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亲自接诊病人,运用八纲辩证方法进行辨证 施治。
记录诊疗过程
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以及自己的辨 证思路和用药方案。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诊疗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 辨证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与总结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
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寒热错杂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实辩证
1 2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多表现为邪气亢盛 。
虚实夹杂的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3
虚实转化的原因及表现
实证失治或误治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复感外邪可 转化为实证。
03
伤寒论中八纲应用
太阳病篇
01
02
03
太阳病提纲
和自信心。
02
八纲基本内容
阴阳辩证
阴证与阳证的区别
阴证多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多表现为表证、热证、实
证。
阴阳互根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根互 用。
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表里辩证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01
表证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里证起病缓,病程长,病位深
。
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伤寒论原文 建议学员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 深入地研读伤寒论原文,全面理 解和掌握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鼓励学员关注中医领域的学术前 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 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 念。
拓展相关中医知识
鼓励学员在学习八纲辨证的同时 ,积极学习其他相关的中医知识 ,如中药学、针灸学等,以形成 完整的中医知识体系。
刘渡舟 伤寒论 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全书共分六篇,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述刘渡舟的《伤寒论》。
第一篇《伤寒论》开篇便提到:“伤寒者,热淋之疾也。
”刘渡舟通过对伤寒病的病因分析,指出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寒气入侵人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生,从而引发寒邪之病。
他进一步分析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指出寒邪入侵人体后,脾胃失和,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了伤寒病的病理变化。
接下来,刘渡舟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他指出,伤寒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四肢不温、口渴等。
他还针对不同病程的伤寒病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病情的轻重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刘渡舟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根据不同的病情、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
在《伤寒论》的后几篇中,刘渡舟进一步探讨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他以温病论为基础,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他强调了治疗伤寒病的药物应用要点,例如在治疗初期要以清热解毒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调整药物方剂。
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甘草等,以及它们的功效与运用方法。
总的来说,刘渡舟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他通过对伤寒病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这一经典著作对后世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理论与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临床看《伤寒论》用药
中医药通报 ・ 仲景研究
● 陈瑞 春
关键 词 伤寒 论 用 药法 临床 实践
说 “ 气 《 寒论 》 伤 用药 法度谨 严 , 变化 汤 , 表寒虚证 的桂枝 汤 ; 里热 实证 的 论 》 :伤 寒 …… 心 下 逆 满 , 上
灵 活 , 而不死 , 而 不乱 , 有 规 白虎汤 、 严 活 是 承气汤 等 , 法方 药的 统 冲胸 , 则 头 眩 , 沉 紧 , 苓 桂 枝 其理 起 脉 茯
律 可循 的 。兹 就其 若 干 问题 , 合 结
一
性, 是极其严 密 的。例如 , 一病 白术甘草 汤主之 。 《 匮》 “ 走 有 ”金 有 水
临床实践 , 谈点 粗浅 的体 会 。
者 , 姓 , ,0岁 , 李 男 5 腹泻 经 年 , 复 肠 间 , 反 漉漉 有 声 , 之 痰 饮 ” 谓 。本 病
确 定主证的前提下 , 层层 伸展 , 有顺 皮 , 服后竟无 反应 。前后互 参 , 涩 效 。 比如 , 小 青 龙 汤 的 运 用 而 收 以 有逆 , 随证变方 , 示人 以规矩 。 不止 , 中无 益 , 土 抑 木 , 和 寒 论 , 照原 文 “ 温 培 调 按 伤寒 表不 解 , 心下 有
考》《 、喻嘉言医学之书校诠》 等著作 8 独著《 部, 陈瑞春伤寒论》 伤寒实践论》 和《 。
・ 者掌舷 江西中医学魔 30 6 30 0
若 表 证 突 出 , 中酸 敛 之 五 味 、 其 芍
药, 且往 往用 量 宜轻 。因为 小 青龙
T a i o a h n s  ̄en o r a 9 r d t n lC i e e Me i eJ u l i n
一
作者简介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对张仲景之《伤寒论》关于治咳喘之经文、方药及其机理进行分析。
认为治喘大法为发则治标,缓则治本;宣降肺气、祛痰化饮、理气和胃为治疗哮喘的主要治法。
标签: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
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
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
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
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
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
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
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
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
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伤寒论》温扶阳气法临床运用举隅
笔者受其学术思想熏陶 、 影响 , 在三十多年 的临床工 作 中,
对一些 阳虚阴寒患者 运用 温扶 阳气法治疗 , 取得 了较 好疗 效 ,
举例如下 。
1 心痹 ( 风湿性 心脏病 ) 张某 , 4 , 1 7 女 6岁 于 9 7年 3 1 月 7日初诊 。主诉 : 下肢关节 疼痛 1 余年 , 疼痛加重 , O 近来 卧床不起 2 。现病史 : 年 患风心病 并发心衰 1 , 1 7 年 6 4年 于 9 5 月在市某医院行“ 左径二尖瓣扩张
中图分类号 : 2 R2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0 80 - 0 5 -0 10 - 3 9 20 )2 0 9 2
延 长至 1 1 , 年 次 且症状 较轻 。证 明仲景温扶 阳气法对 本病亦 汉代张仲景 的《 伤寒 论 》 奠定 了 中医学辨证 论治 的理论 基 础, 其所创经方将理 、 、 、 法 方 药有机地 结合在 一起 , 开创 了中医 学 辨证论治 的学 术 体 系。《 寒 论 》 立 的 汗 、 、 、 、 、 伤 创 吐 下 和 温 清、 补八 法, 中温法 即温扶 阳气之法 , 《 消、 其 是 伤寒论 》 整个 治
疗法则 中始终贯穿的基本 精神 。体现了《 素问 ・生气通 天论 》 : “ 阳气者 , 若天 与 日, 其所 , 折 寿而 不彰 , 天 运 当 以 日光 失 则 故 明。重视人 体阳气 的重要思想 。 ” 我国著名 中医学家 、 教育家 、 现代经方大 家吴佩衡 ( 笔者 外 有 效。 2 痹证( 冠心病 , 湿性 关节炎) 风 王某 , ,6岁 , 2 0 女 7 于 0 6年 2月 2 0日初诊 。主诉 : 冠心 患“
湿 活 动 。现 卧 床 呻 吟 , 关 节 酸 痛 , 关 节 剧 痛 , 瘦 无 华 , 膝 髋 面 两
浅谈《伤寒论》六经咳嗽证治
24中国乡村医药咳嗽在临床上可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本文借助《伤寒论》中与咳嗽相关之条文,结合经方在咳嗽治疗中的临床运用,对咳嗽的六经证治进行一些阐述。
1 太阳病咳嗽《伤寒论》中太阳病的基础证包括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
前者主要针对外感风寒表实证,其症状以“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为代表,前贤称为“麻黄八症”。
由于此证缘由风寒束表,卫阳受遏,营阴郁滞,肺失宣降,故也可导致肺气上逆之咳嗽,治宜麻黄汤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表寒一散,肺之宣降一复,则咳嗽自止。
后者主要针对外感风寒表虚证,可见“发热、恶风、汗出、头痛、鼻鸣干呕”等症状,其与麻黄汤证之鉴别要点在于有汗与否。
若出现“喘家作”,即咳喘的桂枝汤兼症,可加厚朴、杏子以增强疗效。
此外,《伤寒论》太阳病第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由于饮邪流动不居,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停于身体不同部位,可引起多种症状,故本条或然证众多。
咳嗽作为其中之一,为饮停心下,水寒射肺,肺气上逆所致。
故治疗当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
对于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认识、临床运用及体会,许多医家也有论述。
刘渡舟在《伤寒论临证指要》[1]中说:“小青龙汤治肺寒金冷,津凝气阻之证,所以咳嗽必然多痰,咯痰较爽。
因系寒性水饮,故其痰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然亦有咳出之痰,明亮晶莹,形同鸡蛋清状,痰冷如凉粉,触舌觉凉而为辨也。
”傅元谋[2]认为在《伤寒论》第40条小青龙汤的5个加减变化中,其中有4个去麻黄,故在小青龙汤中麻黄非主要药物,且小青龙汤主症为“咳”“喘”,针对的是以里饮为主而外寒次之的咳喘证,应用时更重视水饮的辨证而轻于外邪,往往去麻黄并加附片、薏苡仁以加强化痰除湿之力,用于治疗痰湿类咳嗽时效如桴鼓。
对于年高体弱、婴幼儿童,特别是心肾功能虚衰的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在读(张震);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杨珺超)通信作者:杨珺超,浅谈《伤寒论》六经咳嗽证治张 震 杨珺超患者,当慎用,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动阳之弊;对于一般患者,使用本方也只是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急救之法,不可久服,一旦疾病缓减,就应当改用苓桂剂温化寒饮以善后。
《伤寒论》预防思维特色及临床运用
2 . 1 乙肝 、 肝硬化的防治现状 : 据统计 , 近年来肝病在世界
范围 内患病率很高 , 给人类 的健康 造成 巨大损害 。其 中仅 乙型肝炎在全球就有近 4亿 的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因相 当
一
部分患者病情隐匿 , 乙肝 向肝 硬化 的演变是悄 然地递 进
眼于患者就诊 时 的症状 和体征 来辨 证施 治 , 这种 “ 见 证 治
证” 的治法 , 虽然 方证 相应 , 但 对 于乙肝 、 肝 硬化 这类 具 有 动态性 、 渐进性 特点 的疾病 , “ 见证治 证” 忽略 了证 与证 之
上看 , 针灸预 防 、 药物预 防、 服药 时间预 防 、 药后 调护预 防 , 丰富多彩 。仲景 不但 将六 经 病 动态 的过 程 阐述 得 淋 漓尽 致, 同时将 整体论治 、 动态照顾的辨证思维特色 隐含其 中。 1 . 1 预 防的整 体辨证思维 : 整体辨证 思维强调人体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 , 强调 人 与 自然息 息相 关 , 这 就要 求我 们在 疾 病的预 防中也应 着 眼全局 , 顺 应 自然 。如《 伤寒 论 ・ 伤 寒
胃胀 , 头 目不清爽 , 查肝功 : A L T 4 0 1 U / L , A S T 3 2 3 U / L, 肝
思维解决患者 的实 际问题 。
触 冒, 必婴暴疹… …” 另外, 在 五脏 一体 观 的理 论指 导下 , 仲景于 《 金 匮要 略》 指出: “ 见 肝 之病 , 知 肝 传脾 , 当 先 实
脾” 。这种先安未 受邪 之地 以 防传 变 的治疗 , 无 疑是 对 整
2 . 2 运用验案 : 赵某某 , 男, 4 5岁 , 2 0 1 0年 7月 2 3日初诊 。 慢性活动性 乙型肝 炎 1 0余年 , 胃胀 难忍 3天 。刻 诊 :
(完整word版)《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2014-12-12 09:52:57 伤寒之要+《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骨刺消痛汤.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伤寒之要天地混沌,本是一气,动而分阴阳,阴阳三分,遂有六经(经字应该是病字,从俗,下同),阳经在上当下行,阴经在下当上行,阴阳相交,身体安泰。
阳经不降即为病,阴经不升即为病。
故太阳不降,麻桂以开之,令其降;阳明不降,白虎、承气以清降之,少阳不降,小柴胡汤以降之,(柴胡不是升药,观本经即知)此三阳病之大要。
太阴不升,理中辈;少阴不升,四逆辈,厥阴不升,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此三阴病之大要。
总其要,阴病在一个升字,阳病在一个降字,明乎升降两字,可知伤寒论之要义矣,以此观伤寒,自有居高临下之势,否则徒研方证,流散无穷矣。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思想,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从历史发展分析,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和道教的创立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汲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的实践活动,都曾经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主要经典的产生,此后的《管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强调“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观点,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先秦两汉道家与医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道家著作中含有医药成分,而且表现于当时的医药著作里也具有道家思想,诸如托名道家人物,援道入医,提倡恬淡养生,追求长生乃至不死等。
现今所知的汉代医药著作,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及的医著;二是《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方技”著作;三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述及的方技书;四是流传至今的、据汉学者考证为汉代的医药著作;五是1973年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医学帛书、竹简。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2017-08-12读《伤寒论》最重要的是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前后文义对照相互贯通,并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再通过临床实践去掌握。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教授深研经典,临床使用经方得心应手。
笔者随师临证,体会牟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抓主证与主方,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对复杂多变的病症,常与时方交互使用,使经方与时方起着互补作用。
下面试以举案例解析所述观点,以飨读者。
1 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掌握《伤寒论》方证,要理解条文意义,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
如大青龙汤治太阳病、溢饮,临证要掌握“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之主症,即表实里热证,立治法为解表清里而使用本方。
例1:王某,男,35岁。
2003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5年,每受风寒则头部疼痛剧烈,常用各种止痛片得以缓解。
诊见:前额头痛连及后项,恶寒肢冷,无汗,烦热口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小滑。
外表为风寒所束,内有郁热,证属大青龙汤证。
处方:麻黄、桂枝各6 g,苦杏仁10 g,石膏30 g,细辛、甘草各5 g,生姜2片,红枣5枚。
每天1剂,水煎服。
服3剂即头痛消失。
再以上方加减调理10余天,诸症悉除,追访1年未复。
从方证来看,大青龙汤是属于表实里热证,以发表清里治法,主药是麻黄、桂枝配石膏。
大青龙汤是表示一个治法,方从法立,临床治疗表实里热病证不一定用大青龙汤,比如以细辛、防风配合生石膏、炒栀子治疗神经性头痛;白芷、川芎配黄芩、蒲公英等治疗鼻窦炎头痛等表现表实里热者,亦颇有效,此乃师其法,毋泥其方。
当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方无疑是范本,须通透理解方能不囿于教条而运用自如。
抓住大青龙汤证的表实里热表现,并不限于仲景所论之病,可推向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如外感高热、流感咳嗽、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荨麻疹等都是按表实里热病机使用。
论《伤寒论》脾胃病类方及其药对应用
气血 , 主治太 阴病 阴阳两虚之腹 中痛 (0 12条)桂枝加大黄汤 ;
为祖方加大黄化瘀 通络导 滞 , 主治太 阴病 之大实痛 , 如腹 痛 剧烈 , 拒按 , 伴有便秘等 证( 7 16条 ) 。葛根汤为祖方 加麻 黄、 葛根 以增加解 表兼 有 止利 , 主治太 阳与 阳明病 合病 下利证 (2条) 3 。葛根加半夏汤即为葛根汤加半夏 以降逆止 呕 , 主治
黄并用 , ……然 只认定麻黄散寒发汗 , 石膏泄热止汗 , 相为制 还相为用” 。其 三 , 相互协 同。方中石膏 为制辛温 发散之 麻
同于麻黄汤中解表发汗之麻 黄, 亦不 同于 白虎汤治大热大汗
之石膏。故 此证 汗 出不 忌麻 黄, 大热不 忌石膏 , 无 这正 是治
黄而设 , 从作 用 上来 说是 相反 的 , 石膏 辛寒 , 与温互 相 敌 寒 对, 但辛与辛却又是一致 , 石膏对麻 黄一 方面起制约作用 , 则
也表现在方中药物 的用量 上。麻 杏甘石 汤清肺平 喘中 以清 肺热 为主。故方 中石膏用至半斤 , 而麻黄仅用 四两 。石膏用
证准确 , 其疗效均非常好 , 者认 为其关 键在 于方 中麻 黄与 笔
石膏这一主要 配伍 : 其一 , 两药 针对 主要病 机而用 。本方证 系热壅、 闭于肺所致 , 治宜 清肺 、 宣肺 , 使肺 热 清、 郁热 散 , 则 喘咳 自平。故方 中既用麻 黄宣肺 , 散郁 闭之卫 阳, 发 又要 用 石膏清泄肺 中之郁 热 。其 二 , 者相 制 为用 。方 中石 膏 辛 两 寒、 麻黄辛温 , 者相伍 , 两 相制 为用 , 能清肺 又能宣肺 。麻 既 黄得石膏发汗力减 弱 , 而又引石 膏入肺 , 加其 清透肺 中郁 增 热之功 , 正如周岩在《 本草思 辨录》 中所说 : 仲景方石 膏 、 “ 麻
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伤寒论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古籍中最早系统论述伤寒疾病的篇章之一。
该论详细叙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病症和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在于它确立了一个完整的病理认识体系。
伤寒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以体内外因素及体质虚实为基础的,病程呈现出寒邪入侵、病邪内伏、病邪出现外、重阳恢复四个阶段。
通过详细描述伤寒的病理变化,伤寒论为医生提供了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伤寒论还指出了伤寒疾病的不同类型,对疾病的分类和鉴别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为医生提供了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伤寒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为医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并提供了针对不同病情的治疗策略。
例如,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分为阳明型、太阴型、少阳型等不同类型,并选择相应的方剂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这种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法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此外,伤寒论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伤寒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伤寒论详细讲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对于医生正确理解和诊治这一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中提到的许多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已被广泛用于现代临床医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麻黄汤在治疗伤寒病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这些方剂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伤寒论也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
《 伤寒论 》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_ 药 比较完善的医学 著作 。 方 清代 医家陈修园谓其 :字字 皆法 ” “ 此方不 能 以治 此病 , “ 、非 非此药不可以名此方” 。笔者现就 临床运用《 伤寒论 》 的验 方
案, 介绍如下 。 1 桂枝汤治疗外感过汗营卫不和 余邪未尽证 李某 , ,5岁 ,0 6年 9 6日初诊 。汗 出恶 风 1 男 5 20 月 月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2 卷第 儿 期 07 9
湖北 中医杂志
・4 ・ 5
伤 寒 论 临床 运 用 方
黄 标 文
( 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 广东 梅县
关键 词 : 寒 论 ; 方 运 用 ; 案 伤 经 验 中图分类号:2 9 R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0 0 (0 71 - 0 4 -0 10 - 7 42 0 ) 1 0 5 2
粥1 , 碗 休息 2 小时 , 日 1 , 服 2 。药尽 诸症 消失 , 每 剂 连 剂
未再复急性发 作
曾某 , , 2 ,0 6年 l 男 5 岁 20 0月 8日初诊 。反复 咳嗽 气
按: 患者 因外 感过 用抗感 冒 药物 导 到发 汗 过 多 , 伤 损 营卫 , 营卫不 和 , 邪未 清 。前 医 谓 气 虚 给予 补 气 , 使 余 致 外邪难 解 , 伤 营 卫 , 使 病 情 缠绵 难 愈 。《 寒 论 》 3 重 故 伤 I 条云 ;太 阳病 , “ 头痛 , 发热 , 出 , 风者 , 枝汤 主之 。 汗 恶 桂 ”
( 另炖兑服 ) 1g上好糯米黄酒 10@ 每 E 1 各 0, 5n , l 剂。先用 清
水 50 煎 存 10 , 加糯 米黄酒 10 , 至 2 0 , 0 ml 5 ml再 5 ml煎 5mi后 入阿胶烊化 , 温服。服完 3剂 , 心悸 、 气短 等症 明显减轻 , 心 电图期前收缩明 显减少 。9剂毕 , 诸症 消失 , 电图恢复 正 心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如太阳病篇,共有条文178条,方剂74个,而讨 论太阳病典型病证的只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而 大部分则是讨论其兼证、变证、类似证的证治,其 中变证尤多。就其论主证的证治,亦多非典型的, 如太阳中风证的证治,其典型的条文只有12、13、 95条,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为其典型脉 证,其主方是桂枝汤。
《伤寒论》的精华在于其丰富而灵活的辨证论治 的思维方法,所以,我认为,讨论《伤寒论》的理 论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从辨证方法和 治法方药两个方面展开。下面我想重点谈谈《伤寒 论》方剂研究与临床实践这个话题。 《伤寒论》虽说是113方,因禹余粮丸(88条) 有名无药,又有4方是单味药(蜜煎方、文蛤散、猪 肤汤、甘草汤),所以具有配伍意义的实际上只有 108方。
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 汤,如前法。”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 之。” 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虽以六经病分篇,但对六经病 的主证主方论述不多,绝大部分是探讨非典 型的、证情疑似的、病势不定的复杂证候。 通过对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从而揭示诊察 的规律和方法。
2.实验研究
例如历来争论最多的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还是止汗? 富杭育等对桂枝汤的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有双向调节作用, 即在不同的机体机能状态下,既能发汗,也能止汗,既能使 过高的体温下降,又能使低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证明了古 人“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论断。
查显元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药物组成进行了实验研 究,实验方分为:桂枝汤加茯苓白术、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 术、桂枝汤去芍加茯苓白术。实验结果表明,桂枝汤加茯苓 白术汤在镇痛、解热、发汗、利尿等作用为优,提示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的药物组成以桂枝汤加茯苓白术为妥。。
怎样学习《伤寒论》
所谓“举宾略主”。亦属“省文”之类。论中六经辨证,在提纲中叙述之主证、主脉,以后的条文中则多有省略,比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尔后凡提“太阳病”三字,则包含本条的脉症。再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原文中心意思是讨论太阴病的治法。因而“属太阴”三字,则寓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白痛”的主证,其“自利不渴者”,即省略了主证。这种条文必须参合太,应选择适当的注本,浏览各家注解,以便进一步帮助深化理解。
首先应读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这是第一家通注《伤寒论》的著作,并以《内经》为主要依据。读后可了解仲景如何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以启迪学者加深辨证的思想方法。
其次是读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它采用摘其总纲,明其大旨,汇节分章,理明义了的方法研究《伤寒论》,便于初学者掌握(伤寒论》的概貌。
第二,要加深对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六经辨证的基本规律归纳有二:其一是六经的主证,其二是六经的兼变证。
六经病主证包括太阳病的表寒证,阳明病的里热证,少阳病的半表半里证;太阴病的脾阳虚寒证,少阴病肾阳虚寒证,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证。此六经病证,必须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等各方面详细弄清楚。主证既明,理解兼变证就有了基础。
到新的境界。
此外,在学习《伤寒论》时,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伤寒论》详寒略温,对六经的寒化证论之甚详,这是伤寒学说的特长。但对温热病的论述殊感不足,必须结合温病学说,使寒温两说融为一体。后世温病学家,善治伤寒之学,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是《伤寒论》的最好注本。历代注伤寒者,多为随文衍义,囿于伤寒论伤寒,而温病学家跳出伤寒的圈子,看到了伤寒之不足,阐发伤寒之未备,这种治学方法着眼于学术的发展,难能可贵。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
《伤寒论》乌梅丸析义及临床应用《伤寒论》中有关乌梅丸的论述共1条,即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1原文析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此处“脉微而厥”,既可见于“脏厥”,亦可见于“蛔厥”。
“肤冷”,是指营卫衰败,致全身皮肤皆冷,实为后天之气将竭之兆。
躁,肢体躁动不宁,表述外在的动作状态[1],单独出现多提示神志不清。
若因于寒者,为阳虚阴盛或有阴无阳之危候。
如“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两条均现厥逆、躁动,属虚阳浮越,阴阳即将离决之象,故“死”不治。
对于同样出现厥、躁且伴见肤冷之“脏厥”,业已无力挽回,仲景亦未示方施治。
对照第343条,若“六七日”,“烦躁”而无肤冷之时,尚可用“灸厥阴”以期厥还病退。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此处说明除“脉微而厥”外,“蛔厥”还应表现有“吐蛔”、“时烦”之症。
蛔为阴虫,寄生肠中,既可耗损局部之阳气致阴盛生寒,又能摄取水谷之精微使气血匮乏。
“下益寒,上益热”,蛔“遇寒则动”,“上入其膈”(上属阳位;膈当指胃),神明被扰,“故烦”。
烦,心烦意乱,表述内在的情志状态[1],单独出现多指邪气不甚。
蛔入膈就阳(亦可因他阳施救),“得温则安”,故“须臾复止”,“病者静”,如此反复,可加重阳虚生寒。
此处之“脏寒”当指“肠寒”为是。
食之气味亦蛔之所喜,故“蛔闻食臭出”。
蛔动则“又烦”;蛔欲得食而更上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呕”、“自吐蛔”。
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
记从《伤寒论》的研究方法谈经方的临床运用(陈瑞春)--笔记2017-06-26 龚鹏岐黄龚鹏说起陈瑞春陈老不得不提两位,一位是上海青年名中医高格非师兄(最早了解到陈老是从师兄那里了解到的),一位是我的恩师江西省中医院胡珂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对陈老尤为喜爱)。
格非师兄,80后,本科期间跟师于陈老,江中本科毕业后直奔上海行医,陈老对师兄说“你不负中医,中医定不负你”,来到上海几乎没坐过冷板凳,按师兄的话说“他的中医之根在江中,起初能在上海迅速打开局面靠的就是陈老的诊疗思路”,刘英锋老师曾经评价格非师兄“他学陈老学的很像,他对中医的热爱异于常人”,依靠疗效和口碑赢得了大量忠实患者,如今坐诊于上海的同仁堂等医馆,尽管一周上9个半天的门诊,诊费200,依旧供不应求。
胡珂老师,我的导师,老师说他在四五十岁时因全国优才班机会有幸师承陈老,跟师期间发现陈老的疗效令人满意甚至惊讶,借鉴后验证于临床亦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疗效较自己以前大大增加,尽管跟师时间并不长但对陈老甚是佩服,因而精研陈老著作,广泛借鉴陈老诊疗思路,水平大涨。
如今我老师在省中消化科病人算最多一位,加班托点看完病人是常态,口碑颇佳。
从《伤何研究伤寒论1用经典指导临床,临床必须回归经典,把中医学术统一到经典著作上来(1)《伤寒》、《金匮》、《温热论》等温病学著作(2)李东垣、吴鞠通、叶天士等人都是学伤寒而有所发挥者。
(3)虽然叶天士是温病派,但《临证指南医案》用温药很多,他对附子应用十分自如。
(4)吴又可达原饮是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是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变方。
2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要在《伤寒》、《金匮》的方药上尊重仲景原意,在临床上去求证,而且要注意原方的整体性。
(1)《伤寒论》方是有固定的病机和方规:麻黄汤-发汗;桂枝汤-调和营卫;五苓散-化气利水;真武汤-温阳利水。
(2)中风偏瘫、口里流涎、语言骞塞-先用温胆汤吃上半年,吃到口涎没有、说话清楚,再加活血化瘀、补气的药,才会有用。
倪海厦伤寒论199条的讲解笔记
倪海厦伤寒论199条的讲解笔记摘要:倪海厦伤寒论199 条的讲解笔记一、伤寒论199 条的背景和意义二、倪海厦对伤寒论199 条的讲解1.病情的描述2.病因分析3.症状解读4.治疗方法5.治疗效果三、倪海厦伤寒论199 条的实践应用1.临床案例2.辨证论治3.方剂加减四、伤寒论199 条在现代医学中的启示正文:倪海厦伤寒论199 条的讲解笔记一、伤寒论199 条的背景和意义《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伤寒论主要讲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论199 条是其中一条关于太阳病的治疗方法,对于理解和运用伤寒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倪海厦对伤寒论199 条的讲解倪海厦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者,他对伤寒论199 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的描述伤寒论199 条描述了一种太阳病的病情,病人会出现发热、头痛、身痛、腰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
2.病因分析倪海厦认为,伤寒论199 条所描述的太阳病是由风寒邪气所致,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3.症状解读倪海厦对伤寒论199 条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发热、头痛等症状是由于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导致阳气不畅;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是由于邪气阻滞,导致津液代谢失常。
4.治疗方法倪海厦提出了治疗伤寒论199 条的方法,即使用桂枝汤加减。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一个经典方剂,具有解表、祛风、散寒、和营的作用,对于治疗太阳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5.治疗效果倪海厦指出,使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伤寒论199 条,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三、倪海厦伤寒论199 条的实践应用倪海厦在讲解伤寒论199 条的过程中,列举了一些临床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伤寒论199 条的辨证论治方法和方剂加减技巧。
四、伤寒论199 条在现代医学中的启示伤寒论199 条对于现代医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例如在病因分析方面,倪海厦提出的风寒邪气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的病毒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伤寒论》临证实践录
第三章脾胃病证
寒邪客胃胃痛证 脾胃虚寒胃痛证 痰饮内阻呕吐证 胃寒浊逆呕吐证 胃中虚寒呕吐证 脾胃阳虚呕吐证 脾胃气虚呕吐证 脾胃虚寒呕吐证 脾肾阳虚呕吐证
第四章肝胆病证
气滞血瘀胁痛证 热重于湿黄疸证 湿重于热黄疸证 湿热毒盛急黄证 阴黄证 湿热蕴结臌胀证 气滞湿阻臌胀证 脾肾阳虚臌胀证 正疟证
第五章肾系病证
湿毒浸淫水肿证 瘀水互结水肿证 阳虚肢肿证 心肾阳虚水肿证 肾阳衰微水肿证 阳虚停饮水肿证 君相火旺遗精证 多梦遗精证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胃热炽盛鼻衄证 胃热壅盛吐血证 胃热血热吐血证 脾不统血尿血证 脾胃虚寒便血证 表寒里饮溢饮证 表寒里饮痰饮证 脾胃阳虚痰饮证 脾阳虚弱痰饮证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醫用,辨別症狀,對症用葯,書中的經曆經騐供学者用作大量的數据学習,積累,應用。 前半部方证对应,后半部临证分析病机,丝丝入扣,以经释经,时方经方相结合,为读者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居然是一个中医迷整理的,真是太厉害了。
目录分析
01
第一章太阳 病病证
02
第二章阳明 病病证
03
第三章少阳 病病证
《伤寒论》临证实践录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临床
灵活运用 伤寒 病
气 胃 血瘀
伤寒论
经验中医药 汤证甘草践录汤 肺 肾
气虚
附子
脾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全书总结了崔老五十余年运用《伤寒论》之心得与经验,务使伤寒理论与临证经验融会于一,在实践中灵活 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的施于临床,崔老将数十年学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自己的临床思路进行归纳与演绎写成 此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经方爱好者、中医药科研人员以及更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 考。
伤寒论100条研究
伤寒论100条研究摘要:一、伤寒论简介二、伤寒论100条研究概述三、伤寒论100条的具体研究1.病症分析2.诊断与治疗3.预防与调护四、伤寒论100条研究的现代医学解读五、伤寒论100条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实践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伤寒论简介】《伤寒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全书共10篇,22卷,100条。
该书总结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伤寒论主要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二、伤寒论100条研究概述】《伤寒论》的100条,涵盖了外感热病的各个方面。
从病症分析、诊断与治疗、预防与调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每一条都是张仲景临床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伤寒论100条的具体研究】1.病症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分析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等,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如第一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明确了温病的病因和症状。
2.诊断与治疗:伤寒论100条中,张仲景提出了许多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第三十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明确了中风的诊断标准。
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预防与调护:伤寒论中也强调了预防与调护的重要性。
如第五十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恶寒,名为虚热。
”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
【四、伤寒论100条研究的现代医学解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伤寒论100条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许多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伤寒论中的许多观点和治疗方法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如桂枝汤在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方面,仍具有较好的疗效。
【五、伤寒论100条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实践】在临床实践中,伤寒论100条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中医学家根据伤寒论的指导,运用辨证论治原则,治疗各类外感热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
2014-12-12 09:52:57 伤寒之要+《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骨刺消痛汤.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伤寒之要天地混沌,本是一气,动而分阴阳,阴阳三分,遂有六经(经字应该是病字,从俗,下同),阳经在上当下行,阴经在下当上行,阴阳相交,身体安泰。
阳经不降即为病,阴经不升即为病。
故太阳不降,麻桂以开之,令其降;阳明不降,白虎、承气以清降之,少阳不降,小柴胡汤以降之,(柴胡不是升药,观本经即知)此三阳病之大要。
太阴不升,理中辈;少阴不升,四逆辈,厥阴不升,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此三阴病之大要。
总其要,阴病在一个升字,阳病在一个降字,明乎升降两字,可知伤寒论之要义矣,以此观伤寒,自有居高临下之势,否则徒研方证,流散无穷矣。
《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思想,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从历史发展分析,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和道教的创立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汲取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的实践活动,都曾经为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的萌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
春秋时期《老
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主要经典的产生,此后的《管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强调“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观点,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先秦两汉道家与医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道家著作中含有医药成分,而且表现于当时的医药著作里也具有道家思想,诸如托名道家人物,援道入医,提倡恬淡养生,追求长生乃至不死等。
现今所知的汉代医药著作,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提及的医著;二是《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方技”著作;三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述及的方技书;四是流传至今的、据汉学者考证为汉代的医药著作;五是1973年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医学帛书、竹简。
在此五个部分中,均有托名道家人物的医药著作。
[1]两汉医药著作大多与道家有关,甚至直接托名道家推崇的上古人物,是当时的时代风气使然。
黄老学派尊黄帝、老子为道家的创始人,而其理论基础则是老子哲学。
这一时期是老子哲学的黄金时期。
[2]早在战国中期的齐国,取代姜氏政权的陈(又称“田”)氏,为强化其统治,以传说中的上古黄帝为远祖,由此兴起了“黄帝”思潮。
这一思潮实为老子学说在新形势下的演变和发展,
故被史家称为“黄老之学”。
这一学派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影响日渐扩大,及至西汉初年,由于黄老学者盖公提出“贵清净而民自定”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并为刘汉王朝所接受,使“黄老之学”成为统治者安邦治国的思想来源。
这一学派由此一举而占据统治地位达六七十年之久,其影响遍及政治、文化、科技、民风等各个领域,当然医药学也不例外。
如就学派的思想而言,先秦、汉初的儒、墨、法等均主张积极入世而有作为,干预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惟有道家力主效法天道自然,清净无为,贵生养神,并在一定程度上致力于防治疾病的研究和实践,所以医与道的共同语言较多。
[3]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互补的,儒、道、释都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互相渗透融合。
但推究起来仍以儒、道两家为最。
任氏认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流派很多,影响深远的不过孔、孟、老、庄四家。
四家中孟子是作为孔子的辅翼而出现的,庄子是作为老子的辅翼而出现的。
说到底只有孔子、老子两家”,[4]是非常中肯的话。
以儒、道相比较,道学更早于儒学。
从学术传承来看,诸子之学皆起于战国时期,惟道家之学在战国以前。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孔子就曾向老子问礼,做过老子的学生。
孔子见老子后曾对学生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5]
从现存文献典籍来看,先秦诸子中也惟有道家独盛。
《汉书?艺文志》所载“九流”(九家之学,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家、杂家、农家)之中,以道家文献著作最多,计993篇,雄踞诸子百家之冠。
尤其近年来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亡佚两千多年的帛书《黄帝四经》,为我们研究先秦“黄老之学”提供了重要文献,确证黄帝为道家之宗。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论大道,则先黄老而退六经。
”可见秦汉时期道学的地位。
两汉炼丹之风席卷大江南北。
由于医、道之间的特殊关系,著名医家及其医学著作,在这一时代条件下很少能不受道风影响而打上烙印,贤明如张仲景也不能例外。
据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介绍,侍中王仲宣20岁时,张仲景诊断他有病,“四十当落眉,眉落半年而死”,建议他服食五石汤可免。
但仲宣根本不信,给他的五石汤也不服用,后果如期而眉落,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
时人认为仲景医术之神,“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五石汤由五种石药组成,现在虽不能测知究系何药,但与这一时期流行的五石散(又名“寒石散”)、五灵丹肯定有其内在联系,是知仲景善用道家炼丹石药的。
[6]过去学术界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只是用静态分析的眼光来看待医学与道家二者的关系,片面强调宗教与医学存在对立冲突的一面,而没有把二者的关系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动态观察。
医道二家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相互竞争排斥的一
面,又有彼此依托互相促进的一面。
一方面,道家出于宗教信仰目的的需要,以医传教,借医弘道,不断援医入道;另一方面,传统医学也不断吸取借鉴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的成就,许多医家也“援仙入医”。
[7]根据任氏的考证,中国医学最古的流派有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是属于神农本草一派的。
[8]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明代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说法。
刘渡舟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
[9]1畅《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为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原书早已失传,其文字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明以后刊印的都是后代的辑佚本。
这部书就是按道家“轻身延年”、“不老神仙”、“长生不死”的养生思想写成的。
书中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类)。
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
分别看来,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这种三品分类法,即以各种药物的药性是否有助于养性延命和轻身不老
作为划分标准。
正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卷第十一》开卷引《神农四经》所说的“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中药养性,下药除病”。
上品药120种,多属补养类药物。
“多服久服不伤人”;其作用是“养命以应天”,“养命”在这里是关键点。
中品药120种,有些有毒,有些无毒,为遏病和补虚羸的药,当“斟酌其宜”;其作用是“养性以应人”,“养性”是关键点。
下品药125种,多属“有毒、不可久服之药物”,专用于除寒热、攻邪气;其作用是“治病以应地”,“治病”是关键点。
将“命”与“性”分开来讨论的最早当数老庄,老庄论生与死,即有“生之徒十三,死之徒十三”的判别。
庄子“缮性”论,便开始了“性”与“命”的讨论。
而《神农本草经》的写作,尤其是用“养命”和“养性”来分类药物的方法,显然是受了早期道家性命分别说的影响。
只是老庄论性命尚未与应用科学结合,同时也未与道家方术之士一些特有的修炼结合。
《神农本草经》可以看成是道家神仙思想有一定成熟度的产物,以养命、养性、治病分类药物,这为中医学和中药学在仙、凡二用上找到了实用资源。
无论是道家修仙还是自然人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