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等奖说课稿《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在义务教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65页。

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学好本课,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主要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在导入环节采用情景教学法,也就是结合学生活动体验,创设比赛涂色数学情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小的图案涂色较快,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新知识探究环节采用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法。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

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眼、耳、手、脑多重感官刺激,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在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时采用自学辅导法。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1一、说指导思想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既重探究的过程又重学得的结果,湛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70-76页内容。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入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

分开来看:(1)面积概念,包括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2)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3)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1米与1平方米的比较。

尽管这一课时内容较抽象,为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应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

即一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会应用常见的面积单位。

(3)通过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5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学生对空间概念认识的一次重要提升。

本课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更是后续学习面积计算、几何图形面积等知识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面积的概念及单位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围绕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大小的比较进行展开。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概念;其次,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让学生了解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三)教材编排特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首先,通过直观的物体表面让学生感知面积的概念;其次,引入具体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面积的定义,理解面积的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比较不同图形面积大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面积的定义及其概念。

2. 常用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比较不同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二)难点1.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不同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面积的概念。

通过提出问题,如“什么是面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面积?”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来理解面积的定义。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面积与面积单位》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后,对二维空间概念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以及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1)作用与地位《面积与面积单位》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章节。

它既巩固了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又拓展了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此外,它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2. 面积单位: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常用面积单位,并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面积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简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2)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常用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能够计算简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

(2)常用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意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2.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物体表面)『《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我家买新房子啦说课稿1、说教材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积计算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说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新大纲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和概念。

(2)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为在学生脑中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4、说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以及交流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多选取学生熟悉的具有现实性的素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说学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归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使数学知识在充满探索中得到升华。

5、说教学过程(一) 师生谈话,激发兴趣,学生提出问题开始上课后,老师和学生交流:小明家新买了一套楼房,他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并且想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你们愿意去吗?这时候电脑出示小明的新家,看完后,老师问:参观完小明的新家,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么?这里学生说的很多、很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师及时鼓励、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老师留下有用的两个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房间大?小明家的房子是多大的?第一个问题由小组讨论自己解决,通过这一问题的研究,比地面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概念,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知道房间共多么大要测量,学生不会测量,怎么办呢?由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必要性,这时老师开始讲授面积单位。

根据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根据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根据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概述:本课程将介绍面积以及常见的面积单位。

我们将探讨面积的定义、计算面积的公式以及面积单位的转换。

目标:- 了解面积的概念和定义- 研究如何计算常见图形的面积- 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方法内容:一、面积的定义面积是一个物体所占据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它是一个二维量,通常用平方单位表示。

我们可以把面积想象为一个区域内的平面,它的大小取决于这个区域的覆盖范围。

二、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1. 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乘以宽度来计算。

即:面积 = 长度 ×宽度。

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

即:面积 = 边长 ×边长。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乘以高度的一半来计算。

即:面积 = 底边长度 ×高度 × 0.5。

4. 圆的面积计算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来计算。

即:面积 = 半径×半径× π。

三、面积单位的转换在计算面积时,我们常常需要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面积单位及其转换关系:1 平方厘米(cm²)= 0.0001 平方米(m²)1 平方米(m²)= 平方厘米(cm²)1 平方千米(km²)= 平方米(m²)1 平方英里(mi²)≈ .11 平方米(m²)总结:面积是物体平面部分的大小,常用平方单位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图形的公式计算其面积。

在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注意面积单位的转换关系。

希望本课程能帮助您理解面积的概念、计算面积以及面积单位的转换。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1课时说课稿曾美连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本课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借助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并结合学生熟识的事物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一)、理解面积的意义。

(二)、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三)、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

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教学重点、难点: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4、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ppt教案。

二、说教法、学法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和创设矛盾情境,使学习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然后将发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1、复习准备启发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山水画,要给它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玻璃,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后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地位、作用与编排特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

本课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上册的长度单位以及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是由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的过渡,学生学习本部分内容为四年级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三角形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来认识面积,从而归纳出面积的概念,再通过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引出统一的面积单位(包括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受平面图形的面积,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2)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4)掌握简单的测量面积的方法,如观察法、重叠法;(5)理解并体会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面积大小的必要性;(6)掌握并灵活运用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数学思考:(1)通过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体会面积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面积观念;(2)通过对单位面积的学习,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强化直观形象思维。

3、解决问题:(1)探索不同的比较面积的方法;(2)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比较现实中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4)通过比较面积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2)通过探究不同面积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难点: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在操作中体会使用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二、说教法(一)活动教学法:因为本节课概念较为抽象,我根据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一步步深化,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感知面积,体会面积的意义,从而突出重点。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71——P74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在单元及整个小学平面几何图形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面积的意义,形成对几何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2)使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引导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其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5、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若干,一根绳子,一大一小两个相框。

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二、说教法学法<一>、强化感知,激发参与本节课重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思维上,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感知上。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摸、看、量、摆、数、比、站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本节课以激趣为出发点,巧设悬念,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针对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形比较,设置各种问题,不断扩充完善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面积单位的独特作用。

不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矛盾,指导学生在看书自学讨论中,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创新性的解决问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6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6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6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实际大小,掌握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认识面积1、谈话导入2、认识表面有大小请同学们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面大?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3、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4、认识面积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板书)5、区别面积与周长同学们擦窗子,擦的部分的大小是窗子的什么?同学们早锻炼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有长度又是指操场的什么?二、比较面积的大小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面积,那么怎么样比较他们的的大小呢?1、重叠比较请一学生演示用重叠法比较学具2、利用小方块比较重叠难以比较可以利用小方块比较(电脑演示)变换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样)指出:他们的比较标准不一样,要统一标准,这就是面积单位(板书)三、认识面积单位1、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同学们在说家的面积时也经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积单位平方米的简称。

(板书)猜一猜还有哪些面积单位?(同桌互相说说)2、具体认识面积单位(1)认识1平方厘米让学生量边长,并举例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实际测量指定图形大小。

(2)认识1平方分米用1 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量课桌面积,大家觉得怎样?学生量1平方分米的边长,并举例用1平方分米实际测量物体大小(3)认识1平方米猜一猜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如果测量教室面积,三种面积单位你选取哪一种?为什么?举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体3、强化表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少,并用手比划一下大小。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71~P74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教学。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比较抽象的。

教材让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和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来引入面积的含义,从中自然地引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可以用观察法、重叠法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

通过体验知道要统一面积单位,然后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使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学好本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面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看,由学习长度单位过渡到学习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直观体验、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估测的能力,发展其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四、说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具。

学具:学具袋1(三张不同面积的红、绿、黄彩纸)学具袋2(长方形、圆形、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五、说教法和学法: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1、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2、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3、交流讨论,让学生动口六、说教学程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

为此,我将本课设计为4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首先,我会运用课件展示动画来引入课题。

这时我就会问:明明绕这个操场跑一圈,这一圈是操场的什么?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接着我又会问:如果把这个操场铺满草皮,那它又是操场的什么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到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说课稿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认识和计算方法。

教材中以房间的面积为引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概念,明确“等面积”、“较大面积”、“较小面积”等概念。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面积概念2.面积单位介绍3.面积度量4.面积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面积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2.学习面积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和换算关系。

3.学会应用所学方法计算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2.理解各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3.应用所学方法计算面积。

3.2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

2.学生初步掌握面积计算方法后,要通过实际应用,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4.1 情境渗透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如:画图,身临其境等真实情境认识面积。

在了解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学习面积的探究活动。

4.2 学习新课通过引入几种常见的图形为基础,融入玩乐性学习方法、模型操作及多媒体手段等,并掌握相关的面积知识和计算方法。

4.3 巩固练习1.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具,给学生操作机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2.进行一些面积计算的小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错误。

4.4 课堂总结一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抽象,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和应用面积计算方法。

因此,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具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同时,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计算错误,并及时进行课堂反馈,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知识点,消除困惑,从而达到轻松理解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目的。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与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面积的意义,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

二、说教法学法。

(1)活动教学法(2)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3)自学辅导法三、说教学过程1、动手操作,认识面积。

小学生从认识长度到认识面积,在空间观念上是一次飞跃,什么是面?我首先出示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请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物体都有表面。

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摸摸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以及自己的课桌面,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说摸到的面一个比一个粗糙,有的说它们有的大,有的小,让他们充分感知、感受物体表面面积。

接着出示:(课件)六个图形,并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两个图形进行比较它们的大小,从比较中学生发现只有角没有办法比较,因为没有围起来,理解“没有围成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得出封闭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从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2 、制造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出示两张肉眼可以观察出并可以用重叠法比较的图形(课件),得出比较面积的大小有观察法、重叠法。

然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比较一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想到用眼观察和重叠法比较都不能判断的情况下,可以用数方格的办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课件)。

接着我又创设方格多少不能准确比较面积大小这一矛盾情境(课件),引出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面积单位。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书中利用比较两张纸的大小,让学生在拼摆中感受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摆进行教学,但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拼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我将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首先我出示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让学生用学具摆,然后告诉我有多大,由于我为学生准备的学具不同,自然学生告诉我的数也就不同,这时我故作奇怪的问:“为什么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同学们告诉我的数却不同呢?”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原来是测量的学具不同,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觉得降低了难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120——122页《面积和面积单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在空间形式认识上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同时也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

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的单位,使平面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的过程中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二、说学生(1)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的概念,已经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这为他们学习面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促过有关面积的知识。

不过,这些知识都是比较零碎的,他们也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述出来。

(3)聋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建立正确的表象时,还是要依赖于实物。

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去充分感知。

三、说过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可能给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更主要的是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构建。

1、通过比赛给两个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形涂色,让学生直观感知面有大、小之分,为“面积”概念的建立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探求新知。

通过各种实践操作活动感受面积的概念,正确建立面积的表象。

感受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常用面积单位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页 1 第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页2 第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说教法和学法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

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页 3 第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板书:物体表面)『《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 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页 4 第(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

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

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

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页 5 第“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4.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页 6 第『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出示面积单位教具)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

”面页7 第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1. 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 第76页第2题。

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 小资料:有关各国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由此想到了什么?『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页 8 第七、说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页 9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