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

三、问答

1.如何理解自然资源“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1)关键在于更新速率的差异。人类历史尺度与地质历史尺度的不同。天然可再生性常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线,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3)部分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维持与人为干预有密切关系。

(4)某些“可更新”资源在一定时空上可能被看作“不可更新资源”

2.论述中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基本特点

(1)总量大、类型多

——从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体现

(2)人均资源量少

——从人均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煤炭资源等方面体现(3)空间分布不均

——东西差异:耕地、森林、水资源(东部);能源、矿产、草地(西部)

——南北差异:耕地、能源(北方);有色金属、水资源(南方)

(4)资源禀赋欠佳

——除林地资源外,大部分资源质量较差

(5)资源潜力可观

——地质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良好,预示着巨大的找矿远景和资源潜力;

——存在着大量矿产资源调查的空白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深部地段(矿山:700-1000m)

——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节流潜力巨大。

面临挑战

(1)矿产资源

——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2) 耕地资源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化工业化驱动;水土流失、沙漠化

——人均耕地面积锐减

(3)水资源

——短缺、浪费现象严重

3.阐述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1)温室气体积聚与气候变化

(2)土地退化:①土地侵蚀(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土地盐碱化。④土地次生潜育化。⑤土地污染。

(3)水环境与淡水生态系统退化

(4)森林与物种多样性减少

(5)生态系统健康的挑战

4.比较“热寂”说与耗散结构论,论述基本观点差异。

“热寂”①“熵增加原理”

②物质和能量守恒,自然资源是低熵物质,被利用后变成高熵废物。

③在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趋向是能量转变为热而使温度趋于相同,最终导致所有物体的工作能力减小到零,达到热死状态。

④把宇宙看作一个孤立的绝热系统,在这系统中热的正向变化总是大于负向变化,因此宇宙热量的总和向一个方向变化而趋于最终状态。宇宙中熵不断增大的一种极限状态。

耗散结构论

(1)事实与熵定律推论和“热寂”说相反,原因在于人地系统是开放的,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形成足够的负熵流。

(2)耗散结构——开放系统能够远离均衡态而产生有序、稳定的结构。

(3)耗散结构不断消耗来自外界的物质能量,同时向外界扩散消耗产物,是一种活的有序结构,此运动过程即自组织现象

(4)人地系统是典型的远离均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人的主动能动作用,会推动着人地系统走向更进步、更有序,完全可以对付自然资源极限问题。

(5)乐观派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论证科技进步、市场调节、社会变革等人类的适应战略可以对付自然极限问题,弥补悲观派的不足。

5.阐述地区性资源稀缺的性质。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

(2)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

(3)贫困造成的资源稀缺

(4)环境退化造成的资源稀缺

6.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生态系统。

7.阐述人类种群增长模型并解释其成因。

(1)人类种群增长型,与逻辑斯蒂型和指数型不尽一致。

(2)因人的生态幅较宽,人类社会缓冲能力较大,人类“拥挤效应”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效应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这使得种群密度和数量在开始感觉到有害效应以前已超越了承载力的限度。

(3)据此对人口增长的基本选择——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

定量测定人类种群的最适规模和结构。

主要是人口承载能力、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人口计划的研究。

(4)如何采取“文化调节”措施。

两种观点:技术解决问题和政策解决问题。

8.论述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

(1)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2)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

(3)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

(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9.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条件有何影响。

(1)全球变暖将使温度带向极地移动。作物生长季会延长。高温也导致水分条件恶化、影响植物生长生理,中纬度主要粮食产区可能减产。

(2)对水分条件移动影响难以估计。一般认为部分区域在某些时段土壤水分会减少。

(3)影响极端气候的可能变化,如干旱、暴风雨、干热风、冻害等的强度和频率变化。

(4)可能使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对较高纬度地区危害最大。还会影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5)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沿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10.生物资源利用有何生态影响。

(1)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

(2)生物入侵

11.如何评价生态占用核算方法。

长处

1)形象的概念、丰富的内涵、新颖的思想。

2)可测度性和全球可比性。

3)可为决策提供支持。

4)方法易于掌握。

缺陷

1)生态偏激。

2)对生态系统功能认识片面。

3)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模糊。

改进趋势

1)长期研究检验。

2)修正和完善方法。

3)与其他指标相结合。

12.阐述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原理并作评价。

SEEA方法将环境和资源帐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帐户,并与之对接而形成一体化核算。

需将环境和资源帐户转换成货币帐户,核算出真实储蓄Sg。如Sg≥0,且得以维持,则发展可持续;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

该方法优点:将资源和环境价值核算同国民财富增长变化核算、投入-产出使用的核算体系全面联系,准确表现了资源和环境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最终以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发展的可持续性。

习题二

三、问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