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光武中兴B. 文景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2.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税务会议,次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收的决定》和《全国税收实施要则》等,规定全国税收立法权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统一行使,任何地区或部门都不得变更、自定。
这些举措A. 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 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需求C. 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D. 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召开税务会议、出台统一税收的办法等举措,这对于保障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革命战争的胜利,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故选A;材料中统一税收方面的举措,不会对人民基本生活需求造成影响,故排除B;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D.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B.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D. 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答案】C【解析】“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不是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故A项错误。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于特权阶层兼并土地,故B项错误。
“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是方便征收赋税,故C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A. 外国先进科学技术B. 西方的政治制度C. 西方的思想文化D. 外国历史地理知识【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所以正确的是A。
BCD错误。
故选A。
2.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 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心信息“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从儒家主张的经济思想来看,桑弘羊在道德上是被批判的,但政府仍在一些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强化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C项即是这种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故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故选C。
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严重B. 恐怖主义C. 毒品走私D. 贫富差距悬殊【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环境污染的问题,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恐怖主义,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出毒品的走私问题,排除C。
依据“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判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高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认为,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必须“无为而治”,即“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
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 强权术以威慑臣下B. 道法并用以维护统治C. 扬礼义以教化民众D. 外儒内法以加强集权2. 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中记述秦汉饮食时说,天子宴享群臣之时,“管统钟鼓,异音齐鸣”,民间酒会也是“富者钟鼓五乐”“中者鸣竿调瑟”。
秦汉饮食文化重视礼乐本质上反映了A. 百姓生活富足B. 君主专制加强C. 儒家地位独尊D. 社会风气奢靡3.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都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
如图描绘了宋代人们喝茶斗茶时的情景。
该图反映了A. 儒道精神渗入茶文化B. 饮茶习俗从官方传到民间C. 士大夫热衷文人画风D. 时人关注精神世界的需求4.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
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
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A. 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 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C. 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 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5.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
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A. 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 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C. 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 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6. 1862年5月,英、法分别派军舰开赴宁波,并威胁要太平军和平退出宁波。
太平军将领黄呈忠立即驳斥:“宁郡何能摒弃!”炮战五小时后,宁波失守。
英国和法国海军舰长均被击伤。
上述史实表明A. 中外反动势力同恶相济B. 国内战争加剧民族矛盾C. 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立场D. 农民运动缺乏斗争策略7.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迅速崛起,太古、怡和两家外国航运公司展开恶性降价,最终三方签订三次“齐价合同”。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______ 提出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威尔逊B.罗斯福C.特朗普D.奥巴马2.1921年7月至1922年1月,英美日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经济会议是______ 会议。
A.华盛顿B.维也纳C.巴黎D.洛桑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关于相互轰炸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1940年7月德国空军轰炸了英国的港口和机场,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B.1941年6月德国发动猛烈轰炸,试图摧毁苏联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但未能如愿。
C.1942年4月日本大举对达尔文、布里斯班等地进行轰炸并大胆试图在澳大利亚登陆。
D.1945年2月美军空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施的是恶性破坏性轰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中苏两国曾在1969年恶性冲突,发生中苏边界战争。
B.1969年印巴爆发冲突后,中印两国全面破裂。
C.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艾德林登月并返回。
D.1969年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依靠欧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独立方案”。
5.抗日战争时期,联合舰队取得的有关我军主力舰艇的最重要战果是______。
A.击沉了“长江号”B.击伤了“太原号”C.击伤了“山东号”D.击沉了“平海号”6.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呼吁的法律主张是______。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宁可草野跑生,不愿官府生熟”C.“废除科举,推行选举”D.“改天换地易主席,恢复中华立统席”7.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抗击美国这类先进国家的原因是______。
A.伟大领袖的指引下B.领袖和指挥部的英明决策C.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D.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8.湖南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农民起义______。
A.白莲教起义B.太平天国前期起义C.张献忠大西南起义D.崇祯年间李闯起义9.洛阳起义爆发时间是______。
历史--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2023.2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
图1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孟、鬻、爵、觚)分布的情况。
据此可知在当时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2.据统计,两晋南朝的官员,由吏部直接任命的约占入仕者50%,由察举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属入仕的占1.2%。
这主要反映了两晋南朝A.门阀政治初步形成B.选官权力中央化C.书院教育逐渐推广D.官员升迁多元化3.唐代的驿兼有“官旅”(官员旅店)和“邮传”(文书传送)两种职能;宋代时,驿成为单纯的官员旅店,“邮传”职能由新设的、较为密集的“递铺”承担。
这一变化A.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C.密切了各地民众联系D.促进了各地商品交流4.清朝初年,政府将约1000多种汉文经史古籍、文学作品翻译为满文、蒙文等。
康熙时期,“四书”“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
这些举措旨在A.推动民族文化交融B.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C.提升民间教育水平D.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
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A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甲骨文合集》B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史记.管蔡世家》C令克侯于燕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D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A.A B.B C.C D.D【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周朝“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说分封灭亡之国,使得绝祀的世族得以承继,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表明,宋公为商汤之后裔,宋国为西周分封,D项正确;《甲骨文合集》提供了殷商史料,A项说的是商王关于巡视羌的问卜,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与“兴灭国,继绝世”不符,排除;燕国为姬姓侯国,不符合“兴灭国,继绝世”,排除C项。
故选D项。
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东汉时期,“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反映了豪强势力的发展,形成了世家大族,成为地方州郡的长官,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豪强实力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且东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存在“尖锐”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实力的影响,并非血缘宗族力量,排除D项。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汉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C. 唐朝设立东厂,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D.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加强了皇权。
2.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尼布楚条约》3.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全民族抗战。
B.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A. 1950年土地改革B. 1953年土地改革C. 1956年土地改革D. 1959年土地改革5. 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B.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极大破坏。
C.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6-20. (略)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0分)2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15分)23.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15分)24. 描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分)25.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变化。
(10分)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C6-20. (略)二、非选择题2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内容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赋等。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

A.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B.“封建的统一”指“大一统”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根据材料,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而不是商周时期尚未实现统一,排除A项;“封建的统一”是指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没有实现大一统,排除B项;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是一种政治制度而非社会形态,排除D项。故选C项。
14.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只要南部各州的普通叛乱分子宣誓效忠联邦,“遵守并忠诚的拥护总统在叛乱期间发布的所有有关奴隶的宣言”,便予以特赦,并恢复除奴隶及第三者权利以外的财产。这一宣言( )
12.罗马平民最初旨在制订限制最高长官权力的相关法律,但随着斗争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以成文法形式规范传统习惯的礼制、习俗和诉讼程序等。当时,一般贵族也不希望代表少数豪门大族的行政长官任意处理政务。这说明( )
A.罗马社会矛盾的复杂性B.罗马法缺乏实质性的进步
C.贵族与平民利益的趋同D.传统习惯具有强大生命力
13.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该航海家( )
A.深信“地圆说”B.途经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A项正确;哥伦布航行不会途经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排除B项;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排除C项;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排除D项。故选A项。
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含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鲁国在鲁宜公十五年实行“初税亩”。
表1是春秋三传对其做的解读,三者皆认为鲁国的“初税亩”A.确立了一税原则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人C.催生了土地私有制D.建立了中国税收制度25.东汉尚书陈忠说,旧时“三公”地位高、权力大,百官崇敬,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三公”虽有丞相之名,但实权在尚书手中,遇到大灾时,却又将之归罪“三公”,甚至罢免。
这说明当时汉朝A.官员考核惩罚严格B.抑制权臣打击专横C.汉承秦制矛盾凸显D.转移相权加强皇权26.唐代出现职事官职被“使职化”的现象。
如皇帝急需大量税款充实国库时出现了“盐铁使”;边州威胁中央集权时,刺史被使职化,以刺史都督的职事官衔去统率边军。
“特使治国”表明唐朝A.官员形同虚设丧失权力B.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C.政治运作机制相对灵活D.皇帝集权被严重削弱27.清朝流行“天下四聚”的说法:“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北京),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这反映了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苏州因分割而居四聚之末C.中国形成四大经济重心D.汉口是西部唯一商业城市28.不同版本教材对洋务运动评价:1956年版“这些官办工业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半殖民地性质”;2019年版“洋务新政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
这一变化反映出A.历史评价的随意性B.历史叙述的多样性C.历史观点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的时代性29.民国创立后,公立中学由地方政府主办,分为省立、市立、县立等学校。
成人高考史地综合考试模拟卷一

1. 【单选题】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A. 光球(江南博哥)层、日冕层、色球层B.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的外部结构等知识点。
太阳大气按物理性质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 【单选题】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地点是()A. 伦敦B. 巴黎C. 科伦D. 布鲁塞尔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地点。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的圣马丁堂成立。
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
3. 【单选题】下述四组国家中,均为中国邻国的是()A. 老挝、泰国、阿富汗B. 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C.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D. 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缅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陆上邻国等知识点。
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均不与我国相邻。
4. 【单选题】1885年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军将领是()A. 刘铭传B. 邓世昌C. 冯子材D. 徐邦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镇南关大捷。
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在镇南关取得关键性胜利,完全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史称镇南关大捷。
5. 【单选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但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很多,其原因是()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死亡率低C. 没有执行计划生育D. 人口基数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等知识点。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
6. 【单选题】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是()A. 伊丽莎白B. 詹姆士一世C. 查理一世D. 詹姆士二世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查理一世的统治。
国王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处死。
6. 【单选题】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是()A. 伊丽莎白B. 詹姆士一世C. 查理一世D. 詹姆士二世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2023届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1.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出自《荀子·天论》)来说明个 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的变化。
他们还强调: “人伦者,天理也。
”他们的相关理 论( )A .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B .复兴了先秦时期的儒学C .旨在强化封建伦理教化D .为皇权专制提供了辩护2. 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 其流通模式如下图。
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农产品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B .鸦片大量涌入取代槟榔成瘾品地位C .外贸格局的剧变带来槟榔价格上涨D .太平天国兴起导致槟榔运输的阻隔3. 下表是 1949- 1985 年中国农民进城情况阶段性特点。
这一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A .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变B .经济体制发生变动特点相对自由到规范和限制“大出大进”;逐渐严禁日趋活跃;渠道日益多样化时期1949- 1957 年1958- 1976 年1977- 1985 年C.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D.基层治理走向宽松4.尊是商周时期酒器造型之一。
商周时期的尊常被做成动物的样子,而鸭尊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器型。
下图为1955 年辽宁省凌源市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鸭尊。
鸭尊的出现( )A.体现出游牧文明影响的扩大B.表明祭祀典礼日益世俗化C.反映生活实践的艺术性再现D.说明鸭类驯养活动的普及5.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明法度,定律令”C.“六王毕,四海一” D.“设三公,置九卿”6.下表为隋唐时期南北方绘画文化要素分布对比表。
据此可知( )画家北111 方壁画寺观112壁画墓125石窟壁画6百分比72.08%百分比93.28%百分比54. 11%百分比100%南43 27.92% 95 45.89% 9 6.72% 0 0.00%方A .南北方文化状况总体较均衡B .文化发展深受经济南移影响C .文化发展受历史惯性的影响D .隋唐时期文化领域蓬勃发展7. 下表反映了秦汉至明清官员考核的相关制度,从总体上看,官员考核演变的特点是( )考核标准/内容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唐六典》、宋《守令四善四最》等外察与京察(大计) 《明会典》 《大清律例》 能力、操守、政绩和 内阁、吏部、 明清考察、考满 等 贪腐情况 都察院A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 .从注重政绩变为注重德行C .制度化考察不断完善D .从地方考核变为中央考核8. 上(指宋神宗)谓辅臣曰: “盖北有强敌,西有黠羌,朝廷汲汲枝梧不暇。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A C D C B D B A D B A C A D二、非选择题(52分)17.(18分)(1)示例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路线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
(2分)我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中外交往。
但由于当时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并不占主要地位。
唐朝时,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主要通道,形成了“海陆并举”的局面。
宋朝以后,因为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等,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
(6分)总之,我国古代对外交往路线经历了由陆路为主到海陆并举,再到以海路为主的转变,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
(2分)示例二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
(2分)从物质交流看,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西域的“汗血马”、苜蓿、葡萄、西瓜和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经由西域传入中国;棉花、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逐渐传入中国。
从技术交流看,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漆器制造技术、冶铁技术,四大发明等经由陆路、海路传到西方。
从文化交流看,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入中国。
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广受欢迎,中医药知识随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6分)总之,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在物质、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
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2分)(2)古代中国人对“西”的认识具有渐进式的特点。
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21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天下”思想构造图。
“天下”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
由图1可推知,“天下”思想的核心是A.阴阳五行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伦理道德D.“大一统”思想2.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
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
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
由此可见A.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现实B.绘画史料有一定局限性C.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不高D.官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3.某大臣在边疆战事紧急之际向皇帝上书指出:“(本朝制度)分军、民为二体,别文、武为两途,宣敕并行,议论难一,事无责任,更相顾望”。
该大臣批判的是A.丞相制度B.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行省制度4.明代,苏州府洪武年间有市镇30个,正德年间增至45个;杭州府成化年间有市镇21个,万历年间增至44个;嘉兴府嘉靖年间有市镇17个,万历年间增至28个。
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剧变D.农村土地兼并日益严重5.某研究者在查阅清代《浮山县志》:“吾临汾之俗,多务商而不急读书”,又查阅到临汾出土的清代碑刻:“商贾以兴,往来糊口于齐,鲁、燕、赵、宋、卫、中山间者十之五六”。
山东省临沂市历史高考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历史高考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萌生了“疑古”思潮。
胡适提出:“以现在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由此,“夏王朝否定说”盛行。
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 史学界的疑古思潮完全是错误的B. 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C. 文献资料必须与实物资料相印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对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观点提出挑战,说明实物史料对于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知,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说明实物史料对于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即文献资料必须与实物资料相印证,故C项正确;“完全是错误”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文献史料的价值和影响,排除B项。
2、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从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都设立了驿亭,在轮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均有田卒数百人,由使者校尉领护。
汉朝实行的屯田实边制度A. 是中国最早的屯田制B. 具有军政合一特点C. 旨在巩固扩大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管理,实行屯田制度”可知,汉朝实行的屯田实边制度是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巩固扩大统一,故C 项正确;A项错在“最早”,排除A项;军政合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
3、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
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
这反映出当时A. 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 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 明朝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宰相籍贯多集中在长江以南,说明南方的教育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教育水平高又是经济发展繁荣带来的结果,据此可推知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因此应该是南宋时期,但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非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故B项正确,A项错误;明朝时期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C项。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苏高考模拟)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A.权力高度集中 B.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严格的等级差别 D.君主专制独裁【解析】本题思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判定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二.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大宗——小宗。
体现的都是等级差别,所以答案初步判定为C。
而分封制表明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可排除A、D;而王权与神权结合则集中体现在商代的祭祀制度上。
故而答案为C。
【答案】C。
2.(江苏高考模拟)“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权力的史实。
根据材料中“参知政事”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 C.【答案】 C.3.(江苏高考模拟)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读图能力。
《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但辽东半岛因为“三国干涉还辽”而最终没有割成,最后得以实现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所以答案为D.;而A项中的香港岛则是在〈南京条约〉中割出的,B项为干扰项。
【答案】 D.4.(江苏高考模拟)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及史料中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透露的“卢沟桥”、“宛平县”、“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等信息,不难判断出文中描述的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所以答案为D.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挑衅是在东北,与材料所述信息不符,A.C.为干扰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考模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 13.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I).明朝内阁制度2.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3.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4.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问,大力打击市场_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5.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6.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逐渐通俗化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9.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0.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12.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13.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14.“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
”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A.解决财政困难 B.防止官员腐败 C.提高执政能力 D.创建理想社会1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16.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英语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大拉斯康密兴词意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外币佣金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A.干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1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19.《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20.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汁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杜鲁门主义21. 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
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
”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 B.日内瓦国际会议C.亚非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22.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
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反映了中国政府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23.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C.欧元问世时 D.两极格局结束时24.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25.右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A.社会性质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D.享受权利不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13分)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4分)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关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2分)为实规“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3分)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2分)27.(14分)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材料二美国1929 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4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3)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28.(13分)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1分)“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2分)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