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资料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11.1.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法规、规范和规定,做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1.1.2 参加对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工业卫生“三同时”监督工作;1.1.3 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好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1.1.4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员工的劳动保护、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提出配备计划;1.1.5 负责对员工进行职防教育、现场自救互救教育和考核;1.1.6 组织制订职业病卫生防范的相关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1.7 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1.1.8 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2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职工卫生和职业病的管理,加强对尘毒危害点的控制,保护员工自身体健康与安全,特制定的本规定。
一、基本原则1、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文明生产,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为职工创造良好作业环境。
2、单位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的原则。
二、管理与监督1、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改善有毒有害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保健津沾发放工作。
2、建立专门机构或设置专人负责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其职责是:(1)贯切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
(2)制定单位职业卫生工作长远计划和年度计划。
(3)掌握单位有害作业点的工分布情况,并按规定进行监测。
(4)由人事部门进行配合,对新从事有毒有害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发现有职业禁忌者,不得从事有害有毒作业。
(5)对长期进行有害有毒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建设健全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档案。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4篇)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为推进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职业健康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重庆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将预防职业病方面所需的安全投入纳入年度生产和资金计划,提留专项资金,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要给予资金保证。
3、加强防尘措施。
采取密闭、通风、防尘的办法减少和杜绝作业员工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强对维修车间的防护,做好生产过程中的防尘。
4、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为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并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的购买、验收、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制度,并严格执行。
5、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要制定本公司的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做好完善、保管工作。
6、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7、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将其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对方,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
9、公司在录用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之前,需对方提供指定的卫生部门出具的体检证明,要录用者做专项职业健康检查,即岗前检查。
10、不得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职业。
11、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害岗位员工和从有害岗位调到一般岗位的员工,在终止合同或调离前要进行有害岗位离岗前健康检查。
12、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到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体检结果和相关资料由各公司建档保管,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员工。
13、在设备大、中修时,要同时将改进和检修劳动防护及职业病防护装置列入各项设备检修之中。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职业病是一种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本展开阐述,对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员工。
三、责任主体1. 公司管理层应负责制定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相关部门、岗位应负责具体的职业病防护工作,落实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
四、职业病防护措施1. 检查与评估(1)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标准。
(2)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其适宜从事相应的工作岗位。
2. 宣传与培训(1)开展职业病防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2)组织职业病防护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相关防护知识和技能。
3. 防护设施与装备(1)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防护手套等。
(2)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良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4. 监测与报告(1)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2)对发生的职业病案例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管理与评估1. 职业病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规范职业病防护工作。
2.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3. 持续改进职业病防护工作,加强对危害因素的管控,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六、处罚与奖惩1. 对违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对在职业病防护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七、附则本制度的修订和变更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通知全体员工。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应与其他相关制度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八、制度执行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执行期间由公司职业病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检查和评估,报告给公司管理层。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1. 为了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以及与本企业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外来员工。
三、职业卫生管理责任1. 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2. 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委托职业卫生管理专业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3. 审批和颁布本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落实执行。
4. 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5. 指派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
6.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7. 监督职工遵守职业卫生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8. 打造良好的职业卫生环境,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四、职业病预防1. 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减少职工的职业病危害。
4. 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保护能力。
5.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早发现职业病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高风险岗位的特殊监护。
五、职业病防治1. 发现职业病病例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追踪调查职业病的病因和病源,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组织职业病诊断和评估,及时给予职工相应的医疗救治。
3. 提供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加强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4. 组织职业病应急救援演练,确保职业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六、考核和奖惩1.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2. 对于不履行职业卫生职责的个人或部门,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医院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院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医院职业病防治办公室,负责日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科室设立职业病防治责任人,负责本科室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职业病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 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3.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经济的原则。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1. 对医院各科室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2. 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与用品1. 医院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和强度,配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用品。
2.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用品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医院职工应按照规定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用品,并接受相关培训。
六、职业健康监护1. 医院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
2. 体检结果应及时告知职工,并做好相关记录。
3. 对疑似职业病病例,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上报。
七、职业卫生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2. 医院职工应参加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医院应将职业病防治知识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
八、应急处理1. 医院应制定职业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2. 发生职业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3. 对职业病突发事件的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九、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1. 医院应定期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4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治理职业病而建立的一套权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加强职业病卫生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一、制度目的职业病是在特定的劳动岗位上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工作能力下降或身体健康状况受到损害的疾病。
职业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康复难度大等特点,不仅严重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职业病卫生防治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因素;规范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职业病诊断、康复和病例管理的建设,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二、制度内容(一)职业病防治机构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负责职业病的监测、评估、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和安全生产标准。
(二)职业病预防控制1.有害因素控制:制定和实施有害因素的防护措施,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不被有害因素侵害。
例如,使用防护设备、加强通风和排放有害物质的处理等。
2.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对潜在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护和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病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制定职业病防治法律、设立专门的职业病基金等。
(四)职业病知识宣传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增强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五)职业病事故处理建立职业病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保护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制度执行(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责任,确保制度的执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项目部经理饶文举对本项目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安质部是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饶文举副组长:何先瑜薛志国赵峰涛朱广君孙长江成员:孙建洪宋鹏张新张洪德康小卫熊建波何乾龙冯亚峰杨天福樊军高勇高体忠陈明忠陈友乐任亮王建华胡乐远袁振洲张小斌任辉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审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监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实施。
4工程部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泄漏、中毒等事项的应急救护工作。
5安质部负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
内容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第三部份:急性职业中毒诊疗常规。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
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
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安质部负责对各个够本工段岗位的“三废治理”及达标排放的管理,对所有职业危害因素定时、定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含外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月末报技安处。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本(4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劳动合同制员工、派遣制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定义1.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和控制人造环境中有害因素侵害工人健康的办法和活动。
2.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引起的、以某些特征性的诊断标准和病理生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
3.有害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或能够导致职业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人力因素。
第四条职责和权限1.单位负责人应做好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实施。
2.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方案,指导和监督各部门落实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3.各部门负责全面贯彻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配合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4.员工应遵守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参与职业卫生检查,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的职业健康。
第五条基本原则本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2.负责制,属地管理;3.全员参与,依法履职;4.风险控制,保障安全;5.科学管理,不断完善。
第二章职业卫生管理第六条岗位危害评价1.单位应定期对所有岗位进行危害评价,评估其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对员工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岗位危害评价应包括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接触途径、工作场所和数量等信息。
3.评价结果应向员工公开,并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员工职业健康检查1.员工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要求完成相关检查项目。
2.员工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单位负责支付。
3.检查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反馈,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八条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1.单位应根据岗位危害评价结果,配备适当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6篇)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组织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组织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实施、竣工验收。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1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2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建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公司生产、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
____公司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活动。
3职业卫生管理各部门职责:3.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
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项目部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2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3劳资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上岗,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4各基层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7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一、总则1.1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____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___印发《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员工。
1.3定义1.3.1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1.3.2职业危害。
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解除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类危害。
1.3.3有害作业。
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1.3.4职业禁忌症。
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____组织机构本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姓名+职位(职位企业根据自身设置填写)副组长:副职姓名+职位(职位企业根据自身设置填写)成员:具体的职能部门人员姓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__(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姓名+同志)担任。
1.5职责分工1.5.1安监部(如需更换,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1.5.1.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订本公司职业危害岗位员工体检标准,并监督贯彻执行。
1.5.1.2协助(一把手姓名+同志)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1.5.1.3参与编制本公司职业病防治规划。
1.5.1.4制定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1.5.1.5制定全本公司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1.5.1.6建立职业卫生防治健康档案。
1.5.1.7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文(6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业病卫生防治工作,保障职工健康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门是_________,由_________负责具体实施。
第四条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保护职工健康,提高工作环境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第五条职业病防治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3. 全员参与,责任明确;4. 安全优先,预防措施;5. 依法管理,合规运作。
第二章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第六条本单位应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明确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种类、数量和浓度,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第七条本单位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达标,若监测结果超标,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进行整改。
第八条通过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本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第九条本单位应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2. 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3. 对可能产生危害的设备、机械和工艺进行改进;4. 加强职工的健康监督和职业卫生培训;5. 编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6. 其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本单位应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监测和检修工作,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职业病防控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条职工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护的相关规定和工作程序,参加相应的培训和检查。
第十三条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1. 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2.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评价;3. 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4. 督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5. 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宣传和培训;6. 其他相关职责和义务。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和依據1.1爲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病,保護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專案申報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2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
2、適用範圍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車間、部門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3、定義3.1職業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職業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産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2職業病。
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並列入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名單的疾病。
4、機構設置公司成立職業衛生管理領導小組,____任組長,____任副組長,各車間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爲組員;安全保衛部爲職業衛生的日常管理機構。
5、職責5.1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職責:5.2安全保衛部職責:____人力資源部5.4各單位(各車間、部門)職責負責本單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工作。
6、職業危害申報制度6.1安保部根據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地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6.2申報的主要內容有。
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産生職業危害的生産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7、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管理制度;7.1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7.2塵、毒、噪場所規定産生有害氣體的場所,産生噪音的場所。
7.3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衛生預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衛生審查,施工過程中的衛生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驗收中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有害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並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防護效果,確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文(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和派遣工等。
第三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是筛查、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
第四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全员参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第五条本单位应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第六条本单位负责制定并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1. 筛查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2.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3. 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4. 监测和评估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5. 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6. 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7.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核查和评估。
第八条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其职业健康权益。
第九条员工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积极主动参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条员工发现职业卫生问题或有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治疗工作。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第十一条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职业病防护标准,对生产环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
第十二条企业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向员工提供使用指导,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筛查,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员工职业健康状况,并向相关部门报送报告。
第四章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例(4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建立健全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雇佣劳动者、合同制劳动者、临时工和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单位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内容,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中。
第四条本单位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第五条本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制度,包括将新引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等进行评价。
第六条本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危害因素与职工接触的程度和频次。
第七条本单位应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如空气中的粉尘、有毒气体等。
第三章职业病卫生监督第八条本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卫生监督制度,包括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九条本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并将结果进行公开。
第十条本单位应向职工宣传和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
第四章个人防护与职业病防治第十一条本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其使用进行指导和培训。
第十二条职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十三条职工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第五章职业病健康监测和诊断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健康监测和诊断制度,包括对职工进行职业病的健康监测和筛查。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健康监测和诊断工作,并将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十六条职业病患者应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本单位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六章罚则和奖励第十七条对违反职业病防治制度的行为,本单位将依法进行处罚和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本单位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本单位所有。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各单位应当制定本制度。
2、职业病是指单位的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5、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6、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7、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员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8、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9、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卫生管理是致力于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懂得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具有较广泛的医学社会学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及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的高级人才。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进一步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制度。
职业疾病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疾病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疾病防护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所有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加强职业疾病防护意识,积极配合实施。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和合同工等。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由本单位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二章职业疾病防护管理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定期对岗位工作环境进行检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达到标准要求。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特殊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档案,对每位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对岗位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危害因素的变化及时掌握。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档案,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因素应急预案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急预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预案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进行救援和处理工作。
第十七条本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核查,及时汇总统计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五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教育培训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本(六篇)

职业病卫生防治管理制度范本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
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
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
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
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____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
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
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
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
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一)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
全体员工。
3、责任者。
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4.1总则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4.2机构与管理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4.3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应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____。
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
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4.4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企业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的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4.5作业场所管理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职业病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职业病防治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 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3. 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4. 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 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6. 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条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1.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到位;2. 各岗位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做好本职工作中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第七条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包括: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2.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3.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评估。
第九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结果应及时上报,并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第十条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设置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第十一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包括:1. 防护设备;2. 防护用品;3. 防护措施;4. 防护设施。
第十二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五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成立以生产主管经理为首,行政部、生产部、医务室、总工会和各子公司生产厂相关领导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子公司、部门、车间设立以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各部门的安全员为职业卫生的专(兼)职监督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性危害。
四、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五、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一、医疗救助对象
凡属平顶山市管辖的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医保范围的在职会员职工(含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人员、离退休职工,且在工会帮扶系统中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特困职工及其配偶和子女,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住院医疗救助对象。
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
2、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30%以内的“低保边缘户”。
3、职工本人患大病、重病、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各类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边缘户”。
二、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
1、《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
2、所属基层工会对申请人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证明,需注明每个家庭成员的月收入金额。
3、申请人身份证和家庭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4、参保职工住院确认表。
5、工会会员证。
三、医疗救助申报流程
1、申请“医疗救助”的特困职工在住院5日内(节假日顺延)持医保住院确认表到平顶山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市总帮
扶中心”),按规定填写《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
2、市总帮扶中心根据申报材料,认真核实,履行审批手续。
3、特困职工爱心医院接收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医疗诊治。
4、特困职工在爱心医院治疗结束后,有爱心医院直接对特困职工进行医疗救助。
四、医疗救助的方式以及结算方法
1、特困职工住院应享受的医疗救助费用,由市总工会与爱心医院共同负担,通过爱心医院补贴给住院的特困职工(受助对象)。
2、参加医保的特困职工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按医疗保险核定基数的20%部分中,再享受70%的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2万元),医疗救助部分由市总工会和爱心医院各承担50%。
3、特困职工因病住院次数不受限制。
4、市总工会依据爱心医院出具的医疗救助凭证和《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每半年对医院结算医疗救助资金。
五、医疗救助工作要求
1、特困职工爱心医院要向医疗救助对象明确医疗项目和自费药情况,并提供优质服务。
2、市总保障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审批情况和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履行指导、监管职责。
3、市总保障部负责向基层工会宣传医疗救助工作政策,督促基层工会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做好申报工作,把工会组织对特困职工的关怀落
到实处。
4、市总帮扶中心负责审验申请医疗救助对象的身份,并帮助医疗救助对象完善各项手续,必要时要深入受助特困职工家庭实地走访。
5、市总帮扶中心负责与爱心医院的无缝对接,切实做到对住院特困职工家庭的优质服务。
1、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2、单位主要责任人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负责。
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4、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5、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健康培训,督促从业人员遵守相关职业危害规定。
6、新建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7、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8、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9、单位必须经常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10、加强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异常监测,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11、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2、单位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而隐瞒使用的,要追究其责任。
13、单位必须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和职业危害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