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选修课论文_浅谈抑制剂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合集下载

蛋白质合成机理及抑制剂的研究

蛋白质合成机理及抑制剂的研究

蛋白质合成机理及抑制剂的研究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生命体的一种重要有机物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程度之一。

蛋白质合成机理是指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的过程,涉及到核糖体、mRNA、tRNA等多个分子。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机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为细胞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蛋白质合成紊乱,会引发一系列的医学问题,如代谢性疾病、肿瘤、肝硬化等。

因而,我们需要在深入了解蛋白质合成机理的基础上,寻找一系列的抑制剂以治疗相关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蛋白质合成机器——核糖体完成的,核糖体又是细胞内外依赖性的复合物。

其中,核糖体的大下部分位于细胞浆,含有多个药物作用靶点。

一个普通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约为5到10万个,肝细胞中的核糖体则更多,约有30万个。

比较重要的靶点是16S rRNA以及其结合的蛋白质rRNA,因为它们对抗生素的靶向是起关键作用的。

同时,另有一些蛋白质翻译因子也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分子结构的变化。

在细胞核中,DNA被转录成mRNA。

随后,mRNA从细胞核传输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的小体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

这时,tRNA分子将氨基酸由其附着脚上的“抓手”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小体上,tRNA 的真正作用则在其上的“抓手”达到了与mRNA上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是就会释放出氨基酸。

接下来,酰化作用、肽键形成、蛋白质链的延长等序列步骤,最后合成出目标蛋白质。

而一些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蛋白质合成过程可能发生障碍。

例如,在细胞或组织中琐碎常见的有炎症、感染、代谢障碍等等。

这导致的蛋白质合成机制紊乱,就容易导致发电机医学问题。

比如, Diabetes、腰椎间盘突出、 Fatty liver disease、Bulimia nervosa,此外,一些感染等疾病也会发生有氧胞的蛋白质合成紊乱。

因此,必须了解蛋白质合成机制,从而研发一系列的抑制剂以减轻上述疾病的影响。

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蛋白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酶,负责水解蛋白质中的肽键。

蛋白酶的活性能够调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过程,如消化、免疫、信号传导等。

然而,如果蛋白酶的活性失控,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为了研究和控制这些疾病,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开发蛋白酶抑制剂,既可以矫正蛋白酶活性,同时又避免过度抑制导致的副作用。

蛋白酶抑制剂是指那些能够调整蛋白酶活性的化学物质,其通过与蛋白酶分子中的特定结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或者阻碍酶活性。

其中最重要的抑制剂类别是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多样的结构与功能,并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通常,把蛋白酶抑制剂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类。

可逆抑制剂是指那些可以与蛋白酶非共价结合而轻松解离的化合物。

这类抑制剂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与特异性受体紧密结合,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可逆抑制剂中,最常用的是竞争性抑制剂,如甲状腺素、抗生素和酪氨酸酶抑制剂。

不可逆抑制剂则是指那些通过共价碳-氧化物、碳-氮或者碳-硫等非常稳定的化学键与蛋白酶结合,从而永久性地阻碍酶活性。

由于不可逆抑制剂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一般在科学实验中应用较多,如对组织酶、多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进行研究时,一般都会选择这一类抑制剂进行研究。

在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蛋白酶抑制剂还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医学上,许多蛋白酶抑制剂用来处理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痉挛性肌病,以及白血病等;在生物科技中,蛋白酶抑制剂还可以用于控制蛋白酶的活性,以防止因蛋白酶引起的变质等问题。

此外,蛋白酶抑制剂在食品加工中也有重要的应用,能够控制酶的活性来改变美味和营养成分。

总之,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因其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

将来,科学家们还将更加深入地研究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与抑制剂

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与抑制剂

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与抑制剂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它们对于维持生命活性至关重要。

在这些反应中,催化剂和抑制剂起着关键的作用。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而抑制剂则可以减慢或停止反应的进行。

本文将探讨生物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和抑制剂的种类以及它们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

一、催化剂的种类及作用催化剂可以分为酶和非酶两类。

1. 酶催化剂酶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它们通过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不改变自身的化学性质。

酶对特定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以识别底物的立体异构体、催化底物之间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酶催化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中。

2. 非酶催化剂非酶催化剂是一类非蛋白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如金属离子、辅酶和共价结合的辅酶等。

非酶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中所需能量或稳定中间反应态来加速生物化学反应。

例如,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结合底物和形成中间配合物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二、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速率。

它们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1. 底物取代催化剂可以与底物相互作用,形成催化物-底物复合物。

在这个复合物中,催化剂能够调整底物的构象,使化学键易于形成或断裂。

2. 电荷转移催化剂能够诱导电荷转移,从而减少反应的活化能。

它们可以通过吸引或排斥电子来稳定或解稳定中间反应态。

3. 酸碱催化很多酶催化反应是通过酸碱催化机制实现的。

催化剂可以提供或接受质子,改变反应物的电子分布,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三、抑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抑制剂可以分为可逆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两类。

1. 可逆抑制剂可逆抑制剂是一类可以与酶或底物结合并形成可逆的抑制复合物的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或混合性抑制等机制发挥作用。

可逆抑制剂的结合可以被解除,使酶恢复活性。

2. 不可逆抑制剂不可逆抑制剂是一类与酶结合并形成不可逆抑制复合物的物质。

它们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结合方式与酶结合。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影响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非常多,它们可以作用于DNA复制和RNA转录,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间接作用,本节主要讨论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过程的阻断剂。

(一)抗生素类阻断剂:许多抗生素都是以直接抑制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而对人体副作用最小为目的而设计的,它们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包括抑制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及核糖核蛋白体的作用等等。

1、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类抗生素属于基甙类,它们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①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tRNA从复合物中脱落;②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tRNA与mRNA错配;③在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70S核糖体的介离。

2、四环素和土霉素:①作用于细菌内30S小亚基,抑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②抑制氨西藏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阻滞肽链的延伸;③影响终止因子与核糖体的结合,使已合成的多肽链不能脱落离核糖体。

四环素类抗生素除对菌体70S核糖体有抑制作用外,对人体细胞的80S核糖体也有抑制作用,但对70S核糖体的敏感性更高,故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作用更强。

3、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

①氯霉素与核糖体上的A位紧密结合,因此阻碍氨基酰tRNA进入A位,②抑制转肽酶活性,使肽链延伸受到影响,菌体蛋白质不能合成,因此有较哟的抑菌作用。

4、嘌呤霉素(Puromycin)结构与酪氨酰-tRNA相似,从而取代一些氨基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当延长中的肽转入此异常A位时,容易脱落,终止肽链合成。

由于嘌呤霉素对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均有干扰干扰作用,故难于用做抗菌药物,有人试用于肿瘤治疗(图18-22)。

图18-22 嘌呤霉素(左)与tyr-tRNAtyr(右)5、白喉霉素(diphtheria toxin)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内容:1.1 概述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干扰细胞内蛋白酶体功能的化合物或分子。

蛋白酶体是细胞中主要负责蛋白质降解的细胞器,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清除老化、变性或异常的蛋白质,并参与调控许多生物学过程。

因此,研究和理解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其在细胞中的功能和调控;接着概述了常见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其分类,并阐述了它们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然后解释了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蛋白降解途径和产生效果的机理,并探讨了其对生物学意义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未来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希望通过深入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细胞内蛋白酶体的影响,加深我们对这类化合物或分子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潜力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信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蛋白酶体抑制剂在生物学领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 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1 什么是蛋白酶体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干扰蛋白酶体功能的化合物或药物。

蛋白酶体是细胞内起着关键作用的小囊泡结构,负责进行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和回收。

2.2 蛋白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和调控:蛋白酶体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免疫应答、应激响应以及疾病发展等。

蛋白酶体内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水解酶(即蛋白酶),它们协同作用来降解细胞内已经老化或异常的蛋白质,并将其分解成氨基酸片段供细胞再利用。

2.3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蛋白酶体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干扰或阻止蛋白酶体的正常功能。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蛋白酶体,例如抑制蛋白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阻止蛋白质进入蛋白酶体或干扰蛋白质在蛋白酶体内的降解过程。

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抑制剂的设计

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抑制剂的设计

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抑制剂的设计蛋白质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实现生命功能的关键分子。

蛋白质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蛋白质体系,从而实现各种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促进了药物研发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阐述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的设计。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的物理或化学交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命体机制的基础,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催化生化反应;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识别和中和病原体;受体与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传递信号等。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非常复杂,常见的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亲疏水作用、疏水效应、π-π作用等交互作用类型。

其中,氢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类型,它是由氢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范德华力是由云电子的未对称排列产生的瞬时偶极子相互作用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引发的相互作用。

亲疏水作用是由水与非极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类型。

疏水效应是由蛋白质中非极性氨基酸侧链靠拢形成的疏水核心引起的作用。

π-π作用是特定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中的一种类型。

这些相互作用类型可根据每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组合形成复杂的蛋白质体系。

二、抑制剂的设计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原因之一。

抑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领域的化合物,其作用是抑制生命活动中的特定分子相互作用。

近年来,设计和合成能够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靶点的抑制剂已成为了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抑制剂设计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另一种是干扰蛋白质的生理过程从而减弱相互作用。

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是指能够与蛋白质靶点特定的结构域相互作用并引起体系结构的重要改变。

蛋白质复杂的抑制剂和调节剂

蛋白质复杂的抑制剂和调节剂

蛋白质复杂的抑制剂和调节剂从学生时代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蛋白质的概念,知道了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之一。

但是,蛋白质的机理、作用和调控却是非常复杂的。

在科学的探索中,人们发现了可以抑制蛋白质活性的抑制剂和可以调节蛋白质结构的调节剂,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蛋白质的作用机理和调控方式。

一、蛋白质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一类大分子化合物,由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

一个蛋白质分子常常由几百甚至上千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并且这些氨基酸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发挥作用。

蛋白质具有很多不同的功能。

有一类蛋白质是酶,它们通过催化化学反应来促进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还有一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质,它们负责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还有一类蛋白质是激素,它们通过与受体结合来调节生物体内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二、蛋白质抑制剂蛋白质抑制剂是一种可以抑制蛋白质活性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与蛋白质结合,阻止蛋白质与其它分子结合,并降低或抑制蛋白质的活性。

蛋白质抑制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逆抑制剂,另一类则是不可逆抑制剂。

可逆抑制剂与蛋白质结合是可逆反应,当抑制剂与蛋白质结合后,如果改变反应条件,抑制剂就可能与蛋白质分离,蛋白质的活性也就恢复了。

例如,一些抗生素就是可逆抑制剂,它们能够与特定的酶结合,阻止它们催化的生化反应。

不可逆抑制剂结合于蛋白质后不可分离,也就是会永久地降低或抑制蛋白质活性。

不可逆抑制剂常常是有机酸,如芜菁酸和马来酸。

这类抑制剂能够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共价键,从而抑制蛋白质活性。

三、蛋白质调节剂蛋白质调节剂是指一类可以调节蛋白质结构的化合物。

它们能够结合于蛋白质的特定部位上,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这种调控方式被称为构象调控(conformational regulation)。

蛋白质调节剂通常是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化合物。

例如,在神经系统中,常常需要一些信号分子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生物化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与抑制机制

生物化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与抑制机制

生物化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与抑制机制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许多生命过程中关键的分子机器。

蛋白质的功能通常依赖于相互作用的能力,可以与其他蛋白质、DNA、RNA或小分子相互作用来完成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抑制机制对于研究生命过程的调控以及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命过程的关键。

它可以在细胞内传递信号、调控代谢途径、参与细胞分裂以及参与免疫应答等。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得它们有着广泛的功能。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生,如酶底物相互作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蛋白质与DNA或RNA的相互作用等。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

它可以通过结构相似性、电荷互补性、亲和性以及互补性等因素来实现。

蛋白质的结构相似性是相互作用重要的基础之一。

相似结构的蛋白质往往具有相似的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合成乃至调节各种生物分子。

此外,蛋白质之间的电荷互补性也是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一些带正电荷的蛋白质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来实现。

亲和性是实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

某些氨基酸或核苷酸残基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使得蛋白质能够识别并与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

此外,蛋白质之间的互补性也是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的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补性使得它们能够相互结合并发挥特定的功能。

相较于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抑制机制更加复杂。

蛋白质抑制是指通过干扰或阻断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来调控生物过程。

蛋白质的抑制机制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以及调节性抑制等。

竞争性抑制指的是一个分子与目标蛋白质争夺与另一个分子的结合位点,从而阻断其相互作用。

例如,药物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来阻断受体配体相互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与蛋白质的非结合区域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或功能。

例如,某些抗生素可以通过非竞争性抑制来靶向特定的酶活性位点,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蛋白质表达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过程,它参与了生物体内许多生理活动的调控。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过量或异常的蛋白质表达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表达的治疗策略成为了科技工作者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备受关注。

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靶向蛋白质合成的关键酶或调控因子。

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主要由核糖体系统完成,其中核糖体是主要的合成平台。

因此,通过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蛋白质的合成水平。

许多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已被发现具有抑制核糖体的能力,从而抑制蛋白质表达。

例如,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和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阻断其正常的合成活动。

另外,一些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靶向核糖体的组装过程或其移位活动,达到抑制蛋白质表达的效果。

此外,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还可以通过靶向蛋白质合成的信号通路来实现。

在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mTOR通路、PI3K/AKT通路等。

通过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进行抑制,可以有效地降低蛋白质的合成。

近年来,许多针对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抑制剂已经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例如,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在多种类型的癌症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除了靶向蛋白质合成的途径外,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还可以通过RNA干扰技术实现。

RNA干扰是一种通过特异性降解mRNA来抑制基因表达的技术。

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设计和合成特异性的小分子RNA(siRNA)靶向特定的mRNA,从而导致其降解和抑制蛋白质的表达。

相比于其他方法,RNA干扰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率的优势,并且可以在体内或体外中进行。

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RNA干扰技术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中。

蛋白质表达过程的抑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抑制蛋白质的表达,可以有效地调控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进而治疗多种疾病。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原理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原理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它们对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在胚胎发育阶段,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则能够通过激活重构胚来发挥作用。

重构胚是指受精卵发育到囊胚阶段,之后再经过其他因素的处理使其发育状态发生改变的一种胚胎形态。

在胚胎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研究中,如何激活和重构囊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原理。

1.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蛋白酶合成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或翻译步骤来发挥作用。

这些抑制剂在细胞内能够与特定的蛋白酶结合,阻断其对特定底物的作用,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在重构胚的形成中,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可以影响到特定蛋白的合成,进而调控胚胎发育状态的改变。

2.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作用机理蛋白酶合成抑制剂能够激活重构胚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的调控机制。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可能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胚胎发育过程。

这些基因可能与胚胎发育的方向、速度和整体形态等方面有关,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的作用能够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胚胎的重构状态。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也可能导致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合成失衡,进而触发细胞内部的应激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可能引发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状态。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蛋白修饰的方式来调控胚胎的状态。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等有着重要作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的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这些修饰过程来影响胚胎的状态变化。

3. 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的原理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操纵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来实现对胚胎发育状态的精准调控。

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对相关疾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chx抑制蛋白的原理

chx抑制蛋白的原理

chx抑制蛋白的原理CHX(Cycloheximi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抑制蛋白合成的药物。

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核糖体结合,阻断翻译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

下面将生动、全面地介绍CHX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在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CHX的作用原理。

CHX能够与核糖体的60S亚基结合,从而形成CHX-核糖体复合物。

该复合物阻止了新的氨酸附着到正在合成的肽链上,从而阻断了蛋白质的合成。

具体来说,CHX使核糖体在翻译复制RNA时转移到下一个密码子时停滞。

这样一来,正在合成的肽链就无法正常延伸,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

CHX的生物学功能十分重要。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抑制蛋白合成,还能够揭示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和功能。

例如,研究人员经常使用CHX 来研究蛋白质的半衰期,即蛋白质分解的速度。

通过在细胞中加入CHX 后测量蛋白质的剩余量,可以推断出蛋白质的降解速率,进而了解蛋白质的稳定性和代谢过程。

此外,CHX还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

通过短暂处理细胞或组织样品,CHX可以阻断新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特定蛋白质对细胞功能和生理过程的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HX来分析细胞对外部信号的响应,以及不同蛋白质在细胞中发挥的作用。

在药物研发领域,CHX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CHX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某些药物对致病蛋白的抑制效果。

通过与CHX联合应用,可以确定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阻断致病蛋白的合成,并且进一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CHX作为一种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与核糖体结合,并阻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能够揭示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功能以及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

同时,CHX还在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CHX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蛋白质功能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cycloheximide抑制蛋白合成的原理

cycloheximide抑制蛋白合成的原理

cycloheximide抑制蛋白合成的原理Cycloheximi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化合物,它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在研究蛋白质生物学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Cycloheximide的结构、作用机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Cycloheximide的结构Cycloheximide是一种含有环己基和亚胺基的二肽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C15H23N3O4。

其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Cycloheximide的分子式为C15H23N3O4,分子量为281.36 g/mol。

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可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烷烃和芳香烃。

二、Cycloheximide的作用机制Cycloheximide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合成是生物体中最为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它涉及到DNA、RNA、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协同作用。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转录:DNA双链解旋,RNA聚合酶结合DNA模板,合成mRNA。

(2)剪接:mRNA前体剪接成成熟的mRNA。

(3)运输:m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

(4)翻译:mRNA被核糖体翻译成蛋白质。

Cycloheximide主要作用于翻译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即核糖体的转录。

它的作用机制是与核糖体6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酸与tRNA 的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此外,Cycloheximide还可以阻止核糖体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抑制蛋白质合成。

三、Cycloheximide的应用领域Cycloheximi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化合物,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研究蛋白质合成:Cycloheximide可用于研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机制,例如研究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机制、蛋白质合成与代谢的关系等。

(2)细胞生物学:Cycloheximide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例如研究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等。

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其调控

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其调控

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其调控蛋白质合成是细胞内最为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发挥细胞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细胞结构,还参与了各种代谢过程和信号传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其调控。

一、蛋白质合成的机制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步骤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具体而言,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由DNA的转录生成mRNA,然后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1. 转录转录是指DNA的信息被转录成mRNA的过程。

在细胞核中,DNA 的一部分被RNA聚合酶酶链反应,生成与DNA序列互补的mRNA。

这个过程有三个关键步骤:启动、延伸和终止。

在转录的启动阶段,RNA聚合酶会识别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区域上。

然后,RNA聚合酶将DNA的双链解开,形成一个转录泡,使得其中一个DNA链作为模板进行转录。

接下来是延伸阶段,RNA聚合酶沿着DNA链进行移动,合成mRNA的互补链。

这个过程中,mRNA的核苷酸与DNA的核苷酸相互匹配。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最后,转录到达终止阶段,RNA聚合酶遇到终止子区域,解离出来并与转录产物一同释放。

2. 翻译翻译是指mRNA上的信息被转化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细胞质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随着核糖体的移动,合成蛋白质。

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主要的RNA分子:mRNA、tRNA和rRNA。

在翻译的起始阶段,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同时tRNA上的氨基酸与起始密码子进行互补配对。

然后,核糖体将第二个tRNA带入位点,并通过两个tRNA之间的肽键形成一个新的肽链。

在翻译的延伸阶段,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每次带入一个新的tRNA,使得肽链不断延伸,直到遇到终止密码子。

此时,蛋白质合成结束,mRNA与核糖体分离,成为功能完整的蛋白质。

二、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控制,使得合成过程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进行调整。

结构生物学解读蛋白质功能及抑制剂设计

结构生物学解读蛋白质功能及抑制剂设计

结构生物学解读蛋白质功能及抑制剂设计蛋白质是构成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许多关键生物功能的角色。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对于揭示其功能和设计有效的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生物学通过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许多关键的功能细节,并为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涵盖了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过程。

例如,蛋白质可以作为酶催化化学反应、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调节基因表达等。

为了研究蛋白质功能,科学家利用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解析了许多蛋白质的结构,并通过对其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的具体功能机制。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对其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结构生物学研究发现,蛋白质的结构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而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

因此,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可以提供关于其功能的重要线索。

在了解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家可以利用结构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即抑制剂。

抑制剂可以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干扰其正常功能,从而实现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物过程的目的。

例如,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将其与蛋白质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阻断其功能,达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在蛋白质抑制剂的设计过程中,结构生物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解析蛋白质的结构,确定其活性位点的位置和特性,从而为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其次,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科学家可以预测和优化抑制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高其抑制活性和选择性。

最后,通过晶体结构的研究,可以解析蛋白质与抑制剂的结合模式,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使得抑制剂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例如,通过结构生物学的手段,科学家成功地设计出一系列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抑制剂,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不仅加速了新药的研发进程,也为治疗癌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总之,结构生物学为解读蛋白质功能和设计抑制剂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化学物质对蛋白质合成 的抑止作用

化学物质对蛋白质合成 的抑止作用

化学物质对蛋白质合成的抑止作用姓名:黄俊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号:6002109119 班级:土木094班摘要:我们知道,各种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以细胞为单元体组成。

而真核生物的每个细胞,都是由各种功能蛋白的合成,使得细胞功能的完成。

在看了大量的关于蛋白质合成抑止相关的文献后,我发现现在这个方面是一个热门研究,原因在于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研究肿瘤,癌症等方面的问题,而肿瘤细胞,癌细胞是“不死"细胞,它们可以不断增殖,扩散转移,导致癌症成为不治之症。

癌细胞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蛋白质的合成,癌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时,则必须从健康细胞中夺取一种物质叫门冬酰胺,而与门冬酰胺共生的门冬酰胺酶可以抑止癌细胞的生长,而且癌细胞的表面有一种肿瘤抗原,它可以产生抗体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这些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发现都离不开蛋白质!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合成有抑止作用,尤其是对癌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所以,本文从蛋白质合成的原理,过程出发,通过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化学物质对蛋白质合成具有抑止作用,并浅析原理。

关键字:蓝萼甲素,甲胎蛋白,癌细胞,蛋白质合成,抑止作用一:蛋白质的合成1、首先的DNA双链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信使RNA,这个过程称为转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DNA 的遗传信息转到信使RNA上了。

2、然后是翻译过程,翻译是指信使RNA被当做模板,同样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这个翻译,其实就是RNA将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通过功能蛋白进行生物体的各种活动。

由此可见,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个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完整蛋白的功能必须保证每一个连接正常,而合成蛋白质分子的每个氨基酸必须要在相应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最后,形成蛋白质还要加工修饰的过程,而每一项都是形成完整蛋白和使功能表达的必要。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第19卷第5期2007年10月生命科学ChineseBulletinofLifeSciencesVO1.19.No.50ct..2007文章编号:1004.0374(2007)05.0506.06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赵亚雪,唐赞(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37)摘要: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活动和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因调节,免疫应答,信号转导,细胞组装等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近几年,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蛋白质复合物相互作用界面的一些特点和性质,如相互作用界面较大,结合界面较为平坦等,使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充满了挑战.本文主要总结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分析了界面特性与其抑制剂设计的关系,并讨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论预测方法及其抑制剂的类型和特点,最后又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的设计.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抑制剂;设计中图分类号:Q51文献标识码:AResearchprogressin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andtheirinhibitorsZHA0Y axue.TANGYun*(SchoolofPharmacy,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 hina)Abstract: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playimportantrolesinawiderangeofbiologicalprocesses.Gene regulation,immuneresponse,signaltransduction,cellulararchitectureandmanyothermech anismsofcellular controlareinvolvedintheinteractionsofproteinandprotein.Sothediscoveryofdrugsthatcou ldprohibit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hasbecomeaveryactiveresearchfieldinrecentyears.However,itisfullo f challengetodesignsuchinhibitorsbecauseoftheuniquepropertiesoftheprotein—proteininterfaces.Forexample,theinterfaceisusuallybigandratherfiat.Inthisreview,wefocusedontheproperties of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theinteractionsbetweenthesepropertiesandthedesignofinhibitors.Co mputationalmethodspredic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aswellasclassificationandfeaturesofinhibitorstarge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werealsodiscussed.Atlast,anexampleofhowtodesigninhibitorstobloc kbindingsofproteinandproteinwasgiven.Keywords: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interface;inhibitor;design当今是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测定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发展和交叉极大地推动了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公司投入研发的费用在近30多年内以平均每年8%的速率增长…,但每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ewmoleculeentities,NMEs)的数目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图1).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直局限于研究靶向酶和小分子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而没有开拓新类型的靶标.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和细胞活动.它在体内主要收稿日期:2007.04.28;修回日期:2007.06.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572023)作者简介:赵亚雪(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唐赞(1968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E.mail:******************.cn第5期赵亚雪,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507投卜L'蟋199********l20022003200420052006年度图11999—2006年FDA批准的NMEs(http://www/cder/rdmt/default.htm)通过与自身或其他蛋白质以及核酸形成复合体来发挥生物学功能,基因调节,免疫应答,信号转导,细胞组装等等都离不开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相互作用f2].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类很有潜力的新靶标,靶向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研究也成了热点.目前研究较多且取得一些进展的有p53一HDM2相互作用抑制剂f3]和与癌症有关的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4_51.1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有大量的蛋白质复合物,它们有的由相同的蛋白亚单元组成,有的由不同的蛋白亚单元组成,有些呈永久性结合状态,有些会根据周围环境(如温度,pH值等)的变化而进行结合和解离.蛋白质复合物虽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酶和小分子受体,但它们本身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却使得很多蛋白质复合物并不适合作为药物的靶标.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很好地了解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与抑制剂结合的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进而以其为靶,进行药物研发.1.1界面的大小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的界面通常较大.Jones和Thornton[61通过对59个不同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同源二聚体相互作用的可溶剂化表面为368Az一4746A2,异源复合物的可溶剂化表面为639/~2—3228A.LoConte等【7J也提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平均界面约为1600A2,包括大约52个氨基酸残基.理论上,大的结合表面不适合作为药物靶标,这是因为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分子,即使存在这样的分子,它也会由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一~(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即ADME/T)的性质而被排除在药物的行列之外.然而,"热点区域"(hotspots)[81概念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观点.热点区域是指对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自由能贡献比较大的残基.它的面积大约只有6ooAz,一般位于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中心或其附近, 通常为Trp,Tyr和Arg[1.Sillerud和Larson[1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比较了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中残基对其结合自由能的贡献,发现PrO,Ile,Tyr,Trp,Asp和Arg对蛋白的结合贡献较大.这一结论与热点区域较为吻合.热点区域的常用表征方法为点突变实验,即将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上的氨基酸残基突变为丙氨酸,然后,测定其结合自由能的变化,以此来确定对结合自由能贡献比较大的残基.然而,实验的方法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通常较大,因此,选用计算的方法来测定热点区域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较为流行的计算方法有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Boltzmannsurfacearea)中的"基于计算的丙氨酸扫描(computationalalaninescann—ing)"和MM—GBSA(molecularmechanics—general—izedBornsurfacearea)中的自由能分解.这两种方法已被成功地用于热点区域的预测[10—121.此外, PASS软件也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上的热点区域[131.Kortemme和Baker[¨】建立了一个简单计算界面残基突变为丙氨酸时蛋白结合自由能变化的物理模型.因此,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界面虽然较大,但小分子并不需要覆盖整个作用界面,它只要能够与界面上的热点区域有很好的作用,就可以干扰或抑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一般而言,热点区域较少且相对集中的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适合作为研究靶标.1.2界面的形状界面的形状是影响小分子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蛋白界面的扭曲程度越大,被掩埋的残基数目就越多,形成的复合物也就越稳定,也就越不利于小分子抑制剂的进入.但是,平整的界面也不利于小分子的结合.因此,应选择具有很好结合口袋且扭曲程度不是很大的界面作为药物设计的靶标.一般而言,异源蛋白复合物的结合界面比同源二聚体的界面平整,永久性蛋白复合物的蛋白质结合界面比非永久性的界面扭曲的程度大f61.1.3界面的性质界面性质的范围比较广,其中互补性和疏水性对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抑制剂的设计影响较大.如加:2m0508生命科学第19卷互补性是指界面上蛋白与蛋白之间残基的匹配情况.互补性小的界面,结合力较小,较易被小分子抑制.同源二聚体和永久复合物的互补性比较好,而异源复合物和非永久性复合物的互补性相对较差….界面上水分子的多少反映了界面的疏水程度.疏水表面比极性表面更适合药物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包括56%的非极性基团,29%的极性基团和15%的带电基团.永久复合物界面的疏水性强于非永久复合物的疏水性【1.1.4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力蛋白质与蛋白质主要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静电作用,范德华作用,电荷转移能,氢键作用,芳香残基之间的7【.7【以及阳离子7【作用等.前面介绍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的大小,形状和性质都对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力有很大的影响.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力一般较强,同源二聚体的结合常数为10…91012mol/L,非永久性复合物的结合力虽然相对小一些,但结合常数‰也达到106—109mol/L.理论上小分子抑制剂难以破坏很强的相互作用,但在很多情况下,结合平衡的微小变化就足以产生很大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抑制剂并不需要完全抑制住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J6】.此外, Cochran["】提出了浓度说.他认为组成蛋白质复合物的两个蛋白质与抑制剂在体内会达到一个平衡,如图2所示,抑制剂I与蛋白质P:竞争性结合蛋白质P的能力并不是由它们的相对结合常数决定,而是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浓度与结合常数的比值.只要抑制剂I的浓度比蛋白质P:的浓度高,则具有很强结合力的蛋白质P也可能被结合力较弱的小分子抑制剂I所替代.1【存蛋的复合物中的比例=[P1P2/[二]/PI'P2+Il+【I】,+【P 2】,图2Cochran浓度说的平衡图[17P1:蛋白质1;P:蛋白质2;I:抑制剂;KI和KP分别是两者的结合常数【2】】2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论预测方法前面介绍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特点主要是通过研究已知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而得到的.然而,蛋白质数据库中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数量却是有限的.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虽然可行,但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而运用理论的方法来预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实验很好的补充,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药物发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理论预测方法有基于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和基于序列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基于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主要是以已经测定出或者模建出三维结构的蛋白质为基础,采用蛋白质.蛋白质对接的方法,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预测研究.此方法不仅可以预测蛋白质是否发生相互作用,而且可以寻找到它们的相互作用界面.常用的蛋白质.蛋白质对接软件有3D-Docld181, ZDOCKH9],Hex[2们,HADDOCK【2l】等.虽然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但我们可以获得的蛋白质序列的信息远远超过蛋白质结构的信息.因此基于序列直接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预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研究员最近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他们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结合了新的可交换内核函数和全新蛋白质序列三联子特征提取方法,发展了一种普适化的单纯依赖蛋白序列本身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方法【22】.此预测方法不仅可以预测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而且可以预测不同形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它可以正确地预测超过80%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3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gPNN类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的开发比酶和小分子受体抑制剂的开发要困难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前面提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本身具有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尽管如此,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却有着显着的优点.首先,它具有特异性.由于同源家族的酶的催化区域具有保守性,所以抑制剂在体内通常抑制的不仅仅是引起病变的靶标酶,它还会抑制很多同源家族的酶,这就导致很多副作用的产生,而蛋白质复合物的特异性,使得干扰它们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也具有特异性,所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药物靶标.其次,它的抗性问题小.酶的催化区域容易发生突变,产生抗药性,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若其中一个蛋白亚单元发生突变,则另一个蛋白亚第5期赵亚雪,等: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509 单元只有发生突变,才能与之匹配结合,而两个蛋白同时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因此几乎不需要考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抗药性问题.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按其结构可以分为肽,拟肽和小分子抑制剂三种类型.3.1肽类抑制剂蛋白质复合物不像酶有底物或辅助因子可以作为药物设计的起点.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结合位点的几个重要残基(即热点区域)出发,设计寡肽来抑制它们的结合.虽然有些课题组发现并设计了~些肽类抑制剂【23],但是肽很难成为治疗疾病的药物,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很差:不易透过细胞膜,运输比较困难,容易快速分解代谢等.3.2拟肽抑制剂拟肽抑制剂的设计属于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drugdesign,SBDD)范畴.首先选择重要的残基作为模板,再对模板进行结构改造,使改造后的结构仍然可以充满已知肽链所占的区域,最后再对其进行合成和生物测试.这是目前发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方法.早在1997年上市的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 ficiencyvirus,HIV)感染性疾病的奈非那韦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拟肽可以是保留原来肽链和与结合位点有重要作用的官能团,仅对某些侧链残基进行修饰得到的结构;也可以是在肽链中添加一些与原来肽链不相关的新结构,但仍然包含原来肽链的一些重要基团;还可以是将原来肽链中的重要侧链模拟到非肽骨架中得到的结构.设计拟肽抑制剂的方法主要有设计构象受限制的肽和肽键生物电子等排体替换【24]. 构象限制是生成有生物活性肽构象的强有力的手段.构象受到限制的肽柔性减小,选择性增强,毒性降低.一般可以通过位阻效应,肽骨架成环,二硫键生成,侧链环化以及金属离子螯合等手段来限制生物活性分子的自由旋转度.肽链中较多存在的就是酰胺键,但它容易水解,所以用逆向酰胺和其他的生物电子等排体来取代酰胺键可以得到较稳定的拟肽抑制剂.3.3小分子抑制剂寻找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是开发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药物的目标,这是因为小分子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等方面均优于肽和拟肽类抑制剂.高通量筛选和虚拟筛选是发现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有效方法.高通量筛选是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将微板作为实验工具载体,运用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最后再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获得的数据.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数以千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但需要有相应的小分子数据库.Xu等f25] 专门针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建立了"信用卡"(credit.card)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分子主要以芳香族为中心,结构具有多样性,并且综合考虑了它们与蛋白质问的范德华作用,疏水作用,7c.7c作用以及去溶剂化作用等.这一数据库的建立为高通量筛选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筛选平台.虚拟筛选则是利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虚拟受体对虚拟化合物库进行评估打分,选取打分高的化合物进行后续的活性测试.它节省了大部分化合物合成及实际生物测试的时间和费用.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一天筛选十万,甚至几十万个小分子已成为现实,这比实验上的高通量筛选要快得多,大大加快了新药研发的进程,并降低了成本.Trosset等[26] 联合运用虚拟筛选和生物物理技术发现了B.连环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它成功地抑制了B.连环蛋白和Tcf3/Tcf4蛋白的结合.4XIAP与caspase.9相互作用的抑制剂设计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一样,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它主要通过胞外信号或线粒体释放出的凋亡酶激活因子来激活细胞内的凋亡酶——半胱天冬酶(caspase),这些活化的caspase再将细胞内的重要蛋白降解,引起细胞凋亡.caspase虽是整个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元件,但它们需要通过与众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细胞的生死存亡.其中caspase抑制因子一—编程性细胞死亡蛋白抑制剂(inhjbjtorsofapoptosis proteins,IAPs)可以通过杆状病毒IAP重复区域(baculovirusIAPrepeatsdomain,BIR)结构域与caspase结合,来抑制caspase的活性.在所有的IAP中,X.相关IAP(X.1inkedIAP,XIAP)是最有效的细胞凋亡抑制剂,它通过其第三个BIR区域(BIR3)与caspase.9的结合来抑制细胞的凋亡【27】.一旦细胞内XIAP的数量多于正常值,细胞就不会正常的凋亡,继而会引起癌症和肿瘤.因此,抑制XIAP与caspase.9的结合可以达到治疗癌症和肿瘤的目的.在体内,与XIAP作用的还有caspase的第二个线粒体激活因子或低等电点的IAP直接结合蛋白(Secondmitochondria-derivedactivatorofcaspaseor DirectIAPBindingWithLowPI,Smac/DIABLO).Smac蛋白与caspase-9蛋白竞争性地与XIAP结合凹1.510生命科学第19卷因此,设计可以替代Smac蛋白的分子结构,就可以抑制XIAP与caspase一9的相互作用.4.1XIAP与Smac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Smac蛋白通过N末端与XIAP发生作用.Liu等【30]比较了整个Smac蛋白,2O一聚Smac肽链和9一聚Smac肽链与XIAP结合力的大小,发现9一聚Smac肽链和XIAP 的结合力与整个Smac蛋白相当.他们还发现,当把9肽N末端的Ala酰化时,Smac蛋白就失去了与XIAP结合的能力;将V al,Pro和Ile突变为Ala时, Smac蛋白也不能与XIAP结合.这说明位于N末端的A VPI(Ala,V al,Pro,Ile)四个残基对两个蛋白的结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又对xIAPBIR3上的残基进行点突变实验,发现xIAP的G306,T308,E314和W323对蛋白结合能的贡献较大,即它们为XIAP与Smac蛋白结合界面的热点区域.Wu等[29]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图3显示了Smac蛋白AVPI四个残基与XIAP的结合模式.由于XIAP的结合口袋不是很大,又比较深,且由两个疏水口袋组成.因此,适合用来设计阻止XIAP和caspase一9两个蛋白结合的分子.图3Smac蛋白AVPI四个残基与XIAP的结合模式4.2蛋白界面抑制剂的设计Smac蛋白N末端的A VPI四个残基在两者的结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A VPI成为设计抑制XIAP蛋白与caspase一9 蛋白结合的化合物的最佳起点.Kipp等【3】]以A VPI为起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四肽化合物,测定了它们与XIAP的结合能.发现,Ala残基的突变很大地降低了它与XIAP的结合,这是因为Ala与XIAP不仅有很强的氢键和范德华作用,而且Ala的侧链——甲基紧紧地结合在一个疏水口袋;将V al残基突变为带有正电荷的残基时,四肽与XIAP结合的能力有所提高;Pro残基的突变使四肽的结合活性减小;Ile残基的突变对结合的影响则没有规律.在这些四肽中,活性最好的是ARPF(Ala,Arg,Pro,Phe),其次为AVPF(Ala,V al,Pro,Phe).Nikolovska—Coleska等f32设计,合成的肽类化合物中活性最好的也是ARPF和A VpF[32].关于XIAP与caspase一9蛋白相互作用界面的拟肽类抑制剂,Wang和Fesik两个课题组研究的比较多.Wang课题组根据复合晶体结构提供的信息,发现Ile的疏水侧链与XIAP的疏水口袋结合,而主链上的羰基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作用,因此设计了化合物1(图4所示),进而又想到将V al的侧链与Pro环进行连接,得到一系列环化化合物.他们发现了一些抑制活性很好的拟肽化合物[27?33_34]3.Fesik课题组不仅根据A VPI的结构设计合成了一些抑制剂活性较好的拟肽化合物,而且得到了两个拟肽抑制剂与XIAP的复合NMR结构[35].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抑制XIAP与caspase一9蛋白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但是这些抑制活性很好的肽类和拟肽类抑制剂的出现,将为小分子抑制剂的出现和药物的诞生打下深厚的基础.5小结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很多的生命过程和细胞活动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目前制药公司和科研单位研究的热点,但是设计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A VPI化合物l图4A VPI与化合物1的结构第5期赵亚雪,等: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511如界面面积相对较大,界面较为平坦,缺乏药物设计的小分子起点等等.这也使我们想到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复合物都适合作为药物研发的靶标.因此,选靶之前,应该很好地分析两个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界面的性质与特点,寻找适合小分子结合的界面.虽然目前成功抑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抑制剂还不是很多,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抑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药物上市.[参考文献]【2】【3】【4】【5】【6】【7J【8】【9】【10】【12】【13】【14】【15】[16】ChengYG,LeGallT,OldfieldCJ,eta1.Rationaldrug designviaintrinsicallydisorderedprotein.nlendsBiotechno1. 2006,24(10):435—442BfindaKV,VishveshwaraS.Oligomericproteinstructure networks:insightsinto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BMCBioinformatics.2005.6:296—3l1FischerPM.Peptide,peptidomimetic,andsmall—molecule antagonistsofthep53一HDM2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 IntJPeptResTher,2006,12(1):3—19JaninYL.Peptideswithanticanceruseorpotentia1.Amino Acids,2003.25(1):1-40ArkinM.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andcancer:smallmol—eculesgoinginforthekil1.CurrOpinChemBiol,2005,9(3): 317—324JonesS,ThorntonJM.Principlesof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rocNatlAcadSciUSA,1996,93(1):13—20 LoConteL,ChothiaC,JaninJ.Theatomicstructureof protein—proteinrecognitionsites.JMolBiol,1999,285(5): 2177—2198BoganAA.ThornKS.Anatomyofhotspotsinprotein interfaces.JMolBio1.1998.280(1):1-9SillerudLO,LarsonRS.Designandstructureofpeptide andpeptidomimeticantagonistsof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CurrProteinPeptSci,2005,6(2):151—169 GohlkeH,KielC,CaseDA.Insightsintoprotein—protein bindingbybindingfreeenergycalculationandfreeenergy decompositionfortheRas—RafandRas.RalGDScomplexes. JMolBio1.2003.330(4):891-913LuoC,XuL,ZhengS,putationalanalysisof molecularbasisof1:1interactionsofNRG_1wild.typeand variantswithErbB3andErbB4.Proteins,2005,59(4):742. 756MoreiraIS,FernandesPA.RamosMJ.Hotspotcompu—tationalidentification:applicationtothecomplexformedbetweentheheneggwhitelysozyme(HEL)andtheanti—bodyHyHEL一10.IntJQuantumChem,2007,107(2):299—3】0BradyGP,StoutenPF.Fastpredictionandvisualizationof proteinbindingpocketswit}lfIASS.JComputAidedMolDes,2000,14(4):383.401KortemmeT.BakerD.Asimplephysicalmodelforbind—ingenergyhotspotsinprotein—proteincomplexes.Proc NatlAcadSciUSA,2002,99(22):14116—14121CheneP.Drugstarge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Chem MedChem,2006,1(4):400—411ToogoodPL.Inhibitionofprotein—proteinassociationby smallmolecules:approachesandprogress.JMedChem.2002,45f8):1543—1558『171CochranAG.Antagonistsof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 ChemBiol,2O00,7f4):R85一R94【18】GabbHA,JacksonRM,SternbergMJ.Modellingprotein dockingusingshapecomplementarity,electrostaticsand biochemicalinformation.JMolBiol,1997,272(1):106.120 【19】ChenR,LiL,WengZP.ZDOCK:Aninitial—stageprotein—dockingalgorithm.Proteins,2003,52(1):80—87【20】RitchieDW,KempGJ.Proteindockingusingspherical polarfouriercorrelations.Proteins,2000,39(2):178—194【211DominguezC,BoelensR,BonvinAM.HADDOCK:A protein.proteindockingapproachbasedonbiochemicalor biophysicalinformation.JAmChemSoc,2003,125(7): 1731—1737【22】ShenJW,ZhangJ,LuoXM,eta1.Predic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basedonlyonsequencesinformation.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11):4337—4341【23】LiHY,ZawahirZ,SongLD,eta1.Sequence—baseddesign anddiscoveryofpeptideinhibitorsofHⅣ一1integrase:in—sightintothebindingmodeoftheenzyme.JMedChem.2006.49(151:4477—4486【241EstiarteMA,RichDH.Burger'smedicinalchemistryand drugdiscovery[M].6thed.NY:AJohnWileyandSons,Inc., 2003.633—677【251XuY,ShiJ,Y amamotoN,eta1.Acredit—cardlibraryap—proachfordisrupting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Bioorg MedChem,2006,14(8):2660—2673【26】TrossetJY,DalvitC,KnappS,eta1.Inhibitionof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thediscoveryofdruglike~-cateninin—hibitorsbycombiningvi~ualandbiophysicalscreening. Proteins,2006,64(1):60.67【271SunH,Nikolovska.ColeskaZ,Y angCY,eta1.Structure—baseddesign,synthesis,andevaluationof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mimeticsofthesecond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ofcaspasethattargettheX.1inkedinhibitorof apoptosisprotein/caspase一9interactionsite.JMedChem. 2004,47(171:4147—4150【281ShiozakiEN,ChaiJ,Rigot廿DJ,eta1.MechanismofXIAP—mediatedinhibitionofcaspase一9.MolCell,2003,l1(2): 519—527【291WuG,ChaiJJ,SuberTL,eta1.StructuralbasisofIAP recognitionbySmac/DIABL0.Nature,2000,408(68l5): 1008—1012【301LiuZH,SunCH,OlejniczakET,eta1.Structuralbasisfor bindingofSmac/DIABL0totheXIAPB3domain.Nature.2000408(68511:10O4—1008【31】KippRA,CaseMA,WistAD,eta1.Moleculartargetingof 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sbasedonsmallmoleculemim—icsofnaturalbindingpartners.Biochemistry,2002,41(23): 7344.7349【32】Nikolovska-ColeskaZ,WangR,FangX,eta1.Development andoptimizationofabindingassayfortheXIAPBIR3 domainusingfluorescencepolarization.AnalBiochem.20o4,332(2):261—273[33]SunH,Nikolovska.ColeskaZ,Y angCY,eta1.Structure? baseddesignofpotent,conformationallyconstrainedsmac. Mimetics.JAmChemSoc,2004,126(51):16686—16687【341SunH,Nikolovska.ColeskaZ,ChenJ,eta1.Structure—based design.synthesisandbiochemicaltestingofnovelandpo—tentSmacpeptido—mimetics.BioorgMedChemLett,2005,15f31:793—797f35JOostTK,SunC,ArmstrongRC,eta1.Discoveryofpotent antagonistsoftheantiapoptoticproteinXIAPforthetreat—mentofcaJ1cer.JMedChem,2004,47(18):4417.4426。

化合物促进蛋白降解的文献

化合物促进蛋白降解的文献

化合物促进蛋白降解的文献化合物是一类能够促进蛋白质降解的重要工具,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降解是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重要机制,通过清除异常或过量蛋白质来保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蛋白质的降解,并在疾病治疗、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种常用的化合物是蛋白酶体抑制剂。

蛋白酶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中的酶体结构,负责降解大部分细胞内蛋白质。

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从而阻止蛋白质的降解。

这种化合物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稳态维持机制。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来研究特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寿命、代谢途径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另一类常用的化合物是泛素-蛋白骨架连接酶(E3酶)抑制剂。

E3酶是促进蛋白质泛素化的关键酶类。

泛素化是一种将泛素蛋白质连接到目标蛋白质上的修饰过程,从而标记其进行降解。

E3酶抑制剂可以阻止目标蛋白质的泛素化,进而抑制其降解。

这种化合物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稳态调控和降解途径。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E3酶抑制剂来研究特定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对其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还有一类化合物是自噬调节剂。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降解和回收蛋白质的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异常或过量蛋白质。

自噬调节剂可以调控自噬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这种化合物在研究细胞内降解途径、细胞应激和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自噬调节剂来研究特定蛋白质的自噬降解机制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总的来说,化合物在促进蛋白质降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性地干扰蛋白质降解途径,研究人员可以揭示蛋白质功能、稳态调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这些化合物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工具,并有望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随着对蛋白质降解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化合物被发现并应用于相关领域,为我们揭示细胞内蛋白质稳态调控的奥秘。

生物化学第五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生物化学第五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第五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2015-07-15 70941 0蛋白质生物合成是许多药物和毒素的作用靶点。

这些药物或毒素可以通过阻断真核或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体系中某组分的功能、从而干扰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既相似又有差别,这些差别在临床医学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如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对真核细胞无明显影响,可以蛋白质生物合成所必需的关键组分作为研究新的抗菌药物的靶点。

某些毒素也作用于基因信息传递过程,对毒素作用原理的了解,不仅能研究其致病机制,还可从中发现寻找新药的途径。

一、许多抗生素通过抑制肽链生物合成发挥作用某些抗生素( antibiotics)可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仅仅作用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可作为抗菌药,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作用于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可以作为抗肿瘤药(表17-6)。

表17-6 常用抗生素抑制肽链生物合成的原理与应用(一)抑制肽链合成起始的抗生素伊短菌素( edeine)和密旋霉素(pactamycin)引起mRNA在核糖体上错位而阻碍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对所有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均有抑制作用。

伊短菌素还可以影响起始氨基酰-tRNA 的就位和IF-3的功能。

晚霉素(eveninomycin)结合于23S rRNA,阻止fMet-tRNAfMet的结合。

(二)抑制肽链延长的抗生素1.干扰进位的抗生素四环素( tetracycline)特异性结合30S亚基的A 位,抑制氨基酰-tRNA 的进位。

粉霉素(pulvomycin)可降低EF-Tu的GTP酶活性,从而抑制EF-Tu与氨基酰-tRNA结合;黄色霉素(kirromycin)阻止EF-Tu 从核糖体释出。

2.引起读码错误的抗生素氨基糖苷(aminoglycoside)类抗生素能与30S 亚基结合,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链霉素( streptomycin)与30S亚基结合,改变A位上氨基酰-tRNA与其对应的密码子配对的精确性和效率,使氨基酰-tRNA与mRNA错配;潮霉素B(hygromycin B)和新霉素( neomycin)能与16S rRNA及rpS12结合,干扰30S亚基的解码部位,引起读码错误。

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抑制剂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特定的机制来减弱或阻断某种生物过程或反应。

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取决于其所抑制的作用目标和机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抑制剂的作用原理:
1. 酶抑制剂:酶抑制剂通过与酶发生反应,干扰酶与底物的结合或活性中心的功能,从而阻止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

这种抑制剂可能与酶底物结合形成临时复合物,阻碍底物的进一步反应。

酶抑制剂可以是可逆或不可逆的,具体取决于其与酶的结合强度和稳定性。

2. 细胞膜通道抑制剂:细胞膜通道抑制剂可以作用于膜蛋白通道,改变其构象或关闭状态,从而阻止离子或其他小分子的通道通过。

这种抑制剂可以干扰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3. 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是一类可以结合到特定受体上的化合物,可以模拟或拮抗内源性信号分子的作用。

激动剂可以促进目标受体的活性,而拮抗剂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受体,阻止内源性信号分子的结合和生物效应的发生。

4. DNA/RNA抑制剂:DNA/RNA抑制剂可以与DNA或RNA
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干扰核酸的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

这种抑制剂可以包括DNA或RNA结合剂,如亚硝基尿嘧啶和
2-溴-5-亚硝基-6-甲基-4-吡啶酮等。

综上所述,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特定的生物分子(如酶、
受体、核酸等)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结构、功能或稳定性,从而干扰特定生物过程或反应的进行。

不同类型的抑制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效应。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中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之一,它是组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环节。

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信息转录为mRNA,再经过翻译作用转化为肽链,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蛋白质。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调控,包括基因转录的调控、mRNA的稳定性调控以及翻译的调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蛋白质合成调控的机制。

一、基因转录的调控基因转录是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它决定了细胞中需要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基因转录的调控主要通过转录因子与DNA结合,控制基因的启动或抑制。

其中,转录因子包括激活转录因子和抑制转录因子,它们的结合位点通常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区域。

激活转录因子能够与RNA聚合酶Ⅱ结合形成转录启动复合体,从而促进基因转录的启动。

抑制转录因子则会与RNA聚合酶Ⅱ竞争结合位点,阻碍其结合并抑制基因转录。

此外,某些调控蛋白还可以通过组蛋白修饰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从而对基因的转录进行调控。

二、mRNA的稳定性调控mRNA的稳定性是调控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细胞中mRNA的寿命和表达水平。

mRNA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转录后修饰、RNA结构和RNA结合蛋白等。

一些RNA结合蛋白可以与mRNA结合,保护其免受降解酶的降解,从而增加mRNA的稳定性。

此外,RNA的二级结构也会影响mRNA的稳定性,某些RNA序列能够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保护mRNA免受降解。

另外,转录后修饰也可以影响mRNA的稳定性,如甲基化和磷酸化等修饰反应参与了mRNA的分解过程。

三、翻译的调控翻译是蛋白质合成的最后步骤,它将mRNA上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白质。

翻译的调控主要通过调节翻译复合体的组装和翻译起始的选择等。

在翻译的启动过程中,翻译起始因子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启动翻译复合体的组装。

而在翻译的延伸过程中,一些调控因子会影响核糖体的结构或运动,从而调节翻译速率。

此外,还有一些调控因子可以与核糖体上的部分蛋白结合,阻止翻译复合体的组装,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抑制剂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摘要】蛋白质生物合成亦称为翻译,即把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
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过程。

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是因为它们表达不同的基因,产生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分为五个阶段,氨基酸的活化、多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的终止和释放、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多聚体构成的蛋白质还要经过聚合过程。

蛋白质合成的阻断剂很多,作用部位也各不相同,利用这些理论,对于研制各种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影响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非常多,它们可以作用于DNA复制和RNA转录,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间接作用,本节主要讨论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过程的阻断剂。

关键字: 化学物质抑制蛋白质合成
1.抗生素类阻断剂:
许多抗生素都是以直接抑制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而对人体副作用最小为目的而设计的,它们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包括抑制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及核糖核蛋白体的作用等[1]。

1.1.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属于基甙类,它们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①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tRNA从复合物中脱落;②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tRNA与mRNA错配;③在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70S核糖体的介离。

1.2.四环素和土霉素:
①作用于细菌内30S小亚基,抑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②抑制氨西藏酰tRNA 进入核糖体的A位,阻滞肽链的延伸;③影响终止因子与核糖体的结合,使已合成的多肽链不能脱落离核糖体。

四环素类抗生素除对菌体70S核糖体有抑制作用外,对人体细胞的80S核糖体也有抑制作用,但对70S核糖体的敏感性更高,故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作用更强。

1.3.氯霉素:
属于广谱抗生素。

①氯霉素与核糖体上的A位紧密结合,因此阻碍氨基酰tRNA 进入A位,②抑制转肽酶活性,使肽链延伸受到影响,菌体蛋白质不能合成,因此有较哟的抑菌作用[2]。

1.4.嘌呤霉素
结构与酪氨酰-tRNA相似,从而取代一些氨基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当延长中的肽转入此异常A位时,容易脱落,终止肽链合成。

由于嘌呤霉素对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均有干扰干扰作用,故难于用做抗菌药物,有人试用于肿瘤治疗[3]。

1.5.白喉霉素
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白喉霉素实际上是寄生于白喉杆菌体内的溶源性噬菌体β基因编码的由白喉杆菌转运分泌出来,进入组织细胞内,它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2(EF-2)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EF-2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从而使EF-2失活,它的催化效率很高,只需微量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整个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4]。

2.干扰素对病毒蛋白合成的抑制
干扰素(interferon)是病毒感染后,感染病毒的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

从白细胞中得到α-干扰素,从成纤维细胞中得到β-干扰素,在免疫细胞中得到γ-干扰素。

干扰素结合到未感染病毒的细胞膜上,诱导这些细胞产生寡核苷酸合成酶、核酸内切酶和蛋白激酶。

在细胞未被感染时,不合成这三种酶,一旦被病毒感染,有干扰素或双链RNA存在时,这些酶被激活,并以不同的方式阻断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素和dsRNA激活蛋白激酶,蛋白激酶使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磷酸化,使它失活,另一种方式是mRNA的降介,干扰素dsRNA 激活2,5腺嘌呤寡核苷酸合成的酶的合成,2,5腺嘌呤寡核苷酸激活核酸内切酶,核酸内切酶水介mRNA[5]。

由于干扰素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因此在医学上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但组织中含量很少,难于从生物组织中大量分离干扰素。

现在已难应用基因工程合成干扰素以满足研究与临床应用的需要。

3.小结
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合成的抑制作用在生物化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地位。

研究抑制剂对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能有效地控制预防各种疾病,了解各种致病机理,增加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贾英民.抗生素阻断剂的研究,化学生物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2]贺福初.氯霉素组的研究,科学通报(M),2003.8
[3]朱孝峰.嘌呤霉素合成活性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1997,18(4):279.
[4]夏其昌.白喉霉素与蛋白质化学,医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3
[5]朱文强.干扰素对蛋白质合成抑制的研究(N).自然科学出版社.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