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王维多才多艺,兼擅诗歌、绘画和音乐。
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数量最多、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
王维善于将画家的笔法巧妙灵活地运用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从而使其山水田园诗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一、王维诗作构图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结构上吸取了绘画技法的特点,将他的诗、书、乐、画兼擅的艺术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讲究“经营位置”和布局构图。
王维以画人诗,遂使他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
如《终南山》诗在“连山到海隅”的崇山峻岭之中,平添“隔水间樵夫”这一笔,是以小衬大,更“见山远而人寡也”(《唐诗别裁》卷九)。
又如“云里帝城双凤朗,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将“双凤阂”置于“云里帝城”的背影之间,更显其巍峨壮观;把“万人家”置于雨中春树的氛围之中,愈见京都的繁华富庶和春意盎然。
绘画艺术构思讲究虚实相间,常留虚白,供读画者再创造。
王维深谙此道,不仅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状大江浩渺,山色空蒙,,有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二、王维诗作色彩美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很好的吸取了绘画的长处。
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便采用多样化,整体的色彩,逼真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又用统一的基调组成完整和谐画面,使景物跃在纸上情态飞动。
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幅柳暗花明的图画。
着色之后再加一层渲染,深红或浅红的花瓣沾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婀娜迷人。
经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其整体色调偏于暖湿。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擅长将自己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佛理融入诗中,借用绘画线条、色彩技法,巧用朴实凝练的语言,采用白描等手法,创作了一首首恬淡秀美的山水田园诗,营构出寂静幽清的意境,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
他博学多才,既擅长写诗,又通晓音律,还精通绘画、书法。
王维的诗现存四百多首,他前期的诗富于进取精神,讥讽权贵纨绔,反映边塞生活,书写游侠意气,多表现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由于张九龄被贬,王维对现实感到失望,加之中年丧妻和深受佛道影响,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并致力于山水田园诗写作。
其诗将诗情、画意、禅趣、和谐韵律有机地熔为一炉,意境寂静幽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静幽清的意境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即意境。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无论是描绘秀山丽水,还是摹写茂林修竹、村舍农事,都营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洁净、物我神会的艺术境界,犹如世外桃源,空寂、幽静。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黄昏美景。
一场秋雨后,秋山幽净,清爽宜人。
皎洁的月光播洒在清新、青翠的松林间,清泉在光滑洁净的溪石上缓缓流淌。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男女。
全诗融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于一体,意境清新、幽静、恬淡、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令人神往。
王维山水田园诗寂静幽清的意境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是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的映射,也是诗人超然人格和艺术修养的再现,诗中融入了诗人独特审美感受以及人生哲思。
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
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
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
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
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
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修订)《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摘要〕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审视,王维诗歌具有色彩美、构图美、音响美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从整体上折射出盛唐文化的灿烂光辉。
在此,我就王维诗歌的色彩美、构图美、音响美这三方面美学特征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王维;美学;色彩美;构图美;音响美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精通书法和音乐的奇才。
他的许多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流传,流香溢彩,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苏东坡称赞王维说:“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产生美感,是因其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对其诗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他在创作中注意了和谐的美。
他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无限的抽象形象相融合。
从而给我们造成强烈的色彩美、构图美、音响美,在这些方面做到了和谐的统一。
一、色彩美大自然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表现大自然的绘画当然也必须借助色彩来创造美。
诗画同理,现代画家闻一多曾提出新诗要具备“三美”,其中一项就是“绘画美”,亦即词藻的色彩美。
正如同宋代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所说的“: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壮而诗人能言之”。
诗是语言艺术,虽不能如同绘画直接地以色彩描绘客观事物,但却可以用表示或者暗示色彩的文字的虚摹,来引起读者对于色彩的美感联想。
王维是公认的美色高手,善于在自己的诗中,运用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深浅、冷暖的差别,根据不同类型的形象施以不同的色彩,细腻逼真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
从而使人读后不禁赏心悦目, 得到美的享受。
如《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绿”字用得特别恰切,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
他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 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月之明, 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
王维山水诗歌的美学特征有:
一、融合性:诗歌融合山水情感与思想意象,体现出自然、思想、情
感的完美统一,使诗歌变得生动活泼。
二、唯美主义:诗歌具有无与伦比的唯美意境,赋予其强烈的艺术美,可以激发读者的思维情感,使其充满向往和憧憬。
三、写实主义:诗歌描写的场景细致入微,将大自然的真实景观写得
栩栩如生;诗歌中充满着深厚的生活细节,把握住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使
读者能够有如置身其中的体验。
四、动态化:诗歌笔触活泼,百结融合,意象跳跃,表达了动态的生
活和自然景致,使读者充分感受大自然天成之美。
五、纯粹性:诗歌以简单而纯粹的语言呈现细致而绝美的山水景致,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精髓。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前言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他是唐代文学中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以山水诗著名,被誉为“诗佛”、“诗圣”。
其山水画家与山水诗交相辉映,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山水文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其中尤以山水诗最为著名。
他把山水描绘得惟妙惟肖,以至于读者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
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意境、艺术、语言等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诗歌意象体系,具有无穷的魅力。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描绘了风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内心的理想之境,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文精神。
他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使得诗歌意境呈现出深邃含蓄的美。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和谐王维的山水诗以和谐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和人文的美之间的均衡与相互依存。
诗人以平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景,使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恬静优美和人们内在情感的平和美好。
读王维的山水诗,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自己内心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超然王维的山水诗中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俗、超越人生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一个寄托理想、超然于世的境地。
他在描绘山峰、江河、云霞的同时,把自己也融于这片自然之中,彰显出一种超越凡俗的高境界。
提神王维的山水诗又具有提神之效,能够令人神清气爽、品味醇美。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摹,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安详、恢弘和奥妙,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舒展心情,与这美好的自然景致共振,提高情感感受的高度,达到提神开脑、增强思维力的效果。
内涵王维的山水诗内涵丰富、意味深远,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在描绘山水的同时,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探索与思考。
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诗人追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理想,通透地展现在诗句之中,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深刻领悟诗人的人文理念和人生哲学。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摘要】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作品以清新淡雅、富有意境著称。
王维在诗中常以“空”与“有”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在王维的诗中,“空”象征着虚无、空寂,而“有”则代表着充实、丰盛。
通过对比描写,“空”与“有”在王维的诗中呈现出极致的美感和哲思。
这种象征意义赋予了王维的诗歌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也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王维山水田园诗不仅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折射出“空”与“有”对于人生和文学的启示,体现了诗歌持久的艺术魅力和内在的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空,有,对比描写,象征意义,审美价值,艺术魅力,影响,启示,持久魅力1. 引言1.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王维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清新婉约、淡雅幽远的风格著称。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美妙之处,同时融入了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思考与描绘,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 渲染幽静雅致的意境:在王维的诗作中,常常运用婉约淡泊的语言风格,营造出幽静怡人的诗境,给人以心灵的慰籍与安宁之感。
3. 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世界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王维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1.2 “空”与“有”的主题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田园风物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王维的诗作中,经常出现“空”与“有”这两个主题元素,这两个词语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具象意义,又有抽象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在王维的诗中,“空”往往指代广阔的山川原野、深远的天地万物,表现出无限空旷的意境。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和禅意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和禅意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名称对外汉语年级 2009级学生姓名刘晓学号 0950120031指导教师龙珍华二○一三年五月论文原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龙珍华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用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个人承担。
作者:日期:文献综述概述: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由于其诗中颇具禅宗意味而被誉为“诗佛”。
王维不仅是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画家,而且他又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
因此他的诗中既蕴涵着画意也蕴涵着禅意。
由于唐代采取思想兼容的态度,在思想领域里则是儒、释、道并存。
王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士人的文化积淀下,他的诗歌中又隐现着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正文:王维的思维创作受到佛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好友苑咸曾经评价其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大多数学者从佛教的角度研究王维,但同时也有人研究王维诗中的画意。
因此学界关于王维山水诗的研究一直有很多专著论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理论成果和看法做一些总结,如下:1、张丽娟在《王维隐居终南期间佛教思想研究》中总结了学界对王维研究的现状:“国内学术界对王维的深入研究大体上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
此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出现。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对王维生活方式的影响、佛教对王维文学创作手法与内涵的的影响、王维诗表现的禅趣禅意和佛理等几个方面。
”由此可见佛教对王维的影响之大。
徐流奇在《禅学理念与王维诗风》中分析到:“王维前期诗歌受北宗禅影响,多为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后期受南宗禅影响,将玄冥的禅意化入诗。
”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宗审美观,尤其是对空寂之美的追求和赞颂,以及以自我心性的圆满和灵动为目标,并且将这种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融合为一体,最后导致王维诗歌空灵清丽风格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作者:付立新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6年第01期
摘要: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在前辈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诗情画意的有机统一,在山水田园中显示归隐意趣、对禅意和生命的理解,真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美学价值诗中有画归隐禅意
王维是盛唐时期才情卓著的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4百多首诗歌中,尤以山水田园诗为人们所称道。
北宋大词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指出“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深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些精准的评价,可以体现出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他的山水田园诗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浑,还是小桥流水的悠然恬静,王维都能用清新自然、生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美丽画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还有他归隐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在淡雅的情趣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禅意,他将山水和灵性赋予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诗有一种空旷灵动的美学效果。
本文将从“诗中有画”、归隐情趣、充满禅意三个方面,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一、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其体现在以动衬静、声色和谐上,王维即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山水画的宗师,他打破了诗画的界限,使两者在构图、立意、描绘等创作技巧上相近,把诗情和画意融于一体,用绘画中的色彩对照以突出形象,增加画面中的色彩映衬之美。
“潢潢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鸟,给人以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绿柳桃红对比强烈,红色花瓣中略带宿雨,绿柳笼罩在朝烟中,色彩浓淡和谐。
《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诗人以一“染”,一“然”,夸张地勾勒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使视觉感受十分强烈。
作为诗中之画,如果诗人只注重色彩的对比,那还只限于静态写生,诗人还采用了“寓声于景”的手法,使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如他的山水诗“鸟鸣涧”,寂静空旷的春夜山村里,树叶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升起,空山洒满月光,山鸟被惊醒,在幽静的山涧中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真可谓“鸟鸣山更幽”。
作者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具表现力最能引起人遐想的瞬间写的,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深邃的意境中。
《田园乐》(其六)满枝盛开的桃花,带着晶莹的水珠越发娇艳,远处黄
莺清脆报喜之声打破了山的宁静,“山客”在融融的春光中酣意正浓,诗中“花落”“鸟鸣”虽有动静,但衬托山客居处和心境的愈发宁静。
二、归隐意趣
王维坎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新淡雅的诗风可以说是佛教思想和隐居生活的融合。
家庭环境的影响,使王维从少年起就笃信佛教,仕途的遭遇,使他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在政治失意时,王维寄情于山水,在佛教和山水中寻求寄托,在孤寂闲静的景物中流露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了无牵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
“行到水云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诗人悠然自得,心情恬淡,随意而行,他随时随处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闲适、幽静的情怀跃然纸上。
王维的山水诗有浓厚的归隐之情,或寄情山水向往田园,在诗情画意中寄托高洁的情怀,他将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歌咏紧密结合,摒弃物欲,远离官场,避免世俗的干扰,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诗意的美景中,在如诗的画面中表达他那宁静闲适的心情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三、充满禅意
盛唐以后,佛教教义已经深入人心,禅宗盛行。
王维是深受禅宗影响的代表诗人之一,在政治上一度失意,使他过起隐居生活,一心学佛,以求看淡名利,他亲近山水,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大自然,使王维获得超越性的感悟,禅宗自然诗意的人生哲学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开启了他的审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园诗空灵寂静,充满了微妙至深的禅趣,同时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文化积淀,他将禅意引入山水,形成独特的禅意风格,这也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的重要贡献之一。
王维创造的“空、静、闲”的意境,不重迹象,而重传神,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为完整的境界服务,可谓“一叶一如来,一花一世界”。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中“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很有禅意,有一种“水流花开”“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意味。
《鸟鸣涧》中,通过各种鸟鸣春涧的灵动画面,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有禅意,但他笔下不止是一个“空、寂、闲”的艺术世界,而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理想的美丽世界,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力量。
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人,对我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歌风格继承了谢灵运、陶渊明传统风格,同时也拓展了古典诗歌的天地。
欣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增加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欣赏和探索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徐清泉.试论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格特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评论,2000,(04):21.
[2]林承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苏州大学学报,2003,(02):12-18.
[3]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辩.衡阳师专学报,199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