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和席勒。
d.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维柯《新科学》综合大陆理性派美学和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1750年,美学虽然因为有了自己的名称而独立了,但真正使其成熟并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独立科学的,仍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巨大功绩。
6、德国古典美学18AD末——19AD中叶
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黑格尔
1790年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的诞生。
1838年黑格尔《美学演讲录》的全部出版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
1842年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的出版则宣告了德国古典美学的解体。
从此以后,西方美学分别形成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的各种流派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美学。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个皮匠,他的家庭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最初对他的期望是做一名神父。
十六岁的康德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曾引动过他旺盛的求知欲,但他显然更倾心于哲学和神学。十五年后,他被母校聘为哲学教授,主要讲授和研究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浪漫派文学家赫德尔、哲学家费希特都是他的学生。根据学生回忆,他的课相当精彩,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在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
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式哲人,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终生过着简单纯朴循规蹈矩的生活,却靠着精神上的沉思创造性地开拓了一个宏大的精神王国。他是那种真正的完成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典范。
在大学教书期间,他有极端严格的作息时间。下午三点半,他准时出去到菩提树小林荫道上散步,据说邻居们可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对表。傍晚,他独坐在窗前沉思,然后读书写作,夜里十点准时上床睡觉,他日复一日的过着这种极端机械的生活。据说其中一次例外,是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尔》。
康德不仅是“身材矮小的硕士”,还是“穿着雅致的硕士”。他说,“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总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康德是社交界的灵魂,谈吐聪明机智、生动活泼。
康德不重名利,成名后有几所著名的大学请他去任教,他都谢绝不去。康德曾经说,要是离开故乡,我就不会思想了,他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个人思想的自由,这与他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人人都应当把本身看成为目的。他曾说,“再也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的了。”这体现他对人的自由的酷爱。
1804年,康德在故乡逝世,他的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一句话“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情怀的概括,语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结论”的开头一句:“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的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时期。1770年之前是“前批判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关心自然科学。1770年之后是“批判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三部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卢梭与康德的批判哲学
在康德那间简朴的书房里,据说只有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就是墙上的卢梭肖像。尽管从个人性格上上来说,这两个人几乎构成了两类不同的人的两极,但由于对共同的事情的关心使他俩走到了一起,这就是“人”的问题。
在康德长期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引发的哲学沉思的时候,是卢梭的著作给他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康德真正欣赏的是卢梭自由、平等的学说和人文主义思想。
如果说牛顿曾引导康德去探索外在世界的规律,那么卢梭则启发康德去探索那“被深深隐匿了的人的本质”。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康德重新确立了自己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这就是研究人的能力和如何使人成为人,在于确立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
批判哲学的体系与美学
康德认为人所建立的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秩序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自然秩序,而且有道德秩序,而且两者还能通过艺术的中介加以联结。
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康德刻意追问和应答了三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几章的一章中提出来了。在康德看来,这三个问题把人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包罗无遗了。他的理论哲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的实践哲学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康德经过12年的沉思与写作后,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所要探讨的对象是人的认识能力中的知性(又译作悟性、理解力),人用它作用于自然,也就是现象界。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制定规律。
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自身能产生出一些先天的概念、范畴,人的认识发挥它的主动性,用这些先天的概念和范畴把从自然界得来的感性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种主观的认识能力就是知性。
康德把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分为四组,质、量、关系和方式,共十二个。
他又经过8年的思考和写作,1788年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实践理性”和与之相关的道德律。理性认识指对无限、绝对的本质的认识,理性可以去认识“物自体”,而知性只能去认识“现象界”。“物自体”是指主体之外的“客体”,比如上帝、道德这样形而上的东西。这是典型的主客体二元论。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康德说“我们全部认识能力有两个领地,即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因为认识能力是通过这两者而先天立法的。现在,哲学也据此而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康德的以上两部著作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的。
“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和作为超感官之物的自由概念领地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估量的鸿沟”,所以如何在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之间架一座桥梁,把两个世界联结起来,这就是他致力解决的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