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与灵活变通——政府文件中汉语四字句的外宣翻译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直译就是既要忠实于原文,符 合 源 目 的 语 的 需 要 ,
3 . 2 直译加注法
又 要 符 合 原 文 文 体 形 式 结 构 的 一 种 翻 译 方 法 ,它 是 最 常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出翻译活动一定要正
见的一种翻译方法,被广为使用。而意译则是指在直译 确地表现与原文一致对等的信息,只有相互对等了才能
工 作 报 告 》中
语 的 翻 译 ,需 要 译
够
反
映原
表现的
,让 目 的 语 读
够普
,奈 达 这 一
的
正好《工报Fra bibliotek告 》中
语的翻译有积极的指导和
。
2.《
报 告 》的 文 字 特 点
《 工 作 报 告 》从 性 质 来 看 是 政 府 公 文 ,语 言 上
简 练 、精 确 、
,可 以 主 要 从 词 汇 、句 子 、段 落 三 方
痫狂英语 理论版圆
CRAZY ENGLISH PRO
《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
— 以 2 0 1 7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为例
李燕鸿陈素数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湖 北 武 汉 430068)
摘 要 :以 2 0 1 7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英 译 版 为 例 ,探 讨 对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四 字 词 语 的 翻 译 情 况 ,了 解 中 英 语 言 习 惯 差 异 ,从 而 找 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四 字 词 语 的 翻 译 策 略 ,主 要 通 过 直 译 与 意 译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直 译 加 注 法 这 两 种 策 略 来 讲 解 ,从 词 汇 层 面 进 一 步 帮 助 外 国 人 民 及 国 际 社 会 更 真 实 清 楚 地 了 解 中 国 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及 其 他 各 个 方 面 的 发 展 。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一、引言
政府外宣文本主要是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党和政府的文件和工作报告等,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官方形式和重要渠道,是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途径。随着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政府的外宣信息备受关注。如何提高政府外宣翻译的质量,增强政府对外宣传的效度,已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作者:吕萱牛新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要: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目的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宣翻译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中国政府的信息,而信息传递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形象。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外宣文本的功能和文本类型,并从词汇和句法层面探讨了政府外宣翻译的方法。
文中多次出现“海洋”,然而译成英文时,根据其上下文含义,分别用”sea,marine“和”maritime“来表达。这种灵活变通的方法避免了译文中的过度重复,不同的搭配也体现了译文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二)句子层面
1.汉语无主句的处理
所谓“无主句”是指只有谓语部分而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这种类型的句子在政府外宣文本中随处可见。然而英语中的无主句要少得多;因此,汉译英时必须补充缺省的主语,才能使句子完整。尤其是在对外宣传政策时,添加主语可以加强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表明国家的坚定立场。例如:
(1)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The seas are our valuable national territory. We will steadfastly promote land and marine development in a coordinated way,fully implement China’s marine strategy,develop the marine economy,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resolutely uphold 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build China into a maritime power.
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
·文艺之窗·193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武汉东湖学院 刘 楠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外宣翻译就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桥梁,是国家传播民族文化的窗口。
在外宣翻译中需要注意介绍中国发展的实际和符合外国受众的需求,所以对从事对外传播翻译工作的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义友先生曾提出了“外宣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黄义友,2004)。
这就告诉我们外宣翻译的独特性,不能完全按照我们汉语的思维习惯,而要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
外宣翻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外性,它的对象是国外读者。
但是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多带有典型国情色彩的事务和观念,很多国内流行的说法和表达不太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如何克服翻译中的这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就要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翻译中虽然始终强调“忠实”的原则,但不意味着对原文形式和内容的亦步亦趋。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对内可行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对外就合适,对内和对外要有区别,必要时要允许某种程度上的“双轨制”,甚至允许原文和译文“各行其是”,这就要熟悉和了解汉英读者的不同心理习惯及其相应的文体规范上的差异,对国外读者不熟悉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适当解释,或变通处理。
因此,在外宣翻译中往往需要灵活变通,对原文也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写。
如下面的这个例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鼓励外商来本市投资提出如下意见”这样一段文字是我们在汉语媒体中是经常能看的,在汉语并无不妥,但是翻译成英语之后,就会发现如果完全直译的话,译文是非常臃肿啰嗦的,使得英文读者很难读下去。
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转换分析
发现 :一方面 ,人 类相似 的生理结构、心理感 知决定 了食 物 隐喻在不 同语 言 中的共 同点;另一方面 ,不同 的地理环
境 、宗 教 文 化和 思 维 方 式又 决 定 了 食物 隐喻 的 差异 。
1 9 9 6 .
[ 2 ] 束定芳. 隐喻 学研究 [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 版社 ,2 0 0 0 .
3 】 G e o r g e L a k o f f ,M a r k J o h n s o n . M e t a p h o r s W e L i v e B y [ i ] . 隐 喻 不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 而 且 是 人 们 认 知 世 界 和 [
二 、理 论 基础
丹 麦 心理 学家 R u b i n( 1 9 2 1 :1 5 7 )首 先提 出图形一
陈晓东 ( 2 0 1 3 :1 )提 出了英汉固化 习语表达方式所体现 的 背 景 论 , 之 后 完 型 心 理 学 家 将 其 运 用 于 感 知 组 织 的 研 I C M 的区别与不同,译员在 口译 过程 中所采用 的认知模式对 究 。 当 人 们 感 知 整 个 世 界 时 , 会 自 动 关 注 具 有 突 显 特 性
题 ,提 出 了 “ 避 繁 就 简 、 避 形 就 义 、 直 译 法 ” 等 翻 译 策 其 转 换 规 律 。
略 。 吕文澎 ,喜 慧超 ( 2 0 0 9 )通过 四字格翻 译的描述性和
解 释 性 研 究 , 揭 示 两 者 并 行 发 展 ,相 互 信 息 转 换 的 实 质 。
L o nd o n: R o u t 1 e dg e, 1 9 9 6 .
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
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作者:马奕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期【摘要】汉语时政词汇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方针政策侧重点的变化与新概念、新内涵的引入,各类时政新词的及时对外发布与宣传已成为国家对外展示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以“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意译、“内外有别”以及“忠于政治”三个原则的阐述,进而指出当前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两大难点,并通过对其的阐述和原因分析,为我国今后政治词汇的英译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直译意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外交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各类新事物的蓬勃兴起,各种新观点、新概念也接踵而至,它们当中新生的、与国家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相关的一类词汇,便是时政新词。
国与国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谈到这些新词,在语境差异以及先天文化观念不同所导致的语意接受差异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英译这些词汇,英译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翻译的原则有哪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1.“意译”原则。
首先,汉语时政新词的英译不需要字字对译,因为这类词语所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内涵,所以大部分词语属于中国国内产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俗语”,英语语言中很难找到概念同等的词语来进行对译。
因此在这类词语进行翻译时,需要结合中西方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并辅助以一些便于英语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要的解释性翻译。
例如“豆腐渣工程”这个在汉语里蕴含着丰富释义的时政词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将其英译为beancurd project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寓意,又将词汇丰富的内涵较为完整地传递给受众。
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
90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郑欢欢 范星星★/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摘 要: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且翻阅相关文献后,本文将着重阐述“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运用以及其在汉译英过程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外交文书 四字格 翻译一、外交文书以及四字格的概述相关资料显示,外交文书是一种外交文件,属于政治文献,是国家从事国际联络与外事活动的专用文书。
就其语言特点而言,大都精练简洁、逻辑有理。
外交文书可以分为外交宣言、公报、声明等。
译者翻译外交文书时需要注意其政治性与政策性。
四字格作为汉语的一大语言特征,大致可分为汉语成语和普通词语。
总体而言,四字格言简意赅、形式工整且较为正式,其在外交文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英译汉中四字格的合理运用我们都知道,中英文的语言特点差异较大。
但就外交文书而言,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少共性。
外交文书的语言大都规范简洁,且总体行文流畅。
若英文原文已使用对偶、排比或平行等结构,那么便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汉语的语言优势,合理使用四字格。
试看下文例子。
原文1.On the basis of mutual trust and respect,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with a view to securing a win-win result for all.(姜球霞.2011)译文1.1在相互信任和尊重、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以三方共赢为目的。
(姜球霞.2011)译文1.2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谋求共赢的基础上。
(姜球霞.2011)试比较译文1.1与1.2。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是由”and ”短语组成的平行结构,较为工整,但译文1.1使用了参差不齐的二字词组,使译文在形式上失去平衡,在语音上缺乏节奏。
而译文1.2连用四个四字格词语,在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统一,就语音上增强了音感,在忠于原文的翻译标准基础上,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
就外交文书的翻译而言,忠于原文的内容与表达意思固然是翻译的基础,但若能在内容、形式且语音上达到所谓“信、达、雅”的境界,四字格的使用必不可少。
1中央文献翻译及外宣翻译研究
2 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
冯全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论《红楼》复译中的互文性
邵璐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从诺奖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 ——以莫言小说英译为例
王志勤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倾听、阐释与对话:中外文化交流的桥 梁—哲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
魏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从《脉经》英译实践透视中医古籍英译 的现实意义
外宣翻译标准“信” -语用策略、受众偏好、关联程度
雷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彰显
王建辉 魏家海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目的论视角下的湖湘景点对联英译研究 ——以岳麓书院为例
宇文所安英译《离骚》的隐喻“象思维 ”
29 伍峰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看赵元任对谐 音修辞的顺应性翻译
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3范大祺中央编译局文献部日文处从奈达的翻译标准来看江选的翻译实践4陈大亮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读者意识5王丽丽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政论文章英译的几个常用技巧十八大文件翻译札记6李灵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宣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技巧7滕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机构对翻译活动的规范以中央编译局马列著作及毛著翻译为例8谢海静张琳娜杨丽娟刘冰张伟中央编译局中央编译局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文献翻译部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江选翻译工作的心得和体会9中央文献汉译俄成语翻译浅析10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纵11如何解决党政文献翻译中的问题12外宣英译中的表达策略13王晓妮中央编译局文献部西文处浅谈中央文献翻译中一些常见字词结构和典型句式的处理方法14边彦耀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中的还原翻译15孙显辉中央编译局依循政治的逻辑中央文献英文翻译16肖德强中央编译局文献部俄文处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17刘亮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英文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翻译技巧18冯全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论红楼复译中的互文性从诺奖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以莫言小说英译为例倾听阐释与对话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摘要:虽然有些汉语四字格用语直译也能达意或者在英语里能找到对应词语,但这种毕竟还是少数。
因此,英译汉语四字格用语,最重要的是要摆脱四字格用语色彩多样的字面和其凝练严谨的结构的影响,以避免译文拖泥带水、冗杂累赘,注重词义内涵,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多数情况下可舍“形”取“义”。
关键词:四字格用语外宣翻译翻译策略任何事物都在不断更新中进化发展,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久、古老的汉语语言文字也不例外。
许多旧的表达方法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慢慢地被新的语言形式取代或淘汰。
而作为汉语四字成语、俗语和一些相对固定的四字词组总称的四字格用语,却似乎是个例外,它在走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活跃于现代汉语的各个角落。
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作分不开。
谈及汉语中四字格现象时,王力先生认为:“中国人作文虽讲究炼句,然而其所谓炼句只是着重在造成一个典雅的句子,并非要扩充句子的组织。
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用四个字的短句子,以为这样可以使文章遒劲。
由此看来,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
”一、外宣翻译中的四字用语现象应该说,汉语四字用语(亦称四字格用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字简洁、凝练,结构对称、严谨,语调和谐、悦耳,蕴义丰富、形象等特征,同时,它又以其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修辞多样显示出作为中文中的最重要的一种熟语强大的表现力,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固定词组,因而亦有中国古代汉语文字的“活化石”的美誉。
分析来说,四字格词语以它一般是由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
从语法关系看,词组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
从结构上看,四字格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以随意拆散,重新组合。
而固定词组是一个整体,四个语素不能拆开或随意更换。
论《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英译
论《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英译作者:李丹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8期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中国过去的成就并提出了未来的计划,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更好地翻译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四字词,使世界能够更正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四字词英译;归化政府报告中常用大量的四字词语,是由于四字词语具有规律的韵律,深刻的含义和强大的感染力,使文本具有更大的可读性。
四字词虽然短小,但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使之很难从字面上去翻译,这给译者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通过以下三个例子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面对四字词翻译时,应使用归化的翻译手法,即对四字词进行解释或者诠释,尽可能去使外国读者正确理解其含义。
Eg 1: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Translation: We just have to get through this process, and we can, without question,reinvigorate the economy and ensure its dynamic growth.在上面的例子中,“浴火重生”实际上来自郭沫若先生的杰作,完整的表达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是一种中国的表达,指的是一种坚韧,勇敢,自我提升等精神。
这里的“浴火重生”被翻译成了重新焕发活力,这是克服所有障碍和困难后的重生。
显然,这里采用了归化。
如果直译为灰烬中的凤凰,从火中生存,外国读者会非常困惑,因为凤凰,火和灰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中没有这层含义,从而不能理解领导者建立更美好社会的决心。
而再创辉煌与第一个具有相同的含义。
译者不拘泥于源语言的形式,而是侧重于短语的基本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翻译人员使用“重振”来解释重生和再创,而“动态增长”则表明了发展的未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应用归化来找到目标语言中的类似表达,以使读者完全理解它。
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
亿元 . 比上 年增 长 l 5 %: 地 方 公 共 财 政 预 算 收入 6 3 . 3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a n d p u t a l l he t n e w g r o wt h i f n a n c i a l r e —
常 注 重 用 词 的 高 度准 确 , 特别 是在 意 义 上 具 有 细 微 差
性、 理论性 、 现 实性 和指 导 性 , 涉及 国家 大 政 方 针 和基
本政策 、 政治影 响和国家形象 . 反 映 说 话 人 的 政 治 态
在 对 这 些 四字 词 汇 进 行 翻译 时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分 的模 式 来 翻 译 就 可 以保 证 译 文 在 结 构 上 会 比较 整 齐
wi t h t h e p r o mi s i ng s t y/ e .
时 政 文 本 是 书 面 语 体 中使 用 较 为 广 泛 的一 类 文 体 。它 富有 政治 色 彩 . 主要 是 用 来 阐述 、 说 明、 解 释 某
种观点 、 理论 、 政策 . 达到政治 宣传 和传 达思想 的 目 的 时 政 文 本 具 有 明 确 的 政 治倾 向 , 政 策 敏感 度 高 。 非
s e r ve s on na t i on a l l i ve s s e c ur i n g a nd p r om o ion t a n d
2 . 2 9 b i l l i o n y u a n wa s b e i n g i n v e s t e d i n p h y s i c l a e d u c a —
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转换分析
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转换分析本文以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为理论视点,聚焦认知“焦点突显”,研究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如何通过焦点转换实现传译效果。
研究发现:汉语背景下四字格成语的焦点位置可分为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非固定焦点。
原译文本所蕴含的差异性语言、文化和认知导致焦点位置发生变化,其中针对区别性句法构式,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大体有三种转换模式:正向转换、逆向转换和流动转换。
标签: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焦点突显焦点转换一、引言焦点转换是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认知意识,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焦点中心词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
四字格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现象,其简短、有力的形态表征彰显出独特的语义焦点。
英汉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差异,在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需进行焦点转换。
关于四字格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黄怀飞(2004)对如何解决汉语四字格在英语口译中的问题,提出了“避繁就简、避形就义、直译法”等翻译策略。
吕文澎,喜慧超(2009)通过四字格翻译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揭示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信息转换的实质。
陈晓东(2013:1)提出了英汉固化习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ICM的区别与不同,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模式对等、重合和缺失情况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在口笔译研究领域,针对四字格的研究大都侧重于翻译策略研究,鲜有对英译过程中四字格成语内在认知语义机制进行细致研究,因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所独有的焦点转换经验认知。
本文以图形-背景论为视点,结合政治外宣报告的特点,以2012年至2015年间的全国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四字格成语为语料,观察不同类型的焦点突显特征,探讨不同焦点类型的成语在英译过程中的焦点突显及其转换规律。
二、理论基础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21:157)首先提出图形-背景论,之后完型心理学家将其运用于感知组织的研究。
当人们感知整个世界时,会自动关注具有突显特性的物体,通常我们会把这个物体作为认知上突显的图形,而剩余的部分则是背景,用来衬托图形。
外宣翻译中“内外有别”和“以我为准”的统一
外宣翻译中“内外有别”和“以我为准”的统一外宣翻译是外宣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探索出符合中国外宣翻译的方法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目前“内外有别”的原则在外宣翻译界深入人心。
不过为了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有些学者也提出外宣翻译应“以我为准”。
我们认为应将外宣翻译的“内外有别”和“以我为准”结合起来,而非割裂开来,才能使外宣效果最大化——既不影响受众对译文信息的接受,又能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标签:外宣翻译内外有别以我为准一、引言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正从以经济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逐步转向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明显不匹配,这点看一下当前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就一目了然: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而中国还不足4%。
[1]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外宣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除此之外,从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来看,外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可见一斑。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3年5月22日公布的一项各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个国家中,德国的国家形象最好,中国的国家形象排第9。
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为39%,上升了8%。
这是2005年展开这项民调以来,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比例最高的一年。
[2]尽管该项调查的调查方式存在争议,也容易受到偶然事件的影响,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外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
二、外宣翻译之策略探讨对外宣传离不开对外翻译,且对外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对外宣传的成败。
然而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探索出符合中国外宣英译实际的翻译策略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一方面,我国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指出:对于从事对外传播翻译工作的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别和各自特点,善于把握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内在逻辑及其表达的差别,时刻不忘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去把握翻译,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政治文本中四字格的英译技巧探究
政治文本中四字格的英译技巧探究1. 引言1.1 什么是四字格"四字格"是指一种短小精悍的政治文本表达方式,通常由四个字组成,简明扼要地表达政治观点、主张或口号。
这种形式的文本在政治宣传、社会活动和舆论引导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直接、易记、强调和鼓舞的特点。
四字格常常用于宣传口号、政治标语、横幅标语等形式中,能够快速传达主题,引起人们共鸣,激发情感,影响行为。
在政治文化中,四字格常常被用来表达政府政策、文化理念、社会价值等内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字格在政治文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四字格的简练表达和直观传达,政治文本能够更加生动、有力地传达信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1.2 四字格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four-character text lies in its ability to condense complex political ideas into a succinct and impactful format. Four-character phrases are often used in political speeches, documents, and slogans to embody key principles, values, and goals. This concise form of expression not only facilitates memorization and dissemination but also carrie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realm of politicaldiscourse, four-character text serves as a powerful tool for rallying public support, shaping public opinion, and conveying political messages eff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use offour-character text can enhance the persuasive power of political rhetoric, evoking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among the audience. As such, mastering the translation offour-character text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ly conveying the intended meaning and impact of political messages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anguages.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four-character text effectively enables bett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sters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es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and societies. I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of four-character text in political discourse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public discourse, influencing political decisions, and advancing political agendas.2. 正文2.1 四字格的翻译原则Additionally,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four-character idioms may not always capture their full meaning.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context and underlying message of the idioms when translating them. Translators should strive to convey theintended emotions, cultural nuances, and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the original text.2.2 四字格的翻译技巧Four-character 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olitical texts, and translating them accurately is crucial in convey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tone. Here are some key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four-character idioms in political texts:2.3 四字格翻译中的常见问题Four-character phrases are commonly used in political texts to convey concise and impactful messages.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ranslating these phrases into English,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issues that translators may face.2.4 四字格翻译的实例分析在政治文本中,四字格常常被运用来简洁表达复杂的政策或理念。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语四字成语英译的影响
课改探微新课程NEW CURRICULUM语言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文化的影响。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另一方面,文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才能得以体现。
一、汉语四字成语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成语是一种习惯用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一词的解释是“人民长期以来习用的、形成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些汉语成语生动、简洁、有力、富有想象力,“它们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的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
它们一般来源于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古今各家各派的文学名著、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故事等,通常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反映出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特有的人文状况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语四字成语翻译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是语际间的信息转换,即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同样的信息。
因而译者所要面对的必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然而从本质上说,翻译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译者所面对的实际上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
”由此不难看出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汉语四字成语体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在英译汉语四字成语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的对接,而且还须考虑到文化的对接。
这就要求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了解。
1.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一种极具民族思想的文化现象。
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
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
他们相信上帝的创世之说,《圣经》在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有不少成语就有关于圣经和基督教教义。
政治文本中四字格的英译技巧探究
政治文本中四字格的英译技巧探究在政治文本中,四字格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观点。
在翻译这类文本时,需要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政治文本中四字格的英译技巧,希望能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理解四字格的表达方式四字格是一种古体诗的形式,通常由四个字组成,通过对仗、对偶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政治文本中,四字格常常用于表达政策宣示、社会观点、价值理念等内容。
由于其简练的形式和含蓄的意义,四字格往往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作者的核心观点,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着重把握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二、把握原文情感和意义在翻译政治文本中的四字格时,首先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情感和意义。
政治文本通常具有严肃、庄重的氛围,四字格往往能够凝练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态度。
在翻译时需要注重原文的语境和作者的用词选择,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意义,力求保持原文的表达风格和情感色彩。
三、保持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四字格因其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而备受推崇,翻译时也应该力求保持这种特点。
在选择译词时,需要注意用词的简洁性和力度,避免出现冗长、笨拙的表达方式。
还需要注意句式的平衡和对仗,保持译文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以使译文更具有原文的力度和魅力。
四、使用修辞手法增加表现力在翻译四字格时,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加译文的表现力。
可以通过对仗、排比、押韵等手法来增强译文的语言美感和表达力度。
还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感,进而增强译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注重文化背景和社会差异在翻译政治文本中的四字格时,需要注重文化背景和社会差异的考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有所不同,因此翻译时需要注意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差异,避免出现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意思偏差。
还需要注意译文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力求使译文符合当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
六、注重审美效果和流畅度。
外宣时政文本中四字格词的西译方法研究——以《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为例
外宣时政文本中四字格词的西译方法研究——以《中国关键
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为例
王凡
【期刊名称】《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0)2
【摘要】《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是阐述中国外交理论和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外宣文本,文本中有着大量的四字格词。
通过分析时政文本中四字词的
主要类型,从外宣翻译语言严肃、准确、灵活的要求出发,结合西班牙语的语言特点,总结了语法关系法、删繁就简法、意象省略法、译意增补法、凸显核心法等针对时政文本中四字格词的翻译方法。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王凡
【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45.9
【相关文献】
1.“政治等效”视角下外交新词的英译研究——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为例
2.\"政治等效\"视角下外交新词的英译研究——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为例
3.官方话语中中国特色词汇的韩译问题及翻译方法探析——以《中国关
键词:第一辑(汉韩对照)》为例4.外宣时政文本英译的简化和增补策略
——以《中国关键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为例5.目的论视域下外宣西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研究——以《中国关键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汉西对照)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外有别”原则下的电视新闻外宣英译
“内外有别”原则下的电视新闻外宣英译
代红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外宣担负传播中华文化、发布中国观点、展示国家形象的重任。
电视作为外宣的主要媒介,要遵守''''内外有别''''的外宣基本原则。
该文以电视新闻为外宣载体,探讨''''内外有别''''原则指导下的电视新闻英译,以期提高外宣翻译质量,提升传播效果。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代红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基于"内外有别"原则的海西主题外宣英译策略 [J], 王振南
2."内外有别"原则下的电视新闻外宣英译 [J], 代红
3."内外有别"原则下的电视新闻外宣英译 [J], 代红
4.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英译研究 [J], 郭思瑶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英译原则探析 [J], 龚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式文本中“四字词语”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正式文本中“四字词语”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李琼;宋思阳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2()11
【摘要】四字词语一直普遍存在于汉语正式文本中,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外展示着汉语言的魅力。
本文通过宏观把握翻译适应选择论,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挑选典型案例对官方译本中四字词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探究应如何在正式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适应与选择的平衡。
另外,本文还针对原译本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在原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译文,力求在三个维度上达到适应与选择的平衡。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李琼;宋思阳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2.《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3.从翻译美学的视角解读中央文献四字词语的中西翻译策略
4.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忆大山》为例
5.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忆大山》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内外有别"与"灵活变通"——政府文件中汉语四字句的外宣翻译研究
作者:刘雅峰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名:
大家
英文刊名:GREAT MASTER
年,卷(期):2009(12)
1.思果翻译研究 2004
2.谭云杰;沈金华实用汉译英教程 2003
3.程镇球翻译论文集 2002
4.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7(01)
5.查看详情
6.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1997
7.贾文渡应用翻译功能论 2005
8.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 2006
9.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 2005
10.龚光明翻译思维学 2004
11.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 1993
12.方梦之实用文本雾译英 2003
13.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 1998
1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9
15.喻云根;严维明;于岚;冯庆华翻译教材 1988
1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1990
17.查看详情
18.张斌汉语语法学 1998
19.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 199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j20091202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