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计算简单的总价,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购物场景,计算商品的总价,并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如何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点评和指导,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及其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板书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详细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价:商品的价格,通常指每单位商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商品的个数或重量。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4.创设互动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例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购物时,我们通常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吗?3. 学生回答后,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 单价:指商品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
- 数量:指购买商品的数量。
- 总价: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2. 举例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 例如,一支铅笔的单价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那么总价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得出总价为3元。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 总价 = 单价× 数量- 单价 = 总价÷ 数量- 数量 = 总价÷ 单价4.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一些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
三、应用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进行解答。
- 例如,一本书的单价是20元,小明买了2本,那么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学生解答后,得出答案为40元。
2. 学生互相讨论并解答问题,老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购物时注意这些信息。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购物小票,计算一些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2. 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最优惠的价格等。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__,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__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__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__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__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__,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__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__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如铅笔、橡皮等)、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单价。
2. 提问:如果我们要买这些物品,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单价、数量、总价。
3.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15分钟)1. 出示课件,展示铅笔、橡皮等物品的单价,引导学生观察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4. 出示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买铅笔、橡皮等,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买文具、水果等,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解,巩固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2. 提问: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单价×数量=总价。
3. 教师总结:单价、数量、总价是我们在购物中经常会遇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出示课件,布置课后作业:购买文具、水果等,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果你有50元,你能买多少个单价为5元的铅笔?”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增强学生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使其能够运用除法运算灵活处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
4.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探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单价是指单位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数量;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这三个概念在购物时非常重要,它们帮助我们计算和规划购物预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明去书店买书,一本书的单价是20元,他买了3本,那么总价是多少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单价、数量和总价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它们来解决问题。
首先,对于单价的理解,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惑。他们能够明白单价是指一个商品的价格,但在具体计算时,容易将单价和总价混淆。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单价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单价的概念。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单价、数量和总价 -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单价、数量和总价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
数量:购买商品的数量。
总价: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单价 = 总价÷ 数量数量 = 总价÷ 单价4. 演示实例以购买水果为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5. 练习题1. 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
2. 应用题:根据给定的总价和单价,计算数量。
6. 总结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7. 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购物小票,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培养了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部分。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购物、计费等场景中。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学生学会用图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理解;2.用图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2.学生理解单价和数量对总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2.操作演示法;3.互动交流法。
五、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课件、笔记本电脑、投影仪;3.白板、白板笔、彩色粉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习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购物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思考和了解购物中需要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情形,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和概念,并通过举例讲解,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用图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讲解用图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概念和方法;2.以购物为例,通过让学生猜测或者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方法计算总价;3.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运用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综合应用1.将所学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生活场景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应用课堂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综合应用课堂作业;2.家长对用学到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调研,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作业。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有所获。
同时,因为学生对于所学的概念和定义并不是很熟悉,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进行巩固和拓展,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逐渐提高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感知能力和应用水平。
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创新教学设计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乐乐图片。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52页例4生根据问题列式计算,说出这两道小题都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的。
通过认识新朋友,帮助新朋友解决难题,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1)根据教科书52 页例4 找共同点。
•点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发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议一议:•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求?3.社会实践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数量关系?1.(1)共同点:这两道小题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要求花了多少钱。
(2)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总价。
•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 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生说说生活中用到这些数量关系的地方。
通过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即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多少是已知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接着,让学生标出两个式子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这三个量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建模思想。
巩固提高,学以致用第一关:填空我能行第二关:配对我真棒第三关:夺冠我真牛第四关:挑战我最棒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让学生运用这3个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价的概念;
2.能根据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问题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单价和数量的实物,例如水果、文具等;
2.准备多个购物清单,便于学生实践练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让学生看一看桌上放置的物品,例如水果、文具等,问学生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点;
2.给学生介绍单价的概念,并定义单价是单位数量的价格;
3.举例说明单价的具体计算方式。
2. 单价和数量的含义及关系
1.分配实物让学生尝试在卡片上写出物品的单价和数量;
2.讲解单价和数量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
3. 计算总价
1.给学生发放购物清单,让他们根据清单上的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每个商品的总价;
2.强调计算总价的方法是单价乘以数量;
3.给学生讲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提醒注意单位。
4. 应用练习
1.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
教学总结
1.复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提醒学生注意单位;
3.强调单价和数量在计算总价时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实物操作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通过购物清单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应适当增加练习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正确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 教师总结:在购物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涉及到商品的价格、数量和总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阅读课件,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3. 教师举例说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如:一支铅笔的单价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那么总价是多少?4. 学生尝试解答,并分享解题过程。
5. 教师总结: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组活动要求。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3. 各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尝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构建数学模型。
4.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探索三者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老师到超市购物,看到篮球每个80元,买了3个。
2.引出两个数学问题:a。
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b。
老师买了4千克鱼,你能提一个问题吗?二、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提炼出数量关系。
1.找出两个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a。
第一个问题已知条件:篮球单价80元,买了3个;问题:总价是多少?b。
第二个问题已知条件:鱼单价10元/千克,买了4千克;问题:总价是多少?2.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a。
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b。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数量的相同点。
3.提炼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练题:a。
买30套花了元,每套多少钱?(求单价)解:÷30=500(元),每套500元。
b。
每辆3000元,如果有元,可以买多少辆?(求数量)解:÷3000=70(辆),可以买70辆。
c。
超过3千米的单价是2元/千米,如果乘坐出租车行驶8千米,需要支付多少钱?(求总价)解:超过3千米的单价是2元/千米,行驶8千米,需要支付6元(起步价)+2×5(超过3千米的单价)=16元。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理解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联系实际,学生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第1页例题以及第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设计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连贯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计算;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书写的习惯。
一、情境引入(购书)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籍吗?看书是个好的习惯!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面,学校图书管理员购买了一批《科学天地》(出示例题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设计说明:看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用这样的情境引入有三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计算的价值,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二、自主探索1、口算(1)能口算出结果吗?同学们先独立口算出结果,再把自己口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20×3=6060÷20=36÷2=360÷20=32×3=660÷20=3想乘算除推算推算(3)出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突出第一种方法是想乘算除,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表内乘除法推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课时教案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A: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B: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C: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3.建立模型。
师:如果已知单价和数量,怎么求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怎么求数量?
师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板书)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展示课件4】。
先说出每道题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说说用什么数量关系式进行解答。
课堂小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课时教案
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单价,数量和总价
课型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在我们刚刚解决的这个购物问题中存在着一种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1.找共同点。【出示课件3】。
师:仔细阅读这两道题,你们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把自己的发现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2.建立概念。
师: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板书)你们能找到例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6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单价”的意义。
2、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并能根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地解决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运用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篮球、彩笔、书包、衣服、钢笔。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旧知复习商店每支钢笔5元,小明买3支,一共要付多少钱?1、先画出已知数量和问题。
2、解决计算。
3、自学课本52页,小组讨论研究例题中所给的量各叫什么?二、新授课教学1、小组展示交流每支钢笔的价钱叫做(单价),几支叫做(数量),一共付的钱叫做(总价)2、让学生把刚才的算式换成文字,从而得出单价×数量=总价3、强调,单价就是一个的数量4、学生熟记数量关系式。
三、购物游戏,巩固新知。
1、每4个人为一组,2人卖东西,2人出去买东西,买好东西,要根据数量关系算出价钱,付给对方钱。
2、请部分学生介绍所买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3、老师买135个篮球,却不知应付多少钱?麻烦同学们帮我算算。
四、拓展练习,巩固运用。
1、商店每个足球58元,王老师买4个,200元钱够吗?2、李奶奶家卖一个馒头5角钱,小华买15个,一共要付多少元?五、能力提升,课外延伸。
3、学校添置40套课桌椅,桌子每张125元,椅子每把40元,学校买这些课桌椅共需要多少钱?4、旺旺水果店3千克橘子的售价是15元,3千克苹果的售价是24元,赵老师要买8千克橘子和6千克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六、课堂小结。
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合理的运用钱,更应该学会运用数量关系算出所买物品的价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52例4。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构建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板贴,粉笔,翻页笔,教案【教学预设】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吧!这星期一我到你们班来做了个测试,从测试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同学很厉害,能人特别多,而且我还听说咱们班上课举手发言也特别棒,是这样吗?(回答自信,干脆)我对大家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怎么称呼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不简单,很会观察。
那初次给大家上课,上课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吧!今天可是一个不一般的日子,你知道吗?那我们就来聊聊网购吧!以往双十一的时候你们家都会买些什么?是的,现在网购非常流行,那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吗?大家懂的可真不少,刚才好些同学说到了会在网上买吃的,的确,现代社会,大家对吃的都越来越讲究,许老师也是这样,(我有时也会网购,但也经常会到超市买东西)昨天我就和朋友丽丽去了趟超市。
请看大屏幕。
一、借助情境,理解单价1.创设情境,感知“单价”(1)谈话出示:许老师买了2盒牛奶,丽丽买了3盒牛奶,你觉得我们俩谁付的钱多?预设1:丽丽付的多。
说说理由。
这是你的想法。
(大家都认为这样吗?)预设2:许老师付得多。
说说理由。
师: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2)出示图片:你读懂了什么?(注意力引到:单价的解读上)一盒几元引到每盒几元(板书:每盒几元),(3)解决问题:现在你能告诉我谁付的钱多吗?怎么知道的?(4)总结:看来,付钱的多少不仅跟牛奶的盒数有关系,还跟每盒的价钱有关系,像这样每盒5元,每盒8元在数学上就叫……(板书单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单价、数量和总价)》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单价”的意义。
2、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并能根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地解决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使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使用数学信息的意识和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篮球、彩笔、书包、衣服、钢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旧知复习
商店每支钢笔5元,小明买3支,一共要付多少钱?
1、先画出已知数量和问题。
2、解决计算。
3、自学课本52页,小组讨论研究例题中所给的量各叫什么?
二、新授课教学
1、小组展示交流
每支钢笔的价钱叫做(单价),几支叫做(数量),一共付的钱
叫做(总价)
2、让学生把刚才的算式换成文字,从而得出
单价×数量=总价
3、强调,单价就是一个的数量
4、学生熟记数量关系式。
三、购物游戏,巩固新知。
1、每4个人为一组,2人卖东西,2人出去买东西,买好东西,
要根据数量关系算出价钱,付给对方钱。
2、请部分学生介绍所买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3、老师买135个篮球,却不知应付多少钱?麻烦同学们帮我算算。
四、拓展练习,巩固使用。
1、商店每个足球58元,王老师买4个,200元钱够吗?
2、李奶奶家卖一个馒头5角钱,小华买15个,一共要付多少元?
五、水平提升,课外延伸。
3、学校添置40套课桌椅,桌子每张125元,椅子每把40元,学
校买这些课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4、旺旺水果店3千克橘子的售价是15元,3千克苹果的售价是
24元,赵老师要买8千克橘子和6千克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
六、课堂小结。
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合理的使用钱,更应该学会使用数量关系算出所买物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