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

合集下载

复合地基桩施工工艺流程

复合地基桩施工工艺流程

复合地基桩施工工艺流程
大家知道什么是复合地基桩吗?它就像是我们建造房子的时候,在地底下打了很多很多桩子,使房子更加稳固。

那么,这个桩子是怎么打进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复合地基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吧!
首先,工人们会用大大的机器把土地整理平整,把上面的石头都清理干净,就像我们画画前,要先把画纸铺平一样。

然后,工人们会用专门的机器在地面上打孔,就像我们用铅笔在纸上画圆一样。

这些孔就是桩子要进去的地方。

孔打好了,工人们会把长长的桩子放进孔里。

这些桩子有的是木头的做的,有的是混凝土做的。

桩子放进去了,工人们会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办法,把桩子稳固在土地里面,不让它松松垮垮。

固定好桩子后,工人们会仔细检查每一个桩子,保证这些柱子安全可靠。

这就像我们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一样。

当所有的桩子都检查完了,工人们就可以接着继续建造房子了。

他们就会在桩子上建地基、建墙壁、建屋顶,最后建成一座房子。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复合地基桩施工工艺流程!大家明白了吗!。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在建造大型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港口码头等时,土壤结构、土层条件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有些土层或者地基条件并不适合支撑大型工程的 weight,而出现一些多种的基于环保和节能的桩复合地基。

1. 桩复合地基的概念桩复合地基是将多个钢、混凝土或竹木等材料的桩体按照一定的间距排放在地基深度,使其形成一个复合体,经过对桩体之间填充灰土和水泥等混凝土材料充填的作用强化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撑大型工程的 weight。

桩复合地基的类别分为五类: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房桩复合地基。

2. 预制混凝土单向板覆盖的钢管深基础筒桩复合地基。

3. 沉管桩头连接的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4. 钢桩混凝土浇筑复合地基。

5. 钢桩玄武岩灌注桩复合地基。

2. 桩复合地基施工前期工作在施工桩复合地基前需要进行查勘、勘测及安全检查等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准确: 1. 测定场地的地质构造、土壤性质和孔隙水的情况。

2. 确定施工的长度、直径和间距等。

3. 确定施工范围,并测量标志。

4. 制定主要的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3. 桩复合地基施工流程3.1. 土方开挖在桩复合地基施工之前,对于场地需要进行充分的开挖,将土壤挖掉,为安装桩提供施工空间。

3.2. 钢筋制作和焊接按照设计定制对应的桩体,包括长度、直径、间距等。

桩体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两根桩焊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桩,确保在灌注时能够防止钢筋间过分错位。

3.3. 模板制作和安装模板制作好后,将其安装在钢筋上,在施工中湿拌混凝土灌注至模板以内,待混凝土上升至模板顶部时,模板全权拆下。

这个过程需要在桩复合地基上每一层的每一桩进行施工。

3.4. 灌注混凝土将现场配置好的混凝土,通过灌入钢管和倾倒在特制喷嘴上进行准确的趋势掌控,直至最终填满整个钢管,完成钢管灌注固结土壤的目的。

3.5. 涂层和清理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接缝、板缝等处理进行涂料防腐破坏,清理净化施工区域,保持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

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

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

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是一种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桩与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成一体,实现地基的加固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流程。

一、场地准备1. 场地勘察:进行场地勘察,确定地基状况。

2. 地面清理:将场地内的杂物、泥沙等清理干净。

3. 标高确定: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制混凝土板的标高。

二、钢筋混凝土桩施工1. 桩位摆设:依据设计方案和桩基施工图纸确定桩位和标高,钢筋混凝土桩按照规格和数量摆设在桩位上。

2. 钢筋加工:按要求制作钢筋骨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埋预留。

3. 模板安装:根据钢筋混凝土桩的形状,制作模板,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

4.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骨架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

5. 粗修:用锤子和锉刀等工具将混凝土表面进行粗修处理,保证表面质量。

三、预制混凝土板施工1.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预制混凝土板所需材料。

2. 板模制作:制作预制混凝土板的模板。

3. 钢筋加工:按要求制作钢筋骨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埋预留。

4.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等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模板。

5. 粗修:用锤子和锉刀等工具将混凝土表面进行粗修处理,保证表面质量。

4. 接头安装:将预制混凝土板与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接头安装。

四、验收和试验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制混凝土板的施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试验。

1. 理化试验:对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制混凝土板进行强度测试和物理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观测和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和观测值,以备后续的深入分析。

3. 整体效果验收:对整个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总之,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地基加固效果的达到。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各项细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达到最终预期的效果。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范文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范文

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案1. 背景在工程建设中,地基是承载整个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基础,地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是,在地基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地基土层弱、容易变形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传统的地基加固方法有加压灌浆、钢筋混凝土桩,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加固。

2. 方法桩复合地基是将钢筋混凝土桩和复合土工格栅材料结合,用钢筋混凝土桩在地下挖孔钻进去,把钢筋混凝土桩与复合土工格栅材料连接起来,形成一层坚固的地基材料。

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过程大致如下:2.1 前期准备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踏勘,对地下情况进行调查。

确定施工用地,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流程,以及材料的储备和采购。

2.2 钻孔钻孔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选择,钻孔机的选用应根据钻孔直径和孔深要求进行选购。

钻孔时需要控制好角度和深度,并确保孔径内部的整洁度和垂直度。

2.3 桩灌注在进行桩灌注之前,首先需要把钢筋混凝土桩放入孔内,然后再进行桩灌注。

桩灌注的混凝土应该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4 安装土工格栅安装土工格栅需要选择与桩孔相适应的尺寸,并保证栅格不扭曲、不断裂、不整体移位。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格栅的缝隙错开,以免在结构使用中出现翻转和失稳的现象。

2.5 打入锚杆打入锚杆的位置应与建筑物的结构图确定的要求相符合,锚杆的数量和尺寸应根据设计好的施工图纸来计算。

在打入锚杆的过程中,需要将锚杆插到土层中,保证锚杆与土体之间的相互协作。

2.6 固结复合材料最后,需要将土工格栅和钢筋混凝土桩做好连接,确保桩复合地基的整体质量。

3. 应用范围桩复合地基可以用于多种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地基工程加固。

比如:•城市地铁、高铁道路、跨座式桥梁和建筑物基础加固;•煤矿露天开采工程、尾矿库、储矿仓、港口码头工地及其他大型基础工程的加固。

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桩

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桩

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桩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复合地基桩则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它将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复合地基桩是由钢筋混凝土桩和地基处理材料组成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和地基处理材料的加固作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复合地基桩通常被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沉降地基和地震易发地区的地基。

复合地基桩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材料的铺设,然后再进行钢筋混凝土桩的浇筑。

在铺设地基处理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砂土、碎石、混凝土等。

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桩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桩的直径、长度、深度等。

复合地基桩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地基沉降和地震灾害的影响。

此外,复合地基桩还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施工难度小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合地基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它可以通过钢筋混凝
土桩和地基处理材料的组合,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拗口,是吧?但其实它的意思就像是给地基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在咱们房子、大楼或者其他建筑物面前站得更稳,不怕风吹雨打。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咱们的大地“打个补丁”,让原本软弱或者不均匀的土壤变得更加坚固,保证房子能稳稳当当地竖起来。

别看这个地基好像是隐藏在地下的“幕后英雄”,它可是建筑的根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现浇混凝土桩,可能有些人会问,那啥是现浇?说白了,就是现场浇筑混凝土,直接把混凝土倒进预先打好的桩孔里,然后让它自然凝固成型。

就像咱们做个蛋糕,先准备好模具,把面糊倒进去,然后等它烤好变硬变结实。

混凝土桩做得好,房子才不会因为地下不稳而发生沉降或开裂。

现在的技术可是相当牛,不再是传统的桩基那样单一、简单,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就属于一种新型的、能同时解决多个问题的方案。

咱们先聊聊这“复合地基”是咋回事。

简单来说,复合地基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用多种手段或者材料来“组合”强化地基的能力。

就像你吃泡面,放点儿香肠、蔬菜、蛋什么的,泡面的味道就提升了,这地基也是这样,通过几种方法混合搭配,地基的承载力就能大大增强。

比如说,咱们可以在软土层上先打桩,然后再加一些其他材料,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加固土层,最后让这些方法“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别看这些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安排,就像一个聪明的队长,带领各个队员协同作战,确保能达成最佳效果。

说到地基处理,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力”——承载力。

建筑物的重量,房子沉不沉稳,都是跟这个地基的承载力有关。

要是地基不牢靠,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有可能会因为地基下沉而出现问题。

想象一下,你在沙滩上走,脚一陷进去,能走得稳吗?反过来,如果你站在坚硬的石板路上,那不管怎么走都不怕,地基也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现浇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它不仅能增强承载力,还能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首先,对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随后,分别介绍了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步骤和施工工序。

最后,对桩复合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

1. 引言桩复合地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土地处理方法,通过在地基中加入桩和其他辅助措施,以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

本文将探讨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介绍其设计和施工的步骤,并提供质量控制的方法。

2. 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定义和作用桩复合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在地基中加入桩或其他辅助措施,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

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 改善地基的变形特性,减小地基沉降和收缩。

-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小地震影响。

- 改善地基的渗透性,减少土质液化风险。

3. 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步骤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分析在进行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分析,以了解地层情况、水文特性、与地基处理相关的环境因素等。

3.2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根据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分析的结果,结合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桩、高压注浆桩、预制桩等。

3.3 桩的布置和参数设计根据地基处理方案,确定桩的布置方式和参数设计。

桩的布置应满足承载力和承压平衡的要求,桩的参数设计包括桩径、桩长、桩间距等。

3.4 辅助措施的设计除了桩以外,根据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还需要设计其他辅助措施,如加固网格、加固土钉墙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5 施工方案的编制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等内容,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4. 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工序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施工工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面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场地、搭建临时设施、标定参考点等。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实例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实例

<技 术 应 用 中 莘 建 设
密桩 按等腰 三角形布 置 ,桩 间距 为9 0 0 mm,采用 机械洛 阳铲 预 成 孔 直 径 4 O 0 mm ,夯 填 成 桩 直 径 不 小 于 6 1 O mm。 施工过程 中要控制桩体 内压 实系数不应小于0 . 9 7 ,桩间土
施 工的可行性 ,在场地 内选择 了1 0 米×1 0 米 的一块 区域进 行试验性施 工。经过 反复调 整桩径 、桩间距 及施工设备重
等 )~Ⅲ 级 ( 严重 ) ,按 《 湿陷性 黄土 地 区建筑 规范 》
/—、 .
锤 的重量等 ,最后确定 了灰土 挤密桩 的各项参 数。灰土挤
1 2 2 C H I N A C O N S T  ̄ ' U C T I O N
要 增 加 桩 长 和 桩 径 。 根 据 当地 经 验 ,此 类 场 地 土 采 用 桩 基 础 时 先 采 用 灰 土 挤 密 桩 对 地 基 土 进 行 处 理 , 以消 除 地 基 土

工程概况及地基基础方案
三门峡某住宅楼位于三 门峡市黄河 西路 北侧 ,原河南 第 二印染厂 旧址上 ,. - t L u I '  ̄ 规划建设 西路 。主楼 为剪力墙结 构 ,周边 车库为框架结构 ,主楼地下 室周边 与地 库连为一
三 、现场静载试验及灰土挤密桩桩 间土湿陷性评价 为 了验 证 D DC 法灰土挤 密桩+ C F G桩 对 该 场 地 的 处理
效 果 到 底 如 何 ,在 现 场 进 行 了 灰 土 挤 密 桩 、 C F G 桩 的 单桩 静 载 试 验 及 组 合 型 复 合 地 基 的 静载 试验 。试 验 桩 的 桩 顶标 高为一 7 . 8 0 0 ,有 效 桩 长 2 1 . 0 米。 1 . 灰 土 挤 密桩 静 载试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山区沟谷软基的技术探讨许洪亮1,2,熊震宙1(1、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江西南昌 330002)(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摘要:由于山岭沟谷软基的特殊性,传统单一桩型的复合地基方案难以满足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要求,而多桩型的复合地基则消除了以上弊端,发挥了各桩型的优势,是桩型复合地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该文基于水泥土夯实桩和CFG桩各自的工程特性,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并经过试验检测验证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工作机理的正确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沟谷软基;复合地基;单一桩型;多桩型;设计;检测0 前言对于超软地基的处理,传统手段经常采用CFG或水泥土复合桩等技术手段处理,山岭沟谷地区的特殊性,在选择软弱地基处理方案时,需从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而采取传统上单一桩型的水泥土夯实桩或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如果桩的布置较疏,则在承载力和变形上难以满足要求;如果布置过密,由于挤土效应很容易使刚性较大的桩型断裂,同时也不经济。

因此,采取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桩型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来联合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消除一种桩型造成的各种弊端,同时发挥各者的优势,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和科学的选择,也为桩型复合地基增加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地基处理形式,在工程实践上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但是,复合地基技术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工程师已经意识到了采取一种桩型的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弊端,开始尝试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联合加固的方法。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已经有了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先例,陈强等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初步分析了某一民用工程中CFG桩和GC桩联合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认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具有单一桩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

闫明礼,王明山等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3]。

从工程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从经济方面考虑,发展多桩型复合地基来处理公路沟谷软基是一种趋势,开展多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经济性。

赣定高速公路沿线路段大部分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区,有些高路堤及拱涵重要结构都处于软基之上,下卧软土层最厚处达到10m左右,属于典型的山区沟谷软基,因此必须对这些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要求。

在2003年1月~2004年5月,由赣定高速公路总指挥部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及工程参建等单位,依托赣定高速公路,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沟谷软基处理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其中“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山区沟谷软基技术研究”为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获得了较多的应用成果,值得同行业所借鉴和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单一CFG桩间距不能过密,夯实桩水泥土桩深度受限等问题。

多桩型复合地基有效地消除了单一桩型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中任一桩型的荷载传递能力。

1 多桩型复合地基技术工程背景如何选择不同桩型组成多桩型复合地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般来说,桩身强度应刚柔并济,长度应长短结合。

同时,桩的工程特性应存在较大的互补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消除某种桩型单一布置带来的弊端。

1.1 水泥土夯实桩的工程特性水泥土夯实桩是水泥或水泥系固化材料与土混合形成的桩,由于土质的不同,其固化机理也有区别。

用于砂性土时,水泥土的固化原理类同于建筑上常用的水泥砂浆,具有很高的强度,固化的时间也较短。

用于粘性土时,由于水泥土惨量有限(7%~20%),且粘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一定的活性物质,所以固化机理比较复杂,硬化速度也较慢。

当水泥土夯实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时,由于水泥土桩介于柔性桩和刚性桩之间,在软土中主要呈现了桩体的作用,在正常置换率的情况下,桩分担了大部分荷载,桩通过侧阻力和端阻力将荷载传至深层土中,在桩和土共同承担荷载的过程中,土的高应力区增大,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复合地基还具有垫层的扩散作用。

在水泥土桩的挤土成孔中,对桩间土的挤密应当分别不同土质进行考虑。

对于松散填土、杂填土、砂类土、粉土应考虑桩间土强度的提高。

对于灵敏度的饱和粘性土、淤泥等则不考虑桩间土的挤密效应。

1.2 CFG桩的工程特性CFG桩又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

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其强度等级在C5~C20之间变化,最高可达C25,相当于刚性桩。

由于桩体刚性很大,区别于一般柔性桩和水泥土类桩。

因此,常常在桩顶与基础之间铺设一层15cm-30cm 厚中砂、粗砂、级配碎石和碎石(称其为褥垫层),CFG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

CFG桩桩长可以从几米到二十多米,并且可以全桩发挥桩的侧阻力,并具有明显的端承作用。

桩承担的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可在40%~75%之间变化,使得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并具有很大的可调性。

特别是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高的承载力较高,用柔性桩复合地基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则比较容易实现。

对基础形式而言,CFG桩即可适应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可用于伐形和箱形基础。

就土性而言,可用于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既可用于挤土效果较好的土,又可用于挤密效果较差的土。

CFG桩在饱和土和砂土中施工时,由于沉管和拔管的振动,会使土体产生超孔隙水压力,桩体将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将沿桩体向上排出,直到桩体固结成形为止。

1.3 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1.3.1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初步验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闫明礼提出了一个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计算公式[3],借鉴他的计算方法。

①多桩型(CFG桩和水泥土夯实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12,1212121k ksp k kp pR Rf m m m m fA Aαβ//=++--(1)式中:,sp kf-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m-CFG桩的面积置换率.2m-水泥土夯实桩的面积置换率.1kR/-CFG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pa.2kR/-夯实水泥土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1pA-CFG单桩截面面积,m2.2pA-水泥土夯实桩截面面积,m2.α-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1α≥.β-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取β=0.75~0.95.k f-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k Up si i p pR q h q A K/=+∑(2)式中:U p -桩的周长,m.siq-第i层中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JGJ94-94表(5.2.8-1)查取,Kpa.ih-第i层中土厚度,m.pq-与土性和施工工艺有关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JGJ94-94表(5.2.8-2)查取,Kpa.K-安全系数,取2.0.1.3.2 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目前,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多采用经验公式,在计算方法中,把复合地基变形分为两个部分:加固区的变形连S1和下卧层的变形量S2。

采用复合模量法计算复合地基变形。

计算时复合地基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复合土层的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模量的ζ倍,加固区和下卧层土体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的直线变形体理论。

复合地基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12001111111c i i i i i i i isi sii i nn np ps z z z zE Eψααααζζ----==+⎡⎤=-+-⎢⎥⎣⎦∑∑(3)式中:1n-加固区范围内土层分层数.2n-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总的分层数.p-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Kpa.siE-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i z 、1i z --础底面下第i 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iα、1i α--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 层土、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ζ-加固区土的模量提高系数,,sp k k f f ζ=ψ-沉降计算系数,采用表3数值确定. 表1 沉降计算修正系数ψ()s a P E M2.5 4.0 7.0 15.0 20.0 ψ1.11.00.70.40.2注:表中E s 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2 工程实例2.1 工程地质条件赣定高速公路K110+210~+K110+380段软土路基段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场地位于山间田心盆地边缘地带一处较开阔山沟出口地段,其南、西、北为山体所包围,东侧为开阔地,路轴线向东约70m 为 与其平行的京九铁路所堵,为沼泽地,雨季常因排水不畅而积水。

其地层结构经地质勘察揭露见表2:表2 工程地质描述地质名称 层厚(m) 地质描述第一层素填土 2.0-3.0 为残坡积土及强风化花岗岩第二层淤泥(质)土 4.0-4.7呈软流塑状,承载力低,呈黑、灰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腐殖土和有机质 第三层亚粘土 为辉绿岩风化残迹土,深灰,黄绿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中细砂,土质不均匀第五层强风化辉绿岩呈层状连续分布,呈灰黑、黑绿色,风化呈黄绿色,粉细粒辉绿结构,厚层状结构为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校核,工程项目选取了一处拱涵实验验证。

待验证拱涵位于以上软基地段,涵顶填土高12m,设计尺寸为3.0x2.5m ,设计基础承载力为360KPa 。

经勘探该位置原位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6KPa-112 KPa ,满足不了拱涵基底设计承载力要求。

原设计基底处理方案为换填片石,为校核研究成果,对此涵软弱地基由换填措施变更为CFG 桩与水泥土桩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2.2 方案设计CFG 桩:桩长约10m ,桩径400mm ,桩间距140cm,正三角形布置;水泥土夯实桩:桩长约6m ,桩径400mm ,桩间距140cm,正三角形布置,水泥土夯实桩布置在CFG 桩构成的三角形中心。

2.2.1 CFG 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设计桩长为10m ,桩径为400mm 。

得到U p =1.256,A P1=0.1256m 2由工程地质资料,取h 1=2.45m,h 2=4.35m,h 3=3.2m,深度10m 处一部分是亚粘土层,另一部分是强风化辉绿岩。

按JGJ94-94表(5.2.8-1、2),结合地区经验,得到:q s1=20KPa, q s2=20KPa , q s3=65KPa , q p =3900KPa 。

计算得出:R k1=461KN 。

2.2.2水泥土夯实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设计桩长为6m ,桩径为40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