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重难点教学创新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粽子)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

(板书课题:10、端午粽)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

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

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1)象形字识字。

“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

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

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端午粽》的优秀教案(精选

《端午粽》的优秀教案(精选

《端午粽》的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端午粽》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及文化背景介绍。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段,重点讨论端午节的由来、粽子的制作及其在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掌握粽子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端午节文化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粽子实物、教学挂图。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粽子制作实践:分组进行粽子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端午节的文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课题:《端午粽》2. 生字词:写在课题下方,用不同颜色标注。

3. 课文结构:用简洁的图示表示课文的段落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端午节小报制作。

答案要求:包括端午节由来、粽子的制作方法、民间习俗等内容,图文并茂。

2. 作业题目:课文填空。

答案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应的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文化知识,如赛龙舟、佩香囊等习俗,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学习和句子解析2. 粽子制作实践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学习和句子解析1. 选择重点生字词: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挑选出需要重点学习的生字词,如“端、午、粽、艾、蒲”等。

《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粽》教学设计《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表演法: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端午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引出课题:《端午粽》。

2.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端、粽、总、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字的读音。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第一自然段写端午节到了,外婆包了许多粽子;第二自然段写外婆包的粽子的样子和种类;第三自然段写外婆把粽子分给邻居们吃;第四自然段写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

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端午节到了,外婆做了什么?理解“总会”的意思,体会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类?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粽子的样子,理解“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说外婆包的粽子的种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第【1】篇〗主题来源: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活动准备: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2、: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过程: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一、开始部分1、打招呼2、手指游戏——《手指歌》二、基础部分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

《端午粽》教案范文(精选5篇)

《端午粽》教案范文(精选5篇)

《端午粽》教案范文(精选5篇)《端午粽》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

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
在讲授生字词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形近字容易混淆,比如“粽”和“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通过比较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区分记忆。同时,对于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我采用了图片和实物展示,这样的直观教学手段确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粽子制作的演示都很成功。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够细心,导致粽子制作并不完美。这一点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基本概念、文化意义和习俗。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端午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端午粽》这篇课文。我发现,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对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地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端午节的基本概念。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端午节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端午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传承文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和情景模拟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端午粽》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语言感知与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把握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讨论、表达等活动,提升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感受课文语言美和传统节日的氛围美;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端午粽》的优秀优质教案(精选

《端午粽》的优秀优质教案(精选

《端午粽》的优秀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端午粽》一课。

本节课通过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特色食品粽子,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掌握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学会描述粽子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节日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描述粽子制作过程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主要内容:端午节:历史背景、习俗粽子:制作方法、特点描述方法:生动形象、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端午粽》为主题,写一篇介绍端午节和粽子的短文。

2. 答案示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重午节。

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其制作方法如下:准备好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

将粽叶洗净,放入热水中浸泡,使其变软。

接着,将糯米洗净,泡水一小时。

红枣洗净备用。

然后,开始包粽子。

取一片粽叶,折叠成漏斗状,放入适量糯米和红枣,再覆盖一层糯米。

将粽叶包裹严实,用线绳捆绑紧实。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端午节儿歌)2、(粽子、龙舟、香囊等)3、实物:粽子、香囊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给挂图选字活动。

(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请小朋友选字贴在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三、看视频,学儿歌。

(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师:教读《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

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创新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1.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米”和“真”字。

2.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

4.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

难点:学习读好长句子,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9篇)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

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端午粽》教案【优秀10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10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端午粽》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谁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粽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端午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端、粽"等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午”、“豆"、“节”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午"、“豆”、“节"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一、猜传统节日,导入新课1.做个小游戏:看美食,猜节日。

出示课件:小小汤圆,圆又圆——元宵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节了!反过来考考你们,端午节吃什么(粽子)它有个好听的名字端午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2.出示课件,齐读课题:端午粽。

认识新偏旁:立字旁,米字旁。

提问:“粽”为什么是米字旁?3.看老师书写课题立做偏旁横变提,“午"是生字,伸出小手一块儿写,米字旁,捺变点,空出位置写右边。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创设“节日与美食”的情境,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而且在语境中学习了生字“午”,认识本课两个新偏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出示试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就多读几遍。

2.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生字,相机正音出示本课中的会认字(带拼音),认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

开火车读。

出示课件:抢粽子巩固识字。

4.学写生字“豆”。

(1)你知道哪些豆老师也带来几种豆,认识吗出示课件:蚕豆红豆毛豆豇豆(2)出示课件:小豆子大变身,变成了什么“豆"字(3)读儿歌,记住“豆”。

出示课件: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

出示课件,学生熟悉“豆"的笔顺。

(5)师边说儿歌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读好书、写好字是第一学段的主要任务,本课三个生字“午"豆”“节"有一个共同的笔画“长横”,寻找汉字书写的规律,从而习得写好字的要领,贯彻落实课标的写字要求。

端午粽教案(精选5篇

端午粽教案(精选5篇

端午粽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端午粽》,主要围绕端午节的粽子文化进行讲解。

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生词和短语,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和短语,掌握课文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挂图、生词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词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粽2. 内容:课文结构生词和短语作者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端午节粽子的图画。

用自己的话描述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

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学习生词和短语,掌握课文的结构”。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端午粽 教学设计

端午粽 教学设计

端午粽教学设计《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生能够认读“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 13 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等 7 个生字。

3. 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读“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 13 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等 7 个生字。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端午节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场景和人物。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3.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课文——《端午粽》。

(二)讲授新课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 教师提问:课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3. 教师引导: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广泛流传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改革政治,联合齐国对抗秦国。

但是他的主张遭到了楚国贵族的反对,最终被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

公元前 278 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交加,投汨罗江自尽。

楚国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

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4. 教师提问:课文中提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那么粽子是怎么做的呢?(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端午粽》教案【最新6篇】-最新

《端午粽》教案【最新6篇】-最新

《端午粽》教案【最新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为您带来了6篇《《端午粽》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语文端午粽教案篇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教学目标:1、认识“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

2、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端午粽》教学设计(优秀4篇)

《端午粽》教学设计(优秀4篇)

《端午粽》教学设计(优秀4篇)《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一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认识生字卡片。

2、听写生词。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三、课文拓展,指导书写1、总结交流。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呢?(2)课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拓展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课文内容相对照,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3、指导生字“真、分、豆”书写。

(1)课件演示“真、分、豆”笔顺。

(2)认读3个生字。

(3)观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布置作业。

把在本课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词语库里。

课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板书设计材料:青青的箬竹,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10、端午粽味道:清香,又黏又甜花样:多意义:纪念屈原《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二一、童谣导入,说“已知”1、师生板书“节”字。

复习已学过的三首传统节日童谣:《春节童谣》《元宵童谣》《清明童谣》。

2、学习“端午”。

清明之后的传统节日便是“端午”(教师板书)了。

你能给“端”字组词吗?教师相机引导:“端正、端坐”表示“身正,不歪”;“端碗、端茶”表示“用手很平正地拿着”;引申义“笔端、开端”,指“东西的一头”。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端午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叶、真”3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的意思,积累表达。

3、正确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4、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

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会写“午、叶、真"3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导入:《看美食猜节日》。

出示月饼、汤圆、饺子等传统节日的美食图片,让学生分别猜一猜对应的节日。

出示端午节传统习俗图片,引导学生猜出端午节,并通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习俗引出课题《端午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识“端”、“粽"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课前,老师想邀请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看美食猜节日》。

准备好了吗?请大家猜一猜,这些美食对应的是什么节日?师:看来大家对中国传统节日非常了解呀,请看(出示赛龙舟等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节日?在这个节日我们会吃什么呢?(粽子)师:没错,粽子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端午粽。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

请你跟着老师一起读课题。

板书课题《端午粽》。

师:端和粽字是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宝宝,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呢?端字的偏旁是立字旁,立字旁就像一个人笔直站立的样子。

为什么粽字是米字旁呢?(粽子是用糯米做的)米字旁的字一般和米、粮食有关,比如:粮、糕、粉……(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一读、圈一圈、标一标。

2、检查自读情况。

3、汇报生字,出示生字词组。

端午节粽子总会糯米中间十分红豆鲜肉带回知道据说纪念①小老师读,教师相机纠正难读字音;②通过开火车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练习读;③去拼音读。

4、识字容易认错的字。

2023最新-《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5篇《《端午粽》的优秀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端午粽》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容。

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以及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兴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精神,那么有精神的小朋友肯定也很聪明。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聪明的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

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

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

”预设:粽子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将谜底揭晓了。

说到粽子,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二、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吃外婆做的粽子,尤其是外婆做的粽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端午粽》,看看稳重的小朋友喜欢吃的粽子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10、端午粽(引导小朋友一起板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要求:读出声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复习生字。

师范读。

“想想文中围绕端午粽写了哪些内容?”三、再读课文,探讨研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端午粽教案优秀6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6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端午粽教案优秀6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有力支撑,确保教学顺利进行,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粽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粽教案《端午粽》教案(优秀13篇)

端午粽教案《端午粽》教案(优秀13篇)

端午粽教案《端午粽》教案(优秀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页是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13篇《端午粽》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粽》的优秀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粽子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咸鸭蛋,喷喷香,龙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师为幼儿设置区角游戏环节: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教师配合图片和动画给幼儿讲解介绍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1)挂艾叶: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2)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较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根据史书的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4)佩香包: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5)五彩绳:花绳既是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

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

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

端午粽 教学设计

端午粽 教学设计

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端、粽”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节”等 7 个字。

3、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字。

2、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粽子实物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粽子实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粽子)2、引导: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吃粽子呢?(端午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端午粽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认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例如,展示“端”字的甲骨文,让学生观察字形,理解“端”有“正、直”的意思,进而理解“端午”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出示“粽”字的图片,让学生明白“粽”是用糯米等包裹在粽叶里做成的食品。

3、学习立字旁和米字旁。

出示“立”字和“立字旁”,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立字旁的写法变化。

同样的方法学习米字旁。

4、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如开火车读、小组读、游戏识字等。

(四)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2)引导学生理解“一到”的意思,并用“一到……就……”造句。

(3)指导朗读,读出对端午节的期待之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 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PPT 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 (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 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PPT 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 样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A.从外往里 B.从里往外)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0.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PPT)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作业布置: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和爸爸妈妈去超市或市场买不同味道的粽子 观察样子并品尝。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PPT 多媒体课件播放课件或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课件或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师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 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 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PPT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 的枣。 有一颗 红红的枣,枣的外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最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师小结: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 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PPT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 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 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4.配乐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5.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6.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PPT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PPT 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PPT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8.PPT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9.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PPT 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 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6)PPT 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让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西瓜 如 A: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 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 B: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 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 (7)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PPT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 ________枣。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 的”“白的”“红的”? ③PPT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 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师小结:这样 AAB 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 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PPT 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 俗?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PPT 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 香甜美味的粽子。 2.PPT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10、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认识 3 个偏旁“立”“米”“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 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