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和嗅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2.1.2 嗅觉和味觉(共16张PPT)

2.在充斥着某种气味的环境中待久了,就闻不出该种气味 ,这种特点叫做嗅觉的_适__应__性__。年龄越小,嗅觉越_灵__敏___。
不同的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___不__同_____,同一动物对不同气 味的敏感程度__不__同____。
二、 舌和味觉 3 . 舌 的 表 面 的 小 凸 点 里 有 许 多 __味__蕾____ , 味 蕾 里 有 许 多 _____味__觉__细__胞__ , 能 感 受 各 种 ___不__同__物__质___ 的 刺 激 , 尤 其 对 _____液__态__物_的质刺激特别敏感。 4.味觉主要可以分为__酸__味、_甜___味、__咸__味、_苦_____味、 ___鲜_ 味 等 。 舌 能 够 感 受 这 些 味 觉 。 麻 、 辣 、 涩 等 味 觉 是 人 对 ______多__种__刺__激__综_后合产生的感觉。
嗅觉
3.五一期间,远在上海的表哥来做客,家里做了许多好吃
的,特别是红烧肉,让小明闻了直流口水。嗅觉的形成部位
是在( D )
A.鼻腔
B.嗅神经
C.嗅觉感受器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4.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
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
D.品酒师具有特殊的本领
18.在下列事例后面填上相应的感觉及感觉器官 。
(1)戴着耳机欣赏优美的音乐:__听__觉__、_耳___。 (2)在旅途中欣赏风景:___视__觉_、__眼__。 (3)在酒席上品尝美味的食物:__味__觉__、_舌___。
19.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医生用手背触摸她的
嗅觉和味觉ppt课件

(三)莱特的 振动理论 • 化学物质的 气味是与其 在电磁波元 红外区所固 有的分子振 动频率有关。 各类气味被 认为是由于 这些分子振 动频率不同 所致。
(四)毕特的 轮廓—官能团 理论 • 即分子的形 状、体积和 分子官能团 的属性、位 置。
嗅敏度
通常把人与动物对气味的敏感程度称做嗅敏度 (olfactory acuity)。人的嗅觉十分灵敏。当每毫升 空气含有107分子的丁硫醇时即能引起人的感觉,大约
区域(2.5cm2)称为嗅上
皮。
5
结构特点
每一嗅细胞末端(近鼻腔孔处)有许多手指样的突
起,即纤毛,均处于粘液中。每个嗅细胞有纤毛 1000
条之多,因而使5平方厘米的表面面积实际上增加到
了600平方厘米。这一特点无疑地有助于嗅觉的敏感
性。嗅细胞的近颅腔处是纤细的轴突纤维,并由此与
嗅神经相连。这是有助于嗅觉敏感性的另一因素。
每次吸气时只要有 8个分子便可达到阈值。某些动物
的嗅觉更灵敏,例如狗对醋酸的敏感度比人高1000万 倍。同一种动物对不同气味物质的敏感度也不相同。
10
嗅觉阈值
嗅觉阈值及其测定: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把该物质 与纯空气区分开的最低浓度(在空气中),它的单位 有毫克/m3空气、mg/cm3空气及ppm。 韦伯(Webber)法则也适合于嗅觉:
17
3.经常清洗鼻腔能够保护 鼻子和增加嗅觉灵敏度。 挖鼻孔只能起到清理到鼻 腔前部,鼻腔的中后部需 要用用生理盐水或比生理 盐水稍浓的盐水清洗。可 以采用洗鼻器,也可以采 用难度稍高的鼻子直接吸 水的方式进行清洗。
18
4.经常接触有害气体也是 人们嗅觉下降的主要原因, 减少吸入汽车尾气、装修 产生的甲醛气体,减少暴 露在严重的雾霾天气里。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选 择适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防毒面具等。 5.按摩鼻中隔软骨、鼻根、 迎香穴、印堂穴,用拇指 食指按摩这些位置可以增 加鼻子的血液循环,提高 抵抗力,预防鼻炎、呼吸 道疾病等。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嗅觉和味觉(课件 16张PPT)

鼻
鼻
闻一闻 拿起桌上的白醋 慢慢用鼻呼吸10 次,白醋气味有 什么不同?
经过多次的刺激后,嗅觉会麻木。
嗅觉对味觉有什么影响?
试一试
活动一: ①左边的同学闭上眼睛 ②右边的同学给闭眼的同学吃一片原味薯片 ③让闭眼的同学嗅着番茄味薯片,给他吃原 味薯片 ④睁眼
试一试
活动二: ①左边的同学闭上眼睛并捏紧自己的鼻子 ②右边的同学随机顺序给闭眼的同学吃两 种味道的薯片(也可以一样的味道) ③睁眼
看一看 拿起放大镜观察一 下你的同伴的舌表 面有什么?
舌
味道的感受器
尝一尝 每组品尝面前的四 杯溶液,分别是什 么味道试
右边的同学伸出舌头, 左边的同学把一种溶液 滴在舌头的一个部位。 漱口后,换一种溶液。 小组讨论,填写图片。
舌
酸
苦 酸 甜和咸
嗅嗅觉觉对对味味觉觉有有影影响响吗。?
知识应用
科学研究发现葡萄酒当中有超 过600多种气味,这些气味是 我们通过嗅觉感受到的,可是 对于味道,我们的味觉只能感 觉到它的甜、酸、苦等,会缺 少三四种感受。品酒时,味道 与气味同时存在,气味就会对 味觉产生干扰,为了避免干扰, 为了防止气味在口腔内部进入 鼻腔。 我们可以怎么排除干扰呢?
味觉和嗅觉的小小学问: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味觉和嗅觉的小小学问: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味觉和嗅觉的小小学问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世界的一切秘密。
而幼儿园也是孩子们取得科学知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这里,我们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其中,科学教育必不可少。
而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科学的一部分——味觉和嗅觉。
二、味觉和嗅觉的定义与区别1、味觉的定义味觉是指人或动物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各种食物味道的能力。
舌头上分布着许多小的味蕾,这些味蕾能感受酸、甜、苦、咸、鲜等五种感觉。
2、嗅觉的定义嗅觉是指人或动物通过鼻子里的嗅细胞感知世界各种气味的能力。
鼻子里有许多小的嗅细胞,它们能感知许多不同的气味,并传递给人的大脑。
3、味觉和嗅觉的区别虽然味觉和嗅觉都是感觉器官,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味觉只能感受五种味道,而嗅觉可以感受成千上万种气味。
此外,味觉只能感受口中的味道,而嗅觉可以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三、幼儿园味觉和嗅觉的教育1、味觉和嗅觉的训练幼儿在发展味觉和嗅觉的时候,需要对它们进行训练。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食物和香料来进行训练,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辨别不同食物和气味。
可以在课堂上让幼儿品尝不同味道的食物,或者让他们猜测不同香料的种类,来提高他们的味觉和嗅觉。
2、味觉和嗅觉的教育游戏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更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味觉和嗅觉游戏来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准备多种食物让幼儿品尝,让幼儿通过品尝来猜测是什么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
或者准备多种气味香料,让幼儿嗅闻后猜测它们的名称。
3、培养幼儿的保健意识通过味觉和嗅觉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食品和气味对人体的影响,培养幼儿的保健意识。
比如,让幼儿知道吃太多的甜食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对身体也不好;同时也要让幼儿了解不良气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注意保持空气清新。
四、总结味觉和嗅觉是人体的两种重要感觉器官,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嗅觉与味觉嗅觉和味觉的关系及其影响

嗅觉与味觉嗅觉和味觉的关系及其影响嗅觉与味觉:嗅觉和味觉的关系及其影响嗅觉和味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
在理解嗅觉和味觉之间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定义。
嗅觉是指人们通过鼻子感知和识别气体分子的能力。
我们的鼻子里有许多感受器,它们能够接收到环境中的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让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气味。
味觉则是指我们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和识别化学物质的能力。
我们的味蕾分布在舌头上,并具有不同的感受器,能够分辨出酸、甜、苦、咸和鲜等基本味觉。
当食物或饮料进入口腔时,其中的化学物质会与味蕾发生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味觉感知。
嗅觉和味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交织并共同组成了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感知。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谓的“味道”主要来自于嗅觉系统的贡献。
当我们品尝食物时,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挥发成气体,进入鼻腔,再通过嗅觉系统传递给大脑。
这些气味信号通过与味觉所接收到的口腔信号相结合,形成了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整体感知。
例如,当我们吃一颗苹果时,我们能够同时感知到甜味和具有苹果香气的味道。
这是因为苹果中的化学物质不仅刺激了我们的味蕾,还挥发成气体进入到鼻腔中,让我们同时感受到苹果的香气。
嗅觉和味觉的关系也对我们的食欲和食物选择产生了影响。
嗅觉的参与让我们对食物的感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相比于只有味觉,嗅觉的加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辨别食物的新鲜程度、品种差异和烹饪方法等。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判断食物是否适合食用,避免进食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
此外,嗅觉也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情感体验。
一种食物的气味能够唤起我们与之相关的记忆和情感,让我们对其有所偏好或厌恶。
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自于童年的记忆、文化习俗或个人的喜好等因素,使我们对某些食物有着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然而,嗅觉和味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嗅觉相对来说比较敏感,但味觉对于不同化学物质的感知能力有限。
味觉与嗅觉的作用与机制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等
嗅觉减退:可能是由于感冒、鼻炎等疾病引起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缓解。
嗅觉失灵:可能是由于头部外伤、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嗅觉过敏:可能是由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避免接触过敏原来缓解。
嗅觉幻觉:可能是由于精神疾病等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味觉与嗅觉异常的关联:味觉和嗅觉是相互关联的,嗅觉异常可能导致味觉异常,反之亦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a.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b.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c.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d.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味觉感受有助于调节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
味觉感受有助于识别有毒物质,避免食物中毒。
味觉感受有助于形成对食物的偏好和记忆,影响饮食习惯和健康。
嗅觉的定义:通过鼻子闻到气味的能力
主嗅觉:通过嗅觉感受器感受到的气味
副嗅觉:通过其他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感受到的气味
嗅觉的分类:主嗅觉和副嗅觉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上部,负责检测空气中的气味分子
味细胞将味道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识别不同的味道
信号转导机制:味觉信号通过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传递,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
味觉的识别:大脑皮层对味觉信号进行整合和识别,形成味觉感知
传导通路:味觉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脑干,再传到大脑皮层
味觉是食物摄入的重要感官之一,有助于判断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信号转导机制:嗅觉感受器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反应
什么是味觉和嗅觉?

什么是味觉和嗅觉?味觉和嗅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负责我们对食物和环境的感知。
味觉指的是舌头上的感觉,而嗅觉则是指鼻子上的感觉。
虽然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方式,但它们在感知食物的过程中密切相连,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味道的感知。
一、味觉:舌尖上的享受味觉是指舌头上对食物味道的感知。
舌头上有无数的味蕾,每个味蕾都包含着许多感受味道的细胞。
当我们吃东西时,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会溶解在唾液中,然后被味蕾上的细胞所感知。
我们一般所熟知的五种味道是酸、甜、苦、咸和鲜。
1.酸:酸味来自于许多水果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等,酸味能够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它能增加食物的风味和口感。
2.甜:甜味是人们最喜欢的味道之一,它通过对甜味受体的刺激而诱发,甜味来自于糖类食物和某些水果。
当我们吃到甜食时,甜味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满足的感觉。
3.苦:苦味通常来自于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咖啡因、各种草药等。
与甜味相比,苦味并不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但有时它能增加菜肴的层次感和复杂性。
4.咸:咸味来自于含有钠的食物,如盐、海鲜等。
咸味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5.鲜:鲜味是一种比较难以准确描述的味道,它经常用来形容新鲜食物的味道。
鲜味来自于肉类、鱼类和海鲜中的核苷酸,它给人一种浓厚的食欲和满足感。
二、嗅觉:鼻尖上的感知器嗅觉是指鼻子上对气味的感知。
鼻子内部有许多嗅觉感受器,当我们吸入空气中的气味时,气味分子会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从而引起嗅觉反应。
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数千种不同的气味,这些气味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或者不愉快的感受。
1.气味的分类:气味可以分为花香、果香、香料香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花香来自于各种花朵的芳香物质,如玫瑰的玫香酮;果香来自于水果中的香气物质,如柠檬的柠檬醛等;香料香则来自于各种香料中的复杂化合物,如辣椒中的辣椒酰胺。
2.嗅觉的作用:嗅觉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食物的气味,还可以引起许多情感和回忆。
有些气味能够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欣慰,如咖啡的香气和大地的气息;而有些气味则让我们感到不适和恶心,如腐臭的气味和化学品的味道。
青岛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4、嗅觉和味觉

4、嗅觉和味觉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展示了人体中的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并板书:嗅觉和味觉。
二、探究活动(一)嗅觉和味觉是怎样产生的?1.观察嗅觉和味觉系统的结构。
教师出示嗅细胞、味蕾和味觉细胞的放大图,重点呈现嗅细胞和味蕾。
学生观察交流。
师生总结:嗅觉系统由鼻腔、嗅觉神经以及嗅细胞等组成;味觉系统由舌头、味蕾和味觉细胞等组成。
2.探究嗅觉和味觉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借助视频让学生认识嗅觉和味觉产生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嗅觉和味觉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按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
师生,总结: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被吸人鼻腔,嗅细胞受到气味的刺激,通过嗅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闻到了气味。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
(二)鼻子和舌头受到刺激时,人体会有哪些反应?1.教师出示鼻子和舌头在烟雾、刺激性食物等刺激下人体反应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人体有哪些反应。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鼻子和舌头在烟雾、刺激性食物等刺激下,人体产生咳嗽、流泪或者心跳加速等反应。
2.分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炒菜时盐放多了,加点糖,感觉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展示:当我们停留在具有特殊气味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对此气味就会完全适应而无所感觉;炒菜时盐放多了,加点糖,会减弱舌头对盐的感觉。
3.教师出示更多鼻子和舌头受到刺激的实例,让学生分析人体的反应。
(三)哪些疾病会影响嗅觉和味觉?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嗅觉和味觉的疾病有哪些。
学生交流讨论。
师生总结:感冒是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常见疾病。
2.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的注意事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验探究。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只品尝苹果,味觉是苹果的味道;在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
合产生苹果和柠檬的混合味道。
味觉与嗅觉认识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原理

味觉与嗅觉认识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原理味觉与嗅觉:认识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原理人类的感官系统非常复杂,其中味觉和嗅觉是我们感知世界中食物味道和气味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味觉和嗅觉的感知原理,包括它们的机制、神经信号传递以及相互作用。
一、味觉的感知原理1. 味蕾的作用味觉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味蕾,味蕾分布在我们舌头的表面,包含了许多微小的感受器。
每个味蕾都含有味觉细胞,这些细胞能够感知五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和鲜。
2. 味觉细胞的感受机制当我们食用食物时,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会与味觉细胞接触。
这些化学物质在与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味觉细胞释放神经递质。
3. 神经信号传递味觉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会激活与味觉细胞连接的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会将信号传递到我们的大脑。
在大脑中,味觉信息会被进一步处理和解码,最终形成我们所感知的味道。
二、嗅觉的感知原理1. 嗅觉受体的作用嗅觉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嗅觉受体细胞,它们分布在我们鼻腔的黏膜上。
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具有特定的嗅觉受体,这些受体能够感知各种气味物质。
2. 气味感知的机制当我们吸入气味分子时,它们会与嗅觉受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这种结合会触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并导致嗅觉受体细胞释放神经递质。
3. 神经信号传递嗅觉受体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会激活与其连接的嗅觉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会将信号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嗅觉中枢。
在大脑中,嗅觉信息会被进一步加工和解码,最终形成我们所感知的气味。
三、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味觉和嗅觉在感知食物味道和气味时相互作用,它们起着协同的作用。
事实上,嗅觉对于我们感知食物的味道起着关键的作用。
1. 嗅觉的贡献当我们吃东西时,口腔中的食物气味分子会通过后鼻腔进入我们的鼻腔。
这些气味分子会激活嗅觉受体细胞,并与味觉细胞传递的信号相互作用,增强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感知。
2. 味觉和嗅觉的交互作用味觉和嗅觉系统之间的神经递质信号传递会相互影响,从而增强或减弱我们对味道和气味的感知。
味觉与嗅觉知识点总结

味觉与嗅觉知识点总结1. 味觉的基本知识味觉是我们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它主要通过口腔中的味蕾来实现。
味蕾是一种特殊的感觉细胞,它分布在舌头表面、口腔内侧和咽喉等部位,可以感知五种基本味道,分别是甜、酸、苦、咸和鲜味。
每一种味道都对应着不同的感觉受体,它们通过化学物质与味蕾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让我们感知到不同的味道。
甜味是由糖分子刺激味蕾的甜受体而产生的感觉,这种味道常常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是人类对能量来源的一种天生偏好。
酸味则是由酸性物质刺激味蕾的酸受体产生的感觉,这种味道通常让人感到清新和刺激。
苦味是由苦味物质刺激味蕾的苦受体而产生的感觉,这种味道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不愉快的,但也是一些植物中的毒素所具有的特征。
咸味则是由盐分子刺激味蕾的咸受体而产生的感觉,它让人感到口渴并刺激食欲。
至于鲜味,它是一种不太容易用语言描述的味道,但它通常与新鲜的食材以及肉类或海鲜等食物的特有香味相关联。
除了这五种基本味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味道感知,例如辣味、涩味、麻味等。
2. 嗅觉的基本知识嗅觉是我们感知气味的能力,它通过鼻腔中的嗅毛和嗅黏膜来实现。
人类的鼻腔中有数以亿计的嗅毛,每根嗅毛上都有专门的受体来感知不同的气味分子。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时,它们会与嗅毛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嗅觉中枢,让我们能够感知和辨别不同的气味。
嗅觉对于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它可以让我们感知食物的香味、环境中的气味,甚至是亲人和朋友的体味。
嗅觉也对食欲、情绪、社交和性吸引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让我们感到愉悦、放松、警惕或是兴奋。
3. 味觉与嗅觉的相互作用味觉和嗅觉在感知食物味道时常常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食物的体验和对食物的喜好。
事实上,很多人误以为口腔中的味蕾才是感知食物味道的唯一途径,但实际上,嗅觉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咀嚼食物时,食物中的气味分子会被口腔中的温热气流带到鼻腔,然后触发嗅觉受体产生气味感知。
嗅觉感受器与味觉感受器

嗅觉
• 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嗅神经系统和鼻三 叉神经系统参与。 • 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 • 嗅觉是一种远感。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 近感。
•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部,叫做嗅粘膜, 这里的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 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 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 它们所处的位置不是呼吸气体流通的通路, 而是为鼻甲的隆起掩护着。
•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 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最密集。 •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 的前部对甜味 比较敏感,舌靠腮的两侧对 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 感。
• 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 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 • 在鼻腔上鼻道内有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 细胞,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
• 嗅细胞的粘膜表面带有纤毛,可以觉器官化 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 •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 由神经末梢。婴儿有10000 个味蕾,成人 几千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对呈味物质的敏感性也降低。
小学科学14《嗅觉和味觉》教案

小学科学14《嗅觉和味觉》教案嗅觉和味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两种感觉。
嗅觉让我们能够感知到不同的气味,而味觉让我们能够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这两种感觉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小学科学14《嗅觉和味觉》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嗅觉和味觉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种感觉的奥秘。
教学目标:1. 了解嗅觉和味觉的基本原理;2. 能够描述嗅觉和味觉的区别和作用;3.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有关嗅觉和味觉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嗅觉和味觉;2. 嗅觉和味觉的区别;3. 嗅觉和味觉的作用;4. 嗅觉和味觉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用一个小游戏来导入课题,让学生猜猜教师给出的不同气味是什么,如香蕉、橙子、花朵等。
通过这个游戏,引起学生对嗅觉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嗅觉的原理:我们通过鼻子中的嗅觉细胞感知不同的气味,然后传递给大脑进行解读。
2. 味觉的原理:我们的味蕾能够感知不同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解读。
3. 嗅觉和味觉的区别:嗅觉是感知气味,味觉是感知食物的味道。
嗅觉能够通过鼻子感知气味的距离较远,而味觉需要接触到食物才能感知。
4. 嗅觉和味觉的作用:嗅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的新鲜程度,警示我们有害气体的存在,味觉则让我们能够享受食物的美味。
三、实验活动(50分钟)1. 实验一:嗅觉实验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些有明显气味的物品,如香皂、咖啡豆、洋葱等。
学生们将物品放在不透明袋子里,通过闻别的方式来猜猜里面是什么物品,并写下自己的猜测。
最后,组员们一起交流并验证猜测结果。
2. 实验二:味觉实验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如盐、糖、苦瓜等。
学生通过品尝这些食物,观察它们在口腔中的不同味道,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然后,学生们讨论这些食物的味道是如何产生的。
3. 实验三: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因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不同的食物和香水,观察这些物品对嗅觉和味觉的影响。
第3课时嗅觉与味觉

鉴别食品的味道
食品处在20℃--45℃之间鉴别 食品处在20℃--45℃之间鉴别,避免温度的 20℃--45℃之间鉴别, 变化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 变化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 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 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 到强的顺序,最后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 到强的顺序,最后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 在进行大量食品样品鉴别时, 在进行大量食品样品鉴别时,中间必须休息 每鉴别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每鉴别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课堂练习
鼻腔顶壁 ,叫做嗅黏膜 ,它 ∮嗅觉感受器位于
只能接触到经过鼻腔顶壁的回旋式 气流。如果感 气流。 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 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 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 减弱
感受器 ,这叫做 。 的适应
课堂练习
它存在于舌上。 ∮味觉感受器叫做 味蕾 ,它存在于舌上。感受甜 味的部位主要是 舌尖 ,感受咸味的部位主要 是
总口中学 莫圣礼
自学探究一
阅读课本P ~ 页有关“鼻与嗅觉”的段落, 阅读课本 85~86页有关“鼻与嗅觉”的段落,并 且观察课本P 页图12—13。思考以下问题。 且观察课本 86页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嗅觉? 什么是嗅觉? 什么是嗅觉 2.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那里?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那里?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那里 3.为什么人们在仔细辨别气味时,要做短促 为什么人们在仔细辨别气味时, 为什么人们在仔细辨别气味时 频繁的吸气动作? 频繁的吸气动作? 4.嗅觉的产生过程? 嗅觉的产生过程? 嗅觉的产生过程 5.若长时间的嗅一种气味,是否感到它还是 若长时间的嗅一种气味, 若长时间的嗅一种气味 那么浓烈的气味?为什么? 那么浓烈的气味?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舌的表面 观察舌的表面 学生活动
第一章味觉和嗅觉

二、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味觉影响的确切关系现在并未完全搞清楚,但是,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是确确实实地存在,因为舌部受热或 受冷时可以改变进人大脑的感觉信息。 长期以来,人们就温度对味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证实 了 温 度 对 味 觉 影 响 的 存 在 。 早 在 1758 年 , 拉 奇 曼 斯 (Luchtmans)将舌分别浸人0℃阈及40—41℃的糖水中, 不能辨别出糖的甜味差异。1920年,科莫诺(Komuro)报 道了将200—500ml的蔗糖溶液5分钟内喷于舌部,温度 分别控制在10℃、20℃、30℃及40℃,发现味觉阈值因 温度不同而不同,10℃,12.30克/升;20℃,6.67克/ 升;30℃,5.66克/升;40℃,5.33克/升。1973年,莫斯 克威兹用5个浓度的葡萄糖分别在25℃、30℃、35℃、 40℃和45℃下进行味觉评定,发现了味强度计算公式中 n不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甜度值在37℃左右。
1965年 埃瑞克逊等从神经生理学和和心理学的 1965年,埃瑞克逊等从神经生理学和和心理学的 观点出发提出了与上述理论不同的观点。 观点出发提出了与上述理论不同的观点。埃瑞克 逊对用描术视觉中三原色那样去假定味觉仅有四 种基本味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使用某种溶液刺 种基本味的观点提出质疑, 激整个舌面, 激整个舌面,并通过对解剖的个体神经元进行记 录,报道了许多所谓的个体神经元对多种味呈现 敏感性。有些神经元对糖和盐呈现反应, 敏感性。有些神经元对糖和盐呈现反应,有些对 苦味物质起反应, 苦味物质起反应,另有一些对四种基本味觉的刺 激物均有反应。 激物均有反应。
三、味觉强度
早期关于味觉强度的研究使用所谓“等强度比较”法。 1923年,麦杰登生(Magidson)等人报道了糖精和蔗糖的 甜度比较(图1一4)。 从图1一4可以导出一个重要的数学方程式: log(糖精浓度)=logk+l.7log(蔗糖浓度) 或 (糖精浓度)= k (蔗糖浓度)1.7 这表明了增大某一单位甜度值需要增大蔗糖的浓度比糖 精的要大。
人类的味觉与嗅觉

人类的味觉与嗅觉味觉和嗅觉是人类重要的感官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品尝和感受食物的能力。
通过味觉和嗅觉,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饮食需求,还能带来愉悦的感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类的味觉和嗅觉的特点、功能以及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一、味觉的特点与功能味觉是人类感受食物味道的能力,主要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来实现。
味蕾可以感受五种基本味道,即甜、酸、苦、咸和鲜。
每种味觉都由不同的味蕾分布而成,它们与大脑中的味觉中枢相连,从而将其转化为我们能够感知的味道。
味觉的功能不仅仅是识别食物的味道,它还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例如,苦味通常是人们对有毒物质的一种感知,而甜味则是我们对糖类食物的识别。
同时,味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食物的喜好和选择。
二、嗅觉的特点与功能与味觉相比,嗅觉在感知食物的味道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我们的鼻腔中有许多感知气味的嗅觉感受器,它们可以感受到食物释放出的各种气味分子。
这些气味分子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嗅觉中枢,从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食物的香味。
嗅觉的特点在于其敏感性和警觉性。
我们的嗅觉可以感知到非常微弱的气味,并且对于某些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会产生警觉反应。
例如,当我们闻到烧焦的气味时,会立刻联想到危险,从而迅速做出反应。
嗅觉对于我们的食欲和食物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食物的香味可以诱发我们的胃口,使我们更有食欲。
同时,嗅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不同的食材和调料,从而使我们能够品尝到多样的风味。
三、味觉与嗅觉的协同作用味觉和嗅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感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互动。
事实上,味觉的绝大部分感知实际上是由嗅觉来完成的。
当我们品尝食物时,食物中的香味分子会通过咽喉进入鼻腔,然后由嗅觉感知器感知并传递给大脑,从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这种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更丰富地体验食物的味道。
如果我们的嗅觉受到限制,如感冒或鼻塞,那么我们的味觉也会受到影响,食物的味道会变得尝不出来或减弱。
第二章味觉与嗅觉

脑通过神经传输可以接受大量杂乱的信息,进入大脑的信 息中包含有味觉品质的信号,大脑复制信息并寻找不同神 经元的信号,这样就决定了交叉神经元的刺激形式,交叉 神经纤维或交叉神经单元的形式决定了味的品质,交叉神 经元是通过将刺激信号转变成味觉品质的信号而确定味。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1960年,斯蒂文斯提出嗅觉与味觉一样,也遵循下列关系 式:
I=K[浓度]n 或logI =nlogC+logK
I为气味浓度,K,n对某气味物质而言为一常数。下表列 出了一些物质的幂值。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八节:影响嗅觉的因素
一、流速 以阵阵有间隔的方式给鼻腔提供气流,速度越快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二、目前关于对气味产生的理论解释
(一)阿莫的立体化学理论 1952年,阿莫(Amoore)提出,他认为: 所谓的感觉都以有限的基本气味的组合,每一种基本
气味都与神经感受体位置上的“键孔”相对应,该“键孔 ”内部的大小和电亲和性应该与基本气味的分子形态互补 。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应当注意的是,阀值和味觉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阀值代 表了某物质开始感觉强度的零总值,即刚开始产生味觉强度时的 物质浓度。在阀值点,各物质的浓度有差异,但味觉强度是相等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四节:影响味觉的因素
一、溶剂 溶剂作为味觉的载体,它的某些特性,尤其是粘度对味觉
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二、温度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二、末端感觉神经系统 用于收集和传送化学神经信息。该系统位于四种不同的头部
神经节内。这四种神经节为:三叉神经节、面部膝状神经节、 颞骨岩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
第四节味觉与嗅觉

• 嗅覺的產生很快,適應的也快 •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感覺疲勞 的具體形容
1. 嗅覺訊息還有直接前往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通路 2. 邊緣系統:負責情緒、記憶及行為的腦區 3. 嗅覺也具有引發情緒及記憶的作用
進階知識
• 鮭魚洄溯到初生地: 1) 靠認知位置(太陽、星象) 2) 辨識費洛蒙 3) 河川特殊氣味 4) 羅盤與時間(生物時鐘)的觀念
• 嗅覺黏膜上擁有數百萬個嗅細胞,其上有特 定的受體,能夠與氣味分子結合,引起嗅細 胞去極化並釋出傳遞物質,引起嗅覺
1. 單一種氣味分子可以活化不只一種嗅覺受體 2. 任何一種嗅覺都是由不同數量及組合的嗅細 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活化或抑制後,將訊息 傳入大腦皮層的嗅覺區以引起嗅覺
嗅覺
1. 是所有感覺系統當中不需經過視丘的轉接, 就可以直接投射至大腦的感覺系統 2. 嗅黏膜內的受器直接和外界環境接觸,較 易受傷,故人的嗅覺靈敏度常會隨年齡增 加而減弱
味覺與味覺器官 1. 味覺:具有避免有毒物質及尋找營養物質等 功能 2. 人類的味覺受器 1) 稱為味蕾 2) 主要分布於舌頭的表面
1. 舌頭表面向外突出形成特化的乳突 (papillae) 2. 味蕾即位於這些乳突中
味蕾
1. 組成:味細胞、支持細胞和味孔 2. 可感受不同的味道
圖10-27 人體的味覺受器及舌頭上 的味覺分布:A.味蕾具有50至150 個味細胞,分布在舌的乳突中;
味細胞
1. 根據其對特定化學刺激的敏感度 2. 可分為甜、酸、苦、鹹、甘(鮮)等類型
圖10-27 人體的味覺受器及舌 頭上的味覺分布:B.利用分子 技術,舌頭上存在五種味覺, 這五種味覺在大部分舌頭都能 表現,有別於以往的舌頭味覺 圖譜。
味觉与嗅觉

• 01 味觉
食物
刺 激
味蕾(感受器)
信 息
神经
传 导
味蕾对液态物质 的刺激特别敏感。
儿童的味蕾比成 人的 多,老年人 的味蕾逐渐 萎缩。
味觉中枢 形成 (大脑皮层)味觉
• 01 味觉
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
众多不同的味道都是由 这四种基本味觉以不同 比例组合形成的。
• 01 味觉 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度不同
3.4 味觉与嗅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 00
• 00
味觉的功能不仅是辨别不同的味道,而且与机 体对营养物摄取的调节有关。嗅觉与味觉配合, 可以增强对佳肴美味的感觉。
01STEP
味觉
• 01 味觉
有味物质溶解在唾液中,与舌黏膜上称为 味蕾的味 觉感受器接触,引发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味 觉中枢,经分析综合而产生味觉。
嗅毛 嗅觉感受器分布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
• 02 嗅觉
大脑 嗅觉神 经末梢
鼻腔
嗅神经 嗅细胞
嗅上皮中有嗅觉的感受细胞,其顶端有几条短纤毛, 称为嗅纤毛或嗅毛,插在嗅上皮表面的薄层粘液中。
• 02 嗅觉
气味物质 溶解于
分子或挥 发性物质
黏液
嗅上皮
刺激
嗅纤毛
产生 嗅觉
大脑皮层 感觉中枢
嗅神经
• 02 嗅觉
由于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分子难以到达嗅上皮,嗅觉便迟钝。
由于嗅上皮位于鼻腔 上端,平静呼吸时气 流不易到达,所以嗅 一些不太明显的气味 时,要用力吸气,使 气流到达嗅上皮。
• 02 嗅觉
嗅觉可以帮助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而增进食欲; 帮助我们嗅到变质食物中的酸味和臭味等,防止食物中毒; 还可通过闻到焦味等,引起对火灾的警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拉长的味蕾细胞组合在一起,一端构成味 凹陷的平面 ( 味微孔内平面 ) ,并通过微孔与 口腔唾液接触。味蕾细胞既可以呈微绒毛状, 也可以呈拉长球状出现于味微孔内。味蕾与 自由神经末端不同,前者并不在整个口腔内 分布,而是分布在舌的背部、软腭、咽部、 会厌,喉以及食管上1/3部位;味蕾在舌表面的 突起部位称为乳突;在舌前2/3部位的味蕾集中 分布在小真菌状的表面;舌侧部的味蕾集中 于叶状和垒状的乳突内;舌后部分布的化学 感觉复合物含有大量的味蕾并伴有特定的分 泌腺体。
表1-1 不同化学物质的阈值(摩尔/升) 甜味剂 酸味剂 咸味剂 苦味剂
蔗糖0.01 葡萄糖0.08
糖精钠0.00023
盐酸0.0009 硝酸0.0011
硫酸0.0010 甲酸0.0018 丁酸0.0020 草酸0.0032 乳酸0.0016 马来酸0.0016 酒石酸0.0012
氯化锂0.025 氯化铵0.00 4
口腔内提供化学受体的末梢感觉神经系统位于四 种不同的头部神经节内。这四种神经节为 :三叉神 经节、面部膝状神经节、颞骨岩部神经节和迷走 神经节。三叉神经节含有提供口腔所有部位的自 由神经末端的感觉神经,另三个神经节支配着味 蕾。真菌状乳突上以及前软腭上的味蕾受位于面 部膝状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支配 ;处于叶状乳突上、 垒状乳突上,后软腭、扁桃体上及咽门上的味蕾 受舌咽神经的颞骨岩部神经节上的细胞支配 ; 在会 厌上、喉部及食管上 1/3 以上的味蕾受迷走神经节 上的神经支配。生理学和生理物理学对这些不同 神经和神经节的功能性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神经 节上的化学感觉系统,对化学物质不同的化学性 能方面有选择性地反应。
1974年,以卡尔.帕夫曼(Carl Pfaffmann) 为首 的研究小组提出了味觉通道理论,他们认为: 人存在一套四种味觉通道与四种基本味相对 应,无论分子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构型,分子 都以不同的强度刺激一种、两种、三种或所 有四种通道。占主导地位的或具最强刺激作 用的刺激决定决定味觉品质,也就是某种具 体的味。所有其它的各种味觉都起源于基本 味的结合。一些对不同味物质敏感性的电生 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该理论。
第三节 味觉的敏感性及味觉强度
阈值(threshold value)也有人称槛限值,一般 包括味和嗅觉两个方面。味觉阈值是指在一定条 件被味觉系统所感受到的某刺激物的最低浓度值。 单位可由重量百分数、摩尔浓度以及ppm等来表 示。 一、味觉的阈值 味觉的阈值涉及一个很宽的化学浓度范围。有些 苦味物质的阈值低于 0.1% ,而另一些化学物质, 例如甜味的蔗糖则有较高的阈值,浓度 0.5—1.0 %。一般来讲,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呈现最高的阀 值,苦味物质表现出最低的阈值。
1965年,埃瑞克逊等从神经生理学和和心理 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与上述理论不同的观点。 埃瑞克逊对用描术视觉中三原色那样去假定 味觉仅有四种基本味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 使用某种溶液刺激整个舌面,并通过对解剖 的个体神经元进行记录,报道了许多所谓的 个体神经元对多种味呈现敏感性。有些神经 元对糖和盐呈现反应,有些对苦味物质起反 应,另有一些对四种基本味觉的刺激物均有 反应。
前
本课程的概念
言
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味觉与嗅觉
人类对自然界的感觉可以分为视觉、听觉、触觉、 味觉和嗅觉。味觉和嗅觉属于化学感觉的范畴20 世纪50年代以前,学术界往往将味觉和嗅觉混为 一谈,有时还将味和香味错误地划分为一类。现 在,由于生理学和生物学广泛研究的结果,使我 们认识了味觉和嗅觉在解剖学、生理学以及心理 学上的差异,因此,我们不再将两种感觉混在一 起。需要指出的是香味的产生主要是由鼻腔的嗅 觉器官所引起的,而味则主要由位于口腔内的味 觉器 (主要分布在舌部)所产生的。在烟草等的感 官评价时 , 香味和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易忽 视的嗅觉在产品评定中占主导地位。
第一节 味觉系统的组成
味觉系统可以认为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一是用于转导化学信号的受体元素;二 是用于收集和传送化学神经信息的末 端感觉神经系统;三是用于分析传导过 来的感觉神经信息的一种复杂的中枢 神经系统。
转导化学信号的受体,存在有两种基本 形态,既:自由神经末端和味蕾。所谓 “自由神经末端”是指可以在光学显微 镜下区分出来,并且不具有辨别受体或 囊状物包着的神经末端。这些自由神经 末端在整个口腔均有分布,对各种化合 物的作用都有影响。味蕾是一种受体神 经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由神经纤维 和以一种相当复杂的方式结合起来,且 由20-50个细胞所构成的有机体两部分组
帕夫曼的观点也称信息通道理论 ;它的实 质是认为人确实存在有基本味,甜、酸、 咸、苦代表了原始味产生的基本过程, 这些基本过程发生于味信息的感觉编码 中。我们感觉到的味品质信息直接与味 觉系统所具有的有限的味信息通道相对 应。
1965年,埃瑞克逊等从神经生理学和和心理 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与上述理论不同的观点。 埃瑞克逊对用描术视觉中三原色那样去假定 味觉仅有四种基本味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 使用某种溶液刺激整个舌面,并通过对解剖 的个体神经元进行记录,报道了许多所谓的 个体神经元对多种味呈现敏感性。有些神经 元对糖和盐呈现反应,有些对苦味物质起反 应,另有一些对四种基本味觉的刺激物均有 反应。
第二节 味觉产生的机理
产生味觉的化学物质 (也称刺激物)刺激受体元素 (味蕾及自由神经末端 ),由末端感觉神经系统转 导致中枢感觉神经系统。传大脑的信息经分析辨 别便产生味的概念,这可以认为是味觉产生的基 本机理或基本过程。统计数据表明:数以千计的 不同化学成分都可以产生味觉,然而我们通常所 感觉到的仅为有限的几种味觉,既酸、甜、苦、 咸。那么,味觉究竟怎样产生(由化学信息转变 为感觉信息)的呢?这个问题目前尚未定论,主 要趋向两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