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合集下载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核定某公司矿的生产能力。

通过对矿山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该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和核定。

2. 矿山概况2.1 矿山位置该矿山位于某地,地理坐标为纬度XX°XX′XX″,经度XX°XX′XX″。

2.2 矿山规模该矿山占地面积为XXXX平方千米。

2.3 矿石储量通过对矿山进行勘探和测量,估算该矿山的矿石储量为XXXXX吨。

3. 生产工艺与设备3.1 生产工艺该矿山采用X工艺进行矿石的提取和加工。

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爆破:通过使用爆破药剂,将矿石从岩石中分离出来。

2.运输:使用矿石运输设备将矿石从矿山运到加工厂。

3.粉碎:采用粉碎设备对矿石进行粉碎处理。

4.过滤:通过过滤设备对粉碎后的矿石进行筛分。

5.浮选:使用浮选设备对矿石进行浮选,将有价值的矿物提取出来。

6.干燥:采用干燥设备对浮选后的矿石进行干燥处理。

7.包装与出库:对处理完成的矿石进行包装,并出库销售。

3.2 生产设备为了满足矿山的生产需求,该公司采购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爆破设备:用于矿石的爆破作业。

•运输设备:包括卡车、输送带等,用于矿石的运输。

•粉碎设备:用于矿石的粉碎和破碎。

•分选设备:包括振动筛、旋流器等,用于对矿石进行筛分和分选。

•浮选设备:包括浮选机、泡沫分离机等,用于对矿石进行浮选处理。

•干燥设备:用于对浮选后的矿石进行干燥处理。

4. 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概况和生产工艺,进行矿山的产能评估如下:4.1 日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经过计算和模拟,估算该矿山的日产能为XXXX吨矿石。

4.2 年产能评估根据矿山的日产能和年工作天数,估算该矿山的年产能为XXXX吨矿石。

5. 结论根据对某公司矿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我们对该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核定。

根据我们的评估,该矿山的日产能为XXXX吨矿石,年产能为XXXX吨矿石。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以评估公司的生产潜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本报告的结论将对煤矿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2. 背景信息2.1 公司概况某煤矿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专注于煤炭开采和销售的企业。

公司拥有大量煤炭资源和现代化的设备,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煤炭产品给广大客户。

2.2 生产能力目标公司的生产能力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储备来确定的。

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公司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提供稳定可靠的煤炭供应。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核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3.1.1 企业注册文件和历史经营记录• 3.1.2 煤矿资源调查报告• 3.1.3 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 3.1.4 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3.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3.2.1 煤矿资源储量和品质评估• 3.2.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分析• 3.2.3 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预测3.3 生产能力计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公式来计算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 煤矿日产量 × 有效开采天数 × 设备利用率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4.1 煤矿资源评估根据煤矿资源调查报告,某煤矿公司拥有总储量为X万吨,品质为Y的煤炭资源。

根据可采储量和采矿率,预计该煤矿可供开采的年限为XX年。

4.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根据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我们评估了某煤矿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根据历史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可达到Z%。

4.3 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基于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我们对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进行了分析。

预计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对某煤矿公司的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根据生产能力计算公式,结合煤矿资源评估、设备利用率和市场需求预测,我们核定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为每年A万吨。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一、报告背景
自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估该公司的矿生产能力,本次编写了一份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二、报告内容
1.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本公司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初步调查和勘探,结合历史开采情况及市场需求量等因素,我们初步确定储量数量为xxx 万吨。

其中,可采储量为xx万吨,不可采储量因为过深或其他原因,无法开采。

2.年产量计算
本公司每年可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

经过成本核算和综合考虑,我们确定了年产量为xx万吨。

3.矿产开采与生产情况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一直在进行。

按照市场需求和公司产能等因素,我们每年实际开采和生产的矿产资源量为xx万吨。

其中,主要为xx类别的矿产资源。

另外,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环
保要求和标准,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了生产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4.矿产资源的销售
本公司的矿产资源主要销售给xxx行业,销售量为xx万吨。

此外,我们还向其他行业进行了少量的销售,销售量为xx万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公司在矿产资源开采和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生产能力较强。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迎合国家发展规划,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
high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生产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评测研究报告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评测研究报告

500WT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xxx煤矿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目录第一章矿井生产现状-------------------------------2 第二章资源储量核查-------------------------------3第三章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4第四章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7 第五章供电系统能力核定---------------------------12 第六章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20 第七章通风系统能力核定---------------------------28 第八章压风系统核查情况---------------------------42 第九章洗煤厂洗煤生产系统能力核定-----------------45 第十章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48 第十一章各系统能力核定结果-------------------------49第一章矿井生产现状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和平硐混合式开拓方式.矿井现有一个开采水平(xxxx水平),一个准备水平(xxxx水平).xxx水平现分南北两大区,其中南区又分四个采区,一、二、四采区已采完,现三采区正在回撤,预计2011年年底结束;北区分为五采区、六采区,现五采区为生产采区,六采区为准备采区.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采掘全部实现了综合机械化作业.二、矿井队组在册情况回采队:两个开掘头:十个(掘进头6个,开拓头4个)三、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矿井2008年完成产量300万t;2009年完成产量268.9万t;2010年完成产量300万t;2011年截止目前完成283万吨,预计完成产量330万t .第二章资源储量核查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底.工业指标采用一般工业指标: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70m,原煤最高灰分为40%,原煤最高硫分为3%;参与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地煤层与采矿许可证批准地煤层一致,即矿井批准开采地山西组2#煤层和太原组10、11号煤层.估算边界与采矿许可证批准地范围边界一致.井田内批采2#、10#、1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3831万吨(其中气煤455万吨,1/3焦煤9339万吨,肥煤14037万吨),累计开采动用资源储量3248万吨,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7079万吨.二、各煤层基本情况1、本井田构造属简单类,主要可采煤层属稳定型.2、2010年8月,对xxx井田内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进行核查,编制了《山西省xx煤田xxx煤矿资源储量复核报告》.该报告通过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国土资储备字(2010)361号文预以备案.报告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井田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总量23831万吨{探明地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11549万吨,控制地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10365万吨,推断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83万吨,探明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812万吨,控制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1022万吨}.2011年12月底在原储量复核报告地基础上对矿井年内地开采动用储量、周边小窑开采破坏储量进行分析核算,核算出2011年12月底矿井各可采煤层保有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矿井开采动用储量:706.4万吨,其中采区动用量:596.6万吨,采区出煤量:501.7万吨,采区回采率:84.1%3、截止2011年12月底矿井保有地质储量:23124.6万吨,其中:探明地经济基础储量(111b):11187万吨;控制地经济基础储量(122b):10020.6万吨;探明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1):812万吨控制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022万吨;推断地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3万吨;可采储量:18441万吨.第三章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一、采煤工艺及采掘机械化装备情况1、回采工作面:大采高回采工作面(平均采高4.6m)采用MG-750/1875-GWD采煤机(截深0.8 m), SGZ-1000/1400型封底型输送机、SZZ—1000/750型转载机及SSJ-1400型胶带输送机,副巷采用超前支架进行支护.工作面副巷顺槽配备WC-3Y型顺槽运输车,支架安装、回撤采用WC-40Y型支架搬运车.小采高回采工作面(平均采高2.2-2.5m)采用MGTY-250/600型采煤机(截深0.6 m),工作面选用SGZ-764/630封底型输送机,顺槽采用SZZ-764/160型转载机及SSJ-1000型输送机.2、开掘工作面采用EBZ-200、260型综掘机配合SSJ-1000型输送机掘进,临时支护采用机载前探梁支护.二、矿井队伍摆布及工作面情况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一个大采高、一个小采高.大采高工作面长度230m,采高4.6m,因2#下煤层赋存不稳定,夹矸较厚,实际煤层有益厚度为4m,煤层容重为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9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990t,日产量为89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24万吨,年产量288万吨.小采高工作面开采2#上煤层,煤层厚度平均 2.2m,工作面长度230m,煤层容重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9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410t,日产量为37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10万吨,年产量120万吨.1、2012年矿井采面摆布情况:(1)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2-512工作面(大采高),单产24万吨,年产量288万吨;2-515工作面由于五采区皮带运输条件及衔接情况,单产按6万吨,年产量72万吨.两个回采队年产360万吨.(2)掘进工作面:五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大采高工作面衔接面2-506工作面;六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2-601工作面,一个头施工六采区准备巷道;下组煤安排两个头施工下组煤首采面,安排三个头施工下组煤开拓巷道.掘进煤量计算公式为A j= 10-4 Y×S i×L i(万t/a)式中: A j——掘进煤量,万t/ a;Y——原煤视密度,取1.35t/m3;S i——巷道纯煤面积,取11m2;L i——巷道年度总长度,取14000m(煤巷);经计算得,掘进煤量为20万吨.(3)、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 A C + A j=360+20=380万t/ a.综上所述,矿井目前生产核定能力为380万t.2、采掘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所需条件矿井需在目前两个回采队基础上增加一个回采队,实现五、六采区及下组煤采区每区一个回采工作面作业方式.(1)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一个大采高回采工作面:2-506工作面(大采高)切巷长度320m,平均采高4.6 m,实际煤层有益厚度为4m,煤层容重为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8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1400t,日产量为110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30万吨,年产量360万吨;因2-506、2-508均为小窑破坏区域,工作面内空巷较多,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大采高工作面遇构造对回采影响较大,固大采高工作面后期年产量只能达到300万吨.六采区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单产10万吨,年产量120万吨.下组煤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11-002工作面单产按12万吨计算,年产量为145万吨.下组煤煤层赋存不稳定,3 m采高工作面最多可布置9个,剩余工作面采高均为2.2 m,下组煤预计后期单产水平仅能达到10万吨.2013-2015年三个回采队年产量可达到565万吨(2015年后五采区大采高及六采区2#上工作面结束,五、六采区全部转入2#下工作面生产,单产6-8万吨).(2)掘进工作面:五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大采高工作面衔接面2-508工作面;六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2-602工作面;下组煤安排两个头施工下组煤衔接面.六采区准备巷道安排一个头,下组煤开拓巷道安排三个头.掘进煤量计算公式为A j= 10-4 Y×S i×L i(万t/a)式中 A j——掘进煤量,万t/ a;Y——原煤视密度,取1.35t/m3;S i——巷道纯煤面积,取13.5m2;L i——巷道年度总长度,取14500 m(煤巷);经计算得,掘进煤量为25万吨.(3)、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 A C + A j=565+25=590万t/ a.第四章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概况(一)矿井各采区排水系统五采区各采掘工作面涌水通过Φ108或Φ159排水管路排至采区水仓,然后排至大巷水沟流出地面;六采区采掘工作面涌水通过Φ108或Φ159排水管路排至六采区材料巷水沟,然后排至大巷水沟流出地面;下组煤经Φ273管路直接排至地面.(二)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83m3/h,最大涌水量167 m3/h.1、北区设计正常涌水量: 50m3/h-60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00m3/h,2010年度实际正常涌水量: 40m3/h-50m3/h,实际最大涌水量:90m3/h-100 m3/h.2、下组煤正常涌水量: 50m3/h-60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00m3/h.(三)校验水泵能否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地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每台水泵地排水能力均大于水泵核定能力,故计算取水泵额定流量280 m3/h.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小时地排量为:280×20=5600m3正常涌水时,24小时地涌水量:83×24=1992 m3最大涌水量时,两台泵20小时地排量为:280×20×2=11200 m3最大涌水量时,24小时地涌水量:167×24=4008 m3计算结果比较,水泵20小时地正常和最大排水能力均超过24小时地正常和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四)水仓容量检验根据正常涌水量在1000m³/h以下时:V≥8Qs(m³)矿井水仓有效容量V为3700m³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Qs为83m³/h<1000m³/h.V=3700 m³>8Qs=8×83=664 m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二、计算过程及结果1、排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排矿井最大涌水量地生产能力计算(1)、五采区排水能力:以正常涌水量Qn50-60m3/h,最大涌量Qm=100m3/h作为能力核定地计算依据.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h排水量:280×1×20=5600 m3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60×24=1140 m3<5760 m3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100×24=2400m3<5760 m3以上计算表明:1台水泵及1趟排水管路工作,备用水泵及管路未投入,20h能排出矿井24h地正常涌水量或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说明排水系统能力较大.①水仓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地型号及技术数据②水仓容积核验: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 m3/h<700 m3/h,水仓容量符合V≥8Q S 要求.8Q S=8×60=480(m3)而北区水仓容积为700 m3>480 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③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计算:An=330 =330×20×288/(10000×0.4)=475万t/a式中: A n:排正常涌水能力B n:工作水泵小时总排水能力取280m3/hP n: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P n=(60×24×330)/120×104=0.4m3/t④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计算:Am=330 =330×20×576/10000×1.05=362万t/a 式中: Am:排最大涌水能力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地能力取576 m3/hPm:为上年度日产吨煤所需排出地最大涌水量P m=(160×24×330)/120×104=1.05 m3/t 经计算北区水泵及管路选择相匹配,排水能力远大于涌水量满足排水要求.2、下组煤中央水泵房排水能力:由于北区水仓现未形成地质报告提供地正常涌水量Qn50-60m3/h 最大涌量Qm=100m3/h作为能力核定地计算依据.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h排水量:280×1×20=5600 m3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60×24=1140 m3<5760 m3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100×24=2400m3<5760 m3以上计算表明:1台水泵及1趟排水管路工作,备用水泵及管路未投入,20h能排出矿井24h地正常涌水量或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说明排水系统能力较大.①水仓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地型号及技术数据②水仓容积核验: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 m3/h<1200 m3/h,水仓容量符合V≥8Q S 要求.8Q S=8×60=480(m3)而北区水仓容积为2000 m3>480 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③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计算:An=330 =330×20×288/(10000×0.4)=475万t/a式中:A n:排正常涌水能力B n:工作水泵小时总排水能力取280m3/hP n: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P n=(60×24×330)/120×104=0.4m3/t④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计算:Am=330 =330×20×576/10000×1.05=362万t/a 式中: Am:排最大涌水能力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地能力取576 m3/hPm:为上年度日产吨煤所需排出地最大涌水量P m=(160×24×330)/120×104=1.05 m3/t 经计算北区水泵及管路选择相匹配,排水能力远大于涌水量,满足要求.五采区排水能力:362万吨.六采区排水能力:120万吨.矿井排水能力:482万吨.第五章供电系统能力核定一、供电系统概况xxx煤矿地面设一座35KV变电站(内设两台16000KVA主变和一台6300KVA主变).其中一回路是从南步亭110KV变电站433开关馈出至xxx35KV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3×150-18.5KM;二回路是从刘家垣110KV变电站471开关馈出至xxx35KV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3×185-14KM.一回路为矿井正常供电电源,二回路为备用电源,一趟使用,一趟热备,两回路上均未分接任何负荷,能保证供电地连续性和可靠性.xxx煤矿35KV变电站6KV系统向全矿各用电地点送电.1、35KV变电站供金山沟风机房一回路(613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70-5.4Km;二回路(614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70-5.4Km.2、35KV变电站供杨坡风机房一回路(615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150-3.7Km;二回路(616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150-3.7Km.3、35KV变电站供平峒变电所一回路(617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185-0.8Km;二回路(618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240-0.8Km.4、35KV变电站供洗煤厂一段母线(623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240-0.8Km;二段母线(632线路),架空线规格为LGJ-3×240-0.8Km.5、北区地双回路供电是从平峒6KV变电所到北区中央变电所,一回路是一趟MYJV22-3×240-8.7/15-5.4Km,二回路是由两趟MYJV22-3×150-8.7/15-5.4Km并联形成.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专用风机与备用风机从变电所一、二回路分别供电,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xxx煤矿供电电源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实现双回路供电电源.xxx煤矿符合供电能力核定地必备条件,矿井供电系统合理,设备、设施及保护装置完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系统运行正常,系统技术档案齐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管理维护制度健全.没有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地设备和淘汰地产品.负荷统计:2012年全矿井总运行负荷为9000KW,洗煤厂最大运行负荷为4500KW,35KV变电站总得运行负荷为13500KW.二、35KV变电站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1、安全载流量校验线路电流计算I=13500÷(×35×0.9)=247A南三线路LGJ-3×150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时为445A(查表).I X=445A>I=247A刘三线路LGJ-3×185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时为515A(查表).I X=512A>I=247A2、线路校验线路LGJ-150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033%/MW.km(查表)其中:矿井负荷为13500MW,线路长18.5km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13.5×18.5×0.033%=8.2%>5%.线路LGJ-185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30%/MW.km(查表)其中:矿井负荷为13500MW,线路长14km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13.5×14×0.03%=5.67%>5%.由以上校验可知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符合要求,电源线路电压降均不符合要求.三、6KV变电站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验1、安全载流量校验线路电流计算6KV变电所一回路I1=4500÷(×6×0.9)=481A6KV变电所一回路线路LGJ-3×185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 时为:I=515AI=515A>I1=481A 能满足要求6KV变电所一回路I2=4500÷(×6×0.9)=481A6KV变电所二回路线路LGJ-3×240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 时为:则I=610AI=610>I=481A 能满足要求2、线路校验线路LGJ-3×185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30%/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4.5×0.8×0.03%=0.1%<5%.线路LGJ-3×240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26%/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4.5×0.8×0.026%=0.09%<5%.由以上校验可知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要求.四、下井电缆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验1、安全载流量校验入井MYJV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线路电流计算I1=4500/(1.732×6×0.9)=481A一回路是MYJV22-3×240-8.7/15-5.4Km线路,允许载流量为I X=515>481,满足要求.二回路是MYJV22-3×150-8.7/15-5.4Km线路,允许载流量为I X=2×395A=790>481A满足要求.线路压降计算北区一回路MYJV22-3×240-8.7/15电缆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003%/MW.km(查表)则北区一回路电缆线路电压降为:ΔU2%=4.5×5.4×0.003%=0.07%<5%.北区二回路MYJV22-3×150-8.7/15电缆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005%/MW.km(查表)则北区二回路电缆线路电压降为:ΔU2%=4.5×5.4×0.005%÷2=0.06%<5%.五、电源线路能力核定计算公式1、南三线路能力计算A=330×16P÷104W=330×16×8190÷(104×12.8) =338(万t/a)式中:P 为线路供电容量当线路允许载流量为445A 时,P=×445×35×0.9=24278.31KW当线路压降为5%时,P=5%÷(0.033%×18.5)=8.19(MW)=8190KW 则线路合理,允许供电容量取8190KW. W为上年度吨煤综合电耗为W=31962000÷2500000=12.8(KWh/t)2、刘三线路能力计算A=330×16P ÷104W =330×16×11900÷(104×12.8)=491(万t/a ) 式中:P 为线路供电容量当线路允许载流量为515A 时,P=×515×35×0.9=28097.37KW当线路压降为5%时,P=5%÷(0.030%×14)=11.9(MW)=11900KW 则线路合理,允许供电容量取11900KW. W 为上年度吨煤综合电耗为12.8(KWh/t) 六、主变压器能力核定计算公式主变压器能力核定计算:A=330×16w 10S 4ψ⋅(万t/a )4013.169.016000'⨯⨯ =330×16×16000×0.9÷12.8÷104 =733万t/a 式中:A —变压器地折算能力,万t/a ; S —工作变压器容量,kVA ; ψ—为全矿井地功率因数,取0.9;w—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同电源线路能力核定计算式采用数.主变技术参数由上述校验和计算可知,电源线路符合规程要求,刘三线、南三线电压损失超过5%,不满足单回路供电要求.根据线路及变压器地能力计算,取其较小值,确定矿井供电系统能力为338万吨/年.七、年产量达到500万吨所需条件若年产量达到500万吨时,下组煤增加1个回采工作面、5个掘进工作面,装机负荷增加2164KW,运行负荷增加1082KW.负荷增加后负荷统计:全矿井总运行负荷为10082KW.洗煤厂最大运行负荷为4500KW,35KV变电站总得运行负荷为14582KW.(一)、35KV变电站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1、线路电流计算I=14582÷(×35×0.9)=267A南三线路LGJ-3×150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时为445A(查表).I X=445A>I=267A刘三线路LGJ-3×185允许载流量:考虑环境温度250C时为512A(查表).I X=515A>I=267A2、线路压降校验线路LGJ-3×150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当cos∮=0.9时,为0.033%/MW.km(查表)其中:矿井负荷为14582MW,线路长18.5km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14.582×18.5×0.033%=8.9%>5%.线路LGJ-3×185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30%/MW.km(查表)其中:矿井负荷为14582MW,线路长14km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14.582×14×0.03%=6.12%>5%.由以上校验可知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符合要求,电源线路电压降均不符合要求.(二)、6KV变电站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验1、安全载流量校验线路电流计算6KV变电所一回路I1=5582÷(×6×0.9)=597A6KV变电所一回路线路LGJ-3×185允许载流量:I=515A I1=597A>I=515A 能满足要求6KV变电所一回路I2=5582÷(×6×0.9)=597A6KV变电所二回路线路LGJ-3×240允许载流量:则I=610A I=610>I=597A 能满足要求2、线路压降校验线路LGJ-3×185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30%/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5.582×0.8×0.03%=0.13%<5%.线路LGJ-3×240线路单位负荷矩时压损失百分数:cos∮=0.9时,为0.026%/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ΔU1%=5.582×0.8×0.026%=0.12%<5%.由上安全载流量及线路压降校验得知:1、南三线、刘三线电压降超过5%,应将线路更换为LGJ-3×240规格地架空线路.2、6KV变电站一回路(617线路)不能满足我矿500万吨产量地要求,需更换为LGJ-3×240.为保证矿井地安全生产,及供电地安全可靠(载流量应为线路允许载流量地80%),需将6KV变电所一、二回路(617、618)线路更换为LGJ-3×300导线(允许载流量为770A).第六章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一、井下运输系统概况运输系统为:五、六采区盘区皮带→北区煤库→北区转载皮带→转载煤库→西区皮带→东区皮带→主斜井煤库→主斜井强力皮带→地面100皮带→地面103皮带→地面选煤厂.二、运输系统设备参数:三、胶带机运输能力计算:1、五采区盘区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g)/[104k1]=300(420×1.42×2.5×0.7×0.9×18×0.8)/(10000×1.1) =509.19万t/a式中: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4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2.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2、六采区一部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g)/[104k1]=300(400×12×2×0.7×1×18×0.8)/(10000×1.1) =219.93万t/a式中: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0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4mC—倾角系数,取C=1V—胶带输送机带速,V=2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3、六采区二部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g)/[104k1]=300(400×12×2×0.7×1×18×0.8)/(10000×1.1)=219.93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0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4mC—倾角系数,取C=1V—胶带输送机带速,V=2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6t/m3g—故障系数,取g=0.84、北区转载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g)/[104k1]=300(420×1.42×2.5×0.7×0.9×18×0.8)/(10000×1.1) =509.19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4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2.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5、西区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22×3.15×0.7×0.9×18×0.8)/(10000×1.1) =471.36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2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6、东区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22×3.15×0.7×0.9×18×0.8)/(10000×1.1) =471.36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2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7、主斜井强力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22×3.15×0.7×0.9×18×0.8)/(10000×1.1) =471.36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2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8、地面100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22×3.15×0.7×0.9×18×0.8)/(10000×1.1) =471.36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2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9、地面103皮带运输能力: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22×3.15×0.7×0.9×18×0.8)/(10000×1.1) =471.36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2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综上所述,我矿胶带运输综合能力为471万吨.三、皮带运输能力达到500万吨所需条件A=300(kB2v r Ct g)/[104k1]=300(420×1.42×3.15×0.7×0.9×18×0.8)/(10000×1.1) =641.58万t/a式中: A—年运输量(万t/a)K—胶带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取K=420B—胶带输送机带宽(m),取B=1.4mC—倾角系数,取C=0.9V—胶带输送机带速,V= 3.15m/s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K1=1.1r—松散煤堆积容重(t/m3),取r=0.7t/m3g—故障系数,取g=0.8运输能力达到500万吨,需要将下组煤强力皮带DTL120/120更换为DTL140/140型强力皮带.第七章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第一节矿井通风基本情况:xxx矿目前布置为一个水平,开采2#上、2#下两个煤层,采用长壁工作面后退式回采方式;共有五个井口,采用三进两回中央分区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一、现阶段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情况1、进风井三个:⑴主平硐,标高+978m、断面10m2,长度750米;平硐配风巷,标高+978m、断面17.4m2,长度1100米;⑵中社斜井,标高+1023.88m、断面8.6m2、坡度12度、长度210m.⑶主斜井, 标高+973m、断面19m2、坡度12度、长度1350m.2、回风井两个:⑴杨坡回风立井,标高+1166m,断面28.26m2,深度242m,上水平为160m;⑵金山沟立井,井口标高+1159m,断面6.8m2,深度200m;二、现阶段矿井矿井主要巷道风量及各采区采面、硐室布置情况:矿井总进风13186m3/min,总回风13345m3/min;南区总入风量为2324m3/min,总回风量2370m3/min,目前有1个回撤面、1个硐室、1个其它配风地点;北区总入风量为10862m3/min,总回风量10975m3/min,目前有2个硐室,1个其它配风地点;五采区总入风量为6042m3/min,总回风量6094m3/min,目前有1回采、1回撤、1准备、2掘进、5个硐室、3个其它配风地点;六采区总入风量为2109m3/min,总回风量2141m3/min,目前有1个准备面、2个掘进面,1个硐室,1个其它配风地点;下组煤总入风量为2194m3/min,总回风量2237m3/min,目前有1个开拓面、2个硐室;三、主扇情况:1、目前,北区杨坡立井安装有两台抽出式轴流通风机,主、备扇型号均为BDK54-8№28,电机功率为2×710KW,风叶角度一级40度、二级35度,现运行1#主扇排风量11201m3/min.负压2650Pa,通风等积孔为4.32m2.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2、南区金山沟立井安装有两台抽出式轴流通风机,主、备扇型号均为FBCDZ-6-NO19,电机功率2×160 KW,一级风叶角度32度、二级风叶角度25度,现运行2#主扇排风量2489m3/min,负压450Pa,通风等积孔2.33m2.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四、 2012年矿井生产及系统状况:根据生产衔接,2011年底,我矿南区回撤完毕,生产计划全部转入北区,同时五采区507回撤完毕.五、矿井地瓦斯情况2010年瓦斯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7.69m3/min,相对涌出量为 1.03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4.53m3/min,相对涌出量为0.61m3/min.第二节矿井风量计算一、上组煤回采工作面、回采备用面及掘进面配风标准:㈠大采高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工作面长度230m,平均采高4.25m,工作面最高气温22℃,最大控顶距为5.375m,最小控顶距为4.575m,瓦斯绝对涌出量1.23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41m3/min.⑴按工作面气象条件选择适宜地风速计算: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Q基本=60×5.375×4.25×0.7×1.0=959.4m3/minQ采=959.4×1.5×1.3×1.0=1871m3/min⑵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100×q CH4×k采=100×1.23×1.6=196.8m3/min⑶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风速计算:Q采=60×V采×S=60×1.0×(5.375+4.575)×4.5/2=1343.3m3/min⑷按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人数计算:Q采=4N=4×112=448 m3/min经过上述1~4计算,由上述计算结果取最大值1871m3/min,大采高回采工作面配风结果为1871m3/min.⑸工作面风速验算①工作面最低风速:V小=Q采/(H大×L大×60)=1871/(4.65×5.375×60)=1.25m/s>0.25m/s ,符合规定.②工作面最高风速:V大=Q采/ (H小×L小×60)=1871/(4.0×4.575×60)=1.70m/s<4m/s,符合规定.经验算工作面配风量在1871m3/min时,风速符合规定,能满足通风要求.所以大采高回采工作面需要风量为1871m3/min.㈡大采高准备面风量计算:Q大采高备≥1/2 Q大采高=1/2×1871=936m3/min则大采高备用面配风量为936m3/min㈢小采高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工作面长度230m,平均采高2.2m,工作面最高气温22℃,最大控顶距为4.285m,最小控顶距为3.655m,瓦斯绝对涌出量0.32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1m3/min.⑴按工作面气象条件选择适宜地风速计算: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Q基本=60×4.285×2.4×0.7×1.3=561.5m3/minQ采=561.5×1.1×1.3×1.0=803m3/min⑵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100××k采=100×0.32×1.6=51.2m3/min⑶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风速计算:Q采=60×V采×S=60×1.1×(4.285+3.655)×2.2/2=576m3/min⑷按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人数计算:Q采=4N=4×112=448 m3/min经过上述1~4计算,由上述计算结果取最大值803m3/min,小采高回采工作面配风结果为803m3/min.⑸工作面风速验算①工作面最低风速:V小=Q采/(H大×L大×60)=803/(2.4×4.285×60)=1.3m/s>0.25m/s ,符合规定.②工作面最高风速:。

龙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龙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龙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核定龙东煤矿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核定是确保煤矿正常运营以及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步骤。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龙东煤矿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本报告。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煤矿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核定后的生产能力。

2. 背景2.1 龙东煤矿概述龙东煤矿位于XX省,占地面积1000亩。

煤矿拥有一系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安全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核定目的生产能力的核定目的在于:确保龙东煤矿的产量符合国家规定,保障煤矿正常运营并满足市场需求。

3. 生产设备3.1 设备概况龙东煤矿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 - 采掘设备:包括履带式矿用叉车、煤矿爆破设备等; - 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带、皮带机等; - 粉煤设备:包括煤粉破碎设备、煤粉分级设备等。

3.2 设备参数以下是龙东煤矿的主要生产设备参数:设备名称型号单位产能采掘设备履带式矿用叉车2000 吨/小时煤矿爆破设备XXX XXX输送设备输送带3000 吨/小时皮带机XXX XXX粉煤设备煤粉破碎设备XXX煤粉分级设备XXX XXX4. 生产工艺流程4.1 工艺概况龙东煤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1. 采矿:使用履带式矿用叉车进行采矿作业,采矿速度为2000吨/小时。

2. 爆破:使用XXX设备进行煤矿爆破,爆破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保证。

3. 输送:采用输送带和皮带机进行煤炭的输送,输送速度为3000吨/小时。

4. 粉煤加工:使用煤粉破碎设备将煤炭粉碎成所需粒度,然后使用煤粉分级设备进行分级处理。

4.2 工艺流程图graph TDA[采矿] --> B[爆破]B --> C[输送]C --> D[粉煤加工]5. 生产能力核定根据所提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我们进行了生产能力的核定。

核定结果如下:设备名称单位产能数量总计采矿设备2000 吨/小时 5 10000 吨/小时输送设备3000 吨/小时 2 6000 吨/小时粉煤设备XXX XX XXX综合以上数据,龙东煤矿的生产能力为:10000吨/小时(采矿产能) + 6000吨/小时(输送产能) + XXX(粉煤设备产能)。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以煤炭资源的需求最为突出。

而煤炭资源开采的核心——煤炭矿山,也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为提高煤炭矿山的安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规定了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用于准确评估煤矿生产能力、从而提高其利润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一、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是什么?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简称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是煤炭资源开采的法定管理文书。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涉及到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调整产量、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的基础性工作。

二、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的执行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管理法规定,所有拥有煤炭资源的开采企业必须制定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这份报告需提交至上级资源煤炭主管部门,以便对煤矿生产能力进行审核。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应基于实际情况,精准反映煤炭矿山的综合能力,主要核定以下项目:1、生产设备及完整生产线的数量和状况;2、现有资源储量的数量;3、生产设备和人员的运用效率;4、煤炭矿山的安全生产标准;5、煤炭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需按照国家技术标准编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的作用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可以精准核算煤炭矿山的生产能力和潜能,从而制订出更为科学、准确的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标准。

此外,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评估煤炭资源的储量和产出可能,核实煤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2、指导煤炭矿山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3、保障煤炭矿山安全生产的合理运营;4、理清煤炭矿山的企业融资,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姿势;5、发挥煤炭行业的战略作用,带动冶金、电力、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煤炭矿山生产能力核定报告存在的问题1、数据不够准确:有些煤矿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够准确。

例如,一些煤矿不遵守法律法规,天然气、水文、地质等数据一直没有通过采样和试验等真正的表现。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煤矿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益,我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以便申请核定煤矿的生产能力。

以下是该报告的内容。

一、煤矿基本情况我所在的煤矿位于市区,地处于山脉的山区,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的开采,我矿的煤炭资源已进入了深度开采阶段。

根据前期评估,矿区内煤炭资源储量为XXX亿吨,主要煤种煤。

二、煤层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我矿的煤层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厚度均匀,含矸率较低,煤质较好。

煤层倾角为XX度,走向为XXX。

煤层的开采深度一般为XXX米,最大开采深度达到了XXX米。

煤层的覆岩情况和煤层节理等方面的特征都符合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

三、矿井设施及设备我矿的井筒布置合理,井口周围安全设施完备,包括矿区内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安全出口等。

矿井设备、运输设备、采煤设备等设施齐全,设备运转良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

同时,我矿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矿山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系统等安全设备,能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安全生产措施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我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其次,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再次,落实瓦斯抽采、通风、防尘等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内的气体浓度、通风状况和防尘设备的运行状态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加大监测力度,提高事故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生产能力核定根据以上的矿井基本情况及安全措施,我矿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核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矿的年产煤炭能力为XXX万吨。

该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可以作为我矿今后生产经营的依据,也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生产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六、生产效益我矿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益。

首先,我矿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可以满足供应需求。

其次,我矿所生产的煤炭在市场上具备较高的竞争力,销售畅通。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核定某公司矿山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二、报告背景某公司拥有一座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矿山实际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决定对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

三、核定方法本次核定采用两种方法:标准产量法和全面调查法。

1、标准产量法标准产量法是通过计算矿山在一定时间内的标准单位矿石的产量,确定矿山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首先,根据矿石的性质,制定矿山生产标准;然后,根据矿山的生产制度、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情况确定标准单位时间的生产量;最后,根据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的差异确定矿山的生产能力。

2、全面调查法全面调查法是通过对矿山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调查,统计生产数据,计算出实际生产能力。

对矿山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调查,包括采矿工艺、开采方式、运输系统、矿石质量等方面,确定每个环节的生产量和效率;然后将各环节的生产数据相加,计算出整个生产流程的生产能力。

四、核定结果1、标准产量法核定结果通过标准产量法核定,某公司矿山的标准产量为每年80万吨,可持续生产时间为300天,故矿山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为每年240万吨。

2、全面调查法核定结果通过全面调查法核定,某公司矿山的生产能力为每年250万吨。

因为两种方法核定结果不完全相同,结合实际情况,以全面调查法核定的结果为准。

五、评价与建议某公司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与标准产量略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矿山的生产制度、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改善:1、优化生产制度,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更新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3、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是对某公司矿山生产能力核定的报告,本报告的目的是为公司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评价公司在生产制度、工艺流程、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为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提供建议。

云顶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云顶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云顶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云顶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一、前言云顶煤业是一家位于山西省的煤炭企业,是山西煤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和生产管理,我们于近期进行了生产能力核定,并编制了该报告书,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二、核定范围本次生产能力核定主要包括云顶煤业所有的生产线,涵盖生产的主要产品煤炭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实际状况。

三、核定方法本次生产能力核定主要使用以下的方法和技术:1. 核算就地能力首先,我们对云顶煤业各个煤矿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包括煤矿生产工艺流程、年平均产量和生产时间等参数进行统计,得出各煤矿就地生产能力的估算值。

2. 改进临界分析法为了对各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采用了改进的临界分析法,通过对某一变量变化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更为准确地计算出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3. 现场数据采集在核定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客观实际的生产数据纳入评估的考虑范围,使用现场数据采集仪器和设备对云顶煤业生产线的生产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及对生产线的状况和工序进行现场观察和测量,为最后的评估结果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核定结果根据以上的核定方法和技术,我们对云顶煤业进行了生产能力和效率的评估,结果如下:1. 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的临界分析法计算,云顶煤业的总生产效率为85%,各煤矿生产效率分别为:陶矿:78%永煤:82%东安:88%2. 生产能力根据核算就地生产能力的方法,云顶煤业的总生产能力为550 万吨,各煤矿生产能力分别为:陶矿:160 万吨永煤:200 万吨东安:190 万吨以上评估结果是根据我们的核定方法得出的估算值,仅作为参考依据,实际数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

五、结论云顶煤业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文件和参考依据,将对云顶煤业今后的企业发展和经营活动产生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xxx煤矿⽣产能⼒核定报告500WT⽣产能⼒核定报告书xxx煤矿⼆〇⼀三年⼗⼀⽉⼀⽇⽬录第⼀章矿井⽣产现状-------------------------------2 第⼆章资源储量核查-------------------------------3 第三章采掘⼯作⾯能⼒核定-------------------------4 第四章井下排⽔系统能⼒核定-----------------------7 第五章供电系统能⼒核定---------------------------12 第六章井下运输系统能⼒核定-----------------------20 第七章通风系统能⼒核定---------------------------28 第⼋章压风系统核查情况---------------------------42第九章洗煤⼚洗煤⽣产系统能⼒核定-----------------45 第⼗章地⾯⽣产系统能⼒核定-----------------------48 第⼗⼀章各系统能⼒核定结果-------------------------49第⼀章矿井⽣产现状⼀、主要⽣产系统、采掘⼯艺、开拓⽅式和开采⽅法、⽔平、采区划分。

矿井开拓⽅式为⽴井、斜井和平硐混合式开拓⽅式。

矿井现有⼀个开采⽔平(xxxx⽔平),⼀个准备⽔平(xxxx⽔平)。

xxx ⽔平现分南北两⼤区,其中南区⼜分四个采区,⼀、⼆、四采区已采完,现三采区正在回撤,预计2011年年底结束;北区分为五采区、六采区,现五采区为⽣产采区,六采区为准备采区。

矿井采⽤⾛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采掘全部实现了综合机械化作业。

⼆、矿井队组在册情况回采队:两个开掘头:⼗个(掘进头6个,开拓头4个)三、近⼏年⽣产完成情况矿井2008年完成产量300万t;2009年完成产量268.9万t;2010年完成产量300万t;2011年截⽌⽬前完成283万吨,预计完成产量330万t 。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xxx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xxx煤矿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以确保其生产能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煤矿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进一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和安全性。

2. 煤矿概况2.1 煤矿基本信息•煤矿名称:xxx煤矿•煤矿所在地:XXX省XXX市•经营者:XXX公司•矿井设计产能:XXX吨/年•矿井实际产能:XXX吨/年2.2 煤矿设备及生产工艺2.2.1 设备情况•煤矿设备 1:–类别:采矿机–型号:XXX型–数量:XXX台–产能:XXX吨/小时•煤矿设备 2:–类别:运输设备–型号:XXX型–数量:XXX台–产能:XXX吨/小时2.2.2 生产工艺•采煤工艺:XXXX工艺•煤炭加工工艺:XXXX工艺•煤矿排放治理工艺:XXXX工艺3. 生产能力核定方法为了准确核定xxx煤矿的生产能力,本次核定采用以下方法:•通过对煤矿设备公称产能和实际生产情况的对比分析;•结合煤矿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计划,对每个工序的产能进行统计和核算;•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煤矿的产能进行合理评估。

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经过对xxx煤矿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核实,得出以下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煤矿公称产能为XXX吨/年;•经核实,煤矿实际产能为XXX吨/年;•煤矿生产能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5. 产能提升建议虽然xxx煤矿的生产能力已达到或超过核定要求,但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和降低安全风险,建议煤矿管理者:1.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运行高效稳定;2.引进先进的采煤工艺和煤炭加工设备,提高生产效率;3.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定期进行生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6. 结论通过本次生产能力核定报告,我们确认xxx煤矿的生产能力已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但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和安全性,上述产能提升建议值得煤矿管理者的重视和实施。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和评估。

生产能力核定是煤矿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核定能够准确评估公司的生产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公司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 公司概况某煤矿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某省某市的煤炭资源丰富地区。

公司拥有先进的煤矿设备和技术团队,并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煤矿开采和销售业务,年生产煤炭数量稳定增长,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为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进行生产能力核定是必要的。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法生产能力核定主要采用以下步骤进行:3.1 数据搜集通过对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包括生产产量、生产时间、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了解周边矿山和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情况,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3.2 能力分析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和对周边矿山的了解,对公司当前的生产能力进行分析。

将生产产量、生产时间和设备运行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水平。

3.3 能力评估根据能力分析的结果,评估公司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要求。

并结合市场前景和竞争态势,对公司的未来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经过上述步骤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生产能力核定结果:某煤矿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为年产煤炭xxxx万吨,以实际生产能力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计划,预测公司未来三年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煤炭xxxx万吨。

这一能力水平将能够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论通过对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的核定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水平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得到准确的生产能力数据和评估结果,公司可以更好地制定未来发展计划、调整生产策略,为持续增长和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是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的内容,通过对公司生产能力的核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薛湖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薛湖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薛湖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薛湖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一、概述薛湖煤矿是一家以煤炭开采为主的企业,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北部,地处豫西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

为保障煤炭供应,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我司进行了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并于近期出具了《薛湖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二、核定依据1.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本次核定依据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法规》、《煤炭产业政策》等法规及文件,确保煤矿生产全程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2.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采掘、矿山运输、煤炭加工等环节,我们对所涉及设备、人员、能耗等要素进行了细致测算,确保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历史生产数据本次核定参考了薛湖煤矿的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能、产量、能耗等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本次核定的生产能力计划和生产计划。

三、核定结果按照上述核定依据,我们测算出薛湖煤矿的生产能力为每年生产煤炭200万吨,矿井日产能力为5000吨,在煤矿生产中的能耗为10%。

该生产能力计划充分考虑了煤炭市场需求及向环保、安全、高效、资源型企业转型等全局大势。

同时,生产计划中还考虑到了煤炭市场的季节性波动、设备维修、人员休假等因素。

四、生产能力应用1.企业生产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将作为企业煤炭生产的依据,指导企业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整个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提高产能及生产效率,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能耗管理生产能力核定能够通过对能耗的测算,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能耗情况,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节能方案,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环保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将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秉持“建矿治矿,节约用煤”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实施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更好地适应环保政策。

五、结论本次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出具,不仅为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和数据基础,同时也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产能⼒核定报告⽬录第⼀章概述 (1)第⼀节核定⼯作的简要过程 (1)第⼆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第三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2)第四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产能⼒ (2)第⼆章煤矿基本概况 (2)第⼀节⾃然属性 (2)第⼆节矿井建设情况 (14)第三节煤矿⽣产现状 (14)第三章煤矿⽣产能⼒核定计算 (16)第⼀节资源储量核查 (16)第⼆节主井提升系统⽣产能⼒核定 (20)第三节副井提升系统能⼒核定 (23)第四节井下排⽔系统能⼒核定 (23)第五节供电系统能⼒核定 (25)第六节井下运输系统能⼒核定 (28)第七节采掘⼯作⾯能⼒核定 (30)第⼋节通风系统能⼒核定 (33)第九节地⾯⽣产能⼒系统核定 (54)第⼗节压风、灭尘、⽡斯抽排、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 (55)⽡斯抽采达标煤量核定 (55)抽采达标能⼒核定 (65)第⼗⼀节安全程度、监测监控情况 (70)四章煤矿⽣产能⼒核定结果 (72)第⼀节各环节能⼒核定结果分析 (72)第⼆节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72)第三节煤矿⽣产能⼒核定结果 (72)第五章问题与建议 (73)第⼀节各⽣产系统(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73)第⼆节建议采取的整改措施 (73)第⼀章概述第⼀节核定⼯作的简要过程本公司受⽩⼭市道清煤矿嘉懋公司六道江井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吉林省能源局关于进⼀步加强煤矿⽡斯防治⼯作的通知》(吉能煤炭【2012】238号⽂件,我单位组建了矿井⽣产能⼒核定⼩组,任命了核查组长,配备了有关专业⼈员和各专业技术专家。

本着合法、科学、公正的原则,以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矿井的各主要⽣产系统能⼒进⾏核查与核定。

依据《煤矿⽡斯抽采达标暂⾏规定》的有关标准,严格按照⽡斯抽采达标煤量进⾏核定⽣产能⼒,并同时进⾏了抽采达标能⼒核定。

通过深⼊现场和井下、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科学计算和分析,按《标准》规定,以煤矿最薄弱的⽣产系统能⼒为最终的核定⽣产能⼒。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doc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doc

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XXX设计院二〇一四年十一月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曲江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核定资质单位负责人: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丰城矿务局二〇一四年十一月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前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志着一个独立完整的煤炭生产系统正常的产出水平,是反映煤矿技术经济特征的基本指标。

科学合理地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是加强煤矿生产能力管理的基础,是指导煤矿科学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

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曲江矿井(以下简称曲江矿井)于2003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设计服务年限54.8a。

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t/a,后复核结果为81万t/a。

针对国家煤矿安监局2014年8月19日来曲江矿井检查提出的要求重新核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意见,现根据2014年6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4〕61号),2014年10月至11月对曲江矿井生产能力进行了重新核定,并编制了本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本次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是:对矿井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及选煤厂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对矿井压风、防灭火、防尘、通信、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及降温制冷系统能力进行核查;对矿井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进行核查;提出矿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在矿井生产能力核定过程中,核查人员严格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及《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核定,矿井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了积极配合,在此表示感谢!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目录1 概述 (1)1.1 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 (1)1.2 生产能力核定工作过程简述 (1)1.3 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依据 (2)1.4 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2)1.5 最终确定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2)2 矿井基本情况 (3)2.1 自然属性 (3)2.2 矿井建设情况 (10)2.3 矿井生产现状 (10)3 矿井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14)3.1 矿井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查 (14)3.2 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6)3.3 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7)3.4 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9)3.5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21)3.6 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 (23)3.7 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26)3.8 瓦斯抽采达标生产能力核定 (40)3.9 地面生产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46)3.10 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 (48)3.11 其他安全生产系统核查情况 (51)3.12 矿井安全程度核查情况 (55)4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及分析 (56)4.1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环节)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56)4.2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初定 (56)4.2 矿井资源储量保障程度分析 (56)4.3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确定 (57)4.4 导致矿井生产能力变化的因素 (57)5 问题及建议 (58)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附件:1、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表2、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3、《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2008.12)4、《曲江矿井开拓方案》5、关于《江西省丰城曲江矿井(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赣国土资储备字[2014]38号)6、关于《江西省丰城曲江矿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06]94号)7、《关于2013年度生产矿井储量动态审查结果的通报》(赣煤集团生字[2014]20号)8、《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批复(2014.10)9、《关于二〇一二年省煤炭集团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赣煤行管字[2012]204号)10、《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011.08)11、《曲江公司瓦斯抽采达标基础条件评判报告》(2013.12)12、《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B4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及抽采半径考察研究报告》(2013.05)13、《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及防突措施优化研究报告》(2010.10)14、《关于江西省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B4煤层残存瓦斯含量的说明》(2011.1)15、《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验报告》(2013.08)16、《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2013.08)17、《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验报告》(2013.08)18、《关于同意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洗煤厂改扩建的批复》(赣煤集团资字[2007]142号)19、《关于成立安全生产领导管理小组的通知》(曲煤安字[2014]186号)20、2014年~2017年采掘工程规划平面图21、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含地层综合柱状图)、供电系统图、排水系统图、运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XXX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1 概述1.1 生产能力核定必备条件通过现场核查,曲江矿井“三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齐全有效,依法组织生产,无非法、违法行为;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各安全、生产系统健全完善,运行正常;矿井生产布局合理,生产技术装备等符合规定;有完备的设计、图纸等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WT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xxx煤矿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目录第一章矿井生产现状-------------------------------2第二章资源储量核查-------------------------------3第三章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4第四章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7第五章供电系统能力核定---------------------------12第六章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20第七章通风系统能力核定---------------------------28第八章压风系统核查情况---------------------------42第九章洗煤厂洗煤生产系统能力核定-----------------45第十章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48第十一章各系统能力核定结果-------------------------49第一章矿井生产现状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和平硐混合式开拓方式。

矿井现有一个开采水平(xxxx水平),一个准备水平(xxxx水平)。

xxx水平现分南北两大区,其中南区又分四个采区,一、二、四采区已采完,现三采区正在回撤,预计2011年年底结束;北区分为五采区、六采区,现五采区为生产采区,六采区为准备采区。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采掘全部实现了综合机械化作业。

二、矿井队组在册情况回采队:两个开掘头:十个(掘进头6个,开拓头4个)三、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矿井2008年完成产量300万t;2009年完成产量268.9万t;2010年完成产量300万t;2011年截止目前完成283万吨,预计完成产量330万t 。

第二章资源储量核查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底。

工业指标采用一般工业指标: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70m,原煤最高灰分为40%,原煤最高硫分为3%;参与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的煤层与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煤层一致,即矿井批准开采的山西组2#煤层和太原组10、11号煤层。

估算边界与采矿许可证批准的范围边界一致。

井田内批采2#、10#、1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3831万吨(其中气煤455万吨,1/3焦煤9339万吨,肥煤14037万吨),累计开采动用资源储量3248万吨,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7079万吨。

二、各煤层基本情况1、本井田构造属简单类,主要可采煤层属稳定型。

2、2010年8月,对xxx井田内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进行核查,编制了《山西省xx煤田xxx煤矿资源储量复核报告》。

该报告通过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国土资储备字(2010)361号文预以备案。

报告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井田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总量23831万吨{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11549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10365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83万吨,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为812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1022万吨}。

2011年12月底在原储量复核报告的基础上对矿井年内的开采动用储量、周边小窑开采破坏储量进行分析核算,核算出2011年12月底矿井各可采煤层保有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

矿井开采动用储量:706.4万吨,其中采区动用量:596.6万吨,采区出煤量:501.7万吨,采区回采率:84.1%3、截止2011年12月底矿井保有地质储量:23124.6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11187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0020.6万吨;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812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02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3万吨;可采储量:18441万吨。

第三章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一、采煤工艺及采掘机械化装备情况1、回采工作面:大采高回采工作面(平均采高4.6m)采用MG-750/1875-GWD采煤机(截深0.8 m), SGZ-1000/1400型封底型输送机、SZZ—1000/750型转载机及SSJ-1400型胶带输送机,副巷采用超前支架进行支护。

工作面副巷顺槽配备WC-3Y型顺槽运输车,支架安装、回撤采用WC-40Y型支架搬运车。

小采高回采工作面(平均采高 2.2-2.5m)采用MGTY-250/600型采煤机(截深0.6 m),工作面选用SGZ-764/630封底型输送机,顺槽采用SZZ-764/160型转载机及SSJ-1000型输送机。

2、开掘工作面采用EBZ-200、260型综掘机配合SSJ-1000型输送机掘进,临时支护采用机载前探梁支护。

二、矿井队伍摆布及工作面情况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一个大采高、一个小采高。

大采高工作面长度230m,采高4.6m,因2#下煤层赋存不稳定,夹矸较厚,实际煤层有益厚度为4m,煤层容重为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9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990t,日产量为89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24万吨,年产量288万吨。

小采高工作面开采2#上煤层,煤层厚度平均2.2m,工作面长度230m,煤层容重 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9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410t,日产量为37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10万吨,年产量120万吨。

1、2012年矿井采面摆布情况:(1)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2-512工作面(大采高),单产24万吨,年产量288万吨;2-515工作面由于五采区皮带运输条件及衔接情况,单产按6万吨,年产量72万吨。

两个回采队年产360万吨。

(2)掘进工作面:五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大采高工作面衔接面2-506工作面;六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2-601工作面,一个头施工六采区准备巷道;下组煤安排两个头施工下组煤首采面,安排三个头施工下组煤开拓巷道。

掘进煤量计算公式为A j= 10-4 Y×S i×L i(万t/a)式中: A j——掘进煤量,万t/ a;Y——原煤视密度,取1.35t/m3;S i——巷道纯煤面积,取11m2;L i——巷道年度总长度,取14000m(煤巷);经计算得,掘进煤量为20万吨。

(3)、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 A C + A j=360+20=380万t/ a。

综上所述,矿井目前生产核定能力为380万t。

2、采掘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所需条件矿井需在目前两个回采队基础上增加一个回采队,实现五、六采区及下组煤采区每区一个回采工作面作业方式。

(1)回采工作面:五采区布置一个大采高回采工作面:2-506工作面(大采高)切巷长度320m,平均采高4.6 m,实际煤层有益厚度为4m,煤层容重为1.35t/m3,工作面日循环个数为8个,循环产量(按有益厚度计算为)1400t,日产量为11000t,月单产按27天计算为30万吨,年产量360万吨;因2-506、2-508均为小窑破坏区域,工作面内空巷较多,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大采高工作面遇构造对回采影响较大,固大采高工作面后期年产量只能达到300万吨。

六采区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单产10万吨,年产量120万吨。

下组煤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11-002工作面单产按12万吨计算,年产量为145万吨。

下组煤煤层赋存不稳定,3 m采高工作面最多可布置9个,剩余工作面采高均为2.2 m,下组煤预计后期单产水平仅能达到10万吨。

2013-2015年三个回采队年产量可达到565万吨(2015年后五采区大采高及六采区2#上工作面结束,五、六采区全部转入2#下工作面生产,单产6-8万吨)。

(2)掘进工作面:五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大采高工作面衔接面2-508工作面;六采区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2-602工作面;下组煤安排两个头施工下组煤衔接面。

六采区准备巷道安排一个头,下组煤开拓巷道安排三个头。

掘进煤量计算公式为A j= 10-4 Y×S i×L i(万t/a)式中 A j——掘进煤量,万t/ a;Y——原煤视密度,取1.35t/m3;S i——巷道纯煤面积,取13.5m2;L i——巷道年度总长度,取14500 m(煤巷);经计算得,掘进煤量为25万吨。

(3)、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A= A C + A j=565+25=590万t/ a。

第四章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概况(一)矿井各采区排水系统五采区各采掘工作面涌水通过Φ108或Φ159 排水管路排至采区水仓,然后排至大巷水沟流出地面;六采区采掘工作面涌水通过Φ 108或Φ159排水管路排至六采区材料巷水沟,然后排至大巷水沟流出地面;下组煤经Φ273管路直接排至地面。

(二)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83m3/h,最大涌水量167 m3/h。

1、北区设计正常涌水量: 50m3/h-60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00m3/h,2010年度实际正常涌水量: 40m3/h-50m3/h,实际最大涌水量:90m3/h-100 m3/h。

2、下组煤正常涌水量: 50m3/h-60m3/h,设计最大涌水量:100m3/h。

(三)校验水泵能否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每台水泵的排水能力均大于水泵核定能力,故计算取水泵额定流量280 m3/h。

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小时的排量为:280×20=5600m3正常涌水时,24小时的涌水量:83×24=1992 m3最大涌水量时,两台泵20小时的排量为:280×20×2=11200 m3最大涌水量时,24小时的涌水量:167×24=4008 m3计算结果比较,水泵20小时的正常和最大排水能力均超过24小时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符合规程要求。

(四)水仓容量检验根据正常涌水量在1000m³/h以下时:V≥8Qs(m³)矿井水仓有效容量V为3700m³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Qs为83m³/h<1000m³/h。

V=3700 m³>8Qs=8×83=664 m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二、计算过程及结果1、排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排矿井最大涌水量的生产能力计算(1)、五采区排水能力:以正常涌水量Qn50-60m3/h,最大涌量Qm=100m3/h作为能力核定的计算依据。

正常涌水时,1台泵工作,20h排水量:280×1×20=5600 m3正常涌水时,24h涌水量:60×24=1140 m3<5760 m3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100×24=2400m3<5760 m3以上计算表明:1台水泵及1趟排水管路工作,备用水泵及管路未投入,20h能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或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说明排水系统能力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