.5,不易感受到酸味;PH<3,难以适口 2.总酸度和缓冲作用:总酸度:包括已经离解和没有离解的氢离子,分子浓度;PH 相同,而总酸度较大额酸味剂溶液;酸性强丁二酸比PH值相同的丙二酸的酸味强 3.酸根负离子的性质:在相同PH值下,有机酸的酸味一般大于无机酸;一般有机酸种类不同,其酸味特性也一般不同新型食盐—酵母型咸味剂:含钠且有咸味的人造食盐,由乌氨酰与甘氨酸化合物类似的22种化合物合成,并加以改良后制备,称乌氨酰中磺酸。
辣味按味感不同分类:1.热辣(火辣)味:口腔中产生灼烧的感觉,常温下不刺鼻,高温下能刺激咽喉黏膜,如辣椒、胡椒、胡椒碱、异胡椒碱、胡椒素、异胡椒素、花椒 2.辛辣味:对味觉和嗅觉器官有双重刺激,除辣味外还伴有较强烈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如姜醇、姜酚、姜酮、丁香酚等 3.刺激味:除了刺激舌和口腔黏膜外,还刺激鼻腔和眼睛,具有催泪性,如蒜、大葱、洋葱、芥末、萝卜辣味物质的构—性关系:1.辣味素、胡椒碱、花椒碱、生姜素等辣味物质都是双亲分子,其结构中不具有起定味作用的亲水基团和起助味作用的疏水基团 2.辣味物质分子极性基的极性大小及其位置与辣味的关系 3.C9最辣规律:分子的辣味随非极性尾链的增长而加剧,以C9左右达到最高峰,然后陡然下降,称之为~。
鲜味剂的构—性关系:1.鲜味剂的共性:具有鲜味的通用结构式(1)3~9个C原子长的脂链,且两段都带有负电荷,4~6时鲜味最强(2)脂链不限于直链,可为脂环一部分(3).C可被O、N、S、P等取代(4).保持分子两端负电荷对鲜味至关重要 2.鲜味受体可能是膜表面的多价金属离子:相同类型的鲜味剂共存时,与受体结合时有竞争作用;目前作为商品的鲜味剂有谷氨酸型和核苷酸型:(1)谷氨酸型鲜味剂:属脂肪族化合物,在结构上有空间专一性要求;定味基:两端带负电的功能团,如羧基、磺酸基、巯基、羰基;助味基:具有一定亲水性的基团,如羟基、α-L-NH2 *影响谷氨酸钠(MSG)味感的因素:①其鲜味与溶液的PH有关,PH=6时,鲜味最强;PH下降,鲜味下降;PH>7,不显鲜味②长时加热会使味精分子内脱水生成焦性谷氨酸(2)核苷酸型鲜味剂:属于芳香环杂环化合物,结构有空间专一性要求;定味基:亲水的核糖磷酸;助味基:芳香杂环上的疏水取代基(3)其他鲜味剂气味的分类:1.物理化学分类法:Amoore:8种原臭:樟脑类、刺激类、醚类、花香、薄荷香、麝香、恶臭、甜香;其他为这些的复合气味 2.心理学分类法 3.嗅盲分类法:嗅盲:指特异嗅觉缺失,即对某些气味没有感觉。
嗅盲可能对某种原臭没感觉。
嗅觉的特性:1.敏锐 2.易疲劳,适应和习惯3.个体差异大4.阈值会随人体状况变化气味对身体的影响:1,对呼吸器官的影响—改变呼吸类型 2.对消化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 3.对循环器官的影响—血管、血压等4.对生殖器官的影响—求偶等5.对精神活动的影响—促进或干扰嗅觉刺激理论:1.振动学说:气味的传播通过振动产生嗅感 2.酶学说:嗅感是由于气味分子刺激了嗅黏膜的酶,使酶发生改变而形成 3.化学学说:气味分子以微粒形式扩散,进入鼻腔后与嗅细胞之间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而形成嗅感分子的构—性关系:1.功能团:挥发性有机物分子中都有一定的原子或基团,称为发香团,也称嗅感基团(1)脂肪烃含氧衍生物(指一些小分子的醇、醛、酮、酸、酯等化合物):①醇类:C1~C3:愉快香气(甲醇);C4~C6:近似麻醉的气味;C7~C10:芳香味②醛类:A.低级饱和脂肪醛有强烈的刺鼻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刺激性气味降低,并逐渐出现愉快气味 B.C8~C12的饱和醛在很稀浓度下也有很良好的气味,壬醛有玫瑰香、杏仁香 C.不饱和醛大多数具有愉快的香气,较强烈③酮类:低级饱和酮:特殊嗅感,但浓度稍大就有酸臭味;C15以上的甲基酮:油脂酸败的哈喇味;饱和二酮(低级具有一定刺激性气味,分子量大时有良好气味)④羧酸类:不饱和羧酸大多具有愉快香气;低级饱和羧酸有不愉快气味,C数增加则由脂肪气味,>16无明显嗅感⑤酯类:由低级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醇反应生成的低级饱和酯,具有水果香味;内酯,尤其是γ-内酯有特殊香气(2)芳香族化合物:①当苯环上直接连极性官能团,产生的嗅感比较复杂②当苯环上引入烃基后,嗅感会发生改变,果香→清香→脂肪臭(3)含氮化合物:①低分子胺类:几乎都有恶臭,多为食物腐败后的产物,且很多有毒;②氨基酸和酰胺类化合物:一般无明显嗅感③亚硝酸酯:醚气味,易挥发④芳香族的硝基化合物、芳香腈类化合物:大多有明显嗅感⑤含氮杂环化合物:嗅感复杂,与功能团和分子形状有关(4)含硫化合物:①低级的硫醇、硫醚:大多具有臭气和令人不愉快的嗅感②二硫和三硫化合物:大多能产生有刺激性的葱蒜气味,易挥发③异硫氰酸酯:一般具有催泪性刺激辛香味基本嗅感:1.麝香:(1)大环化合物(2)芳香族化合物:①非硝基芳香化合物:A.间麝香:a.随分子酰基上R基碳数增加而麝香气味减弱 b.苯环上两个季碳烷基是嗅感强度的基本要点 c.苯环上的酰基应没有空间位阻效应,分子具有空间可接近的分子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