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怀慎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含解析)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鲁直德性夙成黄鲁直得洪州解头①,赴省试。
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②,相传鲁直为省元③。
同舍置.酒,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坐上数人皆.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公尝为其妇翁④孙莘老言:“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⑤,绝嗜欲,不御酒肉。
”至黔州命下⑥,亦不少动。
公在归州⑦日,见其容貌愈光泽。
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
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⑧,非学而能之。
【注】①黄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
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解头:又称“解元”“举首”,指乡试第一名。
①公:此处指孙升。
待榜:等待录取名单公布。
①省元:省试第一名。
①妇翁:俗指岳父,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
①《发愿文》: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①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黄庭坚就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县)安置。
①不少动:不稍改变。
少,同“稍”。
①归州:地名。
①殆:大概。
夙成:长期养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置.( )(2)皆.( ) (3)异.(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2)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黄庭坚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①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
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
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②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①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
改任江西行省照磨,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卢潜传翻译赏析_卢潜传阅读答案的意思

卢潜传翻译赏析_卢潜传阅读答案的意思卢潜,范阳涿地人氏。
祖尚之,魏济州刺史。
父文符,通直侍郎。
潜容貌魁伟,善于言辞,少年时便有成人的志尚。
仪同贺拔胜辟为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
世宗推举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办事干练,被世宗看重,说他可以成就大业。
在颍川俘虏的王思政,世宗很是推崇这个人的才识。
潜曾对世宗说:“思政不能为其朝廷死节,哪里值得推重?”世宗对左右的侍臣们说:“我有卢潜,就是又得到了一个王思政。
”天保初,除中书舍人,因奏事不合帝旨而被免职。
不久除左民郎中。
讥议《魏书》,与王松林、李庶等一同遭到拘禁。
适逢清河王岳准备援救江陵,特赦潜为岳的行台郎。
军还,迁中书侍郎,不久,任黄门侍郎。
黄门郑子默上奏,说潜随同清河王南征,清河王令潜游说梁朝将领侯调,大受贿赂,回朝后也不奏报。
听奏后,显祖杖击潜一百,剪掉了他的胡须,降职魏尹丞。
很快除司州别驾,出为江州刺史。
所在州郡,均有治迹。
肃宗作相,任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
先是梁将王琳被陈兵打败,护送其主萧庄返回寿阳,朝廷拜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一道筹谋南讨计划。
琳的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地邻接。
潜安抚和睦内外,使得边境甚是安宁。
陈朝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后寇扰边地,潜赶走了他们,因功加散骑常侍,食彭城郡干,迁合州刺史,其左丞职依旧保留。
又除行台尚书,寻授仪同三司。
王琳一心图南,潜认为时机没有成熟。
恰好陈派人送信来到寿阳,请与齐朝和好。
潜将此事上报朝廷,还请求息兵宁边。
朝廷批准了他的要求。
于是与琳闹开了矛盾,互相交替着不断上书皇帝。
世祖召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潜在淮南十三年,任用军民,大树业绩,使得陈人十分畏惮。
陈主给其边将写信说:“卢潜仍在寿阳,听说还不能返北,此虏不死,是我们的祸患,你们应该对他严加防范。
”显祖始平淮南,给其十年优抚。
期满之后,也就是天统、武平中,税额繁重,名目杂多。
高元海执政,又断禁渔猎,贫寒之家无法生活。
清官贪官传·卢怀慎传(2)原文

清官贪官传·卢怀慎传(2)原文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省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此切务也。
夫冒于宠赂,侮于鳏寡,为政之蠹也。
窃见内外官有赇饷狼藉,劓剥蒸人,虽坐流黜,俄而迁复,还为牧宰,任以江、淮、岭、碛,粗示惩贬,内怀自弃,徇货掊赀,讫无悛心。
明主之于万物,平分而无偏施,以罪吏牧遐方,是谓惠奸而遗远。
远州陬邑,何负圣化,而独受其恶政乎?边徼之地,夷夏杂处,凭险扰而难安;官非其才,则黎庶流亡,起为盗贼。
由此言之,不可用凡才,况猾吏乎?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不赐收齿。
《书》曰旌别淑慝,即其谊也。
疏奏,不报。
迁黄门侍郎、渔阳县伯。
与魏知古分领东都选。
开元元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三年,改黄门监。
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
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
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
又兼吏部,以疾乞骸骨,许之。
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
遗言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
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既属疾,宋璟、卢从愿候之,见敞箦单藉,门不施箔。
会风雨至,举席自障。
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桮而已。
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憸人乘间而进矣。
公第志之!及治丧,家无留储。
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晏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锡,无以劝善。
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
帝后还京,因校猎、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
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颋为之文,帝自书。
子奂、弈。
奂,早修整,为吏有清白称。
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
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②,以为陂池③;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④。
蒲苇莲芡⑤,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⑥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容。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璧:今安徽省灵璧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之阳:汴水的北面。
②馀浸:支流。
③陂(bēi)池塘,池沼。
④岩阜:假山。
⑤芡(qiàn):水生植物,俗称鸡头莲。
⑥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山行六七里(3)云归而岩穴暝(4)果蔬可以饱邻里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酔翁亭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字永叔,号酔翁,晚号易安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试题数:13,满分:1501.(问答题,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个性与武功本领,有很多夸张或事实上不可能的地方,如“六脉神剑”“火焰刀”“北冥神功”“无崖子传功”“童姥返老还童”等。
如同现代派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画风,一幅画中一个女人有朝左朝右两个头之类。
在艺术上,脱离现实的表现方式是容许的。
迄今尚无一位中外物理学家______(指责/指摘)《庄子•逍遥游》不科学。
庄子说大鹏南徙,“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但根据地球物理学,距离地面十七公里以上,叫做对流层顶,气温极低,再上去到同温层,温度增高,由于物理作用,空气只方便横向运动,要纵向再升高就极困难,因为高温空气上升后,下面低温空气升不上来补充,中间脱节。
这一层的上限离地面约五十公里。
连空气都不易升到五十公里以上,庄子这头大鹏要上升到九万里(四万五千公里),只怕有点困难了。
相信植物学家也不会责怪庄子说“上古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长寿的植物世上恐怕没有吧。
中国有自然科学家们硬要研究“六脉神剑”是否可能,不知外国的昆虫学家有没有研究卡夫卡小说中有人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在人体生理学或昆虫学上是否可能。
有些文艺批评家要求任何小说均须遵守现实主义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即重驰骋想象,今人拘于现实,未免______(迂/愚)矣。
从前有人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未免太长;“朝如青丝暮成雪”头发白得太快;“桃花潭水深千尺”太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白帝城到江陵,万重山太多,千重百重则差不多。
武侠小说自身有种种习惯性的通用虚构,犹如今天大画家画华山,极力夸张其雄奇险峻,往往悬崖峭壁,无路可上。
实则华山每日上山者往往数百人。
绘画之夸张虽离事实,然画为好画,亦无人否定之也。
当年苏东坡曾以朱笔绘竹,风神潇洒,有人说:“世上岂有红色竹子?”苏反问:“然则有墨竹乎?”盖世人多以墨笔绘竹,习见之即不以为异。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带解析1

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①,始食盐酪②。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
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③,解以覆之。
晨留客饮,妻子贷栗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
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十四年卒,年四十八,益文毅,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大祥:在古代,父母去世后一年举行的祭礼叫“小祥”;去世后两年举行的祭礼,叫“大祥”。
②盐酪:盐和乳酪。
在古代,守孝之日不准吃盐和乳酪。
③殣:饿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挟书诵不辍________②周之粟________③谢不受________④或遗之衣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②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3)罗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写出3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卢杞传阅读答案_卢杞传翻译赏析

卢杞传阅读答案_卢杞传翻译赏析卢杞,字子良,父亲卢弈,被安禄山杀害,卢杞有口才,但十分丑陋,脸如鬼,呈蓝色。
居常衣食寒碜不以为耻,人们不知其矫情,都说他有乃祖卢怀慎遗风。
靠父荫任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仆固怀恩曾召他为朔方府掌书记,因病而免,补为鸿胪卿,出任忠州刺史,曾去谒见节度府卫伯玉,伯玉不喜欢他,乃辞谢而回。
后来渐升任吏部郎中,出任虢州刺史。
曾上奏称虢州有官猪三千头,人民负担不起而成患,德宗说:“把它们迁到沙苑去。
”卢杞说:“沙苑地在同州,同州也是陛下的百姓。
臣以为不如宰杀吃掉为好。
”皇帝嘉奖道“:身为虢州刺史还考虑到别的州,是宰相之才啊。
”于是诏令将猪赐给贫民。
皇帝也就有意要委以重任了。
不久,召卢杞为御史中丞,凡有论奏,无不合皇帝的心意。
过了年升为大夫,不到十天,又提拔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卢杞得志以后,阴险狠毒的一面渐渐表露出来,忌妒有贤德的人,猜疑有才能的人,稍稍冒犯了他,不将人置之死地不罢休。
他想树立威势,乃胁迫众人以示自己的权威。
杨炎与卢杞同为宰相,杨炎瞧不起卢杞才能低下。
卢杞心里不高兴,不到半年,就诬陷杨炎使他罢官了。
那时大理卿严郢与杨炎有隔阂,卢杞即提拔严郢为御史大夫,使其成为自己的助手,杨炎终于被逐而死。
张镒才能平平,为人迂缓,是皇帝倚重亲近的人,没有机会排挤他。
恰好陇右用兵,卢杞去见皇帝,假装请求带兵出征,皇帝不同意,于是就推荐张镒去守凤翔。
后来,又不喜欢自己提拔的严郢了。
那时,幽州的朱滔与朱氵此因言语而失和,就诬称是朱滔的司马蔡廷玉挑拨兄弟之情,请杀廷玉。
不久朱滔谋反,皇帝想以斥责蔡廷玉的办法来取悦于朱滔,将事情交给御史郑詹查询,最后定罪贬为柳州司户参军,令派吏护送,蔡廷玉以为要把他送给朱滔,于是自己投黄河溺死。
卢杞将事情上奏皇帝,说恐怕朱氵此会怀疑杀死蔡廷玉是皇帝的意思,希望能将郑詹交给三司共同查询,同时检举严郢。
以前,郑詹与张镒友善,每当卢杞有什么挑三拨四时,郑詹就来张镒处。
卢循传翻译赏析_卢循传阅读答案的意思

卢循传翻译赏析_卢循传阅读答案的意思卢循字于先,小名叫元龙,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
双眸炯炯发亮,眼珠转动异常灵活,善于草书、隶书、下棋等技艺。
和尚慧远善于评鉴人物,见了面对他说:“你虽然体质高妙简素,可是却存心不轨。
”卢循娶孙恩的妹妹为妻。
后来孙恩起来叛乱时,与卢循常在一处商议。
孙恩生性残忍,遇事时卢循每每加以谏止,很多人因此才得以免罪。
孙恩死后,余众推举卢循为首领。
元兴二年(404)正月,卢循率众攻打东阳,八月,又攻打永嘉。
刘裕讨伐卢循到达晋安后,卢循便陷入了窘急的境地,于是他率众从海上到番禺,进攻广州,驱逐了刺史吴隐之,亲自总领广州行政事务,自号平南将军,并派遣使者朝贡。
当时朝廷刚刚平定桓玄之乱,危机四伏,便权且假封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和平越中郎将三职。
义熙年间(405~418),刘裕讨伐慕容超,卢循的部下始兴太守徐道覆是其姐夫,派人劝卢循乘虚而入,卢循没有采纳。
徐道覆便亲自到番禺,劝说卢循道:“朝廷一直视你为心腹大患。
刘公没有回来的时候,可以乘虚而入,或许还可享受短期的安乐,一旦刘公平定齐地之后,亲自率领大军到豫章,并派遣精锐部队越过五岭,那时,就是你威猛异常,也一定不能抵抗。
今天的机会,万不可失,占领都城之后,刘裕就是回师,也无能为力了。
你如果不同意,我就一人率始兴的人马直指浔阳。
”卢循不同意这样作,但又苦于无法说服他,只得应允了下来。
一开始,徐道覆想秘密准备战船,于是便派人到南康山砍伐船木,伪称要运到都市去卖。
以后又说人力少不能运出,就在郡中把砍好的木料贱价卖出,价钱削减了数倍,居民贪图贱价,卖掉衣物去买木料。
赣河石大水急,行船艰难,所以居民都把买来的木料储备起来,如此类推,先后进行了四次,所以就储备了大量木料,而百姓也无人怀疑。
等到徐道覆发兵时,又按卖价和账本收买,没有人能够隐瞒。
收集齐船木后就加速合力装配,十多天就装配完毕了。
随后便率大军进攻南康、卢陵、豫章各郡,各郡守将都弃职而逃。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六)文言文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父异之。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
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乾道三年,陈俊卿、刘珙荐为枢密院编修官,待次。
五年,丁内艰。
六年,工部侍郎胡铨以诗人荐,以未终丧辞。
七年,既免丧,复召,以禄不及养辞。
九年,梁克家相,申前命,又辞。
克家奏熹屡召不起,宜蒙褒录,执政俱称之。
上曰:“熹安贫守道,廉退可嘉。
”特改命入官,主管台州崇道观。
熹以求退得进,于义未安,再辞。
淳熙元年,始拜命。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少依父友刘子羽,寓建之崇安,后徙建阳之考亭,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
明年卒,年七十一。
疾且革,手书属其子在及门人范念德、黄干,拳拳以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
翌日,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
(节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B.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C.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D.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卦,中国道家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
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2部分 文言文阅读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 word版含答案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时间:45分钟分值:53分)题组一基础题一、(·湖北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5分)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
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
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
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
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威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
居潍二年,召还。
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
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模拟训练(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
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
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③关市:指集市。
讥:查,盘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关市讥而不征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B.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C.然则曷以禄夫子常以身翼蔽沛公D.如此,则诸侯其至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系列 卢怀慎传

卢怀慎传卢怀慎传——《新唐书》卷一二六[说明]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
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
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
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
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
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
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限量!”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
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
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
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
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
”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
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
”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
”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
”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第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
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
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习题: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6a含解析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于慎行传附答案精选

于慎行,字无垢。
东阿人。
年十七,举于乡。
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
授编修。
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
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阻之,不得上。
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客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
慎行寻以疾归。
居正卒,起故官。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
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
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
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
其言辨而核。
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
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
〞亦寝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及冬,又请。
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
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
慎行引罪乞休。
章累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
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
疏辞,复留不下。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再辞不允,乃就道。
时慎行已得疾。
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数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传?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年十七,举于乡举:举荐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属:委托C.偕同官具疏谏疏:给皇帝的奏章D.亦寝不行寝:废止10.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居正闻而怒与嬴而不助五国也B.正以公见厚故耳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章累上,乃许乃令张仪佯去秦11.以下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三 卢潜传 Word版含解析

单文精练三卢潜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转卢潜,范阳涿人也。
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
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
中外府中兵参军..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
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
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
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
....为奴诬告谋反,文宣明之,以奴付潜,潜不之责。
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遗,还不奏闻。
显祖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敕.潜与琳为南讨经略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与陈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
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
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
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
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大树风绩,甚为陈人所惮。
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
”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
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
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
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
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
,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
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流涕送之。
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
”至邺未几,复为扬州道行台尚书。
四年,陈将吴明彻来寇,陈人遂围寿阳,壅芍陂,以水灌之。
城寻陷。
时李将逃归,并要潜。
潜曰:“寿阳陷,吾以颈血溅城而死,佛教不听自杀,故荏苒偷生,今可死矣!”于是闭气而绝,年五十七。
赠.开府。
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兖州刺史..(选自《北齐书·第四十二卷·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B.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C.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D.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依所请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酒”:古时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资治通鉴 卢怀慎检校吏部尚书》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正月,癸卯,以卢怀慎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
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
”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
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
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
”浣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
”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
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
”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
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
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
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
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
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
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秦誓》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空;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此怀慎之谓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二百一十一卷》,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B.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C.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D.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谒告,请假,古人在任官职期间,遇到婚、丧、病等事时,需要向上级请示告假。
《新唐书·卢怀慎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卢怀慎,滑州人。
怀慎在童卯已不凡,父友监察御史韩思彦叹曰:“此儿器不可量!”及长,第进士,神龙中,迁侍御史。
中宗谒武后上阳宫,后诏帝十日一朝。
怀慎诛曰:“愚人万有一犯属车之尘,虽罪之何及。
臣愚谓宜遵内朝以奉温清,无烦出入。
”不省。
迁右御史台中丞。
上疏陈时政曰:“臣请都督、刺史、上佐、畿令任未四考,不得迁。
若治有尤异,玺书慰勉.须公卿阙,则擢之以励能者。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
臣请才堪牧宰并以迁授使宣力四方责以治状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不赐收齿。
”疏奏,不报。
迁黄门侍郎。
与魏知古分领东都选。
开元三年,改黄门监。
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
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
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
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许之。
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
遗言荐宋璟、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綺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外,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惜,随散辄尽。
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既属疾,宋璟、卢从愿候之,会风雨至,举席自障。
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檢人乘间而进矣。
公第志之!”及治丧,家无留储。
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晏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锡,无以劝善。
”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
(节选自《新唐书·卢怀慎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请才堪牧宰/并以迁/授使宣力四方/责以治/状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B.臣请才堪牧宰/并以迁授/使宣力四方/责以治/状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C.臣请才堪牧宰/并以迁/授使宣力四方/责以治状/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D.臣请才堪牧宰/并以迁授/使宣力四方/责以治状/有老病若不任职者/一废之/使贤不肖确然殊贯/臣请以赃论废者/削迹不数十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
(3)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4)敝箦单藉,门不施箔
(5)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
(6)望怀慎家,环堵庳陋
A. (1)(3)(5) B. (2)(4)(6)C. (3)(4)(5) D. (3)(4)(6)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赴任东都去掌管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得病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临别时,卢怀慎握着二人的手说:“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你们记住这些话!”到治丧时,家里没有留下储蓄。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于是下诏赐他家织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后来回京师,在鄂、杜间打猎,望见卢怀慎家围墙简陋低矮,家人像办什么事,就派使节驰往询问。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卢怀慎死去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经过卢怀慎的墓时,石碑尚未树立,玄宗停马注视,泫然流泪,诏书命官府为他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页)草拟碑文,玄宗亲自书写。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属疾,宋景、卢从愿候之,见敝箦单藉,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杯而已。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矣,公弟志之!”及治丧,家亡留储。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赐,无以劝善。”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帝后还京,因校猎鄠、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2)。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为之文,亲自书。
A. 卢怀慎担任黄门监时,有诏命卢、姚二人覆核查实薛王舅王仙童暴虐百姓一案,他们两人对御史台办案表示怀疑。
B. 卢怀慎与姚崇共同执掌朝政,他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凡事推重姚崇,概不专断。
C. 卢怀慎并非凡庸之辈,他对玄宗“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的分析是非常深刻且颇有预见性的。
D. 卢怀慎身居高位,甘于清贫,房屋破旧,竟不能遮风蔽雨,治理丧事,家中没有积蓄。临终之际仍心忧国事。
《卢怀慎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
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1),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遗言荐宋景、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节选自《新唐书》)
[注](1)乞骸骨:即请求辞职回家,意思是请国君赐还自己的身躯回家去。(2)大祥:丧祭名,父母死后,二十五个月而祭称大祥。
8. 对下列句子
中点词语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止一布囊(只) B. 见敝箦单藉(草垫)
C. 公弟志之(记述)D. 停跸临视(帝王出行的车驾)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中看出卢怀慎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
8.C“志”记住。
9.B“以”因为(A“若”①假如②你。C“亡”①无②丢掉。D“焉”①他②了)
10.D
参考译文:
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专断,当时人讥笑为“陪伴吃饭的宰相”。又兼任吏部尚书,因疾病恳请退休,被批准。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文成。留下遗言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玄宗对此十分伤悼并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