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研究
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时点界定研究

方能彻 底 的恢 复 , 且 土壤 状 况 一 直处 于一 种动 并 态 变 化 的 过 程 , 么 等 到 复 垦 土 地 生 产 力 彻 底 恢 那
复 后 再 进 行 复 垦 项 目后 评 价 无 疑 是 没 有 任 何 意 义 的 l 。实 施 土 地 复 垦 项 目后 评 价 的 一 个 重 要 目标 _ 2 ]
要 性
土地复 垦项 目完 成以后 其土地 生产 能力 并不 能在 短期 内发挥 出来 , 而是经 过较 长时 间的耕作 、 使用 逐渐稳 定 , 区的 生 态平 衡 同 样 也是 经 过 漫 矿 长的修 复及 自我调 整 的过程而 达到动 态平 衡 。土
地 复 垦 项 目后 评 价 虽 然 是 复 垦 项 目完 成 后 一 段 时 间 进 行 , 是 土 地 复 垦 项 目完 成 后 一 段 时 间 并 不 但 是 一个 明确 的时间 。因此 选择 评价 的时点必 须要
严格 的监 督 、 馈机 制 , 种 “ 象 工 程 ” 政 绩 工 反 各 形 “
程” 繁 出现 , 地 复垦 工 作 “ 数 量 、 质 量” 频 土 重 轻 现 象 非 常 普 遍 【 。如 何 评 价 复 垦 工 程 的 成 败 , 直 一 是 有 关 专 家 学 者 关 心 的 问 题 , 土 地 复 垦 项 目后 而 评 价 的 时 间界 定 , 是 复 垦 项 目后 评 价 的 至 关 重 则 要 一 环 。土 地 复 垦 项 目后 评 价 ; 土 土 时点 ; 定 界
采煤塌陷地复垦研究综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采煤塌陷地复垦研究综述王巧妮,陈新生,张智光(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摘要:采煤塌陷地复垦是我国土地复垦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采煤塌陷地复垦主要涉及复垦技术、复垦模式和复垦制度等方面,目前我国对采煤塌陷地复垦的技术研究,特别是工程复垦技术研究比较深入,而生物复垦技术研究较少,对复垦模式的研究较少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复垦制度的研究宏观方面的成果较多,具体微观方面的较少,应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研究的不足,确定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采煤塌陷地;复垦;研究中图分类号:F407.21;TD8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6995(2009)06-0023-02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消费国,煤炭约占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74%。
但是煤炭的开采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截至目前,我国采煤塌陷造成土地破坏总量已超过400万hm2,并且仍以每年3.3-4.7万hm2的速度增加,因此塌陷地复垦任务相当艰巨。
本文对目前采煤塌陷地复垦技术、复垦模式和复垦制度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试图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不足,以便于确定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2采煤塌陷地复垦技术的研究现状2.1工程复垦技术研究采煤塌陷地工程复垦技术多种多样,但从逐步复垦形式来看,已基本形成了非充填复垦和充填复垦两大复垦技术。
常用的非充填复垦技术有疏排法、直接利用法和挖深垫浅法。
充填复垦技术根据充填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煤矸石充填复垦和粉煤灰充填复垦。
专家们在对每种复垦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对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2生物复垦技术研究生物复垦是利用生物措施,恢复土壤生产能力的活动,主要内容为土壤改良。
有关土壤改良的研究主要涉及采煤塌陷对的土壤影响、复垦后土壤特性变化及如何改良土壤等内容。
2.2.1采煤塌陷对土壤的影响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采煤塌陷会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最终版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最终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参考)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根据方案具体情况增减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根据国家要求和方案具体情况,编写。
3、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基本流程明确评价方法及评价基本流程。
评价基本流程,参考《编制实务》基本流程图。
(1)调查与资料收集:参考《编制实务》P 284。
(2)划分评价单元:遵循评价单元为一个复垦方向的原则。
(3)确定初步复垦方向:对每个评价单元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确定复垦方向,能够确定最终复垦方向的可以明确,如建设用地、道路、水面、渔业养殖、生态保护等。
不能确定最终复垦方向的要进一步分析评价,主要为农用地宜耕、宜林、宜草的最终确定。
对此适宜类实行二级评价体系,最后确定最终复垦方向。
(4)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评价过程:根据不同损毁类型、区域特性等情况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编制实务》P288,结合项目实际。
塌陷、挖损要有填埋平衡分析、土源平衡分析,与周边高程差异、积水、灌排情况,压占要考虑废弃物及石砾等清除、土地平整等严重影响复垦方向、土地质量的因素。
用选择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注意分析的是采取了复垦措施后的状况),明确采取复垦措施后每个评价单元土地达到的质量(对应等级评定因素)。
适宜性评价指标与适宜性等级评定因素不相同。
(5)适宜性等级评定的方法及等级确定适宜性等级评定方法: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法、综合因子评价与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与极限条件法、主要限制因素评价法、类比分析法。
评价标准:主要限制因素等级的制定参考(《编制实务》P289)。
指数和法要有因子指数和权重表、分级表。
选定的评定因素一定要与农用地应具备的土地质量要素相衔接,如土体厚度、地面坡度、质地、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地形坡度、灌排条件等。
分级必须合乎有关规定及当地实际。
也可以根据当地耕地林地质量情况制定等级。
土地资源复垦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土地资源复垦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摘要:通过对秀山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根据土地复垦原则,建立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对农村居民点、废弃工矿点进行复垦,得出土地利用潜力等级。
为编制土地复垦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收稿日期:其分析成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目标的确定、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的定点定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复垦专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
本文从秀山县土地复垦开发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土地复垦开发的潜力,以及进行,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索新增加耕地的方法和对策。
1、秀山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据秀山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和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秀山县的土地总面积为245337.48公顷,2010年末全县农用地总面积224682.2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1.23%;建设用地11808.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未利用地9715.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6%。
2、秀山县土地复垦资源调查土地复垦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及其自然灾害等破坏造成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潜力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各种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的、废弃的土地,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利用和经营,可以增加的有效耕地和其它用地面积[2]。
根据土地复垦内涵,结合秀山县复垦资源现状,经研究确定:秀山县土地复垦对象包括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交通用地;土地复垦潜力来源于地灾搬迁避让、高山移民、生态移民、村庄整治等原因引发的农村居民点复垦,废弃采矿用地复垦,废弃交通用地复垦三部分。
(1) 2010年末,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913.97 hm2,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7855.26 hm2,占65.93%。
研究土地复垦在煤矿的实施与治理

研究土地复垦在煤矿的实施与治理摘要: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是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煤矿区土地复垦既关系到土地指标的均衡,又是保护耕地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土地合理利用的科学布局,既在资源利用层面建设节约型导向,也在发展模式角度有力地实施有序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复垦;实施;适宜性评价;效益估算作为生活的空间和劳动力的承载,它不仅作为自然资源支持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工业的发展目标。
自1995年国际地圈计划、生物圈计划、人类社会发展计划三大计划共同发起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迁(LUCC)以来,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迁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发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造成土地资源短缺和人地矛盾的突出。
一、研究区概况抚顺市西露天矿经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矿井,它在424公尺的纵向上是亚洲最大的矿井;龙凤矿竖井共分东、西两个竖井。
竖井始建于1934年,并于1936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东竖井采用“戈培式”绞车,主要负责升降人员、下材料、提运矸石及部分煤炭,并兼做通风使用,井架高63.1米。
西竖井装备有两台分列式绞车,专门提升煤炭使用,井架高度为37.5米。
东、西竖井相距60米。
据知,同样的架构、同样的设备,目前世界上仅此一套。
(一)土地利用现状查阅当地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国土规划图,根据遥感图像、现场调查、查阅江苏省的地理信息和工作需要,参照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耕地、林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其他用地等9类,其中耕地和商服用地构成该地区主要的利用类型,面积分别为89.57hm2和96.2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6.42%、28.39%。
适宜性评价视角下的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研究——以白山市道清沟煤矿为例

Abtat T i p prb sdo adsi blyeau t nmehd ,oue nl i cn io ,n l i heac ypoesAHP n ew i td sr c: hs a e ae nln ut it vlai tos fc sdo m t o dt n a ay c irrh rc s( a i o i i t )a dt eg e h h
id x meh d,y tmai l n o rh n iey a aye e ln utbe frca sa d l d q ai fDa qn g u Co lMi t e eemie h n e to s se tcy a d c mp e e sv l n lz d t a d s i l o ls n a u ly o o ig o a ne, n d tr n d te h a n t h tp fln e lmain, a tt n uaiyo o ig o a n Ac odn o te ln e t cin a d te rs lso a d s i blt v l ain y e o a d rca to qu n i a d q lt fDa qn g u Co lMie. c r ig t h a d d sr to n h eu t fl ut i ye au to y u n a i
源
适宜性评价视角下的煤矿道 清 沟 煤 矿 为 例
高 志远 王 绮 王铎 霖 杨 宏 智。 , , ,
,
( . 宁师 范 大 学 , . 大 连 162 ; . 北 师 范 大 学 , 1辽 i宁 T 10 92 东 吉林 长 春 10 2 ; . 国地 质 调查 局 沈 阳 地 质 调查 中心 辽 宁 沈 阳 103 ) 304 3 中 10 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评价原则
(3)土地复垦耕地优先和综合效益最佳原则 在确定被破坏土地复垦利用方向时,除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外,还应当首先考虑其可垦性和综合效益,即根据被破坏土地的质量是否适宜为某种用途的土地,复垦资金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相比是否为最佳,复垦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是否为最好。在评价被破坏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当分别根据所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利用方向,不能强求一致,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般原农业用地仍然优先考虑复垦为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以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矿区土地破坏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而基于土地破坏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也是具有动态性。因此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不具有唯一性,而应当根据采矿和复垦技术的发展、复垦土地理化形状的自然演化、社会需求的调整等提出不同阶段的复垦目标。同时,土地复垦还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应保证所选土地利用方向具有持续生产能力、防止掠夺式利用或二次污染等问题。
本方法适用于破坏后原有土地利用仍然存在,评价单元较多,且不同单元之间差异较大,基础数据较为全面的土地破坏地区,如大面积的土地沉陷区、裂缝分布区等。
02
这种评价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选取的各评价因子对评价对象土地利用的影响大小,所得到的结论相对更为严谨。缺点在于对于每个评价因子的量化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复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确定损毁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向的前提和基础,为合理复垦利用损毁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复垦方案中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方案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为最终复垦方案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为复垦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复垦标准提供依据。
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第三节 评价单元划分
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根据复垦区土地的损毁类型、程度、限制因素等来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以损毁类型划分,将复垦区损毁土地分成挖损、塌陷、压占等单元; (2)以损毁程度划分,分成轻度损毁、中度损毁和重度损毁; (3)以生产建设用地类型分,如将金属矿项目损毁土地分为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其他用地等单元; (4)综合划分的方法,将与评价单元相关图(如损毁类型图、损毁程度图、用地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限制因素等)进行叠加和合并后,形成评价单元。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4 地盘复垦合适性评价地盘合适性评价是地盘复垦应用偏向决议计划和改进门路选择的基本.按照一般地盘合适性评价步调,起首对需进行评价的地盘作地盘质量查询拜访编制图表,并根据地盘应用总体计划计划,提出地盘应用类型,两者进行匹配后,调节地盘合适性评价成果,最终肯定复垦后地盘应用类型.地盘复垦合适性评价的原则(1)分解剖析原则待复垦地盘除受区域气象.地貌.泥土.水文.地质等天然成土身分的影响外,还要受工资身分的影响,如地盘损坏类型.损坏程度和应用方法等,故复垦后地盘质量状态是各类身分分解感化的成果.(2)主导身分原则在地盘应用中,地盘质量可能因某一个身分的影响而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情形下,在分解剖析的基本上,要对主导身分做出较为精确的断定并对其影响重点斟酌,以清除这种身分的影响.(3)分解效益原则复垦应该充分斟酌国度和企业经济前提推却才能,以适度的复垦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农业用地优先原则在评价被损坏地盘复垦合适性时,应该分别根据所评价地盘的区域性和差别性等具体前提肯定其复垦应用偏向,一般情形下原有农业用地仍应优先斟酌复垦为农业用地,以贯彻呵护农田的根本国策.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的划分.1 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划分办法今朝,从国表里工作实践来看,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的划分大致有四种方法:一是以地盘类型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即以泥土.地貌.植被和地盘应用近况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根据;二是以泥土分类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划分根据是泥土分类系统;三是以临盆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四是以行政区划单位作为评价单元.本项目区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的划分,采取第三种办法,即以临盆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起首,在项目区内,统一行政单元内待复垦地盘泥土前提等身分不合,地盘质量差别明显,因而不克不及按行政单元划分评价单元.其次,项目区复垦地盘的泥土类型因为受到剥离.挖损.回填.复垦一体化工艺的影响,复垦后的地盘己经不合于项目区泥土类型,因而不克不及用泥土普查材料的泥土类型单元做评价单元划分根据.第三,因为暂时用地的应用类型不合,统一类型地盘的损坏程度不合.是以,也不克不及用地盘类型单元作为评价单元.综上所述,本项目区采取临盆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是最好的划分办法..2 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划分成果根据以上原则和办法,对项目区待复垦地盘进行合适性评价单元划分,划分成果见表3-2表3-2 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单元划分成果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评价.1 影响待复垦地盘合适性身分影响复垦工作开展的是泥土的侵蚀才能.有用土层厚度.泥土的构造.pH值.泥土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及供排水前提等九种因子.它们分属以下四个类型:起首,地形坡度影响能量的再分派,是最直接有用的评价因子.其次,供排水前提是植物发展的最重要因子.第三,泥土的组成(泥土的构造.有用土层厚度.pH值.泥土有机质.污染程度),直接关系着物种的选择,是最具有决议性的评价因子.第四,泥土的侵蚀才能,关系着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是举足轻重的评价因子.在调研的基本上,把影响复垦工作的泥土的侵蚀才能.有用土层厚度.泥土的构造.pH值.泥土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及供排水前提等9个制约因子进行定量剖析,树立评价模子.它是地盘复垦应用偏向决议计划和改进门路选择的基本.根据农林牧业合适性评价等级尺度分为一级(合适).二级(较合适).三级(临界合适)和不宜四个级别.具体计划如表3-3(起源:《地盘评价纲领》):表3-3复垦地盘重要限制身分的农林牧业等级尺度表.2 待复垦地盘复垦前后质量比较地盘合适性评价的目标是在复垦实施后,根据地盘应用总体计划和合适性评价成果,肯定复垦后地盘的用处.本项目地盘复垦设计中,对拟损坏地盘从施工阶段就重视预防掌握,使损坏程度降到最低.地盘复垦同时应用各类工程和生物措施,对地盘的质量进行恢复和改进,根据这一复垦设计原则,估计待复垦地盘的质量不会降低.根据地盘应用总体计划,肯定地盘类型与近况地盘应用类型雷同.是以,将近况地盘和复垦后的地盘质量进行比较,经由过程剖析前后状态,找出质量差别,最后对比复垦地盘重要限制身分的农林牧业等级尺度,得出复垦后地盘的质量对近况应用的合适性.以下是对影响复垦地盘的九个限制因子分别进行剖析.1.泥土侵蚀才能.指泥土和成土母质在外营力感化下被分别.损坏和移动的才能.在本项目标复垦中,待复垦地盘在应用前,起首进行了表土剥离,并将表土概况夯实,加盖防水油布,防止了水土与营养流掉.表土剥离后的地盘,占用时会将地盘压实,雨水冲刷等对泥土的侵蚀影响不大.固然在表土转移及存储进程中,消失必定的水土及营养流掉,但这种流掉因为各项存储及呵护性应用进程中被降至最低,移转产生的地力损掉极其微弱.2.污染程度.在待复垦的地盘中,只有在暂时用地8中暂时工棚的应用进程中有污染.主如果清洗车辆的废水.工人栖身时的生涯废水以及人的粪便污染物.在处理的进程中,将废水就近顺农用地中的排沟渠排放,人的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后,当作肥料施用在复垦后的地盘上.在施工进程中,因为有车辆的行走,必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排放产生的大气污染在泥土复垦中重要经由过程生态用地的恢复得以缓解.分解而言,废水.固体污染物对泥土的污染稍微,而废气污染不是复垦所要解决的症结问题.3.地形坡度.在本项目中,没有取土场的损坏,复垦的地盘虽经表土剥离,但是施工停止后全体又表土回填,进行地盘平整,是以估计复垦后地块的地形坡度不会受到影响.泛指泥土中起源于性命的物资.对于待复垦地盘,实施表土剥离和防护,包管了表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削减.在复垦后,施用农家肥或农家肥来增长耕地有机质,恢复或进步耕地肥力.荒草地采取撒播草籽的生态措施复垦,包管泥土的有机质含量不流掉.因为占用前的预防措施和占用后的恢复措施,使地块复垦前后的泥土有机质不会降低.是指泥土颗粒(包含团聚体)的分列与组合情势,分为粘土.壤土.沙土等.在表土剥离.移转和堆放进程中,会对泥土造成必定程度的压实或松散,这时就会损坏表土的团粒构造,影响泥土的含水性,损坏泥土的孔隙度和泥土的水气均衡,从而使泥土肥力在必定程度高低降.6.pH值.近况地盘和复垦后地盘的有机质含量没有产生太大变更,也没有影响pH值的物资进入泥土.泥土的pH值没有产生变更.7.灌排前提.在拟损坏的地盘中,没有占用地盘排水沟渠,同时,因为近况地盘和复垦后的地盘的地形坡度根本没有变更,是以现有的排水前提和复垦后的排水前提雷同.8.有用土层厚度.在暂时用地占用之前,设计将30厘米的表土进行剥离.堆放时概况夯实,同时加盖防水油布,来防止水土流掉.施工停止后再将表土回填.除去表土今后的心土和底土会被压占,固然经由松散,但是还会在必定程度上受到损坏.同时因为泥土构造的损坏,复垦后的有用土层厚度会比近况地盘差.将复垦后地盘与近况地盘质量进行比较,按-3,-1,0,+1,+3五个分值进行差别性打分(“-”暗示复垦后地盘质量降低程度,“+”暗示复垦后地盘质量进步程度).同时对各评价因子赐与不合的权重,最后算各地块的总分值,肯定复垦后地盘的质量.复垦后地盘质量和近况地盘质量对比得分表如下:表3-4复垦后地盘与近况地盘质量对比表由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根据以下公式:式中:c j:第j个评价单元总分值;A ji:第j个评价单元第i个因子的分值;W i: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盘算得出以下分值表:表3-5 项目暂时用地地盘质量变更分值表根据[0,1]轨则,每变更0.20为一级,即地盘质量等级响应进步或降低一个等级.从以上分值变更表可以看出,复垦后地盘与近况地盘质量在统一等级内.个中暂时工棚.堆占场.暂时排水明渠用地的地盘质量变更较大,重点表示在泥土物理构造的变更.是以在地盘复垦中,须重视对上述暂时用地复垦的后续治理及保护,特殊是对底土的输送及防止泥土板结措施的实施,这类措施奏效须要必定的时光,是以在短期内可能表示为地盘质量的降低,但长期而言,经由过程对泥土物理构造的改进,其质量变更不大.根据上述剖析,参照地盘应用总体计划,肯定该项目暂时用地复垦偏向与近况地盘用处雷同.。
草原区井工矿沉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沉陷面积 / hm2
中度
重度
32
灌木林地
5. 67
28. 58
47. 49
03林地Βιβλιοθήκη 33其他林地9. 28
39. 00
0. 00
41
天然牧草地
509. 58
1446. 28
653. 08
04
草地
43
其他草地
13. 85
54. 71
39. 23
06
工矿仓储用地
62
采矿用地
0. 00
0. 68
0. 94
10
研究探讨
煤炭工程
2012 年 10 月
草原区井工矿沉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 评价方法研究
周 宁,王卫卫,付 佳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 沈阳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15)
摘 要: 以内蒙古东部敏东一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从植被类型、破坏程度、有效土 层厚度、排水条件、土壤质地等方面确定了 54 个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 用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该研究对草原区井工矿土地 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75m,相对高差 95m。地带性天然植被以大针茅草原、羊 草—大针茅 草 原 占 绝 对 优 势,草 地 质 量 良 好,适 合 放 牧。 草群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豆科牧草和其他中旱生杂类草。草 地覆盖度 50% ~ 75% ,每亩干草产量 109 ~ 124kg。在矿区 东部零星 分 布 有 黄 柳、小 叶 锦 鸡 儿 灌 木 林 地 和 樟 子 松 林, 但面积较小。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 是核心研究内容。实现土地的有效复垦与合理利用,必须 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和依据[3 - 4]。文中研究通过 对敏东一矿开采破坏的土地进行适宜性分析,对矿区土地 复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做出科学的评价,指出其复垦方向, 从而提高草原牧草质量,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农用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

农用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案例以采煤塌陷区土地城市工矿区废弃农用地再利用,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废弃区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重新利用,恢复或发挥土地的原有主要功能。
1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矿区废弃农用地受外部环境与内在质量等多种条件制约,造成在改造利用方向和方式上有很大差别。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废弃农用地土地资源利用方向,既要分析研究土壤、气候、地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的状况,又要分析项目区区位、种植习惯、社会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状况,同时还要考虑被破坏土地的类型和破坏程度。
一种利用方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环境。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2)可比性原则影响因素的选择,应考虑不同因素在项目区内部不同评价单元之间在的差异。
(3)以主导性原则进行适宜性评价时,对影响矿山土地复垦利用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影响待复垦土地利用方向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性质、气候、地貌、交通、社会需求、原来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破坏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复垦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对土地复垦利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多种限制因素中选取主导因素,并按照主导因素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向。
(4)动态性和持续发展的原则矿区废弃农用地再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再利用土地的适宜性随破坏程度和过程而变,具有动态性,在进行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时,应考虑矿区工农业发展的前景、科技进步以及生产和生活水平所带来的社会需求方面利用方向具有持续生产利用方向。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所选土地利用方向具有持续生产能力,防止掠夺式利用资源或造成二次污染等。
2评价依据与方法2.1评价依据(1)破坏前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及生产水平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是影响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和价值的主要方面,也是对破坏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生产水平直接反映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大小,生产水平因地区不同而异。
关于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之一

关于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之一(仅供参考,严格按国家文件要求编写)1 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1)可垦性和最佳效益原则。
在充分考虑国家和矿区生产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最小的复垦投入从待复垦土地中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确定待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时,应根据评价单元的自然条件、区位和破坏状况等因地制宜确定其适宜性,不能强求一致。
因此在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时,要重点保护、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以主导因素为主的原则。
影响待复垦土地利用方向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原来的利用类型、破坏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但各种因素对土地复垦利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应选择其中的主导因素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4)与地区土地总体规划、农业规划等相协调的原则。
在确定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时,不仅要考虑被评价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破坏状况,还应考虑区域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规划等,统筹考虑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矿区的生产建设发展。
(5)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以自然属性为主的原则。
待复垦土地的评价,一方面要考虑其自然属性(土地质量),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属性,如社会需要、资金来源等。
在评价时应以自然属性为主来确定复垦方向,但也必须顾及社会属性的许可。
(6)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原则。
待复垦土地,尚未进行破坏,对破坏后的土地质量只能预测。
为了更好的做出评价,故对预测分析必须准确,必须对类似的现实情况加以推测,这才能作好评价。
要求:选择并增加以上原则,真正理解,并在方案中运用。
2 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关因素分析自然社会因素分析政策规划要求分析公众意见分析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如:(1)矿区建设区土地破坏类型及其程度;评价是否考虑了(2)土地破坏前的利用状况及生产水平;是否运用了?(3)被破坏土地资源复垦的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评价因子选择的重要依据,是否进行联系了?此部分应该分各条展开详细说明,或根据方案特点增加其他依据,为评价因子选择及其评价提供依据。
五峰山煤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模式研究

基于目前常德市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需要,根据《石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湖南省常德市矿 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报告》 ,五峰山煤矿区被列为常德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之一,被评为矿山地 质环境综合质量差等区,且处于山地地区。目前,尚无适合石门县山地煤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因此,笔 者从五峰山煤矿山区地形的实际出发,以其复垦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其适宜性加以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 探讨适宜山地煤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实现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减矿区人地矛 盾将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石门县五峰山煤矿位于石门县县城西北,行政区域隶属于石门县白云乡青龙桥村,该井距省道 S303 线仅 1 km,距枝柳铁路石门站 35 km,南可至石门县城,北可通湖北宜昌,交通较方便。 1.1 自然地理条件 1.1.1 气候、 土壤 五峰山煤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西风带气候系统与副热带系统的共同影响、 锋面活动显著,气旋经过频繁,加之地形的影响,故本区为多发性暴雨区。据历年资料统计,该地年平均 降雨量为 1585 mm,其中 4—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6.8%,最大的降雨量 2261.7 mm(1980 年) ,最 小的降雨量 1191.8 mm(1979 年) 。 白云乡基本都是海拔高程 1000 m 以下的山地,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乡。五峰山煤矿区土壤以黄壤 为主,土壤厚度一般 30~60 cm,表土有机质含量及矿物质养分含量均较丰富,pH 值多略呈微酸性,黄壤 多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 1.1.2 地层 矿井开采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含煤段,区内有可采煤层 1 层(B 煤层) ,B 煤层呈似层状、透镜 状、鸡窝状,夹矸厚度 0.15~0.40 m,常呈扁豆体存在于煤层中, 结构简单, 煤层厚度在 0.1~2.1 m,平均 1.0 m,倾向 5~7°N,倾角 50~80°,走向长为 6000 m,煤层连续性较好, 可向深部扩大远景。矿井为低瓦斯矿 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含硫高达 3%~5%,煤层自燃倾向性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60 kt/a,核 定生产能力 30 kt/a,矿井容量 1.38 t/m3。 煤层直接顶板为含炭质砂岩,粗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厚 2 m 左右,岩石抗压强度高,属坚岩石,分 布稳定;尾顶为炭质页岩,厚度不稳定,紧贴煤层,易垮落;底板为粘土页岩,属软岩石,工程地质稳定 性差。 1.1.3 构造 矿区地质构造处于磺厂背斜东端,袁公渡向斜南翼。矿井总体构造为单斜层,岩层走向北西 西,倾向北东东,倾角 50~78°。矿井东侧外围胡家湾往东倒转,倾向 153~185°,倾角 57~89°。区内未见 有明显的大的断层发育,未见大的次级褶皱,矿井地质构造简单。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多水平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系统,采用倾斜短壁采煤法,工作面打眼放炮落煤, 木材棚柱支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1.1.4 水文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区域地表水系主要为季节性冲沟,区内无其他水系分布。区 内地层含水层有:第四系空隙水层,三叠系大冶组与二叠系长兴组、茅口组、栖霞组灰岩段含水层、泥盆 系上统写经寺组及黄家磴组含水层;区内隔水层为二叠系吴家坪组,栖霞组含煤岩段隔水层,泥盆系上统 写经寺组及黄家磴组隔水层,基本无老窑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50 m3/h,最大涌水量为 100 m3/h。 1.2 煤矿区主要环境问题 五峰山煤矿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诸如自然灾害、地面变形、破坏地下水系统、污 染水资源等一系列危害。同时,可能持续对矿区土地造成塌陷、压占、变形等破坏。目前,煤矿区主要的 环境问题有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严重影响到区域内生物的生活环境,破坏土壤、 植被后影响到植被、大气、土壤、水资源良性循环,致使山区居民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影响,阻碍当地经 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 2.1.1 矿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原则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评价中的一种,其评价原则、程 序、方法并没有根本不同,应根据区域环境的特殊性,分析影响土地适宜性的决定性因子和限制性因子从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及方法的研究进展郭华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土地资源管理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而不同评价方法的选取将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
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
通过对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说明,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土地复垦; 适宜性评价; 分析Land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inciple and researchprogress of the methodGuo Huaso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Hubei,China)Abstract: Land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is a basic work, and different evalu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thereby affecting the land reclamation decision work.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5 kinds of methods, namely: the limit condition method, index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xtension metho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ccording to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s of land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are described, for land reclamation work provides effective basis.Key word: Land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alysis1 引言随着矿产资源工业与生产建设活动的迅速发展,破坏的土地面积日益扩大,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严重影响了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的质量,土地复垦已成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实现土地的有效复垦以及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为基础和依据。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在对采煤塌陷区现有土地复垦模式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复垦中出现的不均与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土地复垦;采煤塌陷;塌陷区复垦;不均匀沉降;积水下渗;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是指随身缠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中“谁损毁,谁复垦”的基本原则,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对生产建设活动中损毁的土地履行复垦义务。
矿山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境科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主要就是对塌陷土地复垦、塌陷积水区土地复垦和塌陷区综合治理[1]。
1土地损毁现状截至2009年,我国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约11407万亩,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约2100万亩,共复垦3382万亩[2]。
至2012 年底?我国采煤沉陷土地面积约156 万hm2(2340万亩)?损毁土地约78万hm2(1170万亩)[3]。
2复垦技术国外利用CAD和ArcGis技术设计绘制采前与采后及复垦后的地貌对比、剥离岩土的分别堆放与腐蚀土保护和开采沉陷地作为湿地加以保护、无覆土的生物复垦及清洁采矿工艺[4,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6],但随着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复垦措施的不断优化,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和实施力度都在提高,已从原来简单的埋压充填发展到挖深垫浅、输排降水非充填复垦、生态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
2.1塌陷土地复垦采煤塌陷地是指地下煤层采出后,上部覆岩、覆土失去支撑,力学平衡被打破,在重力和应力作用下重新调整,随之发生弯曲、变形、断裂、位移,导致地面塌陷下沉,并形成地表洼陷的塌陷区[7]。
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塌陷坑、塌陷槽、裂缝条[7,8,9]。
赵固二矿采煤塌陷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积变化较小,使得采煤塌陷地占比较大的两种地类
面积差距缩小,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缓
慢增加,随着熵值的不断增加,采煤塌陷土地系统
的无序度降低.
根据赵固二矿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沉
陷预计软件获得未来塌陷数据,并结合辉县市的统
计年鉴获 取 研 究 区 的 土 地 环 境 特 征、 水 文 经 济 数
将造成土 地 常 年 性 积 水, 导 致 大 量 土 地 资 源 的 浪
土地复垦作为修复采煤塌陷地的一种手段,能够有
费,大量耕地减产甚至绝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
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益,并将进一步加 剧 日 益 突 出 的 人 地 资 源 的 矛 盾.
效地将部 分 损 毁 的 土 地 转 化 成 耕 地、 园 地 或 者 林
及水利设施用地极剧增加,从开采前的 45
46hm2
甚至积水,严重破坏了宝贵的农用地资源.
由之前的 2
84% 骤增至 39
37% .由此看出煤炭开
年开采至今,长期的采煤活动导致大量土地的塌陷,
增加到 628
22hm2 , 水 域 在 总 塌 陷 面 积 中 的 占 比
采导致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塌陷下沉到水中,而水
rl
e
ve
l
so
fsu
i
t
ab
i
l
i
t
l
z
edl
imi
t
edf
a
c
t
o
ro
ft
hee
va
l
ua
t
i
onun
i
ti
nt
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技术与工程应用

Series No. 521
November 2019
·安全与环保·
金属矿山
METAL MINE
总 第 521 期 2019 年 第 11 期
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技术与工程应用
朱 伟1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2)
摘 要 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加大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采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采煤塌陷区 概率积分法 残余沉陷变形 地基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TD3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250(2019)-11-176-06
DOI 10.19614/ki.jsks.201911029
Construction U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Land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荷载影响,地表还将产生一定的残余沉陷变形,可能
对新建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影响,特别是对新建
高层和大跨度建(构)筑物影响严重(图 2),因此需要
对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陷变形进行预测。
本研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残余沉陷变形进
采煤沉陷区拟沉陷土地复垦阶段划分研究

采煤沉陷区拟沉陷土地复垦阶段划分研究冉艳艳【期刊名称】《《能源与环保》》【年(卷),期】2018(040)010【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沉陷区; 土地复垦; 阶段划分; 复耕率; 复垦成本; 复垦工程成功率【作者】冉艳艳【作者单位】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510 引言煤炭开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也对土地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
土地复垦是指对因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1]。
适时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往研究多针对采后进行末端治理,沉陷区已经大面积积水,损失大量肥沃耕地,增加了复垦难度和复垦成本。
复垦阶段划分意在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缩短复垦时间、实现及时复垦、降低复垦的施工难度和施工费用[2]。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豫、皖两省交界的河南省永城市西北部某煤矿,矿区南北长12.5 km,东西宽5.9 km,面积62.38 km2。
开采20多年来,随着厚煤层的现代化高强度开采,地表也随之大面积下沉,最大下沉值超过7 m。
地表下沉已经造成800 hm2耕地绝收。
研究区矿属于生产矿山,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此种开采方法会使采空区上方地表毁损较大。
地表毁损主要是地下水上升,水生植物丛生,主要毁损特征表现:①煤炭井下开采会出现地表移动变形、沉陷,造成表土层松动,损毁植物的生存环境;②沉陷加大了地表坡度,局部季节性积水使原有土地功能发生改变,如果不及时治理,极易加剧水土流失和侵蚀。
由于研究区的开采方法和顶板控制法,在煤炭开采时将会产生大量煤矸石。
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在地表形成矸石山,不仅压占损毁土地,使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还存在自燃隐患,潜在危险较大。
本文基于研究区土地损毁特征,对研究区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完成了2015年后拟损毁土地的复垦阶段科学划分。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
按照一般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首先对需进行评价的土地作土地质量调查编制图表,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土地利用类型,两者进行匹配后,调节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最终确定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待复垦土地除受区域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土地破坏类型、破坏程度和利用方式等,故复垦后土地质量状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主导因素原则在土地利用中,土地质量可能因*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有较显著的差异。
这种情况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对主导因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对其影响重点考虑,以消除这种因素的影响。
(3)综合效益原则复垦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和企业经济条件承受能力,以适度的复垦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农业用地优先原则在评价被破坏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当分别根据所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复垦利用方向,一般情况下原有农业用地仍应优先考虑复垦为农业用地,以贯彻保护农田的基本国策。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1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目前,从国内外工作实践来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大致有四种方式:一是以土地类型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即以土壤、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二是以土壤分类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三是以生产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四是以行政区划单位作为评价单元。
本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采用第三种方法,即以生产地段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项目区内,同一行政单元内待复垦土地土壤条件等因素不同,土地质量差异明显,因而不能按行政单元划分评价单元。
其次,项目区复垦土地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到剥离、挖损、回填、复垦一体化工艺的影响,复垦后的土地己经不同于项目区土壤类型,因而不能用土壤普查资料的土壤类型单元做评价单元划分依据。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摘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永新县复垦土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以参照《土地评价纲要》确定的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定量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每项指标取不同数值时的具体分值,最终结果:永新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分值为3.229分,为较适宜复垦区域。
关键词:层析分析;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在认真研究项目区自然与经济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评价待复垦土地资源对农、林、牧、副、渔、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1]。
评价土地复垦的适宜性可以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复垦的盲目性,增加合理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持可持续利用,对土地复垦工作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者对如何评价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
张秋玲等利用不同土地复垦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对复垦土地进行评价,潘元庆等结合实例对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及利用模式进行研究[2-5]。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等九个乡镇的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旨在为后续土地复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项目区概况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隶属江西省吉安市,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界处北纬26°47′-27°14′,东经113°50′-114°29′之间。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永新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整体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下降,同时,赣江各支流由四周向中心汇集,构成一个近似羽状的水系,把中部河谷与四周山丘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紧密的盆地系统。
县内共有9个土类、14个亚类、48个土属、91个土种,属土壤类型较为丰富的县份之一,县内土壤有红壤、黄红壤和黄壤等。
项目区属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的土地复垦项目,项目涉及永新县在中乡、烟阁乡、龙源口镇、三湾乡、龙门镇、高溪乡、高桥楼镇、沙市镇和里田镇等9个乡镇,项目区总面积501.74hm2,其中拟复垦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287.31hm2,拟复垦的独立工矿用地为214.43hm2,项目区所在区域的独立工矿用地皆为废弃砖瓦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单 元 合 并 流 程 图
3.1 相 似 度 计 算 评价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是衡量单元划分的主要
指标。但评价单元的各个影响因素值表示方式不一 样,各个影响因素值的量纲和数量大小很不一致, 变化幅度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规格化 处理。
根据各个评价因素的特性,通过量纲化方法或 106
无量纲化方法,把各个因素评分值转化到统一的区
的同质单元合并到相邻的最相似单元中,并以单元的面积为权重计算合并后的单元的因素评
分值,得到适合于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单元。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叠置 合并单元 采煤塌陷地
中 图 分 类 号 TD88 文 献 标 识 码 B
Research about unit of the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中 国 煤 炭 第 37 卷 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并,获取满足实际复垦需求的适宜性评价。
1 采 煤 对 土 地 的 主 要 影 响
1.1 地 表 裂 缝 对 土 地 的 影 响 随着地表沉陷的发展,在塌陷盆地内的部分区
域产生地表裂缝。地表裂缝的产生取决于采空区上 方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地表沉陷的发展。开采沉 陷引起的 地 表 裂 缝 在 自 然 作 用 下, 加 速 了 土 壤 侵 蚀,造成水、 土 壤、 母 质 的 损 失, 降 低 土 壤 的 肥 力,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土地的价值。开采沉 陷引起的地表裂缝有的非常细小,有的上口宽度可 达1~2m,深度可达20 m。根 据 开 采 沉 陷 引 起 的 地表裂缝的特点以及所处自然环境,可将地表裂缝 引起的侵蚀分为细沟侵蚀、沟蚀和重力侵蚀。不同 的侵蚀情况造成的复垦难度各异,因此,地表裂缝 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时,把地表裂缝因子划分 为细沟侵蚀区、沟蚀区、重力侵蚀区和无侵蚀区。 1.2 开 采 沉 陷 对 建 筑 物 的 影 响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研究*
水体受开采沉陷影响的费用估算。把积水因素作为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时,根据积水状态,把塌陷地 分为积水塌陷地、季节性积水塌陷地和无积水塌陷 地。 1.4 重 金 属 污 染 对 土 地 的 影 响
由于矿区废弃物和矿井水排放,煤矿废弃物中 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很容易使煤矸石、粉煤灰充 填的塌陷区、煤矸石堆和排石场周围的土壤及地下 水受到污染,重金属对土壤产生的污染很难得到改 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很难通过自然过程从土壤环 境中消失或稀释,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 响以及对生物体的危害不容易恢复,直接或间接地 对人类产生危害。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专 项 基 金 (201211011- 02)
104
快,且各地块变化情况各异。因此常用的土地评价 单元划分,除网格单元和多因素叠置形成的同质单 元外,其他几种单元划分类型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采 煤塌陷地的变化特点。而网格单元主要应用于城镇 土地单元划分;多因素叠置形成的同质单元严格地 满足了土地评价单元的同质性要求,但评价单元极 不规则,部分单元面积太小,不具有任何实际物理 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多因素叠置形成的同质单元 为评价对象,计算同质单元的相似度,合并不满足 面积要求 的 同 质 单 元, 并 进 行 同 质 单 元 的 属 性 合
土地质量指标选取主要考虑影响土地质量的主 要因素和区域的限制性因素。采煤塌陷地除了具有 一般土地的属性之外,还包括采煤塌陷产生的各种 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进行采煤塌陷地评价单元划 分时,叠置土地基本属性同质单元图和采煤引起的 影响因素等级图,得到包含所有影响采煤塌陷地适
105
宜性评价的因素的同质评价单元图。评价单元的评 价 因 素 叠 置 示 意 图 如 图 1。
Cai Liping1,2,Li Gang1,2,3,Sun Jiuyun1,2,Chen Guoliang1,2
(1.Key Laboratory for Lan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of SBSM ,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Jiangsu 221116 ,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Surveying and Mapp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间 [0,100]。
对评价因素的评分值量化之后,采用标准差进
行规格化变换,变换公式为:
-
Xik
=
xik -xk sk
(i=0,1,2,…,n;k =1,2,…,m)
式 中 :xi k ——— 原 始 因 素 评 分 值 ;
Xi k ——— 标 准 化 后 的 因 素 评 分 值 ;
xk———第k 个属性值得平均值,即: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3.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Xuzhou,Xuzhou,Jiangsu 221006,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and the present land-us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deficiencies in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based on the first divided homogeneous unit of evaluation factors in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overlay the factors caused by coal mining to obtain the evaluation unit.Based on the weighting euclidean dis- tance between the evaluation units,turn the homogeneous unit,which is smaller and does not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to the most similar adjacent unit,use weights of area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about the factor of the combined unit,to get the land us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unit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在采煤塌陷区进行采样,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 含量,根据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将重金属污染程 度划分为几个适合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等级,按照 一定的规则,转化为相应的数值型因素评分值,并 制作采煤塌陷地的污染等级图。
2 基 于 同 质 因 素 的 评 价 单 元 的 二 次 划 分
2.1 评 价 单 元 的 评 价 因 素 表 达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对象的最小单元。根
∑ -
xk
=
n
1 n
xik
i=0
式中:sk为第k 个因素评分值的标准差,即:
(1) (2)
槡 ∑ sk =nFra bibliotek1 n-1i=0
-
(xik -xk)2
(3)
通过标准差变换后,每个因素评分值的平均值
Key words suitability evaluation,multivariate overlay,merging unit,coal mining subsid- ence area
对于塌陷区土地复垦,需要建立在土地适宜性 评价基础上,其中评价单元划分对于评价过程起着 关键性作用。目前,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类型有土壤 类型单元、土地资源类型单元、土地利用现状图斑 单元、行政单元、网格单元,以及多因素叠置形成 的同质单元。然而,采煤塌陷区不同于一般的建设 用地,其环境复杂,且受开采活动动态和长期持续 的破坏 影 响, 矿 区 的 土 地 性 质 变 化 较 大、 变 化 较
开采煤炭资源时,可能出现的水体问题有地表 积水、径流变化、水质污染;地下水流失、深度下 降、透水突水事故、水质污染等。水体受到破坏之 后,给矿区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在分析开 采沉陷对水体的影响时,应说明对主要水体的开采 沉陷影响程度、最优的防治对策;对生产、生活用 水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地表积水的可能性、范围、 影响及防治方法;矿井水患的可能性及对策;防治
据采煤对土地的影响可以划分出同质因素图及同质 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实体具有对应于土地影响 的各种属性和关系,因此可以将整个评价区域的土 地单元信息存放在一个n 维数组中。 2.2 同 质 单 元 的 叠 置
通常土地评价单元的基本类型有3种:土壤分 类单元、土地资源分类单元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单 元。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评价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变 化问题,多因素叠置形成的同质单元能够综合考虑 到评价区域的复杂性,能够包含评价所需的各种因 子,解决评价区域较大变化的问题。同质单元是根 据评价目的要求,选取地貌、耕层厚度、土壤、气 候、海拔、坡度、pH 值 等 影 响 土 地 评 价 的 因 子, 分别将各 个 评 价 因 子 制 作 成 图, 利 用 GIS 的 空 间 叠置功能进行叠置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