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关键字: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学生心理,心理问题,问题,工作,案例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越来越明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
辅导员通过分析具体工作案例的普遍规律和特有规律,强调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
本文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方式和反思,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一、案例概述1.案例经过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
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
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
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
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介入。
在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中,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与学生沟通交流,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对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广大辅导员更好地处理心理危机事件。
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性格内向,对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一天,他在宿舍楼顶上被同学发现,情绪低落,表现出自杀情绪。
同学立即报告了辅导员,并请求帮助。
1. 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及时响应。
辅导员收到报告后,要尽快赶到现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情况。
在与小明交谈中,发现他由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困难,产生了自杀念头,情绪非常低落,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危机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表达理解和同情,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支持和关怀,这样有助于建立起与学生的信任关系,为后续的干预工作奠定基础。
2. 紧急干预是关键。
面对小明的自杀情绪,辅导员需要紧急介入,采取果断行动,确保学生的安全。
首先要稳定学生情绪,防止他做出不可逆的决定。
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一起找个安静的地方,进行深度倾听和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自杀念头是一种极端的解决方式,鼓励他向身边的人倾诉,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要告知学生,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强调生命的可贵,引导他重新审视问题,积极面对困难。
3. 专业引导和适时转介。
在稳定了学生的情绪之后,辅导员需要进行专业引导和适时转介。
可以采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解决内心的困扰。
可以适时地建议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获得更深层次的治疗。
辅导员要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相关单位汇报情况,并确保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4. 长期跟进和支持。
心理危机干预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辅导员还要进行长期的跟进和支持。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雾霾”
为了确保指导方案的有效性,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鼓励小王积极参加实 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二是向他推荐了一些与他的专业和兴趣相符的就业机会; 三是提供面试预约服务,协助他安排面试,并针对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 时的指导和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努力,小王在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成功获 得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并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顺利转正。同时,他也 获得了其他几家企业的面试机会,最终成功入职一家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都 不错的公司。
案例二:小李,大二学生,由于家庭原因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曾尝试自杀。 辅导员发现后,立即学校心理咨询师,为小李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咨询师通过认 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李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同时,辅 导员也积极与小李的家人沟通,为其提供家庭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 的情绪明显稳定下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案例二】小李,大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 甚至产生了辍学念头。辅导员在得知小李的情况后,决定采取心理咨询的方式进 行干预。
首先,辅导员为小李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详细了解他的家庭、学习和生活 情况。然后,心理辅导老师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李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和抑 郁情绪,并引导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辅导员协助小李申请了学校的贫困 生补助,并为他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以缓解他的经济压力。在辅导员和心理辅 导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小李逐渐从焦虑和抑郁中走出来,顺利完成了学业。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帮助学生走出 心理“雾霾”
01 一、案例背景
目录
02 二、案例分析
03
三、解决方案与实施 过程
04 四、结果与启示
05 参考内容
一、案例背景
小李是一名大二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逐渐 产生了自卑心理,并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在人际交往方面,小李表现出 冷漠、不信任他人的态度,甚至有同学反映他曾偷窃他人的财物。针对小李的情 况,作为辅导员的我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他走出心理“雾霾”。
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双向情感障碍的工作案例
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双向情感障碍的工作案例一、案情描述某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收到了学生小王的求助。
小王是一名大二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自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期寄宿在亲戚家。
由于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小王从小就对他人的关爱渴求颇高,期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呵护。
在大一的时候,小王遇到了一个非常温柔的女生小李,两人相处融洽,渐渐产生了情感。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小李离开了学校,导致小王陷入了情感困扰之中。
他感到孤独、失落,无法释怀,并且开始变得消极、抑郁。
由于小王在学业上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他的学习成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更加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他感到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
小王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学业双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健康和学习生活。
二、处理过程1. 第一时间接触当小王向辅导员求助的时候,辅导员立刻与他取得了联系,了解了小王的情况,并且表示会尽快与他面对面沟通。
2. 建立信任辅导员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通过倾听和理解,让小王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辅导员表示理解小王的困扰,并且鼓励小王敞开心扉,主动与他分享自己内心的困惑和苦恼。
3. 分析问题辅导员通过深入交流和分析,帮助小王意识到他的困扰是源自于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求。
并且指出小王的学习问题也是由于情感困扰引起的。
辅导员帮助小王认识到着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会从心理上去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才能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进步。
4. 心理疏导辅导员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小王放开心结,接受自己的情感困扰,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他去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辅导员始终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小王,并且引导他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宣泄情绪,努力恢复心理平衡。
5. 学习辅导在情感问题逐渐得到缓解的基础上,辅导员开始对小王的学业情况进行辅导。
通过对小王学业上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辅导员与小王共同分析了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与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规划和实施方案,鼓励小王积极面对学业上的困难。
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双向情感障碍的工作案例
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双向情感障碍的工作案例一、案例描述小明是某高职院校一名大一学生,他在入学后表现出了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
他经常情绪低落,对学习充满焦虑,甚至出现了自卑和自我厌恶的情绪。
他还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经常感到疲倦和无力。
在和同学交往时,他也变得越来越内向和沉默,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
二、辅导员介入小明的辅导员及时发现了他的问题,立即与他进行了沟通。
在和小明的交谈中,辅导员了解到小明在高中时期就有过类似的情感问题,但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
辅导员还发现小明在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上都存在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的情感困扰。
在与小明的交谈和观察中,辅导员意识到小明是一名深藏心事的学生,他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引导。
辅导员决定制定一份专门的个案辅导计划,帮助小明解决他的双向情感障碍问题。
三、个案辅导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在与小明交流时,首先要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基础。
通过经常的倾听和鼓励,让小明感受到辅导员的关爱和支持,才能真正打开心扉,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
2. 情感释放:辅导员鼓励小明通过写日记、画画、做手工等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情感。
通过这些方式,小明可以找到表达自己情感的渠道,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痛苦。
3. 自我认知:辅导员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感问题,帮助他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鼓励小明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交,增加他的自信和自尊。
4. 预防复发:辅导员在帮助小明解决当前问题的也要关注他的情感稳定和生活调节能力。
给予他一些心理技能的培训和建议,帮助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更好地应对。
四、实施效果在辅导员的不懈努力下,小明逐渐打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他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他在辅导员的陪伴和帮助下,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情感问题,并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困扰,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小明也慢慢融入了校园生活,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交往关系,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引言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指导者,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案例描述小王是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入学后表现得非常活泼开朗,成绩也一直很好。
不久前,学校发生一起重大事件,有人自杀身亡,给校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之后,小王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他突然变得消极压抑,不再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并且在课堂上经常神情恍惚,甚至有段时间整天愁眉不展,心情低落。
辅导员注意到了小王的变化,他主动找到小王进行交谈,询问他最近的情绪状况。
小王开始并不愿意说,但最终还是向辅导员倾诉了自己的心事。
原来,小王对自杀事件的影响非常大,他无法处理这个事件,总是感到十分沮丧和焦虑,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
面对小王的心理危机,辅导员深感担忧,急需及时干预。
分析与对策1. 分析面对小王的心理问题,辅导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小王的心理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
小王的突然变化与校园内的重大事件有关,这说明小王很可能陷入了心理危机中。
而自杀事件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导致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辅导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小王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2. 对策在面对小王的心理危机时,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需要与小王建立信任关系,表达对他的关心和支持,让他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增强他的心理安全感。
(2)沟通倾听:辅导员需要倾听小王的内心感受,了解他的困惑和痛苦,做到真实地关注他,并在语言和行为上给予适当的回应。
(3)引导情绪释放:辅导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小王释放负面情绪,将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有助于减轻他的心理负担。
(4)提供心理辅导:辅导员可以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辅导员工作案例用爱暖心,去除自卑
工作案例:用爱暖心,去除自卑一、案例背景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小李一直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不善言辞,难以融入集体。
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和人群,小李的自卑心理愈发严重,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案例分析小李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评价过低:小李常常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忽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自信心严重不足。
2. 社交障碍:小李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拘谨、不自在,甚至出现回避社交场合的情况。
3. 学习压力大:由于家庭期望和自身要求过高,小李在学习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一步加剧自卑情绪。
三、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李克服自卑心理,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倾听与理解:我经常与小李交流,耐心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他的困惑和压力,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
2. 鼓励与支持:我不断给予小李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升自信心。
3. 指导与协助:在学习方面,我给予小李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协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减轻学习压力。
4. 搭建平台:我组织班级活动和团队项目,让小李有更多机会与同学交流互动,锻炼社交能力。
5. 家校合作:我主动与小李的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和期望,共同关注和支持小李的成长。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自卑心理得到明显改善:1. 自信心增强:小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自信心得到提升。
2. 社交能力提高:在团队活动和交流中,小李表现得更加自如和积极。
3. 学习成绩提升:通过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小李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4. 心理状态改善:小李的自卑情绪得到缓解,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五、案例总结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自卑等心理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同时,我们要以爱暖心,用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守护者,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案例一:大学生因学习压力导致情绪低落小明是某高校大一学生,自从上大学以来,他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到深夜才能完成作业和复习。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辅导员发现了小明情绪低落的迹象,询问后得知他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感到沮丧。
小明说:“我感觉自己不可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每天都过的很焦虑。
”辅导员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明显的压力过大所导致的情绪问题,需要给予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与解决方案:辅导员需要对小明进行情绪疏导,帮助他认识到学业上的挑战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引导他换个角度看待学习和未来的压力问题,树立积极的心态。
辅导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们讲解压力管理的方法,教授他们一些相应的应对技巧。
建议辅导员和教师一同合作,降低学业压力,减少作业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二:大三学生面临职业困惑和焦虑小红是某高校大三学生,毕业即将来临,她面临着职业规划的重大选择。
在一次个人访谈时,小红向辅导员吐露了自己的困惑,她表示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担心自己的未来。
辅导员发现小红的焦虑和困惑情绪,决定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与解决方案:针对小红的情况,辅导员需要为她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她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定位,同时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职业信息和技巧。
辅导员还可以为小红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辅导,让她更好地了解职场的情况和要求,增强自信心和就业能力。
最重要的是,辅导员还需与学院、社会资源以及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帮助。
2022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七)
2022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介绍:2021年入学我班的大一新生杨某在入学三个多月后,有一天课余时间,该生寝室其余5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谈话,反映该生杨某的一些不正常行为,主要表现在:杨某经常在上课时或在宿舍时长时间发呆,一个固定的动作如开门、关门、开关水龙头,要反复进行,持续大概半小时之长。
因为她动作迟缓,到后来经常上课迟到、晚上休息的很晚,严重影响了同寝室其他同学的正常作息。
另外,杨某平时与同学交流不多,有时脾气比较暴躁,在与父母接打电话时言辞比较激烈。
可能是在家父母比较溺爱,杨某的父母在该生大学入学后仍保持基本每两周来学校看望一次的频率,每次来都要帮助杨某洗澡、洗衣,帮助她打扫个人卫生。
如果她的父母事情忙没有来,杨某自己似乎就不知道处理这些事情。
杨某同寝室的同学希望我能帮助说服杨某,让她能够正常的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
解决方案:1.对学生反映情况进行核实。
我请来数名班干部包括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向她们了解杨某平时的课堂情况和课下情况。
我本人通过连续几天集中进班听课和进宿舍了解。
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和了解,我确定了学生反映的情况,初步认为该生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2.与该生谈话。
为解除杨某的戒惧心理,我以了解学习情况为由让学习委员带领该生来找我。
我先问了杨某一些家庭情况,她告知我家中还有父母、奶奶和弟弟,接着我问她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问她的兴趣爱好,喜欢什么课程,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和同学相处如何,她回答都是不错、很好之类,但并不多说,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上课迟到,她解释说是同寝室同学没有喊她起床,或者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
她似乎也明白自己与同学相处有问题,所以也并不辩解。
我后来指出她在生活中要学会照顾自己,与同学和谐相处,跟上同学学习生活的步伐,一起上课,一起出去玩、多参与集体活动等,她表示会努力。
后来也多次进行了谈话,谈话过程中给人的感觉始终是该生反应迟钝、木讷,回答问题反应较慢,语言简单。
山东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山东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1. 开展心理辅导,助力学生成长
某高校辅导员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通过谈心谈话、组织心理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创新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某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制定班规、设立班委、开展团队建设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精准帮扶贫困生,助力学生完成学业
某高校辅导员积极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精准帮扶贫困生,通过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途径,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某高校辅导员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某高校辅导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联系企业、组织招聘会、提供就业指导等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工作措施和成效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有趣的案例,下面我将分享其中的一些,以便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
案例一,学生学习焦虑。
在我担任辅导员的期间,曾遇到过一名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情绪。
她在一次期末考试前找到我,表达了自己的困扰。
我首先倾听了她的心声,然后耐心地分析了她的学习情况,发现她在备考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于是,我针对她的情况制定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组织了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她调整心态,最终她成功地度过了考试,并逐渐走出了焦虑情绪。
案例二,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另外,还有一名学生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找到我。
她在班级中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感到很困扰。
我和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了她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然后我邀请了她的同学们一起开展了一次班级活动,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我也教导她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她建立了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最终她也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
案例三,学生生涯规划困惑。
还有一名学生在大二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我和她进行了多次交流,了解了她的兴趣和优势,并帮助她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规划测试和咨询。
最终,她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学生辅导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
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辅导技巧,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辅导员的工作有所启发,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As a counselor, dealing with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sues is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task.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empathy, understanding,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effectively support students in need.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this role is creating a safe and confidential space for students to open up about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is involves building trust and rapport with students,so they feel comfortable sharing their concerns and challenges. It is important to approach each student with an open mind and non-judgmental attitude, as everyone's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are valid and deserve to be heard.作为一名辅导员,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有效地支持有需要的学生,需要结合共情、理解和专业培训。
在这一角色中,其中一个关键方面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且保密的空间,让他们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感受。
这涉及与学生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让他们感到舒适,愿意分享他们的担忧和挑战。
重要的是以开放的态度和非评判性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情绪都是有效的,值得被倾听。
辅导员心理问题学生案例
辅导员心理问题学生案例
案例:
学生小明是一名大二学生,平时表现一直很好,学习认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但最近一段时间,辅导员发现小明有些异常,经常独自一人发呆,上课也无精打采,成绩明显下降。
经过与小明的沟通,辅导员了解到他的父母最近离婚了,小明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助。
分析:
小明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变故,他感到失落、焦虑和无助,导致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此时,作为辅导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小明走出困境。
解决方案:
1. 倾听与理解:辅导员需要耐心倾听小明的诉说,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关心,让他感到被关注和支持。
2. 提供专业帮助:辅导员可以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小明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处理情绪问题,学会应对家庭变故的方法和技巧。
3. 建立支持系统:除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外,辅导员可以组织班级同学、室友等为小明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让他感到不孤单。
4. 学习辅导: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辅导员可以安排学习好的同学为其提供辅导和帮助,同时鼓励他积极向老师请教和学习。
5. 家校合作:辅导员可以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小明的情况,并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和帮助,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学习也恢复了正常。
这个案例表明,作为辅导员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合作和学生的情感支持。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案例一:学业压力引发的焦虑学生李明在大学期间表现优异,但最近由于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
他时常感到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了解了李明的具体困扰和压力源。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帮助李明认清了自己的过度焦虑源自于对自我期望的过高和对失败的恐惧。
随后,辅导员建议李明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
辅导员还鼓励李明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减轻焦虑情绪。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李明逐步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平衡。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引发的抑郁学生王芳因与同学关系紧张,逐渐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她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与王芳的谈话中,耐心倾听了她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内心的挣扎。
辅导员通过引导王芳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如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同以及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
为了改善王芳的情绪,辅导员还建议她参加社交技能培训班,提升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辅导员也通过安排定期的跟进谈话,帮助王芳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在过程中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案例三:家庭问题引发的情绪困扰学生张强因家庭问题,情绪波动较大,常常表现出易怒和不稳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接到张强的求助后,对其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情绪状况。
辅导员通过建立支持性关系,帮助张强释放压抑的情绪,同时提供了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日记和情绪调节策略。
辅导员还建议张强与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尝试改善家庭关系,缓解家庭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辅导员还帮助张强找到适合的校园支持资源,如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更好地处理家庭问题带来的情绪困扰。
案例四:适应问题导致的自我怀疑学生李华刚入学时,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出现了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问题。
她在适应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严重质疑。
第五届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第五届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第五届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案例名称: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案例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自我认同危机等问题。
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地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案例描述:
某高校一名大二女生小丽(化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近期,她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辅导员张老师察觉到了小丽的变化,主动与她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她的心声。
在谈话中,小丽透露了她的烦恼和困惑。
原来,她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感觉自己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
案例分析:
面对小丽的情况,张老师意识到单纯的谈话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采取更为专业的方法。
于是,他联系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小丽预约了一位心理专
家进行咨询。
同时,他还积极与小丽的室友、任课老师等沟通,共同关心和帮助小丽。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小丽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恢复了正常的学业和生活。
案例总结:
高校辅导员在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
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如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上是第五届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的示例,仅供参考。
具体案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总结。
全国高校辅导员获奖工作案例
全国高校辅导员获奖工作案例
以下是一份全国高校辅导员获奖工作案例的范文,仅供参考:
案例名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某高校大一新生小张,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
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陌生、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逐渐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在多次与同学发生冲突后,小张逐渐陷入了心理危机。
二、案例处理过程
1. 发现与评估: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了小张的情况,通过与他的交流和观察,初步判断他存在心理问题。
随后,辅导员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小张进行了专业的心理评估。
2. 制定干预方案:根据心理评估结果,辅导员与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干预方案。
方案包括:定期谈话、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组织班级活动帮助小张融入集体、向家长反馈情况并请求支持等。
3. 实施干预:按照方案,辅导员与心理咨询中心对小张进行了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在班级活动中,鼓励小张积极参与,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定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小张的情况并给予支持。
4.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张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
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对小张进行了再次评估,确认他已基本摆脱心理危机。
三、案例总结
本案例中,辅导员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专业的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同时,通过与心理咨询中心和家长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此案例体现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校辅导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在进入大学后,他面临着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等多重挑战。
然而,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融入新环境,对参加活动也缺乏信心。
二、学生自信心缺失的表现小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自信心缺失:1. 害怕与同学交流,不敢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集体活动;2. 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3. 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总是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
三、辅导员的初步观察与了解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了小明的异常表现,通过与他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他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状况。
辅导员发现小明是一个有上进心、勤奋好学的学生,但自卑心理阻碍了他的发展。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心理障碍,辅导员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树立他的自信心。
四、采取的具体措施1. 针对小明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安排他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调整心态;2. 鼓励小明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他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3. 辅导员定期与小明进行谈心交流,给予他关心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温暖;4. 辅导员建议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给小明机会发言,锻炼他的表达能力;5. 辅导员通过与小明身边的同学沟通,鼓励他们多与小明交流,帮助他融入集体。
五、与学生沟通并实施心理辅导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辅导员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谈心交流。
在谈话中,辅导员了解到小明内心深处的自卑和不安。
于是,辅导员通过耐心的倾听和引导,让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同时,辅导员也给小明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更好地调整心态和提升能力。
在心理辅导课程中,小明学习了一些放松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对他克服自卑心理非常有帮助。
此外,辅导员还鼓励小明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他在与人交往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典型案例
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典型案例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典型案例引言: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
作为教育机构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案例,讨论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全面关注。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成绩一直位居前列。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滑,并且逐渐表现出消沉的迹象。
他变得不爱说话,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一个人独处。
他的朋友和班主任都觉得他似乎陷入了某种心理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安排了一位辅导员与小明进行心理干预。
深度分析:1. 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辅导员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承担者,他们负责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时,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了解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干预。
辅导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建立信任和有效地进行沟通。
2. 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在本案例中,小明的成绩下滑和消沉的表现都暗示着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辅导员首先需要安抚学生,并提供一个开放、支持和保密的环境,以便学生敞开心扉。
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使用各种心理评估工具和技术,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3. 全面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全面性。
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情绪状态进行关注外,辅导员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交关系。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辅导员还应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辅导员还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个人观点和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高校辅导员是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他们在校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
案例描述:某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一位学生刘明在最近几周的态度变化明显,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不爱说话、成绩下降等问题。
于是辅导员主动找到刘明进行谈话,了解到他在近期遭遇了一些困扰和挫折,导致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
刘明表示自己感到很沮丧和无助,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分析和指导:1. 倾听和关怀:辅导员首先要对刘明的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倾听他的诉求和倾诉。
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对刘明的关心和理解,比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
这样可以让刘明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有利于他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烦恼和情绪。
2. 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倾听了刘明的问题后,辅导员要对他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分析问题的根源、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刘明在近期遭遇的困扰和挫折进行分析,辅导员可以帮助他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给予答案和指导。
3. 心理疏导和增强自信:针对刘明的低落情绪,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他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
这包括通过谈话、倾诉、情感支持等方式,让刘明释放情绪、排解负面情绪,并对他进行心理暗示和鼓励,帮助他重建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可以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刘明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自我管理能力。
4. 联动资源和团队帮助:如果刘明的问题比较严重,辅导员可以联动校团队的心理健康专家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干预。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刘明解决心理问题,让他得到更全面和系统的帮助。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问题学生的回归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案例-问题学生的回归【案例主题】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正在不断增加,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由于家庭、经济、感情和就业等压力使大学心理危机已经成为除精神类疾病之外的第二大容易引发校园恶性事件的因素。
而且因为青年人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临时性、紧急性和破坏性,加之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差,当遇到重大挑战或遭受重大挫折时,往往无法承受易引发荒废学业、精神分裂、自杀、暴力犯罪等现象。
作为高等院校的工作者,而且是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紧密、了解情况最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说,倍感肩上的担子很重,自己有责任为了他们的家庭和我们的国家的希望而做出努力,切实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案例背景】学生张某,男,年龄20岁,来自农村,张某为家中男孩其下有个妹妹,在他跨入大学校园之前的二十年间,都是在父母的溺爱和庇护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
对于张某在生活、学习中的需要,几乎是张口就必须满足,什么事情都是由家长来代办,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并且自己不努力争取。
长期的家庭溺爱形成了张某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沉默孤傲的性格。
【案例事件】突然有一天,张某寝室的同学急匆匆的跑来我办公室告诉我,张某已经连续几天旷课了,他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打算回老家,随便找个工作,度过他的余生。
对于张某的的异常举动我并不陌生,因为在上个学期他曾经一度两次跑到外市的一个表哥那里,并且一呆就是一星期也不上课也不请假,但这次想彻底放弃学业却令我倍感意外,后来通过走访和了解我知道了张某这种行为的原委。
张某上大学之后,从天而降的自由让他不知所措,而一直以来对于学习的抵触和反感也在顷刻之间得到了宣泄。
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他开始放纵自己,学会了网络游戏,开始在宿舍自己的电脑,后来感觉不过瘾就演变成为上网包宿,并且一度达到连续一个星期泡在网吧。
大一那年,他鼓起勇气向自己高中时暗恋两年的女生表白但被拒绝,并被女生羞辱一番,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他一度变的敏感、自卑,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不愿与其他人接触封闭自己,并且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学生心理,心理问题,问题,工作,案例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越来越明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
辅导员通过分析具体工作案例的普遍规律和特有规律,强调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
本文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方式和反思,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
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
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
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
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
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最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
而小丽患病的诱因与家庭和压力有关,确诊了的轻度强迫症也不能仅靠心理咨,解决问题,更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同时,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也是必要的。
现在根据小丽的情况一是要联系家人,保证该生安全回家就诊;二是在回校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其治愈。
三、处理过程
1.对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
辅导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为了安抚学生情绪,选择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学生的倾诉,及时疏解学生爆发的情绪。
小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肆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辛苦地克制自己,如何焦虑地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辅导员一方面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建议学生鼓起勇气去接受进
一步治疗。
几番劝说,该生同意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接该生回家治疗。
辅导员24小时陪护,直到该生离校。
2.紧密联系家长提供关爱支持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需追溯到他的家庭及成长过程。
所以当学生现心理问题应及时联系家
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
小丽对父亲的依赖很深,征得她的同意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是和她的父亲联系。
有幸的是,该生父亲非常重视,迅速赶往学校带该生回家,并找心理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治疗
一个月以后,该生回到了学校。
辅导员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每周面对面谈心一次,在寝室安排信息员督促其吃药、反馈寝室和生活情况等。
辅导员和班级同学配合医生对其使用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
精神紧绷状态的缓解,心理状态的改良,减少强迫性思维的恐惧。
针对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辅导员鼓励小丽应放松心态,适当淡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淡化它,忽视它,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4.接纳自己勇敢走出“强迫”的泥沼
首先,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
这在根本上起到一种淡化的作用,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强迫性思维转移到工作、学习和兴趣爱好上面,特别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其他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活动,从而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矛盾和痛苦。
小丽听从了辅导员的建议,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每周末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导购,生活丰富。
其次,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
只有不断地塑造优秀的性格,锻炼个人的心理抗压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经过班级学生和教师的鼓励,小丽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勇敢说出了自己与强迫症斗争的经历,并竞争班级副团支书的岗位。
班级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大家对她的包容和肯定。
这让小丽更加自信。
四、案例处理结果和效果
经过一年的服药,在辅导员、班级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丽情绪保持稳定,性格越发开朗起来,三个阶段治疗和复查后,专家表示该生如果继续保持稳定可在6个月后结束服药。
这对于预期治疗3年的小丽和她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五、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1.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
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计,发现有各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占56.3%,其中神经症占34.70%。
排在前四位的是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
由此可见,强迫症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较高,影响面较广。
我国高校在新生普查中使用的PHI、16PF及SCL-90等心理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学院心理教师和辅导员作为A类学生排查的依据。
同时还要与心理量表相结合,使后续的心理排查工作更加具有准确性。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校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基础作用。
3.建立干预运行机制
建立及时、迅速、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是化解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必须严格落实“早发现,早
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雷园媛.责任感与强迫症个体反应抑制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王东.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沈义良.大学生强迫性人格与强迫症的理解与应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6.
[4]刘晓倩.大学生强迫症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2(23).
[5]吴玉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缺失与重构[J].中国校医,2008(6).
[6]吕占德.关于油田企业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
作者简介:欧阳素勤(1984- ),女,瑶族,湖南永州人,讲师,一线辅导员,三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兼分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文档资料: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跆拳道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原因、特点及预防国际化背景下护理英语教学新探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策略初探浅析工作室形式的动漫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物理课程多元化考核
评价模型研究关于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浅谈程红兵的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UG的应用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三维虚拟技术在自动变速器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谈翻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
我将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