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初中物理巧测电阻方法

初中物理巧测电阻方法巧测电阻是指在实验测量电阻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下面是一些初中物理巧测电阻的方法,供参考:1.桥式电路法:桥式电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电桥电路,在平衡状态时测量平衡位置的电阻比例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减少了仪器误差和电源电压的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2.杂散电阻法:杂散电阻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电路中其他元件产生的电阻来推算待测电阻的值。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排除其他元件的杂散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3.电流电压法:电流电压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较小的电阻测量,但需要注意测量时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性,以及电阻的热散发。
4.多次测量取均值:在进行电阻测量时,不同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仪器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5.温度补偿:电阻的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来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
具体方法可以是测量电阻的温度系数并根据温度系数进行修正,或者使用对温度不敏感的测量方法。
6.串联法和并联法:在测量大阻值和小阻值时,可以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是将两个已知电阻串联,并与待测电阻串联构成一个回路,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并联法则是将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并联,并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电阻测量的范围和准确度。
7.均压法和均流法:均压法和均流法是通过控制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稳定,来减少电源电压波动和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从而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均压法是保持电压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均流法是保持电流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压。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一、伏安法
U 实验原理: R I
2
二、双伏法
特点:串联、定值电阻RO
S
Rx
V1
R0 V2
U1 表达式: Rx R0 U2
S V2 Rx
V1 R0
U1 R0 表达式:Rx U 2 U1
三、单伏法
特点:串联、定值电阻RO (1)开关S1、S2闭合, S3断开,电压表的示 数为U1。 (2)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电压表的示 数为U2。
S1
I2 R0 表达式: Rx I1
A
S1
Rx
R0
S2
(1)开关S1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 I 1。 (2)开关S1、S2都闭 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I1 R0 表达式:Rx I 2 I1
15
A Rx
S
P
a R b 0
开关S闭合,滑片P置于 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I1;滑片P置于b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I2。
I2 R0 表达式: Rx I1 I 2
16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x
A
R0 s
实验步骤: (1) 闭合S测出Rx的电流Ix ; (2)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0电流为I0; (3)表达式:
I0 Rx R0 Ix
六、等效替代
开关S1闭合,S2置于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开关S1,S2置于b端 调节电阻箱阻值大小, 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五、单安法 特点:串联或并联、定值电阻RO
Rx R0
S2 S1
开关S1闭合,S2断开, 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 A 关S1、S2都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I2。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常用的方法有万用表电桥法和伏安法。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测量电阻。
下面将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等电势线法等电势线法是一种利用等势面的方法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电阻很小的情况,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测量电线的电阻。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电阻很小的情况下,可以近似看作导线)。
(2)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测量电桥。
(3)录下使电桥平衡时电桥两端的电位差。
(4)移动电桥到电线其他位置重复步骤3(5)根据实验数据,在不同位置的电位差和电流值之间绘制电阻分布图。
(6)根据电阻分布图找到电线两点间的电阻值。
2.热电阻法热电阻法利用物体导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需要测量高温环境或电阻很难直接测量的情况,如电阻在硝酸银溶液中的扩大和电阻深层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R连接到电源上,通过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使电阻升温。
(2)将热电阻测量装置与待测电阻的焦点相连接。
(3)测量电热阻降温前后的温度变化,得到电阻温度系数α。
(4)根据温度变化和电阻温度系数计算出电阻值。
3.惯性测阻法惯性测阻法利用磁场感应电动势的惯性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小电阻和高阻值的情况,如测量千分之一欧姆以下的电阻和精密电阻的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与电源串联。
(2)将电阻连接到一个惯性式霍尔元件电表上。
(3)在正弦交流电流通路中,记录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
(4)根据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差,再计算出电阻值。
4.同步测量法同步测量法利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时间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和低电阻率导体的情况,如金属的电阻率测量。
(1)将待测电阻R接入待测电流与参考电流的夹频电路。
(2)调节夹频电路使待测电流和参考电流同步。
(3)测量同步点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计算出电阻值。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电流-电压法(欧姆定律法):这是最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可以通过测量电流I和电压V来计算得出。
首先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路中,然后通过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再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最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R=V/I计算得出电阻值。
2.桥式测量法(维尔斯通桥法):维尔斯通桥法利用了电压跨越平衡法来测量电阻。
这个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维尔斯通桥电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已知电阻和测量电阻之间的比例,使得维尔斯通桥电路平衡。
当桥平衡时,可以通过测量平衡的条件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3.电流比较法(毫伏法):这个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电阻的情况。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接通电流源,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
然后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电流。
接着能够根据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压比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阻值表法(利用标准电阻):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利用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通过连接到待测电阻,并通过电流源提供电流或者电压,然后通过测量电压差或者电流的大小推导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5.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也可以测量电阻。
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的测量端口相连,选择电阻档位,然后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进行测量时,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所拥有的实验仪器,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电阻的测量。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电阻。
一、串联法串联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成为电流通过的一部分;2.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而电流可以通过安培计来测量;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二、并联法并联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2.测量整个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三、石英红外测温法石英红外测温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出红外线;2.使用石英红外测温仪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温度;3.将电阻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零阻温度;4.使用电阻温度系数的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四、绝缘电阻测量法绝缘电阻测量法是用来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
步骤如下:1.将绝缘材料放置在测试设备中,使其与两个电极相接;2.施加一个足够大的直流电压,测量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绝缘材料的电阻。
五、电压-电流法电压-电流法是一种测量非线性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非线性电阻连接在电路中;2.通过改变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值;3.绘制电流-电压曲线;4.通过分析曲线,确定电阻的值。
六、热响应法热响应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基于电阻会与电流产生的加热相关。
步骤如下:1.施加一个恒定电流通过电阻,使其发热;2.使用温度计测量电阻的温度;3.使用电阻的热阻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电阻(10Q)、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
(电源(电压未知)、
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 实验步骤:
方法三:
S接a时,读出电压表示数S接b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表达式:
方法四、实验步骤: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
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了这一点。
(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o,
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
开关、
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电阻的方法。
1.欧姆定律法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电流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计算得出电阻的值。
具体的步骤如下:(1)连接电阻、电流表、电压表为电路;(2)调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3)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值。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较小的电阻值,常用的有魏斯顿电桥和韦恩电桥。
其中,魏斯顿电桥是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得电流表示的电压最小,从而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
而韦恩电桥则是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得电桥两个节点电势相等,从而测量电阻。
3.使用时间常数法测量电阻时间常数法是根据电容充放电的原理来测量电阻。
具体的步骤如下:(1)将电阻和电容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2)用一个直流电压源给电路充电;(3)开关瞬间断开电路,记录电容放电的时间;(4)根据电容充放电的公式,计算得到电阻的值。
4.万用电表测量法万用电表是一种测量电阻的常用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测量各种电阻。
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如下:(1)将万用电表拨到电阻测量档位;(2)连接待测电阻,记录电阻表的读数;(3)根据电阻表的刻度,若存在量程调节,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出电阻值。
5.差动法测量电阻差动法是通过两个已知电阻与待测电阻构成的两个电桥进行测量。
具体的步骤如下:(1)搭建两个电桥,一个用于比较待测电阻的阻值,另一个用来校准已知电阻;(2)通过调节电桥上的电阻,使两个电桥平衡,记录电桥上的电压;(3)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总结起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有欧姆定律法、桥式测量法、时间常数法、万用电表测量法和差动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分析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

分析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元件。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分析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测量。
一、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了“桥平衡原理”,即在一定条件下,桥路电路中两边电势相等,电桥中不存在电流。
在测量电阻时,通过调节电桥上某一个电阻的大小,使得电桥的两端电势相等,从而确定待测电阻的大小。
电桥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注意调节电桥的平衡条件。
二、伏安法伏安法是利用电阻中的欧姆定律,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或并联,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求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串联的电阻测量比并联更为准确。
伏安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电路接线的正确性和电源电压的稳定性。
三、绝缘电阻法绝缘电阻法是利用电阻的绝缘性能,测量电阻两端之间的绝缘电阻。
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注意待测电阻的绝缘条件。
四、四线法四线法是利用欧姆定律,同时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消除接线电阻的影响,从而提高电阻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四线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适用于低电阻和超低电阻的测量,但需要注意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五、比较法比较法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进行比较,通过调节已知电阻的大小,使得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在电路中起到相同的作用,从而确定待测电阻的大小。
比较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已知电阻的准确性和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电路接线的正确性、电源电压的稳定性和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方法,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电路分析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多种测电阻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
2.电路图:(见图1)
3.器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电阻
(10Ω)、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ⅰ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ⅱ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ⅲ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3 正常发光
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
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是温度。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0,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
开关、电压表、定值电阻R、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
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x;
2、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可计算出Rx的值为: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
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2、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
方法三:实验步骤:
1、S接a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1;
2、S接b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2。
表达式:
方法四、实验步骤:
1、S断开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1;
2、S闭合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2。
表达式: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所以又叫“伏阻法”。
2.只用电流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0,不用电压表(安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
压未知)、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R、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
Rx的阻值。
实验步骤:
1、闭合S,先测出R的电流I1;
2、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 x的电流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0、Ix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计算出Rx的值为
方法二:用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1、先闭合开关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再断开S2闭合S1,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1、I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
方法三:实验步骤:
1、S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1;
2、S闭合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2。
表达式:
方法四: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8所示
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
1、是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再同时闭合S1、S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1、I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计算过程如下:设电源电压为U,当只闭合S1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x+R),可得U=I1(Rx+R0)①;
当再同时闭合S1、S2,R0被短路,这时有:U=I2Rx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流,所以也叫“安安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所以又叫“安阻法”。
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
在缺少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3、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或电流表所给器
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或电压表、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
器、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
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9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
1、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调至A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A,
2、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B。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A、I B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AB 。
同样可计算出Rx的值: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1;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2。
,可计算出Rx的值: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方法一:步骤有:
1.根据电路图9,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2.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4、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
图9 此时,R和R x等效,它们都是电阻,可以得出,它们电阻相
等.
方法二:用图10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当S扳
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 S 扳到B时,调节R0(电阻箱)的电阻,
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即R X=R0。
方法三: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则可用替代法测电阻的
阻值,如图11所示。
先合上开关S1,把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1,读出电压
表的示数U0。
再把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
示数仍为U0,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即R X=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