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对前五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加强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的掌握。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五个单元的学习后,对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仍有待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法运算,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熟练认识人民币,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其运用。

3.掌握长度单位,能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换算。

4.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能分辨各种角。

5.熟悉简单几何图形,了解其特征,能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6.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迅速准确计算。

2.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

3.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练习题、测试卷。

3.人民币实物、长度单位模型、简单几何图形模型。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回顾前五个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运算、人民币的认识、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逐一回顾和总结这些知识点。

3.操练(15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操作、实践、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2.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学素材。

2.学生活动材料。

3.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几何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图表等。

在呈现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期末复习(二)-人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期末复习(二)-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复习(二)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认识厘米和米,掌握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2、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学会画线段(限整厘米)3、结合生活实际估测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角的特征,并能判断角,画角5、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并会用三角尺正确判断,会画直角6、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重、难点重点:1,2,4,5难点:3,5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4.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5.正方形有( )个顶点,( )个角, ( )条边。

6.从( )个点起,用( )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 )。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关系,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 )。

(1)有多少棵 ? 8. 直接写得数(1)9×4= 5×5= 7×6= 2×8= (2)35+40= 63-60= 6+9= 56-8= (3)3×8+8=9×1+8=82-7-30=6×8-8=9. 动物乐园。

(2) 有多少朵?(3)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提出来并解答。

导学一 : 长度单位知识点讲解1例 1. (考点1:厘米和米的认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座桥长约80()(2)一支铅笔长约12()例 2. (考点2:测量和画线段的方法)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教材2~4页重点:认识厘米和米,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直观表象。

知识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这样才能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

知识点二: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运用)1.在尺子上表示长度的起点的是刻度0。

2.同一把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

3.“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4.“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5.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子的刻度0,而是对着其他刻度,那么用物体两端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三:认识米及米与厘米的关系(掌握)1.米尺是用“米”作单位的测量工具。

2.“米”是国际制的基本长度单位,可以用“m”表示。

3.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4.“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5.知识巧记:长度单位很简单,米和厘米最常见。

之间进率是100,灵活应用是关键。

线段教材5~6页重点: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难点: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

知识点一:线段的特征及测量(掌握)1.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2.线段与长短、粗细等因素无关。

3.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因此可以量出长度。

4.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尺子的刻度0与线段的一端对齐,线段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知识点二:画线段(掌握运用)1.画线段时,通常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预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预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或小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或大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单位互化的方法:有“0”去掉,无“0”添上。

7、线段的特点: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8、数线段的方法:————————— 1 + 2 + 3 = 69、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顶点是“尖”的。

边是“直的”)如:(边)(顶点)(边)10、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11、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1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张口或开口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14、判断是锐角或钝角:边在(内面)是锐角:边在(外面)是钝角15、数角的方法: 1 + 2 + 3 = 6第二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

2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大数减去小数。

3、多几、少几的问题。

少,就用减法;多,就用加法。

第三章、表内乘法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2、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6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存在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规律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及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运算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复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复习

手指宽为1( 厘米 )。 一本书厚约1( 厘米 )。 手掌宽约8( 厘米 )。 操场长为200( 米 )。 课桌高约65( 厘米 )。 一条跳绳长2( 米 )。
7 米 =( 700 )厘米 400厘米=( 4 )米 ( 300)厘米 =3米 ( 600 )cm = 6 m ( 2 )m = 200 cm
4
5
2.在距离 3 厘米处画一朵 ,5 厘 米处画一棵 ,10 厘米处画一个 。
3.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厘米) 长1(厘米 ) 长28( 米 )
4.谁说得对?在括号里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量一量,乌龟要爬( 6 )厘米就能吃 到小鱼。蚂蚁要爬( 7 )厘米就能吃到
苹果。
算一算。
50厘米+35厘米=( )厘米 4米+2米=( )厘米 1米-20厘米=( )厘米 45厘米-15厘米=( )厘米
比一比。 18米( )28米 35厘米( )25厘米 5米( )40厘米 100厘米( )1米
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0厘米 35厘米 1米 79厘米
1.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整理与复习
认识厘米和米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
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表示。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 单位。米可以用( m )表示。
1米=(100)厘米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认识 线段
1.线段是直的。 2.有2 个端点。 3.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量画 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间观念。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时间观念,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时间概念,如起床、吃饭、上学等,但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让学生认识时间,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时间,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时间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基本概念:介绍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实例讲解: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间观念。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方法,培养他们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 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 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板块三、课堂练习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 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 的能力。 3.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 高,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 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不同 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 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六、说教学过程
直接写得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人教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1、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如何有序的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构建网络1、构建知识网络师:同学们,回顾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本领?师:小组内交流。

并整理成网络图。

生:汇报交流,展示各小组的知识网络图. 不进位加师:归纳总结并板书知识网络图。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2、归纳总结计算方法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后,归纳方法:(1)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2)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利用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师:引导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归纳整理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1、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师: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师: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交流之后汇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件
20+38=58(米)
100-58=42(米)
42米>40米 够
答:一共用去了58米。 剩下的电线够用。
2.小红有80元钱,买《英汉词典》用28元, 买《童话故事》用16元。
(1)小红一共用去了多少钱? 28+16=44(元)
(2)小红还想买一个40元钱的书包,剩 下的钱够吗?
80-44=36(元)
(1)科技书有多少本?
46+15=61(本)
(2)作文书比科技书还要多9本,作 文书有多少本?
61+9=70(本)
知识点4:两位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1.
(1)买一个
和一个
要花多少钱?
28+15=43(元)
(2)买一辆 10元吗?
和一盒
24+26=50(元)
可以省10元钱。
能节省
2.
36<40 不够
知识点2:解决“有关求比一个数多多少或 少多少的数”的问题。
1.
(1)爸爸今年多少岁? 13+28=41(岁)
(2)妈妈今年多少岁? 41-3=38(岁)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章节的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对前三个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整理,包括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时间的初步理解。

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并掌握前三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复习方法。

教学难点1. 数字加减法中的进位与退位运算。

2. 几何图形识别中,对空间观念的理解。

3. 时间概念的认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课本及练习册。

2. 加减法运算卡片。

3. 几何图形模型或图片。

4. 闹钟或时钟模型。

5. 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开始,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和加减法。

2. 知识回顾: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三个单元的核心内容。

3. 实例讲解:选取典型题目,现场演示解题过程,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提问,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复习要点,学生反馈学习感受和疑问。

7.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复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图表和简洁文字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题、提高题和思考题三个部分,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教案设计严谨,教学过程流畅,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单元重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单元重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单元重难点---1. 单元主题: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2.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学生要能正确地认识和书写数字0~100。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字,比如6和9,或者7和1,需要进行重点训练和区分。

而且在书写时,要注意数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数字形状,比如4、7、9等。

3. 数字大小的比较学生需要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比较数字大小时,要能够正确地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

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直观认识,为后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4.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学生将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在加法中,要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列竖式。

在减法中,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列竖式。

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和书写数字0~100,还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这对于建立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基础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数字的整体认识和积累,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会在文章中深入探讨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有益的帮助,让你对这一部分的数学学习更加深入和灵活。

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1.厘米和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做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度对齐,物体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4.数学书的厚和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张开手臂和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5.线段是直的并有两个端点。

6.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就数有几条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笔算加法和减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4.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退一当十),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要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加减估算估算方法:1.读题,弄懂题意,有“大约”要估算。

2.把每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

3.口算整十数,得出估算结果,记着得数前面写约等于号。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直角标志。

4.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张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8.数角:先数单个小的再数组合成大的,最后全部加。

.数角窍门:如右图:数出单个的角有4个,然后从4开始依次递减相加:4+3+2+1=10(个)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活动一:回顾交流
要求:你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有了哪些收获呢?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活动二:尝试编题,归纳法则
要求: 1、谁能编一道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题?退位减和不退位减呢? 2、请独立完成笔算。
思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都从个位算起。
41-3=38(岁)
活动六:回顾总结
回顾整节课,说说你有哪些 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呢?
一共用去多少米与 哪剩几下个的信电息线有有关多? 长?还怎么思考?
(1)20+38=58(米) (2)100-58=42(米)
剩下的电线够。
活动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2、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13+28=41(岁)
变式: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今年多少?
要想知道妈妈的岁数,必 须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79
27 +73 1 09 0
活动四:笔算
(1)完成书本第36页第1题。
58+29= 87 89-34= 55 6+48= 54 68-65= 3 90-54= 36 91-83= 8 43+19= 62 73-8= 65 17+79= 96 62+35= 97
活动四:笔算
(2)先计算,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
45+19+18= 82 64
61-21-6= 36 40
37+50-47= 40 87
45+(19+18)= 82 61-(21-6)= 46 37+(50-47)= 40
37
15
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本章节内容包括表内乘法的定义、计算方法、运用范围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表内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表内乘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表内乘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游戏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引发学生对表内乘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表内乘法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运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或小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或大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单位互化的方法:有“0”去掉,无“0”添上。

7、线段的特点: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
8、数线段的方法:————————— 1 + 2 + 3 = 6
9、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顶点是“尖”的。

边是“直的”)
如:
(边)
(顶点)
(边)
10、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11、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1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张口或开口有关。

直角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
14、判断是锐角或钝角:边在(内面)是锐角:边在(外面)是钝角
15、数角的方法: 1 + 2 + 3 = 6
第二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

2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大数减去小数。

3、多几、少几的问题。

少,就用减法;多,就用加法。

第三章、表内乘法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 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
6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5 就是5的3倍。

10、3 ×4 = 12 读作:表示意义:4个3相加的和是12 口诀:三四十二
第四章、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的方法:①、给物体标方向②、给人标方向③、连线
2、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方向)看,它的形状是不同的、
第五章、认识时间
1、认时间:先读时针,后读出分针
2、钟表表面被分成了(12)格,一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因此钟表表面有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而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 5 分钟。

3、时间的计算方法:加法:时加时,分加分
数格子:格子数= 给出的时间÷ 5
第六章、数学广角
1、组数字(包括:排队、走路、穿衣服、吃饭)—————用乘法
2、玩游戏(包括:打电话、握手、踢球、下棋、照相。

)——————用加法
第七章、应用题:
1、买东西:花的钱= 价钱×个数
剩下的钱= 总共的钱-花了的钱
2、“够不够”或“能不能”:加法:①列数字②列加法算式③比大小
乘法:①列数字②列乘法算式③比大小
3、班级人数:男生+ 女生= 总数
4、坐车:上车用加法,下车用减法
5、借书:还回来用加法,借出去用减法
6、两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