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_陈隆勋

合集下载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篇一一、引言东亚季风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气候系统之一,对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东亚季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东亚季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气候特征、形成机制、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

二、东亚季风的气候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夏季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则受干燥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这种气候模式使得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

三、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复杂,涉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气环流、地形等多种因素。

其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夏季,海洋温度较低,陆地温度较高,形成低压带,引发季风的形成和移动。

此外,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也对季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

四、东亚季风研究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东亚季风的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现场观测:通过在季风区设立观测站点,收集气象、气候等数据,分析季风的时空变化。

2.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季风区的气象、云图等信息,为季风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数值模拟:通过建立气候模型,模拟季风的形成、演变和影响,为研究季风提供理论依据。

五、东亚季风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东亚季风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表明,东亚季风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针对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监测季风的强度、路径和影响范围;通过建立更精确的气候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季风的变化趋势。

六、结论总的来说,东亚季风研究在气候特征、形成机制、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季风的长期变化趋势、季风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东亚季风的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近20年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20年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差 异和 动力差 异两 类 。综合 类 季风 指数 是用两 种 或两种 以上要 素相 结合来 反 映季风 特征 。 由于东 亚季 风 系
统 既包括 热带 季风 ,又包括 了副热 带季 风 ,这 两 种不 同性 质 的季风 既有联 系又相互 独立 ,用 单一 要素 很难

福 建 气 象
流 等特 征 ,或者 结合 与季 风相 关联 的H de 环 流 r。 风槽 a ly 1,季 。 等特 征来 定义 季风 强度 。
在 东亚季 风定 义 中 ,也 用 东亚 季风 指数来 表 征 以来 的具有 代表 性 的东亚 O
季 风强 弱 的指数 分 为 四大类 :环 流类 ,温湿类 ,海 陆差异 类 及综 合类 。环流 类季 风 指数 包 括用 位 势 高度 、 高 低空 风 场 ( 向风 和 纬 向风 )及其 散 度 、涡 度 等要 素 定 义 的季 风 指数 ,其 中用 高低 空 风场 定 义 指 数较 经 多 。温湿 类 季风 指数 包括 用 O R、T B、相 当位 温 和 降水 量等 要 素来定 义 。海 陆差 异类 季 风 指数包 括 热力 L B
2 0 年第 5 08 期
2 0 年 1 月 08 0
福 建 气 象
J RNAL OF F J AN ME EOR0L OU U I T OCY
2 08, . 0 No5
0e .2 8 t 00
近2 年 东亚季风及其对 中国气 候影 响的研究进展 O
谢 月 玉 王 式功 董 安 祥。 尚可政
进行 了广 泛 的研 究 。Z u h 和He _ 等 】 ]的研究 指 出东 亚季 风 系统 既包 含 热带 季 风性 质 ,还 包 含 副热 带 季风 性 质 ,也 可 以说 东 亚季 风 系统 是 由热带 辐合带 和 副 热带 辐合 带 组成 。早 在2 世 纪3 年代 ,竺 可 桢 [ O O 2 就研 究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区域降水的影响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区域降水的影响

享 编 i 4 9 ( ) _ 6 0 章 号: 0 - 6210 0 0 9 04 5 016 8 —




,r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 国区域 降水 的影 响
吕心艳 2 ,张秀 芝 ,陈锦年 4
( .中 国气 象科 学研 究 院 ,北京 10 8 ;2 1 00 1 .国家 气象 中心 ,北京 10 8 ; 0 0 1
中图 分 类 号 :P 2 .. 45 2 4
1 言 引
我 国 处 于典 型 的东 亚 季 风 区 内 ,每年 5 9 —


团 的北 边 缘 ,涂 长 望等 [利 用 湿球 温 度定 义 季 风 6 ]
月大范围降水的分布、 雨带的移动以及发生的旱 前沿; 朱乾根等 刀 l7一1 0 80 P 上 使用 9l 9 年 5 a 8 h
: 00 2 1 订 翘 、 21 0 0 - - 2}0 0
≤ .E £ 盘 I 8 f _ _ 0
. .
. :

、j

6期
吕心艳等 :东亚 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国区域降水 的影 响
81 6
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测降水量不仅包括季风降 水还包括非季风降水。另外 ,王安宇等[] o g 、F n
十 + —
Q-Q —

( , 2) ຫໍສະໝຸດ 种如吴长刚[]胡豪然等[] H、 2给出了东亚夏季风活 o
动 北部 边缘 发 生 了年 代 际变化 。实 际上 ,东 亚夏 季 风 的活 动随 着 时 间的推 移是 不 断 向北推 进 或 向 南 撤退 ,而且 也会 出现停 滞或 少 动 ,因此 ,它对 于 我 国东部 各 区域 的影 响不尽 相 同 。单 一 的季 风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引言:东亚地区是全球范围内季风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东亚季风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深远。

因此,对于东亚季风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手段的改进,东亚季风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季风的定义及特点东亚季风是指位于东亚地区的季风系统,其变化主要由季节风与轮廓风的转变引起。

东亚季风的主要特点有季节性明显、风向来回转变、雨量分布不均、气温差异显著等。

具体而言,东亚季风的夏季风主要带来大量炎热的湿润气流和大量降水,而冬季风则带来干冷气流。

二、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1. 夏季风形成机制:东亚夏季风主要受到陆地与海洋热力差异的影响。

夏季期间,由于热力差异,西太平洋高压形成并向北伸展,这将导致东亚地区形成低压环流,从而形成季风气流并带来降水。

2. 冬季风形成机制:东亚冬季风的形成与高空环流和地形起伏有关。

冬季期间,西伯利亚高压形成,北方的冷空气会向南流动。

这些冷空气在穿过山脉时加速,形成冷空气汇集区,使得东亚地区冬季风增强并带来干燥的气流。

三、对于东亚季风的预测和模拟研究进展1. 大气环流模式:利用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季风进行预测和模拟已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对气候特征和地貌的分析,科学家们建立了复杂的数学模型,以模拟东亚季风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这些模拟结果不仅对于了解季风变化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为东亚季风的研究和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遥感可视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季风的变化和演变过程。

这种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对于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季风的形成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于东亚季风的影响研究进展1. 经济影响:东亚季风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水资源提供了保障。

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数值模拟对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数值模拟对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数值模拟对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黄荣辉;武炳义;洪胜吉;吴载镐【期刊名称】《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年(卷),期】2001(018)001【摘要】A 5-level spectral AGCM (ImPKU-5LAGCM) is used to examin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and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to different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in the climatological-mean case and in the cases of weak and strong Asian summer monsoons,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imulated with the Arakawa-Schubert's(hereafter A-S's), Kuo's and Manabe's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show that these simulated distributions of the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and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depend strongly on the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either in the climatological-mean case or in the cases of weak and strong Asian summer monsoons. From the simulated results, it might be shown that the Kuo scheme appears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and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than the A-S scheme or the Manabe scheme, although the A-S scheme is somewhat better in the simulations of the tropical rainfall. This might be due to that the Kuo's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able to reflect we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cloud system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where the rainfallsystem used to be a mixing of cumulus and stratus.%应用一个5层大气环流谱模式(ImPKU-5LAGCM)分别考察在气候平均情况、弱和强亚rn洲夏季风情况下东亚地区夏季风降水和环流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陈隆勋;李薇;赵平;陶诗言【期刊名称】《气候与环境研究》【年(卷),期】2000(5)4【摘要】利用中国194站1961~1995年日降水资料及NCEP 1979~1997年候格点降水资料,探讨了亚洲地区自春到夏的雨季开始分布。

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自春到夏存在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和热带季风雨季开始。

前者于4月初开始于华南北部和江南地区,随后向南和向西南扩展,于4月末扩展到华南沿海和中南半岛,这个雨带主要是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转向的SW风以及南亚地区冬春副热带南支西风槽中西风汇合而形成的,是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

后者是南海热带季风爆发后使原来由江南移到华南沿岸的副热带季风雨带随副热带高压北进而北进,前汛期雨季进入盛期,江南出现第二次雨峰,形成梅雨期和江淮及华北雨季。

同时,热带季风雨带也自东向西传播到达南亚地区而形成热带季风雨季。

还讨论了1998年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指出南海夏季风爆发期的季风由副高北侧形成的新生气旋进入南海造成南海中部西风和南海越赤道气流转向的SW季风加强汇合而形成,因而是东亚季风系统中环流系统季节变化造成的,和印度季风无关。

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阿拉伯海仍由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南亚仍是上述副热带反气旋北侧NW风南下后转向的偏西副热带气流所控制,索马里低空急流仍未爆发,赤道西风并未影响南海。

%Using daily observational rainfall data covered 194 stations of China from 1961 to 1995 and NCEP model analyzed pentad precipitation data of global grid point from 1979 to 1997, the distribution of rainy season onset over Asian area from spring to summer is discussed The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two stages of rainy season onset over East Asia region from spring to summer-rainy season onset accompanying subtropical monsoon and tropical monsoon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started over north of South China and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early April and then extended southward to South China coastal regions and westsouthward to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by the end of April. The corresponding rain belt is mainly formed by the convergence of cold air and the recurved southwesterly flow from the western part of subtropical high and westerly flow from the so-called western trough of subtropical region occurred during winter to spring over South Asia. We usually call it as “starting period of pre-flood rainy season over South China”. So it should belong to the onset of subtropical monsoon rainy season. The latter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subtropical monsoon rainy belt over inshore regions of South China Sea originally cam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dvancing with northward shift of subtropical high after the onset of tropical monsoon over South China Sea. The pre-flood rainy season over South China region then came into mature period and the second peak of rainy season appeared, “plum season”, rainy season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Huihe River basin and North China then formed consequently. Meanwhile the tropical monsoon rain belt has propagated westward to South Asia and formed tropical monsoon rainy season. The process of summer tropical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China Sea in 1998 is also discussed It indicated that the monsoon during summer tropical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China Sea is the result of the westerly flow overmiddle of South China Sea from the new generated cyclone formed in north subtropical high entering into South China Sea converged with the tropical southwesterly flow recurved by the “intensified cross-equatorial flow”. Therefore the monsoon onset over SC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circulation system in East Asian monsoonal system but has no relationship with Indian monsoon. During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China Sea, Arabian Sea is still controlled by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South Asia is controlled by the recurved westerly flow of the south-moving northwesterly flow from north part of pre-mentioned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and the Somali low-level jet has not outbroken yet. The equatorial westerly over Southern Asia does not affect South China Sea.【总页数】11页(P345-355)【作者】陈隆勋;李薇;赵平;陶诗言【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5.42【相关文献】1.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前期东亚冬季风异常的关系以及ENSO的作用 [J], 胡鹏;陈文2.东亚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的关系 [J], 刘鹏;钱永甫;严蜜3.中国东部地区人为气溶胶影响东亚夏季风爆发和推进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邓洁淳;徐海明;马红云;江志红4.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指数和爆发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J], 沈新勇;黄文彦;陈宏波5.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关系 [J], 杨林;魏应植;丁一汇;张秀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篇一摘要:东亚季风是全球重要的气候系统之一,对于理解其发生、发展以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东亚季风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对其近年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和探讨,涉及观测手段、气候模拟和季风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阐述。

一、引言东亚季风是指由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所构成的季风气候系统,在东亚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气候调控作用。

东亚季风的形成和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海洋、陆地、地形地貌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全面介绍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东亚季风的观测手段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东亚季风的观测手段也日益丰富。

卫星遥感技术、雷达观测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我们对东亚季风的观测更为准确和全面。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的观测数据,对东亚季风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雷达观测技术则能够实时监测季风的变化,有助于分析季风的演变规律。

此外,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研究东亚季风的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三、气候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气候模拟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东亚季风的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气候模型的改进和优化,能够更好地模拟东亚季风的演变过程,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

此外,全球气候模式中的关键参数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此外,许多科研团队还在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探究各种外部因素如自然和人为活动等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机制和强度。

四、季风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东亚季风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团队正试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对比历史气候数据和观测数据,人们发现近年来东亚季风的活动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包括强度和频率的改变等。

这种变化可能会对农业、生态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全球变暖也影响了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系统,进而影响到东亚季风的演变过程。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篇一一、引言东亚季风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不仅影响我国及其邻近地区的气候,而且对整个全球气候也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东亚季风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回顾并阐述东亚季风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季风定义与背景东亚季风是一种大型天气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海陆温差引发的季节性风向改变。

其气候模式决定了东亚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居民生活方式。

而全球气候的改变以及气候变化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对东亚季风研究的广泛兴趣。

三、研究方法进展近年来,东亚季风研究在方法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使得研究者能够更精确地观测和预测季风气候的变化。

其次,数值模拟和气候模型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季风气候的预测和变化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多学科交叉研究也成为了新的趋势,如将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以更全面的视角研究季风气候。

四、研究成果(一)季风强度与频率的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东亚季风的强度和频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强度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季风强度的季节变化变得更加复杂。

而在频率方面,近年来季风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提前或延后的现象。

这些变化都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季风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东亚季风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季风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受到影响。

同时,海温的上升和极地冰盖的融化也会影响季风的路径和强度。

这些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东亚季风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季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东亚季风不仅影响气候,还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季风带来的降水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供应至关重要。

此外,季风还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季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024年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范文

《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气溶胶与东亚季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已逐渐成为当前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综述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气溶胶的基本概述气溶胶,即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的总称,主要由人为源和自然源组成。

人为源主要指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人为活动产生的颗粒物;自然源则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等自然现象产生的颗粒物。

气溶胶对气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如影响云的形成、辐射平衡等。

三、东亚季风的特点及影响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为显著的季风气候之一,对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对当地降水、气温等气候要素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季风的变化也会对地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的相互影响1. 气溶胶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气溶胶的存在可以改变大气的热力性质和动力过程,从而影响季风的强度和路径。

例如,气溶胶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气溶胶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和演变,进而影响季风的降水过程。

2. 东亚季风对气溶胶的影响东亚季风带来的气流可以携带大量的气溶胶颗粒物,从而影响区域的气溶胶浓度和分布。

此外,季风气候区的降水过程也会对气溶胶进行清洗,从而改变大气中的气溶胶组成。

五、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相互影响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观测、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气溶胶与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例如,有研究表明,气溶胶的增加会减弱季风的强度和降水过程;而季风的强度和路径也会影响气溶胶的分布和传输。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气溶胶的成分和来源也会对季风气候产生影响。

六、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研究气溶胶与东亚季风的相互影响:1. 地面观测:通过在季风区设立观测站点,收集气溶胶和气象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2024年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范文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篇一摘要:东亚季风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其形成机制、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对于理解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包括其气候特征、形成机制、观测技术、模拟预测以及影响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引言东亚季风是指东亚地区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风系和降水系统,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东亚季风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就东亚季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东亚季风的气候特征东亚季风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

冬季风以寒冷干燥为主,夏季风则以暖湿为主。

这种季节变化对东亚地区的降水、气温、气候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观测和模拟等手段,对东亚季风的气候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复杂的时空变化规律。

三、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涉及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多种因素。

学者们通过数值模拟、观测分析和理论推导等手段,对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认为,东亚季风的形成与太平洋-亚洲环流、海陆热力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地形因素也对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四、东亚季风的观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测技术被应用于东亚季风的观测和研究。

例如,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精度的气象数据;地面观测站则可以提供详细的地面气象数据;数值模拟技术则可以模拟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季风活动情况。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为东亚季风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东亚季风的模拟预测通过对东亚季风的数值模拟和预测,可以深入了解其形成机制和变化规律,为预测气候变化和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东亚季风的模拟预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利用气候模式对东亚季风的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发现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模拟结果,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东亚季风的趋势和变化情况。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探究的进展引言季风是指地球上一些特定地区季节性变化的风系统。

东亚季风是指一年四季都有一定规律的风向变化的风系统,对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产生重要影响。

东亚季风的探究对于了解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东亚季风探究的进展,并探讨将来的探究方向。

1. 东亚季风的形成和特点东亚季风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在夏季,印度洋季风形成,带来了暖湿气流,使东部地区出现盛行的东南风。

在冬季,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使西部地区出现盛行的北风。

特殊是秋季和春季,风向变化最为剧烈,是季风转换的关键时期。

东亚季风的特点是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域差异。

中国南方地区受到的季风影响最为显著,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而冬季则主要受到北方干燥的北风影响。

北方地区则具有干燥的秋冬季和潮湿的春夏季特点。

日本和朝鲜半岛地区也受到季风影响,但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季风特点也有所差异。

2. 东亚季风的影响东亚季风对于该地区的气候、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等都产生重要影响。

夏季的东南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为中国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

同时,盛行的东南风也带来了高温柔湿度,对人体健康和精力产生影响。

冬季的北风则带来了较低的温度和干燥气候,对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构成挑战。

与气候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是东亚季风的年际和时期际变化。

以中国为例,东亚夏季风存在明显的时期际和年际变化。

时期际变化主要是指夏季风的强弱变化,而年际变化则是指夏季风的出现和消逝时间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气候猜测和农业灾难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3. 近年来的探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息进步,东亚季风的探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东亚季风的观测与监测:利用气象站和卫星观测技术,可以对季风的风向、降水和温度等进行实时观测和监测。

国家气象局和其他探究机构已建立了一系列监测站点,提供了珍贵的实际数据。

(2)东亚季风的模拟与猜测:利用数值模式对东亚季风进行模拟和猜测是重要的探究方法。

高等天气学系列讲座第十八讲大气遥相关型和低频运动及其对中国天气造成的影响

高等天气学系列讲座第十八讲大气遥相关型和低频运动及其对中国天气造成的影响

图18.8正负CGTI年Delaware全球降水(背景图)与台站降水(小图) 差综合图。(a)6月,(b),7月,(c)8月,(d)9月。阴影区代表统计显著 性水平>90%区(阴影;mm/月)。相应的CGT在图中由等值线给出。 小图中等值线间隔是30mm/月(-60,-30,30,60....)(Ding and
图18.7a是夏季平均200hPa高度标准差分布(69月)。最突出的变率中心位于东北大西洋与西 欧北大西洋急流出口区。其它依次排列的最大变 率的中心在亚洲中西部(37.5°N,65°E), 东亚到阿拉斯加湾和北美北部。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这些中心与夏季高空急流密切相关或位于下游 急流的出口区。印度西北部的大变率中心区相应 于ISM-EASM遥相关的上游异常环流中心(乌兹 别克和土库曼斯坦东部)。
图18.5 强(上)和弱(下)南海夏季风年北半球夏 季500hPa高度场的相关形势
李崇银,张利平,1999
陶诗言与陈隆勋(1985)的研究表明,在印度季风强的夏季,
东亚季风的梅雨锋往往偏弱,甚至有的年份发生空梅。郭其 蕴与王继琴(1988)发现印度夏季降水与我国华北降水存在 显著正相关。张人禾(1999)从印度季风区水汽输送的角度 来解释我国华北降水的异常,发现El Niño期间往往对应着弱 印度季风,即El Niño盛期与弱印度季风相联系的弱水汽输送
18.2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遥相关型 (PNA型,JP型,EPA型,ISM-EASM型等)
由热带热源强迫的大气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主 要的类型。一种是哈得莱型的环流。这也包括瓦克 环流;另一种是遥相关场。这两种类型响应的基本 差别在于它们的垂直结构。在哈得莱型环流的响应 中,加热引起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对流层上部的 反气旋流出位于对流层下部的气旋性流入之上。大 部分热带大尺度系统具有这种结构。它们可以被称 作“斜压”运动。哈得莱环流和瓦克环流实际上是 准静止的斜压响应。第二种大气响应即遥相关场可 以传播到很高的纬度。这种类型的响应基本上是正 压的,它在整个对流层具有相同的水平气流结构。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_陈隆勋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_陈隆勋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陈隆勋张博张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长期组织和从事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天气和旱涝影响的研究。

该文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综述,并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季风的研究活动,也回顾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及其后续的有关东亚和印度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引发中国大陆暴雨生成的水汽输送,表达中国大陆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设计等研究结果。

综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梅雨开始、中国雨季开始及传播等有关研究成果;东亚季风系统中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及与赤道地区不同之处,东亚低频振荡对El N i no形成及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低频振荡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有关成果;亚洲地区大气热源的计算及其分布,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对东亚夏季风及降水的可能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对El N i no生成的可能影响等有关成果;东亚季风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准4年年际振荡的分析及与ENSO形成间的相互作用,极地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等成果。

综述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可能机制,特别是亚洲大陆)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及非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澳大利亚陆地与周围海洋对冬夏季风形成、印度和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南海夏季风形成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低频振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东亚季风形成和变化机制引言中国现代的季风研究由竺可桢、涂长望和黄士松开始,他们先后研究了中国大陆夏季风分类以及夏季风在中国大陆上北进过程。

建国后,在20世纪50)60年代,叶笃正和陶诗言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研究组对亚洲大气环流和季风的结构、季节突变以及青藏高原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1-4],得到了许多成果。

在同一时期,高由禧和徐淑英在季风气候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了中国大陆上季风主要为副热带季风。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陈隆勋;张博;张瑛【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6(017)006【摘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长期组织和从事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天气和旱涝影响的研究.该文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综述, 并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季风的研究活动,也回顾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及其后续的有关东亚和印度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引发中国大陆暴雨生成的水汽输送,表达中国大陆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设计等研究结果.综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梅雨开始、中国雨季开始及传播等有关研究成果;东亚季风系统中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及与赤道地区不同之处,东亚低频振荡对El Nio形成及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低频振荡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有关成果;亚洲地区大气热源的计算及其分布,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对东亚夏季风及降水的可能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对El Nio生成的可能影响等有关成果;东亚季风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准4年年际振荡的分析及与ENSO形成间的相互作用,极地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等成果.综述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可能机制,特别是亚洲大陆-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及非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澳大利亚陆地与周围海洋对冬夏季风形成、印度和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南海夏季风形成作用的结果.【总页数】14页(P711-724)【作者】陈隆勋;张博;张瑛【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不同类型ENSO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和机理研究进展 [J], 陈文;丁硕毅;冯娟;陈尚锋;薛旭;周群2.东亚季风系统的动力过程和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研究进展 [J], 陈文;顾雷;魏科;黄荣辉3.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 [J], 黄荣辉;顾雷;陈际龙;黄刚4.近20年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谢月玉王式功董安祥尚可政5.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季风区的影响及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研究进展 [J], 林爱兰;梁建茵;谷德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YU Shuqiu1,SHI Xiaohui1,LIN Xuechun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 China;2.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geopotential height (GHT) and wind at 850hPa, GHT at 500hPa, precipitation rate, sea level pressure (SLP) an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from more than 600 stations nationwide in June–August from 1951 to 2006, and focusing on the East Asia–West Pacific region (10º–80ºN, 70º–180º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re studied by using statistical diagnostic methods such as 9-point high pass filter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composite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diagnosis, etc. It is concluded as follows: (1) EOF analysis of SLP in the East Asia–West Pacific region shows the existence of the zonal dipole oscillation mode (APD) between the Mongolia depression and the West Pacific high, and APD index can be used as an intensity index of EASM. (2) EOF analysis of GHT anomalies at 500hPa in the East Asia–West Pacific region shows that the first EOF mode is characterized with an obvious meridional East Asian pattern (EAP), and EAP index can also be used as an EASM intensity index.(3) The composite analysis of high/low APD index years reveals the close correlation of APD index with EAP at 500hPa (or 850hPa). The study shows an obvious opposit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APD index and EAP index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23, which passes the confidence test at 0.10level. (4) Both APD and EAP indexe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during flood-prone season in China and precipitation rate over the East Asia–West Pacific region.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rea at 5% confidence level is mainly located from the southern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o the ocean around southern Japan, and the former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latter is a negative one.Keywords: summer monsoon; East Asia-West Pacific dipole; East Asian Pattern; precipitation1 介绍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每年的降水分布、降水带移动以及旱涝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受夏季风控制。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何金海;赵平;祝从文;张人禾;汤绪;陈隆勋;周秀骥【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8(66)5【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TRMM卫星降水资料、中国东部站点降水资料和CMAP降水资料,重点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起始时间、建立特征及其和南海夏季风的关系,同时也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于3月底-4月初(第16-18候)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首先开始,伴随着降水的开始是偏南风的增强和对流性降水的显著增加,华南前汛期开始.(2)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季的建立早于热带季风雨季,在热带季风建立后两者的雨带、强西南风带、强垂直运动带、强低空水汽辐合带均是分离的,南海热带季风在其建立后,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发生相互作用,促使副热带季风雨带季节性北进,两者共同影响中国的旱涝.(3)3月中下旬,东亚大陆(包括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由冷源转为热源,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差异及其相应的温度和气压对比均发生反转.东亚大陆(包括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究竟是否是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提前建立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讨论了有关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共识与分歧.【总页数】14页(P683-696)【作者】何金海;赵平;祝从文;张人禾;汤绪;陈隆勋;周秀骥【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上海市气象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2.4【相关文献】1.气溶胶对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季风爆发前温度的影响 [J], 杨芝慧;邱飞2.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 [J], 何金海;祁莉;韦晋;池艳珍3.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槽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槽的比较 [J], 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4.东亚热带季风与副热带季风降水特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胡亮;李耀东;何金海5.春季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异与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遥相关特征 [J], 于秀晶;谢今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段内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发生了两次显著的突变现 象(通过 99%信度检验), 一次发生在 60 年代中期, 另 一次发生在 70 年代中后期, 且每次突变后东亚夏季 风都迅速减弱(图 1(b)). 由此可见, 引言中所述的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中期东亚区域气候的两次突变事件 在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变化中有清晰的痕迹.
在本文所关心的东亚~太平洋区域(105°~165° E, 5~55°N), 模拟的海平面气压在 32°N 以北偏强 0~4 hPa, 其南侧偏低 0~3 hPa; 由于海平面气压模拟 偏差场呈现东西向的带状分布(图 2(c)), 这就会在一 定程度上减小模拟误差对本研究问题的影响, 因为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在文中取为东西向海平面气压 差. 表 1 列出的定量化数据则表明, 六个气候模式对 东亚~太平洋区域夏季海平面气压具有较强的模拟 能力, 集合模式结果的误差仅为 0.22 hPa, 与再分析 资料的空间相关系数和标准差比分别为 0.84 和 1.00, 均方根误差和扣除系统性误差的均方根误差也相对 较小, 这表明集合模式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该区域夏 季海平面气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幅度, 模拟误 差很小. 比较而言, CCSR 和 HadCM3 模式的模拟性 能较好, 且总体上要优于多模式集成结果, 其他模式 间的模拟性能则差别不大. 基于上述分析可见, 在东 亚区域利用以上六个模式的海平面气压资料针对本 文的问题开展研究是合适的.
图 2 1961~1990 年夏季平均海平面气压场
单位: hPa. (a)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b) 六个模式的集成结果; (c) 模式减再分析资料
4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 变化
文中使用的模式资料为气候模式在 SRES A2 温 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的输出结果, 其中 1990 年以前的惟一强迫源是综合考虑大气中多种温室气 体和气溶胶浓度而产生的协同辐射强迫作用, 1990 年及其后为预测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浓度. 鉴于上 述模式资料对 20 世纪后期全球变暖有较好的再现能 力, 那么如果东亚夏季风系统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开始的年代际减弱与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有关,

探究风云变化 护航改革航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隆勋

探究风云变化 护航改革航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隆勋

探究风云变化护航改革航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隆勋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陈隆勋研究员先后致力于大气环流、东亚季风、数值模式、青藏高原气
象学、气候诊断及数值试验等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东亚大气环流研究。

在冬夏大气环流结构,环流自冬向夏“季节突变”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60
年代又对我国冬夏热力交换、大气辐射和大气热源进行了全面的计算,确定了各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热源强度,对东亚大气环流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此外,还为开创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分析以及建立我国第一个接收分析站做出过贡献。

【总页数】1页(P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1
【相关文献】
1.观气象变幻,谱科技风云——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员 [J],
2.陆风:洞悉风云变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象观测保驾护航 [J],
3.工会改革纲领要符合职工群众的要求——访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员陈小鲁 [J], 文远;晓畅
4.静观经济风云运筹发展战略——王建研究员纵论改革三大战略变化 [J],
5.吴敬琏:加快改革为市场经济护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研工作者先进事迹(精简版)

科研工作者先进事迹(精简版)

科研工作者先进事迹科研工作者先进事迹手捧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奖状,管理资料下载显得格外平静。

历时年,管理资料下载与他的团队完成了东亚季风多尺度变率与我国旱涝机理研究。

多少次通宵达旦、潜心钻研,多少次各抒己见、激烈争辩,仿佛都被年的时间跨度一一分解、消融,平淡得习以为常。

而一等奖,只不过为管理资料下载研究东亚季风至今的余载划上了又一个有力的分号。

一、笃志求真滴水穿石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以及青藏高原的影响,亚洲成为全球最大、最典型的季风区。

亚洲季风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发生发展与变化更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

亚洲季风包含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两个子系统,其中东亚季风对我国东部天气气候和旱涝雨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能专注其中并贡献一己之力,管理资料下载倍感自豪。

在夏威夷大学时,管理资料下载就跟随在美日籍教授村上多喜雄从事季风区域的低频振荡研究。

回国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气象局的资助下,管理资料下载与陈隆勋、丁一汇、朱乾根、罗会邦等对东亚季风作了系统研究,并开展了中美、中日季风合作。

他与朱乾根、王盘兴还进一步阐明了副热带季风对旱涝的作用,为我国旱涝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从那时起,管理资料下载的研究视线就再也没离开过东亚季风,他也再没给自己放过寒暑假。

亚洲夏季风究竟首先在哪里爆发?南海热带夏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是什么关系?东亚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如何影响我国旱涝? 20世纪末,这些都是东亚季风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

96年,在国家攀登A计划南海季风试验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管理资料下载及其团队与同行杨修群等合作,开始着力研究东亚季风多尺度变率与我国旱涝机理,以期为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他们将东亚副热带季风和东亚热带季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季节内-季节、年际、年代际三种时间尺度展开,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季风的定量化表征、东亚夏季风建立、季节和季节内进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多尺度特征、变化机制和我国旱涝形成的机理,历时年,在四方面取得重要创新:一是获得了东亚夏季风建立特征及其本质的新认识;二是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季节和季节内进程及其雨带推进的新特点;三是提出了南海季风监测和定量化表征东亚夏季风的新方法,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特征及其机理;四是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和我国东部旱涝年代际变率的特征和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陈隆勋张博张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长期组织和从事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天气和旱涝影响的研究。

该文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综述,并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季风的研究活动,也回顾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及其后续的有关东亚和印度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引发中国大陆暴雨生成的水汽输送,表达中国大陆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设计等研究结果。

综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梅雨开始、中国雨季开始及传播等有关研究成果;东亚季风系统中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及与赤道地区不同之处,东亚低频振荡对El N i no形成及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低频振荡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有关成果;亚洲地区大气热源的计算及其分布,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对东亚夏季风及降水的可能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对El N i no生成的可能影响等有关成果;东亚季风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准4年年际振荡的分析及与ENSO形成间的相互作用,极地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等成果。

综述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可能机制,特别是亚洲大陆)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及非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澳大利亚陆地与周围海洋对冬夏季风形成、印度和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南海夏季风形成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低频振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东亚季风形成和变化机制引言中国现代的季风研究由竺可桢、涂长望和黄士松开始,他们先后研究了中国大陆夏季风分类以及夏季风在中国大陆上北进过程。

建国后,在20世纪50)60年代,叶笃正和陶诗言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研究组对亚洲大气环流和季风的结构、季节突变以及青藏高原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1-4],得到了许多成果。

在同一时期,高由禧和徐淑英在季风气候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了中国大陆上季风主要为副热带季风。

随着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联合天气预报中心,顾震潮、陶诗言和刘匡南带领中国气象局气象研究所开展了季风研究,在青藏高原和南亚高压对东亚季风和降水的影响以及中国梅雨活动、冬季季风活动进行了许多研究。

此外,南京大学的黄士松等在东亚大气环流领域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作为这一时期的总结,1987年叶笃正、陶诗言、朱抱真和陈隆勋4人因/东亚大气环流研究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气象学家又重新恢复了中国季风的研究。

首先于1972年开始,在国家气象局资助和广东省气象局主持下,由李真光负责开展了中国热带天气研究计划,其中有中国季风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于1978年成立了以陶诗言为顾问,樊平为负责人,陈隆勋为技术组长的全国季风研究组,连续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两次学术文集[5-6]。

在这个时期,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学术成果,例如提出了与印度季风相独立的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亚洲大气热源分布、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季风和大陆副热带季风以及季风在中国大陆推进的过程和特征、东亚季风系统中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相互作用的特征等。

1983年,在中美政府间研究合作/季风研究0项目,国家气象局将全国季风研究组由云南省气象局转移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由陶诗言作顾问,张家诚为中美季风合作中方首席科学家(1986年后改由陈隆勋担任中方首席科学家),一直到1995年合作结束。

作为这一时期全国季风研究的成果,出版了5东亚季第17卷6期2006年12月应用气象学报JOU RNA L OF APPL IED M ET EOR OLO GICA L SCIENCEVol.17,N o.6December2006X2006-11-13收到,2006-11-27收到修改稿。

风6专著[7],对这个时期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全国季风研究组有关东亚季风研究的结果作了总结并出版了两本论文集[8-9]。

1997年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申报,陈隆勋、丁一汇、朱乾根、罗会邦和何金海等5人因/东亚季风研究0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自1993年开始直到1999年3月,在中国气象局主持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许多中国学者参加中国科技部和日本科技厅在/亚洲季风机制0项目下进行合作研究,由萧永生、丁一汇和陈隆勋任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组正副组长,陈隆勋为联络员和中方季风研究技术组组长。

在青藏高原上设立了4个自动热量平衡观测站,一直观测到1999年3月。

在1998年又与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计划(T IPEX)合作,在高原上增加了狮泉河和改则等两地的自动热量平衡观测站,积累了大量高原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热量平衡及对东亚季风的影响作了大量研究,并在中日科学家合作下,出版了3本季风论文集[10-12]。

1995年开始,由周秀骥发起和主持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酝酿进行南海季风科学考察试验(SC-SMEX)。

由丁一汇和陈隆勋组织中美科学家联合起草了SCSM EX科学计划,随后获得科技部支持,于1998年5)8月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主持下并由丁一汇和李崇银领导组织顺利完成了科学试验。

这个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南海季风爆发及变化的影响。

在同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和黄荣辉也与日本科学家进行了合作,在国内组织了季风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成果。

曾庆存、王会军、李建平提出了表达全球及东亚季风活动的新概念,吴国雄研究组对青藏高原、副热带高压对东亚季风活动影响的研究以及符淙斌提出人类活动、生态对季风影响,都对东亚季风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回顾现代中国季风研究历史,可以看到,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其前身中央气象研究所和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起就一直把中国季风列为主要研究项目之一,组织了院内许多科学家进行研究,1983) 1999年间又花了大量精力组织了全国季风研究组并与全国季风科学家高度合作,进一步开展季风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下面将综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关中国季风研究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学家与国内许多季风科学家切磋和协作完成的,与院外科学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1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气象学家已发现在亚洲大气环流中,东亚季风的特征及变化与印度季风有许多不同[1-4]。

1982)1985年间,陶诗言、陈隆勋和金祖辉[13-18]正式提出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概念(以下称为EAM CS),在夏季,它与印度季风环流系统(INM CS)的不同之处在于:低空INM CS由南半球马斯克林冷反气旋-索马里低空越赤道气流-印度季风槽组成,由于青藏高原阻挡,INM CS与北方副热带季风并不完全相连;而对EAM CS,则由澳大利亚冷反气旋-南海越赤道气流-南海热带辐合带-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和北侧副热带高压转向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副热带雨带(梅雨带)-中高纬冷性偏北风组成。

这是因为东亚地区没有青藏高原阻挡,因而存在副热带季风系统和南方热带季风系统、北方中高纬系统相互影响。

自从提出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后,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这个系统的存在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INMCS和EAM CS相互作用中哪一方为主?中国东部夏季强降水的水汽来源是否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适合东亚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如何定义等问题,目前仍有争议。

对此,Chen等[19],高辉等[20]利用NCEP/NCAR资料对1980)1997年850hPa上5b~15b N总动能和TBB的纬向传播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近赤道区还是西南季风区,总动能有3个中心,即阿拉伯海西部、孟加拉湾以及南海地区,其中以孟加拉湾的最强。

对于南海地区,总动能几乎全部是由西太平洋自东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东部(约100b E)的,几乎没有看到来自印度季风区的总动能经孟加拉湾传播到南海。

这表示:虽然从阿拉伯海到西太平洋,热带季风均为自西向东的西风,但总动能中心代表的天气系统基本上是由东向西传播,基本上不受上游印度季风影响。

在5b~15b N东亚季风区TBB扰动传播也是由东向西传播,许多TBB扰动可以传到印度季风区。

对印度季风区,来自索马里越赤道气流转向的动能扰动只能向东传播到孟加拉湾。

赤道附近区域(0b~5b N)动能扰动也是由西太平洋向西传播到孟加拉湾,而赤道地区(2.5b S~ 2.5b N)的经向风也是向西传播。

实际上,Chen等[21]利用TBB资料也得出以上结果,712应用气象学报17卷而Chen等[22]在利用8年OLR资料分析22.5b N低频振荡传播时也提出除了El Nin o年以外,低频振荡几乎都是由西太平洋向西传播经南海到孟加拉湾的。

国外许多学者亦证实准双周振荡也是由东向西传播的。

这表明,对东亚季风系统,主要扰动及变化主要受西太平洋影响,印度季风对东亚季风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在盛夏,低空或整个对流层合成的水汽输送流线从南半球经索马里到阿拉伯海,再由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到南海进入中国大陆中东部,出海到西太平洋,或经中南半岛到中国西南地区。

因而,一般认为中国夏季降水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

但许多学者利用EOF分析表明中国夏季东部涝年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并没有多大关系[23],南海异常水汽输送是由东向西的。

Liang等[24]、梁萍、何金海、陈隆勋和李薇¹利用198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R2)分别对中国江南、华北和长江上游暴雨时期综合降水的整层水汽来源作了研究。

研究中取该时期江南地区56次暴雨个例、华北地区(35b~42.5b N,110b~ 120b E)48次暴雨个例和长江上游(28b~32b N,100b ~110b E)52次暴雨个例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暴雨日前3d的逐日整层水汽输送异常分布(多年平均格点候水汽输送减暴雨日及前3d格点的水汽输送矢量之差)、暴雨日前3d逐日间整层水汽输送矢量差以及暴雨区暴雨日及以前3d的总降水量(江南)、纬向和经向水汽输送量(uq和vq)(华北和西南地区)与各地uq和vq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江南还是华北或长江上游暴雨的发生,在暴雨区的东方或是东南方自前3d到前1d都有异常的水汽输送反气旋和逐日水汽输送差值反气旋出现。

到暴雨前1d,在暴雨区北方则出现来自北方的水汽输送差气旋,即江南暴雨发生日之前来自30b N以南西太平洋有异常水汽输送,经南海东北部或西太平洋沿海进入暴雨区的水汽输送加强,到前1d北方水汽输送加强。

对华北地区暴雨,则有来自黄海的水汽输送逐日加强;对长江上游则有来自南海东南部水汽输送逐日加强。

对暴雨区暴雨量或uq和vq 的相关表明,暴雨区的降水量(江南)或uq,vq(华北和长江上游)3~4d在西太平洋均有一个uq的相关区,并逐日东移靠近暴雨区,而1~2d前转为暴雨区前的vq相关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