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说课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

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说课讲解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说课讲解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 “情”? 主人公痛苦、忧伤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 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 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探究:有人认为这首诗歌主人公是男子, 也有人认为是女子,你怎么看?
?( 女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 语
“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 1.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
映衬。2.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 转曲达。
阅读杜甫的《月夜》回答下面问题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合全诗,体会诗歌在情感抒发上的特点。
小结
自古至今,诗论家对《古诗十九首》赞誉不 断,钟嵘评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透过《涉江采芙蓉》我们 可略窥《古诗十九首》的精妙。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明人陆时雍《诗坛总论》云:“代为 之思,其情更远”,请做具体分析。
《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古诗十九首》主要的思想内容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 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 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 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 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 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 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3.“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 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 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 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 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给读者留 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涉江才芙蓉(说课稿)

涉江才芙蓉(说课稿)

涉江才芙蓉(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说教材:1、编者意图: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

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

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夫容)之义,以“芙蓉”寓“夫荣”(夫容)。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说学情:学生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情感积淀不够,难以体味诗歌内涵,因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意境,体悟人物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1、感悟这首古诗清幽、高洁的诗歌意境,朴素、美好的人物情感,含蓄、隽永的艺术风格。

2、理解这首诗歌推己及人的想象,并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鉴赏同类写法的其他古诗词。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这首诗歌推己及人的想象。

2、难点:鉴赏其他古诗词中的此类想象。

教法、学法:自主体验、合作探究、联想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节奏,体会情感;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大意,疑难之处共同讨论解决。

2、教师以幻灯片展示问题,检查学习效果,并做针对性指导:判断正误: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相思之情的美好。

B.“还顾望旧乡”一句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 3篇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 3篇

《涉江采芙蓉》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诗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一般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

但是,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

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二、介绍文学常识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一遍诗。

2、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3、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

四、品读鉴赏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

1、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明确:“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涉江采芙蓉》,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

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特点及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基础。

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 《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语言形象技巧情感。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三) ○○学情分析1. 学生基础差○○○○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 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3. 分析诗词意象,描绘画面,体会人物情感;4. 分析诗歌中主人形象,探究诗歌主旨;其中,教学重难点为通过分析诗歌意象,运用联想法描绘画面,体会诗歌中主人形象;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诵读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关键环节,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法。

问题的科学设计不仅能突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和好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6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6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6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理解诗歌。

(知识能力)2.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过程方法)3.通过诵读、理解,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描绘出采莲思人的画面感。

2.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思乡怀人的“哀伤”和“美丽”。

【教学方法】对话探讨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和小学已经学过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古人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也善于用丰富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远的如《诗经》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的唐诗有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宋词有李之仪的“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元曲有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吟读、译读、背读、阅读。

1、吟读:体会情味(方式:听录音、尝试读出情味)要求:a)声音要有起伏。

b)节奏比较自由。

c)读出一点古人的味道。

教学过程:(1)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正音。

(2)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按照要求吟读一遍。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3)全班齐读。

2、译读:理解内容(方式:师生探讨、学生分享)要求:a)将古诗译为现代散文b)尽量做到字句优美c)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解释,即将有的字解释一下,把有的意思扩展一下,加入一些自己想象的画面和情感的词语。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王玉鹏一、说教材《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的《文选》。

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钟嵘在《诗品》中称:“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样一篇优秀的诗歌,编者把它放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阅读鉴赏•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意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说学生高一学生已具备古典诗歌学习的基础,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整合与探究的能力,也具有阅读诗歌的兴趣与热情。

所以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转向多视角,体会诗歌丰富立体的幽微情意。

三、说目标依据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要求,本节课我设置了如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背诵诗歌。

(3)掌握对写法。

2、能力目标(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3)通过对写法,体会诗歌幽微的情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理解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四、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通过对写法,体会诗歌幽微的情意。

其中第2点通过对写法,体会诗歌幽微的情意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其实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8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8张

有没有抓着这几个动作
采、遗、思、还顾、望再现情景?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人物、情节、环境……)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女子采芙蓉 女子还顾 男子在故乡 沙扬娜拉一首 徐志摩 芙蓉、兰泽、芳草营造意境:高洁、清幽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中谁寄锦书来? 莲, 花之君子者也。 沙扬娜拉一首 徐志摩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采、遗、思、还顾、望:孤单、忧愁、怅惘
佳人之花:
---指美丽的少女
沙扬娜拉一首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 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 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涉江采芙蓉
所有的故事 都开始在一条芳香的河边
涉江而过 芙蓉千朵
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怎么设计这个故事? (人物、情节、环境……)
女子采芙蓉 女子还顾 男子在故乡 男子采芙蓉 男子还顾 女子在故乡
女子采芙蓉 (想象)男子还顾 女子在故乡
有人设计了这样三种情景,你 认为哪一种更有诗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特点:
芳物、美人、幽情 水乳交融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为南朝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 编入。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 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6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6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精选6篇)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

《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

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

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明确:是采摘芙蓉。

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

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

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

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

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

《涉江采芙蓉》 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 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涉江采芙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本单元所选诗歌主要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东汉时期的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相思怀人的情境,抒发了游子思乡、爱人相思的真挚情感。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在初中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和方法,对诗歌的基本要素,如意象、意境、抒情方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和深入。

此外,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可能对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感到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相思之情,感受古人对爱情和亲情的珍视。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芙蓉”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体会诗歌中“对写”手法的妙处。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等奖)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等奖)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等奖】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重点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钟嵘《诗品》(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活动2【讲授】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活动3【活动】诗歌鉴赏品味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

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材学情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

学生有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中的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理想观和苦难观。

二、教学重、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中国,是诗的国度。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国土上,每一寸土地都蛰伏着诗的精灵,每一方空间都飘荡着诗的温馨。

尽管历史的车轮碾过往昔的荒原走向未来,尽管人们的习俗、情感、观念日新月异,但中国古典诗词能超越时空的天河,向人类显示它永恒的魅力。

诗词,隽永的文字,妙曼的词句,精辟的语言,古老的灵魂。

她有着自己的一份灵性,有属于自己的洒脱。

今天我们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个彷徨的士人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发出的一声幽幽的叹息。

2、诵读,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

(自由诵读可让我们边读边想细细品味,大脑更活跃,更有思想,更有情感。

)生:自由朗读(老师也即兴诵读)师:有谁能背出来?(老师师范背诵,独孤求败(激励学生起来背诵))生:我来挑战(自告奋勇)师:这首诗感觉很单纯,很好理解——生:(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3、知人论世,领悟主旨师:这是一首表达别离情绪的情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 说课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 说课PPT

诗歌鉴赏五步走
一、知作者 二、读顺畅,通大意 三、找诗眼,抓主旨 四、找意象,品意境 五、依景情,析手法,悟情感
课堂 小结
本诗借助家乡思妇采集芙蓉和他乡游子回望家乡来表达彼此之间 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运用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及叙事抒情的 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 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 强烈情感;运用对写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 夫妻之爱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活动五
任务:找意象,品意境
方法:先独立完成2分钟,后小组讨论3分钟 时间:5分钟
检测与评价:抢答,声音洪亮、回答准确加分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①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旧乡”“长路”.
•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 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 道”意思说尽。
《苏幕遮》 周邦彦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虚实结合
画面一: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 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 的芙蓉默然无语。
所见之景,实写
画面二: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 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 无际,忧愁不已。
• ①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 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了轻松欢快
的氛围。
• ③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 • 芙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江采芙蓉说课
————————————————————————————————作者: ————————————————————————————————日期: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正所谓“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一字千金”的可贵之处。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的《古诗三首》。

从整体上看,必修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而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诗歌内容,还是在艺术思想都已经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完全担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从这首诗歌入手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但是现代人在解读时却有两种思量:一则说这是女子思念爱人的闺怨之思,一则认为这是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感情变化曲折悠长,精妙非常,值得学生去研读赏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这首诗的表面内容。

再者学生对于诗
歌的解读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直观的阶段,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
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这是好
的课堂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熟练地朗读整首诗,掌握特殊字词的读音和注释。

2、熟读成诵,分析课文中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文,逐层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艺术画面,进而揣摩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品味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分析,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挖掘诗歌潜在的感情体现,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难点:多层次朗读理解诗歌,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法进行本节课教学:
1.讲授法。

本节课主要由教师讲授《涉江采芙蓉》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赏析这首古体诗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借由意象特征和诗文内涵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法。

在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表达手法时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交流,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诵读法。

诗歌必须要多读,运用各种方式多次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多角度诵读,多层次诵读,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4.多媒体演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情景演绎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设的情境,再次体悟感知主人公的心情。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诗歌,熟读诗歌,在教师插入引导学习之前形成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习惯。

2.小组合作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诗文,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量,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联想想象法。

通过联想想象,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己想象,创设诗歌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切入文本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此点,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把这首诗的内容用白话文组织起来,先讲述一部分故事内容,搭配相关的图片资料和音乐,营造教学所需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切入本节课要讲述的古体诗《涉江采芙蓉》。

导入语: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故事想讲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在听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故事里的画面和情节,好不好?(生:好。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风和日丽,荡一叶小舟,穿梭在“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优哉游哉!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又一次展开了,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大乐事。

采几支可怜可爱的莲花,含羞带怯,送给思念之人,不可谓是一种真情流露的表现,更何况,在湖泽彼岸,兰惠芳草比比皆是,摘下置于袖中,插在发髻,幽香怡人,如何不醉人。

驻足聆听,阵阵欢笑戏谑声中却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循声望去,人们才发现,这一声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身的女子,与众多嬉笑打闹的女子不同,她黯然落寞,立在船头,凝视着手中的莲花,欲语泪先流……大家觉得她在想什么?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 先学生自由读诗文,再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例如分男女生朗读或者分小组朗读,主要是强调字音和五言诗的节奏(二三拍)。

(遗(wèi):赠送)
2.让学生在读完诗歌后想象其中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生自己想象画面,组织语言,但先不表述出来,讲解诗歌后再让学生表达,形成对比。

)
(三)精读诗文,分析意象情感
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通过分析这些意象,解读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多让学生朗读,先读单独一句,讲解完以后再读整首诗歌。

师:好了,同学们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故事情节了呢?我们先保密,一起来学完这首诗,体会其中的感情变化,再来讲讲这个故事。

(点开课件,引导学生赏析诗句)
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是指什么?
(生:荷花的别称)那兰泽呢?(生有兰草的沼泽地)对的,那谁能直白的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呢?
师:你的想法不错,不过语言还不够生动,谁再来试试?
师:非常好,就是这样,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摘花草,欢声笑语回荡湖泽彼岸,好不热闹!同学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欢声笑语萦绕耳畔的画面吗?那谁来试着用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句诗?
生: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师:1、恩,感觉还不错,但是还不够欢乐,谁来帮帮他?
2、非常好,老师仿佛也能听到采莲女子的戏谑欢愉。

……
(四)再读诗文,理清精妙之处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整首诗看似写女子的闺怨之思,却又隐隐有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的意味,引导学生发现古诗如何借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羁旅漂泊的离愁哀伤,学会运用委婉的表现手法表情达意。

(五)创设情境,再品诗歌
学生自己做小练笔,再让学生起来展示成果,大家一起品评,再次回顾诗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课上小练笔,加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情感体验。

五.说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8 涉江采芙蓉
感情:欢乐—愁闷—凄凉—忧伤
思妇之词→游子之思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